光熹四年的这一场叛乱,最终还是一种闹剧的形式作为结束了。
实际上后世的很多历史学者在描述这场叛乱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袁氏在与光熹帝刘辩之间实力差别相当大的情况下仍然发动的这场叛乱只是在以卵击石。
从头到尾,刘辩一直控制和引导着叛乱的发展事态。袁隗与刘辩完全是在两个不同层面的对抗,所以这场叛乱所造成的伤害并不大。相比较它后来发生在光熹时代的那些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惊心动魄的权利斗争,这场叛乱确实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后世很多史料对于这场叛乱着墨的并不多,有些甚至语焉不详。更多的描述也大都是“一群绝望的人做的徒劳反抗”之类的话。而相比较这场叛乱,那之后以这个为由头所进行的那场大清洗,才真正令后世的史学家所关注。
对于这场大清洗,后世的学者褒贬不一,争议不断。持左翼观点的人认为这场大清洗打击了司隶地区大地主大豪强的土地兼并的嚣张势头,为今后的土地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持右翼观点的人则认为刘辩发动的这场大清洗本质上就是一场强取豪夺的丑陋剧目。大清洗最开始的目标是参与叛乱的袁氏党人,然而很快便扩大成打击整个司隶地区地主阶层的政治运动。通过一系列的暴力手段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原始积累。
随时后世学者各执一词,但是却都同样认为这场大清洗后,刘辩的**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整个司隶地区“政令顺畅,无有阻碍”。
当然,在大清洗开始之前,还是要先解决眼下袁氏叛乱的事情。
在叛乱之夜的第二日清晨,黄琬便被刘辩叫来了南宫嘉德殿。作为御史中丞,有弹劾纠察百官之责。对于袁氏叛乱的处理,他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只是黄琬刚一进嘉德殿心中便是一沉。天子的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亲信重臣,丞相卢植、大司法应劭、统调社长史贾诩、宣导署长史魏翊、军师将军荀攸、户部尚书荀彧,甚至还有面色苍白,一直处于病中的大将军皇甫嵩和白身的郭嘉,唯独没有的就是身为亚相的杨彪。
作为国家的亚相,在袁氏叛乱这么大的事件中却没有被天子叫来议事,实际上这已经表明了杨彪的失宠和被排挤。
袁隗已经彻底完蛋,在朝堂上已经不需要再拉拢杨彪作为牵制袁隗的手段。而作为曾经的辅政大臣,即使杨彪的势力并不像袁隗那么庞大,可是在刘辩眼中仍然觉得碍事了。
杨彪会有这样的待遇,其实也不太出乎黄琬的意料。然而真正令他心烦的是天子只叫自己前来的意思。
黄琬当年受党锢之祸而遭囚禁,多亏杨彪的父亲杨赐多番为他奔走才被释放,后来还举荐他入朝为官。杨氏对黄琬有大恩,所以他才会为杨氏马首是瞻。
然而从今天的这种形势来看,天子将他单独叫来就是想让他与杨彪做一个切断。当然,这其中的选择权还是在黄琬手中,若是他选择一条道和杨彪走到黑的话,天子也不介意他和杨彪一起完蛋。
几乎在一刹那间,黄琬便将所有的事情想得明明白白。在嘉德殿的门廊前怔了一下,最终还是走了进去。
“臣,御史中丞黄琬,拜见陛下。”黄琬上前施礼说道。
刘辩起身还礼,说道:“黄中丞来的正是时候!袁逆叛国,朕心乱如麻,黄中丞此来正可为朕解忧。”
“臣闻杨相正在病中,陛下可曾叫他一起前来?”黄琬最后还是提了一下杨彪,也算是为了杨氏的恩情作了最后的努力。
刘辩面色一沉,冷冷的说道:“既然杨相正在生病,就不要叫他了。”
黄琬不再说话了,此时他已经仁至义尽,再不识时务恐怕只能是把自己搭进去。
黄琬表现出了恭顺的态度让刘辩很满意,继续说道:“黄中丞来之前卢公、忠贤他们已经拟了一些对袁逆的处理意见,你可以一起参详一下……”
黄琬在嘉德殿呆了一整天,关于对袁隗等叛党的处理意见终于在众人的计议下也定了下来。
本着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权利逻辑,袁隗自然被打成了“千古逆贼”、“狗不如的人间渣滓”,被泼了很多的污水。
在对袁隗的抹黑上,魏翊的宣导署承担了主要的攻击火力。宣导署现在养了很多的文士,基本上都是毫无节操的那种,在平灭了叛逆后不久便向刘辩呈上了一篇准备刊登在《洛阳时报》的特刊上,揭露袁隗罪行的文章。
刘辩饶有兴趣的读了起来。
“……袁氏一族时代世代深受皇恩,多番出任三公之职,袁隗本人更是深受当今天子的信任与提拔。然而深厚皇恩的袁隗不思竭诚报效天子,反而利用天子的信任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到处安插亲信。如此行为已经丧失了做人起码的良心和道义。而且为了自己的腐朽生活,袁隗贪污受贿,强取豪夺了大片土地,致使许多善良的百姓家破人亡,甚至为了自己的险恶用心,袁隗故意搞乱帝国经济,妄图引起百姓对朝廷的不满,进而勾结黄巾贼祸乱国家。袁逆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幸而伟大的帝王,大汉帝国的太阳,光熹天子刘辩的睿智和警醒,及时洞察到了袁逆的野心和伎俩。预感到阴谋败露的袁逆丧心病狂的在京城发动了暴乱,以期能谋反成功,篡夺大汉江山。最终在我强大的帝**队面前被碾的稀碎。袁逆的失败证明,天子刘氏的血统是不容置疑和改变的。”
刘辩一口气看完了整篇文章,心里非常满意,笑吟吟的对魏翊说道:“写得不错,连黄巾之乱都能扯到袁隗身上,要不要再说他生活作风腐化,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魏翊很正经的答道:“似乎此条对袁逆的揭露力度不够大。”
刘辩想了想也是,现在的道德风气和前世很不一样,男子汉三妻四妾很是平常,就算这种事情是真的,对袁隗来说也只是一件**韵事,无伤大雅。
“那就算了!”刘辩悻悻的说道。
卢植、荀彧都是正人君子,讲究实事求是的他们自然受不了刘辩和魏翊之间毫无节操的谈话。
实际上在律法层面,卢植等重臣对于抹黑袁隗还是有所抵制的。在看他们看来一个谋逆结党的大罪就已经可以了,毕竟袁隗也曾是国家重臣,而且袁氏世代为国家效力,也有一定功劳,泼太多的污水对朝廷来讲也有影响。
而大司法应劭表现的更是强硬。御史中丞黄琬因为自己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所以对于刘辩的意思惟命是从。虽然在刘辩的授意下将袁隗的罪状一一写在了弹劾的表章上,但是应劭却本着律法神圣的精神丝毫不肯让步,将其中不符事实的逐条驳回,直接对刘辩讲若是刘辩喜欢给袁隗泼脏水,在宣传上他管不了,然而对于律法却要以事实来说话。
刘辩对应劭的不合作很生气,但是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应劭做的对。
纵贯整个光熹帝国的历史有着一道奇特的景象。一方面天子刘辩坑蒙拐骗,卑鄙狠毒,另一方面却是一大批的忠直大臣前赴后涌的对刘辩的种种不合规的手段进行抵制和不合作。刘辩并没有对这些大臣进行打击,那些大臣也尽量做的不太过分,双方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各守着自己的底线。
虽然在处理袁隗的问题上有了一些小波折,可是并不影响刘辩的心情。在众人商议完毕离开后,刘辩跪坐在桌案旁一脸露出疲惫和满意的笑容。
虽然对平灭袁氏的叛乱胜券在握,可这毕竟不是玩游戏过家家,刘辩也是一直绷紧了神经,付出了辛劳的。
直到此刻刘辩才感到仿佛卸下了重担,开始闭上眼品尝着胜利的滋味。在他的前世做过很多的工作,图书管理员、临时演员等等没有一个干的好干的时间长,直到穿越来到汉代他才真正找到了一份适合他自己的工作,那就是当皇帝。
他喜欢当皇帝,也知道怎么样能当好一个皇帝,更希望自己能创造一个拥有万世之基的帝国,如果说在这之前他一直都是为了能生存下去而努力的话,在解决了董卓之后他便有些迷茫了。直到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建立一个受人瞩目,代代相传的大帝国。
一阵幽香传入了鼻中,刘辩微笑了起来。睁开眼,唐姬捧着一碗汤放到了他的面前。
“袁逆叛乱,陛下多日劳顿,我按张院长(张仲景)所开的方子熬了一碗药汤,陛下趁热喝了补补身体。”唐姬关心的说道。
刘辩笑呵呵的说:“刚才我闻到一阵幽香,本以为是唐姐姐的身体,想不到竟是着难喝的药汤!要说补身体,对我来说还是药汤还不如一壶酒管用。”
唐姬面色潮红,嗔怪道:“陛下又说这、这羞人的话了。喝酒伤身,陛下不是答应臣妾少饮不喝了吗?”
刘辩赖赖的说道:“几日扫除袁逆叛党,朕十分的高兴,唐姐姐就允许朕破这一回例吧。”
唐姬拗不过刘辩的皮赖,只好讲好条件令刘辩将药汤喝完,才给他取了一壶酒来。
刘辩不满的摇了摇酒壶,说道:“刚刚我喝下的那药汤有整整一碗,可这就酒怎么却只有半壶?”
唐姬抿嘴笑道:“陛下可没说一壶就要装满。如果不满意,那臣妾就拿走。”
刘辩撇了撇嘴,斟满酒盅喝了起来。
酒只有半壶,但是却不知为什么刘辩却喝醉了。连唐姬都觉得奇怪刘辩一向酒量很好的。
伏在了唐姬的腿上,刘辩蜷缩起身体,就像猫一样。
“很久以前,曾经流行着这么一句话:‘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好像是成功的最高境界。但是朕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刘辩闭着眼睛嘟囔着。
“陛下?”唐姬有些茫然。
刘辩微笑了一下,继续说道:“那些唐中宋祖,即使创造了那么多辉煌的成就,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他们创造的帝国还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朕与他们不同,朕要创建一个大帝国,称霸整个世界,并且世代不灭!”
刘辩说到最后时,声音已经细如蚊声。很快便沉沉的睡着了。
虽然对刘辩的话有些地方不太理解,但是由于刘辩常说一些奇怪的话,唐姬也早就习惯了。
轻抚着刘辩的发丝,此时此刻自己的男人躺在自己怀中,睡得就像一个孩子,一种幸福、温暖、又包含着母性的感觉涌上心头。
本来她是准备问一下刘辩身上的那个手帕的事,此时也早已忘到了脑后,而是闭上眼睛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这个男人静静躺在怀里的感觉。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实际上后世的很多历史学者在描述这场叛乱时,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袁氏在与光熹帝刘辩之间实力差别相当大的情况下仍然发动的这场叛乱只是在以卵击石。
从头到尾,刘辩一直控制和引导着叛乱的发展事态。袁隗与刘辩完全是在两个不同层面的对抗,所以这场叛乱所造成的伤害并不大。相比较它后来发生在光熹时代的那些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惊心动魄的权利斗争,这场叛乱确实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后世很多史料对于这场叛乱着墨的并不多,有些甚至语焉不详。更多的描述也大都是“一群绝望的人做的徒劳反抗”之类的话。而相比较这场叛乱,那之后以这个为由头所进行的那场大清洗,才真正令后世的史学家所关注。
对于这场大清洗,后世的学者褒贬不一,争议不断。持左翼观点的人认为这场大清洗打击了司隶地区大地主大豪强的土地兼并的嚣张势头,为今后的土地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持右翼观点的人则认为刘辩发动的这场大清洗本质上就是一场强取豪夺的丑陋剧目。大清洗最开始的目标是参与叛乱的袁氏党人,然而很快便扩大成打击整个司隶地区地主阶层的政治运动。通过一系列的暴力手段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原始积累。
随时后世学者各执一词,但是却都同样认为这场大清洗后,刘辩的**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整个司隶地区“政令顺畅,无有阻碍”。
当然,在大清洗开始之前,还是要先解决眼下袁氏叛乱的事情。
在叛乱之夜的第二日清晨,黄琬便被刘辩叫来了南宫嘉德殿。作为御史中丞,有弹劾纠察百官之责。对于袁氏叛乱的处理,他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只是黄琬刚一进嘉德殿心中便是一沉。天子的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亲信重臣,丞相卢植、大司法应劭、统调社长史贾诩、宣导署长史魏翊、军师将军荀攸、户部尚书荀彧,甚至还有面色苍白,一直处于病中的大将军皇甫嵩和白身的郭嘉,唯独没有的就是身为亚相的杨彪。
作为国家的亚相,在袁氏叛乱这么大的事件中却没有被天子叫来议事,实际上这已经表明了杨彪的失宠和被排挤。
袁隗已经彻底完蛋,在朝堂上已经不需要再拉拢杨彪作为牵制袁隗的手段。而作为曾经的辅政大臣,即使杨彪的势力并不像袁隗那么庞大,可是在刘辩眼中仍然觉得碍事了。
杨彪会有这样的待遇,其实也不太出乎黄琬的意料。然而真正令他心烦的是天子只叫自己前来的意思。
黄琬当年受党锢之祸而遭囚禁,多亏杨彪的父亲杨赐多番为他奔走才被释放,后来还举荐他入朝为官。杨氏对黄琬有大恩,所以他才会为杨氏马首是瞻。
然而从今天的这种形势来看,天子将他单独叫来就是想让他与杨彪做一个切断。当然,这其中的选择权还是在黄琬手中,若是他选择一条道和杨彪走到黑的话,天子也不介意他和杨彪一起完蛋。
几乎在一刹那间,黄琬便将所有的事情想得明明白白。在嘉德殿的门廊前怔了一下,最终还是走了进去。
“臣,御史中丞黄琬,拜见陛下。”黄琬上前施礼说道。
刘辩起身还礼,说道:“黄中丞来的正是时候!袁逆叛国,朕心乱如麻,黄中丞此来正可为朕解忧。”
“臣闻杨相正在病中,陛下可曾叫他一起前来?”黄琬最后还是提了一下杨彪,也算是为了杨氏的恩情作了最后的努力。
刘辩面色一沉,冷冷的说道:“既然杨相正在生病,就不要叫他了。”
黄琬不再说话了,此时他已经仁至义尽,再不识时务恐怕只能是把自己搭进去。
黄琬表现出了恭顺的态度让刘辩很满意,继续说道:“黄中丞来之前卢公、忠贤他们已经拟了一些对袁逆的处理意见,你可以一起参详一下……”
黄琬在嘉德殿呆了一整天,关于对袁隗等叛党的处理意见终于在众人的计议下也定了下来。
本着胜者王侯败者贼的权利逻辑,袁隗自然被打成了“千古逆贼”、“狗不如的人间渣滓”,被泼了很多的污水。
在对袁隗的抹黑上,魏翊的宣导署承担了主要的攻击火力。宣导署现在养了很多的文士,基本上都是毫无节操的那种,在平灭了叛逆后不久便向刘辩呈上了一篇准备刊登在《洛阳时报》的特刊上,揭露袁隗罪行的文章。
刘辩饶有兴趣的读了起来。
“……袁氏一族时代世代深受皇恩,多番出任三公之职,袁隗本人更是深受当今天子的信任与提拔。然而深厚皇恩的袁隗不思竭诚报效天子,反而利用天子的信任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到处安插亲信。如此行为已经丧失了做人起码的良心和道义。而且为了自己的腐朽生活,袁隗贪污受贿,强取豪夺了大片土地,致使许多善良的百姓家破人亡,甚至为了自己的险恶用心,袁隗故意搞乱帝国经济,妄图引起百姓对朝廷的不满,进而勾结黄巾贼祸乱国家。袁逆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幸而伟大的帝王,大汉帝国的太阳,光熹天子刘辩的睿智和警醒,及时洞察到了袁逆的野心和伎俩。预感到阴谋败露的袁逆丧心病狂的在京城发动了暴乱,以期能谋反成功,篡夺大汉江山。最终在我强大的帝**队面前被碾的稀碎。袁逆的失败证明,天子刘氏的血统是不容置疑和改变的。”
刘辩一口气看完了整篇文章,心里非常满意,笑吟吟的对魏翊说道:“写得不错,连黄巾之乱都能扯到袁隗身上,要不要再说他生活作风腐化,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
魏翊很正经的答道:“似乎此条对袁逆的揭露力度不够大。”
刘辩想了想也是,现在的道德风气和前世很不一样,男子汉三妻四妾很是平常,就算这种事情是真的,对袁隗来说也只是一件**韵事,无伤大雅。
“那就算了!”刘辩悻悻的说道。
卢植、荀彧都是正人君子,讲究实事求是的他们自然受不了刘辩和魏翊之间毫无节操的谈话。
实际上在律法层面,卢植等重臣对于抹黑袁隗还是有所抵制的。在看他们看来一个谋逆结党的大罪就已经可以了,毕竟袁隗也曾是国家重臣,而且袁氏世代为国家效力,也有一定功劳,泼太多的污水对朝廷来讲也有影响。
而大司法应劭表现的更是强硬。御史中丞黄琬因为自己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所以对于刘辩的意思惟命是从。虽然在刘辩的授意下将袁隗的罪状一一写在了弹劾的表章上,但是应劭却本着律法神圣的精神丝毫不肯让步,将其中不符事实的逐条驳回,直接对刘辩讲若是刘辩喜欢给袁隗泼脏水,在宣传上他管不了,然而对于律法却要以事实来说话。
刘辩对应劭的不合作很生气,但是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他知道应劭做的对。
纵贯整个光熹帝国的历史有着一道奇特的景象。一方面天子刘辩坑蒙拐骗,卑鄙狠毒,另一方面却是一大批的忠直大臣前赴后涌的对刘辩的种种不合规的手段进行抵制和不合作。刘辩并没有对这些大臣进行打击,那些大臣也尽量做的不太过分,双方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各守着自己的底线。
虽然在处理袁隗的问题上有了一些小波折,可是并不影响刘辩的心情。在众人商议完毕离开后,刘辩跪坐在桌案旁一脸露出疲惫和满意的笑容。
虽然对平灭袁氏的叛乱胜券在握,可这毕竟不是玩游戏过家家,刘辩也是一直绷紧了神经,付出了辛劳的。
直到此刻刘辩才感到仿佛卸下了重担,开始闭上眼品尝着胜利的滋味。在他的前世做过很多的工作,图书管理员、临时演员等等没有一个干的好干的时间长,直到穿越来到汉代他才真正找到了一份适合他自己的工作,那就是当皇帝。
他喜欢当皇帝,也知道怎么样能当好一个皇帝,更希望自己能创造一个拥有万世之基的帝国,如果说在这之前他一直都是为了能生存下去而努力的话,在解决了董卓之后他便有些迷茫了。直到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奋斗目标,那就是建立一个受人瞩目,代代相传的大帝国。
一阵幽香传入了鼻中,刘辩微笑了起来。睁开眼,唐姬捧着一碗汤放到了他的面前。
“袁逆叛乱,陛下多日劳顿,我按张院长(张仲景)所开的方子熬了一碗药汤,陛下趁热喝了补补身体。”唐姬关心的说道。
刘辩笑呵呵的说:“刚才我闻到一阵幽香,本以为是唐姐姐的身体,想不到竟是着难喝的药汤!要说补身体,对我来说还是药汤还不如一壶酒管用。”
唐姬面色潮红,嗔怪道:“陛下又说这、这羞人的话了。喝酒伤身,陛下不是答应臣妾少饮不喝了吗?”
刘辩赖赖的说道:“几日扫除袁逆叛党,朕十分的高兴,唐姐姐就允许朕破这一回例吧。”
唐姬拗不过刘辩的皮赖,只好讲好条件令刘辩将药汤喝完,才给他取了一壶酒来。
刘辩不满的摇了摇酒壶,说道:“刚刚我喝下的那药汤有整整一碗,可这就酒怎么却只有半壶?”
唐姬抿嘴笑道:“陛下可没说一壶就要装满。如果不满意,那臣妾就拿走。”
刘辩撇了撇嘴,斟满酒盅喝了起来。
酒只有半壶,但是却不知为什么刘辩却喝醉了。连唐姬都觉得奇怪刘辩一向酒量很好的。
伏在了唐姬的腿上,刘辩蜷缩起身体,就像猫一样。
“很久以前,曾经流行着这么一句话:‘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好像是成功的最高境界。但是朕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刘辩闭着眼睛嘟囔着。
“陛下?”唐姬有些茫然。
刘辩微笑了一下,继续说道:“那些唐中宋祖,即使创造了那么多辉煌的成就,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他们创造的帝国还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朕与他们不同,朕要创建一个大帝国,称霸整个世界,并且世代不灭!”
刘辩说到最后时,声音已经细如蚊声。很快便沉沉的睡着了。
虽然对刘辩的话有些地方不太理解,但是由于刘辩常说一些奇怪的话,唐姬也早就习惯了。
轻抚着刘辩的发丝,此时此刻自己的男人躺在自己怀中,睡得就像一个孩子,一种幸福、温暖、又包含着母性的感觉涌上心头。
本来她是准备问一下刘辩身上的那个手帕的事,此时也早已忘到了脑后,而是闭上眼睛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这个男人静静躺在怀里的感觉。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