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袁隗等人的公审,一直到光熹四年七月渐渐入秋的时候才开始的。
从五月的平定叛乱到七月的公审,这其间的两个月朝廷大肆抓捕袁氏党徒。而叛乱平定后不几天又发生的种辑、袁遗等南军残余冲破东直门的事件,虽然说种辑、袁遗他们之所以能破开东直门,完全是卢植故意为之,怕这些溃军祸乱洛阳百姓,便将他们引出洛阳,在城外设伏歼灭。只是这件事让刘辩拿以当借口说帝国内部存在大量残余的反帝国分子和袁氏叛党,发动了镇压反帝国叛党的政治运动。
在后世的历史文献中被大书特书,并被学者反复研究的光熹四年的大清洗开始了。
这场大清洗运动在历史上影响之深远,就连它最初的发起人刘辩都没有预料。在今后的时间里,政治运动成为了大汉帝国的政治常态。也成为了今后的大汉皇帝打击政治对手的一种手段。几乎在刘辩之后的所有皇帝在位时都发起过一两起政治运动,有的手段比现在的刘辩还要激烈。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能像刘辩这样对政治运动控制的游刃有余,有些发起的政治运动对大汉帝国也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很多大臣,尤其是丞相对于皇帝发起的政治运动非常深恶痛绝。(今后历史上的政治运动的目标多数是丞相这样的权臣,皇帝对付不了他们,便发起政治运动,尤其是那种平民参与的运动,以民意汹汹为由对他们进行打击。)但是直到公元640年,大汉宁德十年,来自陇西的丞相李世民上书当时的宁德天子刘进,直陈政治运动的危害性,在取得皇帝的支持后,这才结束了由光熹帝刘辩开始,影响大汉帝国数百年的政治运动。
不过对于现在来说,这场政治运动还处于萌芽阶段。这场大清洗以统调社为主导,最开始是以参与叛乱的袁氏党徒为目标,最后扩大到了司隶地区整个豪门地主阶层。
对于袁隗等叛党的审判,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卢植荀彧等人是不同意刘辩举行什么公审的。然而在这一点上刘辩却取得了应劭的支持,坚持对袁隗等人进行了公审。
在应劭看来,这种开放式的审判模式,群众参与进来,在观看审判大会的同时,对他们自己也是一种震撼,有助于宣扬律法的威严。
而在叛乱中遭受的损失的官宦地主和平民阶层对于袁氏一党自然是咬牙切齿的痛恨,参与公审大会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这种仇恨在刘辩的推动下,逐渐扩大成了对整个地主阶层的仇恨。
辛评、周毖等发动叛乱的袁氏党人都按照罪行大小被判了斩刑或者囚刑。为了给洛阳的百姓泄恨,辛评、周毖在行刑的现场完全开放给了老百姓。
虽然贾诩认为这样似乎不安全,不过刘辩并不担心三国里会上演水浒传中的劫法场桥段。
在行刑前,刘辩还派专门的人历数辛评等人的罪行,结果越讲越引起遭受兵灾的洛阳市民的愤怒,最后愤怒的洛阳百姓终于一拥而上,将祸害他们的辛评等叛党你一拳我一脚群殴致死。尸体被打得面目全非,还被曝尸街头。
至于袁隗的下场,那块原本用来麻痹袁隗的免死金牌此时倒真派上了用场。虽然很多大臣都上书说袁隗罪大恶极,劝刘辩收回金牌赐袁隗死罪,然而刘辩却信守承诺的免了袁隗的死罪,将他圈禁终身。
刘辩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讲信义的人,而是他觉得袁氏一党在朝中的势力已经一扫而空,袁隗以及袁氏的名声也因为发动叛乱而臭名远扬。再杀他其实已经毫无意义,反倒会惹上一个不讲信用的坏名声。没有政治利益的事情刘辩是很少去做的。
就像处理袁隗妻子马伦的事情上一样,原本像这种造反谋逆的事情按照现有的大汉刑法自然是全家连坐,诛灭九族的结果。然而身为马融的弟子卢植、郑泰等人上书为马伦求情,一些崇敬马融学识的士人也纷纷附和上书,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傲气十足的士人因为此事都对刘辩放低了姿态。
实际上经华佗的诊断马伦的病情已经回天乏术,病去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刘辩也没有必要将她问刑,买个顺水人情给卢植等士人,正好也可以收拢他们对自己的忠心。
至于袁绍袁术兄弟俩,如今已完全和朝廷撕掉最后的面纱,刘辩下诏拜并州将军丁原为征东将军出兵上艾;幽州牧刘虞为讨逆将军、公孙瓒为荡寇将军出兵唐县、高阳;兖州牧刘岱征北将军及镇东将军曹操出兵濮阳。另命北海相孔融出兵拒袁绍长子袁谭入青州。
刘辩的诏令意在压缩袁绍的生存空间,虽然这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听命朝廷,也有像刘岱这样对朝廷阳奉阴违之人。不过刘辩也并不指望刘岱等人会有什么动作,他们听从朝廷的诏令便是驱虎吞狼,不听从的话就会成为之后朝廷讨伐他们的借口。
至于袁术虽然刘辩也令朱儁在颍川舞阳集结兵力,可是暂时却没有向袁术动手,反而加封袁术为后将军,说他和袁氏叛乱没有关系,一切都是袁隗与袁绍的阴谋。
刘辩这么做也是为了挑拨袁绍袁术兄弟之间本来就不合的关系。袁术这人志大才疏,骄奢横蛮,比起他来袁绍才是最应该先拔出的对象。
布置好对付袁氏兄弟的措施,刘辩又开始对平叛有功的人员进行奖赏。功劳最大,从中一直布置筹划的贾诩被封了爵位、救驾有功的赵云也同时加爵,关羽代替吴匡成为了北军中郎将,吴匡处理袁党叛乱并不得力,但因为也是朝廷的老人,刘辩也没有对他太过惩罚,而是把他调职为司隶军中郎将,命他在弘农郡招募新兵。
虽然贾诩对潘凤很是欣赏,但是刘辩还是把潘凤从统调社调入了北军中任屯骑校尉。剩下的张飞、张绣、李飞等人也因为平叛有功而各有封赏。
处理完袁氏叛乱余下的一些事情之后,七月公审完袁氏叛党,紧接着刘辩发起的镇压反帝国叛党运动终于被推到了最高*潮。
此时袁氏的党羽基本上已经被肃清了,大清洗运动开始扩大到了洛阳以及司隶周边地区的世家豪门身上。
那些在公审袁氏党羽中抱着报复和看热闹心态的豪门地主终于也尝到了苦果,以统调社为主导的这次清洗行动,以早有准备的姿态,迅雷不及掩耳的形式对司隶地区的世家豪门开始逮捕审查。
这些世家豪门虽然并不是一定与袁氏叛党相勾结,但是多多少少总会有些手脚不干净。兼并土地,巧取豪夺之事总是会有一点的。就算真有干净的,统调社的目的就是打击这些豪门地主,进了统调社里面即使是无中生有也会找出一个罪名按上的。
那些被治罪的地主不是按罪斩首就是罚作苦役,名下的土地财产自然也是没收归公,由朝廷分给那些无地的农民,通过暴力的手段实行了司隶地区土地的再分配,同时也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
从七月开始到进入十月,短短的三个月间就有近一万多人受到清洗,朝廷趁此机会没收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然而最令后世史学家惊讶的是在这场大清洗的运动中,作为被清洗对象的世家豪族竟然没有任何反抗的动作。
和刘辩今后的政治改革所引起的那场巨大风暴相比,这次大清洗实际上手段要更加的血腥蛮横,但是却没有任何世家豪族站出来的进行强烈反弹,即使那些被弄得家破人亡的人也都是表现出了逆来顺受的态度。这不得不成为了许多研究这场大清洗运动的学者难以理解的谜团。
一些学者认为这场大清洗打击面小,只限于司隶地区,和后来的全国性的改革相比,所引起的反对声自然要小了很多。也有些学者认为刘辩打着镇压袁氏叛党的名头使得许多人都没有反对的理由。毕竟袁氏叛乱所造成的伤害确实现实的存在,刘辩只是抓住这个由头将它扩大化。再加上前期的宣导署和鸿都门学的宣传使得刘辩镇压行动在表面上更具有正义性,还有最重要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甚至那些蠢蠢欲动的天下诸侯都没有想过以这件事做文章来起兵反对刘辩。整个大清洗运动以一种极其顺利的形式进行着。
直到十月以后,冀州的形势突然开始恶化起来。朝中的大臣卢植、应劭等也觉得刘辩不应该再株连甚重,联名上书,刘辩这才停下这场镇压袁氏乱党为名的大清洗运动。只不过此时,整个司隶地区已经找不出一个能够影响大汉统治的大地主大豪强了,更多的是滋生了一批中小地主的存在。
大清洗运动结束后,刘辩开始面对恶化到让人焦头烂额的冀州局势。
,敬请关注下一章节。)
从五月的平定叛乱到七月的公审,这其间的两个月朝廷大肆抓捕袁氏党徒。而叛乱平定后不几天又发生的种辑、袁遗等南军残余冲破东直门的事件,虽然说种辑、袁遗他们之所以能破开东直门,完全是卢植故意为之,怕这些溃军祸乱洛阳百姓,便将他们引出洛阳,在城外设伏歼灭。只是这件事让刘辩拿以当借口说帝国内部存在大量残余的反帝国分子和袁氏叛党,发动了镇压反帝国叛党的政治运动。
在后世的历史文献中被大书特书,并被学者反复研究的光熹四年的大清洗开始了。
这场大清洗运动在历史上影响之深远,就连它最初的发起人刘辩都没有预料。在今后的时间里,政治运动成为了大汉帝国的政治常态。也成为了今后的大汉皇帝打击政治对手的一种手段。几乎在刘辩之后的所有皇帝在位时都发起过一两起政治运动,有的手段比现在的刘辩还要激烈。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能像刘辩这样对政治运动控制的游刃有余,有些发起的政治运动对大汉帝国也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很多大臣,尤其是丞相对于皇帝发起的政治运动非常深恶痛绝。(今后历史上的政治运动的目标多数是丞相这样的权臣,皇帝对付不了他们,便发起政治运动,尤其是那种平民参与的运动,以民意汹汹为由对他们进行打击。)但是直到公元640年,大汉宁德十年,来自陇西的丞相李世民上书当时的宁德天子刘进,直陈政治运动的危害性,在取得皇帝的支持后,这才结束了由光熹帝刘辩开始,影响大汉帝国数百年的政治运动。
不过对于现在来说,这场政治运动还处于萌芽阶段。这场大清洗以统调社为主导,最开始是以参与叛乱的袁氏党徒为目标,最后扩大到了司隶地区整个豪门地主阶层。
对于袁隗等叛党的审判,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卢植荀彧等人是不同意刘辩举行什么公审的。然而在这一点上刘辩却取得了应劭的支持,坚持对袁隗等人进行了公审。
在应劭看来,这种开放式的审判模式,群众参与进来,在观看审判大会的同时,对他们自己也是一种震撼,有助于宣扬律法的威严。
而在叛乱中遭受的损失的官宦地主和平民阶层对于袁氏一党自然是咬牙切齿的痛恨,参与公审大会的积极性也很高。只是这种仇恨在刘辩的推动下,逐渐扩大成了对整个地主阶层的仇恨。
辛评、周毖等发动叛乱的袁氏党人都按照罪行大小被判了斩刑或者囚刑。为了给洛阳的百姓泄恨,辛评、周毖在行刑的现场完全开放给了老百姓。
虽然贾诩认为这样似乎不安全,不过刘辩并不担心三国里会上演水浒传中的劫法场桥段。
在行刑前,刘辩还派专门的人历数辛评等人的罪行,结果越讲越引起遭受兵灾的洛阳市民的愤怒,最后愤怒的洛阳百姓终于一拥而上,将祸害他们的辛评等叛党你一拳我一脚群殴致死。尸体被打得面目全非,还被曝尸街头。
至于袁隗的下场,那块原本用来麻痹袁隗的免死金牌此时倒真派上了用场。虽然很多大臣都上书说袁隗罪大恶极,劝刘辩收回金牌赐袁隗死罪,然而刘辩却信守承诺的免了袁隗的死罪,将他圈禁终身。
刘辩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讲信义的人,而是他觉得袁氏一党在朝中的势力已经一扫而空,袁隗以及袁氏的名声也因为发动叛乱而臭名远扬。再杀他其实已经毫无意义,反倒会惹上一个不讲信用的坏名声。没有政治利益的事情刘辩是很少去做的。
就像处理袁隗妻子马伦的事情上一样,原本像这种造反谋逆的事情按照现有的大汉刑法自然是全家连坐,诛灭九族的结果。然而身为马融的弟子卢植、郑泰等人上书为马伦求情,一些崇敬马融学识的士人也纷纷附和上书,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傲气十足的士人因为此事都对刘辩放低了姿态。
实际上经华佗的诊断马伦的病情已经回天乏术,病去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刘辩也没有必要将她问刑,买个顺水人情给卢植等士人,正好也可以收拢他们对自己的忠心。
至于袁绍袁术兄弟俩,如今已完全和朝廷撕掉最后的面纱,刘辩下诏拜并州将军丁原为征东将军出兵上艾;幽州牧刘虞为讨逆将军、公孙瓒为荡寇将军出兵唐县、高阳;兖州牧刘岱征北将军及镇东将军曹操出兵濮阳。另命北海相孔融出兵拒袁绍长子袁谭入青州。
刘辩的诏令意在压缩袁绍的生存空间,虽然这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听命朝廷,也有像刘岱这样对朝廷阳奉阴违之人。不过刘辩也并不指望刘岱等人会有什么动作,他们听从朝廷的诏令便是驱虎吞狼,不听从的话就会成为之后朝廷讨伐他们的借口。
至于袁术虽然刘辩也令朱儁在颍川舞阳集结兵力,可是暂时却没有向袁术动手,反而加封袁术为后将军,说他和袁氏叛乱没有关系,一切都是袁隗与袁绍的阴谋。
刘辩这么做也是为了挑拨袁绍袁术兄弟之间本来就不合的关系。袁术这人志大才疏,骄奢横蛮,比起他来袁绍才是最应该先拔出的对象。
布置好对付袁氏兄弟的措施,刘辩又开始对平叛有功的人员进行奖赏。功劳最大,从中一直布置筹划的贾诩被封了爵位、救驾有功的赵云也同时加爵,关羽代替吴匡成为了北军中郎将,吴匡处理袁党叛乱并不得力,但因为也是朝廷的老人,刘辩也没有对他太过惩罚,而是把他调职为司隶军中郎将,命他在弘农郡招募新兵。
虽然贾诩对潘凤很是欣赏,但是刘辩还是把潘凤从统调社调入了北军中任屯骑校尉。剩下的张飞、张绣、李飞等人也因为平叛有功而各有封赏。
处理完袁氏叛乱余下的一些事情之后,七月公审完袁氏叛党,紧接着刘辩发起的镇压反帝国叛党运动终于被推到了最高*潮。
此时袁氏的党羽基本上已经被肃清了,大清洗运动开始扩大到了洛阳以及司隶周边地区的世家豪门身上。
那些在公审袁氏党羽中抱着报复和看热闹心态的豪门地主终于也尝到了苦果,以统调社为主导的这次清洗行动,以早有准备的姿态,迅雷不及掩耳的形式对司隶地区的世家豪门开始逮捕审查。
这些世家豪门虽然并不是一定与袁氏叛党相勾结,但是多多少少总会有些手脚不干净。兼并土地,巧取豪夺之事总是会有一点的。就算真有干净的,统调社的目的就是打击这些豪门地主,进了统调社里面即使是无中生有也会找出一个罪名按上的。
那些被治罪的地主不是按罪斩首就是罚作苦役,名下的土地财产自然也是没收归公,由朝廷分给那些无地的农民,通过暴力的手段实行了司隶地区土地的再分配,同时也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
从七月开始到进入十月,短短的三个月间就有近一万多人受到清洗,朝廷趁此机会没收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然而最令后世史学家惊讶的是在这场大清洗的运动中,作为被清洗对象的世家豪族竟然没有任何反抗的动作。
和刘辩今后的政治改革所引起的那场巨大风暴相比,这次大清洗实际上手段要更加的血腥蛮横,但是却没有任何世家豪族站出来的进行强烈反弹,即使那些被弄得家破人亡的人也都是表现出了逆来顺受的态度。这不得不成为了许多研究这场大清洗运动的学者难以理解的谜团。
一些学者认为这场大清洗打击面小,只限于司隶地区,和后来的全国性的改革相比,所引起的反对声自然要小了很多。也有些学者认为刘辩打着镇压袁氏叛党的名头使得许多人都没有反对的理由。毕竟袁氏叛乱所造成的伤害确实现实的存在,刘辩只是抓住这个由头将它扩大化。再加上前期的宣导署和鸿都门学的宣传使得刘辩镇压行动在表面上更具有正义性,还有最重要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甚至那些蠢蠢欲动的天下诸侯都没有想过以这件事做文章来起兵反对刘辩。整个大清洗运动以一种极其顺利的形式进行着。
直到十月以后,冀州的形势突然开始恶化起来。朝中的大臣卢植、应劭等也觉得刘辩不应该再株连甚重,联名上书,刘辩这才停下这场镇压袁氏乱党为名的大清洗运动。只不过此时,整个司隶地区已经找不出一个能够影响大汉统治的大地主大豪强了,更多的是滋生了一批中小地主的存在。
大清洗运动结束后,刘辩开始面对恶化到让人焦头烂额的冀州局势。
,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