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的结束,也是杨潮任期的结束。
潘训成功的开启了他的第三个任期,也是最后一个任期。
因为米青在自己当总统的最后一年,推动国会通过了总统任期最多不能超过三届,并且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当过三届总统,并且最后两个任期是连任的米青,已经没有了继续竞选的资格。
国会通过这个提案,应该说是没有任何波折的,首先米青这几年在杨潮支持下,做的相当不错,整个国民的收入水平是实实在在的增长了,生活水平毫无疑问是提高了很多,看看街上一群一群的胖子就知道了,因此如果米青继续竞选,很容易继续当总统,这是反对派不愿意看到的,反对派支持的提案还能通不过?
但潘训再次当选,就充满了波折,因为李富安通过这几年国家复兴发展公署的工作,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和威望,国家复兴开发公署总计雇佣了1亿雇员,对财政的压力非常大,但对李富安的选票作用也非常大。
同时也引起了反对派越来越不满的情绪,现在大家把李富安拿国家的钱给自己买选票,已经当成了共识,有识之士,社会精英,大批大批在反对他,甚至连过去支持他的大批资本家都对他的行为不满。
即便依然支持李富安的人,甚至国家复兴开发公署的管理层,也颇有微词,因为国家复兴开发公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音,人员繁冗,效率低下,凡是一切国营组织会出现的问题,这个公署都出现了,因为他管理着1亿人,每年单单是工资支出就高达400亿左右,这是世界上最官僚,最庞大的组织。
潘训利用了这些反对的声音,并且他旗帜鲜明的打出了反对派大旗,宣布脱离富强党,表示富强党已经不是当年的富强党,不是他理想中的组织,充满了腐气,官僚和裙带关系,他宣布跟这个组织一刀两断,也跟过去的潘训一刀两断,重新做起云云。
这小子口号喊的山响,但真有响应者,普通国民确实有些不适应,这些年富强党开动宣传机器,同时又有实打实的政绩为证,那是杠杠的各种认同,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声仅次于纳粹,而纳粹的名声,有多少是宣传出来的,富强党却是实实在在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创造了奇迹的。
因此如果仅仅是一己之力,潘训是不可能斗****富安的,但这次他有帮手,一大群被压制了多年的帮手。
富强党强势了有二十年了,可是地方实力派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慢慢的收复失地,在各地都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张謇在江南、张澜在四川,熊希龄和谭延闿在湖南,阎锡山在山西,这些人都有极其强悍的地方统治力。
潘训大旗了反对派旗帜,然后跟一个个地方党派谈判,将这些党派组成一个联合阵线,起名为中国民族进步联盟,统合了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张謇领导的立宪党,一下子就在云贵川和江南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又联合湖广的共和党,将势力扩张到了大半个中国。
潘训打大旗不是问题,问题是别人都认可,因为他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站在了杨潮的对立面,通过跟杨潮打对台,让全国政治势力看到,他是可以跟杨潮当面锣对面鼓对仗的唯一一人。
于是这些人为了打破富强党独大的局面,联合了起来,组成了这个民族进步同盟。
他们大肆攻击米青施政中的失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口号,要“改变,进步”。
这四年时间潘训也没有虚度,走访了全国各地,深入乡村,走遍城市,到处采风,深知老百姓不满的地方和老百姓满意的地方。
潘训表示将继续富强党国家复兴开发公署的运作,不会开除认真工作的任何一个雇员,但是对那些懒汉,那些影响工作效率,不看好好工作的雇员,则绝对不会姑息养奸。
这样肯定会让潘训失去国家复兴开发公署雇员们的大量选票,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本来就不可能从这里得到多少选票,更何况公署雇员中,也有大把人不满那些懒汉呢。
同时潘训表示,他会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政府会拿出专门的资金,用来提供低息贷款,让大量农村可以开办小型工厂,加工他们土地上出场的农产品,而不至于千里迢迢的运到城市加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不用在城里去打工。
潘训的这个方案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的,首先就拉拢到了张謇的支持,因为这些年张謇也发现了农村的问题,对农民千里迢迢去城市打工,孩子却留在乡下,甚至夫妻离散,有悖人伦的问题极为忧心,潘训的这个方案等于解决了张謇的苦恼。
所以张謇带着农会实力气势汹汹的加入了潘训的阵营,而且告诉手下人,任何杨潮的电报、电话都不要收,也不要接,他是打死在选举之前都不跟杨潮见面了,万一在弄一个神龙什么的,影响他老人家心情。
有张謇的农会支持,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时候潘训又说服了梁启超,说服梁启超很容易,第一动之以情,拿出欧美国家的例子,表示两党制才是最好的选择,富强党独大,要么发展成苏俄那样的模式,要么发展成纳粹那样的模式。
另外许诺继续支持梁启超的进步党在公屋系统中发展,给与张澜一个交通部长的职务,让他用四川的经验,发展全国的交通。
这就是红果果的利益交换了,进步党在公屋系统中发展,这是梁启超的底线,即便是杨潮在台上,也不敢动他这个蛋糕。
给张澜一个交通部长就是一个大礼了,作为云贵川三省最大的政治势力,这几年进步党也就只是在四川稳如泰山,张澜也是继梁启超和蔡锷之后的进步党第三号人物,在蔡锷整天只顾着跟小凤仙游山玩水,梁启超当年为博清名早就宣布了不再做官的决定,张澜就成了进步党中最大的官方招牌,不支持张澜,梁启超还担心他死后,这个党派分崩离析呢。
至于什么用四川的经验来发展全国交通,这个就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了,交通部长的位子,谁能比詹天佑更合适,梁启超和潘训都很清楚,张澜发展交通的经验,跟詹天佑相比,根本就不可能相提并论。
张謇的农会系统,覆盖中国农村2亿多人口,梁启超的公务系统,也能影响到城市里1亿人口以上,两大系统就能动员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当然这些人不可能都出来投票,但李富安的支持群体也不可能全部出来投票,就是那一亿开发公署的雇员,都不见得都会投票给李富安。
最终经过激烈的争夺之后,潘训以2亿3000万票险胜李富安的2亿1000万票,投票率创造了记录,说明双方都将自己的动员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可谓用上了吃奶的劲儿,赢的不轻松,输的也不丢人。
但李富安还是想不开了。
他两个儿子苦着脸来请杨潮,说他们的爹绝食了。
杨潮亲自去了李家,告诉李富安请他出来担任理事长,无比重振富强党雄风,如果他不愿意接受的话,杨潮打算解散这个党。
李富安可不敢背上这个历史责任,说起来他本就是一个抗压力不强的人,否则也不至于再次输了之后,就要绝食了。
杨潮决意从富强党理事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他表示时代不同了,他该退位让贤了。
是啊,时代不同了,富强党独大的时代结束了。
杨潮不但宣布放弃从富强党理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表示为富强党的竞选失败负责,同时向外界表态,他今后将不再担任任何行政公职,如果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倒是愿意以一个战士的身份走上战场。
说白了,就是杨潮今后不会在担任任何官职,但是却不排除他会再次进入军队,统领军事力量。
杨潮是在为自己将来推动中国介入二战,摘取二战胜利果实留一个余地,同时也是给潘训挖一个坑。
因为以他对潘训的了解,此人肯定会想方设法,防备杨潮向军队发展,而且肯定不会同意中国加入战争,因为那意味着杨潮将可能掌握军权,并且借助军权取得政权,这是他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这意味着在潘训的这一个任期内,他将不会让中国加入战争,在他任期结束的时候,已经是42年了,到时候二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刚好到了发完战争财该撸袖子摘桃子的时机了。
但这些阴谋杨潮当然不会暴露了,谁都不能告诉,因此始终打着一副悲情失败者的牌,鼓动富强党团结起来,争取下一届夺回执政权力,并且要李富安和王求搭班子,组成一届强力的,团结的政府总统组合。(未完待续。)
潘训成功的开启了他的第三个任期,也是最后一个任期。
因为米青在自己当总统的最后一年,推动国会通过了总统任期最多不能超过三届,并且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当过三届总统,并且最后两个任期是连任的米青,已经没有了继续竞选的资格。
国会通过这个提案,应该说是没有任何波折的,首先米青这几年在杨潮支持下,做的相当不错,整个国民的收入水平是实实在在的增长了,生活水平毫无疑问是提高了很多,看看街上一群一群的胖子就知道了,因此如果米青继续竞选,很容易继续当总统,这是反对派不愿意看到的,反对派支持的提案还能通不过?
但潘训再次当选,就充满了波折,因为李富安通过这几年国家复兴发展公署的工作,积累了深厚的人脉和威望,国家复兴开发公署总计雇佣了1亿雇员,对财政的压力非常大,但对李富安的选票作用也非常大。
同时也引起了反对派越来越不满的情绪,现在大家把李富安拿国家的钱给自己买选票,已经当成了共识,有识之士,社会精英,大批大批在反对他,甚至连过去支持他的大批资本家都对他的行为不满。
即便依然支持李富安的人,甚至国家复兴开发公署的管理层,也颇有微词,因为国家复兴开发公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声音,人员繁冗,效率低下,凡是一切国营组织会出现的问题,这个公署都出现了,因为他管理着1亿人,每年单单是工资支出就高达400亿左右,这是世界上最官僚,最庞大的组织。
潘训利用了这些反对的声音,并且他旗帜鲜明的打出了反对派大旗,宣布脱离富强党,表示富强党已经不是当年的富强党,不是他理想中的组织,充满了腐气,官僚和裙带关系,他宣布跟这个组织一刀两断,也跟过去的潘训一刀两断,重新做起云云。
这小子口号喊的山响,但真有响应者,普通国民确实有些不适应,这些年富强党开动宣传机器,同时又有实打实的政绩为证,那是杠杠的各种认同,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声仅次于纳粹,而纳粹的名声,有多少是宣传出来的,富强党却是实实在在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创造了奇迹的。
因此如果仅仅是一己之力,潘训是不可能斗****富安的,但这次他有帮手,一大群被压制了多年的帮手。
富强党强势了有二十年了,可是地方实力派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慢慢的收复失地,在各地都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张謇在江南、张澜在四川,熊希龄和谭延闿在湖南,阎锡山在山西,这些人都有极其强悍的地方统治力。
潘训大旗了反对派旗帜,然后跟一个个地方党派谈判,将这些党派组成一个联合阵线,起名为中国民族进步联盟,统合了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张謇领导的立宪党,一下子就在云贵川和江南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又联合湖广的共和党,将势力扩张到了大半个中国。
潘训打大旗不是问题,问题是别人都认可,因为他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站在了杨潮的对立面,通过跟杨潮打对台,让全国政治势力看到,他是可以跟杨潮当面锣对面鼓对仗的唯一一人。
于是这些人为了打破富强党独大的局面,联合了起来,组成了这个民族进步同盟。
他们大肆攻击米青施政中的失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口号,要“改变,进步”。
这四年时间潘训也没有虚度,走访了全国各地,深入乡村,走遍城市,到处采风,深知老百姓不满的地方和老百姓满意的地方。
潘训表示将继续富强党国家复兴开发公署的运作,不会开除认真工作的任何一个雇员,但是对那些懒汉,那些影响工作效率,不看好好工作的雇员,则绝对不会姑息养奸。
这样肯定会让潘训失去国家复兴开发公署雇员们的大量选票,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本来就不可能从这里得到多少选票,更何况公署雇员中,也有大把人不满那些懒汉呢。
同时潘训表示,他会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政府会拿出专门的资金,用来提供低息贷款,让大量农村可以开办小型工厂,加工他们土地上出场的农产品,而不至于千里迢迢的运到城市加工,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不用在城里去打工。
潘训的这个方案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的,首先就拉拢到了张謇的支持,因为这些年张謇也发现了农村的问题,对农民千里迢迢去城市打工,孩子却留在乡下,甚至夫妻离散,有悖人伦的问题极为忧心,潘训的这个方案等于解决了张謇的苦恼。
所以张謇带着农会实力气势汹汹的加入了潘训的阵营,而且告诉手下人,任何杨潮的电报、电话都不要收,也不要接,他是打死在选举之前都不跟杨潮见面了,万一在弄一个神龙什么的,影响他老人家心情。
有张謇的农会支持,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时候潘训又说服了梁启超,说服梁启超很容易,第一动之以情,拿出欧美国家的例子,表示两党制才是最好的选择,富强党独大,要么发展成苏俄那样的模式,要么发展成纳粹那样的模式。
另外许诺继续支持梁启超的进步党在公屋系统中发展,给与张澜一个交通部长的职务,让他用四川的经验,发展全国的交通。
这就是红果果的利益交换了,进步党在公屋系统中发展,这是梁启超的底线,即便是杨潮在台上,也不敢动他这个蛋糕。
给张澜一个交通部长就是一个大礼了,作为云贵川三省最大的政治势力,这几年进步党也就只是在四川稳如泰山,张澜也是继梁启超和蔡锷之后的进步党第三号人物,在蔡锷整天只顾着跟小凤仙游山玩水,梁启超当年为博清名早就宣布了不再做官的决定,张澜就成了进步党中最大的官方招牌,不支持张澜,梁启超还担心他死后,这个党派分崩离析呢。
至于什么用四川的经验来发展全国交通,这个就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了,交通部长的位子,谁能比詹天佑更合适,梁启超和潘训都很清楚,张澜发展交通的经验,跟詹天佑相比,根本就不可能相提并论。
张謇的农会系统,覆盖中国农村2亿多人口,梁启超的公务系统,也能影响到城市里1亿人口以上,两大系统就能动员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当然这些人不可能都出来投票,但李富安的支持群体也不可能全部出来投票,就是那一亿开发公署的雇员,都不见得都会投票给李富安。
最终经过激烈的争夺之后,潘训以2亿3000万票险胜李富安的2亿1000万票,投票率创造了记录,说明双方都将自己的动员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可谓用上了吃奶的劲儿,赢的不轻松,输的也不丢人。
但李富安还是想不开了。
他两个儿子苦着脸来请杨潮,说他们的爹绝食了。
杨潮亲自去了李家,告诉李富安请他出来担任理事长,无比重振富强党雄风,如果他不愿意接受的话,杨潮打算解散这个党。
李富安可不敢背上这个历史责任,说起来他本就是一个抗压力不强的人,否则也不至于再次输了之后,就要绝食了。
杨潮决意从富强党理事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他表示时代不同了,他该退位让贤了。
是啊,时代不同了,富强党独大的时代结束了。
杨潮不但宣布放弃从富强党理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表示为富强党的竞选失败负责,同时向外界表态,他今后将不再担任任何行政公职,如果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倒是愿意以一个战士的身份走上战场。
说白了,就是杨潮今后不会在担任任何官职,但是却不排除他会再次进入军队,统领军事力量。
杨潮是在为自己将来推动中国介入二战,摘取二战胜利果实留一个余地,同时也是给潘训挖一个坑。
因为以他对潘训的了解,此人肯定会想方设法,防备杨潮向军队发展,而且肯定不会同意中国加入战争,因为那意味着杨潮将可能掌握军权,并且借助军权取得政权,这是他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这意味着在潘训的这一个任期内,他将不会让中国加入战争,在他任期结束的时候,已经是42年了,到时候二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刚好到了发完战争财该撸袖子摘桃子的时机了。
但这些阴谋杨潮当然不会暴露了,谁都不能告诉,因此始终打着一副悲情失败者的牌,鼓动富强党团结起来,争取下一届夺回执政权力,并且要李富安和王求搭班子,组成一届强力的,团结的政府总统组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