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激烈反对买卖公屋的,他认为现在这种租房收租,让人人都能廉价住上房屋的方式很好,不需要改变,尤其不需要直接将房子卖给个人。
但是杨潮向他强调了国家的困难,解释了通货膨胀的远离和威胁,如果不卖公屋的话,老百姓手里的钱很可能变得一钱不值,经济系统还会崩溃。
作为一个有大局观的人,跟杨潮吵了一架之后,也不得不接受了。
但是杨潮还是大大照顾了他的情绪,同时也担心全面放开房地产之后,一旦失控,就无法收拾了。
后世的中国政府控制力多么强悍,也控制不了房价的飞涨,葱姜蒜的增长,杨潮还能控制的住,一旦房子这种玩意开始疯长,他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所以他不敢彻底放开房地产行业,只是给公屋开了一个口子。
让公屋公司开始发行债券,并且持有这种债券的住户,只要他们从即刻起,住满三年,并且购买到足够房屋建设成本的债券,可以立刻兑换房屋所有权,等于是用债券换住宅。
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大家一下子都去购买债券,反而把债券价格拉高了,间接就等于拉高了房价,因此必须从即日起到三年后才能得到第一批住房。
作为补偿,梁启超得到这些债券的钱,将全部投入进去,建设新的公屋,而且是更大,更舒适的房子,100平米往上走的房子。
因为现在连70、80平米的房子,也让老百姓挑剔起来,梁启超这两年盖的100平米大房子开始供不应求了。
既然小房子已经不受欢迎,那么自然就没人喜欢这种债券了,因为没人打算一直住在小房子里,反而不停的打听公屋公司下一批大房子什么时候能盖好。
结果让杨潮意外的是,梁启超的住宅债券不但没有受到热捧,反而无人问津,因为这些债券等三年后,也只能换他们现在住的房子,现在住着满意房子的还愿意购买,现在住着小房子的,都盯着100平米的大房子呢。
这件事倒是让杨潮有些意外,只能马上调整政策,不得不胆战心惊的又往前迈了一步,因为他现在可卖的东西确实不多了,即便胆战心惊还得卖。
于是立刻改变措施,立刻宣布开始接受分期付款,可以将一栋房屋的售价分期三十年,每年只需要缴纳三十分之一的放款,就能立刻获得一套房屋。
算是彻底的,又义无反顾的将中国推进的到了商品房时代。
但这个措施还有很多人在观望,大家还在算计这样的买房方式到底划不划算,房价会不会降低,还是租房住更合理。
而杨潮是需要尽快打到抽紧资金的目的的,恨不得马上所有人都变成房奴,让他们不敢动不动就吃肉,不敢随随便便就买车,可事与愿违,在这种重大资产面前,老百姓是十分谨慎的,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接受商品房的概念,尤其是有公屋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不过杨潮不着急,通胀是一个长期情况,对抗通胀也是一个长期行为,通过商品房,等于是向市场提供了一项大额资产,而且是人人都需要的必需品,这样老百姓的收入,会将相当一部分用来买房,即便在观望的,也更愿意存钱,万一房子真是一个好东西呢,那时候自己没钱岂不是吃亏了。
将这种大额资产投入市场,就好像跟国家经济这艘大船,突然抛下了一根铁锚一样,能起到很大的稳定作用,用来应对美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在合适不过了,好在美国经济危机好像没有影响到其他国家,他们自己在国内独自消化。
让杨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明白这个时代已然不是经济危机之前的时代,那时候是英国打造的自由贸易体系良好运行的时代,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从美国人开始,各国大打贸易战,尤其是美国,他们的出口贸易从五十几亿美元,急剧缩减到了十几亿美元的规模,十几亿美元对于美国这样的经济体,影响微乎其微,可以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基本上切断了跟世界贸易的联系,成为孤岛一般的存在,自然对世界经济影响也就小了。
即便这几年中美贸易开展的不错,也只增加了十来亿美元,主要还是支付给每年进口的1亿桶石油的货款,大西南水电还都处在基础施工阶段,美国设备的大规模交货期还没到,因此贸易规模还不大。
十几亿美元的贸易额,对中美两国都算不了什么,国民经济的占比还不到十分之一,所以美国经济危机基本上没有影响到中国。
同时中国经济产能持续扩大,杨潮终于在37年年末的时候,彻底结束了对煤铁的补贴措施。
另外,中国企业不能生产武器之后,山东许多机器制造业企业转产机器设备,加入了中国越来越激烈的设备更新市场,倒是一时间压低了不少机器设备的价格,只是跟军火相比,利润让人提不起劲。
随着这些工厂加入机器设备市场,汽车业的零配件产量激增,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
通过将零部件分散到各个合作企业,37年年底斯柯达工厂这一年生产了150万辆汽车,但是劳林并不罢休,依然在建立新的组装厂,并且扩大新的合作伙伴,寻求新的零部件供应商,他的目的是向福特汽车发起挑战。
福特t型车的最高年产量是1923的180万辆,劳林可不单单是在是要挑战这个记录,而是打算用斯柯达420系列车型,挑战t型车,而420系列车型,今年只有120万辆,因此他明年至少要增加60万辆的产能。
东北爱民汽车公司,整合了奉天、铁岭、本溪等重工业城市的机器制造企业,建立了直接零配件供应体系,在年底前完成了100万产能的扩张,当然这一年他们还生产不出这么多汽车,这一年他们只生产了30万辆而已,但是新工厂、新设备和供应商的酝酿,让他们明年保守也能生产100万辆,当然前提是能卖得出去。
这两大汽车公司,生产了中国百分之九十的汽车,其他的比如迈巴赫,年产量还不到一万台,精工细作,手工打造,纯粹的匠人精神,是不可能有多少产量的,但是他们甘之如饴,并不跟斯柯达这样的公司拼产量,他们拼的是质量,迈巴赫的孕育下,借助齐柏林的品牌积累,始终是世界第一流的豪华车制造商,是中国汽车业最好的名片。
同时年底,梁启超将最早一批的100平米房屋交付之后,终于带动了一波购房潮,第一年底大家经过小半年的观望,发现买房是一项划算的买卖,首先节省了租房的费用,要知道租房虽然不贵,但也不便宜,100平米的房子一个月租金可是10两,而房价总共才2000两,每年只需缴纳200两,一个月虽然看起来缴了16两,但房子是自己的了,减去租金,他们等于每个月缴6两银子,缴纳十年,就拥有了一套房子,多么划算。
最重要的还是老百姓有钱,100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甚至四口人,两个人工作,一个月收入就有60两以上,缴16两完全不是太重的负担。而且很多家庭在农村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老父母自己节俭,给儿子可不省钱,很乐意帮儿子供房,总不能让儿子在城里丢了面子,更不能在亲家面前失了面子。
美国人建帝国大厦花费了4000万美元,总面积20多万平米,100平米造价2万美元,但是梁启超的公屋,采取的最经济的建造方案,没有美国人那么奢华,一般只建造10层以下的建筑,造价只有帝国大厦的十分之一,也就是2000美元,折价还不到1000两。
梁启超觉得自己黑了心,他当初坚持要原价卖的,但杨潮制止了他。
如果梁启超真卖1000两,一个普通工人,三年工资就能买一套房的时候,杨潮就不是担心老百姓把钱花到其他方面抬高物价了,而是要担心房价问题了,大家都抢购房屋的时候,势必引起大量的其他资本进入商品房领域,一时间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开张,不但会将工业资本投资转为房产投资,还会短期内拉抬钢铁、水泥的价格,制造更大规模的通胀。
如果梁启超没有引发购房热潮,保持现在的温和状态,让中国经济平稳度过危机时期,就算完成了任务。现在压制购房潮,其他资本根本就无法跟公屋竞争,因为公屋可是从各个城市中免费拿到了相当多的土地的,各个城市不可能免费给其他私人资本免费土地,因此只要老百姓没有产生失控的购房冲动,其他资本就不可能盈利。
杨潮最终要模仿的,还是新加坡的政策,政府来控制房屋的供应,说到底压制住房产的商品属性,让他回归居住的功能,远比政府卖地对社会更有利。
只是丈母娘的时代,怕是要延误很多年了,让女婿们在过一些年的好日子,不用太早进入要房要车的恐怖时代。(未完待续。)
但是杨潮向他强调了国家的困难,解释了通货膨胀的远离和威胁,如果不卖公屋的话,老百姓手里的钱很可能变得一钱不值,经济系统还会崩溃。
作为一个有大局观的人,跟杨潮吵了一架之后,也不得不接受了。
但是杨潮还是大大照顾了他的情绪,同时也担心全面放开房地产之后,一旦失控,就无法收拾了。
后世的中国政府控制力多么强悍,也控制不了房价的飞涨,葱姜蒜的增长,杨潮还能控制的住,一旦房子这种玩意开始疯长,他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所以他不敢彻底放开房地产行业,只是给公屋开了一个口子。
让公屋公司开始发行债券,并且持有这种债券的住户,只要他们从即刻起,住满三年,并且购买到足够房屋建设成本的债券,可以立刻兑换房屋所有权,等于是用债券换住宅。
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大家一下子都去购买债券,反而把债券价格拉高了,间接就等于拉高了房价,因此必须从即日起到三年后才能得到第一批住房。
作为补偿,梁启超得到这些债券的钱,将全部投入进去,建设新的公屋,而且是更大,更舒适的房子,100平米往上走的房子。
因为现在连70、80平米的房子,也让老百姓挑剔起来,梁启超这两年盖的100平米大房子开始供不应求了。
既然小房子已经不受欢迎,那么自然就没人喜欢这种债券了,因为没人打算一直住在小房子里,反而不停的打听公屋公司下一批大房子什么时候能盖好。
结果让杨潮意外的是,梁启超的住宅债券不但没有受到热捧,反而无人问津,因为这些债券等三年后,也只能换他们现在住的房子,现在住着满意房子的还愿意购买,现在住着小房子的,都盯着100平米的大房子呢。
这件事倒是让杨潮有些意外,只能马上调整政策,不得不胆战心惊的又往前迈了一步,因为他现在可卖的东西确实不多了,即便胆战心惊还得卖。
于是立刻改变措施,立刻宣布开始接受分期付款,可以将一栋房屋的售价分期三十年,每年只需要缴纳三十分之一的放款,就能立刻获得一套房屋。
算是彻底的,又义无反顾的将中国推进的到了商品房时代。
但这个措施还有很多人在观望,大家还在算计这样的买房方式到底划不划算,房价会不会降低,还是租房住更合理。
而杨潮是需要尽快打到抽紧资金的目的的,恨不得马上所有人都变成房奴,让他们不敢动不动就吃肉,不敢随随便便就买车,可事与愿违,在这种重大资产面前,老百姓是十分谨慎的,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接受商品房的概念,尤其是有公屋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不过杨潮不着急,通胀是一个长期情况,对抗通胀也是一个长期行为,通过商品房,等于是向市场提供了一项大额资产,而且是人人都需要的必需品,这样老百姓的收入,会将相当一部分用来买房,即便在观望的,也更愿意存钱,万一房子真是一个好东西呢,那时候自己没钱岂不是吃亏了。
将这种大额资产投入市场,就好像跟国家经济这艘大船,突然抛下了一根铁锚一样,能起到很大的稳定作用,用来应对美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在合适不过了,好在美国经济危机好像没有影响到其他国家,他们自己在国内独自消化。
让杨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明白这个时代已然不是经济危机之前的时代,那时候是英国打造的自由贸易体系良好运行的时代,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从美国人开始,各国大打贸易战,尤其是美国,他们的出口贸易从五十几亿美元,急剧缩减到了十几亿美元的规模,十几亿美元对于美国这样的经济体,影响微乎其微,可以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基本上切断了跟世界贸易的联系,成为孤岛一般的存在,自然对世界经济影响也就小了。
即便这几年中美贸易开展的不错,也只增加了十来亿美元,主要还是支付给每年进口的1亿桶石油的货款,大西南水电还都处在基础施工阶段,美国设备的大规模交货期还没到,因此贸易规模还不大。
十几亿美元的贸易额,对中美两国都算不了什么,国民经济的占比还不到十分之一,所以美国经济危机基本上没有影响到中国。
同时中国经济产能持续扩大,杨潮终于在37年年末的时候,彻底结束了对煤铁的补贴措施。
另外,中国企业不能生产武器之后,山东许多机器制造业企业转产机器设备,加入了中国越来越激烈的设备更新市场,倒是一时间压低了不少机器设备的价格,只是跟军火相比,利润让人提不起劲。
随着这些工厂加入机器设备市场,汽车业的零配件产量激增,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
通过将零部件分散到各个合作企业,37年年底斯柯达工厂这一年生产了150万辆汽车,但是劳林并不罢休,依然在建立新的组装厂,并且扩大新的合作伙伴,寻求新的零部件供应商,他的目的是向福特汽车发起挑战。
福特t型车的最高年产量是1923的180万辆,劳林可不单单是在是要挑战这个记录,而是打算用斯柯达420系列车型,挑战t型车,而420系列车型,今年只有120万辆,因此他明年至少要增加60万辆的产能。
东北爱民汽车公司,整合了奉天、铁岭、本溪等重工业城市的机器制造企业,建立了直接零配件供应体系,在年底前完成了100万产能的扩张,当然这一年他们还生产不出这么多汽车,这一年他们只生产了30万辆而已,但是新工厂、新设备和供应商的酝酿,让他们明年保守也能生产100万辆,当然前提是能卖得出去。
这两大汽车公司,生产了中国百分之九十的汽车,其他的比如迈巴赫,年产量还不到一万台,精工细作,手工打造,纯粹的匠人精神,是不可能有多少产量的,但是他们甘之如饴,并不跟斯柯达这样的公司拼产量,他们拼的是质量,迈巴赫的孕育下,借助齐柏林的品牌积累,始终是世界第一流的豪华车制造商,是中国汽车业最好的名片。
同时年底,梁启超将最早一批的100平米房屋交付之后,终于带动了一波购房潮,第一年底大家经过小半年的观望,发现买房是一项划算的买卖,首先节省了租房的费用,要知道租房虽然不贵,但也不便宜,100平米的房子一个月租金可是10两,而房价总共才2000两,每年只需缴纳200两,一个月虽然看起来缴了16两,但房子是自己的了,减去租金,他们等于每个月缴6两银子,缴纳十年,就拥有了一套房子,多么划算。
最重要的还是老百姓有钱,100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甚至四口人,两个人工作,一个月收入就有60两以上,缴16两完全不是太重的负担。而且很多家庭在农村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老父母自己节俭,给儿子可不省钱,很乐意帮儿子供房,总不能让儿子在城里丢了面子,更不能在亲家面前失了面子。
美国人建帝国大厦花费了4000万美元,总面积20多万平米,100平米造价2万美元,但是梁启超的公屋,采取的最经济的建造方案,没有美国人那么奢华,一般只建造10层以下的建筑,造价只有帝国大厦的十分之一,也就是2000美元,折价还不到1000两。
梁启超觉得自己黑了心,他当初坚持要原价卖的,但杨潮制止了他。
如果梁启超真卖1000两,一个普通工人,三年工资就能买一套房的时候,杨潮就不是担心老百姓把钱花到其他方面抬高物价了,而是要担心房价问题了,大家都抢购房屋的时候,势必引起大量的其他资本进入商品房领域,一时间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开张,不但会将工业资本投资转为房产投资,还会短期内拉抬钢铁、水泥的价格,制造更大规模的通胀。
如果梁启超没有引发购房热潮,保持现在的温和状态,让中国经济平稳度过危机时期,就算完成了任务。现在压制购房潮,其他资本根本就无法跟公屋竞争,因为公屋可是从各个城市中免费拿到了相当多的土地的,各个城市不可能免费给其他私人资本免费土地,因此只要老百姓没有产生失控的购房冲动,其他资本就不可能盈利。
杨潮最终要模仿的,还是新加坡的政策,政府来控制房屋的供应,说到底压制住房产的商品属性,让他回归居住的功能,远比政府卖地对社会更有利。
只是丈母娘的时代,怕是要延误很多年了,让女婿们在过一些年的好日子,不用太早进入要房要车的恐怖时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