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户女 作者:作者:竹笋君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121)
    张知鱼仍进房去给妇人们看病,她只做三日这个活儿,今天已经是最后一日,里头来的娘子就更多。
    张知鱼忙得水都没喝一口,还是出了妇舍在顾家的马车上吃的,慈姑捏着写好的折子给她念。
    张知鱼边喝鸡汤边点头道:咱们两个就能做到这样,我已经问心无愧,这事儿宜早不宜迟,现在咱们就把它递出去。
    像张知鱼这样的七品官儿,自然是没有权力自己上奏的,她只能通过知府转奏。
    门房见来的是个女娘,旁边陪着一块儿过来的先生也不过是个秀才,虽然心里吃惊,但守门的都是扫地僧,再没看不起别人的说法,仍然乖乖地进去通报了。
    知府这会儿还在衙门,张知鱼怕他不够重视,便掏出小关公公给的令牌,晃了晃。
    这大内印惊得门房膝盖都软了一截。
    知府回来听说是大内印,心里转头就想了无数个可能,拿着张知鱼写的折子脸色巨变,悄悄地喊了人加急送到宫里。
    这头两人下了马心里依旧沉甸甸的,让顾家的马车先回去,两人预备着从姑苏的各种小巷子里走回家,散散心。
    结果迎面撞过来一个老妇人,神清气爽地拽住鱼姐儿喊:小张大夫?
    张知鱼看着甄老娘笑:婆婆瞧着身子大好,已经看不出颓态了。
    甄老娘高兴地笑了两声,将两人带着拐了一个弯儿,走到自家门上坐着。
    两人看着榛娘给人舀馄饨,恍然大悟道:阿婆家原还卖馄饨。
    甄老娘笑:这是我儿媳的营生,也是从她娘那处继承来的,跟我倒没有甚么关系。
    说着,榛娘便给两人舀了一大碗放了猪油的葱花馄饨。
    张知鱼觉得有些烫,便想等放凉了吃,趁这个时候又给她把脉,听了会儿就笑:这几日养得不错,心跳已经正常了许多,再这样坚持几个月,还能再好点儿。
    甄老娘喏喏地应了,又急眼看儿子儿媳妇,骂:没眼色的东西,这么大了,还不知给小张大夫装点儿农货,老娘一生无愧,怎有你这么个呆子!
    孙大郎惊了一跳,忙不迭回神从摊子上装了好些鱼虾肉菜,他们家在这儿卖得还算不错,榛娘子手艺不说多好,但做的馄饨皮厚馅也多,不是什么美味,却能一碗就让人吃饱肚皮。
    白日里要做许多活儿的市井人家,便常买她家的馄饨,这时还有流着大汗打着赤膊的精壮汉子来买,孙大郎正装馄饨,有给娘骂得迷糊,连忙道:今日不卖了、不卖了。
    汉子遗憾地走了。
    张知鱼抱着馄饨,心里沉甸甸的,这是孙家半日的工钱,她不收为难,收了也为难,想着不如自己尽力治好甄老娘,来回报这份馄饨,转头便摸了张名帖出来道:大娘日后哪里不舒服,便拿着这个上紫帽儿巷的顾家来找我。
    甄老娘看着上头烫金的字儿,有些不敢伸手了。
    顾慈笑:你不敢收帖子,她也不敢收馄饨了。
    甄老娘这才将东西收回房里藏好。
    周围人见甄老娘这才几日工夫,已经能中气十足地坐在摊子上叫卖,心里都吃了好大一惊,回头就跟家里人说:搞不好,那小娘鱼真有几分本事,打今儿起我在外头便日日给你带着菜回来烫了吃。
    这点儿动静,在偌大的姑苏城里,是极其微弱的小风,但来往千家的都是寒门子弟,是以仅仅是有人透露了一星半点,千老爷也很快知道张知鱼将个心脏有疾的老婆子,治得已经能够下地摆摊的事儿了。
    千老爷几番思量,还是撞将进去见了满头白发的娘。
    没得几日张知鱼便收到了知府的口风,让她去千家给千启明瞧病这是上头的意思。
    张知鱼自从治得甄老娘可以下地,便知道家里迟早都有这么一遭,这么些年千家寻遍名医,就是为了救千启明。
    听说千老爷之所以告老还乡,就是因为千启明自觉大限将至,不想再留在神京,想要回故土闭眼。
    张知鱼固然想救千启明,但明摆着千家跟顾教谕有关系,这关系是好是坏还说不准,是好自然皆大欢喜,是坏,那她也不想让自己一无所知地就去千家。
    作者有话说:
    等会儿再修修。
    感谢在20220617 20:49:53~20220618 22:31: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晚霞晚 20瓶;Z 15瓶;格子、jamjam、旅行猫猫、革革革、周丹溪 10瓶;一片天 8瓶;21148923、阿珍、饥饿的河豚 5瓶;helen0408123 3瓶;zero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1章 、玲珑郎君
    阮氏正在揉花泥打算做点儿面膏玩儿, 水晶珠帘打在她身上显得格外好看,张知鱼有些不忍心破坏她难得的好心情。
    顾慈想到知府对鱼姐儿说的话,笑道:以后我们一定能让娘日日都开心。
    说着便迈腿进门, 看着娘道:娘,你还不打算告诉我们爹的事吗?
    阮氏一愣, 熟门熟路地敷衍道:还能有什么事?不是都跟你说了吗?只要你专心考学,将来你爹也能高兴了。
    顾慈坐在桌上倒了杯蜜水给鱼姐儿, 道:千家想小鱼去他们家给千启明看病, 得日日都去,娘不跟我们说千家究竟是好是坏,将来小鱼出了事怎么办?
    阮氏听着千家要找鱼姐儿走,立刻脸色大变, 抓住她的手道:不能去
    张知鱼摇头道:千老先生素来便得圣心,外头都叫他千圣人, 如今他们家拿了折子都递到神京去了, 我不能不治千启明了。
    实际上事情远远不到这个地步,都是两人诈她的。
    阮氏素来便信两个孩子,心里果然开始打起鼓,长长地叹了口气,让林婆子关了门道: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事跟还在眼前似的,竟然就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其实我本来是想等到慈姑考完学再说, 免得他分了心,
    我们小时候就想到爹的定有隐情。顾慈道:娘现在不说, 我心里总是挂心家里, 还怎么进得去考场?
    阮氏默默地揉着花泥, 道:你们想知道什么?连我到如今都没有想明白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有时候不跟你们说,也是因为无从说起。
    张知鱼想起无类楼的字,问:顾爹爹是不是千老先生的小徒弟?
    阮氏想了想道:这件事我也不清楚,或许是或许不是,玄玉这个人性子跳脱,从来不肯正经行事,他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不管是不是他的老师,只要给了他一星半点的教导,他都愿意认别人为良师益友。
    阮氏想起顾玉的样子,叹气道:姑苏的河水捏成了他的骨头,他总是喜欢这种为民请命的人,心里崇千老先生,要认他为师太有可能了。
    但在顾家他确实没有叫过千老先生老师。
    顾慈得了这准话儿,又问:爹生前有没有得罪什么人?
    阮氏摇头,道:你爹交友广阔,是乡里有名的善人,又会挣钱,还有个玲珑郎君的歪名,就是讨厌他的人也不会讨厌到哪里去,我这些年想了又想也想不出有谁跟我们家有深仇大恨。
    虽然林婆子来顾家的时候阮氏跟顾教谕已经成婚了,但那会儿周围还有许多跟顾玉结交的人,阮氏也常让她回乡里给娘家送东西,所以林婆子对这些事知道得很清楚。
    就是因为清楚这两口子是什么人,顾家这一屋子丫鬟仆妇才没有在顾教谕死的时候卷了包袱逃走,而是带着她一起跑到了南水县。
    林婆子想起在顾家乡里的见闻,叹道:你爹当年是姑苏数一数二的名人,教过他的先生每个人都说他只要再考日后一定能封侯拜相。
    但是顾玉没有等到这一天就死了,一切都成了空谈,当年姑苏城内议论纷纷,还是因为千家老先生不久也死了才将这话头压下去。
    林婆子道:你们生得好,没有遇见过大灾年,那年大旱在永宁七年夏天的洪水面前根本算不上什么。
    接连不断的大雨下了几个月,桥垮了一座又一座,整个江南几乎都快被水淹没了,顾家祖籍在常县的小乡,虽然也丰美,但比起金陵姑苏这样重要的地方,它又不是那么重要了。
    顾家一直是乡里的富户,那一年也颗粒无收,靠着发霉的粮食过活儿。
    顾玉当年才只有十四岁,他享受了整个乡的最好的教育资源去了城里念书,便把藕花乡视为自己的责任,决心要供出更多的读书人。
    所以在大水过后,顾玉就带着周围乡里大片的学子一起联名向县衙要钱修路,县衙没有钱他们就一路吃着发芽的种子勒紧肚皮自己划船上了姑苏。
    永宁七年冬,这群来自常县各地的学子将衙门团团围住,他们都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已经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的热血洒涂在有用的地方。
    顾玉跟大家一起想了个办法,他们兵分三路,一路上姑苏,一路撑船去神京,一路在家写了大量的诗稿站在各处城楼,只要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些纸张就会飞遍大周。
    知府面对这样一群立了死志的学子,只能分出钱给常县。
    这些钱是杯水车薪,但有了县衙开头,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大家分了钱财带回乡里,开始问豪门大族要米粮钱财。
    灾年的粮价堪比黄金,谁家舍得无偿捐给乡里?最多也就是给口饭不让饿死,趁此良机买了人过来做隐户岂不美哉?
    阮氏记得那会儿乡里已经有很多人想要卖掉自己,但顾玉拦住了他们,背起包袱又上了路。
    顾玉饿得只剩一把骨头,但还记得将剩下来的口粮送给阮珍。
    顾玉说:你在家劝住爹娘,我会把粮种带回来,大家熬一熬总能过去的。
    说完便上了路,顾玉请了教导自己的先生,挨家挨户地去请人修桥修路,只要有活儿就有工钱,有工钱人就能活了。
    富户没有那么容易被请动。顾玉便让先生使劲儿夸自己是良才美玉,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现在花出去的钱将来顾玉都会还回来。
    富户看他脚底都磨破了,有些动了恻隐之心,便同意捐些出来,更多的自然是指望顾玉将来飞黄腾达,来双倍奉还自己的钱财。
    顾玉一声不吭地背下了巨债,每日都勒紧腰带招工修路,但是美名都在富户身上,顾玉还要请人给每一段认捐的路立功德碑。
    但是他说:他们肯伸手,不管是为了什么,这个手就是伸了,乡亲们念着这些人也不坏,再说都是大善人将来大伙儿去借钱,还怕张不开口么?
    一袋一袋的粮种从豪富家中散落到了常县的土地上,乡里有些知道顾玉一定花了很大的代价因为他不逃学了。
    第二年顾玉就中了举,还是永宁八年,姑苏灾后的第一个案首。
    姑苏很多官儿都记得这个差点就让自己血溅三尺的学子,但大家都没有去动这些人,因为他们已经在皇帝心里有了名字。
    当年和顾玉一起上姑苏的学子后来都已经在外地做了官儿,有的还官至三品,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富户想问他要债了。
    顾玉已经跟阮珍成了亲,但是他说人情债难还,能用钱还的绝不能用情还,于是他便一直在姑苏做着教谕,一边教书一边经商。
    他不肯让这些商户做大,便只愿意还银子,私下则让人带着船队出海贩卖丝绸茶叶,这种快财做了三五年,顾玉也装病去了几趟海上,顾家就这么富起来了。
    阮氏道:那些银子多的都能把这个家埋了,你爹眼也不眨地就往别人家拉,那会儿家里的枕头芯都是钱做的。
    等还完了债,顾玉就想再考,他做事向来决定了,就一定要做,船队说散就散,这些生意说不做也就不做了。
    顾玉开始专心考学,当时的知府把他举荐给了回乡荣养的千老先生。
    千家门下出来的学生,不说学识怎么样,官场上总要好走一些。
    所以后来顾玉死后,顾家宗族也没有来找过大麻烦,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担不起欺辱顾玉遗孀的罪名。
    顾慈听着娘的话,想着娘对千家如此紧张,便问:娘手里有千家害了爹的证据?
    我也是猜的,玄玉身体向来健壮,他又精通医理,怎么会莫名其妙的一病不起?阮氏看着两人,强忍着没有掉泪,道:永宁十八年春天,他去给千老先生祝寿回来,就生了病,脸白得不像话。
    但是没过几天他就一如既往地活蹦乱跳了,还照样日日去给千老先生请安,阮氏便以为他将自己治好了。
    玄玉向来都是这样,他总觉得自己是天生的医家,只是错做了官儿,平日有个头疼脑热,都是自个儿治,有时还得跟大夫吵起来。说到这里阮氏破涕为笑,又很快低落下去:但这一回,玄玉没有好,他都是骗我的。
    阮氏喃喃道:你爹想要骗一个人,就能骗得人一生都不知道,他实在太会装了。
    顾玉不知道在哪里学了一种针法,扎在身上就能让人快速地脸色红润,再扎狠一点儿便会浑身发烫,跟病了似的。
    小时候他常用这个法子逃学,阮氏愧疚道:但我竟然将这件事忘了。
    林婆子掉泪道:老爷自从中举哪一日不彻夜理事,别说偷懒,就是吃口饭的工夫也要问外头的事。谁也想不到他会这样刺激自己的气血,来装个健全人。
    张知鱼听着阮氏说了几次顾教谕逃学的事,忍不住惊讶道:我还当顾教谕从胎里就在念书,想不到还有逃学的时候。
    阮氏笑:他念书只是为了当官儿,过点好日子,乡里种地实在太苦了,他自幼不说锦衣玉食,但也不缺吃穿,自从顾家有了亲生子就让他去种地,种了几次他就发愤图强了,不然也考不上秀才,但真认真起来还是在灾后。说完又看儿子道:这一点儿你跟你爹是一样的。
    顾慈咳了一声,道:我现在已经知道官不是那么好当的了。
    阮氏道:做官难,做人更难,玄玉素来想做个人官,而不是官人,这就更难。
    他极速地衰弱,终于在中秋那天倒了下去,连丧都是千家帮忙发的,后来千家老太爷也去世了,千家扶灵回乡,丁忧后便出了仕,从此两家便再也没有来往。
    至于周围的旧邻,也早就不在了。
    阮氏道:官家的人几年一换,我回来时就托人打听过。
    但是这条巷子里的住户都已经是陌生的口音
    往事如流水,姑苏这样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才子和故事。
    到了今天,姑苏城里已经再也没有人提起顾玉,就连顾玉的同窗都外放的外放,回乡的回乡。
    当年的事,除了死掉的顾教谕已经没人知道。
    张知鱼握住她的手说:只要受过顾爹爹恩惠的人没有死绝,我们总能找到真相。
    顾慈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忽然对阮氏道:我要回一趟顾家。
    阮氏看着长身玉立的儿子,默默地点了点头,道:顾家已经举族搬到了浣花溪巷,老家如今已经没有顾家人了。
    顾慈听了道:先去常县,免得打草惊蛇。
    作者有话说:
    今天出门吃火锅去了,明天多更点。
    感谢在20220618 22:31:55~20220619 23:59: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只布偶 50瓶;野原葵、月暖凹晶馆 20瓶;Suki、夏夏的冬至、不瘦到96斤不改名 10瓶;好难啊 6瓶;3291524、圆滚滚 5瓶;晚霞晚 2瓶;helen0408123、一口吃掉 1瓶;
    恋耽美
    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121)

章节目录

古代小户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作者:竹笋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竹笋君并收藏古代小户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