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躺不平的女配 作者:作者:朱大概
朱大概格格党(54)
许丽荣苦笑着告诉邓琳琅,真的让她猜着了,那家的爹娘前两年工伤一起没了,留下两个工作名额。据说如果许丽荣同意的话,其中一个名额就是她的。
邓琳琅却不觉得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那人虽然腿脚不好,可正式工名额多香,有的是姑娘为了那个名额舍身成仁:他们家不是只有两个孩子吧?真的只有两个孩子的话,邓琳琅甘认自己是小人。
许丽荣摇了摇头:他们家四个孩子,腿脚不好的这个是老二,下头有一个只比他小一岁的妹妹,弟弟只比他妹妹小两岁。都到了可以参加工作的年纪,那个工作名额指不定是谁的呢。
邓琳琅相信,自己想到的,许丽荣一定也能想到,否则不会这么早跑回小庄头回到小庄头只是苦累一点,留在家里马上要被人卖了。
你给了家里一半分红,买特产应该也花了些,这一年咋过?邓琳琅在厨房里的确存了对许丽荣的利用之心,现在一点也不剩了,想想只替许丽荣犯愁。
许丽荣认真的看邓琳琅:我听说你带着生产队的妇女织手套,我在家里的时候就织过,能不能让我也跟着你织手套?如果她跟着织手套挣加工费,是不是也能跟邓琳琅一样盖起属于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回城面对虎狼一样的家人。
邓琳琅沉吟起来,她不爱跟知青点的人掺和,可是许丽荣的遭遇实在让人同情,加之她又被钱副主任安排了帮其他大队修农具的活儿,装样子也得往县城跑个十几趟,如果还能按时拿出手套定量来,可能会引起怀疑,让许丽荣分担她那份倒也不错。
你跟着织倒也可以,不过除了你以外,其他人可不能碰。邓琳琅依旧把丑话说在前头。
许丽荣高兴的答应下来,终于觉得黯淡无光的生活里,照进了一缕光亮,虽然细微,却让她的心不再绷得那样紧。
自此许丽荣便在邓琳琅的西屋住了下来,还从知青点把自己的口粮搬到邓琳琅这里一半算是交伙食费,每天啥活都跟孙桂英抢着做。
孙桂英开始有些不相信许丽荣,做饭量米拿菜的时候都背着她。观察了几天发现许丽荣做的多吃的少,才跟邓琳琅说:小许每顿饭吃那么少,是不是不好意思?
当然是不好意思。知青们分的口粮跟社员是一样粗粮,邓琳琅家除了调剂口味已经很少吃粗粮,许丽荣哪儿好意思一直占便宜?
邓琳琅已经跑了三次县城,取回了一个大队修好的农具,又把另一个大队的农具送走,可以歇上两天。听孙桂英这么问自己,便想跟许丽荣谈一谈。
不想许丽荣先告诉邓琳琅,张晓凤等人已经从家里回来了,她也该搬回知青点住了:不过手套我还会继续织。
邓琳琅对此没啥意见:你想好回知青点后,他们问你成静然两人的情况,你咋说了吗?
那两人被送到知青办是初四的事儿,现在正月十五都过完了,知青办竟没有一个处理结果,可能是欣赏成静然的人从中起了作用。邓琳琅不得不提醒许丽荣一句。
许丽荣哼了一声:实话实说。他们干丑事丢知青的脸,又不是我让知青被人指指点点的,有人敢问我就敢说。
尽管心里觉得事情没许丽荣想的那么简单,邓琳琅也没劝她继续在自己这里住下去有许丽荣住着,邓琳琅晚上想用小型编织机,或是给李卫党供货都不方便,前次到县城时李卫东已经向她提意见了。
最主要的是李卫东三个,已经把他们找到的古董交给了邓琳琅,系统评定可以兑换两万七千积分,可以让邓琳琅的积分直接突破三万大关,离四万触手可及。
邓琳琅很想看看,自己一下子增加那么多积分,任务进度能增加多少。如果还是不增加或是增加百分之一、二的话,邓琳琅觉得她能摸清任务进度规律了。
因此除了提醒外,邓琳琅没发表任何意见,只在送许丽荣的时候,把她搬来的粮食原封不动的搬了出来。许丽荣推让着不肯收回粮食,邓琳琅直接说:你们现在也是各做各的,你粮食不够吃的话,肯定有人笑话你。
许丽荣相信邓琳琅说的一定会发生,甚至能想到头一个笑话自己的一定是谢红玲,便没再推让,只说:等我加工费到手以后还你。
邓琳琅一笑:好呀,到时候少一分也不行。用的是开玩笑的口气,说的是认真的话。
关上院门后,邓琳琅长呼一口气。好人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许丽荣在这儿耽误了她不少事儿,当然得趁现在大妮两个又去牛棚补回来。
想着春天马上要到了,厚重的面料应该不好卖,她从商城里兑换的都是细棉布,花色尽量选择符合时代特色的纯色。但也有一匹红底白碎花的,可以送杨金环一块让她做春衣,更可以给大妮、二妮两个还有自己一起做亲子装。
这么好的布,给她们两个做可惜了的。孙桂英见识惯了邓琳琅的不会过日子,仍忍不住要唠叨了她一句。
邓琳琅骇笑:女孩子不打扮的漂亮点,还叫女孩子吗?
孙桂英虽然疼两个孩子,思想里多少受点重男轻女的影响:女孩子养来养去都得嫁人,在娘家吃的好穿的好,等去了别人家不会过日子咋办。
那我现在不也过的好好的。邓琳琅一句话,成功的让孙桂英停止唠叨,低头研究邓琳琅给她画的衣裳样子:这样式我可做不来。
其实邓琳琅画的样子十分普通,不过是娃娃领缀个荷叶边,两兜由常见的方方正正改为斜插,袖口能穿进松紧带收口,再就是下围不是常见的直上直下,而是微微宽松的小小小斗篷式。
不是邓琳琅突然结巴,而是她不敢太标新立异,真的只是宽松了一点点。就这,已经把针线活很好的孙桂英吓的不敢动剪子了。
还是下次去县城的时候,找个裁缝做吧。邓琳琅不再难为孙桂英,拿出从商城里给她和许大富兑换的保暖内衣:孙婶子,这是给你和我大富叔买的,脱了棉衣正好穿。
你又瞎花钱。孙桂英连连把东西往邓琳琅怀里推:过年就给我们两个做新衣裳,现在又买这个干啥,我们有夹袄,不用穿这金贵东西。
邓琳琅十分坚持:都是按你们的号买的,你不要人家也不给退。
孙桂英听了只得接过,却问:给你爹娘买了没有?上回小邓哥哥还特意拿东西给他们两口子拜年,一家子都是实诚人。
邓琳琅就知道有这一出:买了,跟你们的一起买的。就是不知道这颜色他们喜不喜欢。
正说着,院外传来李雪梅叫门的声音,孙桂英噌一下进了西屋,邓琳琅只能自己好笑的给李雪梅开门。
李雪梅笑呵呵的说:知道你是大忙人,现在都给公社做工作了,我只能自己来找你了。说着,把手里的一封信递给邓琳琅:你家里来的信,我给你捎来了。
信上的字迹是邓林胜的,邓琳琅虽然有些奇怪他刚给自己来信没几天,应该还没收到自己的回信,这封信里不知有啥急事儿,却也不能先看信,而是问起李雪梅的来意。
李雪梅睨了她一眼:你是不是光忙着农具的事儿,把咱们做鞋垫、织手套的活给忘了?
邓琳琅连忙否认:离交货的时间还远着呢,有你这个大主任坐镇,还用得着我操心?
李雪梅虚点了她一下:说的好听。哎,我问你,要是各生产队的定量已经完成了,能早交货不能?
这下邓琳琅真的吃惊了:都做完了?
李雪梅得意的抬了抬下巴:可不都做完了。你没发现吗,这个年大街上串门的人都少,扯老婆舌头的人更是一个没有。大家伙都卯着劲缝鞋垫、织手套呢。前天郑秀玉就找我说她们生产队的定量完成了,昨天李小花也找来了。我琢磨着,除了你们生产队手套的定量多点可能没完成,各生产队都差不多了。
看来她低估了大家挣钱的热情呀。邓琳琅想想对李雪梅说:这样的话,不如让各生产队把完成的定量交上来,再领些碎布和绵线回去,趁着春耕前多做出些来。这样就算春耕的时候没时间做,日杂店想要的时候也能交得上,免的让人把活抢去。
李雪梅听了一拍巴掌:你这脑袋是咋长的,转的就是快。行,回去我就通知她们交过来,还是咱们两个验货呀?
检查是必须的环节,哪怕刚经过陈春晓的事儿,暂时没人敢再弄虚作假,也得检查震慑只能保证一时,制度才能长久保证质量。
送走李雪梅,邓琳琅拆开邓林胜的信,看着看着嘴角挂上了笑:邓林胜之所以这么快又给她来信,是因为他不仅找到了兽研所,还跟里面的一位曾姓研究员拉上了点关系。曾研究员家里老人身体不好,长期需要补充营养,邓林胜便把邓琳琅邮回去的大米送了些给曾研究员,倒让老人家开了胃口。
一向心眼实的邓林胜,为跟曾研究员拉近关系,曾向人家拍胸脯保证,只要老人有需要,他想啥办法也会保证老人的大米不断顿。曾研究员看着老人能吃下饭,身体有了起色,在朋友打听的时候一时得意说了原因。
这下邓林胜能搞到口感超好大米的消息,竟在兽研所内部小范围内散播开来。借曾研究员之口向邓林胜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
邓林胜当初想的简单,那就是交好曾研究员,是为了给邓琳琅增加一点保障,他相信邓琳琅不会怪他自作主张,更会替他提供大米。可现在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吓麻爪了。
马上写信向邓琳琅说明情况兼道歉,承认自己太过相当然,好心办了坏事。
难为邓林胜了解了自己的憨憨本质,邓琳琅可不得好好笑上一笑?她并不觉得邓林胜说的全是坏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曾研究员拉上关系,还知道投其所好,邓林胜肯定下了大工夫。
他只是社会经验太少,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该知道话不能说得太满。
邓琳琅觉得,曾研究员是个有分寸的人,否则那些人早自己找上邓林胜,而不是通过曾研究员向他表达买米意向了。
所以邓琳琅跟最开始向石爱党提供大米一样,决定赌一把,即帮了邓林胜,也让自己的业务拓展空间系统任务在积分突破三万大关之后,只增加了百分之一的进度,证明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那就是表面上要求她悠闲养老的系统任务,实际上是要求她带动着周边人一起提高生活水平,可能是怕她一支独秀引发别人的红眼病,天天找她麻烦不利于悠闲养老?
既然要带到身边的人提高生活水平,对邓琳琅全心爱护的邓家人也应该享受到这份福利,就从邓林胜身上试试水吧。
想到此,邓琳琅坏心眼的在信里问邓林胜,如果他把大米提供给别人,算不算另一种类型的涉足黑市呢?当然信里不可能这么直白,防的是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后,给邓林胜带来麻烦。
她在信里告诉邓林胜,自己会想办法把他需要的东西捎到平山,如果以后邓林胜还有需要的话,她还会支持他,把体贴妹妹形象竖立的深入人心。
偏第二天是跟李雪梅约好收各生产队手工的时间,邓琳琅要跟她一起检查质量,不能马上到县城寄信,只好请许大富帮忙到大队部,先把信给邓林胜寄出去以安其心。
这一次各生产队缝鞋垫、织手套的量大,要交手工的妇女组长一般都带着一两个帮手,个个一脸喜气走的足下生风,比初二回娘家还急切,都希望自己生产队能头一个被检查。
可惜李雪梅又是早早来到邓琳琅家,跟在她身后的是三队张红云。两人一进门就招呼邓琳琅,先把她们生产队的检查完,又问能再领多少碎布头和棉线。
有李雪梅盯着,三队这次交上来的鞋垫与手套全部合格,张红云脸上的笑容收也收不住:那我们啥时候能领到加工费?一会儿能领多少布头和绵线回去?
加工费肯定得所有手工都收齐、邓琳琅她们去县城交了货之后才能拿到手,布头和棉线倒是现在就可以发给她。邓琳琅与李雪梅商量了一下,决定每个生产队先发一百五十斤碎布头、一百斤棉线。
这已经是邓琳琅悄悄添加后的结果,否则上一次鞋垫任务就得让李卫党再唱一次双簧。对于张红云脸上的遗憾,邓琳琅自有办法抚平:这次发的原料,是让大家趁没任务时候慢慢做的。等交上去合格了,人家再下订单肯定还会给送原料。
后来的几个妇女组长总算心定了:咱们这回可一点不敢马虎,都是比着样品自己先查一遍才送来的。李主任、小邓你们尽管查,要是有一点不合格,我自己出钱补上。不合格也就一双半双的,只要继续下定量发原料,自己出这份钱也不能断了全队妇女的财路。
李小花是在三队后被检查完的,在登记本上签字之后,她并没马上让出地方,而是向李雪梅提了个问题:李主任,我们生产队的女知青,说她们也想缝鞋垫、织手套。咱们前两次定量都没分给她们,这回领回去的,要分给她们吗?
排在李小花向后的是四队石秀玲,她本嫌李小花交了手工还占地方碍事,听了她的问题倒不急了:我们生产队的女知青也是这么想的。她们说了,自己已经是四队的一份子,凭啥手工只让本队的妇女做,不带她们。
另外几个妇女组长跟着点头,显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邓琳琅与李雪梅还真没考虑过女知青们,哪怕邓琳琅原身就是女知青,也因对知青点的人印象不好,根本没想让过让她们参与其中。让许丽荣织手套,是因缘际会的事儿。
咱们前两次分定量,也没瞒着知青,她们到现在才想起跟着一起做手工?邓琳琅不信知青们消息这么闭塞,如果想参与的话,在头一次应该能听到消息,得知妇女们真收到加工费就能判断出真假。
第二次分定量的时候,各生产队没提出这个问题,现在突然一齐提出来,知青们啥时候心这么齐了?
作者有话说:
哈哈,不是三妮哦。主要是作者太心疼邓琳琅,她现在还处在打基础阶段,照顾不来三个孩子呀。
◎最新评论:
想】
【再来小崽子感觉她就可以开个福利院了,哈哈哈哈哈】
【成静然这样被抓奸在床也能被包庇,除非她说袁劲松对她有非分之想,把他打成流氓罪。】
【哇!!!!!好肥的一章我爱了】
【儿子很容易随大环境影响。北欧那种性别平等的环境也就罢了,过去的社会,一个儿子长大了顶多只会尊重母亲,但也会被社会浸染的轻视女人。既然女主有金手指不用看男人脸色过日子,就别养男宝了。】
【千万别要蝻宝,吃女人,下头】
【按爪】
【来个三娃吧,女孩多了容易打架啊。】
【撒花】
【不是三妮就好,要不然太累了,看着也心累。我觉得可以等大妮真的独挡一面了再来三妮啊】
完
◇ 第 56 章
◎高产种子◎
石秀玲把嘴一撇:还不是小庄头有知青到我们生产队说的, 说是你们小庄头已经有知青跟着做手工了,大队就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单把女知青排除在外。
其他妇女组长又跟着点头, 表明自己生产队的知青,也是听小庄头生产队的知青说的。
竟然是有人到各生产队知青点串连, 真长能耐了。
有现成的知情人,邓琳琅当然问问, 她们知不知道去的知青姓是名谁。郑秀玉因与郑秀敏是堂姐妹,来小庄头的次数多些,能把小庄头的知青认个差不离:好象是那个叫谢红玲的。
恋耽美
朱大概格格党(54)
朱大概格格党(54)
许丽荣苦笑着告诉邓琳琅,真的让她猜着了,那家的爹娘前两年工伤一起没了,留下两个工作名额。据说如果许丽荣同意的话,其中一个名额就是她的。
邓琳琅却不觉得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那人虽然腿脚不好,可正式工名额多香,有的是姑娘为了那个名额舍身成仁:他们家不是只有两个孩子吧?真的只有两个孩子的话,邓琳琅甘认自己是小人。
许丽荣摇了摇头:他们家四个孩子,腿脚不好的这个是老二,下头有一个只比他小一岁的妹妹,弟弟只比他妹妹小两岁。都到了可以参加工作的年纪,那个工作名额指不定是谁的呢。
邓琳琅相信,自己想到的,许丽荣一定也能想到,否则不会这么早跑回小庄头回到小庄头只是苦累一点,留在家里马上要被人卖了。
你给了家里一半分红,买特产应该也花了些,这一年咋过?邓琳琅在厨房里的确存了对许丽荣的利用之心,现在一点也不剩了,想想只替许丽荣犯愁。
许丽荣认真的看邓琳琅:我听说你带着生产队的妇女织手套,我在家里的时候就织过,能不能让我也跟着你织手套?如果她跟着织手套挣加工费,是不是也能跟邓琳琅一样盖起属于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回城面对虎狼一样的家人。
邓琳琅沉吟起来,她不爱跟知青点的人掺和,可是许丽荣的遭遇实在让人同情,加之她又被钱副主任安排了帮其他大队修农具的活儿,装样子也得往县城跑个十几趟,如果还能按时拿出手套定量来,可能会引起怀疑,让许丽荣分担她那份倒也不错。
你跟着织倒也可以,不过除了你以外,其他人可不能碰。邓琳琅依旧把丑话说在前头。
许丽荣高兴的答应下来,终于觉得黯淡无光的生活里,照进了一缕光亮,虽然细微,却让她的心不再绷得那样紧。
自此许丽荣便在邓琳琅的西屋住了下来,还从知青点把自己的口粮搬到邓琳琅这里一半算是交伙食费,每天啥活都跟孙桂英抢着做。
孙桂英开始有些不相信许丽荣,做饭量米拿菜的时候都背着她。观察了几天发现许丽荣做的多吃的少,才跟邓琳琅说:小许每顿饭吃那么少,是不是不好意思?
当然是不好意思。知青们分的口粮跟社员是一样粗粮,邓琳琅家除了调剂口味已经很少吃粗粮,许丽荣哪儿好意思一直占便宜?
邓琳琅已经跑了三次县城,取回了一个大队修好的农具,又把另一个大队的农具送走,可以歇上两天。听孙桂英这么问自己,便想跟许丽荣谈一谈。
不想许丽荣先告诉邓琳琅,张晓凤等人已经从家里回来了,她也该搬回知青点住了:不过手套我还会继续织。
邓琳琅对此没啥意见:你想好回知青点后,他们问你成静然两人的情况,你咋说了吗?
那两人被送到知青办是初四的事儿,现在正月十五都过完了,知青办竟没有一个处理结果,可能是欣赏成静然的人从中起了作用。邓琳琅不得不提醒许丽荣一句。
许丽荣哼了一声:实话实说。他们干丑事丢知青的脸,又不是我让知青被人指指点点的,有人敢问我就敢说。
尽管心里觉得事情没许丽荣想的那么简单,邓琳琅也没劝她继续在自己这里住下去有许丽荣住着,邓琳琅晚上想用小型编织机,或是给李卫党供货都不方便,前次到县城时李卫东已经向她提意见了。
最主要的是李卫东三个,已经把他们找到的古董交给了邓琳琅,系统评定可以兑换两万七千积分,可以让邓琳琅的积分直接突破三万大关,离四万触手可及。
邓琳琅很想看看,自己一下子增加那么多积分,任务进度能增加多少。如果还是不增加或是增加百分之一、二的话,邓琳琅觉得她能摸清任务进度规律了。
因此除了提醒外,邓琳琅没发表任何意见,只在送许丽荣的时候,把她搬来的粮食原封不动的搬了出来。许丽荣推让着不肯收回粮食,邓琳琅直接说:你们现在也是各做各的,你粮食不够吃的话,肯定有人笑话你。
许丽荣相信邓琳琅说的一定会发生,甚至能想到头一个笑话自己的一定是谢红玲,便没再推让,只说:等我加工费到手以后还你。
邓琳琅一笑:好呀,到时候少一分也不行。用的是开玩笑的口气,说的是认真的话。
关上院门后,邓琳琅长呼一口气。好人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许丽荣在这儿耽误了她不少事儿,当然得趁现在大妮两个又去牛棚补回来。
想着春天马上要到了,厚重的面料应该不好卖,她从商城里兑换的都是细棉布,花色尽量选择符合时代特色的纯色。但也有一匹红底白碎花的,可以送杨金环一块让她做春衣,更可以给大妮、二妮两个还有自己一起做亲子装。
这么好的布,给她们两个做可惜了的。孙桂英见识惯了邓琳琅的不会过日子,仍忍不住要唠叨了她一句。
邓琳琅骇笑:女孩子不打扮的漂亮点,还叫女孩子吗?
孙桂英虽然疼两个孩子,思想里多少受点重男轻女的影响:女孩子养来养去都得嫁人,在娘家吃的好穿的好,等去了别人家不会过日子咋办。
那我现在不也过的好好的。邓琳琅一句话,成功的让孙桂英停止唠叨,低头研究邓琳琅给她画的衣裳样子:这样式我可做不来。
其实邓琳琅画的样子十分普通,不过是娃娃领缀个荷叶边,两兜由常见的方方正正改为斜插,袖口能穿进松紧带收口,再就是下围不是常见的直上直下,而是微微宽松的小小小斗篷式。
不是邓琳琅突然结巴,而是她不敢太标新立异,真的只是宽松了一点点。就这,已经把针线活很好的孙桂英吓的不敢动剪子了。
还是下次去县城的时候,找个裁缝做吧。邓琳琅不再难为孙桂英,拿出从商城里给她和许大富兑换的保暖内衣:孙婶子,这是给你和我大富叔买的,脱了棉衣正好穿。
你又瞎花钱。孙桂英连连把东西往邓琳琅怀里推:过年就给我们两个做新衣裳,现在又买这个干啥,我们有夹袄,不用穿这金贵东西。
邓琳琅十分坚持:都是按你们的号买的,你不要人家也不给退。
孙桂英听了只得接过,却问:给你爹娘买了没有?上回小邓哥哥还特意拿东西给他们两口子拜年,一家子都是实诚人。
邓琳琅就知道有这一出:买了,跟你们的一起买的。就是不知道这颜色他们喜不喜欢。
正说着,院外传来李雪梅叫门的声音,孙桂英噌一下进了西屋,邓琳琅只能自己好笑的给李雪梅开门。
李雪梅笑呵呵的说:知道你是大忙人,现在都给公社做工作了,我只能自己来找你了。说着,把手里的一封信递给邓琳琅:你家里来的信,我给你捎来了。
信上的字迹是邓林胜的,邓琳琅虽然有些奇怪他刚给自己来信没几天,应该还没收到自己的回信,这封信里不知有啥急事儿,却也不能先看信,而是问起李雪梅的来意。
李雪梅睨了她一眼:你是不是光忙着农具的事儿,把咱们做鞋垫、织手套的活给忘了?
邓琳琅连忙否认:离交货的时间还远着呢,有你这个大主任坐镇,还用得着我操心?
李雪梅虚点了她一下:说的好听。哎,我问你,要是各生产队的定量已经完成了,能早交货不能?
这下邓琳琅真的吃惊了:都做完了?
李雪梅得意的抬了抬下巴:可不都做完了。你没发现吗,这个年大街上串门的人都少,扯老婆舌头的人更是一个没有。大家伙都卯着劲缝鞋垫、织手套呢。前天郑秀玉就找我说她们生产队的定量完成了,昨天李小花也找来了。我琢磨着,除了你们生产队手套的定量多点可能没完成,各生产队都差不多了。
看来她低估了大家挣钱的热情呀。邓琳琅想想对李雪梅说:这样的话,不如让各生产队把完成的定量交上来,再领些碎布和绵线回去,趁着春耕前多做出些来。这样就算春耕的时候没时间做,日杂店想要的时候也能交得上,免的让人把活抢去。
李雪梅听了一拍巴掌:你这脑袋是咋长的,转的就是快。行,回去我就通知她们交过来,还是咱们两个验货呀?
检查是必须的环节,哪怕刚经过陈春晓的事儿,暂时没人敢再弄虚作假,也得检查震慑只能保证一时,制度才能长久保证质量。
送走李雪梅,邓琳琅拆开邓林胜的信,看着看着嘴角挂上了笑:邓林胜之所以这么快又给她来信,是因为他不仅找到了兽研所,还跟里面的一位曾姓研究员拉上了点关系。曾研究员家里老人身体不好,长期需要补充营养,邓林胜便把邓琳琅邮回去的大米送了些给曾研究员,倒让老人家开了胃口。
一向心眼实的邓林胜,为跟曾研究员拉近关系,曾向人家拍胸脯保证,只要老人有需要,他想啥办法也会保证老人的大米不断顿。曾研究员看着老人能吃下饭,身体有了起色,在朋友打听的时候一时得意说了原因。
这下邓林胜能搞到口感超好大米的消息,竟在兽研所内部小范围内散播开来。借曾研究员之口向邓林胜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
邓林胜当初想的简单,那就是交好曾研究员,是为了给邓琳琅增加一点保障,他相信邓琳琅不会怪他自作主张,更会替他提供大米。可现在求大米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吓麻爪了。
马上写信向邓琳琅说明情况兼道歉,承认自己太过相当然,好心办了坏事。
难为邓林胜了解了自己的憨憨本质,邓琳琅可不得好好笑上一笑?她并不觉得邓林胜说的全是坏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曾研究员拉上关系,还知道投其所好,邓林胜肯定下了大工夫。
他只是社会经验太少,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该知道话不能说得太满。
邓琳琅觉得,曾研究员是个有分寸的人,否则那些人早自己找上邓林胜,而不是通过曾研究员向他表达买米意向了。
所以邓琳琅跟最开始向石爱党提供大米一样,决定赌一把,即帮了邓林胜,也让自己的业务拓展空间系统任务在积分突破三万大关之后,只增加了百分之一的进度,证明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那就是表面上要求她悠闲养老的系统任务,实际上是要求她带动着周边人一起提高生活水平,可能是怕她一支独秀引发别人的红眼病,天天找她麻烦不利于悠闲养老?
既然要带到身边的人提高生活水平,对邓琳琅全心爱护的邓家人也应该享受到这份福利,就从邓林胜身上试试水吧。
想到此,邓琳琅坏心眼的在信里问邓林胜,如果他把大米提供给别人,算不算另一种类型的涉足黑市呢?当然信里不可能这么直白,防的是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后,给邓林胜带来麻烦。
她在信里告诉邓林胜,自己会想办法把他需要的东西捎到平山,如果以后邓林胜还有需要的话,她还会支持他,把体贴妹妹形象竖立的深入人心。
偏第二天是跟李雪梅约好收各生产队手工的时间,邓琳琅要跟她一起检查质量,不能马上到县城寄信,只好请许大富帮忙到大队部,先把信给邓林胜寄出去以安其心。
这一次各生产队缝鞋垫、织手套的量大,要交手工的妇女组长一般都带着一两个帮手,个个一脸喜气走的足下生风,比初二回娘家还急切,都希望自己生产队能头一个被检查。
可惜李雪梅又是早早来到邓琳琅家,跟在她身后的是三队张红云。两人一进门就招呼邓琳琅,先把她们生产队的检查完,又问能再领多少碎布头和棉线。
有李雪梅盯着,三队这次交上来的鞋垫与手套全部合格,张红云脸上的笑容收也收不住:那我们啥时候能领到加工费?一会儿能领多少布头和绵线回去?
加工费肯定得所有手工都收齐、邓琳琅她们去县城交了货之后才能拿到手,布头和棉线倒是现在就可以发给她。邓琳琅与李雪梅商量了一下,决定每个生产队先发一百五十斤碎布头、一百斤棉线。
这已经是邓琳琅悄悄添加后的结果,否则上一次鞋垫任务就得让李卫党再唱一次双簧。对于张红云脸上的遗憾,邓琳琅自有办法抚平:这次发的原料,是让大家趁没任务时候慢慢做的。等交上去合格了,人家再下订单肯定还会给送原料。
后来的几个妇女组长总算心定了:咱们这回可一点不敢马虎,都是比着样品自己先查一遍才送来的。李主任、小邓你们尽管查,要是有一点不合格,我自己出钱补上。不合格也就一双半双的,只要继续下定量发原料,自己出这份钱也不能断了全队妇女的财路。
李小花是在三队后被检查完的,在登记本上签字之后,她并没马上让出地方,而是向李雪梅提了个问题:李主任,我们生产队的女知青,说她们也想缝鞋垫、织手套。咱们前两次定量都没分给她们,这回领回去的,要分给她们吗?
排在李小花向后的是四队石秀玲,她本嫌李小花交了手工还占地方碍事,听了她的问题倒不急了:我们生产队的女知青也是这么想的。她们说了,自己已经是四队的一份子,凭啥手工只让本队的妇女做,不带她们。
另外几个妇女组长跟着点头,显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邓琳琅与李雪梅还真没考虑过女知青们,哪怕邓琳琅原身就是女知青,也因对知青点的人印象不好,根本没想让过让她们参与其中。让许丽荣织手套,是因缘际会的事儿。
咱们前两次分定量,也没瞒着知青,她们到现在才想起跟着一起做手工?邓琳琅不信知青们消息这么闭塞,如果想参与的话,在头一次应该能听到消息,得知妇女们真收到加工费就能判断出真假。
第二次分定量的时候,各生产队没提出这个问题,现在突然一齐提出来,知青们啥时候心这么齐了?
作者有话说:
哈哈,不是三妮哦。主要是作者太心疼邓琳琅,她现在还处在打基础阶段,照顾不来三个孩子呀。
◎最新评论:
想】
【再来小崽子感觉她就可以开个福利院了,哈哈哈哈哈】
【成静然这样被抓奸在床也能被包庇,除非她说袁劲松对她有非分之想,把他打成流氓罪。】
【哇!!!!!好肥的一章我爱了】
【儿子很容易随大环境影响。北欧那种性别平等的环境也就罢了,过去的社会,一个儿子长大了顶多只会尊重母亲,但也会被社会浸染的轻视女人。既然女主有金手指不用看男人脸色过日子,就别养男宝了。】
【千万别要蝻宝,吃女人,下头】
【按爪】
【来个三娃吧,女孩多了容易打架啊。】
【撒花】
【不是三妮就好,要不然太累了,看着也心累。我觉得可以等大妮真的独挡一面了再来三妮啊】
完
◇ 第 56 章
◎高产种子◎
石秀玲把嘴一撇:还不是小庄头有知青到我们生产队说的, 说是你们小庄头已经有知青跟着做手工了,大队就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单把女知青排除在外。
其他妇女组长又跟着点头, 表明自己生产队的知青,也是听小庄头生产队的知青说的。
竟然是有人到各生产队知青点串连, 真长能耐了。
有现成的知情人,邓琳琅当然问问, 她们知不知道去的知青姓是名谁。郑秀玉因与郑秀敏是堂姐妹,来小庄头的次数多些,能把小庄头的知青认个差不离:好象是那个叫谢红玲的。
恋耽美
朱大概格格党(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