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评传(出书版) 作者:潘怡为
正文 第 12 章
老舍评传(出书版) 作者:潘怡为
第 12 章
重庆协座谈会上,老舍先生说:“我们要做耶稣降生前的约翰,把道路填平,以迎接新生者。”这是何等勇敢的宣告。而他二十年来的工作对中国新文艺的发展的确是有他的独特的贡献的。但老舍先生并不是一个以关着房门写作“伟大作品”为能事的作家。他在抗战七年来为文艺界团结所尽的力量是值得人们永远追忆的,他又曾为了实际的需要而尝试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包括民间文艺形式),这对所谓的既成的作家是很难能的事。他曾屡次为文艺界生活的困难而向社会呼吁,但他同时又斩钉截铁地说:“尽管贫穷,我们要咬紧牙关忍受,要保持清高,不可变节。”
我们深信,老舍先生的这种热诚的声音是会一天天更加响亮起来,得到更大的反响的。
《新华日报》的短评,表达了我们党对老舍的尊重与关怀。《抗战文艺》等刊物也在一九四四年四月编辑了“纪念老舍创作生活二十周年”专辑。郭沫若同志以《文章入冠》为题写了一首新诗献给老舍:
二十年文章入冠,
我们献给你一顶月桂之冠。
枪杆的战争行将结束,
扫除法西斯细菌须赖笔杆。
敬祝你努力加餐,净化人寰。(注:见《抗战文艺》第九卷第3、4期合刊。亦见1944年4月17日《新华日报》。)
茅盾同志写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注:见《抗战文艺》第九卷第3、4期合刊。亦见1944年4月17日《新华日报》。),他指出:“艰辛地从事文艺创作二十年之久的老舍先生,他的对于民族祖国的挚爱和热望,他的正义感,他的对于生活的严肃,正以有增无减的毅力和活力,为抗战文艺贡献了他的卓越的才华,而病魔亦无奈他何!”这是对一个正直、勤奋的爱国作家崇高的赞誉。重庆文艺界于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下午在百龄餐厅举行茶会,纪念老舍创作二十周年。茶会由邵力子先生主持,他首先致词说:“今日参加茶会人士的踊跃,足以证明社会对于舒先生敬慕之忱,与企望之重,在座有友邦人士,有民间艺人,所以舒先生真正是‘蜚声海外,深入民间’。”郭沫若、黄炎培、梅贻琦、邓初民、沈雁冰、沈钧儒等亦相继致词,“对老舍创作二十年的贡献多所赞扬,并一致称赞他对国家的忠忱,对朋友的亲切,年来维持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苦心与努力”。老舍在热烈的掌声中致答词,他说:“今日承诸友好集会纪念,愧不敢当。二十年从事创作,虽历尽辛苦,得来不容易,但是拉洋车做小工二十余年的人,也历尽辛苦,得来也不容易。”(注:引文均见1944年4月18日《新华日报》的报道。)老舍在讲话时,心情激动,泣不成声。后来,他在《化界的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友谊。周恩来同志对老舍和“文协”的工作,极为关切,他经常请老舍到曾家岩学》1978年第9期。)可见老舍的欣喜之情,也说明此行丰富了他的生活经历,开阔了他的思想境界。回重庆不久,老舍动笔写长诗《剑北篇》,北行的所见所闻,都反映在这部作品中了。其中的《宜川——清涧》、《中部——秋林》、《榆林——西安》等段落,热情赞颂了边区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纪录了老舍对我党领导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美好印象。
老舍和我党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新华日报》经常报道“文协”的工作情况和老舍的活动。老舍访问西北归来后,《新华日报》在化龙桥馆址召开了欢迎会,并征求对报纸创刊二周年的意见。一月十一日,《新华日报》发表老舍为纪念该报创刊二周年所写的题词:“团结抗战”。二月十日,《新华日报》发表老舍的文章《艺术家也要杀上前去》。这只是老舍在一九四○年初的一个月之内和《新华日报》的几次交往,到了抗战后期,他和《新华日报》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
在民主运动的洪流中
一九四五年化界对时局进言的活动。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文化界三百多人联合签名发表了《文化界时局进言》,这是抗战后期国统区民主运动的一件大事。进言尖锐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独裁统治,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纲领和实现民主的六项要求。老舍是进言的签名者之一。在旧政协召开前后,老舍仍然积极参加民主运动。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和二十一日,他曾经两次聆听周恩来同志的讲演,这对于他认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有极大的帮助。十月十九日,重庆文化界集会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周恩来同志在这次集会上讲话时指出:抗战胜利了,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每个文学和文化工作者,跟这场革命的进展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也不能不关心国共两党的会谈(注:见1945年10月20日《新华日报》。)。周恩来同志的话,语重心长,既是对文艺家的关心,也是教诲。对我们党所提出的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和内战,建立联合政府的方针,老舍是拥护的。这次纪念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老舍朗诵《阿Q正传》第七章,据《新华日报》十月二十日报道,老舍在朗诵前的开场白中说,阿Q参加革命,说革命也好,实际是到大户人家去拿点东西。而今天抗战胜利了,也有说胜利也好的人到上海到南京去发财。他说,阿Q式的胜利,是惨胜,比惨败还厉害,拿阿Q精神建国,国必如阿Q一样是会死的。阿Q没有生命,只有陈腐势力压在他身上,他画了一个圆圈而死。如今虽说收复了东北台湾,假若如阿Q一样,也会死的。老舍借题发挥,矛头所指显然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所谓“建国”方针。据报道,老舍在讲话和朗读《阿Q正传》时,会场上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笑声。老舍对反动派的冷潮热讽,引起了与会者的同感。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晚,“文协”在重庆张家花园举行会员联欢会,祝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协会。联欢会由老舍主持,他特邀周恩来同志作为客人到会。周恩来同志来到以后,老舍将他介绍给大家,并说:“周先生还是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会员书》的签名活动。参加这次签名的还有茅盾、胡风、巴金、曹靖华、冯雪峰、艾芜、陈白尘、聂绀弩、阳翰笙、臧克家、徐迟、宋之的、罗荪、王亚平、骆宾基等。作家们在信中写道:“抗战艺界的团结统一,为抗战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同曹禺一起,告别重庆,取道上海去美国。
第十五章 抗战文艺的丰硕成果
“以笔代枪”的通俗文艺
自开始文学生涯以后,老舍所运用的主要艺术形式,是小说。抗战以前,他已经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和几十篇短篇小说,他是以小说家的声誉立足于中国文坛的。但是,自抗战开始以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老舍的创作并非以小说为主,而是以通俗文艺和话剧为主。
“文协”成立以后,为宣传抗日和动员群众的需要,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努力提倡通俗文艺的创作。许多著名作家以曲艺、通俗小说、地方戏曲诸通俗文艺形式从事写作,其中尤以老舍最为热心,成果也最为显著。
由济南到武汉后,老舍遇见了著名大鼓艺人富少舫(艺名山药旦)和董莲枝,他们都是具有强烈爱国之心的艺人,愿意为宣传抗日尽力,于是,老舍就为他们写作以抗战为内容的鼓词。老舍出生在文化古都北京城,自小在北京的街头、茶馆、书场、戏园接受了最初的民间艺术薰陶,但是动笔写鼓词,这却是第一次。他在武汉写的鼓词有《王小赶驴》、《张忠定计》、《打小日本》等。同时,他还用旧剧形式写抗日故事,创作了京剧《忠烈图》、《王家镇》、《新刺虎》《薛二娘》,后来,收入通俗文艺集《三四一》,于一九三底稿,在战争中丢失了。
老舍何以要在鼓词、河南坠子、旧剧等通俗文艺的写作上,花费如此巨大的精力呢?他自己说得好:
在战争中,大炮有用,刺刀也有用,同样的,在抗战中,写小说戏剧有用,写鼓词小曲也有用。我的笔须是炮,也须是刺刀。我不管什么是大手笔,什么是小手笔;只要是有实际的功用与效果的,我就肯去学习,去试作。我以为,在抗战中,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也应当是个最关心战争的国民;我是个国民,我就该尽力于抗战;我不会放枪,好,让我用笔代替枪吧。既愿以笔代枪,那就写什么都好;我不应以写了鼓词与小曲而觉得有失身份。(注:《学史上,应当占有一席光荣的地位。茅盾在一九三艺月刊·战时特刊》第8期,1938年3月16日出版。)另外,老舍的通俗文艺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所存在的一个弱点——与人民群众的某种程度的脱离。早在一九三的热情正直,以及徐芳蜜的奸诈,淑菱的无聊,刘妈的朴实,都刻划得相当鲜明突出。人物个性的逼真、生动,是《残雾》的一个突出的优点,但是作家在剧中,较少开掘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一个缺点。这就使剧本中的人物既使人感到鲜明,又使人觉得有些浮浅。其次,是对话的生动、机智。这一成功,同样得力于老舍小说创作的丰富经验。老舍在讲到《残雾》的写作时说:“我的对话写得不坏,人家的穿插结构铺衬得好。我的对话里有些人情世故。可惜这点人情世故是一般的,并未能完全把剧情扣紧;单独的抽出来看真有些好句子;凑到一处,倒反容易破坏了剧情。”(注:《三年写作自述》。)这里,出于自谦,老舍将《残雾》的缺点讲重了,然而对话写得好,却是事实。剧中人物的语言,都十分切合人物的身份、教养和脾气秉性,是真正个性化的语言。女仆刘妈由北方逃难到重庆,她时刻想着沦陷了的家乡,憎恨日本侵略者,她每天都托人给家里写信,一个月的工钱几乎都花在买邮票上了。《残雾》第一幕开始,刘妈正在对洗家的人述说自己的不幸,洗太太已经听她说过多遍了,制止她的叨唠,刘妈说:“我是心里真难受哇,太太!要不然我那能这么贫嘴恶舌讨人嫌!”这个出身于农家的女仆,朴实,真诚,她的语言虽极平常、明白,却都从肺腑中来。而洗太太向刘妈述说自己的不幸,却不象刘妈那样,直说自己心里如何难受,而是说:“你丢了家,我在家里头把家丢了!”洗太太是大学毕业而以作太太为业的,她“想独立而无毅力,受压迫又欲反抗”,她一方面是一个官僚家庭的阔太太,另一方面,由于丈夫喜新厌旧,冷眼相对,她又饱尝了生活的苦头。“我在家里头把家丢了”,她能讲出这样含意深刻的话,是符合她的文化教养的,也是和她眼前的不顺心的生活处境十分合拍的。老舍说,《残雾》“对话中有些地方颇具艺术性——不是板板的只支持故事的进行,而是时时露出一点机智来”(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从上面所举洗太太的语言中,即可见出《残雾》语言机智的特点。
《残雾》的演出,增强了老舍进行剧本创作的信心。一九四○年初,应回教救国协会的要求,老舍与剧作家宋之的合作,创作了四幕话剧《国家至上》。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中,写少数民族的作品是很少的,《国家至上》在抗战的背景下,描写回族同胞的生活,题材很新颖。剧本的思想内容,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歌颂了回族人民的优秀品德。张老师勇敢、爽直的性格,黄子清豁达、恢宏的气度,张孝英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回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回族人民可贵的、美好的品德。其次,表现了回汉合作,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这是剧本的主题。在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从来就有一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的问题,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个问题更具有尖锐性。《国家至上》通过回教老拳师张老师在团结抗战一事上所经历的曲折变化,宣传了消除民族隔阂、宗教隔阂,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意义。这在当时,很有教育意义。正象一篇评论所说:“是的,我们只有加强团结,才能抵御外侮;我们只有协心同力,才能争取最后胜利!在‘国家至上’的原则下,个人间的私仇算了什么?宗教间隔阂算了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一句简单而又平凡的话,却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弦!”(注:廷斌:《■谈——〈国家至上〉》,1940年4月7日《时事新报》。)
老舍将这个戏称为“宣传剧”,那时的“宣传剧”自然都是宣传抗战的,但是《国家至上》和《放下你的鞭子》一类的“宣传剧”又不相同,后者因适应街头演出的需要,故事单纯而集中,而且并不侧重于塑造人物,只要能将人们的抗战情绪鼓动起来,产生直接的宣传教育效果,人物和故事是宁可失之于简单的。《国家至上》则不然,尽管作者在动笔之前,就有明确的宣传目的,但剧本并未将宣传简单化,作家既将剧本看作宣传工具,又没有忘记它是艺术。这突出的表现在,《国家至上》从生活矛盾出发,精心地组织了戏剧冲突,塑造了几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张老师的性格就写得很突出。这位“名驰冀鲁”的回教老拳师,勇敢过人,“壮年时,曾独立灭巨盗”,但他过于自信,易冒险。他严守教律,重义气,但又固执偏狭,对自己的过失,他有时也能感到,但为“示个性之强”,宁可在“半夜里蒙上头哭一大场”,也决不会在行动上改过。他痛恨日寇,但他并不明了抗战是全体民众的事业,不认识团结合作抗战的重要意义,甚至轻信了汉奸的挑拨。在和日寇的一次交战中,他不顾别人的劝告,单独抢先出击,受了重伤。血的教训使他醒悟了,临终前发出了“回汉得合作”的感慨。作家从生活出发,比较成功地写出了一个复杂的性格。从而也就能够富有说服力地给人以启示:抗战是全民的事业,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会有真正的力量,单凭个人的武艺与胆量,单靠个人冒险,是行不通的。
由于主题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人物刻划也较为成功,《国家至上》写成之后,曾在重庆、昆明、成都、大理、兰州、西康、桂林、香港等地演出。“在重庆上演,由张瑞芳女士担任女主角;回教的朋友们看过戏之后,甚至把她唤做‘我们的张瑞芳’了。”(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可见它的演出效果是相当好的。
除《国家至上》以外,一九四○年,他还创作了四幕话剧《张自忠》和三幕话剧《面子问题》。《张自忠》是根据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驱的国民党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的事迹写成的。关于这个剧本的成败得失,老舍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一文中,有一段准确的自我评价,他说:“这回,我卖了很大的力气,全体改正过五次。可是,并没能写好。我还是不大明白舞台那个神秘东西。尽管我口中说:‘要想着舞台呀,要立体的去思想呀。’可是我的本事还是不够。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而舞台上需要的是‘打架’。我能创造性格,而老忘了‘打架’。我能把小的穿插写得很动人(还是写小说的办法),而主要的事体却未能整出整入的掀动,冲突。结果呢,小的波痕颇有动荡之致,而主潮倒不能惊心动魄的巨浪接天!”老舍善于刻划性格,善于写细节,善于写对话,《张自忠》成功的一面正在这里。它的缺陷在于,未能随着剧情的发展,将各种矛盾有机地交织成集中而又曲折的戏剧冲突,整个戏的艺术结构,也就显得松散。《张自忠》的写作,老舍整整用了三个月时间,修改过五次,作家又一次经历了创作的苦恼与失望,他说:“只须说一句话吧,我失败了!”(注:《三年写作自述》。)这次失败,固然和作家缺乏舞台经验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赖于题材选择:作家写了他所不熟悉的生活。
艺术家的老舍是顽强的,在总结了《张自忠》的教训之后,他于一九四○年冬天,开始写作《面子问题》。这个戏取材于国统区“政府”小官僚的生活,这是老舍所熟悉的。尽管剧本仍然存在舞台动作性较差和缺乏尖锐、错综的戏剧冲突的缺点,但它仍是一个较好的剧作。这是一个喜剧,作家以辛辣而幽默的笔触,描写了国民党某机关秘书佟景铭如何全力维护自己的面子,最终又丢了面子的可笑故事。佟景铭出身于书香世家,加之他已做官多年,颇有资历,因而对那些在出身、资历方面比不过他的人,很是瞧不起。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种身份,是必须维护的。对下属,他的态度是“我教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教你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不要多问”,他认为这种严厉的态度,也是“为了争取我的身份”。为了不失身份,他决心只在政界活动,不做生意,他认为“由做官而发财,名正言顺,自古为然”,由经商而发财,则不体面。为了不失身份,他从来采用一种慢吞吞的办事态度,他说:“我不能因为抗战就失了身份,我又不是军需官,忙什么呢?一件公事该办十天,我就办十天,不能为一件公事把自己忙死!”为了维护面子,他甚至在抽次烟的时候,从不把烟盒掏出来,而仅从口袋里拿出一枝。以至到他想自杀时,也要先弄清,哪种死法,更体面一些。显然,作为一个官僚,佟景铭的处世态度、办事方法、精神状态、人事关系,都是国民党官僚机构这个特定环境的产物,作家对人物活动环境的氛围和色调的创造与渲染,能使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国民党官僚机构的腐败状况。当然,这一切都是从场面、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尤其是和人物的固执、迂腐、追求虚荣的个性特征,是紧紧扣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作家的讽刺重点,也是佟景铭的性格弱点,但是读者从中所看到的,却不止于一个小官僚的带有封建色彩的性格弱点,而是国民党官僚机构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人们强调文学作品首先要给人物以生命,强调写人,写性格,其道理也可能正在这里。
《面子问题》中的其它人物,性格也都清晰。科长于建峰,表面上很尊敬他的上司佟秘书,实际上,是虚与委蛇的态度。他也是深知面子的重要性的,但是他和佟景铭不同。为了维护面子,佟景铭可以牺牲一切,于建峰则绝不如此。为了获取某种利益,他甚至可以不讲面子,这是一个具有市侩作风的小官僚。破产商人万心正、单鸣琴夫妇对“面子”术也是颇为精通的。他们从来把“说”和“做”看成两码事,口头上讲面子,实际上最不要脸。单鸣琴曾经对佟小姐这样阐发她的“面子观”:“面子就象咱们头上的别针,时常的丢了!丢了,再找回来,没关系!”佟小姐问:“要是找不回来呢?”单鸣琴答:“拉倒!——只有这个态度,才能处处争取面子,而不至于教面子给牺牲了!”难怪尽管佟家一再对他们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她照样心安理得地“穿着佟小姐的绣花拖鞋,披着佟小姐的秋大衣,脸上擦了佟小姐的香粉——所以擦得特别厚”。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一种社会弊端,是对人类应有的社会美德的一种破坏,老舍在剧中和盘托出了他们的卑污的灵魂,并给以嘲笑和讽刺,是有一定教育作用的。
《面子问题》的主要缺点是内容单薄,剧本尽管暴露了国民党统治机关的腐败,但讽刺的重点毕竟是某些人的“面子观”,主题的社会意义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老舍说:“《面子问题》份量太轻,压不住台。”(注:《习作二十年》,《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一九四一年秋,老舍去云南讲学,他在云南乡下写成了三幕话剧《大地龙蛇》。这个戏脱离了老舍惯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有图解观念的味道,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
一九四二年,老舍写了两个剧本:五幕话剧《归去来兮》和四幕话剧《谁先到了重庆》。《归去来兮》在老舍的抗战剧作中,是独树一帜的,在题材和表现角度上,都有新的开拓。剧本的基本情节,围绕着商人乔绅的家庭分化而展开。具有唯利是图的商人习气的乔绅,趁国难之际,靠囤积、倒卖货物大发横财,他从不关心抗战,也不顾民族的存亡,他认为,只要能成为实业家、金融家,“就可以立下永远不倒的势力,无论政权在谁手里,咱们总是高等的人”。他自以为他为子女赚了钱,靠他的精明厉害和一家之主的地位,他在家庭里是可以随意发号施令和控制一切的。实则不然,他不关心抗战,但是抗战的热潮,时代的风雨,时时在冲击着他的家庭,他崇拜金钱的力量,但是金钱并未能维系他与子女及他人的关系。他的大儿子在抗日前线牺牲了,儿媳李颜因为夫报仇之计不成,患了精神病,二儿子乔仁山本来就无心帮他经商,最后在抗战热情的鼓舞下,出走了。女儿不懂世事,一味摩登,最后为流氓所玩弄。他花几万块钱买来的小老婆,也随流氓逃往香港。他本想让老友、画家吕千秋之女吕以美嫁给乔仁山,以便长期帮他经商,做他的奴隶,吕以美拒绝接受他的安排,随父亲上了前方。乔绅的一切打算都落空了,他彻底陷于孤立的地位。通过对乔绅的遭遇的描写,作家一方面讽刺了发国难财的投机奸商,鞭笞了他们的丑恶灵魂,另一方面告诉人们,一切有违于抗战的行为都是可耻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乔仁山的形象塑造,也包含着较为深刻的内容。这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善于思考,有爱国热情。他的内心,又充满矛盾。父亲送他到香港,一则让他读书,二则让他打听行情,购买货物,但他只顾读书,忘掉了经商的使命;他对“不管正义,只顾发财”的父亲是厌恶的,但他又没有勇气彻底反抗他;他崇敬哥哥的牺牲精神,他渴望奔赴民族解放的战场,为兄报仇,为国尽忠,但他又不忍心抛下慈爱的母亲;他不满意妹妹过分地放浪形骸的行为,但又不能果断地将她引向正路;他理解大嫂为夫报仇的心情,甚至能够忍受大嫂对他的指斥,但他又难以下定决心,立即奔赴大嫂所指明的复仇之路。面对大哥的遗像,他真诚地吐露自己的内心苦痛:
大哥!哥哥!你死的光荣,死得光明,我为什么不死呢?你的骨头变成灰,肉化为泥,可你的正气老象花那么香,永远随着春风吹入那正经人的心中,教历史永远香烈的活下去!我呢?我呢?我怎么办呢?难道这世间第一篇烂账,都教我一个人去清算吗?今天的哪一个有心胸的青年,不应当象你那样赶到战场,死在战场?我并不怕死!可是,我要追随着你的脚步,去到沙场,谁来安慰妈妈,照应妹妹,帮助大嫂,同情以美?呕,这群不幸的妇女们!我不能走,不能走!我不能痛快的洒了我的血,而使她们老以泪洗面!可是,安慰妈妈就是我唯一的责任吗?……至于爸爸,他总是爸爸呀!他不但给了我生命,仿佛也给了我命运。可是,我的命运就是敷衍爸爸!……我应当孝顺我的爸爸,从而管钞票叫祖父吗?大哥,你说话呀,你指我一条明路啊!呕,光荣的沉默,惨酷的沉默,你一声也不出!我怎么办呢?
老舍说,他想把乔仁山写成一个“罕默列特”(即莎士比亚笔下的汉姆雷特)式的人物,这个剧本最初的题目就叫《新罕默列特》,从这一段独白看,老舍的确在写一个复杂的性格。乔仁山的理想、热情、思考,他的顾虑、缺少决断和略带悲观,是揭示得相当充分和深刻的。这样写,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国统区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痛和重重矛盾,在没有找到出路之前,他们彷徨和苦闷,是很自然的。然而,乔仁山毕竟是新时代的青年,所以老舍不会让他的青年主角永远犹豫和悲观下去。老舍说:“是的,我还是教他有所顾虑,行动迟缓,可是他根本不是个怀疑抗战者;他不过是因看不上别人的行为,而略悲观颓丧而已。这个颓丧可也没有妨碍他去抗战。”(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乔仁山最后终于冲破家庭的牢笼,战胜自己的弱点,勇敢地奔赴抗战的前方去了。老舍这样处理,决不是给作品硬添上个光明尾巴,而是对最终走向抗战的千千万万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礼赞,也为正在彷徨苦闷的青年指明了出路。它使剧本所表达的主题更完整、更深刻了,而且和老舍抗战以来多次阐明的文艺应服务于抗战的主张是一致的。
第 12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12 章
正文 第 12 章
老舍评传(出书版) 作者:潘怡为
第 12 章
重庆协座谈会上,老舍先生说:“我们要做耶稣降生前的约翰,把道路填平,以迎接新生者。”这是何等勇敢的宣告。而他二十年来的工作对中国新文艺的发展的确是有他的独特的贡献的。但老舍先生并不是一个以关着房门写作“伟大作品”为能事的作家。他在抗战七年来为文艺界团结所尽的力量是值得人们永远追忆的,他又曾为了实际的需要而尝试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包括民间文艺形式),这对所谓的既成的作家是很难能的事。他曾屡次为文艺界生活的困难而向社会呼吁,但他同时又斩钉截铁地说:“尽管贫穷,我们要咬紧牙关忍受,要保持清高,不可变节。”
我们深信,老舍先生的这种热诚的声音是会一天天更加响亮起来,得到更大的反响的。
《新华日报》的短评,表达了我们党对老舍的尊重与关怀。《抗战文艺》等刊物也在一九四四年四月编辑了“纪念老舍创作生活二十周年”专辑。郭沫若同志以《文章入冠》为题写了一首新诗献给老舍:
二十年文章入冠,
我们献给你一顶月桂之冠。
枪杆的战争行将结束,
扫除法西斯细菌须赖笔杆。
敬祝你努力加餐,净化人寰。(注:见《抗战文艺》第九卷第3、4期合刊。亦见1944年4月17日《新华日报》。)
茅盾同志写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注:见《抗战文艺》第九卷第3、4期合刊。亦见1944年4月17日《新华日报》。),他指出:“艰辛地从事文艺创作二十年之久的老舍先生,他的对于民族祖国的挚爱和热望,他的正义感,他的对于生活的严肃,正以有增无减的毅力和活力,为抗战文艺贡献了他的卓越的才华,而病魔亦无奈他何!”这是对一个正直、勤奋的爱国作家崇高的赞誉。重庆文艺界于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下午在百龄餐厅举行茶会,纪念老舍创作二十周年。茶会由邵力子先生主持,他首先致词说:“今日参加茶会人士的踊跃,足以证明社会对于舒先生敬慕之忱,与企望之重,在座有友邦人士,有民间艺人,所以舒先生真正是‘蜚声海外,深入民间’。”郭沫若、黄炎培、梅贻琦、邓初民、沈雁冰、沈钧儒等亦相继致词,“对老舍创作二十年的贡献多所赞扬,并一致称赞他对国家的忠忱,对朋友的亲切,年来维持文艺界抗敌协会的苦心与努力”。老舍在热烈的掌声中致答词,他说:“今日承诸友好集会纪念,愧不敢当。二十年从事创作,虽历尽辛苦,得来不容易,但是拉洋车做小工二十余年的人,也历尽辛苦,得来也不容易。”(注:引文均见1944年4月18日《新华日报》的报道。)老舍在讲话时,心情激动,泣不成声。后来,他在《化界的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友谊。周恩来同志对老舍和“文协”的工作,极为关切,他经常请老舍到曾家岩学》1978年第9期。)可见老舍的欣喜之情,也说明此行丰富了他的生活经历,开阔了他的思想境界。回重庆不久,老舍动笔写长诗《剑北篇》,北行的所见所闻,都反映在这部作品中了。其中的《宜川——清涧》、《中部——秋林》、《榆林——西安》等段落,热情赞颂了边区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纪录了老舍对我党领导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美好印象。
老舍和我党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新华日报》经常报道“文协”的工作情况和老舍的活动。老舍访问西北归来后,《新华日报》在化龙桥馆址召开了欢迎会,并征求对报纸创刊二周年的意见。一月十一日,《新华日报》发表老舍为纪念该报创刊二周年所写的题词:“团结抗战”。二月十日,《新华日报》发表老舍的文章《艺术家也要杀上前去》。这只是老舍在一九四○年初的一个月之内和《新华日报》的几次交往,到了抗战后期,他和《新华日报》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
在民主运动的洪流中
一九四五年化界对时局进言的活动。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文化界三百多人联合签名发表了《文化界时局进言》,这是抗战后期国统区民主运动的一件大事。进言尖锐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独裁统治,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纲领和实现民主的六项要求。老舍是进言的签名者之一。在旧政协召开前后,老舍仍然积极参加民主运动。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和二十一日,他曾经两次聆听周恩来同志的讲演,这对于他认识抗战胜利后的时局,有极大的帮助。十月十九日,重庆文化界集会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周恩来同志在这次集会上讲话时指出:抗战胜利了,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每个文学和文化工作者,跟这场革命的进展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也不能不关心国共两党的会谈(注:见1945年10月20日《新华日报》。)。周恩来同志的话,语重心长,既是对文艺家的关心,也是教诲。对我们党所提出的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和内战,建立联合政府的方针,老舍是拥护的。这次纪念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老舍朗诵《阿Q正传》第七章,据《新华日报》十月二十日报道,老舍在朗诵前的开场白中说,阿Q参加革命,说革命也好,实际是到大户人家去拿点东西。而今天抗战胜利了,也有说胜利也好的人到上海到南京去发财。他说,阿Q式的胜利,是惨胜,比惨败还厉害,拿阿Q精神建国,国必如阿Q一样是会死的。阿Q没有生命,只有陈腐势力压在他身上,他画了一个圆圈而死。如今虽说收复了东北台湾,假若如阿Q一样,也会死的。老舍借题发挥,矛头所指显然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所谓“建国”方针。据报道,老舍在讲话和朗读《阿Q正传》时,会场上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笑声。老舍对反动派的冷潮热讽,引起了与会者的同感。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晚,“文协”在重庆张家花园举行会员联欢会,祝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协会。联欢会由老舍主持,他特邀周恩来同志作为客人到会。周恩来同志来到以后,老舍将他介绍给大家,并说:“周先生还是艺界致政治协商会议各会员书》的签名活动。参加这次签名的还有茅盾、胡风、巴金、曹靖华、冯雪峰、艾芜、陈白尘、聂绀弩、阳翰笙、臧克家、徐迟、宋之的、罗荪、王亚平、骆宾基等。作家们在信中写道:“抗战艺界的团结统一,为抗战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同曹禺一起,告别重庆,取道上海去美国。
第十五章 抗战文艺的丰硕成果
“以笔代枪”的通俗文艺
自开始文学生涯以后,老舍所运用的主要艺术形式,是小说。抗战以前,他已经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和几十篇短篇小说,他是以小说家的声誉立足于中国文坛的。但是,自抗战开始以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老舍的创作并非以小说为主,而是以通俗文艺和话剧为主。
“文协”成立以后,为宣传抗日和动员群众的需要,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努力提倡通俗文艺的创作。许多著名作家以曲艺、通俗小说、地方戏曲诸通俗文艺形式从事写作,其中尤以老舍最为热心,成果也最为显著。
由济南到武汉后,老舍遇见了著名大鼓艺人富少舫(艺名山药旦)和董莲枝,他们都是具有强烈爱国之心的艺人,愿意为宣传抗日尽力,于是,老舍就为他们写作以抗战为内容的鼓词。老舍出生在文化古都北京城,自小在北京的街头、茶馆、书场、戏园接受了最初的民间艺术薰陶,但是动笔写鼓词,这却是第一次。他在武汉写的鼓词有《王小赶驴》、《张忠定计》、《打小日本》等。同时,他还用旧剧形式写抗日故事,创作了京剧《忠烈图》、《王家镇》、《新刺虎》《薛二娘》,后来,收入通俗文艺集《三四一》,于一九三底稿,在战争中丢失了。
老舍何以要在鼓词、河南坠子、旧剧等通俗文艺的写作上,花费如此巨大的精力呢?他自己说得好:
在战争中,大炮有用,刺刀也有用,同样的,在抗战中,写小说戏剧有用,写鼓词小曲也有用。我的笔须是炮,也须是刺刀。我不管什么是大手笔,什么是小手笔;只要是有实际的功用与效果的,我就肯去学习,去试作。我以为,在抗战中,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也应当是个最关心战争的国民;我是个国民,我就该尽力于抗战;我不会放枪,好,让我用笔代替枪吧。既愿以笔代枪,那就写什么都好;我不应以写了鼓词与小曲而觉得有失身份。(注:《学史上,应当占有一席光荣的地位。茅盾在一九三艺月刊·战时特刊》第8期,1938年3月16日出版。)另外,老舍的通俗文艺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所存在的一个弱点——与人民群众的某种程度的脱离。早在一九三的热情正直,以及徐芳蜜的奸诈,淑菱的无聊,刘妈的朴实,都刻划得相当鲜明突出。人物个性的逼真、生动,是《残雾》的一个突出的优点,但是作家在剧中,较少开掘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是一个缺点。这就使剧本中的人物既使人感到鲜明,又使人觉得有些浮浅。其次,是对话的生动、机智。这一成功,同样得力于老舍小说创作的丰富经验。老舍在讲到《残雾》的写作时说:“我的对话写得不坏,人家的穿插结构铺衬得好。我的对话里有些人情世故。可惜这点人情世故是一般的,并未能完全把剧情扣紧;单独的抽出来看真有些好句子;凑到一处,倒反容易破坏了剧情。”(注:《三年写作自述》。)这里,出于自谦,老舍将《残雾》的缺点讲重了,然而对话写得好,却是事实。剧中人物的语言,都十分切合人物的身份、教养和脾气秉性,是真正个性化的语言。女仆刘妈由北方逃难到重庆,她时刻想着沦陷了的家乡,憎恨日本侵略者,她每天都托人给家里写信,一个月的工钱几乎都花在买邮票上了。《残雾》第一幕开始,刘妈正在对洗家的人述说自己的不幸,洗太太已经听她说过多遍了,制止她的叨唠,刘妈说:“我是心里真难受哇,太太!要不然我那能这么贫嘴恶舌讨人嫌!”这个出身于农家的女仆,朴实,真诚,她的语言虽极平常、明白,却都从肺腑中来。而洗太太向刘妈述说自己的不幸,却不象刘妈那样,直说自己心里如何难受,而是说:“你丢了家,我在家里头把家丢了!”洗太太是大学毕业而以作太太为业的,她“想独立而无毅力,受压迫又欲反抗”,她一方面是一个官僚家庭的阔太太,另一方面,由于丈夫喜新厌旧,冷眼相对,她又饱尝了生活的苦头。“我在家里头把家丢了”,她能讲出这样含意深刻的话,是符合她的文化教养的,也是和她眼前的不顺心的生活处境十分合拍的。老舍说,《残雾》“对话中有些地方颇具艺术性——不是板板的只支持故事的进行,而是时时露出一点机智来”(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从上面所举洗太太的语言中,即可见出《残雾》语言机智的特点。
《残雾》的演出,增强了老舍进行剧本创作的信心。一九四○年初,应回教救国协会的要求,老舍与剧作家宋之的合作,创作了四幕话剧《国家至上》。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中,写少数民族的作品是很少的,《国家至上》在抗战的背景下,描写回族同胞的生活,题材很新颖。剧本的思想内容,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歌颂了回族人民的优秀品德。张老师勇敢、爽直的性格,黄子清豁达、恢宏的气度,张孝英善良、美好的心灵,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回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回族人民可贵的、美好的品德。其次,表现了回汉合作,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这是剧本的主题。在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从来就有一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的问题,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个问题更具有尖锐性。《国家至上》通过回教老拳师张老师在团结抗战一事上所经历的曲折变化,宣传了消除民族隔阂、宗教隔阂,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意义。这在当时,很有教育意义。正象一篇评论所说:“是的,我们只有加强团结,才能抵御外侮;我们只有协心同力,才能争取最后胜利!在‘国家至上’的原则下,个人间的私仇算了什么?宗教间隔阂算了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一句简单而又平凡的话,却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弦!”(注:廷斌:《■谈——〈国家至上〉》,1940年4月7日《时事新报》。)
老舍将这个戏称为“宣传剧”,那时的“宣传剧”自然都是宣传抗战的,但是《国家至上》和《放下你的鞭子》一类的“宣传剧”又不相同,后者因适应街头演出的需要,故事单纯而集中,而且并不侧重于塑造人物,只要能将人们的抗战情绪鼓动起来,产生直接的宣传教育效果,人物和故事是宁可失之于简单的。《国家至上》则不然,尽管作者在动笔之前,就有明确的宣传目的,但剧本并未将宣传简单化,作家既将剧本看作宣传工具,又没有忘记它是艺术。这突出的表现在,《国家至上》从生活矛盾出发,精心地组织了戏剧冲突,塑造了几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张老师的性格就写得很突出。这位“名驰冀鲁”的回教老拳师,勇敢过人,“壮年时,曾独立灭巨盗”,但他过于自信,易冒险。他严守教律,重义气,但又固执偏狭,对自己的过失,他有时也能感到,但为“示个性之强”,宁可在“半夜里蒙上头哭一大场”,也决不会在行动上改过。他痛恨日寇,但他并不明了抗战是全体民众的事业,不认识团结合作抗战的重要意义,甚至轻信了汉奸的挑拨。在和日寇的一次交战中,他不顾别人的劝告,单独抢先出击,受了重伤。血的教训使他醒悟了,临终前发出了“回汉得合作”的感慨。作家从生活出发,比较成功地写出了一个复杂的性格。从而也就能够富有说服力地给人以启示:抗战是全民的事业,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会有真正的力量,单凭个人的武艺与胆量,单靠个人冒险,是行不通的。
由于主题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人物刻划也较为成功,《国家至上》写成之后,曾在重庆、昆明、成都、大理、兰州、西康、桂林、香港等地演出。“在重庆上演,由张瑞芳女士担任女主角;回教的朋友们看过戏之后,甚至把她唤做‘我们的张瑞芳’了。”(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可见它的演出效果是相当好的。
除《国家至上》以外,一九四○年,他还创作了四幕话剧《张自忠》和三幕话剧《面子问题》。《张自忠》是根据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驱的国民党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的事迹写成的。关于这个剧本的成败得失,老舍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一文中,有一段准确的自我评价,他说:“这回,我卖了很大的力气,全体改正过五次。可是,并没能写好。我还是不大明白舞台那个神秘东西。尽管我口中说:‘要想着舞台呀,要立体的去思想呀。’可是我的本事还是不够。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而舞台上需要的是‘打架’。我能创造性格,而老忘了‘打架’。我能把小的穿插写得很动人(还是写小说的办法),而主要的事体却未能整出整入的掀动,冲突。结果呢,小的波痕颇有动荡之致,而主潮倒不能惊心动魄的巨浪接天!”老舍善于刻划性格,善于写细节,善于写对话,《张自忠》成功的一面正在这里。它的缺陷在于,未能随着剧情的发展,将各种矛盾有机地交织成集中而又曲折的戏剧冲突,整个戏的艺术结构,也就显得松散。《张自忠》的写作,老舍整整用了三个月时间,修改过五次,作家又一次经历了创作的苦恼与失望,他说:“只须说一句话吧,我失败了!”(注:《三年写作自述》。)这次失败,固然和作家缺乏舞台经验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赖于题材选择:作家写了他所不熟悉的生活。
艺术家的老舍是顽强的,在总结了《张自忠》的教训之后,他于一九四○年冬天,开始写作《面子问题》。这个戏取材于国统区“政府”小官僚的生活,这是老舍所熟悉的。尽管剧本仍然存在舞台动作性较差和缺乏尖锐、错综的戏剧冲突的缺点,但它仍是一个较好的剧作。这是一个喜剧,作家以辛辣而幽默的笔触,描写了国民党某机关秘书佟景铭如何全力维护自己的面子,最终又丢了面子的可笑故事。佟景铭出身于书香世家,加之他已做官多年,颇有资历,因而对那些在出身、资历方面比不过他的人,很是瞧不起。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种身份,是必须维护的。对下属,他的态度是“我教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教你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不要多问”,他认为这种严厉的态度,也是“为了争取我的身份”。为了不失身份,他决心只在政界活动,不做生意,他认为“由做官而发财,名正言顺,自古为然”,由经商而发财,则不体面。为了不失身份,他从来采用一种慢吞吞的办事态度,他说:“我不能因为抗战就失了身份,我又不是军需官,忙什么呢?一件公事该办十天,我就办十天,不能为一件公事把自己忙死!”为了维护面子,他甚至在抽次烟的时候,从不把烟盒掏出来,而仅从口袋里拿出一枝。以至到他想自杀时,也要先弄清,哪种死法,更体面一些。显然,作为一个官僚,佟景铭的处世态度、办事方法、精神状态、人事关系,都是国民党官僚机构这个特定环境的产物,作家对人物活动环境的氛围和色调的创造与渲染,能使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国民党官僚机构的腐败状况。当然,这一切都是从场面、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尤其是和人物的固执、迂腐、追求虚荣的个性特征,是紧紧扣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作家的讽刺重点,也是佟景铭的性格弱点,但是读者从中所看到的,却不止于一个小官僚的带有封建色彩的性格弱点,而是国民党官僚机构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人们强调文学作品首先要给人物以生命,强调写人,写性格,其道理也可能正在这里。
《面子问题》中的其它人物,性格也都清晰。科长于建峰,表面上很尊敬他的上司佟秘书,实际上,是虚与委蛇的态度。他也是深知面子的重要性的,但是他和佟景铭不同。为了维护面子,佟景铭可以牺牲一切,于建峰则绝不如此。为了获取某种利益,他甚至可以不讲面子,这是一个具有市侩作风的小官僚。破产商人万心正、单鸣琴夫妇对“面子”术也是颇为精通的。他们从来把“说”和“做”看成两码事,口头上讲面子,实际上最不要脸。单鸣琴曾经对佟小姐这样阐发她的“面子观”:“面子就象咱们头上的别针,时常的丢了!丢了,再找回来,没关系!”佟小姐问:“要是找不回来呢?”单鸣琴答:“拉倒!——只有这个态度,才能处处争取面子,而不至于教面子给牺牲了!”难怪尽管佟家一再对他们采取不欢迎的态度,她照样心安理得地“穿着佟小姐的绣花拖鞋,披着佟小姐的秋大衣,脸上擦了佟小姐的香粉——所以擦得特别厚”。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一种社会弊端,是对人类应有的社会美德的一种破坏,老舍在剧中和盘托出了他们的卑污的灵魂,并给以嘲笑和讽刺,是有一定教育作用的。
《面子问题》的主要缺点是内容单薄,剧本尽管暴露了国民党统治机关的腐败,但讽刺的重点毕竟是某些人的“面子观”,主题的社会意义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老舍说:“《面子问题》份量太轻,压不住台。”(注:《习作二十年》,《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一九四一年秋,老舍去云南讲学,他在云南乡下写成了三幕话剧《大地龙蛇》。这个戏脱离了老舍惯有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有图解观念的味道,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
一九四二年,老舍写了两个剧本:五幕话剧《归去来兮》和四幕话剧《谁先到了重庆》。《归去来兮》在老舍的抗战剧作中,是独树一帜的,在题材和表现角度上,都有新的开拓。剧本的基本情节,围绕着商人乔绅的家庭分化而展开。具有唯利是图的商人习气的乔绅,趁国难之际,靠囤积、倒卖货物大发横财,他从不关心抗战,也不顾民族的存亡,他认为,只要能成为实业家、金融家,“就可以立下永远不倒的势力,无论政权在谁手里,咱们总是高等的人”。他自以为他为子女赚了钱,靠他的精明厉害和一家之主的地位,他在家庭里是可以随意发号施令和控制一切的。实则不然,他不关心抗战,但是抗战的热潮,时代的风雨,时时在冲击着他的家庭,他崇拜金钱的力量,但是金钱并未能维系他与子女及他人的关系。他的大儿子在抗日前线牺牲了,儿媳李颜因为夫报仇之计不成,患了精神病,二儿子乔仁山本来就无心帮他经商,最后在抗战热情的鼓舞下,出走了。女儿不懂世事,一味摩登,最后为流氓所玩弄。他花几万块钱买来的小老婆,也随流氓逃往香港。他本想让老友、画家吕千秋之女吕以美嫁给乔仁山,以便长期帮他经商,做他的奴隶,吕以美拒绝接受他的安排,随父亲上了前方。乔绅的一切打算都落空了,他彻底陷于孤立的地位。通过对乔绅的遭遇的描写,作家一方面讽刺了发国难财的投机奸商,鞭笞了他们的丑恶灵魂,另一方面告诉人们,一切有违于抗战的行为都是可耻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乔仁山的形象塑造,也包含着较为深刻的内容。这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善于思考,有爱国热情。他的内心,又充满矛盾。父亲送他到香港,一则让他读书,二则让他打听行情,购买货物,但他只顾读书,忘掉了经商的使命;他对“不管正义,只顾发财”的父亲是厌恶的,但他又没有勇气彻底反抗他;他崇敬哥哥的牺牲精神,他渴望奔赴民族解放的战场,为兄报仇,为国尽忠,但他又不忍心抛下慈爱的母亲;他不满意妹妹过分地放浪形骸的行为,但又不能果断地将她引向正路;他理解大嫂为夫报仇的心情,甚至能够忍受大嫂对他的指斥,但他又难以下定决心,立即奔赴大嫂所指明的复仇之路。面对大哥的遗像,他真诚地吐露自己的内心苦痛:
大哥!哥哥!你死的光荣,死得光明,我为什么不死呢?你的骨头变成灰,肉化为泥,可你的正气老象花那么香,永远随着春风吹入那正经人的心中,教历史永远香烈的活下去!我呢?我呢?我怎么办呢?难道这世间第一篇烂账,都教我一个人去清算吗?今天的哪一个有心胸的青年,不应当象你那样赶到战场,死在战场?我并不怕死!可是,我要追随着你的脚步,去到沙场,谁来安慰妈妈,照应妹妹,帮助大嫂,同情以美?呕,这群不幸的妇女们!我不能走,不能走!我不能痛快的洒了我的血,而使她们老以泪洗面!可是,安慰妈妈就是我唯一的责任吗?……至于爸爸,他总是爸爸呀!他不但给了我生命,仿佛也给了我命运。可是,我的命运就是敷衍爸爸!……我应当孝顺我的爸爸,从而管钞票叫祖父吗?大哥,你说话呀,你指我一条明路啊!呕,光荣的沉默,惨酷的沉默,你一声也不出!我怎么办呢?
老舍说,他想把乔仁山写成一个“罕默列特”(即莎士比亚笔下的汉姆雷特)式的人物,这个剧本最初的题目就叫《新罕默列特》,从这一段独白看,老舍的确在写一个复杂的性格。乔仁山的理想、热情、思考,他的顾虑、缺少决断和略带悲观,是揭示得相当充分和深刻的。这样写,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国统区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痛和重重矛盾,在没有找到出路之前,他们彷徨和苦闷,是很自然的。然而,乔仁山毕竟是新时代的青年,所以老舍不会让他的青年主角永远犹豫和悲观下去。老舍说:“是的,我还是教他有所顾虑,行动迟缓,可是他根本不是个怀疑抗战者;他不过是因看不上别人的行为,而略悲观颓丧而已。这个颓丧可也没有妨碍他去抗战。”(注:《闲话我的七个话剧》。)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乔仁山最后终于冲破家庭的牢笼,战胜自己的弱点,勇敢地奔赴抗战的前方去了。老舍这样处理,决不是给作品硬添上个光明尾巴,而是对最终走向抗战的千千万万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礼赞,也为正在彷徨苦闷的青年指明了出路。它使剧本所表达的主题更完整、更深刻了,而且和老舍抗战以来多次阐明的文艺应服务于抗战的主张是一致的。
第 12 章
恋耽美
正文 第 1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