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英离开苍梧,随后继承皇位,可压力却非常大。他一直不知道,原来这个位置如此之沉重难行,天下自汉之后分裂,连年不断的争斗,人才辈出。直到父皇杨坚才一统。
自三皇奠基,五帝分伦,圣王治世皆赖教化,君臣和则社稷安,黎庶和则天下定,戎夷和则八荒宁。
杨坚统一南北,王化治世,多赖朝堂文武,世家大族。杨广想法先王之法,使君臣其治,百姓融融,让天下安乐,河清海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河宁定,海内承平。
然,祖龙已死,新帝压不住诸君。
那些开国老臣世家门阀,一个个都有自己的私心,居功自傲,占地占田。陇西李家,其姓氏始祖乃是秦代陇西郡守李崇,他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孙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灭燕赵,生擒太子丹的陇西侯大将军李信。汉有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虽然当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后,陇西以李氏为羞耻。在两汉三国到西晋,一直默默无闻,隐姓埋名。
不过从东晋开始,陇西李氏忽然迅速崛起。被霍去病蓄意射杀的李广的三子李敢,留下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后代,在五胡乱华时,出了陇西李氏第一个君主——李暠。
当西凉被北凉灭后,主要著名的后代分为两支:一支是西凉后主李歆之后,后来在北朝,柱国大将军李虎被封唐国公,也就是李渊的祖父。
现在陇西李氏的家主正是李渊。
二李歆的另一支后人,乃是他弟弟李翻之子李宝,逃往北魏,后来成为北魏灭北凉的功臣。
杨广思及,师兄李白便是这一支李氏之后,或可借着这份关系,同陇西李氏修好。
陇西李氏自秦始,到如今,人才辈出,势力庞大,年月里虽有低谷时,可也是潜龙在渊,一有机会,便是那升天之龙,不可小觑。
现代家主李渊年轻有为,才貌双全,小小年纪便成为一族之长,在陇西之地的名声显赫,深受陇西人民的尊敬与信赖。
杨广深知,与李渊只能交好拉拢,丝毫不能得罪。
除了陇西李氏,还有陈郡谢氏,琅琊王氏那也是两个顶尖氏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形容的便是乌衣巷内最后的豪门——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始祖是曹魏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褒等相继进入仕途,使得陈郡谢氏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
东晋时,谢尚,谢万使陈郡谢氏逐渐崛起。而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四人所导演的淝水之战,这是一个传奇时刻。
在东晋到南朝的两百多年中,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十二代、一百余人。他们大多进入仕途,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成为远比皇族还高贵的士族领袖。
这其中,谢灵运、谢眺,都是当时难得的俊才。其中更为难得的是,其中还有一位六朝第一才女谢道韫。惊才绝艳,若不是被儒门先一步看中,李烛影都曾想将其收入门下。
然,盛极必衰,一场飞来横祸——侯景之乱横扫江南,加之历朝皇帝对谢氏的猜忌,陈郡谢氏急剧没落。陈朝末年,当谢贞去世后,这位昔日华丽豪门,伴随着乌衣巷一道,无奈的落下了帷幕。
有道是:“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后,必以王为相”,这便是琅琊王氏了。从这两句话中就能看出,琅琊王氏底蕴不凡,切人才济济。
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江东之豪沈约曾言:“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在《二十四孝》《二十四悌》中闻名遐迩的“卧冰求鲤”的王祥、王览,是出自琅琊王氏,他们的孙辈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更是开启了权倾天下的江左豪门。
王氏家族在南朝时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带个“之”字。像是:王羲之、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还有徽之、献之、恢之、陋之等等。名字带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也算是一绝了。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王羲之,和其子献之。羲之他以书入道,以书为载体,将一身修为臻至化境,以《兰亭序》证道“书圣”!他的道场在会稽山阴,学生门徒遍地,友人同道甚多。
琅琊王氏子弟之强盛,却也不能永远强盛,书圣王羲之虽强,却也只是一人之强。
基于与陈郡谢氏同样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开始衰弱,这时候,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为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为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走向衰落。
这两个强大的氏族虽然衰落了,可其底蕴仍在,将来之事都还未可知。
在此外,沛县刘氏乃是最显赫的皇族。西汉皇族,东汉皇族,蜀汉皇族,刘宋皇族。
这一族中多为皇室,历朝被人所忌,也一直被人提防。如今已经刘氏一族已经化明为暗,鲜少露面人前。
杨广接手皇位,思及历史,想到秦皇统一天下,二世而终。历史何其相似?如今杨坚统一了天下,传到了他手中。朝堂上的局势不容乐观,如今君臣心相异,社稷如何安?贫富不均,财富皆掌握在氏族手中,黎庶难治,戎夷在外虎视眈眈,时有侵犯边境……
除了外族外臣,世家门阀之外,亲族也不省心。
杨广继位后,蜀王杨秀被人陷害,言其以巫蛊之术诅咒隋文帝及幼弟汉王杨谅,杨广忍痛剥夺其官爵贬为庶民软禁于内侍省,后与诸子一起被软禁,不得与妻子相见。
汉王杨谅以讨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杨广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
自三皇奠基,五帝分伦,圣王治世皆赖教化,君臣和则社稷安,黎庶和则天下定,戎夷和则八荒宁。
杨坚统一南北,王化治世,多赖朝堂文武,世家大族。杨广想法先王之法,使君臣其治,百姓融融,让天下安乐,河清海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河宁定,海内承平。
然,祖龙已死,新帝压不住诸君。
那些开国老臣世家门阀,一个个都有自己的私心,居功自傲,占地占田。陇西李家,其姓氏始祖乃是秦代陇西郡守李崇,他的次子李瑶为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孙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灭燕赵,生擒太子丹的陇西侯大将军李信。汉有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虽然当李广之孙李陵投降匈奴后,陇西以李氏为羞耻。在两汉三国到西晋,一直默默无闻,隐姓埋名。
不过从东晋开始,陇西李氏忽然迅速崛起。被霍去病蓄意射杀的李广的三子李敢,留下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后代,在五胡乱华时,出了陇西李氏第一个君主——李暠。
当西凉被北凉灭后,主要著名的后代分为两支:一支是西凉后主李歆之后,后来在北朝,柱国大将军李虎被封唐国公,也就是李渊的祖父。
现在陇西李氏的家主正是李渊。
二李歆的另一支后人,乃是他弟弟李翻之子李宝,逃往北魏,后来成为北魏灭北凉的功臣。
杨广思及,师兄李白便是这一支李氏之后,或可借着这份关系,同陇西李氏修好。
陇西李氏自秦始,到如今,人才辈出,势力庞大,年月里虽有低谷时,可也是潜龙在渊,一有机会,便是那升天之龙,不可小觑。
现代家主李渊年轻有为,才貌双全,小小年纪便成为一族之长,在陇西之地的名声显赫,深受陇西人民的尊敬与信赖。
杨广深知,与李渊只能交好拉拢,丝毫不能得罪。
除了陇西李氏,还有陈郡谢氏,琅琊王氏那也是两个顶尖氏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形容的便是乌衣巷内最后的豪门——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始祖是曹魏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褒等相继进入仕途,使得陈郡谢氏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
东晋时,谢尚,谢万使陈郡谢氏逐渐崛起。而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四人所导演的淝水之战,这是一个传奇时刻。
在东晋到南朝的两百多年中,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十二代、一百余人。他们大多进入仕途,遍布政界和军界,发号施令,高居人上,有时还能摆布皇帝,成为远比皇族还高贵的士族领袖。
这其中,谢灵运、谢眺,都是当时难得的俊才。其中更为难得的是,其中还有一位六朝第一才女谢道韫。惊才绝艳,若不是被儒门先一步看中,李烛影都曾想将其收入门下。
然,盛极必衰,一场飞来横祸——侯景之乱横扫江南,加之历朝皇帝对谢氏的猜忌,陈郡谢氏急剧没落。陈朝末年,当谢贞去世后,这位昔日华丽豪门,伴随着乌衣巷一道,无奈的落下了帷幕。
有道是:“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后,必以王为相”,这便是琅琊王氏了。从这两句话中就能看出,琅琊王氏底蕴不凡,切人才济济。
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江东之豪沈约曾言:“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在《二十四孝》《二十四悌》中闻名遐迩的“卧冰求鲤”的王祥、王览,是出自琅琊王氏,他们的孙辈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更是开启了权倾天下的江左豪门。
王氏家族在南朝时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带个“之”字。像是:王羲之、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还有徽之、献之、恢之、陋之等等。名字带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也算是一绝了。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王羲之,和其子献之。羲之他以书入道,以书为载体,将一身修为臻至化境,以《兰亭序》证道“书圣”!他的道场在会稽山阴,学生门徒遍地,友人同道甚多。
琅琊王氏子弟之强盛,却也不能永远强盛,书圣王羲之虽强,却也只是一人之强。
基于与陈郡谢氏同样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开始衰弱,这时候,王导的六世孙王肃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并娶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为妻。王肃的女儿被宣武帝讷为夫人,孙女又嫁给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之后,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走向衰落。
这两个强大的氏族虽然衰落了,可其底蕴仍在,将来之事都还未可知。
在此外,沛县刘氏乃是最显赫的皇族。西汉皇族,东汉皇族,蜀汉皇族,刘宋皇族。
这一族中多为皇室,历朝被人所忌,也一直被人提防。如今已经刘氏一族已经化明为暗,鲜少露面人前。
杨广接手皇位,思及历史,想到秦皇统一天下,二世而终。历史何其相似?如今杨坚统一了天下,传到了他手中。朝堂上的局势不容乐观,如今君臣心相异,社稷如何安?贫富不均,财富皆掌握在氏族手中,黎庶难治,戎夷在外虎视眈眈,时有侵犯边境……
除了外族外臣,世家门阀之外,亲族也不省心。
杨广继位后,蜀王杨秀被人陷害,言其以巫蛊之术诅咒隋文帝及幼弟汉王杨谅,杨广忍痛剥夺其官爵贬为庶民软禁于内侍省,后与诸子一起被软禁,不得与妻子相见。
汉王杨谅以讨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杨广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