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典一听皇帝将如此重任交给他,分明是对他透着无与伦比的信任,他觉得这些年受的委屈都值了,士为知己者死,他感激涕零的道:“陛下信得过老臣,老臣愿一力督促他们,保证不出差池。”
“这几万人爱卿有信心如臂指使的调用吗?”
朱大典道:“如今左贼父子已然授首,叛军群龙无首,各营之间派系林立,矛盾不小,且各营主官实际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服谁!早已是四分五裂,拧不到一起了!
再说朝廷也对各营套了几层绳索,只要牵制得力,分而治之,再加中枢的御营作为后盾,臣私以为统之不难!”
“如此朕就放心了。”朱由桦点了点头,又将话题引到了江北四镇上。
江北四镇里,黄得功兵马最多,战斗力最强,军纪约束得最好,劫掠之事少有发生,对大明的归属感也相对最强,就是平日里形式跋扈了点,也难怪,朱由桦曾经就是依靠他登上的皇位,作为拥立功臣,有些居功自傲之心在所难免,也是因为新皇威权不显,朝廷纲纪不振的缘故。
不过在平叛行动中见识到了御营的强大战力后,他跋扈自恣的行为已是大为收敛,对朝廷对新君已经有了不小的敬畏之心,不敢再肆意妄为。
如果说黄得功部的战力算是四镇最强的话,高杰部的战力应该可以算第二,本部六千多敢拼敢杀的关中大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卒也不是吃素的,而且高杰跋扈归跋扈,朝廷的命令多少还是肯听一些的,缓急时勉强可以一用,至于执行力有多少,就全看他的良心了。
战力最差的当属花马刘刘良佐和东平伯刘泽清部,这两个军阀投机取巧,政治投机的水平一流,打仗的水平怕是三流都入不了,像政客远胜过像武将,所部兵马三四万人,看似不少,实则除了本部的几百上千个家丁,其他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军纪涣散,除了抢掠百姓,骚扰地方外,几乎一无是处,原本历史上多铎的十万大军一到江北,他们一炮未放就投降了。
这些墙头草一样的汉奸军阀,心里根本没有民族大义,也没有君臣伦常之念,与吕布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上面有督抚压着他们,平时尚能勉强号令一致,一旦满洲大兵攻来,哪怕只是三顺王的汉奸军,他们也必然没有丝毫抵挡的勇气,纷纷投降为快,这些潜在的汉奸军镇必须在满清大举南下前清理掉。
特别是刘良佐,其同胞亲弟刘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役时任游击,就已随总兵祖大寿投降清廷,颇得重用,此时满清已然入关半年,他们兄弟指不定已经暗中联络上,筹划着机会准备降清了。此人必除!
朱由桦决定携大胜之威来完成削藩!
“左贼受戮,内乱已经平定了,堵爱卿是江北督师,接下来要好好留意一下江北诸镇了。”
“江北诸镇?难道——”
“是的,据密保,广昌伯刘良佐私下与鞑子联络密切,涉嫌叛国投敌!”禀退了内侍宫女后,朱由桦语出惊人的道。
“斯——!”堵胤锡得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异常,刘良佐现在名义上也算是他的部下了,又是实力派勋镇,他若是叛变投敌,后果将会十分严重,震惊过后,堵胤锡一脸的凝重之色,正在心中紧急思考着该如何处置。
“如今人心不古,数典忘祖,汉奸辈出,卖国求荣者真是比比皆是。”朱由桦沉声道:“江北诸镇素来跋扈,私下罔顾圣意,肆意妄为者不乏其人,致使纲纪不振,督抚号令不行,刘良佐如果算其一,东平伯刘泽清就算其二!
其镇守淮安半年以来,不见有尺寸之功,反弄的淮安府四野哀嚎,鸡飞狗跳,民怨一片沸腾,真是混账!
东虏近来动作频频,江北形势已是十分危急!如此乱相,堵爱卿是时候要拿出魄力来好好整治一下了啊!否则等鞑虏大军一到,一切休矣!”
朱由桦特意点了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人,用意不言而喻!
堵胤锡认真思考着皇帝的话,朱大典则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江北四镇是督师堵胤锡管的,他不便插话,皇帝让他在这里一起旁听,定有其用意,没问到他的话,只需要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即可。
其实,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个跋扈勋镇平日里是些什么德行不用皇帝说,堵胤锡也很清楚,战力没什么却只会**掳掠,搜刮地方,弄得民愤极大。
江北诸镇军纪废弛已久,督抚号令不行,堵胤锡觉得确实有必要借这两人的人头一用来好好整肃一下军纪了。只是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要再好好谋划一下。
“广昌伯和东平伯各自手绾数万兵权,势力庞大,非同小可,臣担心冒然拘捕可能会发生火拼,徒让东虏坐享渔翁之利。”堵胤锡有些担忧的道。
朱由桦点点头:“爱卿担忧的极是,如今正是收拾人心之时,杀戮太甚可能会引起激变,所以只能智取,不可力拼,最好以不流血或少流血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两刘麾下的兵马。”
沉默了片刻后,堵胤锡小声的试探道:“那依陛下的意思是?”
朱由桦呵呵一笑,道:“朕是这么考虑的……”
朱由桦把他的想法和计划跟堵胤锡详细的解说了一下。
“此法甚妙,吾皇英明。”堵胤锡听完后,脸露欣喜之色,心中显然已经有底。
“嗯,到时候朕会派朱先生助爱卿一臂之力的。”朱由桦顿了顿,用庄严而有信心的声调说:“如能制服二刘,皆卿等之功。”
堵胤锡和朱大典忙起身躬身说:“托天子威灵,臣以驽钝之才,不敢辜负天子信赖。”
朱由桦微微一笑,小声嘱咐:“今日问对事宜,两位爱卿万万不可有半分泄露。”
朱大典和堵胤锡神情庄重的道:“个中厉害,臣等明白。”
朱由桦点了点头:“今日权且先谈到这里吧。”
“臣等告退。”两人叩头再三,这才依礼退下。
“这几万人爱卿有信心如臂指使的调用吗?”
朱大典道:“如今左贼父子已然授首,叛军群龙无首,各营之间派系林立,矛盾不小,且各营主官实际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服谁!早已是四分五裂,拧不到一起了!
再说朝廷也对各营套了几层绳索,只要牵制得力,分而治之,再加中枢的御营作为后盾,臣私以为统之不难!”
“如此朕就放心了。”朱由桦点了点头,又将话题引到了江北四镇上。
江北四镇里,黄得功兵马最多,战斗力最强,军纪约束得最好,劫掠之事少有发生,对大明的归属感也相对最强,就是平日里形式跋扈了点,也难怪,朱由桦曾经就是依靠他登上的皇位,作为拥立功臣,有些居功自傲之心在所难免,也是因为新皇威权不显,朝廷纲纪不振的缘故。
不过在平叛行动中见识到了御营的强大战力后,他跋扈自恣的行为已是大为收敛,对朝廷对新君已经有了不小的敬畏之心,不敢再肆意妄为。
如果说黄得功部的战力算是四镇最强的话,高杰部的战力应该可以算第二,本部六千多敢拼敢杀的关中大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卒也不是吃素的,而且高杰跋扈归跋扈,朝廷的命令多少还是肯听一些的,缓急时勉强可以一用,至于执行力有多少,就全看他的良心了。
战力最差的当属花马刘刘良佐和东平伯刘泽清部,这两个军阀投机取巧,政治投机的水平一流,打仗的水平怕是三流都入不了,像政客远胜过像武将,所部兵马三四万人,看似不少,实则除了本部的几百上千个家丁,其他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军纪涣散,除了抢掠百姓,骚扰地方外,几乎一无是处,原本历史上多铎的十万大军一到江北,他们一炮未放就投降了。
这些墙头草一样的汉奸军阀,心里根本没有民族大义,也没有君臣伦常之念,与吕布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上面有督抚压着他们,平时尚能勉强号令一致,一旦满洲大兵攻来,哪怕只是三顺王的汉奸军,他们也必然没有丝毫抵挡的勇气,纷纷投降为快,这些潜在的汉奸军镇必须在满清大举南下前清理掉。
特别是刘良佐,其同胞亲弟刘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役时任游击,就已随总兵祖大寿投降清廷,颇得重用,此时满清已然入关半年,他们兄弟指不定已经暗中联络上,筹划着机会准备降清了。此人必除!
朱由桦决定携大胜之威来完成削藩!
“左贼受戮,内乱已经平定了,堵爱卿是江北督师,接下来要好好留意一下江北诸镇了。”
“江北诸镇?难道——”
“是的,据密保,广昌伯刘良佐私下与鞑子联络密切,涉嫌叛国投敌!”禀退了内侍宫女后,朱由桦语出惊人的道。
“斯——!”堵胤锡得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异常,刘良佐现在名义上也算是他的部下了,又是实力派勋镇,他若是叛变投敌,后果将会十分严重,震惊过后,堵胤锡一脸的凝重之色,正在心中紧急思考着该如何处置。
“如今人心不古,数典忘祖,汉奸辈出,卖国求荣者真是比比皆是。”朱由桦沉声道:“江北诸镇素来跋扈,私下罔顾圣意,肆意妄为者不乏其人,致使纲纪不振,督抚号令不行,刘良佐如果算其一,东平伯刘泽清就算其二!
其镇守淮安半年以来,不见有尺寸之功,反弄的淮安府四野哀嚎,鸡飞狗跳,民怨一片沸腾,真是混账!
东虏近来动作频频,江北形势已是十分危急!如此乱相,堵爱卿是时候要拿出魄力来好好整治一下了啊!否则等鞑虏大军一到,一切休矣!”
朱由桦特意点了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人,用意不言而喻!
堵胤锡认真思考着皇帝的话,朱大典则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江北四镇是督师堵胤锡管的,他不便插话,皇帝让他在这里一起旁听,定有其用意,没问到他的话,只需要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即可。
其实,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个跋扈勋镇平日里是些什么德行不用皇帝说,堵胤锡也很清楚,战力没什么却只会**掳掠,搜刮地方,弄得民愤极大。
江北诸镇军纪废弛已久,督抚号令不行,堵胤锡觉得确实有必要借这两人的人头一用来好好整肃一下军纪了。只是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要再好好谋划一下。
“广昌伯和东平伯各自手绾数万兵权,势力庞大,非同小可,臣担心冒然拘捕可能会发生火拼,徒让东虏坐享渔翁之利。”堵胤锡有些担忧的道。
朱由桦点点头:“爱卿担忧的极是,如今正是收拾人心之时,杀戮太甚可能会引起激变,所以只能智取,不可力拼,最好以不流血或少流血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两刘麾下的兵马。”
沉默了片刻后,堵胤锡小声的试探道:“那依陛下的意思是?”
朱由桦呵呵一笑,道:“朕是这么考虑的……”
朱由桦把他的想法和计划跟堵胤锡详细的解说了一下。
“此法甚妙,吾皇英明。”堵胤锡听完后,脸露欣喜之色,心中显然已经有底。
“嗯,到时候朕会派朱先生助爱卿一臂之力的。”朱由桦顿了顿,用庄严而有信心的声调说:“如能制服二刘,皆卿等之功。”
堵胤锡和朱大典忙起身躬身说:“托天子威灵,臣以驽钝之才,不敢辜负天子信赖。”
朱由桦微微一笑,小声嘱咐:“今日问对事宜,两位爱卿万万不可有半分泄露。”
朱大典和堵胤锡神情庄重的道:“个中厉害,臣等明白。”
朱由桦点了点头:“今日权且先谈到这里吧。”
“臣等告退。”两人叩头再三,这才依礼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