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最伟大的导演
虽然高胜利等人选择了辞职,但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极为满意。虽然工作的节奏是国际水准,但这薪水也是国际标准,内部的工作氛围也是极佳,这样的工作哪里找去?
“事情要尽可能做的漂亮些!”
这是李思明一惯的要求,曾智也是个比较圆滑的人,徐大帅通常也是个很有手腕的人。关于内部员工创业的冲动事件暂告一段落了,李思明通过这个指导意见书,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个人的尊重,也体现出了公司对留住每一个人的决心和耐心。当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能让所有人能够安心于本职工作——老板们即使很乐意帮助员工,但也不是“败家子”。
这就是所谓的胸怀,李思明尽量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也说的尽可能语重心长,体现出自己的真正爱护关怀之心。
微星科技集团——中国大陆最佳雇主企业,这是某新潮财经杂志给出的评论结果,说的是1994年,看来今年也会如此。微星科技集团已经蝉联了这个称号好几年,它成了中国各大学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之地,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每年两次的中国高校巡回招聘活动,吸引着无数的心怀期待的大学生们,即使是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也积极地争取进入这家公司工作,当然如果能进入微星中央研究院工作最好——这是中国目前少有的被世界科技界公认为一流水准的研究院之一。
但这并不能说微星科技集团就没有开除过人。就如同最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也总是会出现次品的情况。招聘也一样,各种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影响到招聘人员的判断,新进的员工总会有出现不适应岗位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新人,一般会安排调换岗位,直到找到合适用位置为止。
“我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我顶着烈日跑市场?不干!”90年代前期,大学生还属于稀缺资源,有人当然会这样表示。
对于这样的人,公司当然也不在乎,就象这样的人不太在乎公司的工作一样。
“就像谈恋爱,谈不好,就早点分手,否则就是浪费大好青春。”李思明等人这样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
所以,被辞退的年轻人也会这么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或者,有人会拿着最后一笔薪水,然后意气风发地高叫:“仰天大笑辞职去,我辈岂是蓬嵩人!”
微星科技集团从去年夏天开始在天津塘沽和上海浦东保税区开工的新生产基地,可望提前两到三个月建成,这就意味着公司的产能将翻一番,成本也将大规模降低。微星科技在当地的投资,也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也效仿深圳,力争围绕着微星生产的基地形成一个产业群,可谓是想尽了心思。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注册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达到1200家,传统产业的投资在深圳已经不受欢迎,要是有污染或者是劳动力密集型的高耗能产业,有多远推多远。
香港和记在1995年上半年成功地推出cdma业务,成为世界第二家商用cdma业务提供者,目前已安装了190个基站和20个直放站,覆盖了香港市区、半数地铁站及香港公路网,用户规模达到30万。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用户是冲着质量优异造型小巧的cdma手机而选择和记的,而不是广告上所说的天花乱坠的cdma的种种所谓“优越性”,这让和记电讯不得不强烈要求anycall电讯暂时不要在香港推出gsm手机。但是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少量anycall牌的直板gsm手机,那是从欧洲转手过来的,价格涨了一个档次,仍然有人购买。
大陆无线寻呼(bp机)也取得极大的发展,到1995年6 月底无线寻呼用户就达到1378.8万户,已跃居世界第三位。anycall电讯进入这一市场较早,其中至少有1000万台bp机是anycall品牌的。而到了1995年6 月底,广东省内的cdma移动网络基本建成,也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广东省内移动电话放号数达到100万户,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始建设,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利益,光是收移动通讯通话费就让国家电信部门赚翻了,众多的与建网相关的私营或国有企业也鼓动着电信部门加快基础建设投资,好从中多分一块蛋糕,而深圳的固话普及率也才刚过30%。移动通信的情况与国际是一致的,近年来,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到1994年底,移动电话已在133个国家开通。1994年, 全球国际电信业务量增长了12%,电信服务收入达672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9.1%。
最大收益者当然是anycall电讯,股票的市值一直往上飞涨,股票已经分拆了两次,市值达到了1500亿港元。
不过到目前为上,还没有人高喊垄断,这不过是早晚的问题。李思明当然会一边数着钱,一边祈祷“有识之士”们都瞎了聋了哑了最好。
英特尔以它强大的品牌优势和雄厚的科技实力,继续占据着台式机、笔记本和服务器市场的大半份额,mid和cyrix分食着剩下的可怜的份额。不过,microstar微星半导体的日子显然要好过的多,因为它独霸着中国大陆市场的绝大部分,尽管这个市场日前的容量还很小,但是这个新兴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了30%。
英特尔公司由一家存储器公司到一家微处理器公司的转型,是痛苦而短暂的,却使英特尔完成了升华。蓝色巨人ibm当初不肯接受386,行业新兵康柏、戴尔和中国台湾的acer则抓住了历史机遇,率先推出基于386芯片的个人电脑——它的微处理器来自英特尔,操作系统来自微软,键盘、监视器、驱动器等来自多个依循开放标准的专业供应商。来自五湖四海的起义者们很快形成“蚂蚁雄兵”之势,“彼此兼容、自由竞争”的新的产业标准建立起来。虽然后来ibm也重拾386,但pc行业的格局已被386戏剧性的成功所颠覆:兼容机大行其道,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件来自英特尔和微软,格鲁夫(葛洛夫)强硬的决定独家生产386而不是按照ibm的指示授权给amd等“第二供货商”,到90年代电脑行业不再随着ibm的脉搏而动。
早在1988年4月,《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令人敬畏的英特尔垄断了属于自己的市场,整个pc行业和华尔街都意识到,英特尔控制的是美国利润最丰厚的垄断行业之一。”这一年英特尔20岁,它创下了28.75亿美元的营收和4.529亿美元利润,在全球《财富》500强榜单上攀升了50位,来到第150名。1990年,英特尔首度以“新电脑产业”来称呼pc工业,相对于大型机组成的“旧电脑产业”,电脑产业步入新纪元。
但英特尔与中国的故事很不顺利,当中国开始打开自己的国门之时,英特尔的当家人对中国人能否买得起电脑十分怀疑,在观望中国长达6年之后,1985年英特尔决定试水中国,此时英特尔已经做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决定——转向针对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业务,但当时在中国只是从事着非核心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而当进入90年代时,pc全球范围内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包括中国。但是微星半导体的横空出世,将英特尔刚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市场形象和唯一芯片提供者的优势给打破了,让它在中国的市场的占有率三个月内降到了零,甚至都没给缓冲的时间。这并非是微星半导体的微处理器有多么先进,它跟英特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这是英特尔自己的缘故。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英特尔的决策者们就在反思。因为他们发现当初自己的反应实在是过于冲动,不分清红皂白,将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微星半导体看成了一个卑鄙无耻的“盗匪”,引发了中国人同仇敌忾的一致感情,有一颗“中国芯”是中国人最激动人心的地方,从而让自己被中国人赶出了中国长达三年之久,顺带着美国品牌的电脑也受到连累,是英特尔他们亲手将微星半导体推上“中国民族芯片代言人”的宝座的,而并非李思明主动自封的,也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这对英特尔向来十分珍视的市场正面形象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中国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正日益显示出它的价值——她庞大的人口和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对高科技产品兴趣的人民,足以诞生一个世界级的本土计算机公司,也足以壮大一个世界级的本土芯片厂商,在各行各业任何一种产品莫不如此,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不放弃努力的话。
所以在1994年的时候,英特尔公司痛定思痛,极力地促成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尽管它跟微星半导体还在亚洲和美国本土,很“热烈”很“友好”地扯皮。于是英特尔公司又气势汹汹卷土重来,美国品牌的电脑公司在痛失中国市场之后也在1994年底一起杀入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中国计算机厂商包括微星半导体在内都集体感到了恐慌,心中也有丝丝寒意。而对于我们中国计算机厂商来说,1995年和1996年将会是个关键。
微星半导体到底挣不挣钱?这也是一个很值得业内人士关心的话题。这由不得市场人士不关心,amd连年亏损,还看不到扬眉吐气的时候,关心弱者是人之常情,要是这想第二阵营的芯片厂商都倒闭了,那么用户将只有唯一的选择。但大部分人认为微星半导体至少不亏损,即使赢利也可以忽略不计。这基本符合事实,同样档次的芯片,微星半导体的芯片一般要比英特尔公司的芯片要便宜15%左右,这本身就降低了赢利的空间,但是微星半导体公司其实还有一项不为人注意的收入——它最早的一号晶圆厂每年承担着中国尖端技术装备所需芯片及系统的生产,而这其中的利润率是相当高的,因为中国的军工、航天与卫星制造部门想进口相关产品也无从进口,这让微星半导体在相关领域成了唯一的选择。这多半是来图加工,利用微星半导体在先进制造方面积累的技术生产相关的精密芯片,有时,军方还委托或者联合微星中央研究院的ic研发部门进行攻关。
李思明一边很小心地保证自己的产品的“优异”性能,至少不是一个有可能对自身市场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产品,一边如同一个隐藏在丛林深处的毒蛇,等着英特尔公司犯错。即使微星半导体被国人冠以“民族电脑产业大救星”的称号,微星半导体公司所有成员也都知道自己不过是跟在英特尔这个巨人的后面,努力地兼容英特尔的芯片不被甩开而已。所以李思明至少要关注自己芯片的性能和质量,自从1985年第一批香江牌“问题”彩电被召回以来,微星科技集团就对外宣布,只要是集团下属公司的产品在设计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就无条件召回,近10年以来公司很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当然也没发生产品第二次召回,但却树立起了自己的产品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形象。在中国市场,人们在选购微星科技集团的产品时,通常会说:“微星的产品质量好,有保证!”不管技术上是不是领先,人们选择向微星品牌倾斜。
市场领先的英特尔会犯错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正如李思明曾对儿子所说的,在一个班级内当第一名很不容易,老师们天天盯着你这个优等生,想放下书本玩一玩闹一闹,老师们立刻苦口婆心地劝导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差生们妒忌着,第二名在身后虎视眈眈着。公司也一样,一旦成了市场的第一名尤其是唯一的霸主的时候更是如此,人们通常对这样的企业钦佩的同时,也会妒忌甚至产生仇恨的心理。
去年的10月30日,美国弗吉尼亚林奇堡学院的数学家托马斯奈斯利对多家机构和媒体发出一封电子邮件,指称英特尔的奔腾浮点运算单元存在“程序缺陷(bug)”。英特尔坚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每过2.7万年,才有0.5%的几率可能产生错误。这也是事实,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激怒了消费者,当时的《财富》杂志报道称,英特尔“被普遍仇恨与畏惧”。12月12日,ibm在互联网上宣布,“公司决定,ibm将停止把配置奔腾产品的个人电脑投放市场”。这给了英特尔当头一棒,英特尔遭遇了公司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12月20日,英特尔决定对有浮点缺陷的奔腾处理器采取无条件更换政策。这一事件让英特尔付出了4.75亿美元的赔偿款,但是最终没有倒下。ceo格鲁夫未来的继承者coo贝瑞特挺身而出,在危机中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并掌控局势,成为挽救英特尔的英雄
微星半导体是事件的最大的受益者,当时ibm正筹划着重返中国市场,双方一拍即合,ibm一次性从微星半导体采购了最新款的“龙腾”芯片30万块。但是采用这些芯片的计算机产品一律是在中国本土之外销售,因为微星半导体跟国产电脑公司达成过协议——国产电脑保证只采购微星芯片,微星半导体也要保证不能给国外品牌提供芯片,除非在国外市场。对于ibm来说,这也是它在中国市场再一次树立自己形象的好机会。
英特尔在未来还是会犯错的,李思明仍然在等待下一次机会。
微星半导体跟英特尔公司之间的“不得不说”的故事,绝对是人们喜欢谈论的,人们在谈论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明争暗斗的时候,就如同翻阅小报上刊登的好莱坞大明星们的绯闻和丑闻一样,富有“娱乐精神”。
比如,英特尔公司最近招聘了大批华人新职员,微星半导体上个月挖了英特尔公司的几位研发人员;
比如,英特尔指责微星半导体公司对日本渠道商给予不正当的补贴,微星半导体向媒体“揭露”英特尔企图用排他性的协议控制整个市场,搞“市场霸权主义”。
比如,英特尔高级副总裁指责微星半导体剽窃,微星半导体则认为自己被“污蔑”,反对英特尔搞“舆论恐怖主义”和“舆论霸权主义”,有违公平竞争精神。
比如,微软公司坚决否认自己将弃英特尔而去,跟微星公司组成“mm组合”,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在电脑芯片领域,微星半导体是后来者,是个不服管教的小孩,但这位正处于青春期的毛头小孩的性格很是倔强,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它如同一位斗士,即使被撞的头破血淋损失惨重或者精疲力竭,也勇敢地向着强大的对手发起挑战:
“如果英特尔和微星半导体都计划要转型成为一家新闻媒体公司,微星半导体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它只要换个公司招牌就行了。这家中国公司对操纵媒体和舆论有与众不同的才华,它不计后果地花出大把大把的美元,养肥了美国数家大型新闻巨头,让美国新闻界的老板们也乐于表达这家公司的观点。
导演这一切的就是前好莱坞的大导演李思明,他既然被好莱坞的某些人称为战后‘最伟大的导演’,看来这一切皆是出于本能——导演们包括电影公司的老板们总是在电影上映之前,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新片宣传,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甚至制造出男女主角的诽闻,就是让人记住新片的名子也好啊。
虽然美国市场上出现的微星芯片可以忽略不计,产品也并非很先进,但是李思明却成功地将自己的公司塑造成了一个令人钦佩甚至还有些令人同情的勇士,美国人总是很欣赏‘个人奋斗’的,就像洛奇,就像阿里。现在人人都知道有一家中国公司也是英特尔公司有力的挑战者。如果一个小孩跟一个成年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一般会产生保护前者的冲动,因为前者太弱小,站在了道德的高峰。要是有人愿意去试用微星电脑芯片,那么李思明就达到了目的。
只是微星半导体如果能够在技术上领先,那才真正有说服力!李思明的努力,最终结局如何,还很难预测。”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最伟大的导演在线阅读
<!--over-->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最伟大的导演
虽然高胜利等人选择了辞职,但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极为满意。虽然工作的节奏是国际水准,但这薪水也是国际标准,内部的工作氛围也是极佳,这样的工作哪里找去?
“事情要尽可能做的漂亮些!”
这是李思明一惯的要求,曾智也是个比较圆滑的人,徐大帅通常也是个很有手腕的人。关于内部员工创业的冲动事件暂告一段落了,李思明通过这个指导意见书,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个人的尊重,也体现出了公司对留住每一个人的决心和耐心。当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能让所有人能够安心于本职工作——老板们即使很乐意帮助员工,但也不是“败家子”。
这就是所谓的胸怀,李思明尽量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也说的尽可能语重心长,体现出自己的真正爱护关怀之心。
微星科技集团——中国大陆最佳雇主企业,这是某新潮财经杂志给出的评论结果,说的是1994年,看来今年也会如此。微星科技集团已经蝉联了这个称号好几年,它成了中国各大学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之地,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每年两次的中国高校巡回招聘活动,吸引着无数的心怀期待的大学生们,即使是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也积极地争取进入这家公司工作,当然如果能进入微星中央研究院工作最好——这是中国目前少有的被世界科技界公认为一流水准的研究院之一。
但这并不能说微星科技集团就没有开除过人。就如同最先进的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也总是会出现次品的情况。招聘也一样,各种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影响到招聘人员的判断,新进的员工总会有出现不适应岗位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新人,一般会安排调换岗位,直到找到合适用位置为止。
“我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我顶着烈日跑市场?不干!”90年代前期,大学生还属于稀缺资源,有人当然会这样表示。
对于这样的人,公司当然也不在乎,就象这样的人不太在乎公司的工作一样。
“就像谈恋爱,谈不好,就早点分手,否则就是浪费大好青春。”李思明等人这样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
所以,被辞退的年轻人也会这么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或者,有人会拿着最后一笔薪水,然后意气风发地高叫:“仰天大笑辞职去,我辈岂是蓬嵩人!”
微星科技集团从去年夏天开始在天津塘沽和上海浦东保税区开工的新生产基地,可望提前两到三个月建成,这就意味着公司的产能将翻一番,成本也将大规模降低。微星科技在当地的投资,也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也效仿深圳,力争围绕着微星生产的基地形成一个产业群,可谓是想尽了心思。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注册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达到1200家,传统产业的投资在深圳已经不受欢迎,要是有污染或者是劳动力密集型的高耗能产业,有多远推多远。
香港和记在1995年上半年成功地推出cdma业务,成为世界第二家商用cdma业务提供者,目前已安装了190个基站和20个直放站,覆盖了香港市区、半数地铁站及香港公路网,用户规模达到30万。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数用户是冲着质量优异造型小巧的cdma手机而选择和记的,而不是广告上所说的天花乱坠的cdma的种种所谓“优越性”,这让和记电讯不得不强烈要求anycall电讯暂时不要在香港推出gsm手机。但是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少量anycall牌的直板gsm手机,那是从欧洲转手过来的,价格涨了一个档次,仍然有人购买。
大陆无线寻呼(bp机)也取得极大的发展,到1995年6 月底无线寻呼用户就达到1378.8万户,已跃居世界第三位。anycall电讯进入这一市场较早,其中至少有1000万台bp机是anycall品牌的。而到了1995年6 月底,广东省内的cdma移动网络基本建成,也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广东省内移动电话放号数达到100万户,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始建设,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利益,光是收移动通讯通话费就让国家电信部门赚翻了,众多的与建网相关的私营或国有企业也鼓动着电信部门加快基础建设投资,好从中多分一块蛋糕,而深圳的固话普及率也才刚过30%。移动通信的情况与国际是一致的,近年来,世界电信产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到1994年底,移动电话已在133个国家开通。1994年, 全球国际电信业务量增长了12%,电信服务收入达672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9.1%。
最大收益者当然是anycall电讯,股票的市值一直往上飞涨,股票已经分拆了两次,市值达到了1500亿港元。
不过到目前为上,还没有人高喊垄断,这不过是早晚的问题。李思明当然会一边数着钱,一边祈祷“有识之士”们都瞎了聋了哑了最好。
英特尔以它强大的品牌优势和雄厚的科技实力,继续占据着台式机、笔记本和服务器市场的大半份额,mid和cyrix分食着剩下的可怜的份额。不过,microstar微星半导体的日子显然要好过的多,因为它独霸着中国大陆市场的绝大部分,尽管这个市场日前的容量还很小,但是这个新兴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了30%。
英特尔公司由一家存储器公司到一家微处理器公司的转型,是痛苦而短暂的,却使英特尔完成了升华。蓝色巨人ibm当初不肯接受386,行业新兵康柏、戴尔和中国台湾的acer则抓住了历史机遇,率先推出基于386芯片的个人电脑——它的微处理器来自英特尔,操作系统来自微软,键盘、监视器、驱动器等来自多个依循开放标准的专业供应商。来自五湖四海的起义者们很快形成“蚂蚁雄兵”之势,“彼此兼容、自由竞争”的新的产业标准建立起来。虽然后来ibm也重拾386,但pc行业的格局已被386戏剧性的成功所颠覆:兼容机大行其道,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件来自英特尔和微软,格鲁夫(葛洛夫)强硬的决定独家生产386而不是按照ibm的指示授权给amd等“第二供货商”,到90年代电脑行业不再随着ibm的脉搏而动。
早在1988年4月,《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令人敬畏的英特尔垄断了属于自己的市场,整个pc行业和华尔街都意识到,英特尔控制的是美国利润最丰厚的垄断行业之一。”这一年英特尔20岁,它创下了28.75亿美元的营收和4.529亿美元利润,在全球《财富》500强榜单上攀升了50位,来到第150名。1990年,英特尔首度以“新电脑产业”来称呼pc工业,相对于大型机组成的“旧电脑产业”,电脑产业步入新纪元。
但英特尔与中国的故事很不顺利,当中国开始打开自己的国门之时,英特尔的当家人对中国人能否买得起电脑十分怀疑,在观望中国长达6年之后,1985年英特尔决定试水中国,此时英特尔已经做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决定——转向针对个人电脑的微处理器业务,但当时在中国只是从事着非核心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而当进入90年代时,pc全球范围内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包括中国。但是微星半导体的横空出世,将英特尔刚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市场形象和唯一芯片提供者的优势给打破了,让它在中国的市场的占有率三个月内降到了零,甚至都没给缓冲的时间。这并非是微星半导体的微处理器有多么先进,它跟英特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这是英特尔自己的缘故。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英特尔的决策者们就在反思。因为他们发现当初自己的反应实在是过于冲动,不分清红皂白,将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微星半导体看成了一个卑鄙无耻的“盗匪”,引发了中国人同仇敌忾的一致感情,有一颗“中国芯”是中国人最激动人心的地方,从而让自己被中国人赶出了中国长达三年之久,顺带着美国品牌的电脑也受到连累,是英特尔他们亲手将微星半导体推上“中国民族芯片代言人”的宝座的,而并非李思明主动自封的,也不是正常的市场竞争的结果,这对英特尔向来十分珍视的市场正面形象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中国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正日益显示出它的价值——她庞大的人口和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对高科技产品兴趣的人民,足以诞生一个世界级的本土计算机公司,也足以壮大一个世界级的本土芯片厂商,在各行各业任何一种产品莫不如此,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不放弃努力的话。
所以在1994年的时候,英特尔公司痛定思痛,极力地促成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尽管它跟微星半导体还在亚洲和美国本土,很“热烈”很“友好”地扯皮。于是英特尔公司又气势汹汹卷土重来,美国品牌的电脑公司在痛失中国市场之后也在1994年底一起杀入中国这个新兴市场。中国计算机厂商包括微星半导体在内都集体感到了恐慌,心中也有丝丝寒意。而对于我们中国计算机厂商来说,1995年和1996年将会是个关键。
微星半导体到底挣不挣钱?这也是一个很值得业内人士关心的话题。这由不得市场人士不关心,amd连年亏损,还看不到扬眉吐气的时候,关心弱者是人之常情,要是这想第二阵营的芯片厂商都倒闭了,那么用户将只有唯一的选择。但大部分人认为微星半导体至少不亏损,即使赢利也可以忽略不计。这基本符合事实,同样档次的芯片,微星半导体的芯片一般要比英特尔公司的芯片要便宜15%左右,这本身就降低了赢利的空间,但是微星半导体公司其实还有一项不为人注意的收入——它最早的一号晶圆厂每年承担着中国尖端技术装备所需芯片及系统的生产,而这其中的利润率是相当高的,因为中国的军工、航天与卫星制造部门想进口相关产品也无从进口,这让微星半导体在相关领域成了唯一的选择。这多半是来图加工,利用微星半导体在先进制造方面积累的技术生产相关的精密芯片,有时,军方还委托或者联合微星中央研究院的ic研发部门进行攻关。
李思明一边很小心地保证自己的产品的“优异”性能,至少不是一个有可能对自身市场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产品,一边如同一个隐藏在丛林深处的毒蛇,等着英特尔公司犯错。即使微星半导体被国人冠以“民族电脑产业大救星”的称号,微星半导体公司所有成员也都知道自己不过是跟在英特尔这个巨人的后面,努力地兼容英特尔的芯片不被甩开而已。所以李思明至少要关注自己芯片的性能和质量,自从1985年第一批香江牌“问题”彩电被召回以来,微星科技集团就对外宣布,只要是集团下属公司的产品在设计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就无条件召回,近10年以来公司很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当然也没发生产品第二次召回,但却树立起了自己的产品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形象。在中国市场,人们在选购微星科技集团的产品时,通常会说:“微星的产品质量好,有保证!”不管技术上是不是领先,人们选择向微星品牌倾斜。
市场领先的英特尔会犯错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正如李思明曾对儿子所说的,在一个班级内当第一名很不容易,老师们天天盯着你这个优等生,想放下书本玩一玩闹一闹,老师们立刻苦口婆心地劝导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差生们妒忌着,第二名在身后虎视眈眈着。公司也一样,一旦成了市场的第一名尤其是唯一的霸主的时候更是如此,人们通常对这样的企业钦佩的同时,也会妒忌甚至产生仇恨的心理。
去年的10月30日,美国弗吉尼亚林奇堡学院的数学家托马斯奈斯利对多家机构和媒体发出一封电子邮件,指称英特尔的奔腾浮点运算单元存在“程序缺陷(bug)”。英特尔坚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每过2.7万年,才有0.5%的几率可能产生错误。这也是事实,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激怒了消费者,当时的《财富》杂志报道称,英特尔“被普遍仇恨与畏惧”。12月12日,ibm在互联网上宣布,“公司决定,ibm将停止把配置奔腾产品的个人电脑投放市场”。这给了英特尔当头一棒,英特尔遭遇了公司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12月20日,英特尔决定对有浮点缺陷的奔腾处理器采取无条件更换政策。这一事件让英特尔付出了4.75亿美元的赔偿款,但是最终没有倒下。ceo格鲁夫未来的继承者coo贝瑞特挺身而出,在危机中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并掌控局势,成为挽救英特尔的英雄
微星半导体是事件的最大的受益者,当时ibm正筹划着重返中国市场,双方一拍即合,ibm一次性从微星半导体采购了最新款的“龙腾”芯片30万块。但是采用这些芯片的计算机产品一律是在中国本土之外销售,因为微星半导体跟国产电脑公司达成过协议——国产电脑保证只采购微星芯片,微星半导体也要保证不能给国外品牌提供芯片,除非在国外市场。对于ibm来说,这也是它在中国市场再一次树立自己形象的好机会。
英特尔在未来还是会犯错的,李思明仍然在等待下一次机会。
微星半导体跟英特尔公司之间的“不得不说”的故事,绝对是人们喜欢谈论的,人们在谈论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明争暗斗的时候,就如同翻阅小报上刊登的好莱坞大明星们的绯闻和丑闻一样,富有“娱乐精神”。
比如,英特尔公司最近招聘了大批华人新职员,微星半导体上个月挖了英特尔公司的几位研发人员;
比如,英特尔指责微星半导体公司对日本渠道商给予不正当的补贴,微星半导体向媒体“揭露”英特尔企图用排他性的协议控制整个市场,搞“市场霸权主义”。
比如,英特尔高级副总裁指责微星半导体剽窃,微星半导体则认为自己被“污蔑”,反对英特尔搞“舆论恐怖主义”和“舆论霸权主义”,有违公平竞争精神。
比如,微软公司坚决否认自己将弃英特尔而去,跟微星公司组成“mm组合”,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在电脑芯片领域,微星半导体是后来者,是个不服管教的小孩,但这位正处于青春期的毛头小孩的性格很是倔强,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它如同一位斗士,即使被撞的头破血淋损失惨重或者精疲力竭,也勇敢地向着强大的对手发起挑战:
“如果英特尔和微星半导体都计划要转型成为一家新闻媒体公司,微星半导体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它只要换个公司招牌就行了。这家中国公司对操纵媒体和舆论有与众不同的才华,它不计后果地花出大把大把的美元,养肥了美国数家大型新闻巨头,让美国新闻界的老板们也乐于表达这家公司的观点。
导演这一切的就是前好莱坞的大导演李思明,他既然被好莱坞的某些人称为战后‘最伟大的导演’,看来这一切皆是出于本能——导演们包括电影公司的老板们总是在电影上映之前,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的新片宣传,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甚至制造出男女主角的诽闻,就是让人记住新片的名子也好啊。
虽然美国市场上出现的微星芯片可以忽略不计,产品也并非很先进,但是李思明却成功地将自己的公司塑造成了一个令人钦佩甚至还有些令人同情的勇士,美国人总是很欣赏‘个人奋斗’的,就像洛奇,就像阿里。现在人人都知道有一家中国公司也是英特尔公司有力的挑战者。如果一个小孩跟一个成年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一般会产生保护前者的冲动,因为前者太弱小,站在了道德的高峰。要是有人愿意去试用微星电脑芯片,那么李思明就达到了目的。
只是微星半导体如果能够在技术上领先,那才真正有说服力!李思明的努力,最终结局如何,还很难预测。”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最伟大的导演在线阅读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