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司马章那般在街市上叫嚣“天下大乱”,已然让不少将士记住了他这张脸,如此,王征想要留下他,没有一点胆魄是做不到的。
本来,司马章想的是,王征即便有胆子留下他,中间也会纠结一会儿,然后将他留下,做一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门客。
王征若行此举,尚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样做能够给他自己减少很多麻烦,司马章对此,心里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司马章没想到,王征却是片刻未有迟疑,直接应下,而且还任命他为参军校尉,主管一县行政。
如此重用,又是抛头露面的工作,王征怎么就能如此直接的应允下来?
莫非王征自己没考虑到这一点?
按照司马章此前对王征心智的判断,这是不可能的。
如此,王征应允的这般毫不犹豫,要么是真的胆魄惊人,要么便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已经了解决的方案,只有这两种可能,而即便是后者,也是需要不小的胆魄。
有胆魄才能成大事,由于此事,司马章在王征身上隐隐嗅到了一丝枭雄的气味。
或许,自己可以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豪赌一把。
司马章心道一声,当即也不再迟疑,即刻起身,对着王征行了一个大礼,道:“草民愿为大人效劳。”
王征也是站起了身来,将司马章扶起,语道:“先生不必如此,先生居于俗世尚能洞察天下大势,如此大才,实在令学生心生敬佩,学生以后就多仰仗先生指点了。”
“属下定当鞠躬尽瘁。”司马章再次行礼道。
王征听闻司马章将对自己的称呼由“草民”换成了“属下”,脸上也是浮出了一丝笑意。
王征当然不知道司马章的心思,不过即便他知道了,也不会当回事,因为在他的感觉里,根本就没把司马章口出狂言这回事当成一个障碍。
区区小事而已,随便用些手段就能搞定。可以偷换一下概念,也可以编造其他一些借口,虽然方法也可能有漏洞,但谁让坵戎县现在是王征的一亩三分地呢,权力在手,王征说什么是什么,根本就不怕下面的人叫嚣。
也或许王征将此事看的这般洒脱,真的代表着他胆魄惊人,不过所谓当局者迷,王征自己是没有任何察觉的。
……
当天下午,王征装模作样的亲审了“司马章口出大不敬之语”一案,最终判决司马章无罪,用的理由是:司马章本是一个说书的,当时喝了点酒,便在大街上敞开了嗓子,讲的内容“良太祖”陈旦的一统天下的伟业。
随后,王征也不管那几个将士信不信,直接就将这个判决结果公布了出去。
第二天,王征授于司马章“参军校尉”一职,统领坵戎县政务。
所谓参军校尉,也是大良军制中的一个职位,隶属营部之下,级别相当于队长,不过是受营部直属的,“参军”指的便是“参谋军事”。司马章任坵戎县驻军的参军校尉,其实就相当于是王征的军师了,而其级别也完全有资格管理坵戎县的政务。
王征在任命司马章为参军校尉的当天,就将坵戎县的政务工作跟司马章进行了交接。
交接之时,王征还不放心的嘱咐了许久。
王征如此,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此前制定的制度是一个好制度,能够让坵戎县快速的富裕起来,所以他不想司马章接手之后,胡乱修改,让他前功尽弃。
不过等王征嘱咐说完之后,司马章却是毫不留情的给了他当头一棒。
根据司马章所言,王征制定的这个制度,的确能够快速让坵戎县富裕起来,但同时却是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大祸根。
王征的制度是以商业为主的,这与目前大良朝的行政理念南辕北辙,王征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说好听点是标新立异,说难听点就是没把大良政权放在眼里,是在自寻死路。
文明传承至今,“士农工商”的概念根深蒂固,“商人”在良朝百姓的观念之中,是属于最下等的,商人身份低微,即便家财万贯,出门也不得乘马车穿华服,而且一经行商,便无走入仕途之资格。
如此形势之下,王征这般重视商业,其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商人的地位。这样下去,或许过几年,坵戎县会成为商人的天堂,但是与之相对的,王征的这番行为,则会受到全方位的针对和打压。
阴州官府不会放过他,燕王军也不会放过他,阴州的一些士族也不会放过他,甚至于百姓也不会支持他。
司马章警告王征,王征现在改制刚刚开始,这些东西还没有表现出来,但这种制度一旦实行超过半年以上,他便会死无葬尸之地。
改革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是皇帝想要改革尚且困难重重,何论王征这一区区校尉,简直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司马章的这一席话,传入王征耳中,王征全身是冷汗直冒,紧忙请教司马章该如何是好。
司马章见到王征认识到错误,语气也是缓和了许多,说让王征不必过分担心,现阶段只要他们对制度做出一番休整,是不会出问题的。
同时,司马章又安慰了一下王征,说王征的积极开拓的精神是没错的,只是步子一下子迈的太大了。发展商业商业可行,但却是谨慎而行,用徐徐图之。
随后,司马章结合大良律法和阴州当地的现行制度,给王征勾画了一张“以农为主,以工为辅,商业暗行”制度。
所谓“商业暗行”就是给商业披上农业和工业的保护衣。
打个比方,征召民工去修一条路,此视为“工”,而王征却是可以在这个“工”的基础上颁布一个福利制度,比如每个参加修路的民工都可以得到一匹布匹作为酬劳或者赏赐,如此,坵戎县就可以理所应当的经营布匹生意了。
诸如此类,包含多个行业,中间亦还有着许多细节需要斟酌。
司马章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给王征讲述了这种制度的方方面面,王征听完之后,直接拍案而起。
若按照司马章的制度实行,既能够让得坵戎县快速发展,还不会众矢之的,简直是完美!
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了,这个司马章真的是位大才!
于是乎,王征果断点头同意。
本来,司马章想的是,王征即便有胆子留下他,中间也会纠结一会儿,然后将他留下,做一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门客。
王征若行此举,尚在情理之中,毕竟这样做能够给他自己减少很多麻烦,司马章对此,心里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司马章没想到,王征却是片刻未有迟疑,直接应下,而且还任命他为参军校尉,主管一县行政。
如此重用,又是抛头露面的工作,王征怎么就能如此直接的应允下来?
莫非王征自己没考虑到这一点?
按照司马章此前对王征心智的判断,这是不可能的。
如此,王征应允的这般毫不犹豫,要么是真的胆魄惊人,要么便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已经了解决的方案,只有这两种可能,而即便是后者,也是需要不小的胆魄。
有胆魄才能成大事,由于此事,司马章在王征身上隐隐嗅到了一丝枭雄的气味。
或许,自己可以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豪赌一把。
司马章心道一声,当即也不再迟疑,即刻起身,对着王征行了一个大礼,道:“草民愿为大人效劳。”
王征也是站起了身来,将司马章扶起,语道:“先生不必如此,先生居于俗世尚能洞察天下大势,如此大才,实在令学生心生敬佩,学生以后就多仰仗先生指点了。”
“属下定当鞠躬尽瘁。”司马章再次行礼道。
王征听闻司马章将对自己的称呼由“草民”换成了“属下”,脸上也是浮出了一丝笑意。
王征当然不知道司马章的心思,不过即便他知道了,也不会当回事,因为在他的感觉里,根本就没把司马章口出狂言这回事当成一个障碍。
区区小事而已,随便用些手段就能搞定。可以偷换一下概念,也可以编造其他一些借口,虽然方法也可能有漏洞,但谁让坵戎县现在是王征的一亩三分地呢,权力在手,王征说什么是什么,根本就不怕下面的人叫嚣。
也或许王征将此事看的这般洒脱,真的代表着他胆魄惊人,不过所谓当局者迷,王征自己是没有任何察觉的。
……
当天下午,王征装模作样的亲审了“司马章口出大不敬之语”一案,最终判决司马章无罪,用的理由是:司马章本是一个说书的,当时喝了点酒,便在大街上敞开了嗓子,讲的内容“良太祖”陈旦的一统天下的伟业。
随后,王征也不管那几个将士信不信,直接就将这个判决结果公布了出去。
第二天,王征授于司马章“参军校尉”一职,统领坵戎县政务。
所谓参军校尉,也是大良军制中的一个职位,隶属营部之下,级别相当于队长,不过是受营部直属的,“参军”指的便是“参谋军事”。司马章任坵戎县驻军的参军校尉,其实就相当于是王征的军师了,而其级别也完全有资格管理坵戎县的政务。
王征在任命司马章为参军校尉的当天,就将坵戎县的政务工作跟司马章进行了交接。
交接之时,王征还不放心的嘱咐了许久。
王征如此,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此前制定的制度是一个好制度,能够让坵戎县快速的富裕起来,所以他不想司马章接手之后,胡乱修改,让他前功尽弃。
不过等王征嘱咐说完之后,司马章却是毫不留情的给了他当头一棒。
根据司马章所言,王征制定的这个制度,的确能够快速让坵戎县富裕起来,但同时却是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大祸根。
王征的制度是以商业为主的,这与目前大良朝的行政理念南辕北辙,王征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说好听点是标新立异,说难听点就是没把大良政权放在眼里,是在自寻死路。
文明传承至今,“士农工商”的概念根深蒂固,“商人”在良朝百姓的观念之中,是属于最下等的,商人身份低微,即便家财万贯,出门也不得乘马车穿华服,而且一经行商,便无走入仕途之资格。
如此形势之下,王征这般重视商业,其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商人的地位。这样下去,或许过几年,坵戎县会成为商人的天堂,但是与之相对的,王征的这番行为,则会受到全方位的针对和打压。
阴州官府不会放过他,燕王军也不会放过他,阴州的一些士族也不会放过他,甚至于百姓也不会支持他。
司马章警告王征,王征现在改制刚刚开始,这些东西还没有表现出来,但这种制度一旦实行超过半年以上,他便会死无葬尸之地。
改革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是皇帝想要改革尚且困难重重,何论王征这一区区校尉,简直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司马章的这一席话,传入王征耳中,王征全身是冷汗直冒,紧忙请教司马章该如何是好。
司马章见到王征认识到错误,语气也是缓和了许多,说让王征不必过分担心,现阶段只要他们对制度做出一番休整,是不会出问题的。
同时,司马章又安慰了一下王征,说王征的积极开拓的精神是没错的,只是步子一下子迈的太大了。发展商业商业可行,但却是谨慎而行,用徐徐图之。
随后,司马章结合大良律法和阴州当地的现行制度,给王征勾画了一张“以农为主,以工为辅,商业暗行”制度。
所谓“商业暗行”就是给商业披上农业和工业的保护衣。
打个比方,征召民工去修一条路,此视为“工”,而王征却是可以在这个“工”的基础上颁布一个福利制度,比如每个参加修路的民工都可以得到一匹布匹作为酬劳或者赏赐,如此,坵戎县就可以理所应当的经营布匹生意了。
诸如此类,包含多个行业,中间亦还有着许多细节需要斟酌。
司马章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给王征讲述了这种制度的方方面面,王征听完之后,直接拍案而起。
若按照司马章的制度实行,既能够让得坵戎县快速发展,还不会众矢之的,简直是完美!
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了,这个司马章真的是位大才!
于是乎,王征果断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