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很赞成王平带着世子前来,唯独房玄龄有些忧虑,他并不认为王平让世子来文渊阁学习从政是好事,文渊阁的六位阁老,他自己、杜如晦、萧禹、张谦、长孙无忌、高士廉六人,其中张谦的妹妹和长孙无忌的妹妹都是雍王的后宅中,他们肯定是支持自己的妹妹的,萧禹是杨若惜的舅舅,那也不用多说,高士廉也是长孙无垢的舅舅。..
每位阁老都有自己所要支持的人,那王平带王述成前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呢,现在还好,张敏和长孙无垢生的都是女儿,如果日后是儿子,那又是一箭头疼之事,但是既然王平已经决定了,他也不好出言反对。
房玄龄牵着王述成的手,事已至此,他也只好自己好好的来教导他了,俗话说,从小可以看大,一个人长大后的性格在他小时候就能看的出来。
王述成和他父亲王平完全不一样,王平强势彪悍,独断专行,杀伐果断,但是房玄龄知道,在乱世需要这样一位铁血的君主来开创天下,但是等到天下太平,天下将不需要这样一个君主,他们需要的是一位仁君。
而王述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温文尔雅,更加的宽厚仁义,知书达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一个仁君。
房玄龄虽然辅佐王平,杀伐天下,很多时候他也主张杀伐,但是他也希望以后的君主是一个仁君,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太平盛世。
王述成无疑就是他的希望,他耐心的教导着王述成,
“世子,看一本奏疏。首先要注意格式,注意条理,注意书法,这虽然只是外在的东西,但可以看出上奏者的品行。一本格式工整、条理清楚、书法优美的奏疏,就说明上奏者是一个很有秩序的人。说明他的思路很清晰,说明很在意自己的名声。这样的人在品行上不会有大问题,所以说见文见其人。见字见其行,也就是这个道理。相反,一本思路混乱。书法缭乱的奏疏,这样的上奏者首先就说明他内心浮躁,不能从容处事。”
房玄龄说得很慢,侃侃而谈,王述成也全神贯注地听着。至始至终没有插一句话,这让房玄龄感到十分欣慰,一个善听者,也那就能成为纳谏如流的君王。
第二日一早,王平又带着长子王述成前往大兴城外的军营,探望士兵,以前王平都要不定时的去军营瞧一瞧,但是带着儿子还是第一次,这也是王平第一次肯定王述成的地位,明确他继承人的位置。
马车内,王述成一眼不发,这与王平想象中的不一样,他见儿子比较紧张,然后微微笑道:“你是害怕去军营吗?”
王述成点头道:“孩儿有点怕军队的杀气。”
“作为上位者,必须控制好自己的军队,一切的阴谋,在强大的军队面前都是不足为据的,所以你也要多去军营瞧瞧,父亲可能年后就要出征了。”王平淡淡的说道,统一天下的步伐已经耽搁了很久了,自己已经给了李唐喘息的时间了,自己必须兴王师,一举平定天下。
王述成吃了一惊,“父亲又要出征吗?”
王平点了点头,有些感概道:“今明两年是最关键的时候,或许以后,父亲就不用在出征了。”
王平说的是实话,今明两年内,灭了李唐,他必定会登基称帝,到时候坐了皇帝,那他要出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位于大兴城外的军营是中军都督府的卫所,也在大兴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军营,有驻军三万人。
目前,这座军营主要是跟随王平纵横关中的老兵为主,因为他们最忠心,护卫京城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此一来,却是没有什么功劳可以捞的了。
这做军营的主官是冷漠,然后有马绍、常何、王阳等人,这些人都是老人了,看见王平来了,都前来拜见。
王平笑着让众人起身,然后指了指儿子对大家说道:“今天让成儿前来,来见一见世面,他还年幼,以后还请各位将军多多辅佐。”
不用王平吩咐,王述成便拱手说道:“给各位叔叔伯伯见礼了。”
众位将领措不及防,还是马绍反应极快,连忙上前将王述成扶着,“世子不必如此,我等担当不起啊。”
而冷漠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王平,他可是听说王平将世子带着去了文渊阁,现在有带来军营,这个意思就是很明显了,估计王平登基之后,就会立王述成为太子了。
随着王平走进军营,三万大军顿时欢呼起来,欢呼声响响彻入云,这是带领他们建立王朝的主帅,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大隋皇帝,在他们心中,王平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每年王平都会来看他们,都会和他们说说话,并不是空话,都会给将士们一些承诺,尤其今年,大家心中都很清楚,今年将是大变的一年,王平会给大家什么承诺,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望着下面一张张充满激动而期盼的脸庞,王平仿佛也被感染了,他深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各位兄弟,我来看大家了!”
说完,他深深施一礼,又继续道:“各位弟兄浴血奋战,才让关中太平,但是把你们放在这里,我也于心不安,但是你们让京城更加的稳定,这都是你们的功劳,所以明年,我将带你们出征,让你们跟随我,纵横天下,让你们感受大隋的强大。。。”
“大都督万岁。”
“大都督万岁”
王述成感受到了这种狂热的气氛,他才明白父亲在军队中的权威,这才深深的理解了父亲给他说的话,只有抓紧军队,才能坐稳天下,才能不惧任何人,任何事。
就在王平带着王述成前往军营的时候,裴青儿则是带着王凝玉来到了大兴城的一个坊内,虽然这里并不是城内的富人区,但是这里住着很多阵亡将士的家人,王平前往军营,那作为王妃,她就要来安抚这些阵亡将士的家人,这也是裴青儿每年也要做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军队才是王平的根本。(未完待续。)
每位阁老都有自己所要支持的人,那王平带王述成前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呢,现在还好,张敏和长孙无垢生的都是女儿,如果日后是儿子,那又是一箭头疼之事,但是既然王平已经决定了,他也不好出言反对。
房玄龄牵着王述成的手,事已至此,他也只好自己好好的来教导他了,俗话说,从小可以看大,一个人长大后的性格在他小时候就能看的出来。
王述成和他父亲王平完全不一样,王平强势彪悍,独断专行,杀伐果断,但是房玄龄知道,在乱世需要这样一位铁血的君主来开创天下,但是等到天下太平,天下将不需要这样一个君主,他们需要的是一位仁君。
而王述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温文尔雅,更加的宽厚仁义,知书达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一个仁君。
房玄龄虽然辅佐王平,杀伐天下,很多时候他也主张杀伐,但是他也希望以后的君主是一个仁君,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太平盛世。
王述成无疑就是他的希望,他耐心的教导着王述成,
“世子,看一本奏疏。首先要注意格式,注意条理,注意书法,这虽然只是外在的东西,但可以看出上奏者的品行。一本格式工整、条理清楚、书法优美的奏疏,就说明上奏者是一个很有秩序的人。说明他的思路很清晰,说明很在意自己的名声。这样的人在品行上不会有大问题,所以说见文见其人。见字见其行,也就是这个道理。相反,一本思路混乱。书法缭乱的奏疏,这样的上奏者首先就说明他内心浮躁,不能从容处事。”
房玄龄说得很慢,侃侃而谈,王述成也全神贯注地听着。至始至终没有插一句话,这让房玄龄感到十分欣慰,一个善听者,也那就能成为纳谏如流的君王。
第二日一早,王平又带着长子王述成前往大兴城外的军营,探望士兵,以前王平都要不定时的去军营瞧一瞧,但是带着儿子还是第一次,这也是王平第一次肯定王述成的地位,明确他继承人的位置。
马车内,王述成一眼不发,这与王平想象中的不一样,他见儿子比较紧张,然后微微笑道:“你是害怕去军营吗?”
王述成点头道:“孩儿有点怕军队的杀气。”
“作为上位者,必须控制好自己的军队,一切的阴谋,在强大的军队面前都是不足为据的,所以你也要多去军营瞧瞧,父亲可能年后就要出征了。”王平淡淡的说道,统一天下的步伐已经耽搁了很久了,自己已经给了李唐喘息的时间了,自己必须兴王师,一举平定天下。
王述成吃了一惊,“父亲又要出征吗?”
王平点了点头,有些感概道:“今明两年是最关键的时候,或许以后,父亲就不用在出征了。”
王平说的是实话,今明两年内,灭了李唐,他必定会登基称帝,到时候坐了皇帝,那他要出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位于大兴城外的军营是中军都督府的卫所,也在大兴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军营,有驻军三万人。
目前,这座军营主要是跟随王平纵横关中的老兵为主,因为他们最忠心,护卫京城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此一来,却是没有什么功劳可以捞的了。
这做军营的主官是冷漠,然后有马绍、常何、王阳等人,这些人都是老人了,看见王平来了,都前来拜见。
王平笑着让众人起身,然后指了指儿子对大家说道:“今天让成儿前来,来见一见世面,他还年幼,以后还请各位将军多多辅佐。”
不用王平吩咐,王述成便拱手说道:“给各位叔叔伯伯见礼了。”
众位将领措不及防,还是马绍反应极快,连忙上前将王述成扶着,“世子不必如此,我等担当不起啊。”
而冷漠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王平,他可是听说王平将世子带着去了文渊阁,现在有带来军营,这个意思就是很明显了,估计王平登基之后,就会立王述成为太子了。
随着王平走进军营,三万大军顿时欢呼起来,欢呼声响响彻入云,这是带领他们建立王朝的主帅,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大隋皇帝,在他们心中,王平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每年王平都会来看他们,都会和他们说说话,并不是空话,都会给将士们一些承诺,尤其今年,大家心中都很清楚,今年将是大变的一年,王平会给大家什么承诺,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望着下面一张张充满激动而期盼的脸庞,王平仿佛也被感染了,他深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各位兄弟,我来看大家了!”
说完,他深深施一礼,又继续道:“各位弟兄浴血奋战,才让关中太平,但是把你们放在这里,我也于心不安,但是你们让京城更加的稳定,这都是你们的功劳,所以明年,我将带你们出征,让你们跟随我,纵横天下,让你们感受大隋的强大。。。”
“大都督万岁。”
“大都督万岁”
王述成感受到了这种狂热的气氛,他才明白父亲在军队中的权威,这才深深的理解了父亲给他说的话,只有抓紧军队,才能坐稳天下,才能不惧任何人,任何事。
就在王平带着王述成前往军营的时候,裴青儿则是带着王凝玉来到了大兴城的一个坊内,虽然这里并不是城内的富人区,但是这里住着很多阵亡将士的家人,王平前往军营,那作为王妃,她就要来安抚这些阵亡将士的家人,这也是裴青儿每年也要做的事情,因为他知道,军队才是王平的根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