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宴在欢快的氛围下慢慢展开着,而郑光和袁洪愈却不是那么的欢快,袁洪愈得知事情的内幕,原先升起的休息一段时间再去读书备考会试的想法顿时消失无踪,他也意识到,之所以自己每次考到高名次之后都会于下一次考试中失利,就是自己容易得意忘形且屡教不改的原因。
而这一次,被主考官在另一个人面前狠狠的训斥之后,袁洪愈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开始认真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儿子都到了可以读书的年龄才考取举人,而郑光年仅十七,不仅以小三元的身份连闯童子试,更考取举人第二名,或者说,如果没有别的情况发生,就该是第一名。
更别提之前还率领孱弱的苏州兵大破凶悍的倭寇两千余人,斩首一千五百级,创下如此辉煌的战绩,和他一比,自己算得上什么呢?居然就是这样,还能升起休息一段时间再去备考的想法,说白了,还是考取第一名之后过于相信自己,又一次犯了老毛病。
“孙师一言,实乃醍醐灌顶,叫我好生羞惭,想我袁某年过而立,才得中举人,与平之贤弟十七岁得中举人相比,也不知差到了什么地方,更别提贤弟有用兵之能,能为国分忧,而愚兄也仅仅只是个书生罢了。”离开房内,袁洪愈如此叹息道。
袁洪愈是个君子,为人坦荡,这大抵和他的出身有关,方才孙陛的口气,很明显与其家人是相识,那么袁洪愈应当是官宦子弟,家境优良,教育良好,这才有了这般君子之风,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就如同孙陛所说,容易得意忘形的缺点,但是这种缺点并不是太过于碍事,只要及时认清,改正便好。
“抑之兄长言过了,抑之兄长无论是才华还是行都是一等一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方才孙师所言,容易懈怠,考试是一环扣着一环,一场接着一场,绝非是一场考完,就没事了,今后我等做官遇到事情,也当是如此,绝非一件事情做完,就彻底完结,没有后续,所以,除非入土,否则,无论何时,都不能懈怠。”郑光言辞切切的说道,与此同时,不断地想起自己在大宋的征战岁月。
袁洪愈细细味了一下,躬身道:“愚兄受教了,贤弟之言,愚兄谨记在心。”
郑光忙道不可。
之后,两人与向青成功会师,结伴前往宴会大厅,大厅里按照考试名次,已经将个人的案几排列好,需对号入座,袁洪愈当仁不让的坐在了第一位,而郑光坐在了他下面,第二位的位置,向青则坐在了稍微后面一些的位置。
此刻,大厅里众人的目光也慢慢汇聚在了郑光和袁洪愈的身上,方才众人不知道风头最大的第一第二是何人,现在他们对号入座了,也就可以确定了,大家方才也在讨论这第一第二去了哪里,为何现在还没来,让很多想趁机结交的人都有些郁闷。
现在两人终于出现,想要结交的人就开始行动了,说起来,其实相识是比较纯粹的,只有解元最出风头,剩下的第二到第五号称五经魁,也会一起上台大跳魁星舞,但其实并不太受关注,比起中进士时的三鼎甲,乡试就差了一些,不过这一科的第二名实在是有些特殊,这个刚刚打败了两千多倭寇的少年英豪,实在是热点话题的不二人选。
要知道,大家都是南直隶出身,而南直隶的大半辖区都在倭寇的威胁范围之内,这里的很多士子人自懂事开始就生活在倭寇的阴影之中,除去一些和倭寇暗中勾结的大户人家子弟知道内情,别的大多数举子都是深受其害的,甚至还有一些人的亲人死在了倭寇的手里,所以,或多或少都对倭寇怀着切齿痛恨。
但是大明军队绵软无力,在东南之地,倭寇几乎可以横行无忌,大明军队设置的防线如同纸糊的一般,偌大的东南,军队闻倭寇之声就四处逃逸,整个东南,敢和倭寇作战的将军居然只有卢镗和汤克宽两人,其余的将军连打都不敢打,这就导致大家痛恨倭寇,却无时无刻不被大明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伤透了心,也随时生活在被倭寇夺取亲人的恐惧之中。
而此刻,郑光横空出世,苏州一战,大破两千倭寇,斩首一千五百级,实打实的战功战绩,一开始还被人们怀疑是不是虚报战功与冒名顶替,毕竟一个十七岁的小秀才如何能有这般强悍的能力,但是很快风向就转变了,人们谈听到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甚至参与到此事之中,个别嗅觉灵敏的人联想到如今那位强悍的不像话的锦衣卫指挥使,便顿时明白了一切。
这绝对是实打实的功绩,实打实的一千五百级首级,倭寇也的确是来了两千多人,被打败了,活着逃走的不到一百人,剩下的无法记首级是因为身体被火炮炸碎,难以计数,苏州军还生擒了大约十来个活着的倭寇。
就在昨天,所有的举子名额全部宣布完毕之后,应天巡抚苏松巡抚两个巡抚衙门联合在苏州和南京张贴了公示,以官府威信确认了苏州大捷的真实性,两个最高巡抚衙门的公示,让人们再无一丝怀疑,真的是大胜了,一场嘉靖以来东南抗倭战役从未有过的大胜利。
人们开始狂热的追捧起了这场大胜的缔造者,苏州知府范庆苏州秀才郑光。
范庆身为知府,保境安民是职责所在,不算奇怪,而郑光,此次战斗的实际指挥人,谋主,主将,为苏州之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郑光开始被人们热切的交谈起来,包括这些参加鹿鸣宴的新科举人们,他们也都是南直隶人,很多人出身一般,家就在倭寇的威胁范围内,对倭寇的痛恨可想而知,郑光一举消灭两千倭寇,等于为他们狠狠出了一口恶气,他们顿时对郑光好感大生。
此时,郑光高中第二名亚元的消息也传扬开来,能打仗,能读书,成绩还那么好,难道是第二个阳明公王守仁出现了?
郑光从落座开始,就有一大群人围了过来,又是作揖又是行礼,郑光都不知带该如何还礼,正准备还礼的时候,还被人死死托住,流着眼泪痛诉自己是如何痛恨倭寇,与倭寇有如何的不共戴天之仇云云,表示这一礼郑光应该受,不能还礼;接下来,二十几个和倭寇有杀亲之仇的举子聚在一起,联合起来给郑光行礼,感谢郑光为他们的家人报血海深仇,狠狠出了一口恶气,此情此景,让郑光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郑光开始觉悟,倭寇之乱早期的深层次原因大概真的是沿海人民对朝廷政策不满的抗议和抵制,但是,发展到了大规模杀人屠城的层次,似乎就不是那么纯粹的原因了,至少,大部分东南百姓深受倭寇之苦,就连这些读书人士子们也不能幸免,倭寇之乱绝非是简简单单的抵制政策行动,而是有一大群幕后黑手在操纵着。
自己的这次胜利,很明显出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至少郑光自己察觉出来的不对劲里面,就有着孙陛的一份在里面,郑光敏锐的感觉到孙陛之所以没有点取自己为解元,其原因肯定不仅仅是如此,一定还有别的原因在里面,而东南的局势,随着这次突如其来的倭寇袭城与突如其来的大胜,变得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
大概真的是要等待北京城里,那位至高无上的道君皇帝的意思传达来之后,人们才能知道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鹿鸣宴上,有心事的人心事重重,没心事的人没心没肺,袁洪愈作为魁首,不停的被人敬酒,几乎扛不住,郑光作为热门话题被更多的人围起来敬酒,还时不时的有“长辈”过来敬酒,然后带着郑光去某位“老先生”身边拜见一下,说是拜见,其实也就是哈拉几句有的没的,几乎没怎么记住到底见了哪些人,郑光就有些晕晕乎乎的被拉上高台跳起了魁星舞。
鹿鸣宴的最后,袁洪愈作为领唱,高歌一曲鹿鸣诗,随后,全场的举子们一起合唱同一首歌,载歌载舞的盛况之下,嘉靖二十五年的南直隶鹿鸣宴到此结束,南直隶提学孙陛先生作为主办方正式宣布鹿鸣宴结束,预祝诸位举子在明年二月的会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家一起欢庆!
之后,举子们还收到了南直隶官方赠送的精美纪念,五经魁还有额外的赠送,作为解元,袁洪愈还有一份礼物,等于袁洪愈一人得到了三份礼物;话说回来,这些精美到极致的金银制不在于其本身价值是多少,实在是这份意义非常荣耀,拿回去,以后老了,有儿孙的时候,拿出来给儿孙看,说这就是老子当年荣耀的见证,你们佩不佩服?佩不佩服?
而郑光也意外的得到了第三份礼物,一把装饰精美的。
<font
而这一次,被主考官在另一个人面前狠狠的训斥之后,袁洪愈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开始认真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儿子都到了可以读书的年龄才考取举人,而郑光年仅十七,不仅以小三元的身份连闯童子试,更考取举人第二名,或者说,如果没有别的情况发生,就该是第一名。
更别提之前还率领孱弱的苏州兵大破凶悍的倭寇两千余人,斩首一千五百级,创下如此辉煌的战绩,和他一比,自己算得上什么呢?居然就是这样,还能升起休息一段时间再去备考的想法,说白了,还是考取第一名之后过于相信自己,又一次犯了老毛病。
“孙师一言,实乃醍醐灌顶,叫我好生羞惭,想我袁某年过而立,才得中举人,与平之贤弟十七岁得中举人相比,也不知差到了什么地方,更别提贤弟有用兵之能,能为国分忧,而愚兄也仅仅只是个书生罢了。”离开房内,袁洪愈如此叹息道。
袁洪愈是个君子,为人坦荡,这大抵和他的出身有关,方才孙陛的口气,很明显与其家人是相识,那么袁洪愈应当是官宦子弟,家境优良,教育良好,这才有了这般君子之风,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就如同孙陛所说,容易得意忘形的缺点,但是这种缺点并不是太过于碍事,只要及时认清,改正便好。
“抑之兄长言过了,抑之兄长无论是才华还是行都是一等一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方才孙师所言,容易懈怠,考试是一环扣着一环,一场接着一场,绝非是一场考完,就没事了,今后我等做官遇到事情,也当是如此,绝非一件事情做完,就彻底完结,没有后续,所以,除非入土,否则,无论何时,都不能懈怠。”郑光言辞切切的说道,与此同时,不断地想起自己在大宋的征战岁月。
袁洪愈细细味了一下,躬身道:“愚兄受教了,贤弟之言,愚兄谨记在心。”
郑光忙道不可。
之后,两人与向青成功会师,结伴前往宴会大厅,大厅里按照考试名次,已经将个人的案几排列好,需对号入座,袁洪愈当仁不让的坐在了第一位,而郑光坐在了他下面,第二位的位置,向青则坐在了稍微后面一些的位置。
此刻,大厅里众人的目光也慢慢汇聚在了郑光和袁洪愈的身上,方才众人不知道风头最大的第一第二是何人,现在他们对号入座了,也就可以确定了,大家方才也在讨论这第一第二去了哪里,为何现在还没来,让很多想趁机结交的人都有些郁闷。
现在两人终于出现,想要结交的人就开始行动了,说起来,其实相识是比较纯粹的,只有解元最出风头,剩下的第二到第五号称五经魁,也会一起上台大跳魁星舞,但其实并不太受关注,比起中进士时的三鼎甲,乡试就差了一些,不过这一科的第二名实在是有些特殊,这个刚刚打败了两千多倭寇的少年英豪,实在是热点话题的不二人选。
要知道,大家都是南直隶出身,而南直隶的大半辖区都在倭寇的威胁范围之内,这里的很多士子人自懂事开始就生活在倭寇的阴影之中,除去一些和倭寇暗中勾结的大户人家子弟知道内情,别的大多数举子都是深受其害的,甚至还有一些人的亲人死在了倭寇的手里,所以,或多或少都对倭寇怀着切齿痛恨。
但是大明军队绵软无力,在东南之地,倭寇几乎可以横行无忌,大明军队设置的防线如同纸糊的一般,偌大的东南,军队闻倭寇之声就四处逃逸,整个东南,敢和倭寇作战的将军居然只有卢镗和汤克宽两人,其余的将军连打都不敢打,这就导致大家痛恨倭寇,却无时无刻不被大明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伤透了心,也随时生活在被倭寇夺取亲人的恐惧之中。
而此刻,郑光横空出世,苏州一战,大破两千倭寇,斩首一千五百级,实打实的战功战绩,一开始还被人们怀疑是不是虚报战功与冒名顶替,毕竟一个十七岁的小秀才如何能有这般强悍的能力,但是很快风向就转变了,人们谈听到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甚至参与到此事之中,个别嗅觉灵敏的人联想到如今那位强悍的不像话的锦衣卫指挥使,便顿时明白了一切。
这绝对是实打实的功绩,实打实的一千五百级首级,倭寇也的确是来了两千多人,被打败了,活着逃走的不到一百人,剩下的无法记首级是因为身体被火炮炸碎,难以计数,苏州军还生擒了大约十来个活着的倭寇。
就在昨天,所有的举子名额全部宣布完毕之后,应天巡抚苏松巡抚两个巡抚衙门联合在苏州和南京张贴了公示,以官府威信确认了苏州大捷的真实性,两个最高巡抚衙门的公示,让人们再无一丝怀疑,真的是大胜了,一场嘉靖以来东南抗倭战役从未有过的大胜利。
人们开始狂热的追捧起了这场大胜的缔造者,苏州知府范庆苏州秀才郑光。
范庆身为知府,保境安民是职责所在,不算奇怪,而郑光,此次战斗的实际指挥人,谋主,主将,为苏州之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郑光开始被人们热切的交谈起来,包括这些参加鹿鸣宴的新科举人们,他们也都是南直隶人,很多人出身一般,家就在倭寇的威胁范围内,对倭寇的痛恨可想而知,郑光一举消灭两千倭寇,等于为他们狠狠出了一口恶气,他们顿时对郑光好感大生。
此时,郑光高中第二名亚元的消息也传扬开来,能打仗,能读书,成绩还那么好,难道是第二个阳明公王守仁出现了?
郑光从落座开始,就有一大群人围了过来,又是作揖又是行礼,郑光都不知带该如何还礼,正准备还礼的时候,还被人死死托住,流着眼泪痛诉自己是如何痛恨倭寇,与倭寇有如何的不共戴天之仇云云,表示这一礼郑光应该受,不能还礼;接下来,二十几个和倭寇有杀亲之仇的举子聚在一起,联合起来给郑光行礼,感谢郑光为他们的家人报血海深仇,狠狠出了一口恶气,此情此景,让郑光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郑光开始觉悟,倭寇之乱早期的深层次原因大概真的是沿海人民对朝廷政策不满的抗议和抵制,但是,发展到了大规模杀人屠城的层次,似乎就不是那么纯粹的原因了,至少,大部分东南百姓深受倭寇之苦,就连这些读书人士子们也不能幸免,倭寇之乱绝非是简简单单的抵制政策行动,而是有一大群幕后黑手在操纵着。
自己的这次胜利,很明显出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至少郑光自己察觉出来的不对劲里面,就有着孙陛的一份在里面,郑光敏锐的感觉到孙陛之所以没有点取自己为解元,其原因肯定不仅仅是如此,一定还有别的原因在里面,而东南的局势,随着这次突如其来的倭寇袭城与突如其来的大胜,变得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
大概真的是要等待北京城里,那位至高无上的道君皇帝的意思传达来之后,人们才能知道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鹿鸣宴上,有心事的人心事重重,没心事的人没心没肺,袁洪愈作为魁首,不停的被人敬酒,几乎扛不住,郑光作为热门话题被更多的人围起来敬酒,还时不时的有“长辈”过来敬酒,然后带着郑光去某位“老先生”身边拜见一下,说是拜见,其实也就是哈拉几句有的没的,几乎没怎么记住到底见了哪些人,郑光就有些晕晕乎乎的被拉上高台跳起了魁星舞。
鹿鸣宴的最后,袁洪愈作为领唱,高歌一曲鹿鸣诗,随后,全场的举子们一起合唱同一首歌,载歌载舞的盛况之下,嘉靖二十五年的南直隶鹿鸣宴到此结束,南直隶提学孙陛先生作为主办方正式宣布鹿鸣宴结束,预祝诸位举子在明年二月的会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大家一起欢庆!
之后,举子们还收到了南直隶官方赠送的精美纪念,五经魁还有额外的赠送,作为解元,袁洪愈还有一份礼物,等于袁洪愈一人得到了三份礼物;话说回来,这些精美到极致的金银制不在于其本身价值是多少,实在是这份意义非常荣耀,拿回去,以后老了,有儿孙的时候,拿出来给儿孙看,说这就是老子当年荣耀的见证,你们佩不佩服?佩不佩服?
而郑光也意外的得到了第三份礼物,一把装饰精美的。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