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林天亲笔写书信,交于陆乘风,要其翌日即动身,前往浙东永嘉,请林祖!
浙江富饶,商业鼎盛,孕育出一学派,该学派认为:“物之所在,道之所在”(充盈宇宙的是物,而道存在于物的本身中);提倡功利之学,反对虚谈性命。此学派因其主张,故被称为功利学派、事功学派,因其发源地,又被称为永嘉学派,领袖叶适,居于永嘉水心村,故被称为水心先生。
事功学派影响极大,与理学、心学三足鼎立!
理学之领袖,乃朱熹,住所名紫阳楼,故又称紫阳先生。
心学之领袖,乃陆九渊,讲学象山书院,故又称象山先生。
三派之间,见解多有不合,故互有矛盾。
林祖,便是是事功学派中人!
翌日,陆乘风挟信而去。
洪咨夔闻听林天已回来,登门拜访,盛赞其仁德!
林天致歉,言说:“林某有事外出,四个月来未曾招待老先生,怠慢,怠慢!”
洪咨夔不以为意,感叹:“此四个月之见闻,实令老朽不敢置信!”
这天,林天与洪咨夔在书房,一同论道,洪咨夔不摆长者架子,林天也不卑不亢,他好歹也是受过马哲、毛思、邓理、江代、胡观、习梦熏陶的,说起大道理来,那也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条条是道,他的道,偏向事功学派。
两人谈到事功学、理学、心学三派之主张矛盾,洪咨夔感叹士林人杰,穷于辩论,多废实事,问林天于此有何看法。
林天说道:“致力辩论,而废实事,此本末倒置,不能服人,故辩论永不能止。”
洪咨夔赞同,问有何解决之道。
林天道:“各领一地,各用其学,三年五载,以观成效,优劣自现。”
洪咨夔豁然一醒,又问以何为评判之准绳?
林天笑道:“圣贤百千万言,归根结底,不过‘为民’二字,所以不需观察其他,只需观察民生就可以了。”
洪咨夔抚掌大赞称妙,随即却有长叹。
林天问:“何故长叹?”
洪咨夔道:“此法虽好,但是无法躬行。”
林天道:“为何无法躬行?”
洪咨夔摇头,说道:“宋国史弥远,独揽朝政,攻讦三派,哪肯任用他们,为政一地?……”
林天闻言,也陪着长叹。
三派领袖,仕途之上,皆不得志,水心先生叶适住下乡下,耕读而乐;
象山先生陆九渊书院教书;
最惨的是紫阳先生朱熹,这位后世进入孔庙吃冷猪肉的圣人,遭受残酷打压:理学被斥之为伪学、朱熹被冠以十条罪状,批之为伪学魁首、门人被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
忽然,洪咨夔看向林天,老眼一亮,林天惊诧中,便见他站了起来,弓腰作揖道:“老朽有一事相求!”
林天大惊,忙起身相扶,说道:“林某如何担负的起此大礼?有话请直说!”
洪咨夔道:“虢王一地之主,老朽请求虢王能任用他们,为官一地!”
林天大惊,仿佛没有听清,说道:“啊?……洪先生说什么?”
洪咨夔又说了一遍,林天摇头,说道:“三位魁首都有入阁之才,林某虽主一路,然不过两府十一县,芝麻之地,潜水之滩,他们岂能看的上?”
林天婉言拒绝,心中暗思,若是将他们弄来,利弊如何?
洪咨夔道:“老朽与他们三人,皆有交情,只要虢王应许,老朽一纸书信,便能将他们请来!”
林天心道:“他们在士林中威望极大,因为反史弥远,所以主战,洪咨夔前来做说客,恐怕背后就有他们在撺掇,若是将他们请来,恐有隐患!不过他们若来,必有门人士子相随,这些都是人才啊,若能为我所用,将来入主金国朝堂……”
“虢王意下如何?”洪咨夔催促道。
林天心中权衡,皱眉道:“非林某不许,只是凤翔路地狭人少,恐他们看不入眼。”
洪咨夔深深的看向林天,仿佛能看破他的灵魂,说道:“虢王是否另有疑虑?”
林天一惊,说道:“没……没有。”
洪咨夔道:“虢王何必瞒老朽呢?”
林天道:“林某实在没什么相瞒。”
洪咨夔叹息,说道:“虢王是怕他们来了后,会里通宋国吧?”
林天沉默。
洪咨夔笑道:“虢王多虑了!所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虢王大军在手,怕什么?”
林天故作豁然顿悟之状,礼道:“多谢洪先生指点。”
洪咨夔又压低声音道:“而况他们三人,乃宋国士林之泰斗,他们若来,则士林人心所向,岂不有助虢王之志?”
林天一愣,说道:“有助林某什么之志?”
洪咨夔微笑,说道:“虢王今年几何?”
林天道:“三十有七。”
洪咨夔道:“如此年龄,虢王已经是一地诸侯王,手掌民政军事,呵呵,难道虢王甘心此生就如此?”
林天眼睛微眯,看向洪咨夔。
洪咨夔微笑,说道:“老朽不再劝虢王为宋内应,挑起战事,因为老朽认为,这是没必要的。”
林天道:“哦?为何?”
洪咨夔道:“因为老朽料定,虢王与金国之间,必会生战!”
林天脸色一沉,斥责:“洪老先生,本王念你体恤民生,待之甚敬,你却挑拨本王与圣上之义,是何道理?!”
洪咨夔轻笑,作揖弓腰,说道:“是老朽失言了,虢王勿怪!”
林天道:“下不为例。”
洪咨夔笑道:“是。”又问,“那请三派魁首之事……”
林天沉吟,说道:“就依你意办!”
洪咨夔大喜。当即便在书房中写书信,林天也写了书信,深表仰慕之情!
此时新的一年春节早已过去,元宵将临。
这一天,林天带着随从去附近县城、村镇走访拜年,地方官陪同,百姓闻之,夹道欢迎,各个喜气洋洋。
因为虢王不喜受跪拜之礼,久而久之,百姓见了他,也就不跪拜了,凤翔一路,虢王最大,他都不受跪拜之礼了,还有谁敢受?于是跪拜之礼,在凤翔路,也就名存实亡了。
△(。)
浙江富饶,商业鼎盛,孕育出一学派,该学派认为:“物之所在,道之所在”(充盈宇宙的是物,而道存在于物的本身中);提倡功利之学,反对虚谈性命。此学派因其主张,故被称为功利学派、事功学派,因其发源地,又被称为永嘉学派,领袖叶适,居于永嘉水心村,故被称为水心先生。
事功学派影响极大,与理学、心学三足鼎立!
理学之领袖,乃朱熹,住所名紫阳楼,故又称紫阳先生。
心学之领袖,乃陆九渊,讲学象山书院,故又称象山先生。
三派之间,见解多有不合,故互有矛盾。
林祖,便是是事功学派中人!
翌日,陆乘风挟信而去。
洪咨夔闻听林天已回来,登门拜访,盛赞其仁德!
林天致歉,言说:“林某有事外出,四个月来未曾招待老先生,怠慢,怠慢!”
洪咨夔不以为意,感叹:“此四个月之见闻,实令老朽不敢置信!”
这天,林天与洪咨夔在书房,一同论道,洪咨夔不摆长者架子,林天也不卑不亢,他好歹也是受过马哲、毛思、邓理、江代、胡观、习梦熏陶的,说起大道理来,那也是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条条是道,他的道,偏向事功学派。
两人谈到事功学、理学、心学三派之主张矛盾,洪咨夔感叹士林人杰,穷于辩论,多废实事,问林天于此有何看法。
林天说道:“致力辩论,而废实事,此本末倒置,不能服人,故辩论永不能止。”
洪咨夔赞同,问有何解决之道。
林天道:“各领一地,各用其学,三年五载,以观成效,优劣自现。”
洪咨夔豁然一醒,又问以何为评判之准绳?
林天笑道:“圣贤百千万言,归根结底,不过‘为民’二字,所以不需观察其他,只需观察民生就可以了。”
洪咨夔抚掌大赞称妙,随即却有长叹。
林天问:“何故长叹?”
洪咨夔道:“此法虽好,但是无法躬行。”
林天道:“为何无法躬行?”
洪咨夔摇头,说道:“宋国史弥远,独揽朝政,攻讦三派,哪肯任用他们,为政一地?……”
林天闻言,也陪着长叹。
三派领袖,仕途之上,皆不得志,水心先生叶适住下乡下,耕读而乐;
象山先生陆九渊书院教书;
最惨的是紫阳先生朱熹,这位后世进入孔庙吃冷猪肉的圣人,遭受残酷打压:理学被斥之为伪学、朱熹被冠以十条罪状,批之为伪学魁首、门人被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
忽然,洪咨夔看向林天,老眼一亮,林天惊诧中,便见他站了起来,弓腰作揖道:“老朽有一事相求!”
林天大惊,忙起身相扶,说道:“林某如何担负的起此大礼?有话请直说!”
洪咨夔道:“虢王一地之主,老朽请求虢王能任用他们,为官一地!”
林天大惊,仿佛没有听清,说道:“啊?……洪先生说什么?”
洪咨夔又说了一遍,林天摇头,说道:“三位魁首都有入阁之才,林某虽主一路,然不过两府十一县,芝麻之地,潜水之滩,他们岂能看的上?”
林天婉言拒绝,心中暗思,若是将他们弄来,利弊如何?
洪咨夔道:“老朽与他们三人,皆有交情,只要虢王应许,老朽一纸书信,便能将他们请来!”
林天心道:“他们在士林中威望极大,因为反史弥远,所以主战,洪咨夔前来做说客,恐怕背后就有他们在撺掇,若是将他们请来,恐有隐患!不过他们若来,必有门人士子相随,这些都是人才啊,若能为我所用,将来入主金国朝堂……”
“虢王意下如何?”洪咨夔催促道。
林天心中权衡,皱眉道:“非林某不许,只是凤翔路地狭人少,恐他们看不入眼。”
洪咨夔深深的看向林天,仿佛能看破他的灵魂,说道:“虢王是否另有疑虑?”
林天一惊,说道:“没……没有。”
洪咨夔道:“虢王何必瞒老朽呢?”
林天道:“林某实在没什么相瞒。”
洪咨夔叹息,说道:“虢王是怕他们来了后,会里通宋国吧?”
林天沉默。
洪咨夔笑道:“虢王多虑了!所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虢王大军在手,怕什么?”
林天故作豁然顿悟之状,礼道:“多谢洪先生指点。”
洪咨夔又压低声音道:“而况他们三人,乃宋国士林之泰斗,他们若来,则士林人心所向,岂不有助虢王之志?”
林天一愣,说道:“有助林某什么之志?”
洪咨夔微笑,说道:“虢王今年几何?”
林天道:“三十有七。”
洪咨夔道:“如此年龄,虢王已经是一地诸侯王,手掌民政军事,呵呵,难道虢王甘心此生就如此?”
林天眼睛微眯,看向洪咨夔。
洪咨夔微笑,说道:“老朽不再劝虢王为宋内应,挑起战事,因为老朽认为,这是没必要的。”
林天道:“哦?为何?”
洪咨夔道:“因为老朽料定,虢王与金国之间,必会生战!”
林天脸色一沉,斥责:“洪老先生,本王念你体恤民生,待之甚敬,你却挑拨本王与圣上之义,是何道理?!”
洪咨夔轻笑,作揖弓腰,说道:“是老朽失言了,虢王勿怪!”
林天道:“下不为例。”
洪咨夔笑道:“是。”又问,“那请三派魁首之事……”
林天沉吟,说道:“就依你意办!”
洪咨夔大喜。当即便在书房中写书信,林天也写了书信,深表仰慕之情!
此时新的一年春节早已过去,元宵将临。
这一天,林天带着随从去附近县城、村镇走访拜年,地方官陪同,百姓闻之,夹道欢迎,各个喜气洋洋。
因为虢王不喜受跪拜之礼,久而久之,百姓见了他,也就不跪拜了,凤翔一路,虢王最大,他都不受跪拜之礼了,还有谁敢受?于是跪拜之礼,在凤翔路,也就名存实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