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郡治下十六县,东汉鼎盛时期,全郡人口一度增至六十五余万,是扬州治下有数的大郡,但近百年来随着东汉皇朝的衰微,加上天灾**,丹阳的人口到汉灵帝中平平年间,已经锐减到三十万,近两年来由于丹阳境内安定,北方流亡人士多有避难于此,人口出现一些增长,但也仅有三十四万余人,比之鼎盛时期的丹阳人口,依旧少了几乎一半。
据此次求援的使者周顒介绍,韩烈对眼下攻伐丹阳的统兵将领吴景和孙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倒也算是做到了知彼知己。
吴景乃孙坚的妻子吴夫人的弟弟,追随孙坚征战多年,绝对是一位沙场宿将,而孙贲则是孙坚兄长之子,此人少年时代便在孙坚军中,以作战勇猛著称,是名悍将级将才。
这次他们进攻丹阳,名义上举的旗帜是讨伐丹阳境内的山越人而来,并且开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从寿春出兵后,吴景和孙贲二人分别率部,同时对山越活动比较猖獗的泾县,歙县展开了攻击,由于二人出兵迅猛,所率部曲皆是精锐,一战而平定二县。
随后二人稍作休整,以两县为根基,招兵买马,仅用半月时间,兵力由原来的两千四百人,扩展到五千余兵力,并且派出使者安抚丹阳太守周昕,表示此番进入丹阳,只为伐越招兵,绝无图谋丹阳之意。
周昕一时不查,竟然相信了使者的话,从而没有错失派兵驱除二人的机会,待吴景孙贲休整过后,孙策率领族中子弟与部曲三百余众,投奔到歙县。
三方人马商议之后,随即分兵三路,仅仅三日之间,便攻取了春谷,石城,黟县,陵阳四县,直到这时,周昕方才醒悟过来,并且派兄弟周昂统帅六千精兵前往讨伐。
周昂率军抵达宣城之际,由于轻敌冒进,被孙策率领的兵马袭击,不但失去宣城,六千兵马折损大半,周昂也负伤而逃,最后只得收拢残兵撤回丹阳郡治所宛陵城。
乘胜追击的孙策、吴景、孙贲一路尾随而来,沿途招兵买马,到宛陵城下时,孙策三部人马已经达到万余人马。
原本想一鼓作气攻下宛陵的孙策,因为周昕有了准备,加上宛陵乃丹阳治所,周边又多居住着山越夷人,为防备山越夷人的进攻,有汉以来,宛陵的城早已经建造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坚城。
孙策与吴景、孙贲所部人马,虽然扩张的迅,但毕竟缺乏训练,又缺少攻城器械,虽然孙策勇武善战,但在宛陵城下围攻半月,不但没有攻破宛陵,反而损失三千兵马。
眼看战局打成拉锯战,孙策与舅舅吴景、堂兄孙贲商议之后,遂决定由孙策和吴景继续进攻宛陵,孙贲率领一支偏师,继续南下,沿长江而下,攻取当涂,芜湖、秣陵、江乘、句容五县,此五县乃丹阳郡治下的重县,不但人口众多,由于地处长江口,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经济繁荣,远比孙策目前占领的丹阳北部六县的经济实力要强的多。
用孙策的话说,若得江南五县,可募兵一万,同时粮草军饷问题也一概都能解决,同样若取得五县,就等于真正砍断了丹阳的左右臂,固守宛陵城的周昕就会彻底失去屏障,成为一座真正的孤城,那么对于他来说,丹阳郡就真正唾手可得。
孙策的战略意图若实现,夺取丹阳郡确实不过是时间问题,但现实往往都会不会朝自己设想的进行,因为就在孙贲率军攻下当涂,芜湖,一路高歌猛进,攻取江乘之际,韩烈率领的八千赤焰军,则进驻了距离江乘不过五十里的秣陵城。
进驻秣陵城后,韩烈随即命令徐晃率领前锋营抢占了秣陵关,并对江宁、湖熟派出使者,晓谕各县固守,并随时通报军情,若有失职者,依汉律严惩。
江乘县令姓陈名横,吴郡落魄士族出身,由于年少读过私塾,后又弃文学武,成年后花钱买了一个县门下贼曹掾的官职,后来有幸结交了周昕兄弟周昂,得其举荐,被周昕欣赏,从而提升为县尉,之后又升迁为江乘县令。
有感周昕的知遇之恩,故陈横虽然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亦然率领全县百姓,奋然抵抗,生生抵抗住孙贲所部五千人马,连续两个昼夜的攻击,虽然依靠城墙为依托,但坚守三天已然是极限,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时候,亲临城头督战的他,却意外现城外有又有一支大军杀到。
“完了,敌军又有援军到了……”当看到烟尘之中,又出现一支大军时,陈横震惊之下,惊慌失措的喃喃自语的瘫坐在了地上。
相较于吓懵了陈横,此刻城外率军督战的孙贲,却要冷静的多,在现身后出现大军之时,他立即下达了三道军令,一是立即命令攻城的部队撤退,二是让后军变前军布阵防御,三是收拢各部人马,集中兵力。
孙贲之所以能够冷静应对,这跟他多年的战阵厮杀不无关系,其次他能够及时判断来犯的兵马是敌人而非友军,自是因为他与孙策吴景保持着情报畅通,所以自是知道眼下断无友军出现。
很快孙贲便看清楚来犯之敌的旗号,并得知出现在眼前的六千人马,乃是广陵太守韩烈所部的赤焰军。
孙贲从宛陵南下时,仅仅带了两千人马,这一路攻下数县,兵力扩增到五千人,但战斗力却并么有得到多大的提升,毕竟新招的兵马,缺乏训练,攻城略地时摇旗呐喊尚可,一旦应战却显然不行。
所以当看到军容鼎盛,兵家森严的赤焰军时,孙贲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战,而是赶紧逃。这不是他无能,也不是他缺乏勇略,相反的是这恰恰表明了他对战阵之道丰富经验。
作为一名统兵大将,必须要懂得审时度势,如果这个时候面对的是一支杂军,那么人数再多一倍,孙贲也会毫不犹豫的迎击而上,但眼前这支兵马,不但是一支精兵,而且统帅更是昔日虎牢关下,能够与吕布一战的偏将军韩烈,这无论如何也不是他能够抗衡的。
孙贲之所以对韩烈心存畏惧,并不是被韩烈威名所吓,而是他认识韩烈,昔日在汜水关,虎牢关时,他都见过韩烈,虽然彼此并没有什么交情,但由于孙坚与韩烈交情不错的原因,孙贲与韩烈还喝过一次酒。
对于韩烈在军阵上的指挥能力和战斗力,他可是亲眼目睹,即便孙贲平时自认为勇猛,但在韩烈面前,他却丝毫不敢托大,更何况他还知道韩烈帐下还有两员大将,都是当时一流的大将。
“韩子扬竟然掺合进来了,前路难矣。”孙贲感慨一声,遂对弟弟孙辅道:“收拢兵马,压住防线,吾去与韩子扬谈谈。”
“兄长不可,你如今乃三军统帅,贸然前去约见敌将,万一有个差错,我三军岂不危矣?”孙辅比之孙贲小十几岁,是年也不过刚刚十九岁,虽然他曾多次听兄长孙贲说过韩烈之名,但这会听到兄长既然要单独去见韩烈,自是吃惊的喊道。
“韩子扬乃君子也,即便是今日分属不同阵营,他亦不会断然阴谋斩杀往日袍泽。”孙贲想起韩烈昔日的慷慨激昂的热血气概,心情激荡之余,却不免想起了叔父孙坚,以及孙家眼下的艰难局势,不由轻叹一声道:“叔父若在,吾孙氏子弟何至于此?”
率军赶到的韩烈,眼看孙贲迅的收拢了军阵,并作出了防御的阵势,不由点头赞道:“伯阳,不愧是战场老将,这么短的时间便作出应对之策,有古之名将风采。”
“虽然应对的不错,但在嘉看来,主公一声令下,三军齐,一鼓作气,足以击溃这支兵马。”乘马立于韩烈身侧的郭嘉,双目微眯,凝视着视线中的孙贲军阵,不以为意的说道。
“军师说的在理,主公,请容某杀进敌阵,保住把孙贲小儿给生擒回来。”典韦才不管打不打的赢,只要能够冲锋陷阵,哪怕是输他也会毫不迟疑冲杀上去,这就是典型的猛将性格。
“老典,你既然说军师说的在理,那么你就跟大伙说说,是怎么个在理话,若你说的对,你部即为先锋如何?”韩烈这么说,倒不是讥讽典韦,而是存心压典韦的好战气势,毕竟统兵作战,不是单单依靠勇力就可以取胜的,有的时候智谋要比勇猛更重要。
“这,这、这我那知道,主公不是常告诫吾等,要多听军师的嘛,刚才军师也说了,一鼓作气,可击溃敌军,既然是军师说的,那么自是在理不是?”面对众人注视,典韦讪讪一笑。
“哈哈……”面对典韦的狡辩,韩烈也只得放声一笑,环顾众将解释道:“军师说一鼓作气可定,一是是因为敌军征战多日乃是疲惫之师,二是敌军虽然布下军阵,但阵势松垮,明显是缺乏训练的新兵,三是这支敌军服饰很杂,可见是一支新组建的兵马,这样的军队凝聚力必然较差,所能挥的战斗力必然相对较弱,有这三处弱点,凭借我军的战斗力,要想击败敌军,自是不费吹灰之力。”
“确实正如主公所言。”郭嘉颔点头道。
“启禀主公,有两骑举免战旗,朝我军阵奔驰而来,是否拦截。”就在这时,前哨探马飞奔来到韩烈战马前,扬声汇报道。
“不用,请来人过来便是。”韩烈寻思了一下,遂开口道。
不一会,两骑匆匆而来,在距离韩烈二十步外,孙贲翻身下马,边走进,边作揖行礼道:“韩将军,一别数年,可还记得昔日故人?”
“伯阳兄,经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韩烈见来者竟是孙贲,虽然惊讶,但却并没有过于吃惊,见对方便服徒步上前,韩烈随即翻身下马,作揖还礼道。
“与韩将军想比,某还敢称风采乎?”在韩烈身前三步之外,孙贲停下脚步,摇头长叹一声道:“子扬能唤某一声少兄,相比还念着昔日袍泽之情,实不相瞒,我孙氏一族,自叔父殉国之后,每况日下,近日吾族弟伯符守孝期满,有志为父报仇,得蒙袁术将军肯,取丹阳为根基,若子扬将军能够念在往昔之恩,不在参与丹阳之事,某孙氏一族必然感恩戴德,它日必有厚报。”
如果韩烈不是拥有后世记忆,亦或者是个鼠目寸光之辈,这会或许会有所意动,但作为一个穿越者,韩烈知道孙策孙权兄弟究竟有多生猛,如果一旦让他们在丹阳立足,那么他经略江东的战略部署,不但会成为空想,还会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强大的敌人。
所以面对孙贲提出的要求,韩烈到没有表示耻笑,只是神情严肃的驳斥道:“文台将军亦是烈敬重的先辈,按理说对于他后辈的要求,某不应该拒绝,但丹阳乃我大汉朝廷的城邦,周太守乃是陛下亲封的郡守,今日你部私自攻伐,已属叛乱,吾深受皇恩,又得周太守使者告急求援,如今若凭伯阳兄一句话退兵,将至我大汉律法与何地?”
“哈哈,好一介汉室忠臣,看来是某异想天开了。”孙贲惨然一笑,道:“韩将军既然不念昔日旧谊,但看在叔父曾在洛阳城下赐予重宝的份上,还请网开一面,容某退出江乘,之后是战是退,各按天命便是。”
“好,吾给你一天时间撤退,明日午时之前,我大军不出江乘一步。”韩烈目光一沉,凝视着孙贲一眼,微微颔道。
“多谢,告辞。”孙贲也不再废话,随即转身上马而回。
“主公……”见韩烈竟然答应让孙贲率军离去,众将一时都不解望着韩烈,面对众人的疑惑,韩烈举手打断众人道:“此事吾自有主张,各军严守军令,待孙贲军退去后,立即进驻江乘。”
随军的周顒闻言,皱眉道:“韩将军,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孙氏子弟,素来骁勇善战,此时不留下孙贲,岂不是错失良机?”
“猛虎亦躲不过猎人的捕杀,吾既答应你驰援丹阳,就不会让丹阳失陷,汝休要多言。”韩烈淡淡回了对方一句,便下令大军开始缓步向前推进。
当天夜里,韩烈拒绝了县令陈横的邀请,率军在城下驻扎,与民秋毫无犯。
吃过晚饭,韩烈召集赵云、典韦、郭嘉、夏侯兰来到大帐,徐盛和凌统两员小将则在帐外负责巡视警戒,徐晃率领的两千前锋营,则被韩烈留在了后方的秣陵关驻守,负责向秣陵、江宁、湖熟三县征收军资粮饷,并把三县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待众人到齐之后,韩烈这才徐徐道:“诸位一定好奇,吾为何放孙贲离去,究竟是出于何目的吧,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某确实受过孙文台重宝,此宝就是这方传国玉玺。”韩烈说罢,遂从桌案上的锦囊内拿出一方镶有金角的玉玺道:“此玉玺乃是孙文台昔日攻入洛阳之时,意外获得,当时因为消息走漏,被袁本初觊觎,后由于我仗言襄助,孙文台得以走脱,离开洛阳之际,他把此宝托付与我,并恳请烈将来若见其后人,希望可以网开一面。”(未完待续。)
据此次求援的使者周顒介绍,韩烈对眼下攻伐丹阳的统兵将领吴景和孙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倒也算是做到了知彼知己。
吴景乃孙坚的妻子吴夫人的弟弟,追随孙坚征战多年,绝对是一位沙场宿将,而孙贲则是孙坚兄长之子,此人少年时代便在孙坚军中,以作战勇猛著称,是名悍将级将才。
这次他们进攻丹阳,名义上举的旗帜是讨伐丹阳境内的山越人而来,并且开始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从寿春出兵后,吴景和孙贲二人分别率部,同时对山越活动比较猖獗的泾县,歙县展开了攻击,由于二人出兵迅猛,所率部曲皆是精锐,一战而平定二县。
随后二人稍作休整,以两县为根基,招兵买马,仅用半月时间,兵力由原来的两千四百人,扩展到五千余兵力,并且派出使者安抚丹阳太守周昕,表示此番进入丹阳,只为伐越招兵,绝无图谋丹阳之意。
周昕一时不查,竟然相信了使者的话,从而没有错失派兵驱除二人的机会,待吴景孙贲休整过后,孙策率领族中子弟与部曲三百余众,投奔到歙县。
三方人马商议之后,随即分兵三路,仅仅三日之间,便攻取了春谷,石城,黟县,陵阳四县,直到这时,周昕方才醒悟过来,并且派兄弟周昂统帅六千精兵前往讨伐。
周昂率军抵达宣城之际,由于轻敌冒进,被孙策率领的兵马袭击,不但失去宣城,六千兵马折损大半,周昂也负伤而逃,最后只得收拢残兵撤回丹阳郡治所宛陵城。
乘胜追击的孙策、吴景、孙贲一路尾随而来,沿途招兵买马,到宛陵城下时,孙策三部人马已经达到万余人马。
原本想一鼓作气攻下宛陵的孙策,因为周昕有了准备,加上宛陵乃丹阳治所,周边又多居住着山越夷人,为防备山越夷人的进攻,有汉以来,宛陵的城早已经建造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坚城。
孙策与吴景、孙贲所部人马,虽然扩张的迅,但毕竟缺乏训练,又缺少攻城器械,虽然孙策勇武善战,但在宛陵城下围攻半月,不但没有攻破宛陵,反而损失三千兵马。
眼看战局打成拉锯战,孙策与舅舅吴景、堂兄孙贲商议之后,遂决定由孙策和吴景继续进攻宛陵,孙贲率领一支偏师,继续南下,沿长江而下,攻取当涂,芜湖、秣陵、江乘、句容五县,此五县乃丹阳郡治下的重县,不但人口众多,由于地处长江口,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经济繁荣,远比孙策目前占领的丹阳北部六县的经济实力要强的多。
用孙策的话说,若得江南五县,可募兵一万,同时粮草军饷问题也一概都能解决,同样若取得五县,就等于真正砍断了丹阳的左右臂,固守宛陵城的周昕就会彻底失去屏障,成为一座真正的孤城,那么对于他来说,丹阳郡就真正唾手可得。
孙策的战略意图若实现,夺取丹阳郡确实不过是时间问题,但现实往往都会不会朝自己设想的进行,因为就在孙贲率军攻下当涂,芜湖,一路高歌猛进,攻取江乘之际,韩烈率领的八千赤焰军,则进驻了距离江乘不过五十里的秣陵城。
进驻秣陵城后,韩烈随即命令徐晃率领前锋营抢占了秣陵关,并对江宁、湖熟派出使者,晓谕各县固守,并随时通报军情,若有失职者,依汉律严惩。
江乘县令姓陈名横,吴郡落魄士族出身,由于年少读过私塾,后又弃文学武,成年后花钱买了一个县门下贼曹掾的官职,后来有幸结交了周昕兄弟周昂,得其举荐,被周昕欣赏,从而提升为县尉,之后又升迁为江乘县令。
有感周昕的知遇之恩,故陈横虽然明知不敌的情况下,亦然率领全县百姓,奋然抵抗,生生抵抗住孙贲所部五千人马,连续两个昼夜的攻击,虽然依靠城墙为依托,但坚守三天已然是极限,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时候,亲临城头督战的他,却意外现城外有又有一支大军杀到。
“完了,敌军又有援军到了……”当看到烟尘之中,又出现一支大军时,陈横震惊之下,惊慌失措的喃喃自语的瘫坐在了地上。
相较于吓懵了陈横,此刻城外率军督战的孙贲,却要冷静的多,在现身后出现大军之时,他立即下达了三道军令,一是立即命令攻城的部队撤退,二是让后军变前军布阵防御,三是收拢各部人马,集中兵力。
孙贲之所以能够冷静应对,这跟他多年的战阵厮杀不无关系,其次他能够及时判断来犯的兵马是敌人而非友军,自是因为他与孙策吴景保持着情报畅通,所以自是知道眼下断无友军出现。
很快孙贲便看清楚来犯之敌的旗号,并得知出现在眼前的六千人马,乃是广陵太守韩烈所部的赤焰军。
孙贲从宛陵南下时,仅仅带了两千人马,这一路攻下数县,兵力扩增到五千人,但战斗力却并么有得到多大的提升,毕竟新招的兵马,缺乏训练,攻城略地时摇旗呐喊尚可,一旦应战却显然不行。
所以当看到军容鼎盛,兵家森严的赤焰军时,孙贲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战,而是赶紧逃。这不是他无能,也不是他缺乏勇略,相反的是这恰恰表明了他对战阵之道丰富经验。
作为一名统兵大将,必须要懂得审时度势,如果这个时候面对的是一支杂军,那么人数再多一倍,孙贲也会毫不犹豫的迎击而上,但眼前这支兵马,不但是一支精兵,而且统帅更是昔日虎牢关下,能够与吕布一战的偏将军韩烈,这无论如何也不是他能够抗衡的。
孙贲之所以对韩烈心存畏惧,并不是被韩烈威名所吓,而是他认识韩烈,昔日在汜水关,虎牢关时,他都见过韩烈,虽然彼此并没有什么交情,但由于孙坚与韩烈交情不错的原因,孙贲与韩烈还喝过一次酒。
对于韩烈在军阵上的指挥能力和战斗力,他可是亲眼目睹,即便孙贲平时自认为勇猛,但在韩烈面前,他却丝毫不敢托大,更何况他还知道韩烈帐下还有两员大将,都是当时一流的大将。
“韩子扬竟然掺合进来了,前路难矣。”孙贲感慨一声,遂对弟弟孙辅道:“收拢兵马,压住防线,吾去与韩子扬谈谈。”
“兄长不可,你如今乃三军统帅,贸然前去约见敌将,万一有个差错,我三军岂不危矣?”孙辅比之孙贲小十几岁,是年也不过刚刚十九岁,虽然他曾多次听兄长孙贲说过韩烈之名,但这会听到兄长既然要单独去见韩烈,自是吃惊的喊道。
“韩子扬乃君子也,即便是今日分属不同阵营,他亦不会断然阴谋斩杀往日袍泽。”孙贲想起韩烈昔日的慷慨激昂的热血气概,心情激荡之余,却不免想起了叔父孙坚,以及孙家眼下的艰难局势,不由轻叹一声道:“叔父若在,吾孙氏子弟何至于此?”
率军赶到的韩烈,眼看孙贲迅的收拢了军阵,并作出了防御的阵势,不由点头赞道:“伯阳,不愧是战场老将,这么短的时间便作出应对之策,有古之名将风采。”
“虽然应对的不错,但在嘉看来,主公一声令下,三军齐,一鼓作气,足以击溃这支兵马。”乘马立于韩烈身侧的郭嘉,双目微眯,凝视着视线中的孙贲军阵,不以为意的说道。
“军师说的在理,主公,请容某杀进敌阵,保住把孙贲小儿给生擒回来。”典韦才不管打不打的赢,只要能够冲锋陷阵,哪怕是输他也会毫不迟疑冲杀上去,这就是典型的猛将性格。
“老典,你既然说军师说的在理,那么你就跟大伙说说,是怎么个在理话,若你说的对,你部即为先锋如何?”韩烈这么说,倒不是讥讽典韦,而是存心压典韦的好战气势,毕竟统兵作战,不是单单依靠勇力就可以取胜的,有的时候智谋要比勇猛更重要。
“这,这、这我那知道,主公不是常告诫吾等,要多听军师的嘛,刚才军师也说了,一鼓作气,可击溃敌军,既然是军师说的,那么自是在理不是?”面对众人注视,典韦讪讪一笑。
“哈哈……”面对典韦的狡辩,韩烈也只得放声一笑,环顾众将解释道:“军师说一鼓作气可定,一是是因为敌军征战多日乃是疲惫之师,二是敌军虽然布下军阵,但阵势松垮,明显是缺乏训练的新兵,三是这支敌军服饰很杂,可见是一支新组建的兵马,这样的军队凝聚力必然较差,所能挥的战斗力必然相对较弱,有这三处弱点,凭借我军的战斗力,要想击败敌军,自是不费吹灰之力。”
“确实正如主公所言。”郭嘉颔点头道。
“启禀主公,有两骑举免战旗,朝我军阵奔驰而来,是否拦截。”就在这时,前哨探马飞奔来到韩烈战马前,扬声汇报道。
“不用,请来人过来便是。”韩烈寻思了一下,遂开口道。
不一会,两骑匆匆而来,在距离韩烈二十步外,孙贲翻身下马,边走进,边作揖行礼道:“韩将军,一别数年,可还记得昔日故人?”
“伯阳兄,经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韩烈见来者竟是孙贲,虽然惊讶,但却并没有过于吃惊,见对方便服徒步上前,韩烈随即翻身下马,作揖还礼道。
“与韩将军想比,某还敢称风采乎?”在韩烈身前三步之外,孙贲停下脚步,摇头长叹一声道:“子扬能唤某一声少兄,相比还念着昔日袍泽之情,实不相瞒,我孙氏一族,自叔父殉国之后,每况日下,近日吾族弟伯符守孝期满,有志为父报仇,得蒙袁术将军肯,取丹阳为根基,若子扬将军能够念在往昔之恩,不在参与丹阳之事,某孙氏一族必然感恩戴德,它日必有厚报。”
如果韩烈不是拥有后世记忆,亦或者是个鼠目寸光之辈,这会或许会有所意动,但作为一个穿越者,韩烈知道孙策孙权兄弟究竟有多生猛,如果一旦让他们在丹阳立足,那么他经略江东的战略部署,不但会成为空想,还会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强大的敌人。
所以面对孙贲提出的要求,韩烈到没有表示耻笑,只是神情严肃的驳斥道:“文台将军亦是烈敬重的先辈,按理说对于他后辈的要求,某不应该拒绝,但丹阳乃我大汉朝廷的城邦,周太守乃是陛下亲封的郡守,今日你部私自攻伐,已属叛乱,吾深受皇恩,又得周太守使者告急求援,如今若凭伯阳兄一句话退兵,将至我大汉律法与何地?”
“哈哈,好一介汉室忠臣,看来是某异想天开了。”孙贲惨然一笑,道:“韩将军既然不念昔日旧谊,但看在叔父曾在洛阳城下赐予重宝的份上,还请网开一面,容某退出江乘,之后是战是退,各按天命便是。”
“好,吾给你一天时间撤退,明日午时之前,我大军不出江乘一步。”韩烈目光一沉,凝视着孙贲一眼,微微颔道。
“多谢,告辞。”孙贲也不再废话,随即转身上马而回。
“主公……”见韩烈竟然答应让孙贲率军离去,众将一时都不解望着韩烈,面对众人的疑惑,韩烈举手打断众人道:“此事吾自有主张,各军严守军令,待孙贲军退去后,立即进驻江乘。”
随军的周顒闻言,皱眉道:“韩将军,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孙氏子弟,素来骁勇善战,此时不留下孙贲,岂不是错失良机?”
“猛虎亦躲不过猎人的捕杀,吾既答应你驰援丹阳,就不会让丹阳失陷,汝休要多言。”韩烈淡淡回了对方一句,便下令大军开始缓步向前推进。
当天夜里,韩烈拒绝了县令陈横的邀请,率军在城下驻扎,与民秋毫无犯。
吃过晚饭,韩烈召集赵云、典韦、郭嘉、夏侯兰来到大帐,徐盛和凌统两员小将则在帐外负责巡视警戒,徐晃率领的两千前锋营,则被韩烈留在了后方的秣陵关驻守,负责向秣陵、江宁、湖熟三县征收军资粮饷,并把三县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待众人到齐之后,韩烈这才徐徐道:“诸位一定好奇,吾为何放孙贲离去,究竟是出于何目的吧,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某确实受过孙文台重宝,此宝就是这方传国玉玺。”韩烈说罢,遂从桌案上的锦囊内拿出一方镶有金角的玉玺道:“此玉玺乃是孙文台昔日攻入洛阳之时,意外获得,当时因为消息走漏,被袁本初觊觎,后由于我仗言襄助,孙文台得以走脱,离开洛阳之际,他把此宝托付与我,并恳请烈将来若见其后人,希望可以网开一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