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签订的消息传回婆罗洲,婆罗洲顿时一片哗然。
估计就连“兰芳公司”众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如此顺利,殖民当局更是难以置信,本地原住民更是无所适从。
不管是难以置信,还是无所适从,都要接受荷兰殖民政府从现在开始就在国际上得不到普遍认同的事实。
意识殖民政府内部马上就开始分化。
一部分原本担任“甲必丹”在战争刚开始时站在荷兰人一方的华人开始谋求和“兰芳公司”接触,“兰芳公司”当然欣然接纳,不过会不会秋后算账要两说,除非是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更多的荷兰人开始考虑撤回欧洲,现在的婆罗洲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冒险者的乐土,当荷兰人失去了法理上高人一等的地位,“兰芳公司”哪怕是给予荷兰人平等竞争的地位,荷兰人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数百年的高高在上,已经把荷兰人的竞争能力消弱到极致,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掠夺华人的财富,祖先具有的冒险精神和吃苦耐劳被丢了个一干二净。
而殖民军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任谁都能看出,荷兰人已经是穷途末路,如果不考虑向“兰芳公司”臣服,那么就要考虑迁往英属马来亚,澳属巴布亚等地。
对于来自婆罗洲的移民,马来人和澳洲人简直是敞开怀抱接纳,此时的人口还没有达到大爆炸的阶段,人口就是财富的意识深入人心,所以马来人和澳洲人并不拒绝移民,多多益善。
而对此,“兰芳公司”并不阻止,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需要新鲜血液,只有华人不需要,华人的人口基数足够大,如果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从民国移民就是了,要多少有多少。
甚至为了方便原住民们的迁移,“兰芳公司”下属的各支部队都纷纷放满了脚步,给那些本地原住民足够的搬迁时间。
而同时,各种关于“兰芳公司”如何残暴,“兰芳公司”治下百姓如何苦不堪言的流言在迅速传播,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于是更多苏门答腊、几内亚岛、加里曼丹的原住民加入迁移的大军。
特别是苏门答腊,这里的原住民在十天之内有超过一半迁往马拉西亚和狮城,留下的那些人中,除了那些对时事漠不关心的,就是那些实在是故土难离的,他们已经听天由命,如果“兰芳公司”真的有传言中的那么残暴,那么就算是死,他们也要死在自己的家乡。
而按照他们和华人接触的经验来分析,华人这个种族从来就不是残暴的。
这样的情况在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几乎都差不多,之所以说苏门答腊比较特殊,那是因为“兰芳公司”的军队甚至还没有登陆苏门答腊岛。
而在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兰芳公司”的部队都已经登陆,势如破竹,高歌猛进。
从一月初到二月中,几乎是在一个半月之内,已经维持了数百年,看似稳固无比的荷兰殖民政府在婆罗洲的统治土崩瓦解,“兰芳公司”占据了所有婆罗洲(荷兰称荷属东印度)的土地,成为了这片19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主人。
二月底,第一届婆罗洲全体国民代表大会在泗水(苏腊巴亚)召开,会议达成了几项颇有争议的共识。
首先,从即日起,原荷属东印度,华人称婆罗洲,正式更名为“兰芳大公国”,定都泗水。
其次,“兰芳大公国”邀请秦致远担任兰芳国王,同时成立立法小组拟定宪法,并决定兰芳大公国所有权利属内阁所有,内阁领导人被称为“首相”,第一任首相为黄博涵担任。
再次……
没有再次,当议题进入第二项时,立即引起了极大争议。
提出异议的那些人是北洋政府的代表,以及《巴黎协定》签约后投靠兰芳大公国的华人“甲必丹”。
北洋政府代表要求兰芳大公国应该以北洋政府马首是瞻,承认民国的宗主国地位,并且请北洋政府派员管理兰芳大公国政务,请北洋政府派军进驻兰芳大公国,由北洋政府负责兰芳大公国的军事、外交、行政等各方面事务。
这又怎么可能!
黄博涵直接一句话给顶回去:我们不信任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
真的是不信任,看看已经打成一锅粥的民国,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可见一斑。
更何况在兰芳公司“起义”的过程中,北洋政府几乎没有任何实质上对兰芳公司的支持,甚至在兰芳公司起义的最初阶段,北洋政府的代表是比较倾向于荷兰殖民政府一方的,这让新生的兰芳大公国诸位权贵对北洋政府已经是无法容忍。
别说“以北洋政府马首是瞻”,能让北洋政府的代表列席会议,已经算是看在同根同种的份上了。
至于那些在《巴黎协定》签订之后,才投靠兰芳大公国的华人“甲必丹”,这就是一群不识时务的人,他们现在不知道反思,反而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这就是不知死活。
确实是不识时务,如果识时务的话,“兰芳公司”刚开始起义时,他们就不会跟着殖民政府一块跑,不说和“兰芳公司”共进退,最起码也应该保持中立观望的态度。
看看来自狮城(新加坡)的那些代表,他们在“兰芳公司”起义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捐款捐物从不甘于人后,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声音支持“兰芳公司”。现在虽然“兰芳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兰芳共和国,但来自狮城的代表并没有居功自傲,在兰芳大公国的具体事务上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安安静静的做好“看客”这个角色,这才是聪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于是轰轰烈烈的清算马上开始,清算对象不仅是在以前殖民时代欺压过华人的那些土著和华人“甲必丹”,连已经退走的荷兰人也在清算行列,只要是以前在兰芳大公国境内手上沾过华人的鲜血,哪怕是缺席,也会由新成立的最高法庭宣布判决结果。
这种时候判决不需要多么精确,尽快发泄华人心头的那股积攒了数百年的怒火,然后把精力集中到发展自身上才是王道。
但积压了数百年的冤屈和愤怒那里是宣判了几百个死刑就能宣泄的,有些极端的华人把目光转移到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土著居民,以及荷兰后裔的身上。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兰芳大公国发生了数起或者是数百起华人针对原住民的袭击事件,具体数字没人知道,因为兰芳当局销毁了所有的官方资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保密期”,查无可查。
可以肯定的是,针对原住民的袭击事件涉及到了兰芳大公国的所有地区,因为就在一个星期之后,兰芳大公国宣布全国再次进入紧急状态(这一状态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解除),并且紧急颁布了《治安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兰芳公国的原住民。
随即有数十个工作组奔赴全国各地,禁止针对原住民的袭击再次发生。
但此时为时已晚,在二月底的人口统计中,兰芳大公国境内共有370万人口,本地原住民不足30万,成了标准的少数民族。
在此后的半年内,当初因为战乱逃入山林的原住民陆续返回家园,但本地原住民的数字始终也没有超过50万人,在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浪潮中,原住民彻底边·缘化,再也没有形成过任何有规模的势力。
二月底的人口统计,包括了从马来亚和民国东南省份迁入的新移民,以及兰芳本地的华人。
直到此时兰芳大公国的诸位领导人才知道,在兰芳大公国的这片土地上,之前生活着超过150万华人,其中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黑户,更多的华人和本地人通婚产生的后裔,则是在殖民时期不敢表露身份,被划为本地人一列。
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只要和华人沾点边的,马上就会承认华人身份。甚至是那些纯粹的本地人,只要会说两句汉语,不管如何的拐弯抹角也要和华人扯上关系,于是又有近百万具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或者是八分之一,甚至是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本地人出现,这些人也被兰芳大公国接纳,成为兰芳大公国的一部分。
汉语终于成为兰芳大公国的唯一官方用语,“荷兰语”和“爪哇语”虽然没有禁止使用,但已经没有了任何地位,报纸上的文字是汉语,政府部门出台的政令上使用汉语,学校教育使用的是汉语……
如果不精通汉语,就无法在兰芳大公国谋取任何职位,甚至连商店里的售货员都会装作听不懂荷兰语和爪哇语而拒绝交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针对荷兰语和爪哇语,但针对随处可见,已经不需要刻意强调。
因为秦致远的“法国属性”,法语的地位在兰芳大公国倒是水涨船高,这一方面的原因固然是因为秦致远也是法国人,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已经重返兰芳大公国的“保护伞”公司成员,多少都会几句法语。
是的,兰芳大公国成立的第一时间,“保护伞”公司就宣布重返兰芳大公国,和“保护伞公司”一起抵达兰芳大公国的,是英、法、美等国派驻兰芳大公国的大使。
从这个反应速度上,就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对于兰芳大公国的态度,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宣布承认兰芳大公国,并且谋求和兰芳大公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甚至就连身陷囹圄的威廉皇储,也在呼吁德国和兰芳大公国尽快建立关系。
嗯嗯,虽然秦致远代表的民国和法国和德国处于交战状态,但兰芳大公国可没有和德国宣战。
这可真够乱的!
而已经加入法国国籍,本身还拥有民国国籍的秦致远受邀担任兰芳大公国的国王,在欧洲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欧洲是有这个传统的,如果本国没有一位威信可以获得普遍认可的人,那么就从其他国家请个人来担任本国国王。
英国、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等,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
估计就连“兰芳公司”众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如此顺利,殖民当局更是难以置信,本地原住民更是无所适从。
不管是难以置信,还是无所适从,都要接受荷兰殖民政府从现在开始就在国际上得不到普遍认同的事实。
意识殖民政府内部马上就开始分化。
一部分原本担任“甲必丹”在战争刚开始时站在荷兰人一方的华人开始谋求和“兰芳公司”接触,“兰芳公司”当然欣然接纳,不过会不会秋后算账要两说,除非是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更多的荷兰人开始考虑撤回欧洲,现在的婆罗洲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冒险者的乐土,当荷兰人失去了法理上高人一等的地位,“兰芳公司”哪怕是给予荷兰人平等竞争的地位,荷兰人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数百年的高高在上,已经把荷兰人的竞争能力消弱到极致,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掠夺华人的财富,祖先具有的冒险精神和吃苦耐劳被丢了个一干二净。
而殖民军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任谁都能看出,荷兰人已经是穷途末路,如果不考虑向“兰芳公司”臣服,那么就要考虑迁往英属马来亚,澳属巴布亚等地。
对于来自婆罗洲的移民,马来人和澳洲人简直是敞开怀抱接纳,此时的人口还没有达到大爆炸的阶段,人口就是财富的意识深入人心,所以马来人和澳洲人并不拒绝移民,多多益善。
而对此,“兰芳公司”并不阻止,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需要新鲜血液,只有华人不需要,华人的人口基数足够大,如果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从民国移民就是了,要多少有多少。
甚至为了方便原住民们的迁移,“兰芳公司”下属的各支部队都纷纷放满了脚步,给那些本地原住民足够的搬迁时间。
而同时,各种关于“兰芳公司”如何残暴,“兰芳公司”治下百姓如何苦不堪言的流言在迅速传播,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于是更多苏门答腊、几内亚岛、加里曼丹的原住民加入迁移的大军。
特别是苏门答腊,这里的原住民在十天之内有超过一半迁往马拉西亚和狮城,留下的那些人中,除了那些对时事漠不关心的,就是那些实在是故土难离的,他们已经听天由命,如果“兰芳公司”真的有传言中的那么残暴,那么就算是死,他们也要死在自己的家乡。
而按照他们和华人接触的经验来分析,华人这个种族从来就不是残暴的。
这样的情况在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几乎都差不多,之所以说苏门答腊比较特殊,那是因为“兰芳公司”的军队甚至还没有登陆苏门答腊岛。
而在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兰芳公司”的部队都已经登陆,势如破竹,高歌猛进。
从一月初到二月中,几乎是在一个半月之内,已经维持了数百年,看似稳固无比的荷兰殖民政府在婆罗洲的统治土崩瓦解,“兰芳公司”占据了所有婆罗洲(荷兰称荷属东印度)的土地,成为了这片19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主人。
二月底,第一届婆罗洲全体国民代表大会在泗水(苏腊巴亚)召开,会议达成了几项颇有争议的共识。
首先,从即日起,原荷属东印度,华人称婆罗洲,正式更名为“兰芳大公国”,定都泗水。
其次,“兰芳大公国”邀请秦致远担任兰芳国王,同时成立立法小组拟定宪法,并决定兰芳大公国所有权利属内阁所有,内阁领导人被称为“首相”,第一任首相为黄博涵担任。
再次……
没有再次,当议题进入第二项时,立即引起了极大争议。
提出异议的那些人是北洋政府的代表,以及《巴黎协定》签约后投靠兰芳大公国的华人“甲必丹”。
北洋政府代表要求兰芳大公国应该以北洋政府马首是瞻,承认民国的宗主国地位,并且请北洋政府派员管理兰芳大公国政务,请北洋政府派军进驻兰芳大公国,由北洋政府负责兰芳大公国的军事、外交、行政等各方面事务。
这又怎么可能!
黄博涵直接一句话给顶回去:我们不信任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
真的是不信任,看看已经打成一锅粥的民国,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可见一斑。
更何况在兰芳公司“起义”的过程中,北洋政府几乎没有任何实质上对兰芳公司的支持,甚至在兰芳公司起义的最初阶段,北洋政府的代表是比较倾向于荷兰殖民政府一方的,这让新生的兰芳大公国诸位权贵对北洋政府已经是无法容忍。
别说“以北洋政府马首是瞻”,能让北洋政府的代表列席会议,已经算是看在同根同种的份上了。
至于那些在《巴黎协定》签订之后,才投靠兰芳大公国的华人“甲必丹”,这就是一群不识时务的人,他们现在不知道反思,反而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这就是不知死活。
确实是不识时务,如果识时务的话,“兰芳公司”刚开始起义时,他们就不会跟着殖民政府一块跑,不说和“兰芳公司”共进退,最起码也应该保持中立观望的态度。
看看来自狮城(新加坡)的那些代表,他们在“兰芳公司”起义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捐款捐物从不甘于人后,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声音支持“兰芳公司”。现在虽然“兰芳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兰芳共和国,但来自狮城的代表并没有居功自傲,在兰芳大公国的具体事务上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安安静静的做好“看客”这个角色,这才是聪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于是轰轰烈烈的清算马上开始,清算对象不仅是在以前殖民时代欺压过华人的那些土著和华人“甲必丹”,连已经退走的荷兰人也在清算行列,只要是以前在兰芳大公国境内手上沾过华人的鲜血,哪怕是缺席,也会由新成立的最高法庭宣布判决结果。
这种时候判决不需要多么精确,尽快发泄华人心头的那股积攒了数百年的怒火,然后把精力集中到发展自身上才是王道。
但积压了数百年的冤屈和愤怒那里是宣判了几百个死刑就能宣泄的,有些极端的华人把目光转移到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土著居民,以及荷兰后裔的身上。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兰芳大公国发生了数起或者是数百起华人针对原住民的袭击事件,具体数字没人知道,因为兰芳当局销毁了所有的官方资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保密期”,查无可查。
可以肯定的是,针对原住民的袭击事件涉及到了兰芳大公国的所有地区,因为就在一个星期之后,兰芳大公国宣布全国再次进入紧急状态(这一状态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解除),并且紧急颁布了《治安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兰芳公国的原住民。
随即有数十个工作组奔赴全国各地,禁止针对原住民的袭击再次发生。
但此时为时已晚,在二月底的人口统计中,兰芳大公国境内共有370万人口,本地原住民不足30万,成了标准的少数民族。
在此后的半年内,当初因为战乱逃入山林的原住民陆续返回家园,但本地原住民的数字始终也没有超过50万人,在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浪潮中,原住民彻底边·缘化,再也没有形成过任何有规模的势力。
二月底的人口统计,包括了从马来亚和民国东南省份迁入的新移民,以及兰芳本地的华人。
直到此时兰芳大公国的诸位领导人才知道,在兰芳大公国的这片土地上,之前生活着超过150万华人,其中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黑户,更多的华人和本地人通婚产生的后裔,则是在殖民时期不敢表露身份,被划为本地人一列。
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只要和华人沾点边的,马上就会承认华人身份。甚至是那些纯粹的本地人,只要会说两句汉语,不管如何的拐弯抹角也要和华人扯上关系,于是又有近百万具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或者是八分之一,甚至是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本地人出现,这些人也被兰芳大公国接纳,成为兰芳大公国的一部分。
汉语终于成为兰芳大公国的唯一官方用语,“荷兰语”和“爪哇语”虽然没有禁止使用,但已经没有了任何地位,报纸上的文字是汉语,政府部门出台的政令上使用汉语,学校教育使用的是汉语……
如果不精通汉语,就无法在兰芳大公国谋取任何职位,甚至连商店里的售货员都会装作听不懂荷兰语和爪哇语而拒绝交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针对荷兰语和爪哇语,但针对随处可见,已经不需要刻意强调。
因为秦致远的“法国属性”,法语的地位在兰芳大公国倒是水涨船高,这一方面的原因固然是因为秦致远也是法国人,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已经重返兰芳大公国的“保护伞”公司成员,多少都会几句法语。
是的,兰芳大公国成立的第一时间,“保护伞”公司就宣布重返兰芳大公国,和“保护伞公司”一起抵达兰芳大公国的,是英、法、美等国派驻兰芳大公国的大使。
从这个反应速度上,就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对于兰芳大公国的态度,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宣布承认兰芳大公国,并且谋求和兰芳大公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甚至就连身陷囹圄的威廉皇储,也在呼吁德国和兰芳大公国尽快建立关系。
嗯嗯,虽然秦致远代表的民国和法国和德国处于交战状态,但兰芳大公国可没有和德国宣战。
这可真够乱的!
而已经加入法国国籍,本身还拥有民国国籍的秦致远受邀担任兰芳大公国的国王,在欧洲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欧洲是有这个传统的,如果本国没有一位威信可以获得普遍认可的人,那么就从其他国家请个人来担任本国国王。
英国、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等,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