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虔目瞪口呆地望着曹操,似乎第一天才认识这个主公一样,狐疑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似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是当初以一己之力追着董卓不放的那个曹孟德。..犹豫着问道:“为何不追击呢?”
曹操自信地摇了摇头道:“袁术如今,已是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追与不追,都没什么区别,只会平添我军的伤亡。有百害而无一利,追之何益?”
“可是……”
吕虔还想要再说,却被董昭打断道:“我以为,子恪此刻你应该担心的,是元让将军的安危。”
“啊?对!”
吕虔猛地一拍大腿道:“若是被那个张勋知道了,元让将军那里只剩下了不到五千兵马,那元让将军就危险了!”
“无妨!”
曹操淡然地摆摆手道:“袁术不会让张勋打的。”
董昭和吕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不解,可是谁都不愿意让自己像个笨蛋一样再问下去。
曹操笑了笑,解释道:“袁公路这个人,比他的兄长袁本初要更爱惜自己的性命,此时他已是惊弓之鸟,手底下虽然尚有四万余人,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会把张勋调到身边才会彻底安心的。”
“好了,你们两人也担惊受怕了这么多天,赶紧回去好好睡个安稳觉吧!”
曹操摆了摆手,眯着眼睛站起身来,眼望着宛城的方向幽幽道:“希望文则也能给我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吧。”
从来还没有让曹操失望过的于禁,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丛褒信到宛城,足足五百余里,于禁却率领着兵马急行军仅用了三天时间便赶到了。
每日行军将近两百里,而且所走的还大多都是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当然,包括于禁在内,所有曹军有一个算一个,都已经快到了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虽然高入云端的宛城城墙就在眼前了,但是已经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发起攻击了。
所以,于禁只能是命令大军就地扎营休息,他自己则是拖着病体来到了宛城对面的一座高山上,眼望着被袁术加高到了足足有七八丈之高的宛城,满脸的冷峻之色。..
曹纯也是满脸的疲惫之色,蹙眉道:“宛城之前我也来过一次,但彼时城墙不过五丈多不到六丈,看起来,袁公路是打定了主意要把宛城建成皇城啊!”
于禁轻蔑地摇了摇头,“便是高十丈又如何?在我眼里,也不过与坦途无异。”
曹纯疑惑道:“那文则兄为何面带愁容?”
于禁苦笑道:“天子!”
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解释道:“若城内袁贼以天子为质,你我如何应对?”
曹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看着于禁问道:“那文则兄可曾想出了应对之法?”
“无解。”
于禁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能寄希望宛城内袁术留下的都是酒囊饭袋吧。”
如今宛城内,表面上权力最大的,当然是小皇帝无疑。但实际上,几乎全天下人都知道,小皇帝现在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了。莫说普天之下率土之滨了,便是在宛城内,还遵他命令听他指挥的,也没有几个人了。
袁术的嫡子袁耀,才是宛城实际上的老大。但因为袁耀年纪尚幼还未加冠,所以袁术又留下了丛弟袁胤辅佐。
曹军攻来的消息,让这对叔侄顿时慌了手脚,要知道袁术为了凑齐十万大军,连刚从民间征调而来还未训练的新兵都拉上了战场,留守宛城的兵员素质就可想而知了。
以不到五千的老弱病残,对上刚经历过一场大捷,士气正旺的曹军虎狼,袁氏叔侄又如何能淡然处之?
袁胤年约三十岁出头,短髯,浓眉,面带忧虑之色沉吟道:“显光,我认为为今之计,首先必须要快马传信将这个消息告诉你父亲,然后动员全城百姓上城迎敌,第三则是要派出天使前往曹营加以训斥,并趁机打探敌军的虚实。”
袁耀从小便在蜜罐中长大,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又如何能够从容应对眼前的困局,自然是袁胤怎么说怎么是了。
袁胤固然出身名门,自幼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却最多只能算是中人之才。说好听点叫稳重大气,说难听点却是死板教条。他说提出的三点建议,表面上看中规中矩,有条不紊,实际上却根本都派不上用场。
于禁不可能不知道天子在宛城,可他依然提兵攻了过来,这说明他根本就不会在乎那所谓的天子斥责。至于号召全城百姓上城御敌,那更是无稽之谈,如果袁家人的号召有用,民间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不惜自残以躲避兵役了。传信袁术?虽是题中应有之意,但除了徒增袁术的烦恼外毫无作用,丛宛城到安城,一来一往最少需要六七天的时间,而宛城可能坚守这么久么?
袁胤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宛城的城墙足够高,足够宽,莫说曹军只有区区两万人不到,便是有十万大军,想要破城而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袁胤却是忘记了孟子的那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守城的关键不在于城而在于人。若是无人守御,纵然城高百丈又有何用?
当然,号召百姓主动上城,也只是说说而已,袁术统治南阳这些年来,又几时和百姓讲过道理了?
于是,次日一早,于禁便在宛城城头上,隐隐约约的便看到了一个个的白头翁,那都是被袁胤“号召”来的无辜百姓,走起路来都晃晃悠悠却被逼着站在城头上当肉盾的可怜人。
“袁氏,当真可恶!”
曹纯的眼力,并不比于禁逊色多少,一时间气愤填膺,咬牙切齿地咒骂道:“四世三公的家族,出来的,都是这种禽兽不如的东西吗?”
于禁冷笑道:“越是高门显贵,越是视人命如蝼蚁,自古亦然。子和又有什么好气愤的?”
曹纯重重咳嗽了两声,叹道:“我虽知道,但内心里却仍然无法接受。”
于禁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铿然拔刀在手冷冷道:“袁氏无德,早晚必遭天谴,今日我等便替天行道,诛杀袁氏为南阳百万苍生伸冤雪耻!”
“诛杀袁氏,替天行道!”
一夜好睡,将急行军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两万曹军精神抖擞地站在于禁身后,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齐声呼喊着,滔天的气势,好像随时都能冲垮宛城那坚固厚实的城墙一般。
袁胤浑身颤抖地扶着城头,眼望着城下虎狼一般的曹军,心里面充满了恐惧。而袁耀,则压根就没有出现在城墙上,而理由仅仅是因为担心和那些平头布衣站在一块丢了身份这么简单,这么可笑。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袁耀这样的世家公子哥,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世道的艰难。其实莫说是他,便是袁术自己,性格中最大的缺点,也正是来源于此。
小时候诸事顺遂,其实很多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贫养儿富养女,也是一样的道理。
袁耀不愿意上城,袁胤其实又何尝愿意了?但是他别无选择,如果他也和袁耀一样躲起来的话,城破后会落到怎样的下场自不必说,即便侥幸守住了,袁术回来估计也饶不了他。
所以,尽管心里在打鼓,两腿在打颤,双手也哆里哆嗦的,袁胤还是鼓起了勇气开口道:“曹贼乱兵,兵围京师,形同反叛,必将为天下正义之士群起而诛之。此一战,大义在我,人心在我,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我军又岂有不胜之理?众将士,宛城之内有天子陛下,更有你们的家人老小,为了他们,我们也断无退缩避让之理!诸君放心,此战若胜,我定亲禀天子求来厚赏,凡有大功之士皆可封侯拜将,以我袁家祖上四世三公之名,我袁胤若出尔反尔,死后不入祖庙,史册遗臭万年!”
为了能够守住宛城,更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袁胤也算是豁出去了,这个誓发的不可谓不狠毒。拿世家子弟最重视的身后名来发誓,袁胤可谓是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接下来,就要看他的誓言,能够起到几分作用了。
高耸入云的云梯,坚固灵活的井栏,厚重结实的撞城车,丛曹军的阵后缓缓的出现在了城墙前。
弓弩手动作麻利地攀爬上车,护车手披上了厚厚的重铠,云梯兵抖擞精神猛虎下山般嗷嗷吼叫着。
于禁拔刀在手,高举过头顶,眼望着宛城上空高扬着的天子旗,狠狠地砍了下去。沉闷的战鼓声响起,两万曹军齐发一声喊,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这座大汉王朝的临时都城,义无返顾地发起了攻击。
轻装上阵的云梯兵,一路小跑冲在了最前面。他们当然也怕死,但相比于先登斩旗的功劳而言,他们又悍不畏死。
曹操自信地摇了摇头道:“袁术如今,已是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追与不追,都没什么区别,只会平添我军的伤亡。有百害而无一利,追之何益?”
“可是……”
吕虔还想要再说,却被董昭打断道:“我以为,子恪此刻你应该担心的,是元让将军的安危。”
“啊?对!”
吕虔猛地一拍大腿道:“若是被那个张勋知道了,元让将军那里只剩下了不到五千兵马,那元让将军就危险了!”
“无妨!”
曹操淡然地摆摆手道:“袁术不会让张勋打的。”
董昭和吕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不解,可是谁都不愿意让自己像个笨蛋一样再问下去。
曹操笑了笑,解释道:“袁公路这个人,比他的兄长袁本初要更爱惜自己的性命,此时他已是惊弓之鸟,手底下虽然尚有四万余人,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一定会把张勋调到身边才会彻底安心的。”
“好了,你们两人也担惊受怕了这么多天,赶紧回去好好睡个安稳觉吧!”
曹操摆了摆手,眯着眼睛站起身来,眼望着宛城的方向幽幽道:“希望文则也能给我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吧。”
从来还没有让曹操失望过的于禁,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丛褒信到宛城,足足五百余里,于禁却率领着兵马急行军仅用了三天时间便赶到了。
每日行军将近两百里,而且所走的还大多都是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当然,包括于禁在内,所有曹军有一个算一个,都已经快到了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虽然高入云端的宛城城墙就在眼前了,但是已经实在是没有力气再发起攻击了。
所以,于禁只能是命令大军就地扎营休息,他自己则是拖着病体来到了宛城对面的一座高山上,眼望着被袁术加高到了足足有七八丈之高的宛城,满脸的冷峻之色。..
曹纯也是满脸的疲惫之色,蹙眉道:“宛城之前我也来过一次,但彼时城墙不过五丈多不到六丈,看起来,袁公路是打定了主意要把宛城建成皇城啊!”
于禁轻蔑地摇了摇头,“便是高十丈又如何?在我眼里,也不过与坦途无异。”
曹纯疑惑道:“那文则兄为何面带愁容?”
于禁苦笑道:“天子!”
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解释道:“若城内袁贼以天子为质,你我如何应对?”
曹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看着于禁问道:“那文则兄可曾想出了应对之法?”
“无解。”
于禁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能寄希望宛城内袁术留下的都是酒囊饭袋吧。”
如今宛城内,表面上权力最大的,当然是小皇帝无疑。但实际上,几乎全天下人都知道,小皇帝现在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了。莫说普天之下率土之滨了,便是在宛城内,还遵他命令听他指挥的,也没有几个人了。
袁术的嫡子袁耀,才是宛城实际上的老大。但因为袁耀年纪尚幼还未加冠,所以袁术又留下了丛弟袁胤辅佐。
曹军攻来的消息,让这对叔侄顿时慌了手脚,要知道袁术为了凑齐十万大军,连刚从民间征调而来还未训练的新兵都拉上了战场,留守宛城的兵员素质就可想而知了。
以不到五千的老弱病残,对上刚经历过一场大捷,士气正旺的曹军虎狼,袁氏叔侄又如何能淡然处之?
袁胤年约三十岁出头,短髯,浓眉,面带忧虑之色沉吟道:“显光,我认为为今之计,首先必须要快马传信将这个消息告诉你父亲,然后动员全城百姓上城迎敌,第三则是要派出天使前往曹营加以训斥,并趁机打探敌军的虚实。”
袁耀从小便在蜜罐中长大,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又如何能够从容应对眼前的困局,自然是袁胤怎么说怎么是了。
袁胤固然出身名门,自幼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却最多只能算是中人之才。说好听点叫稳重大气,说难听点却是死板教条。他说提出的三点建议,表面上看中规中矩,有条不紊,实际上却根本都派不上用场。
于禁不可能不知道天子在宛城,可他依然提兵攻了过来,这说明他根本就不会在乎那所谓的天子斥责。至于号召全城百姓上城御敌,那更是无稽之谈,如果袁家人的号召有用,民间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不惜自残以躲避兵役了。传信袁术?虽是题中应有之意,但除了徒增袁术的烦恼外毫无作用,丛宛城到安城,一来一往最少需要六七天的时间,而宛城可能坚守这么久么?
袁胤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宛城的城墙足够高,足够宽,莫说曹军只有区区两万人不到,便是有十万大军,想要破城而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袁胤却是忘记了孟子的那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守城的关键不在于城而在于人。若是无人守御,纵然城高百丈又有何用?
当然,号召百姓主动上城,也只是说说而已,袁术统治南阳这些年来,又几时和百姓讲过道理了?
于是,次日一早,于禁便在宛城城头上,隐隐约约的便看到了一个个的白头翁,那都是被袁胤“号召”来的无辜百姓,走起路来都晃晃悠悠却被逼着站在城头上当肉盾的可怜人。
“袁氏,当真可恶!”
曹纯的眼力,并不比于禁逊色多少,一时间气愤填膺,咬牙切齿地咒骂道:“四世三公的家族,出来的,都是这种禽兽不如的东西吗?”
于禁冷笑道:“越是高门显贵,越是视人命如蝼蚁,自古亦然。子和又有什么好气愤的?”
曹纯重重咳嗽了两声,叹道:“我虽知道,但内心里却仍然无法接受。”
于禁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铿然拔刀在手冷冷道:“袁氏无德,早晚必遭天谴,今日我等便替天行道,诛杀袁氏为南阳百万苍生伸冤雪耻!”
“诛杀袁氏,替天行道!”
一夜好睡,将急行军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两万曹军精神抖擞地站在于禁身后,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齐声呼喊着,滔天的气势,好像随时都能冲垮宛城那坚固厚实的城墙一般。
袁胤浑身颤抖地扶着城头,眼望着城下虎狼一般的曹军,心里面充满了恐惧。而袁耀,则压根就没有出现在城墙上,而理由仅仅是因为担心和那些平头布衣站在一块丢了身份这么简单,这么可笑。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袁耀这样的世家公子哥,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世道的艰难。其实莫说是他,便是袁术自己,性格中最大的缺点,也正是来源于此。
小时候诸事顺遂,其实很多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贫养儿富养女,也是一样的道理。
袁耀不愿意上城,袁胤其实又何尝愿意了?但是他别无选择,如果他也和袁耀一样躲起来的话,城破后会落到怎样的下场自不必说,即便侥幸守住了,袁术回来估计也饶不了他。
所以,尽管心里在打鼓,两腿在打颤,双手也哆里哆嗦的,袁胤还是鼓起了勇气开口道:“曹贼乱兵,兵围京师,形同反叛,必将为天下正义之士群起而诛之。此一战,大义在我,人心在我,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我军又岂有不胜之理?众将士,宛城之内有天子陛下,更有你们的家人老小,为了他们,我们也断无退缩避让之理!诸君放心,此战若胜,我定亲禀天子求来厚赏,凡有大功之士皆可封侯拜将,以我袁家祖上四世三公之名,我袁胤若出尔反尔,死后不入祖庙,史册遗臭万年!”
为了能够守住宛城,更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袁胤也算是豁出去了,这个誓发的不可谓不狠毒。拿世家子弟最重视的身后名来发誓,袁胤可谓是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
接下来,就要看他的誓言,能够起到几分作用了。
高耸入云的云梯,坚固灵活的井栏,厚重结实的撞城车,丛曹军的阵后缓缓的出现在了城墙前。
弓弩手动作麻利地攀爬上车,护车手披上了厚厚的重铠,云梯兵抖擞精神猛虎下山般嗷嗷吼叫着。
于禁拔刀在手,高举过头顶,眼望着宛城上空高扬着的天子旗,狠狠地砍了下去。沉闷的战鼓声响起,两万曹军齐发一声喊,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这座大汉王朝的临时都城,义无返顾地发起了攻击。
轻装上阵的云梯兵,一路小跑冲在了最前面。他们当然也怕死,但相比于先登斩旗的功劳而言,他们又悍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