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俨然就是东家的翻版。
又似是比东家年轻时多了几分清秀和水灵。
这幅模样,怕是要将京中好些贵族公子都比下去。
这便是东家的儿子?
厅中众人良久才反应过来,心中都唏嘘不已,纷纷转眸看向曲伯,应管事和梁管事三人。
梁管事先前高谈阔论,眼下便有些下不来台。
倒是有人怀疑:“东家若是有儿子,我们岂会不知?”
这便是了!
梁管事忽得来了底气,“相貌相似的人,世间比比皆是,怕就怕不知何人从何处弄来的赝品,想从中谋利。”
周遭面面相觑。
方锦年也不怯场,大方道:“我就是方家的少东家!”
这笃定口气!
梁管事徒然语塞,倒是曲伯发难:“我随东家多年,确实不曾听说东家有儿子。”
曲伯是方家老人。
连曲伯都如此说,旁人自然都狐疑看向方锦年。
方锦年低眉莞尔,而后双手背在身后,顾步上前:“曲伯伯和我爹一起做买卖是在明颂十八年,也就是二十三前。第一笔买卖是倒卖李家庄的竹筐。那时候全身上下都凑不到一百个铜钱,最后还是求胡大娘赊的账。半月后,就在刘庄赚了第一桶金。”
曲伯讶得合不拢嘴。
旁人都从曲伯的表情看出了蛛丝马迹。
还是有人道,不足为奇。曲伯是家中老人,曲伯和东家的事,知晓的人不在少数。他兴许只是比你我知道的多些,却不足以做评断。
方锦年也不恼,踱步到梁管事身前,摇了摇折扇,悠悠道:“梁管事的事,我爹也多少告诉过我一些。可要听?”
梁管事鼻尖抽了抽,不置可否。
她便默认开口:“梁管事来方家的前两年,江夏的瓷器生意能赔了**成。曲伯伯和应叔叔有和我爹商议,是否要将梁管事辞退,换成旁人来做。我爹否决了,说梁管事还有潜力未发挥出来,再给他三年时间看看。反正方才瓷器也才起步,不急于一时。”
梁管事脸上顿时泛起一阵红一阵白。
他是知晓江夏的瓷器在自己手中赔上了**成,却不知道曲老和老应同东家商议过这种事。忍不住偷偷瞥了眼曲老和老应,只见两人并未遮掩,他便知来人所言非虚。
只是经他如此一说,东家待他仁至义尽,他却在此争吵要拆了方家生意,委实不厚道得很。
于是缄口,也不发话。
方锦年的目的便达到了。
“至于应叔叔……”她缓缓转身,正好对上应管事的目光,这道目光深邃幽兰,好似要将她看穿一般。方锦年吸了口气,唇瓣微微扬起:“方家的金库一共有两把钥匙,一把在我爹身上,我爹是交待过的,若有意外,就让人将金库钥匙交给应叔叔。他是最信任应叔叔的。”
信任他,他怎么好意思听从一群人的建议,分了方家的生意。
应管事也不接话,依旧凝神看她。
她心中一顿,生怕被他看出马脚。
他还不移目,她只好踱步移开,环视了一番厅中的十来二十余人,从袖间定定掏出一枚金灿灿的钥匙。
厅中倒吸一口凉气。
“方家金库的另一把钥匙,就在我这里,各位叔伯可要随我去看?”
霎时,厅中静得出奇,为鸦雀无声不可形容也。
同东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又有方家金库的钥匙,那不是少东家是谁?
“他就是少东家。”
安静之时,厅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转入屋中,赫然便是赵伯。
赵伯?轮到方锦年意外。
她是偷偷从滨州跑出来的,谁想赵伯也来了京中。不过诧异归诧异,只见赵伯迈入屋中,朝屋中众人道:“无需去看金库,这位就是我们少东家。少东家早前一直同老朽在滨州,替东家看封城茶山的生意。”
呵啊,厅中一阵哗然。
封城茶山的生意——那少东家是懂商的!
赵伯说的话哪里会有假?
若是如此,那少东家就是方家名副其实的继承人,东家还一直在让他看管着部分生意!
是打算日后让他拿主意!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不少人更是失望得很。
既是方家的少东家,又能拿生意上主意,那之前的商议便不攻自破。
梁管事脸上就分外难堪。
赵伯便趁机带头:“东家过往待你我不薄,现今东家病倒,正是你我回报之时。若是少东家领这个差事,老朽愿效犬马之劳。”
也有忠实的管事应声:“我也愿意听少东家的。”
“听少东家的。”
“我也赞成听少东家的。”
方才不少反对的人都一一响应。
曲伯就斜眸打量老赵。
眼前之人定是少东家不假,他自然也是向着少东家的。但老赵一口一个少东家在看封城茶山生意,他确实不信。私以为是老赵稳固局势的说辞,他是赞同老赵这般做。但少东家若是真懂生意,东家岂会将他藏这么久?若说要将方家的生意交由这个突然出现的少东家身上,他难免迟疑。
先前一直没有沉默的应管事,突然开口:“听少东家的自然不假,也要看少东家扛不扛得起这个重担。”
应管事说话向来有威望。
此话一出,屋内都纷纷投来目光。
方锦年看了看赵伯,赵伯含笑点头,是鼓励她。
她便摇了摇折扇,云淡风轻道:“应叔叔只管说。”
……
五月,宫中要设宴庆贺太后寿诞。
四月初,要供一批新银器。
银器向来有京中专门的商行提供,可宫中负责此次寿诞的祺贵妃是个对器具挑剔的人。
太后寿诞,本就要添置银器,祺贵妃却对近来的银器诸多不满,要鸿胪寺卿另寻好成色的货入宫。
鸿胪寺卿黄玉郎是爹爹的故交,之前的交易就信赖方家的信誉,就讲银器一事托给了爹爹。
此事涉及多方利益,落定前,爹爹不想声张,所以一直保密没有对外宣扬。知晓的人也只有应叔叔和曲伯两人。
爹爹病倒前,重金在禹州订了新货。
可爹爹突然病倒,禹州遭了水患,交通一直不通,此事一直耽搁。眼下已到三月,首批批量的样品还未送回京中,鸿胪寺卿黄玉郎也遭受宫中的压力。
这批货价值连城,必须走镖局。
但京中常用的镖局都是通气的,一接货就等于全京城都知晓了,黄玉郎不敢冒险。方家就只能雇人送货入京,但要选稳妥的人,绝非一时半刻可以完成的事。
这便是应管事出的难题。
方锦年皱了皱眉。
又似是比东家年轻时多了几分清秀和水灵。
这幅模样,怕是要将京中好些贵族公子都比下去。
这便是东家的儿子?
厅中众人良久才反应过来,心中都唏嘘不已,纷纷转眸看向曲伯,应管事和梁管事三人。
梁管事先前高谈阔论,眼下便有些下不来台。
倒是有人怀疑:“东家若是有儿子,我们岂会不知?”
这便是了!
梁管事忽得来了底气,“相貌相似的人,世间比比皆是,怕就怕不知何人从何处弄来的赝品,想从中谋利。”
周遭面面相觑。
方锦年也不怯场,大方道:“我就是方家的少东家!”
这笃定口气!
梁管事徒然语塞,倒是曲伯发难:“我随东家多年,确实不曾听说东家有儿子。”
曲伯是方家老人。
连曲伯都如此说,旁人自然都狐疑看向方锦年。
方锦年低眉莞尔,而后双手背在身后,顾步上前:“曲伯伯和我爹一起做买卖是在明颂十八年,也就是二十三前。第一笔买卖是倒卖李家庄的竹筐。那时候全身上下都凑不到一百个铜钱,最后还是求胡大娘赊的账。半月后,就在刘庄赚了第一桶金。”
曲伯讶得合不拢嘴。
旁人都从曲伯的表情看出了蛛丝马迹。
还是有人道,不足为奇。曲伯是家中老人,曲伯和东家的事,知晓的人不在少数。他兴许只是比你我知道的多些,却不足以做评断。
方锦年也不恼,踱步到梁管事身前,摇了摇折扇,悠悠道:“梁管事的事,我爹也多少告诉过我一些。可要听?”
梁管事鼻尖抽了抽,不置可否。
她便默认开口:“梁管事来方家的前两年,江夏的瓷器生意能赔了**成。曲伯伯和应叔叔有和我爹商议,是否要将梁管事辞退,换成旁人来做。我爹否决了,说梁管事还有潜力未发挥出来,再给他三年时间看看。反正方才瓷器也才起步,不急于一时。”
梁管事脸上顿时泛起一阵红一阵白。
他是知晓江夏的瓷器在自己手中赔上了**成,却不知道曲老和老应同东家商议过这种事。忍不住偷偷瞥了眼曲老和老应,只见两人并未遮掩,他便知来人所言非虚。
只是经他如此一说,东家待他仁至义尽,他却在此争吵要拆了方家生意,委实不厚道得很。
于是缄口,也不发话。
方锦年的目的便达到了。
“至于应叔叔……”她缓缓转身,正好对上应管事的目光,这道目光深邃幽兰,好似要将她看穿一般。方锦年吸了口气,唇瓣微微扬起:“方家的金库一共有两把钥匙,一把在我爹身上,我爹是交待过的,若有意外,就让人将金库钥匙交给应叔叔。他是最信任应叔叔的。”
信任他,他怎么好意思听从一群人的建议,分了方家的生意。
应管事也不接话,依旧凝神看她。
她心中一顿,生怕被他看出马脚。
他还不移目,她只好踱步移开,环视了一番厅中的十来二十余人,从袖间定定掏出一枚金灿灿的钥匙。
厅中倒吸一口凉气。
“方家金库的另一把钥匙,就在我这里,各位叔伯可要随我去看?”
霎时,厅中静得出奇,为鸦雀无声不可形容也。
同东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又有方家金库的钥匙,那不是少东家是谁?
“他就是少东家。”
安静之时,厅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转入屋中,赫然便是赵伯。
赵伯?轮到方锦年意外。
她是偷偷从滨州跑出来的,谁想赵伯也来了京中。不过诧异归诧异,只见赵伯迈入屋中,朝屋中众人道:“无需去看金库,这位就是我们少东家。少东家早前一直同老朽在滨州,替东家看封城茶山的生意。”
呵啊,厅中一阵哗然。
封城茶山的生意——那少东家是懂商的!
赵伯说的话哪里会有假?
若是如此,那少东家就是方家名副其实的继承人,东家还一直在让他看管着部分生意!
是打算日后让他拿主意!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不少人更是失望得很。
既是方家的少东家,又能拿生意上主意,那之前的商议便不攻自破。
梁管事脸上就分外难堪。
赵伯便趁机带头:“东家过往待你我不薄,现今东家病倒,正是你我回报之时。若是少东家领这个差事,老朽愿效犬马之劳。”
也有忠实的管事应声:“我也愿意听少东家的。”
“听少东家的。”
“我也赞成听少东家的。”
方才不少反对的人都一一响应。
曲伯就斜眸打量老赵。
眼前之人定是少东家不假,他自然也是向着少东家的。但老赵一口一个少东家在看封城茶山生意,他确实不信。私以为是老赵稳固局势的说辞,他是赞同老赵这般做。但少东家若是真懂生意,东家岂会将他藏这么久?若说要将方家的生意交由这个突然出现的少东家身上,他难免迟疑。
先前一直没有沉默的应管事,突然开口:“听少东家的自然不假,也要看少东家扛不扛得起这个重担。”
应管事说话向来有威望。
此话一出,屋内都纷纷投来目光。
方锦年看了看赵伯,赵伯含笑点头,是鼓励她。
她便摇了摇折扇,云淡风轻道:“应叔叔只管说。”
……
五月,宫中要设宴庆贺太后寿诞。
四月初,要供一批新银器。
银器向来有京中专门的商行提供,可宫中负责此次寿诞的祺贵妃是个对器具挑剔的人。
太后寿诞,本就要添置银器,祺贵妃却对近来的银器诸多不满,要鸿胪寺卿另寻好成色的货入宫。
鸿胪寺卿黄玉郎是爹爹的故交,之前的交易就信赖方家的信誉,就讲银器一事托给了爹爹。
此事涉及多方利益,落定前,爹爹不想声张,所以一直保密没有对外宣扬。知晓的人也只有应叔叔和曲伯两人。
爹爹病倒前,重金在禹州订了新货。
可爹爹突然病倒,禹州遭了水患,交通一直不通,此事一直耽搁。眼下已到三月,首批批量的样品还未送回京中,鸿胪寺卿黄玉郎也遭受宫中的压力。
这批货价值连城,必须走镖局。
但京中常用的镖局都是通气的,一接货就等于全京城都知晓了,黄玉郎不敢冒险。方家就只能雇人送货入京,但要选稳妥的人,绝非一时半刻可以完成的事。
这便是应管事出的难题。
方锦年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