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朋友,只要您身居他乡,您的内心一定会有一份或淡或浓的乡愁;如果您是身居异乡多年的游子,那一份乡愁应该更是悠悠绵绵;如果您还有一份像我一样欲落叶归根、告老还乡而凭添一份无奈的愁绪,那就不妨看一看这篇文字。相信这篇文字会让您有几分共鸣的。姑且给这篇文字取名《无奈的乡愁》或《回不了的乡村》。
看完了觉得不错,有点意思,就点个赞,并在朋友圈转一下呢。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小乡村通过考学才成为一个城里人的。掐指一算,不知不觉间,成为一个城里人就已经是三十多年了。回首过往,工作上总体上过得去,算是对得起一个跳出农门成为一个城里人基本的心理预期;家庭角色上,履行一个了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应当承担的责任。如果真要给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打上个分数的话,只能算是基本合格。如果想做的更好,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不过,那可能是下辈子的事了,呵呵。
春光金贵,就不扯闲篇了,就直接进入我要说的正题。
客观地说,三十多年城里人的生活,我已经改变了很多很多。比如,我的日常穿戴,平时懂得简单地修饰和装点,从小就生活在乡村那种不修边幅的习惯已经在我的身上没有多少的踪影,如果身处当下还生活在乡村老家童年少年的小伙伴中间,真还能分出个体面和邋遢;而且我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也表现出一个读书人、城里人似乎应有的一份最基本的素养或“做派”;还有,跟乡下儿时的童年少年小伙伴吹牛扯闲,话题除了回忆童年少年时光在一起做迷藏、採野果、掏鸟蛋、偷生产队的花生、瓜果等等那份无限的美好外,若真正能够深入下去的话题不是太多,即便有,似乎也很难融合到一个频率上,形不成思想上的共振。这种感受,在那些跟我一样通过读书、或者以其他方式走出大山、走出穷乡僻壤的乡村,现在已经成为城里人那里,或多或少地都有。
毋庸讳言,这种形成不了共振的差别,其实是我们蜗居城里多年与大半辈子一直没有走出乡村的童年少年伙伴们人生轨迹、接触世界的不同所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眼界、见识、知识面、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所形成的的差别(呵呵,请万万原谅一下,在这里我只是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和现象,没有半点贬损、瞧不起我童年少年美好时光里、曾经天天在一起嬉笑打闹的我的小伙伴们)。
细细琢磨一下,这种区别算得上是既有城乡差别里衍生出的一个“新品种”。而这种差别,真很具有讽刺的意味啊——它居然在几十年后曾是童年少年小伙伴的乡娃子间凸显出来,着实不该不忍呢,但它着实让人不胜唏嘘。
不过,稍稍有一份自我安慰的是,对于我来讲,虽然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即便我身上表面和里子里发生了诸多的改变,但在我内心的深处,我还真没有一个真正城里人身份的认同感,骨子里时时刻刻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乡下人;与童年少年小伙伴点点滴滴的过往还是我记忆中最纯洁最美好的记忆、美好的图景;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沟沟坎坎,还是那样的亲切无比,那样的让人怀念;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内心里那份对都市嘈杂生活的厌倦,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多、越发强烈了。
人们常说,怀旧情思疯长的时候,说明人已经真正走向了衰老,而事实也是我已经在慢慢老去。衰老就衰老吧,既然衰老能让内心里能不断涌动出一份对家乡的眷恋、对家乡的牵挂、对家乡的向往,这份自自然然地人生衰老又有什么不好呢?
的的确确,真真切切,在一份伴随衰老而来的怀旧情绪中,我对家乡的眷恋、牵挂、向往真是愈来愈浓了,这应该算是文人笔下永远不死的乡愁吧。唉,往往这个时候,我内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那首思念家乡的情歌——《故乡情》: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
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
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
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
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
难锁我童年一呀寸心
……
故乡的爱故乡的情
故乡有我青春的歌声
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
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
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
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
哎呀,我的家乡,哎哟,我的故园,您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已经融入到我的呼吸里、骨子里、血液中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的耳边就会响起诗人艾青的那句名言:“为什么我眼里常满含热泪,是因为我爱您这方土地爱的深沉”。
而就在我这份思乡的情愫愈来愈浓的当口,今年年初,央视国际频道推出的《记住乡愁》百集系列记录片适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冲着“乡愁”这个最能戳动我心房的字眼,在那段时间,一到晚上八点纪录片播出的时候,我就会准时地守在电视机旁,在那首充满浓郁思乡情怀主题曲的陪伴和引导中,走进一个个纯美隽永的乡村故事里。
咀嚼和品读古老村落里呈现出来的一道道传统的精神文化大餐,藏在我骨子里的那份乡土情怀就会被一次次撩拨,正如主题曲所唱的那样,那份从我内心的无限乡愁,就是实实在在的家乡的“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更是“一生一世悠悠绵绵的无限深情啊”。
唉,这一百集系列片,每一集都如甘醇的美酒、一道绮丽的风景,让我沉醉和向往。特别是看过了《西湖李家村——不忘本原》这一集,更是激起了我的万千思绪,真有一种恨不得像记录片中的“李豆罗们”一样,立马告老还乡,回归田园,为生我养我的家乡去做点什么的冲动。
这一集纪录片介绍了江西进贤县鄱阳湖西南青岚湖畔一个叫西湖李家的村子,其片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做人要“不忘本源,思乡念祖”,而这正是西湖李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祖训。
在西湖李家村口的牌楼上,如今还镌刻着“操存本原”四个大字,这是李氏族谱中记载的祖训之一。这四个字源于孔子所说的“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至谓也”。孔子把本原看做事物的根脉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告诫人们要恪守本原,否则行为无常,不知家在何处,更会心无着落;而李氏家族的先祖,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曾有“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名言流传于后世。他认为人在事业有成、扬名四海之后要懂得进退,适时离开,回归田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与追求。
这儒家、道家的始祖,都把回归本源,看着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操守。正是因为有儒家、道家的优秀文化传承,在华夏历史上,无论是立于朝堂之上的高官、征战沙场的将军,还是富甲一方的商贾,他们年老之后都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
在“守旧”的先人看来,这是人生“归根复命”的重要环节;若按现在流行的说法,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也叫“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
在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而被遗落的现实大背景下,西湖李家村一份对“不忘本源,思乡念祖”祖训很好的坚守、传承和弘扬,成就了西湖李家村成为以“传承华夏文化、恢复古村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田园”为特色、为亮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当今的西湖李家村,无论曾官居南昌市市长而今告老还乡并作为传承李氏祖训的代表性人物“青岚农夫”李豆罗,还是或是背井离乡现身居海外的游子,或是少小出家闯荡现小有成就的商贾人士,或是更多像我一样通过读书这条途径走出乡里、现今蜗居在大小城市各行各业普通岗位上的一员,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祖训的传承、为家乡的振兴,贡献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
西湖李家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一个很好的样本。而正是有如“青岚农夫”一样一批又一批告老回乡为自己家乡作贡献的人,才成就了今天西湖李家村。没有他们的付出和贡献,西湖李家村兴许不会有今天令人羡慕令人向往的乡村图景。而他们这些人,正是当前社会各界诸多有识之士正在大声呼吁的要重塑乡村“乡贤文化”中所称颂的“乡贤”、“达人”和“能人”。
其实,放眼当今的华夏大地,不仅仅在江西敬贤县鄱阳湖边的西湖李家村,在中国江南的一些乡村里,那些一度出现了断层的“乡贤文化”已经越来越被得到重视,并被逐步弘扬起来。那些被村民敬重的“乡贤”,在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同时,更是在对日益败落衰微的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唤醒、扶正和重塑,并做到与时俱进,注入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精神价值。甚至有些地方,在乡贤文化的建设上,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成立了村一级、乡一级的乡贤会,依靠乡贤会的力量,去更好地组织和引导那一方水土养育起来的乡贤、达人更有序地服务于同山同水、同根同族的父老乡亲。“乡贤文化”已经焕发出启民智、修民德、正民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西湖李家虽非孤例,也并不是十分孤单,但客观的讲,它和那些已经焕发活力的乡村一起,也只能算是中国几千个自然村落中一份份美丽的点缀。不承认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就认为华夏大地几千个自然村落都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美丽图景,我们就犯了一叶障目、自欺欺人的严重错误。
央视推出《记住乡愁》百集系列节目,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古老村落千百年传承而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甚是美好,但它掩盖不了当下更多的中国乡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凸显出来的乡村景象日渐凋敝的现实。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邻里之间互助和睦日益缺失、家庭伦理道德严重滑坡等等怪现状;还有,留守家庭(妇女和儿童)面临的各种困境、靠几亩薄地仅能维持温饱的相对贫穷,以及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整体在逐步走低等等突出的现实问题。
让很多人更为忧心的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古朴的民风和基本的礼教靠乡规民约、族训家规来维系传承的优良传统已经早已不在,许多乡村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缺少基本的传统文化的熏陶,缺少基本的传统礼教。一句话,乡村已经丢落了能支撑起淳朴乡风乡俗的“精神家园”,村庄宗族家训的血脉早被抽空,根脉已经断裂。
不过甚幸的是,央视播出的《记住乡愁》一个个美丽的古今故事,让我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切呼唤的传统的至纯至美的东西还珍藏在华夏大地广袤的山乡之间,也让我在强烈共鸣和欣喜的时候,终于看到了重振日渐衰落乡村的希望之火。
央视适时推出的这一档节目,顺应了日益高涨的回望乡村、回馈乡村、拯救乡村的呐喊和愿望。而在回望乡村、回馈乡村的声声呐喊中,重视“乡贤”、重振“乡贤文化”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叫得最多喊的最响的一项举措。有些学者甚至有些极端地说,日益败落的乡村能否振兴,就看已经严重断层的“乡贤文化”能否重塑和振兴了。对于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我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在这里我不予置评。但我觉得重振“乡贤文化”的确是拯救败落的乡村一项非常好的举措。
在这里,就乡贤、乡贤文化,就它的历史脉络来啰嗦几句。所谓“乡贤”,在旧时传统的乡村文明里,称之为乡绅。而所谓的“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他们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在官场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地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是“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绅矜论》)。
乡绅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着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让儒家、道家“回归本源”的文化传统代代传承。
然而,近百年工业文明的兴起而推动的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的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逐步流向城市。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都变成了城市人。它正应了费孝通那句有几分伤感无奈的话,“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了”。
乡绅群体的黯然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传承的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致使乡村强大的内生活力也随之消失;乡绅群体的黯然消失,最终使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不得不说是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上重大的历史性错误和损失。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鉴。作为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华夏儿女、特别是有乡村血脉的子弟,大家在痛惜和哀叹之余,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去反省,去为改变当下乡村凋敝现实状况及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弘扬去作出一份自己的努力。
甚幸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主流价值观没有被摒弃,它们像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飘荡在祖国的大江大河;它们像一朵朵争相斗艳的鲜花开满在华夏的山水云间。那一百集如诗如画、让人欣慰的纪录片《记住乡愁》不就是最好最好的明证么?这归咎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这更归咎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价值观永远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
让人无比欣慰的是,作为引领乡村风气之先的乡贤群体在逐步得到敬重,“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已经愈来愈得到了高居庙堂、远居江湖的各界各层人士的重视和推崇。他们正行走在呼吁和呐喊重振乡贤文化的城乡大路上。
近几年的两会期间,有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相关重振和弘扬“乡贤文化”的建议。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日益凋敝乡村的复兴、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十分的积极意义。
“告老还乡,也可以叫做退职还乡。”钱念孙介绍说,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至明清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传承,“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
钱念孙认为,“退职还乡”积极意义明显,实现了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钱念孙说,“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具重要意义。
钱念孙认为,绝大多数离退休干部以及知识分子告老而不还乡,并非他们自己的刻意选择,而近几十年来国家一些相关的农村政策也是造成这样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钱念孙说,为张扬先贤文化,鼓励“告老还乡”,但国家应该适时地对一些政策措施进行调整。
在这里,我们姑且认为,钱老先生开具的“良方”有诸多理想主义的成分,并不一定十分对症;同时我们更知道,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要真正变成国家现实政策措施,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对于从乡村走进城市的那无数的你我来讲,那一份浓浓的思乡情愫并不会因为谁谁谁开具的良方太乌托邦、太理想化,国家政策制度的严重滞后就停止下来。特别是像我们已经到人生的暮年,怀旧情绪在野蛮疯长,已经没有什么还能挡住我们回望家乡、回馈家乡这份“回归本源、思乡念祖”的殷殷情怀了啊。
如今城市里呈现的是歌舞升平、一片祥和的光景,各种名目的聚会很多很频,特别是像老乡聚会、老同学聚会就会更多更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学见同学,胡扯加瞎说。老乡同学在酒酣耳热、嬉戏打闹之余,当最后沉静下来,心思往往就会不自觉地聚到“家乡”这个话题上——
大的,是如何回报自己的家乡,或集资修条路,或开发荒山,或用自己的所学,给老乡把脉问诊,或办一个公益幼儿园,弥补自己当年小时候没有上个幼儿园的遗憾,等等等等,尽想着各种门子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小的,将自己家破败的祖屋、老屋翻修一新,或是再弄半爿薄地,建一栋漂亮的小房子,能在城里以外的老家有一块永久的安生之所,让生养自己的父母住进去,并不时能回乡或小憩,或常住,能陪伴在老人身边,尽一份少小就离开家乡,只有等到现在快退休了才能做得到的最最朴实的一份孝心。人生最可憾的是什么呢?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我姑且把这份附带在为家乡做贡献“高大上”名义后的朴实想法、小小要求算作一份私心、一份私货,但遗憾的是,这份私心、私货在当下的条件下是很难达成、很难实现的。套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讲,这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呢。为什么?
因为如今一个很尴尬的现实是——不管我们当初是怎么离开自己的家乡:或求学读书,追求功名;或不安贫穷,闯荡江湖;或报名参军,献身边疆;或就是世界那么大,很想去走走、去看看。但一旦离开了生养我们的家乡,当几十年光阴过去之后,我们想告老还乡了,想落叶归根了,想倦鸟归巢了,那可不是我们想回去就能回去的。在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已经进入人生暮年而身居异乡的游子,往往只能是生发出无奈的感叹:青山依旧在,夕阳更美好,但生养我们的家乡啊,您不知道,我们已经成了想回来而又回不来的过客或异乡人了。
我们怎会有一声声家乡回不去无奈的叹息?在此告诉大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当前实行的农村土地政策,把我们游子回家的路给堵死了,截断了。
在此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就发现目前国家至少有这样一些政策文件成了游子想回归家乡的“拦路虎”。其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其二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其三是,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
至于这样的国家政策使多少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不能再顺顺当当地回到家乡故园去,我当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我就只说通过像我一样读书考学最后成为城里的人,单说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到现今的二零一六年,也应该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了。
我们这些从农村考学来到城市里读书的莘莘学子,至少可向前追溯到十余年前,当我们毕业以后,享受国家对大中专学生实行统一分配政策的雨露阳光,无论我们在城里,或是即便在村镇工作,我们就成了国家行政、事业和企业组织体系内的一份子,我们的身份就不再是农民,我们已经拥有一个让当时好多乡村人羡慕的商品粮户口或城市户口,在家乡父老乡亲的眼里,我们已经是一个让他们羡慕的拿工资吃皇粮的公家人了。
但很有几分滑稽的是,曾经被我们的父老乡亲羡慕的城市户口或商品粮户口,而今却成了我们本来就应该是乡下人落叶归根、告老还乡的一道天然的鸿沟,真是一百个没有想到,一百二十个没有想到呢(古时候那些为求功名的人怎能顺顺利利地告老还乡?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商品粮户口啊,呵呵)。
也许此刻,有那么一些人可能骂我们这些人很有几分的矫情,在那里无病**,甚至还会揶揄地说:“国家给你商品粮户口,是作为把你们乡下娃仔看成人才而给予的尊重,别人还没有这种资格呢,不要光得了便宜还卖乖呢。”我们不否认这是国家给乡村莘莘学子的一份关爱,一份照顾,一份特权,但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就认为土地政策不能作出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而作为一种对我们的该有的惩罚。如果真是这般,大家兴许就会犯局限于就事论事、狭隘的因果报应的错误和思想误区。
作为有一份回望家乡、回馈乡村情怀的游子,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老家最好有一栋自己的房子?没有它,就不能回望家乡?就不能回馈乡里?对于这样的一份疑问,我来为我们的同类作出一些辩解,算是很有几分不恭了。
无论这个世道再怎么变化,“安居乐业”对于长期在农耕文化长河中浸淫的华夏子民来讲,始终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生存生活信仰。对于这一点,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太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无视中国人世代传承的基本生活态度。若不追溯历史,就说当下,无论是乡村,还是在城市,那一条条夺人眼球的广告词就能很好地诠释安居才能乐业这个基本的生存生活信仰——若果你爱她,你就带她去买房吧;你可以不买房,除非你摆平丈母娘;三月你不买房,四月你只好跳长江;你今年春节回家不买房,你明年打工算百忙。等等等等。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对于中国人是多么多么的重要。我们这些生在异乡想回报家乡故园的游子,若要回到自己的家乡,能够真正的安顿下来,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至少我们得有一个住的地儿,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啊。这样的一点要求难道就蛮过分吗?我再此强调,家乡,那是生我养我的大方。
前面我提到旧时代的乡绅或乡贤,他们功成名就,告老还乡,隐居田园,过着悠闲自在生活。有一个基本事实是,在他们所生活的乡里,他们所居住的房子,往往就是那一方最漂亮的房子,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庭院深深。而且,现在看来,这些经过历史的风雨,走过慢慢岁月长河,能够留存下来的乡绅或乡贤的祖屋、老宅,已经成为一个个乡村的记忆,是一道道靓丽的乡村风景,有的更是成为探寻乡村历史最重要文化遗产或文化符号。当然,我们已经谈说到了更高层次的东西,是另外的一个话题,那就暂且打住。不过回到我要表达的话题本身,一言以蔽之,无论乡绅乡贤,还是黎民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故园,他们必须有一个安身立脚、遮风避雨之居所也。
而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国家实行的农村宅基地政策,让从乡村走出、一不小心已经持有商品粮户口的我们,不能到自己的家乡故园建房或买房了。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现实背景下,虽然我们这些身居城里的游子,只能是一个月、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回家乡走走看看,感受那家乡的山山水水,体会那淳朴的乡音乡情,但让我们始终感觉别扭的是,我们只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身份。
也许,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一份疑问,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乡下不是还有父母吗?不是还有兄弟姊妹吗?他们不是有房子吗?那里不是有我们落脚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非得要在自己家的老屋再建一栋房子,或买上一栋房子,才叫你说的“安居乐业”呢?是不是真有些假公济私、哗众取宠、夸大其词、取巧偏激呢?这份私货的分量真还有些重呢。
且慢勿喷,我以为,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当下乡村基本现实状况的人,或者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懂得基本人情世故的人,就可能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当下的乡村,很多农民家庭只能算解决了不愁饭吃基本的温饱,还没有上升到家家都很富裕的程度,即便乡下我们的兄弟姊妹,他们一般不可能有多余的房子让给我们住下来,安顿下来;而且,还有基本的事实是,我们乡下的父母,目前很多都与我们的兄弟住在一起,要靠他们照顾。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难在家族、家庭和睦关系的维系和处理上。
倘若,我们的兄弟姐妹,出于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冲着我们的一份对家乡的热忱,腾出一套房子我们住,让我们有了回馈家乡的驿站或码头,那当然是太美好了、太能让我们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但往往这美好的开始,最后可能是以一个不好或者让人失望的结局而收场。为什么呢?因为家族之间的关系太复杂、微妙了,一旦出了问题,不太容易找到一个破解的标准答案。
其实,兄弟姊妹之间至纯的关系会随着他们长大成家立业后会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妯娌之间、郎舅之间、姑嫂之间、婆媳之间、连襟之间,等等关系之间,由于个人的修为、眼界、胸怀、脾性、家庭际遇等因素,往往会对家庭、家族在某个问题的处理上产生不同的看法,弄不好,就很容易生发出矛盾来。矛盾处理得好,固然是好事,但不是所有的矛盾产生后,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此,我们也许要学会记住这样一个基本的常识和定律:家族、亲戚之间的关系,既是最美的关系,也是最丑的关系;既是最牢固的关系,也是最脆弱的关系;既是最近的关系,也是最远的关系。哎对,这里还不涉及到不同家庭之间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爱好这些基本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个大问题。所以,要让我们这些想回到家乡的游子,不要以失去或伤害亲情为代价去为家乡做贡献,就不要提这样与自己的亲戚住一起这样的馊主意。
在此,国家在土地政策上,给这些我们本身就是那里走出、有强烈回望家乡的人开一个小小的口子,能最好能给我们一份薄地,让我们能建个房,或者至少能买下村民已经闲置荒芜了很久的房子。这就是我的一份不太充分的辩解,需要大家能看到一份无奈背后的良苦用心。
其实,在我们哇哇乱叫呼喊着给我们这些想回到家乡、为家乡能做点事情的游子弄一块薄地能建一栋房,或买一栋房这点小小权利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应该还是非常清醒的,更不是说我们就完全没有一点正当的理由,是完全出于太多的私心。
我们当然知道,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土地政策是国家一项基础性的政策。倘若国家在土地政策有个稍许差池,就有可能带来全局性的很严重的后果。讲的严重些,甚至会影响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在我们的耳边,我们会经常听到要守住全国基本农田和耕地不少于壹拾八亿亩红线的警钟,将良田沃土、绿色田园留给子孙后代。
国家把实行严厉的土地政策上升到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来出台审慎的土地政策没有半点错。但问题是,这样不顾当下乡村基本现实、一刀切的做法就很值得商榷。如果我们把目前实行的严厉土地政策,与目前乡村凋敝的现实状况放在一起来审视的话,我们看到的,是严厉的土地政策与现实状况的如此不和谐。在我们看来,它甚至已经违背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策的僵化和滞后。
比如当前,不少村庄已成“空心村”,好多房子都是铁将军把门,那些老宅是残败破落,有的早已倒塌;即便是村中建起不久的小洋楼,有的早已杂草丛生,荒草长得比人都还高,让人感觉一片凄凉。在当前广大的中国农村,这样的“空心村”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还有,与房子大量空置败落相伴相生的,是乡村满畈满岗满冲大量的良田被闲置、被撂荒,原来的良田沃土里是荒草丛生,有的是白色垃圾遍地,有的成了牛羊撒欢的乐园。我们作为一个曾今是乡下人的城里人,很想去买下家乡那些破败的老房子,让它能升起袅袅炊烟,甚至继而去经营那些被闲置、被撂荒的土地,但这目前只能是一种奢望。
在此,我想热切地呼吁,作为既往的对于乡村学子通过读书考学走出去的一项奖励政策——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而导致的不能在家乡建房、买房的现实尴尬,国家相关的政策部门需要回过头作必要的检视。这样的一项政策,对于一个本来就出身在下乡人的人是否合理、是否公平?这个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制定出的政策是否考虑得周全?是否有失偏颇?是否根本就无法预料到几十年后政策的后遗症给本来就应该享有这份权利的人所带来的尴尬呢?倘若承认这项政策有它的不合理性,当下是否应该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呢?
如果不能在政策上做出重大的改变,能不能像当年照顾乡下学子给了我们一个商品粮户口让我们融入城市一样,再给我们一份特别的关爱,在政策上撕开一个小小的口子,让我们能有在自己出身的地方——自己的乡村买房或者建房,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的故园呢(如果真能够这样,也可算是国家在回应现实呼声对土地政策作出的一个小小试点,我以为,它是不会出天大的问题的;其实,我到现在还偏执地认为,这是应该还给我们的权利)?
其实,在学术界,更多的是在朝野上下,就当前农村土地政策一直的僵化、滞后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立此存照”: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土地产权的流动问题,一定要解决。很多农民工,他们宅基地是空在那的,这不是资源的浪费吗?如果能够流转,可以变现,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今是宁可农村的一幢幢老房倒塌,却禁止城里人来买。可以说,农村土地和宅基地闲置,已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让城里人去农村买房,除了能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之外,还能缓解城市拥挤不堪的局面。同时也让寂寞的乡村有了生气。城里的文化人能把文化知识,技术和高科技带到农村,这对农村建设产生引领和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的大力发展。让城市人自由向农村流动,是盘活农村基础性资源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国家不应是禁止,而应尽快出台政策,让城市人放心购买农村闲置土地和房屋。
——农村土地和宅基地要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必须要有完整的市场,有充分的需求或消费,也就是说城里人和乡下人有同等的买卖权利。如果买卖不是双向的,就一定会造成经济上的失衡。既然国家有政策允许农民进城买房,为什么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来买房呢?禁止城里人到乡村买房,不仅是对农民的不公平,对城里人来说,也是一种权益上的缺失。也正因这种“禁止”,使得乡村进一步败落和沦陷。
——其实钱是跟人走的。如果城里人的富人去乡村买房,就必须带钱去农村生活,拉动了农村消费。这难道不是城市给农村输血的好办法?可惜这种既能保护乡村古建筑,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办法,为何要禁止呢?而到农村买房的大多是为了养老,他们拿着丰厚的退休工资,到农村享受憩静的生活。
……
这些来自于不同渠道、不同层面的声音,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的看法和观点,并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也许有些有失偏颇,但也不乏诸多的真知灼见。
所以,我们国家土地政策的制定部门就不能漠视这些建议者一份忧国忧民的炽烈情怀,就更不能装聋作哑,麻木不仁。在此提醒,国家的土地政策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调整,就可能会在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让本来就被边缘化的乡村失去城乡协调、平衡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风口”,让乡村更加落后,更加败落。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推进城镇化的工作是一项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地有序地加速推进此项工作,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总结前几年推进城镇化工作上的得与失、功与过,适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其中强调了一个最最关键的东西,即人的城镇化这个人本核心,即农村人口到城里落户,要享受到城市居民在就业、医疗、住房、社保、子女上学等等方面同等的待遇,即做到一视同仁,不能让进到城镇的农民感觉自己是个二等公民。
我充分相信,国家对广袤的乡村也同样会有与时俱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只不过作为一个对乡村、对土地有一份炙热情感的我,很有些心急火燎、急不可耐,有一种憋着的话儿不快不快的冲动。但我也相信,这样一份情感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
乡村的改革是一本大书,对于已经离开家乡、离开泥土几十年的我,真要为当下让人很有几分失望乡村提供什么好的建议,那是很有些勉为其难了,就更不敢奢谈什么锦囊妙计了。但这些都不能丝毫减少我对自己家乡的切切关注。
鄱阳湖西南边的西湖李家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但在中国几千个自然村落里,它只能算是星星之火。要“它”燎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必然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这几年来诸多有识之士不断呼吁重振“乡贤文化”,冀望依靠乡贤力量的引领和带动,来打造无数个“西湖李家村”,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我们也得客观的承认,在乡村走向现代文明的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家园里,“乡贤文化”只能算是美丽的花朵一支,只有百花盛开,百鸟齐鸣,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家园绚烂无比。不过,既然重振“乡贤文化”,依靠乡贤的力量是振兴乡里、兴利除弊的一剂良方已经凝结为一种共识,我们就不要等待观望,我们需要的就是马上行动。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多数人,也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人,对那些德高望重的乡贤只能抬头仰望。但面对这些乡贤、达人这一面面闪光的镜子,我们没有理由躲避,我们就更应该站出来,在回望乡村、回馈家乡的事情上,能够有所作为。
而作为各级政府,甚至在国家层面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因势利导,将这个惠及万千乡村的善举像当年推行农村“土地承包制”一样,能够早点在全国有序地推开。而对于“泛乡贤”力量的重要组成和补充——从乡村通过考学走出来、并逐渐到了退休年纪又有一份真诚回望家乡、回馈家乡情怀且越来越壮大的队伍,要乐见其成,并给予鼓励,即在现行的土地政策上“还给”我们一个最基本的权利,能让我们买房,建房,让我们能在回望家乡、回馈乡里得时候有一个安居之所,从而让我们在回馈家乡的路上走得稳一些、从容一些。
其实多年来,国家选派教育条线的老师、医疗条线的医务工作者、农蓄条线的技术人员去支援贫困偏远的乡村,甚至号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加入进来,目的是希望那些贫困的乡村,在新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路途上,不至于掉队太多、太远。这样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广大的乡村非常需要但十分缺乏的。但这样的人才来到乡村,往往都只能是个匆匆的过客,即便有个别人有很深厚的支援乡村的情怀,想扎根乡村,那只能是一二个孤零零的美丽故事,最后成为供新闻媒体去过度消费的样板,被抽干榨净。
所以说,国家倡导如此这般的知识扶贫、智力扶贫、技术扶贫、文化扶贫之策,虽然说算不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但怎么看最多算是个权宜之计,不是药到病除的根本之策。而真正的要改变乡村教育、医疗、科学种植养殖的落后面貌和现状,还得有一批批真正愿意留下来扎根乡村的人。不过,这样宏达的现实问题也不是国家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几代人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好的是,目前有一支愈来愈壮大的队伍和力量能够很好地弥补乡村这样的一种不足,改善乡村人才缺乏的状况。他们就是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陆陆续续从乡村走出的大学生、中专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形成一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
在这只强大的力量中间,有老师、有医生、有农林技术人员;还有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在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等等等等。这些人能从穷乡僻壤的乡村通过考学这条“天路”走出乡村,本身就证明了他们的优秀。而且,在这群类人群中,从上世纪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算起,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他们接近退休,有的已经退休,而且,这支退休的队伍会越来越庞大。
比较一下,这些快退休下来的人,与国家鼓励到乡村去服务的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知识有文化,这些人都受过正规的中高等教育,而且有长期在都市生活的经历,他们始终处在信息、知识、时尚的前沿,成就了他们有较高看问题的视角和眼光;二是他们有颇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几十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历练,他们已经被打磨成了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行家里手,是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技术扎实的医生或者护士,是种养殖方面的专家,是……;三是他们本身就来自乡村,虽然他们离开了乡村几十年,但他们的父母在乡村,兄弟姊妹在乡村,根永远在那里,他们与乡村的联系从来就没有隔断过;四是他们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几十年工作下来,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若能回到家乡,不再只是空空的行囊,他们可以将这部分财富拿出一部分到乡村消费,可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回馈乡村,甚至可以在公益事业上做出一些必要的资助;五是他们对家乡永远不变的爱,这是最最重要的。心中始终装有家乡,这是他们回馈家乡不竭的动力源泉啊。
哎哟,我的情感也真是有些脆弱,就一份埋藏内心深处的对家乡深沉的爱,被前不久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一撩拨,在一份热血澎湃激荡之中,思想就收不住缰绳,让我联想到近几年来有识之士在不断呼吁的“乡贤文化”,继而又联想到蜗居城市一偶想告老还乡、落叶归根去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时候诸多的游子所遇到的想回去又不能回去的一份尴尬,这些这些,让我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催促我提起笔来哗哗哗,就写下了这多絮絮叨叨的文字。一言以蔽之,在靠“乡贤文化”振兴乡里的时候,我们这些生在乡村的你我,在乡贤的感召和引领下,为家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啊。
在我提笔开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时值夏末初秋的八月。而这个月份,让我想到我少年的时候只见到过书名的一本小说《八月的乡村》。这本书因当时口袋里只有两颗核桃没能满足伙伴要求再添上一颗核桃才能换过来看而最终没有看成而很是遗憾,但这个美丽的书名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且伴随我到至今。人啊,往往就是有些不可思议,每年的八月份一到,这个美丽的书名《八月的乡村》我就会从记忆的深处蹦跳出来,从而就让我想到自己家乡秋风送爽,稻谷和瓜果飘香那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家乡的秋天很美啊,这是我童年少年时的记忆。而今,我已经渐渐老去,真想能悠闲地走在家乡的田塍上,哼唱着改革开放初期那首描绘美好乡村图景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去欣赏那迷人的美景。但愿未来的我的家乡,中国几千个乡村,像乡村改革初期一样,在国家政策眼光的普照下,加上有像我一样从乡村走出、又在落叶归根的年纪回到家乡的游子的一份贡献,迎来又一次焕发生机的那一天。
当然在这个美好的时候,最好在我的家乡还有我一栋自己的小屋,能够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眺望着屋顶上飘出的袅袅炊烟,我扛着锄头跨出田垄,悠闲自在地向那个窝走去。这样一份美妙的感觉也能荡漾在像我一样有一份浓浓家乡情怀之人的心田里。
一品左手
于2016、8、31草就,观点有些偏激,请多多原谅和包含。
看完了觉得不错,有点意思,就点个赞,并在朋友圈转一下呢。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小乡村通过考学才成为一个城里人的。掐指一算,不知不觉间,成为一个城里人就已经是三十多年了。回首过往,工作上总体上过得去,算是对得起一个跳出农门成为一个城里人基本的心理预期;家庭角色上,履行一个了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应当承担的责任。如果真要给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打上个分数的话,只能算是基本合格。如果想做的更好,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不过,那可能是下辈子的事了,呵呵。
春光金贵,就不扯闲篇了,就直接进入我要说的正题。
客观地说,三十多年城里人的生活,我已经改变了很多很多。比如,我的日常穿戴,平时懂得简单地修饰和装点,从小就生活在乡村那种不修边幅的习惯已经在我的身上没有多少的踪影,如果身处当下还生活在乡村老家童年少年的小伙伴中间,真还能分出个体面和邋遢;而且我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也表现出一个读书人、城里人似乎应有的一份最基本的素养或“做派”;还有,跟乡下儿时的童年少年小伙伴吹牛扯闲,话题除了回忆童年少年时光在一起做迷藏、採野果、掏鸟蛋、偷生产队的花生、瓜果等等那份无限的美好外,若真正能够深入下去的话题不是太多,即便有,似乎也很难融合到一个频率上,形不成思想上的共振。这种感受,在那些跟我一样通过读书、或者以其他方式走出大山、走出穷乡僻壤的乡村,现在已经成为城里人那里,或多或少地都有。
毋庸讳言,这种形成不了共振的差别,其实是我们蜗居城里多年与大半辈子一直没有走出乡村的童年少年伙伴们人生轨迹、接触世界的不同所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眼界、见识、知识面、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所形成的的差别(呵呵,请万万原谅一下,在这里我只是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和现象,没有半点贬损、瞧不起我童年少年美好时光里、曾经天天在一起嬉笑打闹的我的小伙伴们)。
细细琢磨一下,这种区别算得上是既有城乡差别里衍生出的一个“新品种”。而这种差别,真很具有讽刺的意味啊——它居然在几十年后曾是童年少年小伙伴的乡娃子间凸显出来,着实不该不忍呢,但它着实让人不胜唏嘘。
不过,稍稍有一份自我安慰的是,对于我来讲,虽然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即便我身上表面和里子里发生了诸多的改变,但在我内心的深处,我还真没有一个真正城里人身份的认同感,骨子里时时刻刻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乡下人;与童年少年小伙伴点点滴滴的过往还是我记忆中最纯洁最美好的记忆、美好的图景;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沟沟坎坎,还是那样的亲切无比,那样的让人怀念;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内心里那份对都市嘈杂生活的厌倦,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多、越发强烈了。
人们常说,怀旧情思疯长的时候,说明人已经真正走向了衰老,而事实也是我已经在慢慢老去。衰老就衰老吧,既然衰老能让内心里能不断涌动出一份对家乡的眷恋、对家乡的牵挂、对家乡的向往,这份自自然然地人生衰老又有什么不好呢?
的的确确,真真切切,在一份伴随衰老而来的怀旧情绪中,我对家乡的眷恋、牵挂、向往真是愈来愈浓了,这应该算是文人笔下永远不死的乡愁吧。唉,往往这个时候,我内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那首思念家乡的情歌——《故乡情》: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
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
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
以往的幻境依然在梦中
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
难锁我童年一呀寸心
……
故乡的爱故乡的情
故乡有我青春的歌声
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
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
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
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
哎呀,我的家乡,哎哟,我的故园,您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已经融入到我的呼吸里、骨子里、血液中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的耳边就会响起诗人艾青的那句名言:“为什么我眼里常满含热泪,是因为我爱您这方土地爱的深沉”。
而就在我这份思乡的情愫愈来愈浓的当口,今年年初,央视国际频道推出的《记住乡愁》百集系列记录片适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冲着“乡愁”这个最能戳动我心房的字眼,在那段时间,一到晚上八点纪录片播出的时候,我就会准时地守在电视机旁,在那首充满浓郁思乡情怀主题曲的陪伴和引导中,走进一个个纯美隽永的乡村故事里。
咀嚼和品读古老村落里呈现出来的一道道传统的精神文化大餐,藏在我骨子里的那份乡土情怀就会被一次次撩拨,正如主题曲所唱的那样,那份从我内心的无限乡愁,就是实实在在的家乡的“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更是“一生一世悠悠绵绵的无限深情啊”。
唉,这一百集系列片,每一集都如甘醇的美酒、一道绮丽的风景,让我沉醉和向往。特别是看过了《西湖李家村——不忘本原》这一集,更是激起了我的万千思绪,真有一种恨不得像记录片中的“李豆罗们”一样,立马告老还乡,回归田园,为生我养我的家乡去做点什么的冲动。
这一集纪录片介绍了江西进贤县鄱阳湖西南青岚湖畔一个叫西湖李家的村子,其片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做人要“不忘本源,思乡念祖”,而这正是西湖李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祖训。
在西湖李家村口的牌楼上,如今还镌刻着“操存本原”四个大字,这是李氏族谱中记载的祖训之一。这四个字源于孔子所说的“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至谓也”。孔子把本原看做事物的根脉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告诫人们要恪守本原,否则行为无常,不知家在何处,更会心无着落;而李氏家族的先祖,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曾有“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名言流传于后世。他认为人在事业有成、扬名四海之后要懂得进退,适时离开,回归田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与追求。
这儒家、道家的始祖,都把回归本源,看着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操守。正是因为有儒家、道家的优秀文化传承,在华夏历史上,无论是立于朝堂之上的高官、征战沙场的将军,还是富甲一方的商贾,他们年老之后都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
在“守旧”的先人看来,这是人生“归根复命”的重要环节;若按现在流行的说法,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也叫“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
在当下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而被遗落的现实大背景下,西湖李家村一份对“不忘本源,思乡念祖”祖训很好的坚守、传承和弘扬,成就了西湖李家村成为以“传承华夏文化、恢复古村精华、重墨青山绿水、美我故乡田园”为特色、为亮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当今的西湖李家村,无论曾官居南昌市市长而今告老还乡并作为传承李氏祖训的代表性人物“青岚农夫”李豆罗,还是或是背井离乡现身居海外的游子,或是少小出家闯荡现小有成就的商贾人士,或是更多像我一样通过读书这条途径走出乡里、现今蜗居在大小城市各行各业普通岗位上的一员,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祖训的传承、为家乡的振兴,贡献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
西湖李家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一个很好的样本。而正是有如“青岚农夫”一样一批又一批告老回乡为自己家乡作贡献的人,才成就了今天西湖李家村。没有他们的付出和贡献,西湖李家村兴许不会有今天令人羡慕令人向往的乡村图景。而他们这些人,正是当前社会各界诸多有识之士正在大声呼吁的要重塑乡村“乡贤文化”中所称颂的“乡贤”、“达人”和“能人”。
其实,放眼当今的华夏大地,不仅仅在江西敬贤县鄱阳湖边的西湖李家村,在中国江南的一些乡村里,那些一度出现了断层的“乡贤文化”已经越来越被得到重视,并被逐步弘扬起来。那些被村民敬重的“乡贤”,在引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同时,更是在对日益败落衰微的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唤醒、扶正和重塑,并做到与时俱进,注入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精神价值。甚至有些地方,在乡贤文化的建设上,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成立了村一级、乡一级的乡贤会,依靠乡贤会的力量,去更好地组织和引导那一方水土养育起来的乡贤、达人更有序地服务于同山同水、同根同族的父老乡亲。“乡贤文化”已经焕发出启民智、修民德、正民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西湖李家虽非孤例,也并不是十分孤单,但客观的讲,它和那些已经焕发活力的乡村一起,也只能算是中国几千个自然村落中一份份美丽的点缀。不承认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就认为华夏大地几千个自然村落都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美丽图景,我们就犯了一叶障目、自欺欺人的严重错误。
央视推出《记住乡愁》百集系列节目,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古老村落千百年传承而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甚是美好,但它掩盖不了当下更多的中国乡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凸显出来的乡村景象日渐凋敝的现实。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邻里之间互助和睦日益缺失、家庭伦理道德严重滑坡等等怪现状;还有,留守家庭(妇女和儿童)面临的各种困境、靠几亩薄地仅能维持温饱的相对贫穷,以及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整体在逐步走低等等突出的现实问题。
让很多人更为忧心的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古朴的民风和基本的礼教靠乡规民约、族训家规来维系传承的优良传统已经早已不在,许多乡村人、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缺少基本的传统文化的熏陶,缺少基本的传统礼教。一句话,乡村已经丢落了能支撑起淳朴乡风乡俗的“精神家园”,村庄宗族家训的血脉早被抽空,根脉已经断裂。
不过甚幸的是,央视播出的《记住乡愁》一个个美丽的古今故事,让我又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切呼唤的传统的至纯至美的东西还珍藏在华夏大地广袤的山乡之间,也让我在强烈共鸣和欣喜的时候,终于看到了重振日渐衰落乡村的希望之火。
央视适时推出的这一档节目,顺应了日益高涨的回望乡村、回馈乡村、拯救乡村的呐喊和愿望。而在回望乡村、回馈乡村的声声呐喊中,重视“乡贤”、重振“乡贤文化”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叫得最多喊的最响的一项举措。有些学者甚至有些极端地说,日益败落的乡村能否振兴,就看已经严重断层的“乡贤文化”能否重塑和振兴了。对于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我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在这里我不予置评。但我觉得重振“乡贤文化”的确是拯救败落的乡村一项非常好的举措。
在这里,就乡贤、乡贤文化,就它的历史脉络来啰嗦几句。所谓“乡贤”,在旧时传统的乡村文明里,称之为乡绅。而所谓的“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他们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士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在官场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地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是“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绅矜论》)。
乡绅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说:“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
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样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要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着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让儒家、道家“回归本源”的文化传统代代传承。
然而,近百年工业文明的兴起而推动的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的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优秀人才开始逐步流向城市。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都变成了城市人。它正应了费孝通那句有几分伤感无奈的话,“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了”。
乡绅群体的黯然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传承的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致使乡村强大的内生活力也随之消失;乡绅群体的黯然消失,最终使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不得不说是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上重大的历史性错误和损失。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鉴。作为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华夏儿女、特别是有乡村血脉的子弟,大家在痛惜和哀叹之余,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去反省,去为改变当下乡村凋敝现实状况及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弘扬去作出一份自己的努力。
甚幸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主流价值观没有被摒弃,它们像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飘荡在祖国的大江大河;它们像一朵朵争相斗艳的鲜花开满在华夏的山水云间。那一百集如诗如画、让人欣慰的纪录片《记住乡愁》不就是最好最好的明证么?这归咎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这更归咎于“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价值观永远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
让人无比欣慰的是,作为引领乡村风气之先的乡贤群体在逐步得到敬重,“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已经愈来愈得到了高居庙堂、远居江湖的各界各层人士的重视和推崇。他们正行走在呼吁和呐喊重振乡贤文化的城乡大路上。
近几年的两会期间,有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有相关重振和弘扬“乡贤文化”的建议。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日益凋敝乡村的复兴、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十分的积极意义。
“告老还乡,也可以叫做退职还乡。”钱念孙介绍说,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至明清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传承,“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
钱念孙认为,“退职还乡”积极意义明显,实现了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钱念孙说,“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具重要意义。
钱念孙认为,绝大多数离退休干部以及知识分子告老而不还乡,并非他们自己的刻意选择,而近几十年来国家一些相关的农村政策也是造成这样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钱念孙说,为张扬先贤文化,鼓励“告老还乡”,但国家应该适时地对一些政策措施进行调整。
在这里,我们姑且认为,钱老先生开具的“良方”有诸多理想主义的成分,并不一定十分对症;同时我们更知道,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要真正变成国家现实政策措施,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对于从乡村走进城市的那无数的你我来讲,那一份浓浓的思乡情愫并不会因为谁谁谁开具的良方太乌托邦、太理想化,国家政策制度的严重滞后就停止下来。特别是像我们已经到人生的暮年,怀旧情绪在野蛮疯长,已经没有什么还能挡住我们回望家乡、回馈家乡这份“回归本源、思乡念祖”的殷殷情怀了啊。
如今城市里呈现的是歌舞升平、一片祥和的光景,各种名目的聚会很多很频,特别是像老乡聚会、老同学聚会就会更多更频。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学见同学,胡扯加瞎说。老乡同学在酒酣耳热、嬉戏打闹之余,当最后沉静下来,心思往往就会不自觉地聚到“家乡”这个话题上——
大的,是如何回报自己的家乡,或集资修条路,或开发荒山,或用自己的所学,给老乡把脉问诊,或办一个公益幼儿园,弥补自己当年小时候没有上个幼儿园的遗憾,等等等等,尽想着各种门子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小的,将自己家破败的祖屋、老屋翻修一新,或是再弄半爿薄地,建一栋漂亮的小房子,能在城里以外的老家有一块永久的安生之所,让生养自己的父母住进去,并不时能回乡或小憩,或常住,能陪伴在老人身边,尽一份少小就离开家乡,只有等到现在快退休了才能做得到的最最朴实的一份孝心。人生最可憾的是什么呢?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我姑且把这份附带在为家乡做贡献“高大上”名义后的朴实想法、小小要求算作一份私心、一份私货,但遗憾的是,这份私心、私货在当下的条件下是很难达成、很难实现的。套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讲,这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呢。为什么?
因为如今一个很尴尬的现实是——不管我们当初是怎么离开自己的家乡:或求学读书,追求功名;或不安贫穷,闯荡江湖;或报名参军,献身边疆;或就是世界那么大,很想去走走、去看看。但一旦离开了生养我们的家乡,当几十年光阴过去之后,我们想告老还乡了,想落叶归根了,想倦鸟归巢了,那可不是我们想回去就能回去的。在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已经进入人生暮年而身居异乡的游子,往往只能是生发出无奈的感叹:青山依旧在,夕阳更美好,但生养我们的家乡啊,您不知道,我们已经成了想回来而又回不来的过客或异乡人了。
我们怎会有一声声家乡回不去无奈的叹息?在此告诉大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当前实行的农村土地政策,把我们游子回家的路给堵死了,截断了。
在此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就发现目前国家至少有这样一些政策文件成了游子想回归家乡的“拦路虎”。其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其二是,《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其三是,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
至于这样的国家政策使多少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不能再顺顺当当地回到家乡故园去,我当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我就只说通过像我一样读书考学最后成为城里的人,单说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到现今的二零一六年,也应该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了。
我们这些从农村考学来到城市里读书的莘莘学子,至少可向前追溯到十余年前,当我们毕业以后,享受国家对大中专学生实行统一分配政策的雨露阳光,无论我们在城里,或是即便在村镇工作,我们就成了国家行政、事业和企业组织体系内的一份子,我们的身份就不再是农民,我们已经拥有一个让当时好多乡村人羡慕的商品粮户口或城市户口,在家乡父老乡亲的眼里,我们已经是一个让他们羡慕的拿工资吃皇粮的公家人了。
但很有几分滑稽的是,曾经被我们的父老乡亲羡慕的城市户口或商品粮户口,而今却成了我们本来就应该是乡下人落叶归根、告老还乡的一道天然的鸿沟,真是一百个没有想到,一百二十个没有想到呢(古时候那些为求功名的人怎能顺顺利利地告老还乡?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商品粮户口啊,呵呵)。
也许此刻,有那么一些人可能骂我们这些人很有几分的矫情,在那里无病**,甚至还会揶揄地说:“国家给你商品粮户口,是作为把你们乡下娃仔看成人才而给予的尊重,别人还没有这种资格呢,不要光得了便宜还卖乖呢。”我们不否认这是国家给乡村莘莘学子的一份关爱,一份照顾,一份特权,但仅仅是因为这一点,就认为土地政策不能作出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而作为一种对我们的该有的惩罚。如果真是这般,大家兴许就会犯局限于就事论事、狭隘的因果报应的错误和思想误区。
作为有一份回望家乡、回馈乡村情怀的游子,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老家最好有一栋自己的房子?没有它,就不能回望家乡?就不能回馈乡里?对于这样的一份疑问,我来为我们的同类作出一些辩解,算是很有几分不恭了。
无论这个世道再怎么变化,“安居乐业”对于长期在农耕文化长河中浸淫的华夏子民来讲,始终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生存生活信仰。对于这一点,如果有人反对,那就是太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无视中国人世代传承的基本生活态度。若不追溯历史,就说当下,无论是乡村,还是在城市,那一条条夺人眼球的广告词就能很好地诠释安居才能乐业这个基本的生存生活信仰——若果你爱她,你就带她去买房吧;你可以不买房,除非你摆平丈母娘;三月你不买房,四月你只好跳长江;你今年春节回家不买房,你明年打工算百忙。等等等等。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对于中国人是多么多么的重要。我们这些生在异乡想回报家乡故园的游子,若要回到自己的家乡,能够真正的安顿下来,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至少我们得有一个住的地儿,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啊。这样的一点要求难道就蛮过分吗?我再此强调,家乡,那是生我养我的大方。
前面我提到旧时代的乡绅或乡贤,他们功成名就,告老还乡,隐居田园,过着悠闲自在生活。有一个基本事实是,在他们所生活的乡里,他们所居住的房子,往往就是那一方最漂亮的房子,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庭院深深。而且,现在看来,这些经过历史的风雨,走过慢慢岁月长河,能够留存下来的乡绅或乡贤的祖屋、老宅,已经成为一个个乡村的记忆,是一道道靓丽的乡村风景,有的更是成为探寻乡村历史最重要文化遗产或文化符号。当然,我们已经谈说到了更高层次的东西,是另外的一个话题,那就暂且打住。不过回到我要表达的话题本身,一言以蔽之,无论乡绅乡贤,还是黎民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故园,他们必须有一个安身立脚、遮风避雨之居所也。
而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国家实行的农村宅基地政策,让从乡村走出、一不小心已经持有商品粮户口的我们,不能到自己的家乡故园建房或买房了。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现实背景下,虽然我们这些身居城里的游子,只能是一个月、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回家乡走走看看,感受那家乡的山山水水,体会那淳朴的乡音乡情,但让我们始终感觉别扭的是,我们只能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身份。
也许,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一份疑问,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乡下不是还有父母吗?不是还有兄弟姊妹吗?他们不是有房子吗?那里不是有我们落脚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非得要在自己家的老屋再建一栋房子,或买上一栋房子,才叫你说的“安居乐业”呢?是不是真有些假公济私、哗众取宠、夸大其词、取巧偏激呢?这份私货的分量真还有些重呢。
且慢勿喷,我以为,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当下乡村基本现实状况的人,或者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懂得基本人情世故的人,就可能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当下的乡村,很多农民家庭只能算解决了不愁饭吃基本的温饱,还没有上升到家家都很富裕的程度,即便乡下我们的兄弟姊妹,他们一般不可能有多余的房子让给我们住下来,安顿下来;而且,还有基本的事实是,我们乡下的父母,目前很多都与我们的兄弟住在一起,要靠他们照顾。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难在家族、家庭和睦关系的维系和处理上。
倘若,我们的兄弟姐妹,出于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冲着我们的一份对家乡的热忱,腾出一套房子我们住,让我们有了回馈家乡的驿站或码头,那当然是太美好了、太能让我们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但往往这美好的开始,最后可能是以一个不好或者让人失望的结局而收场。为什么呢?因为家族之间的关系太复杂、微妙了,一旦出了问题,不太容易找到一个破解的标准答案。
其实,兄弟姊妹之间至纯的关系会随着他们长大成家立业后会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妯娌之间、郎舅之间、姑嫂之间、婆媳之间、连襟之间,等等关系之间,由于个人的修为、眼界、胸怀、脾性、家庭际遇等因素,往往会对家庭、家族在某个问题的处理上产生不同的看法,弄不好,就很容易生发出矛盾来。矛盾处理得好,固然是好事,但不是所有的矛盾产生后,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此,我们也许要学会记住这样一个基本的常识和定律:家族、亲戚之间的关系,既是最美的关系,也是最丑的关系;既是最牢固的关系,也是最脆弱的关系;既是最近的关系,也是最远的关系。哎对,这里还不涉及到不同家庭之间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爱好这些基本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个大问题。所以,要让我们这些想回到家乡的游子,不要以失去或伤害亲情为代价去为家乡做贡献,就不要提这样与自己的亲戚住一起这样的馊主意。
在此,国家在土地政策上,给这些我们本身就是那里走出、有强烈回望家乡的人开一个小小的口子,能最好能给我们一份薄地,让我们能建个房,或者至少能买下村民已经闲置荒芜了很久的房子。这就是我的一份不太充分的辩解,需要大家能看到一份无奈背后的良苦用心。
其实,在我们哇哇乱叫呼喊着给我们这些想回到家乡、为家乡能做点事情的游子弄一块薄地能建一栋房,或买一栋房这点小小权利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应该还是非常清醒的,更不是说我们就完全没有一点正当的理由,是完全出于太多的私心。
我们当然知道,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土地政策是国家一项基础性的政策。倘若国家在土地政策有个稍许差池,就有可能带来全局性的很严重的后果。讲的严重些,甚至会影响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在我们的耳边,我们会经常听到要守住全国基本农田和耕地不少于壹拾八亿亩红线的警钟,将良田沃土、绿色田园留给子孙后代。
国家把实行严厉的土地政策上升到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来出台审慎的土地政策没有半点错。但问题是,这样不顾当下乡村基本现实、一刀切的做法就很值得商榷。如果我们把目前实行的严厉土地政策,与目前乡村凋敝的现实状况放在一起来审视的话,我们看到的,是严厉的土地政策与现实状况的如此不和谐。在我们看来,它甚至已经违背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策的僵化和滞后。
比如当前,不少村庄已成“空心村”,好多房子都是铁将军把门,那些老宅是残败破落,有的早已倒塌;即便是村中建起不久的小洋楼,有的早已杂草丛生,荒草长得比人都还高,让人感觉一片凄凉。在当前广大的中国农村,这样的“空心村”已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还有,与房子大量空置败落相伴相生的,是乡村满畈满岗满冲大量的良田被闲置、被撂荒,原来的良田沃土里是荒草丛生,有的是白色垃圾遍地,有的成了牛羊撒欢的乐园。我们作为一个曾今是乡下人的城里人,很想去买下家乡那些破败的老房子,让它能升起袅袅炊烟,甚至继而去经营那些被闲置、被撂荒的土地,但这目前只能是一种奢望。
在此,我想热切地呼吁,作为既往的对于乡村学子通过读书考学走出去的一项奖励政策——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而导致的不能在家乡建房、买房的现实尴尬,国家相关的政策部门需要回过头作必要的检视。这样的一项政策,对于一个本来就出身在下乡人的人是否合理、是否公平?这个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制定出的政策是否考虑得周全?是否有失偏颇?是否根本就无法预料到几十年后政策的后遗症给本来就应该享有这份权利的人所带来的尴尬呢?倘若承认这项政策有它的不合理性,当下是否应该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呢?
如果不能在政策上做出重大的改变,能不能像当年照顾乡下学子给了我们一个商品粮户口让我们融入城市一样,再给我们一份特别的关爱,在政策上撕开一个小小的口子,让我们能有在自己出身的地方——自己的乡村买房或者建房,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的故园呢(如果真能够这样,也可算是国家在回应现实呼声对土地政策作出的一个小小试点,我以为,它是不会出天大的问题的;其实,我到现在还偏执地认为,这是应该还给我们的权利)?
其实,在学术界,更多的是在朝野上下,就当前农村土地政策一直的僵化、滞后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立此存照”: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土地产权的流动问题,一定要解决。很多农民工,他们宅基地是空在那的,这不是资源的浪费吗?如果能够流转,可以变现,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今是宁可农村的一幢幢老房倒塌,却禁止城里人来买。可以说,农村土地和宅基地闲置,已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让城里人去农村买房,除了能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之外,还能缓解城市拥挤不堪的局面。同时也让寂寞的乡村有了生气。城里的文化人能把文化知识,技术和高科技带到农村,这对农村建设产生引领和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的大力发展。让城市人自由向农村流动,是盘活农村基础性资源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国家不应是禁止,而应尽快出台政策,让城市人放心购买农村闲置土地和房屋。
——农村土地和宅基地要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必须要有完整的市场,有充分的需求或消费,也就是说城里人和乡下人有同等的买卖权利。如果买卖不是双向的,就一定会造成经济上的失衡。既然国家有政策允许农民进城买房,为什么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来买房呢?禁止城里人到乡村买房,不仅是对农民的不公平,对城里人来说,也是一种权益上的缺失。也正因这种“禁止”,使得乡村进一步败落和沦陷。
——其实钱是跟人走的。如果城里人的富人去乡村买房,就必须带钱去农村生活,拉动了农村消费。这难道不是城市给农村输血的好办法?可惜这种既能保护乡村古建筑,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办法,为何要禁止呢?而到农村买房的大多是为了养老,他们拿着丰厚的退休工资,到农村享受憩静的生活。
……
这些来自于不同渠道、不同层面的声音,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的看法和观点,并提出了他们的建议,也许有些有失偏颇,但也不乏诸多的真知灼见。
所以,我们国家土地政策的制定部门就不能漠视这些建议者一份忧国忧民的炽烈情怀,就更不能装聋作哑,麻木不仁。在此提醒,国家的土地政策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调整,就可能会在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让本来就被边缘化的乡村失去城乡协调、平衡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风口”,让乡村更加落后,更加败落。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推进城镇化的工作是一项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地有序地加速推进此项工作,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总结前几年推进城镇化工作上的得与失、功与过,适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其中强调了一个最最关键的东西,即人的城镇化这个人本核心,即农村人口到城里落户,要享受到城市居民在就业、医疗、住房、社保、子女上学等等方面同等的待遇,即做到一视同仁,不能让进到城镇的农民感觉自己是个二等公民。
我充分相信,国家对广袤的乡村也同样会有与时俱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只不过作为一个对乡村、对土地有一份炙热情感的我,很有些心急火燎、急不可耐,有一种憋着的话儿不快不快的冲动。但我也相信,这样一份情感是可以理解和包容的。
乡村的改革是一本大书,对于已经离开家乡、离开泥土几十年的我,真要为当下让人很有几分失望乡村提供什么好的建议,那是很有些勉为其难了,就更不敢奢谈什么锦囊妙计了。但这些都不能丝毫减少我对自己家乡的切切关注。
鄱阳湖西南边的西湖李家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但在中国几千个自然村落里,它只能算是星星之火。要“它”燎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必然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这几年来诸多有识之士不断呼吁重振“乡贤文化”,冀望依靠乡贤力量的引领和带动,来打造无数个“西湖李家村”,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我们也得客观的承认,在乡村走向现代文明的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家园里,“乡贤文化”只能算是美丽的花朵一支,只有百花盛开,百鸟齐鸣,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家园绚烂无比。不过,既然重振“乡贤文化”,依靠乡贤的力量是振兴乡里、兴利除弊的一剂良方已经凝结为一种共识,我们就不要等待观望,我们需要的就是马上行动。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多数人,也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人,对那些德高望重的乡贤只能抬头仰望。但面对这些乡贤、达人这一面面闪光的镜子,我们没有理由躲避,我们就更应该站出来,在回望乡村、回馈家乡的事情上,能够有所作为。
而作为各级政府,甚至在国家层面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因势利导,将这个惠及万千乡村的善举像当年推行农村“土地承包制”一样,能够早点在全国有序地推开。而对于“泛乡贤”力量的重要组成和补充——从乡村通过考学走出来、并逐渐到了退休年纪又有一份真诚回望家乡、回馈家乡情怀且越来越壮大的队伍,要乐见其成,并给予鼓励,即在现行的土地政策上“还给”我们一个最基本的权利,能让我们买房,建房,让我们能在回望家乡、回馈乡里得时候有一个安居之所,从而让我们在回馈家乡的路上走得稳一些、从容一些。
其实多年来,国家选派教育条线的老师、医疗条线的医务工作者、农蓄条线的技术人员去支援贫困偏远的乡村,甚至号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加入进来,目的是希望那些贫困的乡村,在新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路途上,不至于掉队太多、太远。这样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广大的乡村非常需要但十分缺乏的。但这样的人才来到乡村,往往都只能是个匆匆的过客,即便有个别人有很深厚的支援乡村的情怀,想扎根乡村,那只能是一二个孤零零的美丽故事,最后成为供新闻媒体去过度消费的样板,被抽干榨净。
所以说,国家倡导如此这般的知识扶贫、智力扶贫、技术扶贫、文化扶贫之策,虽然说算不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但怎么看最多算是个权宜之计,不是药到病除的根本之策。而真正的要改变乡村教育、医疗、科学种植养殖的落后面貌和现状,还得有一批批真正愿意留下来扎根乡村的人。不过,这样宏达的现实问题也不是国家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几代人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好的是,目前有一支愈来愈壮大的队伍和力量能够很好地弥补乡村这样的一种不足,改善乡村人才缺乏的状况。他们就是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陆陆续续从乡村走出的大学生、中专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形成一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
在这只强大的力量中间,有老师、有医生、有农林技术人员;还有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在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等等等等。这些人能从穷乡僻壤的乡村通过考学这条“天路”走出乡村,本身就证明了他们的优秀。而且,在这群类人群中,从上世纪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算起,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他们接近退休,有的已经退休,而且,这支退休的队伍会越来越庞大。
比较一下,这些快退休下来的人,与国家鼓励到乡村去服务的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知识有文化,这些人都受过正规的中高等教育,而且有长期在都市生活的经历,他们始终处在信息、知识、时尚的前沿,成就了他们有较高看问题的视角和眼光;二是他们有颇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几十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历练,他们已经被打磨成了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或行家里手,是优秀的人民教师,是技术扎实的医生或者护士,是种养殖方面的专家,是……;三是他们本身就来自乡村,虽然他们离开了乡村几十年,但他们的父母在乡村,兄弟姊妹在乡村,根永远在那里,他们与乡村的联系从来就没有隔断过;四是他们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几十年工作下来,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若能回到家乡,不再只是空空的行囊,他们可以将这部分财富拿出一部分到乡村消费,可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回馈乡村,甚至可以在公益事业上做出一些必要的资助;五是他们对家乡永远不变的爱,这是最最重要的。心中始终装有家乡,这是他们回馈家乡不竭的动力源泉啊。
哎哟,我的情感也真是有些脆弱,就一份埋藏内心深处的对家乡深沉的爱,被前不久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一撩拨,在一份热血澎湃激荡之中,思想就收不住缰绳,让我联想到近几年来有识之士在不断呼吁的“乡贤文化”,继而又联想到蜗居城市一偶想告老还乡、落叶归根去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时候诸多的游子所遇到的想回去又不能回去的一份尴尬,这些这些,让我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份神圣的使命感,催促我提起笔来哗哗哗,就写下了这多絮絮叨叨的文字。一言以蔽之,在靠“乡贤文化”振兴乡里的时候,我们这些生在乡村的你我,在乡贤的感召和引领下,为家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啊。
在我提笔开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时值夏末初秋的八月。而这个月份,让我想到我少年的时候只见到过书名的一本小说《八月的乡村》。这本书因当时口袋里只有两颗核桃没能满足伙伴要求再添上一颗核桃才能换过来看而最终没有看成而很是遗憾,但这个美丽的书名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且伴随我到至今。人啊,往往就是有些不可思议,每年的八月份一到,这个美丽的书名《八月的乡村》我就会从记忆的深处蹦跳出来,从而就让我想到自己家乡秋风送爽,稻谷和瓜果飘香那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家乡的秋天很美啊,这是我童年少年时的记忆。而今,我已经渐渐老去,真想能悠闲地走在家乡的田塍上,哼唱着改革开放初期那首描绘美好乡村图景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去欣赏那迷人的美景。但愿未来的我的家乡,中国几千个乡村,像乡村改革初期一样,在国家政策眼光的普照下,加上有像我一样从乡村走出、又在落叶归根的年纪回到家乡的游子的一份贡献,迎来又一次焕发生机的那一天。
当然在这个美好的时候,最好在我的家乡还有我一栋自己的小屋,能够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眺望着屋顶上飘出的袅袅炊烟,我扛着锄头跨出田垄,悠闲自在地向那个窝走去。这样一份美妙的感觉也能荡漾在像我一样有一份浓浓家乡情怀之人的心田里。
一品左手
于2016、8、31草就,观点有些偏激,请多多原谅和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