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天色已黑,还是先赶往轵关去吧。外臣在此保证,此后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来惊扰大王,这伙刺客暂未查明身份,不过外臣已让人收到车上去了,要悬在轵关之外让人相认,定要查出逃漏之人和主使者。”
王错站在马车之外躬身答道。
“就如司马大人所言吧。”不放心也钻入了马车之内的宁越替周扁还礼答道。
队伍很快就又开动了起来,速度和之前保持一致,显然魏军并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有那么一丝的惊慌。
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见最外侧的火把离着队伍中央足有十个人的距离,看来为了保证安全,魏军将士兵洒的这么远,也是蛮拼的。因为这会尚还在轵道末端,道路并不宽敞,那些最外侧举着火把的士兵,可能就要在山上,或者在林子里。而在这漆黑的夜里,哪怕手中举着火把,也不可避免的会跌倒或踢伤,可以想到,魏军必将为此付出减员的代价。
而王室自己的亲卫队也加强了警戒,周扁能清晰的看到自己马车四周挤满了自己的亲卫,盾牌都举在了手中,这些训练有素的亲卫,当有所准备时,绝对能第一时间挡住来袭的任何敌人。当然代价是长时间保持警惕,容易让人疲劳,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幻觉而造成不当的举动。
不过那轵关城并不远,周扁也不想路上再出什么意外了,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听说过有连环刺杀,但小心总没大错。而且周扁知道,不光宁越守在马车里面,就连樊馀也持剑坐在了马车前面车夫的旁边。
整个队伍小心翼翼的向前行去,然而并没有走多远,便忽听前面传来一声大喝,“什么人?不准靠近!”
吓得王室亲卫们一阵紧张,樊馀也拔剑站了起来。
但只听前面来人低语了数句之后,队伍又开始了正常前进,片刻后消息便传了来,原来是轵关校尉以及先到的前军将军见这么晚魏侯车架还没到,便出关寻来了。
一路无话,没花多长时间,大队伍便到达了轵关城,入关之后再分配好房间,夜已经深了,巧奴也恰在这时醒来,挣扎着想要伺候洗睡,却被周扁给劝住了。
次日却是难得的睡了个大懒觉,因为魏军要在轵关之中休整,这一路醒来,轵关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邑,并且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军事要地,魏国在这里不禁屯有粮草器械,还有大量的空房间可供将士休息,所以在疲劳的赶路之后,选择在这里休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出轵关向西,便是韩国国境了。魏侯此次回朝的路线是要穿过韩境的,虽然已经遣使去协商了,虽然魏侯刚刚打败过韩国,但魏侯必须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可能的变化,所以前面一千多魏军已在此等候,魏侯还要等待后面尾随的两千魏军,五千大军休整好后,将以最佳的状态,去全速通过韩境。
按照这个时期的传统,一般情况下一国君主如果要跨过一个国家的领土,要想去不相邻的另外一个国家,一般都会走国与国之间的边境线,但显然也有些情况例外,比如大军经过为了节省路程,比如着急赶时间,魏侯目前这种情况显然属于后者。
但国君借道回国,毕竟不是小事,肯定要得到另一国的允许,而先行一步的魏国爨襄将军,自然已经早早就知会了韩国河北之地的贵族,而韩国刚刚败于魏国,显然在这个时候是不会不同意的。
不过魏侯还是小心翼翼的多等了两天,第二天后面的军队到达,凑齐了五千士兵,第三天全军休整,这两天周扁则是无所事事,在轵关城中逛了逛。
这轵关并不大,但却是个军事要地,这轵关建在轵道的最西端,城高而坚,城墙都是用土石建成,并非全是夯土,城墙和城楼都很完备,城内还有大量的兵营和粮仓器械仓,哪怕魏侯的人马在这里哪怕休整一整个冬天,都不会有压力。
同时周扁还注意到了,那些个刺客的尸体被挂在了东西两个城门处,不过周扁却是以为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刺客都准备的如此充分了,怎么会在轵关城中留下痕迹呢?刺客必然是从别处而来。若是能将搜寻范围弄大些,比如整个轵道周围所有的村庄和猎户,说不定还能找到这些刺客是从何而来,再顺着往前摸,或许能找到些踪迹。
但周扁认为,魏侯是不会如此大动干戈的,并且周扁还相信,哪怕魏侯这样做了,也不会找到什么结果,因为这个时代可不是大一统的国家,魏侯顺着查,这刺客必然是从别国而来,在这个国与国之间没有海关,没有护照的情况下,你不能去指责魏国轻易放入了刺客,也更不能去跨国稽凶,必然要借助别国的力量,不然便又是国与国之间的大战。
所以周扁没有去主动追问魏侯追查的怎么样了。
不过在入轵关城的第三日,在临时营地之中,周扁却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洛阳来使,王平。
这次仅来了一架马车,一名车夫和两名走卒护送着王平一路前来,满脸憔悴的王平一望见王室一干人,便是一句话,“幸不辱命啊!”
原来王平这次从洛阳送信,先是到达大梁,打听得大王随魏军去了濮阳,刚走没多远便碰见了大雪,不得已又返回大梁,待雪停后,这才小心翼翼的绕开战场,等到了濮阳时,却听说大王又随魏侯往安邑去了,在弄不清魏军的路线情况下,王平毅然决定走轵道横穿韩国,反正这是周室的车辆,从哪国走都可以的。
于是在轵关,王平幸运的与大王汇合了。
难怪这次来信等了这么久,原来如此曲折。
慰劳王平一番之后,周扁便迫不及待的看起了洛阳来信。
十月底的时候,韩国如约移交了四邑,不过却如同宁越所料般,韩国将这四邑里的所有粮食,包括地里刚收的还有农户家里储存的,统统收缴了,也就是说韩国给了周室上万张饥饿的嘴巴。
不过韩国没有做绝的是,并没有将这四邑里的所有青壮男子都掳走,只是撤离了自己的所有机构人员。
同时韩国的第一笔赔款也到了,不过还是没有粮食,只有钱币和绸布,太师和白相按照周扁意思,将绸布赏给了城中的贵族和有功将领,再将钱币分成了三份,一份发给了普通士兵的兵饷和赏钱,一份发给了贵族和有功将领,还有一份则留在王室之中,毕竟王室所有产业想要重新启动,还是需要一笔资金的。
然后幸运的是,河洛地区今年迎来了一个大丰收,粮食收上来,不仅能满足洛阳的需求,还给借贷了下去,以帮助那四邑之民渡过这个冬天。
最后,洛阳的炼铁和酿酒最先开始了恢复,毕竟这两个行业最赚钱,并且冶铁产业还预先收了定金的,所以要赶着生产,反正冬天没有农活,有大量的劳力可以使用,成周城中以前被毁掉的厂房,在申不法的带领下,已经在重新营建了,规模更胜以往。
这些便是洛阳的近况了,一切都在往良性发展。
此外随同王平一起到达的,还有一大包衣物,打开一看,却都是太后寄来的皮衣,顿时一股温暖的母爱,洋溢在了异国他乡这小小的土屋之中。
到达轵关的第四日,魏国大军又开始了行动,五千人护卫着魏侯和周天子,向西行去。
往西没多远,便是韩国领土了。
一入韩国,便见前方数百人已经在等待,原来韩国竟派了专人接待和引路,而那当头一人却是个周扁也认识的熟人,公子武。
有了韩人的专门陪伴,接下来的路程就轻松简单了许多,一路都是平原和小丘陵,一路都有城邑可供休息,只用了短短的四天功夫,就从韩国国土这个葫芦状的中间最短处,穿过了韩国。待韩武将魏侯送出了最后一站武遂城,便行礼告辞而去了。
这一路上,公子武都只是陪着魏侯,对于王室这一干人却连一个招呼都没有打,甚至还在远方,用仇视的眼光望向这一行人,不过周扁能感觉的到,韩武更多应该是在仇视苏锐,于是,这一路上,少不了对这重返故国之土的苏锐,又是好一顿劝慰。
同时,周扁也从魏人的口中得知,这韩公子武正是因为在今年攻打洛阳时的糟糕表现,而被驱离了韩国中枢,又被放到大河以北的河北之地,在这片贫瘠之地上担任地方官了。
告别公子武的一路陪伴之后,魏侯的军队便一路向西,很快便穿过了两国的国境线,又踏上了魏国境内,而那边境线上,早已有列队整齐的数千人在等待了,那迎出来的大臣之中,为首的是位长须白袍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约莫五十岁数上下。经旁人介绍得知,这人便是魏国大臣中的第一人,公孙痤了。
远远望去,只见公孙痤站在车下将魏侯恭恭敬敬的请下车,相陪走入一旁早已搭好的行军帐中,过了一顿饭的时间才又走了出来,猜来应该是就魏侯不在国都的一些事宜做交代,或者两人还会对魏侯的这一系列战争做评价和总结。
尔后,两人从行军帐中出来后,公孙痤就上了魏侯的车架,几千大军汇集在一起,立即便开拔了。总之,公孙痤对魏侯是相当的恭敬,但对队伍中的王室一干人,根本就是视而不见,除了在钻进行军帐前远远的向这边瞥了一眼之外,对于这所谓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根本就没有任何表示。
在这片孕育了晋国和魏国的肥沃土地上,数千人的队伍踏着冰雪,飞快的向西赶去,行了两天路,终于在公孙痤接到魏侯的第三天,一座巨大的城市,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直到此时,公孙痤一直都没有主动与王室之人有过任何接触。而就在周扁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派人主动与公孙痤接触时,安邑,这座突然出现在视平线上的巨大城市,却已经将他的注意力,给完全吸引了过去。
这座城市绝对可以称的上是巨大,站在远方的小山丘上向下望去,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全是房屋,城外有高高的城墙围绕着,而且这座城市和许多的古城一样是南北长东西短,再仔细一看,还可以望见,这座城市中还有城墙,正中是一小块正方形,从其中那些高大的殿堂来看应该是宫城了,其南边还有一个稍大的正方形,其北边有一道东西向的城墙,将整个安邑城分成了两部分。
从观感来看,这座城市的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了王都洛阳,不过周扁早已得知,齐国都城临淄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此外大梁城应该也比这安邑大,但目前还显空旷,那么此时望见这安邑城,却不得不惹人一阵遐想,临淄城该有多大呢?
队伍丝毫没停,哪怕是望见目的地,这些魏兵也丝毫没有欢心雀跃,这倒是令周扁感到十分的意外,却是不知魏军的训练是多么的严酷,以至于连一些正常的人味都没了。
一路走去,一路上,博学的宁越和多闻的王孙满也一路向周扁将这安邑的历史道来,原来这安邑曾是夏朝的国都,武王立国时将这片土地分给了自己的弟弟毕公高,建立了毕国,又因这片土地叫魏地,所以又叫魏国。这个魏国亡于晋献公之手,之后晋献公又将安邑封给了自己手下的大夫,同时也是毕公高的后人,毕万。
这个时候的安邑便只有城内那个小正方形那么大。
毕万的后人以地名为氏,所以也叫魏氏,他们也一直在晋国任职效力。到了晋文公重耳时,魏武子追随重耳立下大功,便扩建了安邑城,也就是那个小方块南边的稍大一点的正方形。到了魏武子的孙子魏绛,魏氏实力进一步扩大,始列于六卿之一,魏绛又在原有的两个正方形外扩建城了今天安邑的南城。
到了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便又修建了北城,这才形成了今天南北长的安邑城,当然,许多城墙一直在修补,倒也并不都是以前留下来的。同时,考虑到魏氏氏族数百年的经营,安邑城内拥挤不堪,魏文侯一度将国家中枢搬到了不远处的恒水邑,但最终还是搬回了安邑。
同时,最早的安邑,那个正中的小正方形,已经不再有平民居住,全部都是魏宫了。
队伍很快就进了安邑城,果然大街狭小,人群密集,观察了好一会后,周扁才回过神来注意到,魏侯此次回朝,竟然没有摆起依仗,只靠士兵清道,一路穿过了几道城门,才缓缓走入了魏宫之中。
这不是魏侯的风格啊,史传这位魏惠王好大喜功,喜欢大排场,怎么这会大败三国得胜回朝,怎么没有夹道欢迎,没有太子率群臣出门跪接呢?
“臣下以为,魏侯必有深意。”将自己的疑惑说出口后,宁越沉吟一番之后,说道。
“再看吧,魏侯绝不是低调的人。”
说这话,王室一干人跟随魏侯车架,进入了魏宫之中,到了这里,马车已不再让行,巴宁将军将周扁请下车后,便自顾着去安排周扁的三百随从了。而周扁则按照巴宁传的话,带上几名亲近臣子和亲卫,向魏侯追了过去。
“大王,这便是寡人的宫殿了,请!”魏侯略一伸手,点点头后便当先向内走去,公孙痤和王错慌忙紧紧追上,而听闻魏侯相请,周扁也只好一提衣裙,吊在后面跟了过去。
王错站在马车之外躬身答道。
“就如司马大人所言吧。”不放心也钻入了马车之内的宁越替周扁还礼答道。
队伍很快就又开动了起来,速度和之前保持一致,显然魏军并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有那么一丝的惊慌。
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见最外侧的火把离着队伍中央足有十个人的距离,看来为了保证安全,魏军将士兵洒的这么远,也是蛮拼的。因为这会尚还在轵道末端,道路并不宽敞,那些最外侧举着火把的士兵,可能就要在山上,或者在林子里。而在这漆黑的夜里,哪怕手中举着火把,也不可避免的会跌倒或踢伤,可以想到,魏军必将为此付出减员的代价。
而王室自己的亲卫队也加强了警戒,周扁能清晰的看到自己马车四周挤满了自己的亲卫,盾牌都举在了手中,这些训练有素的亲卫,当有所准备时,绝对能第一时间挡住来袭的任何敌人。当然代价是长时间保持警惕,容易让人疲劳,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幻觉而造成不当的举动。
不过那轵关城并不远,周扁也不想路上再出什么意外了,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听说过有连环刺杀,但小心总没大错。而且周扁知道,不光宁越守在马车里面,就连樊馀也持剑坐在了马车前面车夫的旁边。
整个队伍小心翼翼的向前行去,然而并没有走多远,便忽听前面传来一声大喝,“什么人?不准靠近!”
吓得王室亲卫们一阵紧张,樊馀也拔剑站了起来。
但只听前面来人低语了数句之后,队伍又开始了正常前进,片刻后消息便传了来,原来是轵关校尉以及先到的前军将军见这么晚魏侯车架还没到,便出关寻来了。
一路无话,没花多长时间,大队伍便到达了轵关城,入关之后再分配好房间,夜已经深了,巧奴也恰在这时醒来,挣扎着想要伺候洗睡,却被周扁给劝住了。
次日却是难得的睡了个大懒觉,因为魏军要在轵关之中休整,这一路醒来,轵关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邑,并且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军事要地,魏国在这里不禁屯有粮草器械,还有大量的空房间可供将士休息,所以在疲劳的赶路之后,选择在这里休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出轵关向西,便是韩国国境了。魏侯此次回朝的路线是要穿过韩境的,虽然已经遣使去协商了,虽然魏侯刚刚打败过韩国,但魏侯必须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可能的变化,所以前面一千多魏军已在此等候,魏侯还要等待后面尾随的两千魏军,五千大军休整好后,将以最佳的状态,去全速通过韩境。
按照这个时期的传统,一般情况下一国君主如果要跨过一个国家的领土,要想去不相邻的另外一个国家,一般都会走国与国之间的边境线,但显然也有些情况例外,比如大军经过为了节省路程,比如着急赶时间,魏侯目前这种情况显然属于后者。
但国君借道回国,毕竟不是小事,肯定要得到另一国的允许,而先行一步的魏国爨襄将军,自然已经早早就知会了韩国河北之地的贵族,而韩国刚刚败于魏国,显然在这个时候是不会不同意的。
不过魏侯还是小心翼翼的多等了两天,第二天后面的军队到达,凑齐了五千士兵,第三天全军休整,这两天周扁则是无所事事,在轵关城中逛了逛。
这轵关并不大,但却是个军事要地,这轵关建在轵道的最西端,城高而坚,城墙都是用土石建成,并非全是夯土,城墙和城楼都很完备,城内还有大量的兵营和粮仓器械仓,哪怕魏侯的人马在这里哪怕休整一整个冬天,都不会有压力。
同时周扁还注意到了,那些个刺客的尸体被挂在了东西两个城门处,不过周扁却是以为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刺客都准备的如此充分了,怎么会在轵关城中留下痕迹呢?刺客必然是从别处而来。若是能将搜寻范围弄大些,比如整个轵道周围所有的村庄和猎户,说不定还能找到这些刺客是从何而来,再顺着往前摸,或许能找到些踪迹。
但周扁认为,魏侯是不会如此大动干戈的,并且周扁还相信,哪怕魏侯这样做了,也不会找到什么结果,因为这个时代可不是大一统的国家,魏侯顺着查,这刺客必然是从别国而来,在这个国与国之间没有海关,没有护照的情况下,你不能去指责魏国轻易放入了刺客,也更不能去跨国稽凶,必然要借助别国的力量,不然便又是国与国之间的大战。
所以周扁没有去主动追问魏侯追查的怎么样了。
不过在入轵关城的第三日,在临时营地之中,周扁却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洛阳来使,王平。
这次仅来了一架马车,一名车夫和两名走卒护送着王平一路前来,满脸憔悴的王平一望见王室一干人,便是一句话,“幸不辱命啊!”
原来王平这次从洛阳送信,先是到达大梁,打听得大王随魏军去了濮阳,刚走没多远便碰见了大雪,不得已又返回大梁,待雪停后,这才小心翼翼的绕开战场,等到了濮阳时,却听说大王又随魏侯往安邑去了,在弄不清魏军的路线情况下,王平毅然决定走轵道横穿韩国,反正这是周室的车辆,从哪国走都可以的。
于是在轵关,王平幸运的与大王汇合了。
难怪这次来信等了这么久,原来如此曲折。
慰劳王平一番之后,周扁便迫不及待的看起了洛阳来信。
十月底的时候,韩国如约移交了四邑,不过却如同宁越所料般,韩国将这四邑里的所有粮食,包括地里刚收的还有农户家里储存的,统统收缴了,也就是说韩国给了周室上万张饥饿的嘴巴。
不过韩国没有做绝的是,并没有将这四邑里的所有青壮男子都掳走,只是撤离了自己的所有机构人员。
同时韩国的第一笔赔款也到了,不过还是没有粮食,只有钱币和绸布,太师和白相按照周扁意思,将绸布赏给了城中的贵族和有功将领,再将钱币分成了三份,一份发给了普通士兵的兵饷和赏钱,一份发给了贵族和有功将领,还有一份则留在王室之中,毕竟王室所有产业想要重新启动,还是需要一笔资金的。
然后幸运的是,河洛地区今年迎来了一个大丰收,粮食收上来,不仅能满足洛阳的需求,还给借贷了下去,以帮助那四邑之民渡过这个冬天。
最后,洛阳的炼铁和酿酒最先开始了恢复,毕竟这两个行业最赚钱,并且冶铁产业还预先收了定金的,所以要赶着生产,反正冬天没有农活,有大量的劳力可以使用,成周城中以前被毁掉的厂房,在申不法的带领下,已经在重新营建了,规模更胜以往。
这些便是洛阳的近况了,一切都在往良性发展。
此外随同王平一起到达的,还有一大包衣物,打开一看,却都是太后寄来的皮衣,顿时一股温暖的母爱,洋溢在了异国他乡这小小的土屋之中。
到达轵关的第四日,魏国大军又开始了行动,五千人护卫着魏侯和周天子,向西行去。
往西没多远,便是韩国领土了。
一入韩国,便见前方数百人已经在等待,原来韩国竟派了专人接待和引路,而那当头一人却是个周扁也认识的熟人,公子武。
有了韩人的专门陪伴,接下来的路程就轻松简单了许多,一路都是平原和小丘陵,一路都有城邑可供休息,只用了短短的四天功夫,就从韩国国土这个葫芦状的中间最短处,穿过了韩国。待韩武将魏侯送出了最后一站武遂城,便行礼告辞而去了。
这一路上,公子武都只是陪着魏侯,对于王室这一干人却连一个招呼都没有打,甚至还在远方,用仇视的眼光望向这一行人,不过周扁能感觉的到,韩武更多应该是在仇视苏锐,于是,这一路上,少不了对这重返故国之土的苏锐,又是好一顿劝慰。
同时,周扁也从魏人的口中得知,这韩公子武正是因为在今年攻打洛阳时的糟糕表现,而被驱离了韩国中枢,又被放到大河以北的河北之地,在这片贫瘠之地上担任地方官了。
告别公子武的一路陪伴之后,魏侯的军队便一路向西,很快便穿过了两国的国境线,又踏上了魏国境内,而那边境线上,早已有列队整齐的数千人在等待了,那迎出来的大臣之中,为首的是位长须白袍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约莫五十岁数上下。经旁人介绍得知,这人便是魏国大臣中的第一人,公孙痤了。
远远望去,只见公孙痤站在车下将魏侯恭恭敬敬的请下车,相陪走入一旁早已搭好的行军帐中,过了一顿饭的时间才又走了出来,猜来应该是就魏侯不在国都的一些事宜做交代,或者两人还会对魏侯的这一系列战争做评价和总结。
尔后,两人从行军帐中出来后,公孙痤就上了魏侯的车架,几千大军汇集在一起,立即便开拔了。总之,公孙痤对魏侯是相当的恭敬,但对队伍中的王室一干人,根本就是视而不见,除了在钻进行军帐前远远的向这边瞥了一眼之外,对于这所谓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根本就没有任何表示。
在这片孕育了晋国和魏国的肥沃土地上,数千人的队伍踏着冰雪,飞快的向西赶去,行了两天路,终于在公孙痤接到魏侯的第三天,一座巨大的城市,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直到此时,公孙痤一直都没有主动与王室之人有过任何接触。而就在周扁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派人主动与公孙痤接触时,安邑,这座突然出现在视平线上的巨大城市,却已经将他的注意力,给完全吸引了过去。
这座城市绝对可以称的上是巨大,站在远方的小山丘上向下望去,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全是房屋,城外有高高的城墙围绕着,而且这座城市和许多的古城一样是南北长东西短,再仔细一看,还可以望见,这座城市中还有城墙,正中是一小块正方形,从其中那些高大的殿堂来看应该是宫城了,其南边还有一个稍大的正方形,其北边有一道东西向的城墙,将整个安邑城分成了两部分。
从观感来看,这座城市的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了王都洛阳,不过周扁早已得知,齐国都城临淄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此外大梁城应该也比这安邑大,但目前还显空旷,那么此时望见这安邑城,却不得不惹人一阵遐想,临淄城该有多大呢?
队伍丝毫没停,哪怕是望见目的地,这些魏兵也丝毫没有欢心雀跃,这倒是令周扁感到十分的意外,却是不知魏军的训练是多么的严酷,以至于连一些正常的人味都没了。
一路走去,一路上,博学的宁越和多闻的王孙满也一路向周扁将这安邑的历史道来,原来这安邑曾是夏朝的国都,武王立国时将这片土地分给了自己的弟弟毕公高,建立了毕国,又因这片土地叫魏地,所以又叫魏国。这个魏国亡于晋献公之手,之后晋献公又将安邑封给了自己手下的大夫,同时也是毕公高的后人,毕万。
这个时候的安邑便只有城内那个小正方形那么大。
毕万的后人以地名为氏,所以也叫魏氏,他们也一直在晋国任职效力。到了晋文公重耳时,魏武子追随重耳立下大功,便扩建了安邑城,也就是那个小方块南边的稍大一点的正方形。到了魏武子的孙子魏绛,魏氏实力进一步扩大,始列于六卿之一,魏绛又在原有的两个正方形外扩建城了今天安邑的南城。
到了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便又修建了北城,这才形成了今天南北长的安邑城,当然,许多城墙一直在修补,倒也并不都是以前留下来的。同时,考虑到魏氏氏族数百年的经营,安邑城内拥挤不堪,魏文侯一度将国家中枢搬到了不远处的恒水邑,但最终还是搬回了安邑。
同时,最早的安邑,那个正中的小正方形,已经不再有平民居住,全部都是魏宫了。
队伍很快就进了安邑城,果然大街狭小,人群密集,观察了好一会后,周扁才回过神来注意到,魏侯此次回朝,竟然没有摆起依仗,只靠士兵清道,一路穿过了几道城门,才缓缓走入了魏宫之中。
这不是魏侯的风格啊,史传这位魏惠王好大喜功,喜欢大排场,怎么这会大败三国得胜回朝,怎么没有夹道欢迎,没有太子率群臣出门跪接呢?
“臣下以为,魏侯必有深意。”将自己的疑惑说出口后,宁越沉吟一番之后,说道。
“再看吧,魏侯绝不是低调的人。”
说这话,王室一干人跟随魏侯车架,进入了魏宫之中,到了这里,马车已不再让行,巴宁将军将周扁请下车后,便自顾着去安排周扁的三百随从了。而周扁则按照巴宁传的话,带上几名亲近臣子和亲卫,向魏侯追了过去。
“大王,这便是寡人的宫殿了,请!”魏侯略一伸手,点点头后便当先向内走去,公孙痤和王错慌忙紧紧追上,而听闻魏侯相请,周扁也只好一提衣裙,吊在后面跟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