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济和汤若望离开后,姚淑静和吴惠兰等人才开始议论起来,连在外面玩雪的朱媺娖也不玩雪了,回到亭子里加入了议论的行列。
“汤若望是哪里来的人啊?怎么眼珠子是蓝的,皮肤也那么白,像是没有血色一样?”皇后姚淑静向皇上朱由检问道。
朱由检笑道:“汤若望是德国-人,隶属罗马教堂,是来东方传播他们的天主教的传教士。”
“父皇,德国是什么国家,又在哪里啊?”这一次,换好奇的朱媺娖问了。
接下来,朱由检充当了一回科普工作者,向这些后宫的女人、女孩儿讲解了一回太阳、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等地理知识。
在大家的连连惊呼中,姚淑静等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家生活的世界不是“天圆地方”的,而是一个圆球。而且,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中国及周边所谓的蛮夷小国,还有那么多的大陆和国家。中国在整个地球上占据的地盘,不过百分之一二而已。
针对汤若望这样的人才,朱由检自然不想因为其传播的天主教与中国的儒释道不同就将他拒之门外。反而,汤若望的科技知识,正是朱由检需要的,所以还得予以重任,将他肚子里的科技知识掏出来才是正事。
数天之后,崇祯皇帝通过吏部下达命令,任命来自欧洲的洋人汤若望为大明科学院院士、大明朝廷科技顾问,享受正三品高级官员的待遇。
大明科学院为汤若望提供科学实验室,供他进行科学研究,但汤若望取得的科技发明成果,归大明科学院所有,汤若望不得再私自传授给其他人。
汤若望的传教工作,大明朝廷只字未提。毕竟,儒释道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信仰,朱由检不可能以官方的名义去宣传与儒释道大不相同的来自欧洲的天主教。
只是,在私下里。朱由检派人告诉汤若望,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和节假日,去进行他的传教事业。
但是,任何时候。汤若望的传教不得违背大明律法,以及中国-人的传统道德。
比如,前些年有些同样来自欧洲的传教士,想要让天主教成为中国-人唯一的信仰,就禁止他们发展的中国天主教民祭祀祖先、祭祀孔子。这就是违背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必将遭到失败。
最后,有人上书朝廷,将那些传教士杀的杀、关的关,酿成了一场传教士们的惨祸。
汤若望既然百般想法,要在大明朝廷中当官,那自然跟前面那些传教士的布道方法大不相同。
他的传教方法,就是将天主教义进行东方化,融入到中国-人的儒释道思想中去,让中国-人更容易接受,扩大罗马教堂在东方的影响力。
因此。对来自皇上私下渠道的警告,汤若望自然遵照无误。他才不会去挑战中国-人的底线、宣扬不利于大明朝廷统治的言论,自绝于中国统治者呢。
要是惹怒了崇祯皇帝,被大明朝廷官方定义为异端邪说,予以驱逐,那就得不偿失了。
汤若望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将传教当成第一要务,而是将为大明朝廷做贡献当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如此,大明朝廷得到了好处,也就默认。甚至支持他的传教工作了。
不过,受困于历史的局限性,汤若望只知道用他的科技知识去讨好大明朝廷,让大明朝廷允许他传道布教。他认为。传道布教就是他的终极目标,拿出一些欧洲人已经发明的东西来交换东方统治者的好感,支持他在中国传教,绝对是一个好买卖。
他却不知道,他的很多科技知识,在这个时代到底有多先进。到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谓一叶障目,汤若望就是被罗马教廷给他“传道布教”的终极目标给遮住了心智,低估了他身上所带的科技知识的价值。
比如,汤若望刚刚就任中科院院士没几天,就拿出了一个重磅发明。这个发明,不是汤若望的原创,而是来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发明,叫伽利略望远镜。
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的,汤若望奉教廷之命离开欧洲,前来东方的时候就将这个技术带了过来。
因为在明朝找不到完全透明的玻璃,制作不出合格的望远镜。所以,汤若望刚到中国的时候,只是在北京制了几架残次品后,就再也没有制作过望远镜,也一直没有将望远镜的技术拿出来。
没想到,他被李自成农民军追杀,隐姓埋名逃命的这几年,南京竟然建起了现代化的玻璃厂,生产出了透明的玻璃。
有了透明的玻璃,就可以磨制凹、凸镜,制作望远镜了。因此,汤若望就将望远镜的技术拿了出来,引起了工部和科学院研究员们的轰动。
这些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从来不知道玻璃中还藏有这样的秘密。工部尚书**济将这个技术当成了一个趣事,在汇报工作的时候讲给皇上听了。
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听到**济口中的“望远镜”,却并没有表现出惊讶的表情。因为,“望远镜”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汇。
本来,望远镜在后世并不是一个什么稀罕物品。正常情况下,既然玻璃厂都建成投产了,来自后世的朱由检应该早就下令大明科学院利用透明玻璃制作望远镜的。
只是,作为皇帝,朱由检每天想的事情太多,一时没想得起望远镜的事。直到现在汤若望拿出了望远镜的技术,朱由检才想起了这个东西。
望远镜在天文学和军事上的应用前景,让朱由检不得不慎重,他立马对**济下令,将这个东西作为军事机密保护起来。
望远镜的原理和技术并不难,终有一天会被别人知道的。但朱由检希望,在敌人知道之前,大明朝廷可以先生产一批望远镜,装备到各支明军将领手中去,以扩大战争时的优势。
至于以后,暴露就暴露吧,也没得办法了,先建立起早期的优势再说。
有了望远镜的大明军官,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观察敌情、明察秋毫,可以更准确的制定对敌战术,可以更大限度的保证战争的胜利和减少己方官兵的伤亡。这就是望远镜在军事上的作用,朱由检这么重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ps:【感谢“异界的召唤”的打赏支持,谢谢!】
“汤若望是哪里来的人啊?怎么眼珠子是蓝的,皮肤也那么白,像是没有血色一样?”皇后姚淑静向皇上朱由检问道。
朱由检笑道:“汤若望是德国-人,隶属罗马教堂,是来东方传播他们的天主教的传教士。”
“父皇,德国是什么国家,又在哪里啊?”这一次,换好奇的朱媺娖问了。
接下来,朱由检充当了一回科普工作者,向这些后宫的女人、女孩儿讲解了一回太阳、地球、七大洲、四大洋等地理知识。
在大家的连连惊呼中,姚淑静等人第一次知道,原来大家生活的世界不是“天圆地方”的,而是一个圆球。而且,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中国及周边所谓的蛮夷小国,还有那么多的大陆和国家。中国在整个地球上占据的地盘,不过百分之一二而已。
针对汤若望这样的人才,朱由检自然不想因为其传播的天主教与中国的儒释道不同就将他拒之门外。反而,汤若望的科技知识,正是朱由检需要的,所以还得予以重任,将他肚子里的科技知识掏出来才是正事。
数天之后,崇祯皇帝通过吏部下达命令,任命来自欧洲的洋人汤若望为大明科学院院士、大明朝廷科技顾问,享受正三品高级官员的待遇。
大明科学院为汤若望提供科学实验室,供他进行科学研究,但汤若望取得的科技发明成果,归大明科学院所有,汤若望不得再私自传授给其他人。
汤若望的传教工作,大明朝廷只字未提。毕竟,儒释道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信仰,朱由检不可能以官方的名义去宣传与儒释道大不相同的来自欧洲的天主教。
只是,在私下里。朱由检派人告诉汤若望,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和节假日,去进行他的传教事业。
但是,任何时候。汤若望的传教不得违背大明律法,以及中国-人的传统道德。
比如,前些年有些同样来自欧洲的传教士,想要让天主教成为中国-人唯一的信仰,就禁止他们发展的中国天主教民祭祀祖先、祭祀孔子。这就是违背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必将遭到失败。
最后,有人上书朝廷,将那些传教士杀的杀、关的关,酿成了一场传教士们的惨祸。
汤若望既然百般想法,要在大明朝廷中当官,那自然跟前面那些传教士的布道方法大不相同。
他的传教方法,就是将天主教义进行东方化,融入到中国-人的儒释道思想中去,让中国-人更容易接受,扩大罗马教堂在东方的影响力。
因此。对来自皇上私下渠道的警告,汤若望自然遵照无误。他才不会去挑战中国-人的底线、宣扬不利于大明朝廷统治的言论,自绝于中国统治者呢。
要是惹怒了崇祯皇帝,被大明朝廷官方定义为异端邪说,予以驱逐,那就得不偿失了。
汤若望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将传教当成第一要务,而是将为大明朝廷做贡献当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如此,大明朝廷得到了好处,也就默认。甚至支持他的传教工作了。
不过,受困于历史的局限性,汤若望只知道用他的科技知识去讨好大明朝廷,让大明朝廷允许他传道布教。他认为。传道布教就是他的终极目标,拿出一些欧洲人已经发明的东西来交换东方统治者的好感,支持他在中国传教,绝对是一个好买卖。
他却不知道,他的很多科技知识,在这个时代到底有多先进。到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所谓一叶障目,汤若望就是被罗马教廷给他“传道布教”的终极目标给遮住了心智,低估了他身上所带的科技知识的价值。
比如,汤若望刚刚就任中科院院士没几天,就拿出了一个重磅发明。这个发明,不是汤若望的原创,而是来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发明,叫伽利略望远镜。
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的,汤若望奉教廷之命离开欧洲,前来东方的时候就将这个技术带了过来。
因为在明朝找不到完全透明的玻璃,制作不出合格的望远镜。所以,汤若望刚到中国的时候,只是在北京制了几架残次品后,就再也没有制作过望远镜,也一直没有将望远镜的技术拿出来。
没想到,他被李自成农民军追杀,隐姓埋名逃命的这几年,南京竟然建起了现代化的玻璃厂,生产出了透明的玻璃。
有了透明的玻璃,就可以磨制凹、凸镜,制作望远镜了。因此,汤若望就将望远镜的技术拿了出来,引起了工部和科学院研究员们的轰动。
这些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从来不知道玻璃中还藏有这样的秘密。工部尚书**济将这个技术当成了一个趣事,在汇报工作的时候讲给皇上听了。
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听到**济口中的“望远镜”,却并没有表现出惊讶的表情。因为,“望远镜”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是陌生的词汇。
本来,望远镜在后世并不是一个什么稀罕物品。正常情况下,既然玻璃厂都建成投产了,来自后世的朱由检应该早就下令大明科学院利用透明玻璃制作望远镜的。
只是,作为皇帝,朱由检每天想的事情太多,一时没想得起望远镜的事。直到现在汤若望拿出了望远镜的技术,朱由检才想起了这个东西。
望远镜在天文学和军事上的应用前景,让朱由检不得不慎重,他立马对**济下令,将这个东西作为军事机密保护起来。
望远镜的原理和技术并不难,终有一天会被别人知道的。但朱由检希望,在敌人知道之前,大明朝廷可以先生产一批望远镜,装备到各支明军将领手中去,以扩大战争时的优势。
至于以后,暴露就暴露吧,也没得办法了,先建立起早期的优势再说。
有了望远镜的大明军官,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观察敌情、明察秋毫,可以更准确的制定对敌战术,可以更大限度的保证战争的胜利和减少己方官兵的伤亡。这就是望远镜在军事上的作用,朱由检这么重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ps:【感谢“异界的召唤”的打赏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