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那个人在知道她摧毁他学习的地方会做出什么反应,一定恨不得把她耳朵撕下来吧?

    不由自主的许戈回想起那个人的警告目光,当脑海中的画面变得清晰起来时许戈心没有来由的抖了一抖,下意识间去护住自己的耳朵。

    许戈现在有点想明白为什么平日里头爸爸会躲避那个人的目光了。

    可,他是他的爸爸啊,一位父亲怕自己孩子这像话吗?

    脚步声从门外传到客厅,小会时间过去,从书房传来含糊不清的对话声,不需要许戈猜,发出更小声音的只会是她爸爸。

    知道那个人安全回来之后,许戈的心开始放松了下来,心一放松困意就尾随而来,迷迷糊糊间有人打开小屋的门。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许戈能精准的捕捉到那个人的声息,从脚步力道乃至气息,近在咫尺的熟悉气息使得许戈睡意全无,可她还是紧紧的闭着眼睛。

    熟悉的气息近在咫尺,就像是许戈在心里头暗自猜想的那样,那个人习惯性顿了一顿,开口:

    “我知道你还没睡。”步往左,停在了那个人的书房门前,深深呼出一口气,伸手:许醇你这个混蛋,居然敢让别的女孩坐上你的机车,你和市井上的那些小痞子没什么两样,只搭理脸蛋漂亮、娇滴滴的连包也觉得重的女孩。

    推开门之后,她的大力气一下子都回来了,你看,推倒那个书架看起来多轻松,书架之后是笔架,笔架之后是衣架。

    总之,所有她能搬得动的东西都一一的被她摔在了地上。

    如许戈意料中的那样,她的行为为她带来了他们家最高规格的惩罚。

    许戈被关进四面都没有窗户的小屋子里,这个小屋子据说是房子主人之前养宠物来着,她爸爸发话了,她得呆在里面直到她亲口承认错误,并且保证以后不敢才会放她出来。

    背贴在墙上,卷曲双脚,下巴搁在膝盖上,许戈一边透过小屋子唯一那扇门门缝隙看着从客厅透露出来的光,一边侧耳倾听着来自于小巷的声响。

    可许戈迟迟没有等来她盼望听到的声音。

    那个人为什么还不回来?那个人已经去了很久,送一个人能用多长时间?他难道不知道吗?在耶路撒冷的老城区越是夜深就代表着距离危险越近。

    不到1平方千米的老城区在国土面积126平方千米的以色列只有那么微小的一点,可那是耶路撒冷最特殊的1平方千米。

    这不到1千平方千米的区域连带着园石清真寺、哭墙、圣殿,每年有不计其数的游客、朝圣者慕名来到老城。

    联合国编文给予这片老城至高无上的赞美:那是历史留给人类的一部伟大史诗。

    老城被分化为四个区:基督区、犹太区、□□区、亚美尼亚区。

    宗教间的冲突、领土的争夺、以及利益链条使得老城区常年冲突不断,每一次冲突都会带出流血事件,在每一次流血事件的背后都有着响亮的口号“我们是为了荣誉而战斗。”

    之后,各大国家、各大派别的领导人都会相互指责,那些许戈听得耳朵都要长出茧子来了。

    提心吊胆着,终于,许戈听到机车的引擎声由远而近。

    他回来了!

    这时许戈又忍不住在心里揣测着,那个人也许在送布朗家小小姐回去的途中去了西点店,喝个咖啡或者来一客甜点什么的。

    当然,这个主意一定是布朗的小小姐提出的,法兰西小美人儿把她在巴黎对付男孩子们的那一套用在那个人身上了。关于那句“许醇,回头吧。”最初仅仅只是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在经历一百次之后变成了执着,一千次之后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

    可,关于许戈对那个人念动的咒语从来就没有一次实现过。

    第一百零一次,不,应该是第一千零一次,许戈看着那个人头也不回的身体往右,转瞬之间在她眼前消失。

    许戈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固执的在每天同一时间对同一个人做出这么无聊的事情,寂寞总是会催生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念头。

    许戈也明白,那个人回不回头其实无关紧要,但偶尔许戈也肖想过那个人在她的咒语引导下回头,假如那个人回头了……

    嘴角悄悄扬起着,假如那个人回头了,她一定会挺直着身体,把咧嘴笑改成抿着嘴笑,在他的注目下,学着电视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们优雅的步伐和仪态。

    许戈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好,平日里头她可没少对着镜子学过。

    从背后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喘气声,不用许戈回头看她就知道那是谁,那是班机里最喜欢迟到的学生,这位同学总是最晚出现在他的座位上。

    拔腿就跑,许戈可一点也不想当那位倒数第一的迟到生,迟到太多次会让老师印象不好的,她爸爸可是费了很多口水才让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

    许戈念的学校是耶路撒冷为数不多没有宗教活动的学校之一,这所学校大多都是来自于亚美尼亚区的学生。

    学校并没有把接受黄种人学生规划进他们计划里,即使有,来自东亚的移民家庭也不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在那些家长眼里,这学校的资历太一般了。

    和许戈所念的学校与之相反的是一墙之隔的另外一所学校,那是上世纪法国人创办的学校。

    学校所采用的是西方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教育者乃至学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年就只对外招收五百名学生,这些学生需要拿到推荐书,拿到推荐书后还得经过面试和智力测试,再经过导师们的投票才能拿到那五百份名额之一。

    能进入那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非富即贵,那个人是该学校为数不多的异类之一,他的父亲仅仅是一名五金店的老板。

    也许因为这个原因,许戈总是担心那个人会在学校受到歧视。

    一段时间过去,许戈发现她的担心是多余的,五金店老板的儿子比那些常常跟随自己父亲出现在高官们嘉宾席上的学生们更受到欢迎。

    她和他的两所学校就仅仅只有一墙之隔,消息总是很灵通,许戈耳边总是充斥着高年级女生的窃窃私语:

    平安夜,五金店老板的大儿子身上做工粗糙的礼服比那些贵族家孩子身上的名牌礼服更能吸引住女孩子们的目光。

    五金店老板大儿子在新年足球友谊赛上连着进三个球,球赛结束之后,女孩子们堆到他面前的鲜花都把他的脸遮挡住了。

    而从他指尖流淌出来的旋律总是能让人们忘却在暗夜里响起的枪声。

    诸如此类的传言还有很多,这些传言有时让许戈心里无比的骄傲,有时又让她小小的心灵里生出淡淡的忧愁。

    因为,高年级的学生们不仅会堂而皇之拿走梅姨给她的面包,即使许戈用尽所以力气和那些人争辩,甚至打一架,可最后吃亏的人好像总是她。

    什么时候,五金店老板家的小女儿才能像五金店老板家的大儿子那样神气。

    十月中旬的周末,许戈心里有些的不快活,不快活是从下午开始的。

    这天下午许戈从爸爸的五金店回家就看到她特别不想看到的人,那是在老城区很受欢迎的布朗家的小小姐。

    老城区的女孩们在说起布朗家的小小姐总是说“我长大希望变成布朗家的小小姐。”

    布朗家的小小姐在那些孩子眼里是完美的象征,小小年纪脸蛋漂亮,不仅脸蛋漂亮还心地善良,会烹饪糕点也精通音律。

    被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还有布朗家小小姐的身份,她是这里最受人们爱戴的法驻以大使馆外交官的女儿。

    但许戈更讨厌布朗家小小姐的是她的另外一个身份——那个人的同学。

    四个月前,布朗外交官最小的女儿来到耶路撒冷探望她的父亲,期间,在法使馆发起的慈善活动中她和那个人表演了双人钢琴弹奏。

    次日,布朗家小小姐就宣布她要留在耶路撒冷陪伴她的父亲,一个礼拜之后,她变成那个人的同学。

    而现在,布朗家小小姐以那个人同学身份来到他们家做客。

    这个时候穿着正装、一本正经充当起一家之长的爸爸看在许戈眼里俨然变成了“嫌贫爱富”的典范,在厨房和餐厅之间忙进忙出的梅姨也让许戈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更让许戈心里恼火的是那个人对布朗家小小姐的态度,他居然邀请她参加他书房了。

    要知道,每次许戈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混进他的书房,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五分钟之后被清除出场。

    现在,许戈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布朗家小小姐在那个人的护送下进入他的书房。

    看着书房门关上时许戈心里恨不得把手里的刀叉往那个人肩膀捅,不,这只是一时间的气话,她偶尔在那个人身上发现类似于手起泡,脚腕淤青时都心疼得要死,她怎么可能去伤害他。

    刀叉如果要插的话也得是在布朗家小小姐牛奶一般的皮肤划出一道口子来。

    乍然的那声“许戈”让她吓了一跳,顺着爸爸的目光许戈发现手里的刀叉在白色的餐纸上划出了好几道疤痕。

    乖乖的把刀叉放回去,许戈在心里祈祷着时间快点过去,布朗家小小姐快点从那个人的书房离开,快点用完晚餐滚蛋。

    许戈盼来了晚餐时间,让许戈更加愤怒的是布朗家小小姐坐在她平时坐的位置上,而她的位置变成了和梅姨肩并肩。

    就这样,她看着坐在她对面的那两人体现出了良好的默契,她面前杯子空了,他适时的往她杯子注上了水,她微笑着,涂着透明指甲油的手握住了水杯。

    单单是这个动作好像就坐实了,老城区的孩子们那种特属于青春期似是而非的传言“布朗家小小姐喜欢街西口五金店老板家漂亮的大儿子。”

    最近,许戈总是能无意中听到这样的传言。

    看着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法兰西小公主,许戈在心里嘲笑着她的庸俗,喜欢漂亮的男孩子在许戈眼里等同于喜欢滚着蕾丝边礼服,和用漂亮锡纸包装着的巧克力的臭毛病一样。

    晚餐期间,自以为是的布朗家小小姐还频频对她释放善意,用类似于“长得就像可爱的东洋娃娃。”“笑起来眼睛好像卡通人物”“脸红扑扑的就像熟透的红苹果。”来形容她。

    对于布朗家小小姐的赞美许戈在爸爸的眼神的敦促下只能装模作样的摆出十分受用的样子。

    好不容易,晚餐结束了,好不容易,布朗家的小小姐提出告辞,但接下来从那个人口中说出的那句话让许戈的心眼一下子提到喉咙口上。

    那个人脸朝着布朗家的小小姐:我送你回去。

    集中注意力,念动着咒语:快说不,快说不!

    第一千零一次,许戈的咒语再次失效,她看着布朗家小小姐眉笑目笑着点头。

    她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当那个人的肩线到达许戈的鼻尖时,出于某种直觉许戈下意识伸手拉住了那个人的衣襟。

    这一举动成功引起那个人的注意,他侧过脸来。

    这还是许戈第一次从那个人的眼神中捕捉到含带着警告意味的目光,即使是淡淡的但还是让许戈的内心感到了怯弱。

    松开手,带有少许麻纱的布料擦着她的指尖,侧过脸,许戈触到了梅姨的目光。

    慌忙垂下头去,垂着头来到窗前用拉窗帘的举动来掩饰那种她也说不出来的感觉,那感觉类似在某一个瞬间失落了自己最为珍爱的礼物。

    拉完窗帘之后,许戈在窗前发起呆来。

    从小巷处传来的机车引擎声让许戈如梦方醒,第一时间拔腿就跑。

    如许戈所预感到的那样,那个人真的让布朗家小小姐坐上他的机车。

    等许戈跑出门口时那辆有着和圆顶清真寺一模一样颜色的漂亮机车已经开到巷尾了。

    骑着机车的少年背影挺拔项长,穿着长裙的少女侧坐在机车后座上,她手搭在他肩膀上,长长的裙摆看着美极了。

    就像老城区里的那些孩子嘴里说的那样“布朗家小小姐和五金店的大儿子在黄昏散步时看起来就像一幅画。”

    从家里随手拿出来的擀面杖从许戈手里脱落,许戈也不知道为什么它会出现在她手里,那一刻,差不多有半米长的擀面杖看在她眼里充满着某种的攻击力,就像之前的刀叉一样。

    那辆机车昨天才送到家里来,金灿灿的,看起来漂亮极了,那是德国一家汽车公司送给那个人的奖品,他在上个月的足球友谊赛中荣赢最佳球员。

    当机车送到家里时,许戈相信自己会是那辆机车的第一位乘客,当然,开机车的得是那个人。

    可第一位坐上机车、手搭在那个人肩膀上的另有其人,这个想法就像汹涌的海水在冲击着海岸,让许戈心里泛起了一种陌生的情潮。

    许戈想,会不会那种情潮就叫做伤心呢,据说那是一种比不快活还要更难受的情感。

    从手上掉落的擀面杖往前滚动着,当它停下来时那辆机车连同布朗家小小姐的裙摆一起被小巷尽头的光所吞没。

    黯然转过身来,许戈再一次触到不知道何时站在她背后的梅姨的目光,那一瞬间,许戈心里有着一种无可遁逃的窘迫。

    呐呐开口:梅姨。

    许戈一直觉得梅姨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善解人意的好女人。

    和很多时候一样梅姨揽住她的肩膀,就像没有看到那掉落在地上的擀面杠一样,问她是不是今晚梅姨做的菜不合她胃口,不然怎么就只吃那么一点。

    “没……不是。”继续呐呐着,乖乖跟着梅姨一起回到屋里。

    在帮忙梅姨一起收拾厨房的时候,梅姨问许戈记不记得那位叫做纳吉布的学徒。

    许戈怎么可能不记的纳吉布,纳吉布是在爸爸五金店干活的约旦男孩,今天早上她还和纳吉布说过话呢。

    “听说纳吉布已经筹齐了彩礼。”梅姨说。

    在一些阿拉伯国家,筹齐彩礼就等于是要结婚了,这时许戈并没有把梅姨的话放在心里。

    下一秒。

    “许醇只比纳吉布小一岁。”

    纳吉布今年十六岁,纳吉布在十五岁时就和一位约旦女孩有了婚约。

    那个人今年十五岁。

    当开始对这座耶路撒冷的城市有所了解之后,许戈隐隐约约觉得他们和这里的人们有些不一样,即使他们的日常作息和这里的中产阶级没什么两样。

    即使,她的爸爸逢人就说“我们是本分的商人。”

    那些不一样就体现在他们顶着黄肤黑瞳的皮相住进犹太区,还是最高级的犹太区,那可是耶路撒冷最安全的区域。

    关于这个特殊现象爸爸说了,那是因为他的父亲,也就是许戈的爷爷曾经帮助过一名犹太人。

    这名犹太人知恩图报把他的一所老房子让给他们居住,而这所老房子恰好位于耶路撒冷最让人眼馋的犹太区。

    这说法勉强通过,许戈见过帮助他们的犹太人,那是耶路撒冷城里最有声望的贵族之一,乐善好施可是出了名的。

    撇开这个,不一样的还有那么若干几个:

    比如他们总是能顺利通过以军临时设立的抽查点,即使有好几次爸爸身上被检查到携带枪支。

    比如遇到忽发状况以军在市区挨街搜查,那些来到爸爸五金店的人大多都是做做样子的。

    比如,许戈好几次在斋月期间偷偷把热狗塞给看起来就像要饿晕的小可怜,有数次她的行为都被看到了,负责维持治安的士兵和穿着传统服装的教徒都装作没有看到。

    要知道,在斋月期间她这样的行为会面临着被驱逐的惩罚。

    当然,这些许戈都看在眼里,她并没有说出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有点明白了,在耶路撒冷,安静的存在着才是最安全的,她见过在广场中大声宣泄的人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到广场宣泄的人大多都是巴勒斯坦人。

    许戈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不喜欢把所知道那些说出来的原因,爸爸和梅姨都觉得她是不聪明且有点笨的孩子。

    即使他们因为顾及到她的自尊心没有说出来,可他们总是一副为她的不聪明操碎心的样子。

    那个人也应该觉得她是一位傻姑娘吧?他虽然嘴里没说眼睛里可都写着呢。

    不过,许戈觉得自己一点也不笨,不仅不笨她还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她知道不少的事情。

    许戈知道这座叫做耶路撒冷的城市性属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拥有,但这座城市最有说话权的是以色列人。

    而且,以色列人正在逐渐扩大他们的定居地,与之相反的是巴勒斯坦却在一点点的缩小他们的活动范围。

    一旦以色列大面积扩大他们的定居点,老城区那里夜晚就会传来枪声。

    次日,生活在耶路撒冷的人们神情就会高度紧张,街上密集的出现巡逻队和哨兵,时不时的可以听到医院救护车呼啸而过的刺耳声响。

    每一次冲突过后,报纸最不起眼的角落会出现在冲突中被误杀的平民数字、还有名单,在这些平民名单中曾经出现过许戈的朋友名字,那也是她在耶路撒冷唯一的朋友。

    那个叫做阿希卡的女孩在去年冬天上街时被一片火箭炮碎片击中头颅,阿希卡曾经偷偷拿出她姐姐的头巾,带着包着头巾的许戈在满天繁星的夜晚来到圣殿山。

    漫天繁星的夜晚,许戈躲在阿希卡身后,她们一起参加让她有些害怕又好奇的仪式,两只小小的手掌一起贴在那面会流出泪水来的墙上。

    那是见证了犹太民族漫长迁徙之路的哭墙。

    哭墙下,她们发誓着,要当彼此唯一的朋友。

    阿希卡离开之后,许戈再也没有交过朋友,即使有人因为她书包里总是放着梅姨偷偷塞给她的面包而提出和她做朋友,但都被许戈一一严厉回绝。

    阿希卡的离开让许戈更加的寂寞了,她把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偷偷观察这座叫做耶路撒冷的城市上。

    然后知道了这座城市里一些大人眼中孩子不应该知道的事情。

    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说她笨,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相信她是聪明的,而且是很聪明的那种人。

    这个人嘴里叫着她“小戈”来到她面前,眼睛面对这她的眼睛亲口说出“许戈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女孩”这样的话。

    那是从圣殿山下来的圣殿士。

    很久很久以前,有骁勇善战的勇士组成了圣殿骑士兵团,他们的任务是保卫着不远万里而来的朝圣者们,人们管他们叫做圣殿士。

    圣殿山拥有不死的魂灵,千百年来,他们的灵魂盘踞在每一条前往朝圣地的路上,履行着他们的职责。

    耶路撒冷的老城区流传着:繁星满天的夜,圣殿山的圣殿士会乘坐苍鹰,穿过墙壁来到寂寞的孩子们的床前。

    许戈第一次见到圣殿士是在一个满天繁星的夜,在那个人面前第一百零一次吃到闭门羹之后灰溜溜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时她刚刚来到耶路撒冷不久,爸爸还没有给她找到学校,她每天的事情就是透过窗户看着街道发呆。

    那是许戈特别寂寞的晚上,梅姨出远门已经有一个礼拜之久了,没有人和她说话。

    半夜,许戈被某种声音惊醒,一睁开眼睛就看到那个坐在自己床前的少年。

    少年和那个人差不多身高,在微弱的灯光中凝望着她,那凝望着她的目光让许戈忘却了害怕。

    透过少年的肩线是窗户,窗户的玻璃上印着一帘繁星,那是许戈见过最闪最亮的星星。

    爸爸每次都会交代她“晚上睡觉时要关好门窗。”许戈确信自己每天晚上都按照爸爸的话去做了,这个晚上也不例外。

    要想进入她的房间除非是身体穿透墙壁,小小的心灵被这个假设涨得鼓鼓的,欢喜雀跃。

    老城区流传的传说在那一个瞬间变成许戈最美好的一千零一夜。

    “你一定是乘坐着苍鹰而来的圣殿士。”许戈开口说。

    少年没有回答,依然凝望着她。

    出于好奇,许戈伸手触摸少年的脸,指尖所触到的是温暖的,就像是人.体的皮肤一样。

    “好奇怪,为什么不是冰冰的。”一边触摸着,一边喃喃自语着。

    然后——

    “那是因为你在晚上看到我,只有在白天我们的身体才是冰冷的。”和身体一样温暖的声音回应着。

    “原来是这样啊。”继续喃喃自语着,接着,睁大眼睛。

    她真的猜对了,眼前的少年真的是圣殿士,可……圣殿士为什么会穿着球鞋?

    “你叫许戈。”

    那时,许戈都要哭出来了,没错,他真的是圣殿士,不然他怎么知道她的名字,可,附近的人都知道她的名字叫做许戈啊。

    “梅姨都叫你小戈。”

    这下,许戈相信了,这里的人都知道新开的那家五金店老板的女儿叫做许戈,可他们不知道她还有一个叫小戈的小名,这个名字就只有梅姨叫,而梅姨来到耶路撒冷的第二天就出远门了。

    真的有夜晚穿墙而来的圣殿士。

    圣殿士问她:我可以和梅姨一样叫你小戈吗?

    她激动得就只剩下点头的份了。

    许戈住在耶路撒冷的四年里,她见过圣殿士四次,每次他都是消无声息的来,来时就安静的坐在她床边。

    在这四年里,圣殿士和许戈一样在不断长高。

    她换了门牙戴了牙套,牙套拿下之后有了整齐的牙齿,而他的臂膀变得结实,一张脸也在逐渐的变成了大人模样。

    许戈最后一次见到圣殿士已经是去年的时间,那一晚,圣殿士离开之前摸了摸她的头发,和她说“小戈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女孩。”

    真神奇,她都没有和他说自己很聪明可他就是知道,虽然,她偶尔会在他面前卖弄,可她都没有说自己有多聪明啊。

    可在这里,聪明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梅姨说了,早早死去的都是一些聪明人,反而,那些比较笨的通常都活得比较久。

    就像是看出她的烦忧一样,无所不知的圣殿山做出他会好好保护那个秘密的手势。

    于是“小戈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女孩”变成了属于她和圣殿士之间的秘密。

    就像是前面三次一样,面对这窗外的漫天繁星,许戈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从一到十数着。

    “九、十!”

    睁开眼睛,房间空空如也,依稀间,许戈看到从他们屋顶飞过的苍鹰,苍鹰拍打着强壮有力的翅膀,飞向圣殿山。

    太阳升起来了。

    从圣殿山狂泻而下的日光呈现出四十五度斜线落在面包车的车窗玻璃上,落在了许戈印在车窗玻璃的脸上。

    美好又暖和。

    被金色清真寺圆形屋顶烘托得金灿灿的日光也一扫刚刚挨爸爸骂时的那种郁闷。

    被爸爸骂还是其次,让许戈心里比较郁闷的是在她挨骂时,那个人的目光依然逗留在窗外,对发生在窄小车厢的事情摆出一副不关我事的态度,就不能装装样子吗?

    虽然,那个人还从来没有挨骂过,可许戈总想,要是那个人有一天挨骂了她心里肯定会难过的要死,肯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去寻骂那个人的人的麻烦,让他\她三天三夜不好过。

    面包车碾过老城区凹凸不平的路段,接下来就是耶路撒冷最漂亮的马路了。

    每年有不计其数的朝圣者会沿着这条马路前往圣殿山,这里也是耶路撒冷最安全的道路,不论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都会本能的遵守着,不让这条朝圣之路布满血光。

    三分之一的路段之后面包车左拐,行驶在分叉出来的泊油路上,十分钟车程之后就到学校了。

    不需要猜,许戈就知道自己的爸爸下车的第一步骤永远是走向那个人的左边车门,第二步骤是打开左边车门,然后低下头,看似是一位父亲在仔细叮嘱自己的孩子上学专心点,好好照顾自己的妹妹的模样。

    她的爸爸啊,永远把她忘在一边。

    针对这个现象,许戈不是没有抗议过,但她的抗议爸爸从来没放在心上。

    倒是梅姨说了“许醇以后要接管你爸爸的五金店,而你是要嫁出去的人,听过那样的话吗,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是泼出去的水。”

    听到梅姨的话许戈在心里的第一时间反应是:我不嫁,我不会嫁。

    许戈从来就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离开爸爸,离开梅姨,离开……

    离开那个人。

    认命般拿起塌塌的书包,打开车门灰溜溜的下来,眼睛都懒得去看重男轻女的爸爸一眼,手往着他的方向,象征性挥了挥“爸爸再见”

    等到那个人从她面前经过,低下头,跟在那个人背后往着学校方向。

    听到背后面包车远去的声音,许戈开始放慢脚步,目光从那个人的白色球鞋往上移动。

    卡其色西裤配白色短袖衬衫,看起来和耶路撒冷很多中产阶级家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可许戈总觉得穿在那个人脚上的球鞋比别的男孩帅气,卡其色西服裤管总是比别的孩子笔直。

    而只有穿在他身上的白色衬衫才能在太阳底下雪亮雪亮的,让人在注目时眯起眼睛。

    渐渐的,许戈脚步越来越慢,而他的脚步依然保持着从下车时的那种频率,她和他之间的距离被拉得越来越远了。

    笔直的小路尽头出现了分岔口,往左是她的学校,而他的学校往右,眼看他的脚步即将踩在那个分岔点上了。

    就像是每天早上醒来洗脸刷牙的习惯一样。

    眼睛紧紧盯着他的背影,念动一千零一夜里的咒语。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芝麻,开门吧”到了许戈这里变成:许醇,回头吧。

    让从圣殿山倾泻下来的金黄色日光落在自己脸盘上,默念着:

    “许醇,回头吧。”古老的东方文明里流传着:每一个死去的人都会经过奈何桥,奈何桥上有让人忘却记忆的孟婆汤,来到奈何桥上的人都要喝上一碗孟婆汤,喝完了孟婆汤走完了奈何桥进入新的轮回。

    这听起来就像是流水线上的工程一样,产品本身身不由己,但也有那么极小部分的人依然对前世念念不忘着,他们固执的抓住那些记忆。

    那都是一群倔强而长情的人们。

    他们喝完孟婆汤走完了奈何桥,来到幽暗的隧道,紧紧拽在手掌心里的记忆却被黑暗逐渐吞噬,支离破碎。

    幽暗隧道的尽头是光,是生命的源头。

    即使是闭着眼睛,但还是能感觉到周遭的环境。

    无处不在的是光。

    在那些光里头有人的脸,那些脸都低垂着,周遭山一般静默,那躺在床上的妇人眼睛紧闭眉目安详。

    轻轻的,轻轻的来到她跟前依偎在她怀里,触到的身体宛如沉睡已久的冰川。

    莫名其妙的一颗心揪了起来,当她还是极小的一点点时,明明很温暖来着,温暖得让她迫不及待的想一天天变大。

    周遭开始有了轻微的响动,思想瞬间一分为二。

    一半迫不及待的聚拢进入到那个小小的躯体里,一半游离于身体之外,焕散而徒劳。

    小小的躯体被托在掌心上,上升,一直在上升,光此时此刻来到极盛时刻。

    也不知道是那个坏心眼的,手在她的屁股上一拧。

    婴儿的哭声嘹亮且生机勃勃。

    前尘往事如烟云般逝去。

    世界混沌初开。

    漫长的生命之旅在婴儿的哭声中拉开了帷幕,母亲的汗水眼泪还凝固在眉梢眼角,但身体已经冰冷成一片。

    最后的一缕思绪停留在站在床前的那个孩子明亮的眼眸里。

    长情的人,一秒一眼一个瞬间就是长长的一生。

    许戈总是对那个人说“信不信,我出生那天有看到你。”

    那个人总是安静的倾听着,和他大多数的时间一样。

    倒是爸爸会轻拍她头顶:到一边玩去,不要打扰你哥哥学习。

    从懂事以来,许戈就觉得那个人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在玩那个人在学习,别的孩子在打架那个人在学习,别的孩子山跑海跑那个人还是在学习。

    许戈都不明白那个人学那么多东西要做什么。

    那个人会讲的外语种类她五个指头都数不过来,那个人身手灵活精通射击,那个人可以在一分钟里完成所有设置的障碍,那个人还会很多很多的事情。

    那个人啊,真是全能型选手。

    灰溜溜离开他的房间。

    绕过那个墙角,蹑手蹑脚来到窗下,等待着从那个房间传来那声闷重的关门声,嗯,爸爸走了。

    房间又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得意洋洋搬来木墩,脚踩在木墩上,伸手,打开窗户。

    手抓住窗栏,下巴搁在窗台上:许醇,我觉得你以后肯定会当大人物。

    这话是许戈从一位游方的相士口中听来的,被她宝贝一般的揣着。

    正在学习的人抬起头看她。

    春分时节,那叫不出名字的树、那开在枝头的花、那满山遍野的风、那屋檐底下唠叨个不停的风铃都叫做春光。

    那坐在窗前的男孩是不是也叫做春光,不然怎么会明媚到让她舍不得移开眼睛了。

    瞅着,瞅着,张开嘴,就是忘了去说话。

    假如记得开口了,肯定会是类似于“许醇,我觉得你以后肯定会当大人物”。

    许戈都记不得了,对于那个人的崇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风筝掉落在树上她苦着脸站在树下无计可施,他就轻轻的一个跳跃,修长的身躯盖过她的头顶,一眨眼功夫风筝就牢牢掌控在他手上时?

    还是无所事事的午后,她无意间来到爸爸一直警告她不可以涉及的所在地,看到从他手中□□精准击落在空中晃得她眼花缭乱正在飞翔着的目标物?

    很多诸如此类的事情之后,有什么在还很幼小的心灵上开始萌芽,仿佛那春天的枝桠。

    眼看着他又要重新回到他的课本上去了。

    “许醇,不然你学那么多本事做什么?”她急急忙忙的问,心里贪恋着,多看他几眼。

    那么好看的一个人。

    回应许戈的是——

    手慌忙离开窗台,还说是她哥哥呢,要不是她手快,手指非得被夹到不可,再一次灰溜溜的离开。

    没有人相信许戈“信不信,我出生的那天就有看到你。”这样的话,这导致她心里很不快活。

    然后,那一天梅阿姨问她“然后呢?”

    然后……

    呐呐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哪有什么然后啊?就那样啰。

    许戈心里很苦恼,以后肯定更没有人相信她的话了。

    即使她什么也回答不出来,可梅姨还是给以她一如既往温柔的笑容。

    梅姨是妈妈的朋友,妈妈不在之后一直都是梅姨在照顾她,村里很多人都说梅姨也许会成为她的妈妈。

    许戈是爱梅姨的,在别人都叫她许戈时就梅姨叫她小戈。

    许戈住的村子不是很大,名字很难记,直到离开时许戈还是记不住那个村子的名字,长大之后,许戈才知道那是位于中朝边境的偏远山区,它连村子都不是。

    离开那个村子时许戈还很小,大约能记住的也就是那里无处不在的山风,以及那是发生在晚上的事情。

    关于为什么要离开那里,爸爸和她说“我们要搬到别的地方去住。”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一直在路上,乘坐过飞机、窝在空间有限的车厢几天几夜、步行过一个人也没有的荒凉地带、住过富丽堂皇的大房间、也在车站旁边破烂不堪的面食店吃过面条。

    他们就一直走,一直走。

    那个冬夜,许戈的手指忽然变大了起来,圆鼓鼓痒的,又疼又痒,让她一到晚上就哭个不停,谁也没有办法。

    最后,那个人拿来了酒精灯。

    酒精灯放在他们中间的桌子上,他拉起她的手,把她手指一个个掰开放在酒精灯上。

    很神奇的,那老是让许戈掉眼泪的手指忽然不闹腾了。

    那晚,窗外的世界特别黑暗,风从屋顶上一次次经过,狂妄得仿佛下一次就会把屋顶掀翻一样。

    “许醇,我想回家。”她和他说,梅姨平日里头做的那些白米饭在那个时候显得特别的诱人:“许醇,我想吃白米饭。”

    那怕是闻闻白米饭的香气也是好的,瘪着嘴,那些她以前不大在乎热气腾腾的饭菜、暖和的被窝、还有院子里的秋千让许戈的眼泪都掉落了下来。

    那个人没有像往日里头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他伸手拭去她眼角的泪水,低声和她说着“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找到住的地方了。”

    接下来几天里,每当夜幕降临时,她都会坐在方桌前,在他的注目下把手乖乖的伸到酒精灯上,一双眼睛趁着他不注意时在他脸上溜达着。

    载着他们一家人的那辆车夹在长长的车队里,长长的车队卷起漫天的黄沙,她能做到的也就只剩下睡觉和发呆了。

    那个晚上,那个人摇醒正在呼呼大睡的她,爸爸背着她下车。

    睡眼稀疏中,许戈在爸爸的背上看到了,远远的高高的所在有亮得吓人的星星,那些星星和她任何时候见到的都不一样。

    亮蓝色的微光中,她似乎看到长着黑色翅膀的风就像鹰一样,围绕着那些星星盘旋着。

    伸手,手指指向那些星星,喃喃自语着:那是天国吗?

    一路走来,许戈从很多很多包着头巾的人们口中听到关于那个叫做“天国”的所在,那些人在提起那个地方时都表情虔诚。

    在梅姨的翻译中关于那个叫做天国的地方栩栩如生,那一定是位于天上的国度。

    据说那是属于善良的人们最后美好的归宿地,能让人们的内心获得平静。

    小小的心灵里想着:那么高高在上的地方也许就是那些人向往的归宿地。

    不然,此时此刻她的心为什么会这么的安静着。

    “不,那不是天国,那是圣殿山。”那个人和她说。

    暗夜,爸爸背着许戈往着幽深的小巷深处行走着,她在爸爸的背上频频回望,那座漂浮着星光的山,冷冷的远远的,淡淡的。

    那里不是天国,那里是圣殿山。

    小巷是笔直的,沿着圣殿山许戈看到跟在她后面的那个人,那个人仿佛被融入到圣殿山蓝色的星辉里头。

    这个晚上,许戈的手神奇的愈合了,鼓鼓的手指变回原来的模样。

    一九九七年一月,许戈来到耶路撒冷,那是耶路撒冷最冷的月份,那一年许戈八岁。

    四个座位的小面包车里,许戈和那个人坐在后面座位上,正在开车的人是爸爸。

    小面包车开出垂直的街道光就四面八方迎面而来,晨曦中许戈把脸贴在车窗玻璃上,在公路的浮尘中凝望着那座圣殿山。

    长得可真好看,英俊又神气,像那处于暴风雨中海中央依然屹立不倒的风帆,像……

    像那个人一样。

    那个人就像那座圣殿山,孤独而骄傲着。

    仿佛也就一眨眼的时间,他们一家人来到耶路撒冷已经有四年时间,爸爸在集市开了一家五金店,许戈是这里的人们眼中五金店老板的女儿。

    看到那个黄色路标时,许戈心里快活了起来,因为前面的路况十分不好,那遍布在路面上或大或小的窟窿都是坦克、装甲车留下来的。

    每当夜里从老城区那边传来枪声时,次日街上就会出现装甲车、坦克等重型军用车辆,多则数十辆,少则三、四辆。

    要是枪声换成火箭炮声情况会更糟,以军会在路上设立路障,他们会抽查一些看起来陌生的车辆和面孔,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许戈上学迟到。

    迟到的人可不仅仅是她,而老师们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见怪不怪了。

    昨晚的老城区是安静的。

    面包车擦着亮黄色路牌,许戈忍住笑意,黄色的路牌代表着接下来的路段是以军军队经常出入的路段。

    就要到那个大窟窿了,那个大窟窿之后就是另外一个大窟窿。

    面包车太小,一旦车辆陷进那些大窟窿里,车子就会激烈摇晃起来,摇晃时不是她往着那个人身上靠,就是那个人往着她身上靠,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借机发牢骚。

    也只有她发牢骚时那个人才会瞧她那么一两眼。

    往左,往左……

    “嘭”的一声,脑壳重重敲在车窗上,当那个人的身体紧紧贴上她的身体时,忽然间心里一动。

    学着电视上戴着大耳环的俏姐儿:“你摸哪里呢?”

    那一声可真大,许戈也被自己淡淡声音吓了一大跳。

    紧急刹车声响起。

    后车座的两颗头颅以相同的频率分别往前。

    摸着额头许戈想朝着自己爸爸发脾气,可爸爸的神情让她有点吓到了,手从额头上放了下来。

    不要这么看着我,我不是奇怪的人,我只是……只是闹着玩的。

    “爸爸。”呐呐的叫了一句。

    “许戈,他是你哥哥。”那个平日里头一直很随和的中年男人第一次用那般冷冷的语气和她说话。

    许戈忽然间很讨厌爸爸用那样的语气和她说话,本来想溜出嘴的那句“我是闹着玩的”因为某种情绪而卡在喉咙口。

    爸爸说完话之后看了一眼那个人,那一眼让许戈心里很不是滋味,隐隐约约中许戈觉得爸爸是惧怕那个人的。

    比如,爸爸在和那个人说话时都会低着头,随着一年一年长大,许戈越来越讨厌看到那样的画面,感觉自己的爸爸在和那个人说话的样子像极耶路撒冷的某些现象。

    集市上的商店老板和小贩们在见到贵族时总是会低下头去,直到穿着长袍配意大利手工西装的贵族们从他们面前走过、坐上停在街口的进口跑车扬长而去时才会直起腰来。

    商店老板和小贩们只有在面对这贵族们才那样,当他们面对穿着褪色长袍、满面尘灰面色饥黄的男人们时腰板挺得可直了。

    这些人多数是从战乱国家逃亡到这里,他们有一个笼统的称号“难民”

    一些难民手上还拉着瘦得就像要咽气的孩子,嘴里毕恭毕敬的称呼着商店老板和小贩们为“老爷”或者是“先生”。

    爸爸说他们手里拉着的孩子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心地好的雇主时,能得到优先录用的机会。

    在衣衫褴褛的男人和瘦小的孩子后面,还有用头巾把脸包得只剩下一双眼睛的阿拉伯女人,更多的时候她们只能低着头走在自己男人身后。

    这些都是耶路撒冷老城区的现象。

    庆幸的是,许戈不在这种现象之内,许戈觉得她要是包着头巾肯定会呕死,这里女孩子像她这样的岁数都已经开始包头巾了。

    许戈喜欢在笔直的小巷奔跑,让风卷起她长到腰际的头发。

    许戈还隐隐约约觉得,他们一家和这里的人们有些不一样。

    嘴里整天说着“我们是本分的商人”的五金店老板一家于这座叫做耶路撒冷的城市更像是一名旁观者。

章节目录

皮囊之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峦并收藏皮囊之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