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首妻。

    嫫(mo)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

    人物简介

    在中国文学史上受褒扬的第一个丑女是嫫母。她是黄帝时代的人,长相极丑。《吕氏春秋·遇合篇》载:“嫫母执乎黄帝。黄帝曰:厉汝德而弗忘,与汝正而弗衰,虽恶何伤!”黄帝将嫫母纳为次妃,令她管理**。黄帝元妃嫘祖病逝后,黄帝封嫘祖为“祖神”,命嫫母指挥祀事,监护灵柩。嫫母因相貌极丑可以扮相貌丑恶的驱鬼神以驱邪。

    受褒扬之因

    《史记》:“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亦即元妃,也就是大老婆,类似于后世的王后、皇后。嫘祖与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黄帝死后,他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接了领导人的班,史称帝颛顼(音“专须”)。《史记》对黄帝的私生活,所记仅此。

    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又补充了很多黄帝的家庭成员,说他一共立了四妃,除元妃嫘祖外,还有三个次妃,一个叫方雷氏(也叫女节),一个叫彤鱼氏,还有一个叫嫫(音“磨”)母,并特意注明她“班在三人之下”,意思是她排名最后,地位比那三个女人都低。排名最后,却未必名头不响。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丑女,按出生日期排序,她们是嫫母——相传为黄帝的四老婆;钟离春——又称钟无艳、无盐女,相传为战国时期齐宣王的王后;孟光——东汉隐士、美男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原型;阮家女——东晋名士、吏部郎许允之妻,妇女“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礼教的忠实捍卫者。

    相传嫫母为方相氏,中原之南的苗族后裔。据唐代的《琱(音“雕”)玉集·丑人篇》中的描述,嫫母的尊容是“锤额顣頞(音“促俄”),形簏(音“路”)色黑”;即额如纺锤,塌鼻紧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乃“黄帝时极丑女也”。嫫母因为貌丑而成逐疫驱鬼之神,据说后世巫医神汉祛除瘟疫跳大神时所戴的面具,就是嫫母的遗像,形状极为丑恶。

    据《山海经》记载,嫫母和嫘祖都住在汉水南岸一处被河沟环绕的地方。可能是当时黄帝要带自己部落里的男人们外出东拼西杀,部落的女人都留在这里作为基地,所以这个地方被称为“女子国”(《山海经海外西经》)。这个归属黄帝部落的基地的管理者,可能就是嫫母和嫘祖,她们俩甚至好到了“居一门中”,也就是说两个人同住一个房间。作为“女子国”基地的最高领导,这显然不是条件所迫,而是她们愿意呆在一起。

    另一本记载远古历史传说的书籍《轩辕本纪》(唐代王瓘(音“贯”)著),也证实了嫫母与嫘祖的关系不错。据说,黄帝在带着元妃嫘祖巡视天下时,嫘祖不幸逝世。黄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祭奠,封嫘祖为“祖神”,同时让嫫母“监护于道”。这其实就是守墓,是一件很苦的差事,每年都要在嫘祖埋葬的地方守着,组织老百姓按时祭祀。

    历史功绩

    屈原在《楚辞·九章》中歌颂道:“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吕氏春秋·遇合篇》中记载,嫫母与黄帝感情深厚,并假借黄帝的话教训那些长相自卑的女人说,“不能忘记磨砺你们的道德;不能衰退你们内心的纯正。这样做了,长得丑又能伤害谁!”说得多好听呀,这几乎可以成为对自己长相有意见女子的励志名言。

    《淮南子·修务训》也拿美女西施与丑女嫫母比较道:“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悦者,西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意思是西施是自然美,而嫫母是心灵美。后世还有,“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嫫母有傀(音“规”),善誉者不能掩其丑”,“次妃嫫母,貌恶德充”。

    黄帝元妃嫘祖生育玄嚣和昌意。次妃方雷氏生了青阳,彤鱼氏生了夷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也有说三十五子),那么黄帝剩下来的后代应该都是嫫母的功劳了。

    镜子发明传说

    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随便抛头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她乘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来一照,比刚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还是那样丑。她又磨了一阵子,拿起来再一照,自己仍然很丑。嫫母自言自语的叹息说:“看来面丑不能怪石片(镜子)。”从此以后,嫫母再也不去河边、水边去梳妆打扮了。每天早上起来,照着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后又悄悄藏起来。时间一长,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帮助彤鱼氏在石板上烧肉,因火力过大,石板被烧炸了,飞起一块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脸,血流不止。嫫母赶忙回去,拿出石片,照着自己脸上贴药。谁知,黄帝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轻手轻脚走到嫫母身后,发现嫫母一手拿着什么东西照着自己,一手向脸上贴药。黄帝走向嫫母身后,头贴近嫫母的肩膀,刚要仔细观看,不料,嫫母惊呼一声!她发现石片上出现了黄帝面孔。扭头一看,才知黄帝站在她的身后。黄帝问嫫母:“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老实忠厚的嫫母,一听黄帝问话,知道此事绝不能哄骗黄帝,噗嗵一声跪在黄帝面前。嫫母把发现这块能照人的石片,从头至尾向黄帝诉说了一遍,恳求黄帝宽恕她。黄帝听罢,哈哈大笑,双手搀起嫫母说:“这是你一大发现,你不但没错,还立了一大功!”黄帝说罢,立刻叫来嫘祖,方雷氏,彤鱼氏,把嫫母这块能照见人面孔的石片拿出来,叫她三位妻室见识一番。嫘祖笑着说:“黄帝,怪不得很长时间不见嫫母去水边梳妆打扮,原来她有这个照人宝物。”彤鱼氏紧接着说:“黄帝,这个发现,应该给嫫母妹妹记一功!”黄帝兴奋地说:“当然要记一功!”

    人类使用镜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此就开始了。

    纪念

    娘娘庙位于新郑市辛店镇西约一公里娘娘庙水库北边。

    娘娘庙是一种俗称,准确的名称叫嫘祖嫫母庙。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的功绩而兴建的。自南朝·宋·元嘉年间以来,历代都设先农坛,祀嫘祖为“先蚕”,嫫母为“先织”。

    娘娘庙建有大殿、东西配殿、门楼、戏楼,成为一处有名的古建筑群,常年香火不断。适逢正月十九嫘祖华诞辰和九月十五嫫母华诞,前来拜祭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庙会时常延续多日。庙宇在1958年建猪场时被拆毁.1989年,在辛店村村民史英等人的倡导下,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历时四年,集资六万多元,终于在1993年九月重建这座庙宇,至1994年正月十九落成.庙宇大殿为三开间,黄色琉璃瓦罩顶,廊柱上绘有巨龙,廊檐下绘有彩凤。大殿内塑有1.8米高的嫘祖、嫫母金身,殿墙上绘有十二幅壁画,历数嫘祖、嫫姆教人们养蚕、巢丝、织布、作衣的业绩。此后又陆续修建了东西配殿和门楼。

    八卦杂谈

    中国古代四大丑女:

    始祖黄帝之妻嫫母位居榜首1、中华民族始祖母——嫫母: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但她为人贤德。屈原《九章?惜往日》:“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为此,黄帝娶她为妻。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黄帝败炎帝,杀蚩尤,皆因嫫母内助有功。

    2、战国时齐国无盐县的钟离春: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这“无盐”指的是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部)的丑女钟离春。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但她关心国家大事,曾自己去谒见齐宣王,当面指责他的奢淫**。宣王十分感动,立她为后。元人还将她的事迹编成杂剧,赞扬她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3、东汉梁鸿之妻孟光:“举案齐眉”这个成语讲的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都要把女儿嫁他,他都不答应。孟光未嫁时,有人给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说是“必嫁梁鸿”。夫妇婚后第二天,孟光就脱去新娘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后随梁鸿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妇唱和,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4、东晋名士许允之妻阮氏:东晋的许允娶了阮德慰的女儿为妻,花烛之夜,发现阮家女貌丑容陋,匆忙跑出新房,从此不肯再进。后来,许允的朋友桓范来看他,对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许允听了桓范的话,果真跨进了新房。但他一见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

章节目录

中华古代名人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欧阳靖康戴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欧阳靖康戴韵并收藏中华古代名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