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军则丝毫不管北京城的动向,这个时候一边继续巩固祁口的防御,一边四处出兵,频频的骚扰和袭击当地的清军,等到三月底的时候,中华军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天津、沧州、静海一带了,这些城池有很多都被中华军拿下了,但是中华军并没有选择继续占据城池,而是主动放弃它们,将它们当做一个诱饵,诱使清军派兵进来,然后再反过身来继续攻打,时间一长,清军也看出了中华军的意图,那就是要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

    清军于是也就不再去管这些城市了,双方互相争夺告一段落,不过清军面临的窘境却日趋明显。

    在沧州城北中华军袭扰了几次三番之后,清军再也不敢将它当做是运输粮草的中转站了,因此不得不改道采用更远的保定、冀州这一条线路,这样的话,运粮的队伍需要绕一个大圈才能抵达山东的运河,不仅时间大为延长,而且运输的效率也大大降低,这对南京城的鳌拜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更对鳌拜不利的是,因为有一支中华军绕后,来到了威胁京师的地方,而朝廷几次下令让他调集大军前去驱赶这支中华军,鳌拜都没有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中华军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因此即便时自己率军将这支中华军撵走了,他们依然可以选择在其他的地方登陆,照样可以威胁到北京城,而自己的军队却不能一直呆在北方不下来,因为这样的话南方的中华军的主力部队就守不住了,对于清廷来说,一万敌军的威胁显然是没有前线的十数万军队的威胁大。

    这一点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这个时候皇帝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朝中的大臣的人身安全一样没有丝毫的保证,试想谁还会对你鳌拜有好脸色,大家就算是为自己考虑,也会在心中记恨鳌拜。恨他拿着大局来压人,却根本不顾及朝臣和皇帝的安危。

    康熙心里知道鳌拜这样做恐怕也是迫不得已,他的三十多万军队看上去十分的强大,但是这个时候恐怕也是骑虎难下。根本就难以从江北撤回来,因为中华军这个时候又集结了大量的资源,虽然不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一旦清军开始后撤,他们至少能够死死的在后面咬着清军。如此一来撤退很有可能会变成溃败,一旦这三十万大军溃败了,那么大清朝可就是真的回天乏力了。

    不过眼下的局面实在是太难处理了,这个时候还好祁口镇的中华军并没有大局占领周围州府的打算,这至少表明他们确实是因为兵力不足不想将自己的战线拉得太长,可是如果等到他们的援军到了,或者说中华军的主力部队悄悄的从海上乘船来到了直隶,那么岂不是直接绕过了南方的鳌拜大军的防线,直接就能对北京城发动进攻了?

    这样的想法自己能够想到,对方的主将绝对是也能想到的。所以,康熙心里隐隐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那就是对方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增兵。

    而他目前的依仗就是要等蒙古的军队以及东北的军队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北京,要是清廷的军队能够在中华军的援军之前抵达,那么只需要将祁口的这一万人赶走,就能缓解北京城的压力,就算是不能赶在中华军的援军之前抵达,只要他们能够及时赶到,北京城的防守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五月初,从关外和蒙古的十万军队终于抵达了北京城。这些军队都是骑兵,十万人的骑兵在城外一站,给人带来的视觉震撼远不是相同数量甚至是几倍数量的步兵能够相提并论的。

    而手中有了这十万骑兵之后,康熙皇帝的心中终于是放下来了。他片刻也等不了,在援军抵达之后的第二天,就亲帅着十万大军抵达了天津,准备对盘踞在祁口的中华军发动进攻。

    而事实上项玉不是没有想过向祁口部署更多的军队,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所以要是维持更多的军队的话。对海上的补给要求就会很高,不仅是粮食物资,武器弹药大量需要,而这个时候除了老旧的木质帆船之外,新式的战舰需要配合南京和长江一带的战事,而且这种不是专门设计为运输任务的战舰的运载能力也不强,用他们来搞运输确实有点不太适合,而木质的帆船即便是从最近的崇明岛出发,依然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往返一次,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因此,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中华军并不需要一定坚守下去,放弃祁口镇也没多大的问题,而且凭借着中华军的强大海军实力,随便在任何一个地方拿下一个海边小城是很简单的。

    所以等到清军劳师动众的从天津出兵,抵达祁口之后,这才知道了中华军已经撤军了。

    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认为是自己的天威吓跑了敌军,既然敌军已经跑了,那就将敌军修建的那些东西全都摧毁了,然后咱就班师回朝吧,毕竟十万骑兵的粮草消耗数量太大,朝廷很有点吃不消。

    可是等他们刚刚返回天津,还不等他们回到北京城,中华军又从海上回来了,再一次的拿下了祁口镇,尽管镇上的很多防御设施都被清军破坏了,但是中华军丝毫不以为意,继续修建,对于中华军而言,这些东西无非就是他们作战训练之中的土木工事而已,反正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这一下子康熙皇帝大怒,哪有这样打仗的,这岂不是耍赖吗?这个时候还没有游击战这种战术,十六字方针更是没有出现,像中华军的这种战法确实是极少见的。

    康熙帝气冲冲的带着他的大军再一次返回到了祁口镇,中华军问讯再一次选择了撤退,还是只留下了一座空城给清军,康熙不想在这里驻军,因为很难守住,可是他也不想继续被中华军牵制,于是下令干脆一把火将祁口镇烧掉算了。

    可怜一个有两千多户百姓的小镇,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了。

    不过这样也不能解决问题,清军一走,中华军又回来了,只不过这一次选择了在祁口镇更南边的海丰镇落脚,当地只有几十名府兵,见到中华军到来吓得立刻逃走,中华军在此夺下了一个海边的据点。

    康熙皇帝十分聪明,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华军的意图,对方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海上优势,选择任意的一个地方登陆,而自己则必须被动的迎敌,要是派去的军队人数少了,对方能够轻易的对付掉,要是派去的军队多了,对方眼看不敌还能迅速的撤退,这让自己很难处理他们,可是如果放任他们不管的话,敌军很有可能控制住这个据点,然后源源不断的输送更多的军队前来,这样的话将来就会尾大不掉。

    康熙早先虽然支持海军的建设,甚至不惜投入巨资,但是他却始终不知道海军的用途有多广,直到这个时候被中华军的海军牵扯的精疲力尽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个强大的海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重要,清军的海防措施是修建大量的炮台,但是除掉一些关键的位置之外,这种耗时耗力且造价昂贵的防御性设施,远不能应付来自海上敌人的威胁。

    康熙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能够度过眼前这一个难关,他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卫国家的海疆,并且还要将这一点写进对后代的教导之中,让后代也牢牢记住,不能忘记。

章节目录

重回明末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霰雪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霰雪鸟并收藏重回明末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