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的剩下几个月就一直在军阀的混战之中走向了终点,而在1665年的上半年,这个情况并没有好转,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军队已经拿下了柳州以西的五个州府,而尚可喜的军队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双方的战火一直从泗城府一直打到了桂林府,各自的伤亡都十分惨重,而吴三桂由于在这之前出兵占领了四川和云贵,而四川省这个时候是包括后世重庆在内的一个大省,自古都有益州富天下平的说法,而这里不仅有富饶的土地,更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使得吴三桂能够在这里征收到大量的粮食,也能征募大量的士兵,有了这些士兵,他就能够将他们源源不断的投入到广西和湖南这两地的战场之上了。
而反观尚可喜,他的治所广东本来也是一大富饶之地,比之四川甚至是更胜一筹,但是因为广东安定下来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受到战争破坏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个时候相较于明朝末年的时候要差了很多,全省的人口也不过三百多万,而尚可喜原来的军队就有十二万,已经超出了七户一卒的正常供养体系了,而这个时候他的军队早已损失过半,而战线也拉得过长,粤军在湖南和广西两个地方和吴三桂的滇军交战,已经是败象凸显,马上就要吃撑不住了。
为了维持他的战局,避免之前得到的土地丢失,尚可喜在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大举募兵,一共募集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这些士兵只是经过简单的训练,武器装备也十分的简陋,根本就不具备战斗的能力,但是却还是被尚可喜投入到了战场上去。
接连不断的战争将无数的百姓拖进了战火,大量的百姓被迫举家逃离,一时间,从广西、湖南甚至是广东的难民大量的涌向江西、福建这两个中华军的管辖地。
这个时候中华军已经在这两地开展了土地的测量和分配工作了。两地的土地面积广阔,但是耕地倒不是很多,经过清点,一共有五千万亩水田。其中福建站了很大一部分,达到三千六百万亩,而江西只有一千四百多万亩,这主要是江西的山多地少,平原很少。而福建在泉州、漳州这一带还有几个小平原,而江西几乎都是山,因此水田很少,尽管在三百多年以后,江西的水田已经扩大到了四千多万亩,也一样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少的省份。
不过对于中华军而言,五千万亩的水田已经足够了,毕竟这个时候这两个省份的人口加起来也还不到四百万人,虽然从广西和湖南等地的难民还在向这边迁移但是这些人也能够得到土地,因为这两个省份还有大量的空闲土地没有利用。其中江西省的潜力尤其大。
不过这些人口的大批迁移也给了中华军很大的压力,不仅是因为这些人的数量众多,而且他们之间很有可能会有吴三桂和尚可喜两人安插的探子,这些人一旦处理不好,安置的不妥善的话,很容易就会引发动乱,所以项玉一点都不敢大意。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外部的环境还算是稳定,尽管吴三桂和尚可喜的军队正在湖南交战,但是双方似乎都没有想要向东扩展的意图,再加上在中华军这个时候在江西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使得这两个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这也给了中华军时间来消化和处理内部的事情。
清军在撤离的时候,不仅带走了各地的清军、政府官员,而且还将很多地主富商也给裹挟走了。虽说这些人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却留下了大量的空闲土地和房产,这些财物当然是被中华军给接受了,然后全部充公,准备按照当地的人口数量进行分配。
江西省的面积达到了十七万平方公里,但是其人口的数量却比福建要少很多。只有不到两百万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边,靠近长江一侧,如赣江、修水和鄱阳湖一带,这里的地势比较开阔,人口密集,耕地也很多。
但是南方的建昌、宁都和赣州几地的山地较多,人口稀少,因此中华军主要是将人口往这几个地方分配,这里的山多但是还有很多的土地可以开垦出来,而北边虽然耕地多,但是因为靠近长江,很容易受到清军的威胁,因此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相交江西而言,福建这个时候的安全形势要好得多,除了南边和广东接壤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之外,北边有半个浙江的保护,西边有整个江西的屏蔽,而东边则是中华军的强大海军,使得其基本上不会遭到攻击,也很难发生大的动荡,所以大量的移民被送到了福建各地。
而在这个时候,项玉并没有忘记东南亚还有很多岛屿上面的人口十分稀缺,所以他也在难民之中征求愿意前往南洋的百姓,为了鼓励大家前去南洋,中华军这边不仅会将他们送到,而且还免他们的五年赋税,还额外的提供农具和种子,并且规定一人可以拥有的水田上限由内地的十五亩提高到一百亩,这些地方的空地很多,因此只要你人勤快,肯下力气去开发,你就能够获得大量的土地。
这样一来南洋对于难民们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很多人因为在福建这边只能分到五亩地而且还要等待许久,而南洋能够拥有一百亩土地而选择到这些地方去定居,而且这一情况在这两省的土地日趋紧张之后愈发的明显,后来的难民愿意去南洋的人大大增加,经过统计,在1665年这一年里面,从福建抵达南洋的人口数量在八十万左右,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定居,这才使得南洋的开发一下子提速起来,而等到两百多年以后,这些地方的土著人的民族意识崛起,想要闹独立的时候,却怎么也办不成,因为他们的人口经过中华军长时间的打击,这个时候已经不足当地人口的1%了,99%的人都是汉人,南洋猴子在这个时候几乎都不可见了,剩下的也都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样一来闹独立就成为了一个笑话了。
而反观尚可喜,他的治所广东本来也是一大富饶之地,比之四川甚至是更胜一筹,但是因为广东安定下来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受到战争破坏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个时候相较于明朝末年的时候要差了很多,全省的人口也不过三百多万,而尚可喜原来的军队就有十二万,已经超出了七户一卒的正常供养体系了,而这个时候他的军队早已损失过半,而战线也拉得过长,粤军在湖南和广西两个地方和吴三桂的滇军交战,已经是败象凸显,马上就要吃撑不住了。
为了维持他的战局,避免之前得到的土地丢失,尚可喜在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大举募兵,一共募集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这些士兵只是经过简单的训练,武器装备也十分的简陋,根本就不具备战斗的能力,但是却还是被尚可喜投入到了战场上去。
接连不断的战争将无数的百姓拖进了战火,大量的百姓被迫举家逃离,一时间,从广西、湖南甚至是广东的难民大量的涌向江西、福建这两个中华军的管辖地。
这个时候中华军已经在这两地开展了土地的测量和分配工作了。两地的土地面积广阔,但是耕地倒不是很多,经过清点,一共有五千万亩水田。其中福建站了很大一部分,达到三千六百万亩,而江西只有一千四百多万亩,这主要是江西的山多地少,平原很少。而福建在泉州、漳州这一带还有几个小平原,而江西几乎都是山,因此水田很少,尽管在三百多年以后,江西的水田已经扩大到了四千多万亩,也一样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少的省份。
不过对于中华军而言,五千万亩的水田已经足够了,毕竟这个时候这两个省份的人口加起来也还不到四百万人,虽然从广西和湖南等地的难民还在向这边迁移但是这些人也能够得到土地,因为这两个省份还有大量的空闲土地没有利用。其中江西省的潜力尤其大。
不过这些人口的大批迁移也给了中华军很大的压力,不仅是因为这些人的数量众多,而且他们之间很有可能会有吴三桂和尚可喜两人安插的探子,这些人一旦处理不好,安置的不妥善的话,很容易就会引发动乱,所以项玉一点都不敢大意。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外部的环境还算是稳定,尽管吴三桂和尚可喜的军队正在湖南交战,但是双方似乎都没有想要向东扩展的意图,再加上在中华军这个时候在江西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使得这两个人都不敢轻举妄动,这也给了中华军时间来消化和处理内部的事情。
清军在撤离的时候,不仅带走了各地的清军、政府官员,而且还将很多地主富商也给裹挟走了。虽说这些人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却留下了大量的空闲土地和房产,这些财物当然是被中华军给接受了,然后全部充公,准备按照当地的人口数量进行分配。
江西省的面积达到了十七万平方公里,但是其人口的数量却比福建要少很多。只有不到两百万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边,靠近长江一侧,如赣江、修水和鄱阳湖一带,这里的地势比较开阔,人口密集,耕地也很多。
但是南方的建昌、宁都和赣州几地的山地较多,人口稀少,因此中华军主要是将人口往这几个地方分配,这里的山多但是还有很多的土地可以开垦出来,而北边虽然耕地多,但是因为靠近长江,很容易受到清军的威胁,因此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相交江西而言,福建这个时候的安全形势要好得多,除了南边和广东接壤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之外,北边有半个浙江的保护,西边有整个江西的屏蔽,而东边则是中华军的强大海军,使得其基本上不会遭到攻击,也很难发生大的动荡,所以大量的移民被送到了福建各地。
而在这个时候,项玉并没有忘记东南亚还有很多岛屿上面的人口十分稀缺,所以他也在难民之中征求愿意前往南洋的百姓,为了鼓励大家前去南洋,中华军这边不仅会将他们送到,而且还免他们的五年赋税,还额外的提供农具和种子,并且规定一人可以拥有的水田上限由内地的十五亩提高到一百亩,这些地方的空地很多,因此只要你人勤快,肯下力气去开发,你就能够获得大量的土地。
这样一来南洋对于难民们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很多人因为在福建这边只能分到五亩地而且还要等待许久,而南洋能够拥有一百亩土地而选择到这些地方去定居,而且这一情况在这两省的土地日趋紧张之后愈发的明显,后来的难民愿意去南洋的人大大增加,经过统计,在1665年这一年里面,从福建抵达南洋的人口数量在八十万左右,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定居,这才使得南洋的开发一下子提速起来,而等到两百多年以后,这些地方的土著人的民族意识崛起,想要闹独立的时候,却怎么也办不成,因为他们的人口经过中华军长时间的打击,这个时候已经不足当地人口的1%了,99%的人都是汉人,南洋猴子在这个时候几乎都不可见了,剩下的也都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样一来闹独立就成为了一个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