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洛阳称帝,长安危急。
李隆基布置完军事防务,为了加强政治影响,他再次强调了亲征的必要性,命令太子监国。对宰相们说:“朕在位已经有五十年,常常倦于繁忙的政务,去年秋天,就准备传位太子,但因为水旱齐至,朕不欲遗灾给子孙,待年成转好再说。今不料逆胡突然发事,朕当亲征,使太子监国。待事平之日,朕将高居无为。”
杨国忠听到此语,如同五雷轰顶,大惊失色。
退朝之后,他急忙找到韩、虢、秦三夫人商量对策,说道:“太子久恨我杨家专横,他一旦得到天下,我和妹妹们的死日不远了。”
说罢抱头痛哭,请三位夫人入宫,让杨贵妃设法阻止太子监国,以保全家族。
三夫人哭道杨贵妃面前,杨贵妃又哭到李隆基面前,他衔土请命,表现出伤心欲绝并且悲凄娇婉的神态。
李隆基看了大为不忍,太子监国之事暂且被搁下不提。
潼关在高仙芝的经营下,虽不能说是固若金汤,但是至少可以确保长安暂时无虞。他自守潼关,令部将分兵驻扎,以成掎角之势,彼此可以互相呼应。
追究洛阳失守的责任,边令诚被削去官爵,以白衣身份在军中效力,高仙芝令他监巡左右厢诸军,可准着皂衣行事。
高仙芝和封常清配合很是默契,然而边令诚仗着监军的身份,长长擅自主张,干涉军务。高仙芝不满之下,以拒绝他的意见为还报。二人起先尚为事务争,逐渐演变为意气之争,矛盾愈演愈烈。
边令诚赴京述职,中伤高仙芝与封常清,他对李隆基说:“封常清因为洛阳败绩而动摇军心,高仙芝放弃陕地数百里,还盗减军士粮饷。”
此话集中了李隆基的心坎。
安禄山的叛变让李隆基对于边将产生了一种极其不信任的心态,他的内心变得很敏感,相当敏感,这也是李隆基为何不愿意凉王李跃带兵来长安增援的主要原因,凉王李跃的军事势力比不上安禄山,但是凉王李跃的兵将实力却是雄冠天下。
李隆基既因为封常清丢失了洛阳恼火,有队高仙芝放弃陕郡不满,也不派人调查核实,偏听偏信,至少此时李隆基能信任的人太少了,除了他自己的感觉,还有这些常年陪伴左右的宦官,李隆基已经对其让人都有一定的防备心,尤其对本就边将多加猜忌。他命令边令诚持着敕令,返回军中斩高仙芝、封常清问罪。
边令诚回到潼关,在驿南西街召见封常清,出示圣旨。
封常清坦然地说:“我封常清之所以今日不死,是不忍亵渎国家的荣誉,受戮于敌手。既然讨逆无功,则死亦甘心。”
说完,取笔写草表,交付给边令诚,托他转呈皇帝。
封常清引颈就戮后,被陈尸于芦席上示众。
此时高仙芝在外面巡视,不知道发生了大变故,像往日一般回到厅中。边令诚引陌刀手白人尾随而进,将高仙芝带到行刑处。
高仙芝向边令诚辩白说:“我遇敌而退,今得死罪不敢辞,但说我私吞兵粮及财物,实属诬陷。上是天,下是地,兵士都在,足下岂能不知?”
他又对施刑的兵士们说:“我在京中召得你们,虽得少许物,但却连装束都不能满足,便一起上阵杀敌,以立战功而取得高官重赏。不料贼势浩大,无奈引军到此,准备固守潼关。我若真有罪,你们当说实;我若确实无罪,你们当说枉!”
兵士们向来敬重高仙芝,只因为圣旨在上,无法相救。听到这番断肠话,他们齐声大叫:“枉!枉!枉!”
声震天地。
高仙芝注视着封常清的尸首,感慨着说:“封二,你从微到显,始终相随于我,初引拔你为判官,后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你同死于此,岂非是命?”
说罢,陌刀手挥刀执刑。
高仙芝死后,李隆基命令将军李承光摄领守军。
危难之际,大敌当前,李隆基连山两将,不仅酿下政治失误,也犯了军事大忌,更在人心上造成了混乱。
高仙芝留下的空缺,由谁来补?李隆基一阵踌躇,思谋良久,想到了河东节度使哥舒翰。其实,哥舒翰尽管是和高仙芝齐名的名将,但是由于他恣意声色,贪饮杯中之物,积疾于内,在范阳兵变以前,洗浴时中风病倒,入京养病,已经不再担任实际职务。
选择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李隆基只是用他两点:“一点是他的威名,一点是他与安禄山长期不和。”利用矛盾,李隆基想让哥舒翰为他尽力保住潼关,他也用的放心。
哥舒翰以病推辞,李隆基坚持让他披甲上阵。
李隆基给哥舒翰配置了军事班子,一众大将为裨将,统领河西、朔方、河东以及高仙芝的旧部共八万人,号称二十万,进守潼关。
哥舒翰临行前,李隆基亲自登上勤政楼置酒送行,百官在郊外践行。
抵达潼关之后,哥舒翰因病不能理事,委政给田良丘,田良丘没有军权,无法统一布置,只得王思礼统领骑兵,李承光统领步兵。王李两人互相争长,指使号令不一,纪律松弛。加上哥舒翰治军太过严厉却与士兵们没有多少感情,士卒离心,渐渐失去了斗志。
潼关陷入了僵持局面,此时官军方面,表现较为出色,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真无菌击败伪大同军,乘胜拔了靖边军。伪军发兵来救,郭子仪率军果断出击,获得歼敌骑兵七千的大捷。郭子仪亲自进军云中,攻克马邑,再进东径关。朝廷听闻郭子仪屡立战功,授为御史大夫。
与此同时,随着颜真卿举起了起义的旗帜,河北长沙太守颜杲卿秘密联络忠臣之士密谋起义之事。颜真卿是颜杲卿的堂弟,他获知堂兄准备起事,派遣侄子前往常山,商议联合行动,双方出兵切断了安禄山返回范阳的退路,以阻止叛军西进。
李隆基布置完军事防务,为了加强政治影响,他再次强调了亲征的必要性,命令太子监国。对宰相们说:“朕在位已经有五十年,常常倦于繁忙的政务,去年秋天,就准备传位太子,但因为水旱齐至,朕不欲遗灾给子孙,待年成转好再说。今不料逆胡突然发事,朕当亲征,使太子监国。待事平之日,朕将高居无为。”
杨国忠听到此语,如同五雷轰顶,大惊失色。
退朝之后,他急忙找到韩、虢、秦三夫人商量对策,说道:“太子久恨我杨家专横,他一旦得到天下,我和妹妹们的死日不远了。”
说罢抱头痛哭,请三位夫人入宫,让杨贵妃设法阻止太子监国,以保全家族。
三夫人哭道杨贵妃面前,杨贵妃又哭到李隆基面前,他衔土请命,表现出伤心欲绝并且悲凄娇婉的神态。
李隆基看了大为不忍,太子监国之事暂且被搁下不提。
潼关在高仙芝的经营下,虽不能说是固若金汤,但是至少可以确保长安暂时无虞。他自守潼关,令部将分兵驻扎,以成掎角之势,彼此可以互相呼应。
追究洛阳失守的责任,边令诚被削去官爵,以白衣身份在军中效力,高仙芝令他监巡左右厢诸军,可准着皂衣行事。
高仙芝和封常清配合很是默契,然而边令诚仗着监军的身份,长长擅自主张,干涉军务。高仙芝不满之下,以拒绝他的意见为还报。二人起先尚为事务争,逐渐演变为意气之争,矛盾愈演愈烈。
边令诚赴京述职,中伤高仙芝与封常清,他对李隆基说:“封常清因为洛阳败绩而动摇军心,高仙芝放弃陕地数百里,还盗减军士粮饷。”
此话集中了李隆基的心坎。
安禄山的叛变让李隆基对于边将产生了一种极其不信任的心态,他的内心变得很敏感,相当敏感,这也是李隆基为何不愿意凉王李跃带兵来长安增援的主要原因,凉王李跃的军事势力比不上安禄山,但是凉王李跃的兵将实力却是雄冠天下。
李隆基既因为封常清丢失了洛阳恼火,有队高仙芝放弃陕郡不满,也不派人调查核实,偏听偏信,至少此时李隆基能信任的人太少了,除了他自己的感觉,还有这些常年陪伴左右的宦官,李隆基已经对其让人都有一定的防备心,尤其对本就边将多加猜忌。他命令边令诚持着敕令,返回军中斩高仙芝、封常清问罪。
边令诚回到潼关,在驿南西街召见封常清,出示圣旨。
封常清坦然地说:“我封常清之所以今日不死,是不忍亵渎国家的荣誉,受戮于敌手。既然讨逆无功,则死亦甘心。”
说完,取笔写草表,交付给边令诚,托他转呈皇帝。
封常清引颈就戮后,被陈尸于芦席上示众。
此时高仙芝在外面巡视,不知道发生了大变故,像往日一般回到厅中。边令诚引陌刀手白人尾随而进,将高仙芝带到行刑处。
高仙芝向边令诚辩白说:“我遇敌而退,今得死罪不敢辞,但说我私吞兵粮及财物,实属诬陷。上是天,下是地,兵士都在,足下岂能不知?”
他又对施刑的兵士们说:“我在京中召得你们,虽得少许物,但却连装束都不能满足,便一起上阵杀敌,以立战功而取得高官重赏。不料贼势浩大,无奈引军到此,准备固守潼关。我若真有罪,你们当说实;我若确实无罪,你们当说枉!”
兵士们向来敬重高仙芝,只因为圣旨在上,无法相救。听到这番断肠话,他们齐声大叫:“枉!枉!枉!”
声震天地。
高仙芝注视着封常清的尸首,感慨着说:“封二,你从微到显,始终相随于我,初引拔你为判官,后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你同死于此,岂非是命?”
说罢,陌刀手挥刀执刑。
高仙芝死后,李隆基命令将军李承光摄领守军。
危难之际,大敌当前,李隆基连山两将,不仅酿下政治失误,也犯了军事大忌,更在人心上造成了混乱。
高仙芝留下的空缺,由谁来补?李隆基一阵踌躇,思谋良久,想到了河东节度使哥舒翰。其实,哥舒翰尽管是和高仙芝齐名的名将,但是由于他恣意声色,贪饮杯中之物,积疾于内,在范阳兵变以前,洗浴时中风病倒,入京养病,已经不再担任实际职务。
选择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李隆基只是用他两点:“一点是他的威名,一点是他与安禄山长期不和。”利用矛盾,李隆基想让哥舒翰为他尽力保住潼关,他也用的放心。
哥舒翰以病推辞,李隆基坚持让他披甲上阵。
李隆基给哥舒翰配置了军事班子,一众大将为裨将,统领河西、朔方、河东以及高仙芝的旧部共八万人,号称二十万,进守潼关。
哥舒翰临行前,李隆基亲自登上勤政楼置酒送行,百官在郊外践行。
抵达潼关之后,哥舒翰因病不能理事,委政给田良丘,田良丘没有军权,无法统一布置,只得王思礼统领骑兵,李承光统领步兵。王李两人互相争长,指使号令不一,纪律松弛。加上哥舒翰治军太过严厉却与士兵们没有多少感情,士卒离心,渐渐失去了斗志。
潼关陷入了僵持局面,此时官军方面,表现较为出色,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真无菌击败伪大同军,乘胜拔了靖边军。伪军发兵来救,郭子仪率军果断出击,获得歼敌骑兵七千的大捷。郭子仪亲自进军云中,攻克马邑,再进东径关。朝廷听闻郭子仪屡立战功,授为御史大夫。
与此同时,随着颜真卿举起了起义的旗帜,河北长沙太守颜杲卿秘密联络忠臣之士密谋起义之事。颜真卿是颜杲卿的堂弟,他获知堂兄准备起事,派遣侄子前往常山,商议联合行动,双方出兵切断了安禄山返回范阳的退路,以阻止叛军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