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纤婳也是很赞同的点了点头,“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充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

    正统的历史学家通常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作为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开始,而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看作为中世纪历史的结束。大致划分为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这1000多年。

    其中,又将这段的中世纪历史进行细分。将5世纪至10世纪这前500年看作为黑暗时期,而11世纪以后则称之为“黄金时期”。这样划分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对这2个时期,欧洲中世纪历史的不同评价。

    因为,前面500年中,整个西欧战乱不断,历经匈奴人入侵,日耳曼人的迁移、罗马帝国的灭亡,阿拉伯人的踏入和挪威海盗的席卷。西欧自古罗马时代所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在那500年中,完全的消耗殆尽。留下的只有战争创伤。而11世纪以后,西欧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从原来的一穷二白,到后来的高速发展

    11世纪以后的欧洲,之所以能够开始经济上的发展,最主要的应该是归功于社会的稳定。经历了中世纪前500年的战乱之后,从11世纪开始,西欧的战乱和人口大流动明显的减少。

    而在农业生产中,也从原来的不定居状态的游牧到后来以定居为主的农业耕作。一个相对稳定和和平的时期。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除去以上的原因之外,在11世纪以后,新的耕作方式和农业工具也在欧洲社会中生成。

    据史料中记载,在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欧洲已开始广泛的使用了铁犁,并用新式的带轮犁取代了以前的老式犁。也开了牛耕和马耕并行的年代。而在此之前,铁器在欧洲并不常用,以法国为例,在5—9世纪的加洛林时代的法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铁制工具很少,农民使用的工具大部分是木制的。

    9世纪安那贝王室领地的财产清册记载,一个耕种100多公顷土地的庄园,全部铁制工具仅有2把铁锹、2把长柄镰刀、2把普通镰刀。其余工具全是木制的。在科尔比修道院,仅有2把铁铲、6把铁锄、2把普通镰刀和1把长柄镰刀。重犁虽已见到,但由于牵引动力缺乏,制造需较多的铁,价格昂贵,很少使用。

    耕地时大多使用不能深翻土地的轻犁。除去了生产工具的革新。新的耕作方式也在整个欧洲生成,其代表便是三圃制在欧洲的广泛推广。

    这种被欧洲人称作近代欧洲农业兴起的耕种方式最初使用的时候也正是在8世纪的加洛林时代,但那时候,铁器并没有广泛地运用。生产工具本身并不发达,加之西欧的主要劳动力还处于奴隶的枷锁之中,其劳动积极性并不高,而且既损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也妨害了人口的增长。

    因此,也造成了这样的耕种方式在欧洲的不流行。有人估计,在6世纪的高卢,大约每平方公里仅有5.5个居民。耕地仅占全部土地总面积的3.4—4%。

    而此后以后。欧洲生产力的大发展,首先,归功于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在领主大地产上。奴隶集约劳动逐渐消失,昔日的奴隶成为农奴,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人口也有所增长。

    其次,生产工具得到明显的改良。加洛林王朝之后,许多新的铁矿被开采,铁制工具迅速增加,新的生产工具不断涌现,尤其重要的是一种带轮重犁的推广、采用,使北部淤积地得到深耕,发挥了地力,较之轻犁大大节省了耕作时间。马具的改良和马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也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8世纪后,马具渐得改良,即在马蹄上钉铁掌和使用新挽具,使马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牵引动力。挽具的改良也使耕牛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10世纪后,马拉重犁在法国成为普遍现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三,生产技术水平也有了提高,首先是三圃制得到推广,11世纪后,在某些地区又出现了四圃制耕作方法,既扩大了土地利用面积,也丰富了作物品种。并且开始注意施肥和保护地力。社会生产力的这些进步,推动了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同样可以看出,在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上面,欧洲的新陈代谢于中国。其代表便是马耕对于牛耕的取代。在11世纪,或者更加早的一段时间。是欧洲牛耕地和马耕地并行的年代。

    也可以看作是这2种牲畜在农业耕作中的竞赛。最终马耕战胜了牛耕,成为整个欧洲最流行的一种耕种方式。而马耕的胜利,正如同先前所写:“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马耕同牛耕的竞赛中,马耕的胜利应当归功于重钉马蹄铁和新式轭挽的传入,而这两样东西,却使得马牵引的功效提高了4倍。

    加之“三圃制”在欧洲的广泛应用,能够使马得到充分的食物。因此,马在耕种的效率上面就在那段时期集中的体现出来。”正是这样效率的优势的体现,使得整个欧洲开始了马耕的主导,牛耕也逐渐的被马耕所取代。甚至,我们可以将马耕看作是农业生产技术上一次小小的革命。

    虽然,这次革命的作用,远远不如先前的牲畜取代人力,机械取代牲畜那样的影响深刻。但是,马耕却将欧洲的农业生产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刻。直到1731年塔尔发明马拉中耕锄,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到近代科学农业时代。

    而比牛耕效率更加高的马耕技术没有能够在中国大规模使用的原因。除去了中国人对马的地位看法的主观原因和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水田不适用马耕)的客观原因之外。中国的小农生产,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很难将成本比牛高的很多的马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而且,中国的农业结构为农桑模式(北魏时期的均田令:一夫一妇授田12o亩,其中2o亩为桑田,粮桑比例为10o:20,但均田制另有规定,男夫及课,别给麻田10亩,妇人成畜牧业的萎缩。间接造成了畜力的短缺。据估计13世纪英国克劳利的农奴平均每户有牛2头,有时甚至在3头以上。

    如1256~1257年度,克劳利的农奴们有因用于耕地而免除放牧税的公牛8头,母牛44头。两岁的牛15头,1岁的牛18头和小牛23头,此外大约还有准许免税放养的牛50头(每户1头),共158头。

    50户农奴平均有3头以上的牛,另外每户还有马1匹。作为农奴能有如此数量的牲畜,可见其富力是相对充裕的。有人认为。封建欧洲使用的畜力,即使把有些小农缺牛情况估计在内,也是远远超过中国的。

    同时在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便是水利灌溉体系。宋代以后,中国的大型水利灌溉体系基本不再出现,唯一一次是元朝时期对于大运河的重新开凿。也仅仅是为政治上面服务的。此后的中国水利生产,更加多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和战国时代,甚至汉唐鼎盛时期,已经是大大的下降了。反观欧洲的水利灌溉体系,在古罗马时代的灌溉体系完全被中世纪战乱破坏以后,11世纪。这样的灌溉体系又重新开始。其代表作便是法国的塞纳河和卢瓦尔河流灌溉体系,德国的莱茵河灌溉体系和意大利的波河灌溉体系。值得一提的是,13和14世纪。在德国最流行的一种水磨作坊,正是十字军东征期间,德**队从中东所带来的。中国宋代以后水利建设缺乏创新意识,从某些方面是中国水利建设基本完善的产物,但也看出更新方面的缺乏。

    亩产在汉唐有明显的上升,宋代稍有下降,明清缓慢增长,近代则显著下降,劳动生产率唐代达到高峰后即呈下降趋势,清中期低于战国秦汉,近代进一步下降。虽然高估了汉朝的农业生产,但看出了中国农业工具更新上的不足。

    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导致了欧洲生产力的提高,同样也以法国为例。从11世纪下半叶到14世纪中叶,法国人口大约增长了世纪后法国农业生产显示出明显的进步。在农业产量上,9世纪时安那贝王室地产上种子与收获量之比,小麦为1∶1.8,大麦为1∶1.6,黑麦为1∶1,而到11—13世纪,不少地区种子与收获量之比已达1∶4,1∶世纪农业产量有了新的增长。

    在巴黎以北平原上,小麦种子与产量之比达1∶8,在冉纳维里埃,谷物为1∶8—9,燕麦为1∶10。南方稍低,在朗基多克,小麦仅1∶4—5,普罗旺斯一些地区,一般为1∶3—4。就全国总体看,种子与产量之比在1∶2—10之间。虽然此后的百年战争和黑死病的流行,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幅度下降,但很快恢复。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欧洲的农奴制度也趋向于瓦解,城市自治运动是前兆。比如在法兰西岛等先进地区,到13世纪末和14世纪,领主制已不再占主要地位。土地占有和使用方式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后,英国和法国在14和15世纪分别发生了农奴大起义,进一步的加快了欧洲农奴制的瓦解。改变了原有的欧洲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农业生产的发展,也造就了农业以外的剩余人口,也进一步的促进了欧洲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罗马旧城、封建贵族城堡、大教堂、修道院外以及山隘路口、港湾要津附近出现了新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被称为“市”,市的居民大多从事工商业活动。1007年的一个文献首次将市的居民称作市民。一些旧城也恢复了活力。

    城市的普遍复兴发生在11—13世纪。这些城市和墨洛温时代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他们是整个欧洲工商业的中心。而且发展迅速,比如1000年左右克吕尼修道院外建立的新市。到12世纪已发展到2000多居民。

    欧洲的城市和中东,以及中国的城市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没有宋朝时期的开封,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那样的喧嚣和繁荣。也没有这些城市的规模,甚至好的街道也是用小石子简单的铺了一铺,人口不足500,比较大的也只有2000人。但却是整个欧洲矛盾最为集中的场所。在欧洲的城市中,往往都描写着整个欧洲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史。

    欧洲的城市之所以斗争激烈,主要是建立的目的和中国,即以中东的城市有着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在他们建立城市的目的。

    很显然。中国和中东一带的城市,其城市的建立目的便是以政治和军事为主导,宋朝以前,中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北方一带。而明朝时期,中国的东南地区城市增加速度非常得快,而其中的目的,不言自明。

    相反,西欧的城市则是以经济为主导,其前身通常是农贸集市。而鉴于地理的优势,发展成早期的城市。由于,其建立的目的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而造就了东方和西方封建社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很大的不同。

    简单点来说。中国和中东是城市管理农村,而西欧则是农村管理城市。一般来说,中国和中东一带的城市,其建立的目的除了驻扎士兵之外,就是对所管辖的地区,也就是农村地带的管理。这就是所谓中国和中东城市的行政中心的作用。

    西方的作用则相反,起先,欧洲的城市是建立在土地贵族的土地之上。因此。城市的管辖权属于西欧一带的土地贵族所有。而当时欧洲的政治环境还是相当的恶劣的,比如,公元10世纪。卡佩家族上台之初,其掌握的领土不足1000公里,也就是它所属的“法兰西岛一带”,而大部分地区均由各地的封建土地贵族所拥有。因此,城市的管辖权则是处在了农村一带的土地贵族手中。也造成了西欧和中东,以及中国不同的城市、农村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欧洲的城市斗争分成了三个阶段,城市居民和土地贵族的斗争,以及城市内部城市贵族和工商业者,以及无产者和工商业者的斗争。而之中,第一种斗争是在城市建立之初便开始的。

    由于大部分城市就是建立在土地贵族的领土之上的,于是僧、俗封建主就象对待自己的庄园和农奴那样对待城市及其居民,享有复杂的领主权。领主权大致包括有权征发劳役和军役、征收实物或货币,对产品实行专卖,有权派官治理并享有司法审判权,甚至有权将城市转让、瓜分和传代,任意处理。

    所以,也开始了著名的“城市独立运动”。市民为了反抗土地贵族,成立起“城市公社”。比如,11世纪,伦巴底的城市掀起城市公社运动,反对僧俗封建主的统治。米兰市民发动起义,赶走大主教和封建主的军队,成立城市公社,选举新的市政官。

    13世纪,科隆市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大主教的统治,最终成为自由城市。11、12世纪,法国的城市公社运动高涨。1077年,康布雷城首先成立公社。琅城的公社运动十分典型。琅城是著名的毛纺织生产中心,曾经用金钱从主教手里买得成立公社的权利。

    主教把钱用光以后又来勒索,扬言不给就取消公社。市民忍无可忍,决定武装起义,活捉主教。经过反复斗争,1128年琅城终于恢复公社的权利,但避免使用公社一词,称“和平机构。”英国的城市,如伦敦,通常是每年向国王缴纳一笔款项,购买财政和司法等自治权利,但没有成立公社。

    而这场发生在11到12世纪的城市自治运动,打击的关键是各地割据一方的土地贵族,对于占据在统治者顶层的国王来说,这样的打击本身也有利于自己的中央集权。也就是从城市独立运动的开始之初,国王和城市商人之间,就有着若隐若现的合作关系。在西欧,商人和国王之间的密切程度从城市自治运动便开始了。

    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欧要比中东和中国对于商业的重视程度要高的关键原因。曾经在一本美国人所写的《世界通史》中是这样评价后来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一:“这个长相难看的国王对贵族和农民漠不关心,而唯一关心的则是中产阶层。”而这种中产阶层则是指欧洲城市的商人和手工业者。由此可见,欧洲君主们对于商业的重视。

章节目录

重生之商业庶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均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均宁并收藏重生之商业庶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