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儿,你以前来过意大利吗?”卡得丽娜就如同找到了多年的好友,一改往日的冰冷和刁蛮,收起了身上全部的刺,晚饭前后一直都和萧纤婳套着近乎,城堡内的众人都有些怀疑,家里面的蝎主是不是被人替换了。
萧纤婳的神色还是淡淡的,倒是对于卡得丽娜如火的热情完全不当一回事,坐在会客厅里面悠闲的喝着咖啡,“这是我第一次来意大利!”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个国家她确实是第一次才来。
“那我带你到处参观一下好不好?”卡得丽娜信誓旦旦的看着她,就是希望这个女孩子可以点头,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在这个冷漠的女孩身上感觉到了一股亲和力,好像就被她所有的光芒夺走了一样。
萧纤婳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她虽然也羡慕着外面的世界,可要是真的遇上了梵蒂冈的人,真是不知道打还是不打的好。
卡得丽娜见到她一直不回答,以为她开始讨厌自己了,眉宇间透露着浅浅的哀伤,“安琪儿要是不喜欢到处跑的话,我带你购物去吧!我知道一家餐厅的意大利面,特别特别的好吃。”
说道意大利面萧纤婳的小脸就真的彻底垮了,她喜欢甜食不假,可最近几年她的胃也因为不能按时吃饭受到了影响,又甜又腻的东西医生嘱咐过尽量不要去吃,吃意大利面的时候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在萧纤婳的世界当中,她觉得意大利面就是方便面,或者说它还不如方便面,只是熬了一种偏甜口味的肉汤,直接浇盖在煮烂的方便面上面的。
“意大利面就不需要了,他的喂不太适合吃甜的,带安琪儿出去玩玩,她从来没有来过这里,意大利是时尚之都。有不少地方值得你去看看。”一旁的肖倾宇不紧不慢的合上了手中的书本,既然萧纤婳以前没有来过这里,就应该称这次机会好好的玩玩儿,人生只有工作两个字是非常痛苦的。
“可以吗?”萧纤婳茫然的看着肖倾宇,她是一个女孩子也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对于珠宝之类的奢侈品更加没有抵抗力。
肖倾宇淡淡的点了点头。“就算是再怎么不忿,梵蒂冈的人也不会在两家人同时出现的时候下手,再说了波旁王朝的人就要来了。梵蒂冈总要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的。”
“这么说你同意了?”卡得丽娜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对方。
萧纤婳点了点头,“把夜夕一起带过去,她也是第一次来意大利,这里是古老的城都,应该有不少的名胜古迹才对。”
萧纤婳什么意思卡得丽娜当然知道,“那么就从比萨斜塔开始!”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pisa或toepisa)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1173年首次发现倾斜。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它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有关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
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
另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尔后又转向南倾斜,他们同样认为该塔在过去几百年间斜而不倒,250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
当然,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拒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自认为可与世界上著名建筑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最为深恶痛绝。如1934年,在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厉害。
比萨大教堂钟楼的建造开始于1173年8月,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1178),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
在钟楼入口右侧墙上发现的碑铭记录了钟楼开始建造的年代:“se augusti”。译为“此钟楼奠基于公元1174年8月”
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比萨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有意而为之。
进入20世纪,随着对比萨斜塔越来越精确的测量、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的深入勘测。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一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在1178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
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洒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
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
1292年用铅垂线测量了钟楼的倾斜度。
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在建造的第一阶段第3层结束时,钟塔向北倾斜约1/4°。
在第二阶段由于纠偏过度,1278年第7层完成时反而向南倾斜约0.6°。
1360年建造顶层钟房时增加到1.6°。
1817年,两位英国学者cesy和taylo用铅垂线测量倾斜,那时的结果是5°。
1550年giio vasai的勘测与1817年cesy和taylo的勘测之间相隔267年,倾斜仅增加了5厘米。因此人们也没有对斜塔进行特意的维修。
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54米高的8层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而且一直不断地向下倾斜。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若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alessando della ghea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赐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0.1厘米。塔身偏离“自然姿势”已有5米多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比如,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滁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anastasis)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
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但是,伽利略的两个球体并非像传说中的一样一起落下,即使重力加速度不变,两个球体受到空气阻力影响,是不会一起落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鹅毛和铅球不会一起降落的原因。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两个球体不能看作自由落体。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理论是正确的,在真空中,无论多重的物体,都遵循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记载在他的学生维维安尼(zo viviani,1622年—1703年)在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1717年出版)一书中,但伽利略、比萨大学和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的记载。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
另据记载,1612年有一个人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样的实验,但他是为了反驳伽利略而作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两球并没有同时到达地面。
这个世界上越是具备争论意义的东西,越是具有特殊的价值,比萨斜塔和达芬奇的那幅猛拉丽莎的微笑一样,都是世界政论性的文物。
一旁的韩夜夕眨了眨眼睛,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也要去?”
萧纤婳一愣,她只是知道韩夜夕一直都生活在华夏,根本没有机会领略到这样的意大利风情,趁着这次的机会好好的和她在意大利逛逛,可养也能留下不少的珍惜回忆,却还是忘了问她愿不愿和她一起出去玩儿。
“你不愿意的话也没有关系,意大利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一定会有你喜欢的地方的。”卡得丽娜知道韩夜夕也具备着异能,倒是也显得非常的友好,转过头对萧纤婳问道“安琪儿所生长的国家也是一个古城,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意大利漂亮吗?”
要是可以的话,等到聚会结束之后,她一定要到那个国家去看看。
“意大利和华夏比起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花朵,意大利是盛开着的牡丹花,那是一种级尽妖娆般的绚烂,华夏是一种带着不同风貌的睡莲,一个日夜有着不同的绚丽。”
这样鲜明的对比,却让两个国家增添了难以言喻的美丽,一种只有它们自己给自己标榜的独特风格,在世界的历史上添加了一阵浓浓的油墨味道,它们是文明的见证者。
萧纤婳的神色还是淡淡的,倒是对于卡得丽娜如火的热情完全不当一回事,坐在会客厅里面悠闲的喝着咖啡,“这是我第一次来意大利!”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个国家她确实是第一次才来。
“那我带你到处参观一下好不好?”卡得丽娜信誓旦旦的看着她,就是希望这个女孩子可以点头,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在这个冷漠的女孩身上感觉到了一股亲和力,好像就被她所有的光芒夺走了一样。
萧纤婳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她虽然也羡慕着外面的世界,可要是真的遇上了梵蒂冈的人,真是不知道打还是不打的好。
卡得丽娜见到她一直不回答,以为她开始讨厌自己了,眉宇间透露着浅浅的哀伤,“安琪儿要是不喜欢到处跑的话,我带你购物去吧!我知道一家餐厅的意大利面,特别特别的好吃。”
说道意大利面萧纤婳的小脸就真的彻底垮了,她喜欢甜食不假,可最近几年她的胃也因为不能按时吃饭受到了影响,又甜又腻的东西医生嘱咐过尽量不要去吃,吃意大利面的时候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在萧纤婳的世界当中,她觉得意大利面就是方便面,或者说它还不如方便面,只是熬了一种偏甜口味的肉汤,直接浇盖在煮烂的方便面上面的。
“意大利面就不需要了,他的喂不太适合吃甜的,带安琪儿出去玩玩,她从来没有来过这里,意大利是时尚之都。有不少地方值得你去看看。”一旁的肖倾宇不紧不慢的合上了手中的书本,既然萧纤婳以前没有来过这里,就应该称这次机会好好的玩玩儿,人生只有工作两个字是非常痛苦的。
“可以吗?”萧纤婳茫然的看着肖倾宇,她是一个女孩子也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对于珠宝之类的奢侈品更加没有抵抗力。
肖倾宇淡淡的点了点头。“就算是再怎么不忿,梵蒂冈的人也不会在两家人同时出现的时候下手,再说了波旁王朝的人就要来了。梵蒂冈总要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的。”
“这么说你同意了?”卡得丽娜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对方。
萧纤婳点了点头,“把夜夕一起带过去,她也是第一次来意大利,这里是古老的城都,应该有不少的名胜古迹才对。”
萧纤婳什么意思卡得丽娜当然知道,“那么就从比萨斜塔开始!”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pisa或toepisa)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1173年首次发现倾斜。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它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有关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比萨中古史学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后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但他仍强调指出,当务之急是弄清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奥妙。
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比萨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比萨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比萨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
另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尔后又转向南倾斜,他们同样认为该塔在过去几百年间斜而不倒,250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假设和预测。
当然,最关心斜塔命运的自然是比萨人,拒他们也对斜塔的倾斜感到担忧,但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为自己的故乡拥有一个自认为可与世界上著名建筑媲美的斜塔而感到自豪。他们坚信它不会倒下,他们有这样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他们对那些把斜塔重新纠正竖直的建议最为深恶痛绝。如1934年,在地基及四周喷入90吨水泥,实施基础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向周围移动,倾斜得更厉害。
比萨大教堂钟楼的建造开始于1173年8月,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1178),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
在钟楼入口右侧墙上发现的碑铭记录了钟楼开始建造的年代:“se augusti”。译为“此钟楼奠基于公元1174年8月”
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比萨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有意而为之。
进入20世纪,随着对比萨斜塔越来越精确的测量、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的深入勘测。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一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在1178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
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洒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
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
1292年用铅垂线测量了钟楼的倾斜度。
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
在建造的第一阶段第3层结束时,钟塔向北倾斜约1/4°。
在第二阶段由于纠偏过度,1278年第7层完成时反而向南倾斜约0.6°。
1360年建造顶层钟房时增加到1.6°。
1817年,两位英国学者cesy和taylo用铅垂线测量倾斜,那时的结果是5°。
1550年giio vasai的勘测与1817年cesy和taylo的勘测之间相隔267年,倾斜仅增加了5厘米。因此人们也没有对斜塔进行特意的维修。
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54米高的8层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而且一直不断地向下倾斜。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若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alessando della ghea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赐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0.1厘米。塔身偏离“自然姿势”已有5米多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比如,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滁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anastasis)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
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但是,伽利略的两个球体并非像传说中的一样一起落下,即使重力加速度不变,两个球体受到空气阻力影响,是不会一起落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鹅毛和铅球不会一起降落的原因。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两个球体不能看作自由落体。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理论是正确的,在真空中,无论多重的物体,都遵循自由落体定律。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记载在他的学生维维安尼(zo viviani,1622年—1703年)在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1717年出版)一书中,但伽利略、比萨大学和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的记载。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
另据记载,1612年有一个人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样的实验,但他是为了反驳伽利略而作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两球并没有同时到达地面。
这个世界上越是具备争论意义的东西,越是具有特殊的价值,比萨斜塔和达芬奇的那幅猛拉丽莎的微笑一样,都是世界政论性的文物。
一旁的韩夜夕眨了眨眼睛,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也要去?”
萧纤婳一愣,她只是知道韩夜夕一直都生活在华夏,根本没有机会领略到这样的意大利风情,趁着这次的机会好好的和她在意大利逛逛,可养也能留下不少的珍惜回忆,却还是忘了问她愿不愿和她一起出去玩儿。
“你不愿意的话也没有关系,意大利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一定会有你喜欢的地方的。”卡得丽娜知道韩夜夕也具备着异能,倒是也显得非常的友好,转过头对萧纤婳问道“安琪儿所生长的国家也是一个古城,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有意大利漂亮吗?”
要是可以的话,等到聚会结束之后,她一定要到那个国家去看看。
“意大利和华夏比起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花朵,意大利是盛开着的牡丹花,那是一种级尽妖娆般的绚烂,华夏是一种带着不同风貌的睡莲,一个日夜有着不同的绚丽。”
这样鲜明的对比,却让两个国家增添了难以言喻的美丽,一种只有它们自己给自己标榜的独特风格,在世界的历史上添加了一阵浓浓的油墨味道,它们是文明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