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延意紧捏了手中的折子,脑中有一瞬,只觉是一片空白。
她想过或许会被逼宫,为防宫变,这几日大内的人都换给羽哨们统领,特别加了小心,她也想过或许几位皇叔心中不忿,会集结了手中兵力此时发难,是以京卫军也是着了最信得过的人严阵以待。但是,她却并没想到,没有宫变,亦没有兵变,此时此刻竟会是民变。
她心里的那根弦绷的那么紧,整日里既怕有什么变故,有时却又似盼着变数尽快来。无论是怎样,该来的总要来,不如就是现在,不如就是眼下,总好过整日提心吊胆。
如今担心的,或者说期盼的事来了,不想,却与她以为的一点也不一样。
她并不是恐惧,其实,她也说不好自己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这一刻与其说是惊慌,不如说是一种空茫骤然摄住了她。她有那么一刻,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只呆愣地看着殿下交头接耳的臣工。
宣王觊觎皇位,无论是为了捍卫父皇的遗愿,还是维护她与皇弟的尊严,她都愿意拼争到底,不是这皇位对她,真的重要到如此的地步,而是,她必须要证明翔儿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要护住父皇仅留于世的最后一点血脉和最后的愿望。
可如今,却不是宣王要反,竟是民众不服,萧延意顿觉茫然,父皇在时说过,为帝者最重要的是顺应民意,那如今民意如此,难道就让翔儿不明不白地逊位了么?
过了有一阵,萧延意才想起,此时还是在朝堂上,底下的臣子们还在等着散朝,她想了想,把手中的折子递给一边的宣旨太监,说道:“念!”
折子念完,殿下一时间哗然,转瞬却又突然静寂。
这一日以李景吾为首的老臣们多数不在,殿下的反倒是萧延意这段时间扶持起的年轻臣子为主流,唯几个有些年纪的,不是老迈昏庸之辈,就是明哲保身、谨小慎微之人,而魏不争今日亦不在,说是老母染恙,要在家侍候老母。
李景吾、廖尚书之流不来,萧延意本觉平常,他们曾一度倒戈至宣王,意图已是十分明显,今日宣王等被斥,逐出了京,此时,他们无论是为宣王不平,故意以此来示威,还是怕己身被牵连,这会儿先避避风头,这时不到,都是有情可原。
萧延意原本就想选了合适的时机,让这些老臣告老还乡,毕竟,他们再如何,也是宏景朝时就在的朝廷重臣,而且,说到底,他们也并非是要反了萧家,而只是支持的派系不同罢了,萧延意总还要留些颜面给他们。
所以,有了年纪,身子不好,那就厚厚地赏上良田千亩,金银百担,从此让他们找地方养老,彼此脸上都是好过的,所以不来,也是刚刚好的事。
魏不争没来,萧延意也觉是情理之中,毕竟他堂堂一品大员,便是个已无多少实权,只余空壳子的将军,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因为一个草民的三言两语,就被下了大牢,他面上不说什么,心里约莫也总是会有些下不来台。所以几日不上朝,免了此时面对对同僚之间询问的尴尬,也无可厚非。
而她与魏不争之间来日方长,便是想要抚慰一二,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那日他说出宫回府,她便也没拦,由他走了,只想日后时过境迁,在相对时没了此刻的尴尬芥蒂,再怎么说,也都比这当口要好。
只是这会儿,看着那些噤声不语的臣工,萧延意顿感一阵无助,殿下少了那个沉稳伟岸的身影,少了那个时时让她安心的眼神,她忽然觉得无比的孤单。
而此刻,哪怕是李景吾那几个老东西在,好歹也能七嘴八舌地议论下此事,便是不怀好意,也好过如此众人面面相觑的尴尬、难堪。
萧延意的眼神扫了一圈,下边的人也是眼巴巴地望着她,这些人不乏萧延意着力提拔重用,准备日后留给萧续邦可当肱骨的青年才俊,只是,他们或许的确还是缺乏经验、历练,尤其是大宏这几年间休养生息,之所以还能今日之太平盛世,无外是百姓对萧氏皇族的信任与忠诚,这民变一事,别说是才踏入官场时日不久的年轻臣子,便是李景吾之流,有生之年,却也是没遇到过的。所以,让他们拿主意,谁又敢轻易吱声。
无人言语,萧延意只得问询,“众位大人觉得此事该如何应对?”
这下,原本还抬头望她那几位,瞬间也垂了头,只还剩一人与她对视,二人目光一错,一时间都是苦笑了下。
与萧延意一起苦笑的人是郭长卿。
郭长卿本是个无心官场的人,给萧续邦做教书先生,也仅是因为祖父实在是年岁大了之后,咳喘时有发作,严重起来几日都不能下床,于帝师一项,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先生放眼晚辈里,唯有郭长卿是个专心做学问的人,担得起这担子,于是老人家便希望郭长卿能乘了他的衣钵。毕竟能成为帝师,总是光耀门楣的事,更何况还是郭家一门三代能出两个帝师,更是光宗耀祖。
郭长卿本还是有些抵触,但恰逢那时,萧延意回来了,青梅竹马的玩伴,本以为此生再无见面的可能,郭长卿一时间心中澎湃,才是代祖父入宫教习萧续邦功课,只为了与阔别三年你的萧延意可以再见一次。
那之后的事,便一下子脱开了他原本以为的简单。一步步走到了如今,即便不单是为了与萧延意分担,他涉入已是太深,也不得不迈入他一向不喜的官场。可他本不擅此道,便如现在,萧延意在殿上,他在殿下,众人无语,他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说。
萧延意见大家都是如此,心中有些泛凉,却也不多为难,只说让诸位大人回去好好想想对策,便也就散了朝。
散朝后,她招了郭长卿前来,也让人去将军府找魏不争,问他可方便入宫。
郭长卿似是早就知道萧延意要找他,下朝后并未走,不多时就到了御书房中。
萧延意与郭长卿也不多虚言,直接便是愁眉苦脸地问郭长卿道:“至彦,这民变一事通常是否都该是安抚,而不是平乱?可华南五省,连日里,既无灾荒也无瘟疫,吏治也尚算清明,不至于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会儿却只说翔儿不该做这皇帝,这又如何去抚?”
郭长卿叹气,“所以说,哪就是民变,说是民变,还不是你那几位叔叔在捣鬼。”
“我也想过是宣王他们在背后撺掇,可是一则,这几个省份并不是他们封地,二来他们才从京里走,此时回未回去还说不好。这唆使百姓造反的事,可不是一两日间便能完成,总不至于,他们早就想到了此时结果,提早有了什么布置?”
“这也未必是不可能。”
“哎,算了,不说到底是如何吧,横是此刻也没证据,咱们只说现在该怎么做?安抚,派谁去抚?至彦,我如今无人可用,似是也只能是你了,至于,这如何安抚的事,我也想不通,还是你来走走脑子吧。”
郭长卿听了摇摇头道:“芫芫,并非是我不想去,只是这事本不是民怨这么简单,如你所说,如今既无天灾,又无**,这老百姓又哪会管你皇上是谁?平白地揭竿而起,说是要幼主逊位,还皇权于萧氏正宗,何谓正宗?先帝除皇上外再无子嗣,难不成是要你继了皇位?这大宏可是无女帝的先例可循。
那你说那些所谓华南五省的百姓为谁而起?成祖直系如今只剩下宣王与睿王两个,皇上禅让,又是谁最可能登基?所以,这事谁是幕后指使,起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左不过是你那两位叔叔,所以,抚怎么抚得住?该压还是要压。不能让他们那点私心便搞得天下大乱,只是,皇上身世与先帝遗诏的事,也只能诏告天下,不能再太顾及先帝声名,否则师出无名,也是民心不安。”
萧延意想了下点头道:“那你便是辛苦一趟,此民乱毕竟不同兵变,还是先安抚,不成再镇压才好,安民告示,你便先拟着。现在只一个问题,若是镇压该派谁去?”
郭长卿笑笑道:“此事大约还是问将军更好,军中的事,他最清楚,谁能胜任,当然要问他。”“我已是喊他入宫了。”萧延意说完这话,皱了皱眉,看了眼天色道:“可怎么这么久还不见来,难道是魏老夫人真染恙在身?伯钺要侍病床前,无暇上朝,并非是一时托词?”
郭长卿听了也是怔了下,才说:“不然派太医去看看?”
二人正说着此事,外边有人进来通禀说从将军府回来,将军并不在府中。
萧延意赶紧把来人唤了进来问道:“将军可曾说去了哪?你见着老夫人没?老夫人身子可好?”
那人回道:“将军昨天夜里便走了,问了家人,说不知道去哪了。老夫人的面并不曾见到。”
萧延意想了下,让人带了太医赶紧到将军府,去看看老夫人是不是病着,安排妥了,萧延意转头与郭长卿彼此对望了眼,都是满面茫然,萧延意莫名其妙道:“伯钺这是急着去哪?”
郭长卿略一蹙眉,“难道说将军早有消息知道江南的事,他便去了?”
“不会吧?他只身前去又管个什么?再说,他去哪如何也不打个招呼?这五省的事迫在眉睫,如今倒让我去问谁?”萧延意有些急恼道。
郭长卿便是安抚,“将军做事一向稳妥,这走,必是有要事来不及交代,你也别太急了,想必以往他总与你说过,军中将领,哪些最值得信赖,哪些又最能带兵打仗,你若是急,不如就先安排着,只是民乱,倒也不必太过紧张,即便背后有宣王等人支撑,毕竟也不同于与敌兵交战,只要所派之人能信得过,就问题不大。”
萧延意点头,“那也先只好如此。至彦,那你先去安排,明日早朝,我便宣布此事,如今李景吾几个不在,想来我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了便好。”
郭长卿应承了下,抬步要走,走了几步却又顿住道:“对了,芫芫,还有一事,既是要诏告天下,宣布先帝遗诏,要言明皇上是先帝的私生之子,可总该交代下母亲是谁,这要如何说?”
萧延意一愣,咬唇望着郭长卿,“我也并不知道,此事……此事似乎也只有伯钺知道……”
这样一说,不知怎么两人眼中都是闪过一丝不安。
“那……我再去想些权宜的说法吧……”郭长卿道,说完便告辞而去。
萧延意看着郭长卿的背影远去,心中原本听闻华南五省之事时也不曾有过的恐慌,不知为何一下子袭上了心头,她愣愣地盯着正午的太阳,射进窗棂洒下的漫地金色碎光,忽地有些眩晕,喃喃道:“伯钺,你这是去了哪呢?怎么不跟我说,这是与我闹别扭呢么?”
作者有话要说:新开了现言坑,求关注,求包养~~
她想过或许会被逼宫,为防宫变,这几日大内的人都换给羽哨们统领,特别加了小心,她也想过或许几位皇叔心中不忿,会集结了手中兵力此时发难,是以京卫军也是着了最信得过的人严阵以待。但是,她却并没想到,没有宫变,亦没有兵变,此时此刻竟会是民变。
她心里的那根弦绷的那么紧,整日里既怕有什么变故,有时却又似盼着变数尽快来。无论是怎样,该来的总要来,不如就是现在,不如就是眼下,总好过整日提心吊胆。
如今担心的,或者说期盼的事来了,不想,却与她以为的一点也不一样。
她并不是恐惧,其实,她也说不好自己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这一刻与其说是惊慌,不如说是一种空茫骤然摄住了她。她有那么一刻,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只呆愣地看着殿下交头接耳的臣工。
宣王觊觎皇位,无论是为了捍卫父皇的遗愿,还是维护她与皇弟的尊严,她都愿意拼争到底,不是这皇位对她,真的重要到如此的地步,而是,她必须要证明翔儿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要护住父皇仅留于世的最后一点血脉和最后的愿望。
可如今,却不是宣王要反,竟是民众不服,萧延意顿觉茫然,父皇在时说过,为帝者最重要的是顺应民意,那如今民意如此,难道就让翔儿不明不白地逊位了么?
过了有一阵,萧延意才想起,此时还是在朝堂上,底下的臣子们还在等着散朝,她想了想,把手中的折子递给一边的宣旨太监,说道:“念!”
折子念完,殿下一时间哗然,转瞬却又突然静寂。
这一日以李景吾为首的老臣们多数不在,殿下的反倒是萧延意这段时间扶持起的年轻臣子为主流,唯几个有些年纪的,不是老迈昏庸之辈,就是明哲保身、谨小慎微之人,而魏不争今日亦不在,说是老母染恙,要在家侍候老母。
李景吾、廖尚书之流不来,萧延意本觉平常,他们曾一度倒戈至宣王,意图已是十分明显,今日宣王等被斥,逐出了京,此时,他们无论是为宣王不平,故意以此来示威,还是怕己身被牵连,这会儿先避避风头,这时不到,都是有情可原。
萧延意原本就想选了合适的时机,让这些老臣告老还乡,毕竟,他们再如何,也是宏景朝时就在的朝廷重臣,而且,说到底,他们也并非是要反了萧家,而只是支持的派系不同罢了,萧延意总还要留些颜面给他们。
所以,有了年纪,身子不好,那就厚厚地赏上良田千亩,金银百担,从此让他们找地方养老,彼此脸上都是好过的,所以不来,也是刚刚好的事。
魏不争没来,萧延意也觉是情理之中,毕竟他堂堂一品大员,便是个已无多少实权,只余空壳子的将军,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因为一个草民的三言两语,就被下了大牢,他面上不说什么,心里约莫也总是会有些下不来台。所以几日不上朝,免了此时面对对同僚之间询问的尴尬,也无可厚非。
而她与魏不争之间来日方长,便是想要抚慰一二,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那日他说出宫回府,她便也没拦,由他走了,只想日后时过境迁,在相对时没了此刻的尴尬芥蒂,再怎么说,也都比这当口要好。
只是这会儿,看着那些噤声不语的臣工,萧延意顿感一阵无助,殿下少了那个沉稳伟岸的身影,少了那个时时让她安心的眼神,她忽然觉得无比的孤单。
而此刻,哪怕是李景吾那几个老东西在,好歹也能七嘴八舌地议论下此事,便是不怀好意,也好过如此众人面面相觑的尴尬、难堪。
萧延意的眼神扫了一圈,下边的人也是眼巴巴地望着她,这些人不乏萧延意着力提拔重用,准备日后留给萧续邦可当肱骨的青年才俊,只是,他们或许的确还是缺乏经验、历练,尤其是大宏这几年间休养生息,之所以还能今日之太平盛世,无外是百姓对萧氏皇族的信任与忠诚,这民变一事,别说是才踏入官场时日不久的年轻臣子,便是李景吾之流,有生之年,却也是没遇到过的。所以,让他们拿主意,谁又敢轻易吱声。
无人言语,萧延意只得问询,“众位大人觉得此事该如何应对?”
这下,原本还抬头望她那几位,瞬间也垂了头,只还剩一人与她对视,二人目光一错,一时间都是苦笑了下。
与萧延意一起苦笑的人是郭长卿。
郭长卿本是个无心官场的人,给萧续邦做教书先生,也仅是因为祖父实在是年岁大了之后,咳喘时有发作,严重起来几日都不能下床,于帝师一项,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先生放眼晚辈里,唯有郭长卿是个专心做学问的人,担得起这担子,于是老人家便希望郭长卿能乘了他的衣钵。毕竟能成为帝师,总是光耀门楣的事,更何况还是郭家一门三代能出两个帝师,更是光宗耀祖。
郭长卿本还是有些抵触,但恰逢那时,萧延意回来了,青梅竹马的玩伴,本以为此生再无见面的可能,郭长卿一时间心中澎湃,才是代祖父入宫教习萧续邦功课,只为了与阔别三年你的萧延意可以再见一次。
那之后的事,便一下子脱开了他原本以为的简单。一步步走到了如今,即便不单是为了与萧延意分担,他涉入已是太深,也不得不迈入他一向不喜的官场。可他本不擅此道,便如现在,萧延意在殿上,他在殿下,众人无语,他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说。
萧延意见大家都是如此,心中有些泛凉,却也不多为难,只说让诸位大人回去好好想想对策,便也就散了朝。
散朝后,她招了郭长卿前来,也让人去将军府找魏不争,问他可方便入宫。
郭长卿似是早就知道萧延意要找他,下朝后并未走,不多时就到了御书房中。
萧延意与郭长卿也不多虚言,直接便是愁眉苦脸地问郭长卿道:“至彦,这民变一事通常是否都该是安抚,而不是平乱?可华南五省,连日里,既无灾荒也无瘟疫,吏治也尚算清明,不至于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这会儿却只说翔儿不该做这皇帝,这又如何去抚?”
郭长卿叹气,“所以说,哪就是民变,说是民变,还不是你那几位叔叔在捣鬼。”
“我也想过是宣王他们在背后撺掇,可是一则,这几个省份并不是他们封地,二来他们才从京里走,此时回未回去还说不好。这唆使百姓造反的事,可不是一两日间便能完成,总不至于,他们早就想到了此时结果,提早有了什么布置?”
“这也未必是不可能。”
“哎,算了,不说到底是如何吧,横是此刻也没证据,咱们只说现在该怎么做?安抚,派谁去抚?至彦,我如今无人可用,似是也只能是你了,至于,这如何安抚的事,我也想不通,还是你来走走脑子吧。”
郭长卿听了摇摇头道:“芫芫,并非是我不想去,只是这事本不是民怨这么简单,如你所说,如今既无天灾,又无**,这老百姓又哪会管你皇上是谁?平白地揭竿而起,说是要幼主逊位,还皇权于萧氏正宗,何谓正宗?先帝除皇上外再无子嗣,难不成是要你继了皇位?这大宏可是无女帝的先例可循。
那你说那些所谓华南五省的百姓为谁而起?成祖直系如今只剩下宣王与睿王两个,皇上禅让,又是谁最可能登基?所以,这事谁是幕后指使,起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左不过是你那两位叔叔,所以,抚怎么抚得住?该压还是要压。不能让他们那点私心便搞得天下大乱,只是,皇上身世与先帝遗诏的事,也只能诏告天下,不能再太顾及先帝声名,否则师出无名,也是民心不安。”
萧延意想了下点头道:“那你便是辛苦一趟,此民乱毕竟不同兵变,还是先安抚,不成再镇压才好,安民告示,你便先拟着。现在只一个问题,若是镇压该派谁去?”
郭长卿笑笑道:“此事大约还是问将军更好,军中的事,他最清楚,谁能胜任,当然要问他。”“我已是喊他入宫了。”萧延意说完这话,皱了皱眉,看了眼天色道:“可怎么这么久还不见来,难道是魏老夫人真染恙在身?伯钺要侍病床前,无暇上朝,并非是一时托词?”
郭长卿听了也是怔了下,才说:“不然派太医去看看?”
二人正说着此事,外边有人进来通禀说从将军府回来,将军并不在府中。
萧延意赶紧把来人唤了进来问道:“将军可曾说去了哪?你见着老夫人没?老夫人身子可好?”
那人回道:“将军昨天夜里便走了,问了家人,说不知道去哪了。老夫人的面并不曾见到。”
萧延意想了下,让人带了太医赶紧到将军府,去看看老夫人是不是病着,安排妥了,萧延意转头与郭长卿彼此对望了眼,都是满面茫然,萧延意莫名其妙道:“伯钺这是急着去哪?”
郭长卿略一蹙眉,“难道说将军早有消息知道江南的事,他便去了?”
“不会吧?他只身前去又管个什么?再说,他去哪如何也不打个招呼?这五省的事迫在眉睫,如今倒让我去问谁?”萧延意有些急恼道。
郭长卿便是安抚,“将军做事一向稳妥,这走,必是有要事来不及交代,你也别太急了,想必以往他总与你说过,军中将领,哪些最值得信赖,哪些又最能带兵打仗,你若是急,不如就先安排着,只是民乱,倒也不必太过紧张,即便背后有宣王等人支撑,毕竟也不同于与敌兵交战,只要所派之人能信得过,就问题不大。”
萧延意点头,“那也先只好如此。至彦,那你先去安排,明日早朝,我便宣布此事,如今李景吾几个不在,想来我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了便好。”
郭长卿应承了下,抬步要走,走了几步却又顿住道:“对了,芫芫,还有一事,既是要诏告天下,宣布先帝遗诏,要言明皇上是先帝的私生之子,可总该交代下母亲是谁,这要如何说?”
萧延意一愣,咬唇望着郭长卿,“我也并不知道,此事……此事似乎也只有伯钺知道……”
这样一说,不知怎么两人眼中都是闪过一丝不安。
“那……我再去想些权宜的说法吧……”郭长卿道,说完便告辞而去。
萧延意看着郭长卿的背影远去,心中原本听闻华南五省之事时也不曾有过的恐慌,不知为何一下子袭上了心头,她愣愣地盯着正午的太阳,射进窗棂洒下的漫地金色碎光,忽地有些眩晕,喃喃道:“伯钺,你这是去了哪呢?怎么不跟我说,这是与我闹别扭呢么?”
作者有话要说:新开了现言坑,求关注,求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