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回:命王师出兵打回鹘/承遗志督军平河魄
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皇帝来到门口看着天空乌云密布,心中很是复杂马元贽走过来说:“陛下,还在上朝”皇帝回到御座之上,群臣又要参拜,皇帝说:“不用了,有什么事就说”李德裕如此快的被逐出朝廷,这件事连他的死对头牛僧孺都感到意外,如今放眼望去,朝里都是牛僧孺的门生故吏白敏中手执笏板走出来说:“陛下,臣以为陛下虽然等级有些时日了,不过有几件大事还没有来得及做”皇帝说:“说说看,什么大事朕没有来得及去做”
白敏中说:“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曾说‘为政之要,首在得人’臣以为朝廷在选拔人才方面做的很不够”皇帝说:“爱卿有什么好的想法提供给朕吗?”白敏中说:“李德裕在朝中的时候,得到重用多门是一些官宦子弟,如果我们在选拔官吏的时候太过偏重候选人的门第出身,南朝的故事一定会再次重演到那时,无论朝廷还是地方都被一些门阀大族所把持,到那时皇帝不能节制群臣,朝廷无力节制地方长此以往,必定纲常大乱,社稷不保”皇帝一听,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但这一抹向荣转瞬即逝,马元贽看到这一幕心中立刻明白了原来皇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李德裕贬斥,就是想打破门阀之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皇帝说:“我不要听这些没用的,你有什么建议”白敏中说:“臣觉得应该限制恩荫官职的比例,扩大科举任官的比例”皇帝点点头说:“有理”白敏中说:“自从开元以后,朝廷的律法越来越无力,臣觉得应该修法,使得律法容易执行,同时是朝廷的典章制度加严格的被执行”皇帝说:“很好,这件事你来办”白敏中拱手说:“臣领旨”皇帝说:“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白敏中说:“陛下,陛下以大中为年号,立志学习太宗皇帝,陛下一位太宗皇帝凭什么能够成为一代英主的呢?”皇帝听了,先是一愣,说:“世人都说太宗皇帝不是凡人,大概因为他是神人”白敏中说:“这是市井小民的说法,何足采信?”
皇帝说:“太宗皇帝天资聪颖,勇敢有担当”白敏中说:“隋炀帝也天资聪颖,有担当的人也不止他一个”皇帝说:“你觉得是为什么呢?”白敏中说:“陛下觉得在治国方面,贞观诸臣当中谁的功劳最大呢?”皇帝说:“凌烟第一功臣是长孙无忌”白敏中说:“长孙无忌的确是贞观朝的第一**臣,可他并不是贞观朝在治国方面贡献最大的人”皇帝说:“贞观诸臣当中,房玄龄的官最大,他的贡献应该是最大的”白敏中说:“房玄龄是贞观朝的第一谋臣,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是在他的谋划之下完成的,可他也不是贡献最大的人”皇帝说:“你告诉我他是谁?”白敏中说:“当然是谏议大夫魏征”
皇帝说:“魏征的建成的旧臣,他在贞观朝治国怎么回事第一功臣呢?”白敏中说:“魏征的功劳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决定治国的大政方略,二是屡次犯言直谏,阻挡了许多错误政策的推行”皇帝说:“你到底想说什么?”白敏中说:“臣以为太宗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英主,主要是因为他能够采纳朝臣对国家有利的谏言”皇帝说:“只知道了,以后朕一定在这方面加强”白敏中说:“陛下,臣不止是这一个意思”皇帝说:“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
白敏中说:“皇上觉得怎么样才能听到对国家有利的谏言呢?”皇帝说:“广开言路?”白敏中摇摇头说:“臣的意思是要招募智能之士组成机构充当智囊,有什么事情先让他们商议,有一套办法在拿到朝廷上讨论,这一样一定会事半功倍的”皇帝一听哈哈大笑,说:“你说的太好了,真不愧是国之良相啊”散朝之后,在寝宫不禁心潮澎湃,马元贽跪在地上说:“老奴恭喜皇上”皇帝说:“你说我真能像太宗皇帝一样吗?”马元贽说:“只要朝里上下一心,不仅可以取得像贞观朝一样的功绩,还可以有所越”皇帝捋着胡须说:“越不敢想,能和贞观朝一样就可以了”马元贽笑着说:“我敢打赌,白大人一定没少读《贞观政要》”皇帝说:“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马元贽说:“陛下,白大人说的都是些长远之计,现在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要做”
皇帝说:“什么?”马元贽说:“今年是大考之年,莘莘学子翘首以盼,朝廷可不能让他们失望啊”皇帝一听这话,不由得放声大笑,说:“真是太好了,想不到你也能为国分忧”这话说得马元贽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皇帝自知失言,立刻说:“我以为你只忠于我一人,没想到你也能顾及莘莘学子的感受”马元贽说:“陛下受命于天登上皇位,勤于政事就是忠于天命臣忠于陛下,陛下忠于天命,天命选立明君以护持众生、中兴大唐”
皇帝拍着双手说:“说的太好了”这个时候美人晁氏从后面走出来笑着说:“二位关心社稷,固然是天下百姓之福,不过现在这个钟点还不吃饭未免不合情理,要是伤及身体,岂不是弄巧成拙”马元贽跪下来一边磕头一边说:“死罪,死罪,老奴竟忘了陛下还没有吃饭”皇帝笑着说:“快起来,这不赖你”晁美人说:“我特地让御膳房准备了几样可口的小菜,马公公不妨一起吃”马元贽说:“老奴可承受不起”晁美人说:“若是旁人自然承受不起,公公有拥立圣主之功,千秋万载之后,百姓也会年纪你的功劳”皇帝也说:“你拥立我做皇帝,我自然不会负你,坐下来一起吃”
马元贽说:“陛下的厚爱,老奴感激万分,可君臣之间名分在,我一个六根不全之人怎么敢跟陛下同席呢?”皇帝说:“马公公千万别这样说,凭你的才干当个宰相都富裕,往后我仰仗你的地方还有许多,如果真不愿意辜负我的信任,忠于职守就可以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好再推辞了,只好勉为其难坐了下来没一会儿,宫女抬进来一张小方桌,然后一共端进来九样小菜,一壶清酒皇帝说:“把酒撤下去一会儿我还得批阅奏章,喝醉了就还怎么办公?”晁美人手一挥,宫女把酒撤了下去,随后她也起身离开皇帝一边吃东西一边说:“李德裕我是不能再用了”
马元贽没有言语,皇帝接着说:“你要想办法多去为难李德裕,就给外面的人这样一种印象,就是我很讨厌李德裕,恨不得他早点死”马元贽说:“李德裕于国有功,何必如此相逼?”皇帝叹口气说:“我也不愿意这样,这不是没办法嘛”马元贽说:“好这件事就交给我了,我一定让李德裕不得好死”皇帝笑着说:“这就对了,我之所以为难李德裕,目的就是要去除白敏中的疑心,让他好好为朝廷做事”马元贽叹口气说:“放心老奴一定能把差事办好”
没过多久,一个小太监肩负着特殊使命从皇宫出来直奔海南这一天皇帝上朝的时候突然对白敏中说:“白爱卿,李德裕在琼崖生活的怎么样?”白敏中一听赶紧说:“回皇上的话,李大人在琼崖一切安好”原以为皇帝突然过问这件事,一定是自己安排亲信在琼崖为难李德裕的事情被人告发了,于是额头上不停的冒汗,皇帝说:“混账,我将他流放到琼崖并不是让他过舒心日子,你居然告诉我他在琼崖一切安好,真是太过分了”
白敏中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他想说不低皇帝是故意在试探自己,于是说:“陛下,李德裕虽然做了一些违法的事,可他毕竟是大唐的功臣,如果我们让他活的太痛苦,外面一定会说咱们卸磨杀驴”皇帝不听这话还好,一听这话果然大怒,他几乎要从御座上跳起来,两只眼睛里充斥着红色,说:“大胆,功臣又怎么样?功臣就可以草菅人命、为所欲为了吗?你是身为宰相,竟然这样袒护一个人,你告诉我,是不是你和他之间有什么私交从而不能公正断案”白敏中一看此情此景,不由的心中大喜,赶紧磕头说:“陛下放心,臣今后再也不敢包庇李德裕了”皇帝这个时候脸上才露出笑容,说:“这就对了嘛,你不是让我严明法度吗?那就从李德裕开始”白敏中拱手说:“是”皇帝说:“爱卿最近身体怎么样?”皇帝说:“臣身体还好”
皇帝笑着摆了摆手说:“你比我强啊几个通宵下来,我已经吃不消了”白敏中说:“陛下万不可以如此,国家大事虽然重大,圣人往往能举重若轻,臣愿意陛下共勉”皇帝说:“今天都不要回去了,朕管饭”朝臣三呼万岁,马元贽偷偷的瞄了一眼皇帝,心想当初还真没看出来那厮是这块料李德裕的名声很大,一到琼崖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大小官员都对他十分尊敬,自从白敏中的亲信一到,针对李德裕的所有优待都不复存在他在衙门里总是被穿小鞋,好一似龙入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衙门的大小官吏都给他脸色看,尽管如此当地一些心怀正义感的人仍旧在暗中给他赠送药品,李德裕初到的时候一度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可在经过这么一折腾,加之上了些年纪,竟再次病倒现如今只能维持性命,勉强不至于死
皇宫派出的太监一到,李德裕本以为自己从此可以逃出升天,那太监先来到李德裕的宅子,看了李德裕的现况,然后径直找到当地长官,也就是白敏中的亲信,劈头盖脸一通训斥,说:“你怎么可以这样纵容李德裕?他身为朝廷命官,食朝廷俸禄,怎么可以躺在**上不干活呢?必须立刻让他开始正常办差,不但要让他正常办差,还得给他规定每天办差的数量,做不完要罚,做的不好也要罚”
长官不敢怠慢立刻派差役将李德裕拿来,太监当着众人的面说:“列位,皇上给你们俸禄养着你们是让你们办差,不是让你们来吃闲饭的,有些人仗着自己有一点微薄的功劳就目无国法、藐视皇威,这样的人是最值得被唾弃的,希望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学他也希望有些人能改过自,不要一错再错”然后回朝复命去也,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李德裕得罪的是皇帝,再也没有人敢给他提供帮助了,很快李德裕的药品就用光了,当地官员不但克扣他的俸禄,还强迫他敢比一般人还要多的工作与此同时,李德裕在家乡的亲属也遭到乡亲们的嫌弃,他们家的地也被有权势的人家给霸占了
一家老小衣食无着,当年风光一时的宰相的家人竟落得如此天地一方面白敏中从此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替皇帝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他又有兔死狐悲之感,有朝一日自己要是像李德裕那样没有了利用价值,皇帝又会怎样对待自己呢?想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寒战到了腊月,李德裕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差役不由分说的冲进李德裕的内宅,看见李德裕在病**上奄奄一息,他们却一把将他从**上拽下来,大声说:“李德裕,你不要再装了,告诉你,你就是死,也得死的衙门里”这个时候李德裕突然站了起来,两只通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差役们,突然仰天大笑,说:“我李某一生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想不到竟落得这步田地,你们听着,不出四代,大唐必亡,不出四大,大唐必亡”
一位差役听他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立刻拔出佩刀,举刀要砍的时候,李德裕突然一口鲜血喷在他的脸上,他一下就睁不开眼睛了,李德裕又说:“不出四代,大唐必亡”说完倒地、气绝身亡剩下的差役纷纷拔出佩刀,那差役擦干了眼中的血水,说:“我杀了你们这群反贼”李德裕的一位贴身的男仆不慌不忙挡在主人的尸体前面,冷冷的说:“我家老爷是堂堂的前朝宰相,如果死在你们的手里,你们就不怕皇上问罪吗?”差役们听了哈哈大笑,说:“到这个地步还想骗我?你家老爷是皇上恨不得除之后快的人,现如今他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我们杀了他,皇上一定会嘉奖我们的”
一听这话男仆不禁大笑起来,笑的几乎要哭出来了,说:“我们家里要是唐朝立过大功的人,这一点人尽皆知,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皇上都要有所忌惮,你们就一点都不怕吗?”差役们笑着说:“有皇上撑腰,我们还怕什么”男仆说:“我们这么多人奈何不了皇帝,还杀不了你们?”一听这话,差役们都有点害怕了,男仆接着说:“你们不知道吗?我们老爷曾是带兵的边帅,他不知道有多少杀人如麻的手下,你们真的要种就杀了我,然后向皇上邀功去,我倒要看看,皇上会不会杀掉你们来安抚我们家老爷生前的旧部”差役们说:“皇上不会那样做”男仆说:“相对于边疆的稳定,你们觉得你们的命值几个钱?”
一听这话差役们渐渐没了气势,男仆说:“诸位差官,你们打算怎么汇报今天发生的事?”哪位差役说:“我正要向你请教”男仆说:“你们来的时候,我们家老爷已经驾崩了,你们说对不对呀”差役们立刻答应着退了出去,到衙门见了长官,长官大怒,差役们七嘴八舌说不清楚,最后哪位差役站出来说:“回禀老爷,李大人亡故了”一听这话长官也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招呼师爷说:“拟折子”师爷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说:“老爷请说”长官开始在屋子里踱步,缓缓的说:“臣琼州刺史叩报陛下,罪臣李德裕因年老体衰,终于亡故,其后事如何办理,请皇上示下”奏折八百里加急递到京城,到了皇宫,马元贽一看就愣住了,立刻将奏折拿给皇帝看,皇帝一看,他随手将奏疏一丢,说:“马公公,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置?”
马元贽说:“皇上想怎么处置呢?老奴听皇上的”皇帝白了他一眼说:“我现在想听你的意见”马元贽说:“皇上,李德裕虽然是有过失,可他毕竟曾有大功于社稷,他的罪过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如就让他像一般的百姓一样允许他的家人将他的灵柩迎回故里安葬”皇帝说:“就这么办?”皇帝的上谕分两拨发出,一拨发到李德裕的家乡,一拨发到琼崖李德裕的家人在接到上谕之后即刻起程赶往琼崖,琼崖的百姓听说李德裕亡故,纷纷前来吊唁,李德裕的另就离开琼崖的时候,沿途百姓总是能看到大量的百姓自动披麻戴孝哭着护送他的灵柩离开这一路上,知道这个噩耗的人越来越多,沿途聚集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最后官府出面干预,几次驱散,之后百姓们再次聚集起来,眼看就要酿成事变,地方官不得已只得放任百姓去护送灵柩,灵柩到达家乡的时候,当地百姓十室九空,纷纷前来吊唁,一些士绅也开始前来凑热闹,到最后参加的官员越来越多,到最后当地官员几乎全员出席,许多外地的官员也赶来吊唁
事情越闹越大,终于震动了朝廷,白敏中说:“臣认为这件事一定有人在幕后主使,请陛下派人彻查此事,惩办元凶”皇帝说:“这样让各地官员加强武备,如果没有什么进一步的事情发生就不要干预,否则格杀勿论”没想到事情很快就平息下来,悼念完了李德裕,大家又回到现实各地都没事了,只有远离中原的琼崖百姓不顾官府的反对,坚持给李德裕修了祠堂,还立碑记述他一生的事迹其实朝廷的眼线遍布全国,这些事都在告诉皇帝,与李德裕有矛盾的白敏中已经不再适合做宰相了,用水来取代他呢?
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首席智囊令狐绹,他把这个意思透露给了马元贽,于是很快就有大量白敏中暗中整李德裕的事情被告到皇帝那里,大家一看朝廷的风向要变,纷纷上书弹劾白敏中,白敏中自然知道这是皇帝在背后捣鬼,既然皇帝不信任他了,还不如自己主动辞职,争取晚年幸福他一连地上两次辞呈,皇帝都不许,第三次皇帝终于允许白敏中获得留宿京城的特殊待遇,在被免的宰相中间,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镇守北疆的幽州刺史张仲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兴奋起来,他上奏疏给皇帝,最近回鹘在边境上频繁活动,不停的餐食我国领土,掳来我国百姓臣向率军主动出击,歼灭他们的主力部队,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皇帝把令狐绹叫来,说:“有把握获胜吗?”令狐绹笑着说:“李老当年在朝中的时候早就策划过主动出兵打击回鹘的事宜,无奈先帝驾崩、他有被贬,所以一直没有实行这个计划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计划万无一失”皇帝笑着说:“军旅之事不可马虎”令狐绹说:“我得到可靠消息,回鹘今年收成很好,这样他们进犯唐朝的可能就不会很大,咱们正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于是朝廷发了上谕,允许张仲武主动出击的计划,张仲武带着一只轻骑兵直扑回鹘王庭,一场厮杀下来,唐军大胜消息传到长安,皇帝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个时候马元贽兴高采烈的跑到皇帝跟前
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皇帝来到门口看着天空乌云密布,心中很是复杂马元贽走过来说:“陛下,还在上朝”皇帝回到御座之上,群臣又要参拜,皇帝说:“不用了,有什么事就说”李德裕如此快的被逐出朝廷,这件事连他的死对头牛僧孺都感到意外,如今放眼望去,朝里都是牛僧孺的门生故吏白敏中手执笏板走出来说:“陛下,臣以为陛下虽然等级有些时日了,不过有几件大事还没有来得及做”皇帝说:“说说看,什么大事朕没有来得及去做”
白敏中说:“太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曾说‘为政之要,首在得人’臣以为朝廷在选拔人才方面做的很不够”皇帝说:“爱卿有什么好的想法提供给朕吗?”白敏中说:“李德裕在朝中的时候,得到重用多门是一些官宦子弟,如果我们在选拔官吏的时候太过偏重候选人的门第出身,南朝的故事一定会再次重演到那时,无论朝廷还是地方都被一些门阀大族所把持,到那时皇帝不能节制群臣,朝廷无力节制地方长此以往,必定纲常大乱,社稷不保”皇帝一听,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但这一抹向荣转瞬即逝,马元贽看到这一幕心中立刻明白了原来皇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李德裕贬斥,就是想打破门阀之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皇帝说:“我不要听这些没用的,你有什么建议”白敏中说:“臣觉得应该限制恩荫官职的比例,扩大科举任官的比例”皇帝点点头说:“有理”白敏中说:“自从开元以后,朝廷的律法越来越无力,臣觉得应该修法,使得律法容易执行,同时是朝廷的典章制度加严格的被执行”皇帝说:“很好,这件事你来办”白敏中拱手说:“臣领旨”皇帝说:“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白敏中说:“陛下,陛下以大中为年号,立志学习太宗皇帝,陛下一位太宗皇帝凭什么能够成为一代英主的呢?”皇帝听了,先是一愣,说:“世人都说太宗皇帝不是凡人,大概因为他是神人”白敏中说:“这是市井小民的说法,何足采信?”
皇帝说:“太宗皇帝天资聪颖,勇敢有担当”白敏中说:“隋炀帝也天资聪颖,有担当的人也不止他一个”皇帝说:“你觉得是为什么呢?”白敏中说:“陛下觉得在治国方面,贞观诸臣当中谁的功劳最大呢?”皇帝说:“凌烟第一功臣是长孙无忌”白敏中说:“长孙无忌的确是贞观朝的第一**臣,可他并不是贞观朝在治国方面贡献最大的人”皇帝说:“贞观诸臣当中,房玄龄的官最大,他的贡献应该是最大的”白敏中说:“房玄龄是贞观朝的第一谋臣,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是在他的谋划之下完成的,可他也不是贡献最大的人”皇帝说:“你告诉我他是谁?”白敏中说:“当然是谏议大夫魏征”
皇帝说:“魏征的建成的旧臣,他在贞观朝治国怎么回事第一功臣呢?”白敏中说:“魏征的功劳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决定治国的大政方略,二是屡次犯言直谏,阻挡了许多错误政策的推行”皇帝说:“你到底想说什么?”白敏中说:“臣以为太宗皇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英主,主要是因为他能够采纳朝臣对国家有利的谏言”皇帝说:“只知道了,以后朕一定在这方面加强”白敏中说:“陛下,臣不止是这一个意思”皇帝说:“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吗?”
白敏中说:“皇上觉得怎么样才能听到对国家有利的谏言呢?”皇帝说:“广开言路?”白敏中摇摇头说:“臣的意思是要招募智能之士组成机构充当智囊,有什么事情先让他们商议,有一套办法在拿到朝廷上讨论,这一样一定会事半功倍的”皇帝一听哈哈大笑,说:“你说的太好了,真不愧是国之良相啊”散朝之后,在寝宫不禁心潮澎湃,马元贽跪在地上说:“老奴恭喜皇上”皇帝说:“你说我真能像太宗皇帝一样吗?”马元贽说:“只要朝里上下一心,不仅可以取得像贞观朝一样的功绩,还可以有所越”皇帝捋着胡须说:“越不敢想,能和贞观朝一样就可以了”马元贽笑着说:“我敢打赌,白大人一定没少读《贞观政要》”皇帝说:“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马元贽说:“陛下,白大人说的都是些长远之计,现在有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要做”
皇帝说:“什么?”马元贽说:“今年是大考之年,莘莘学子翘首以盼,朝廷可不能让他们失望啊”皇帝一听这话,不由得放声大笑,说:“真是太好了,想不到你也能为国分忧”这话说得马元贽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皇帝自知失言,立刻说:“我以为你只忠于我一人,没想到你也能顾及莘莘学子的感受”马元贽说:“陛下受命于天登上皇位,勤于政事就是忠于天命臣忠于陛下,陛下忠于天命,天命选立明君以护持众生、中兴大唐”
皇帝拍着双手说:“说的太好了”这个时候美人晁氏从后面走出来笑着说:“二位关心社稷,固然是天下百姓之福,不过现在这个钟点还不吃饭未免不合情理,要是伤及身体,岂不是弄巧成拙”马元贽跪下来一边磕头一边说:“死罪,死罪,老奴竟忘了陛下还没有吃饭”皇帝笑着说:“快起来,这不赖你”晁美人说:“我特地让御膳房准备了几样可口的小菜,马公公不妨一起吃”马元贽说:“老奴可承受不起”晁美人说:“若是旁人自然承受不起,公公有拥立圣主之功,千秋万载之后,百姓也会年纪你的功劳”皇帝也说:“你拥立我做皇帝,我自然不会负你,坐下来一起吃”
马元贽说:“陛下的厚爱,老奴感激万分,可君臣之间名分在,我一个六根不全之人怎么敢跟陛下同席呢?”皇帝说:“马公公千万别这样说,凭你的才干当个宰相都富裕,往后我仰仗你的地方还有许多,如果真不愿意辜负我的信任,忠于职守就可以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好再推辞了,只好勉为其难坐了下来没一会儿,宫女抬进来一张小方桌,然后一共端进来九样小菜,一壶清酒皇帝说:“把酒撤下去一会儿我还得批阅奏章,喝醉了就还怎么办公?”晁美人手一挥,宫女把酒撤了下去,随后她也起身离开皇帝一边吃东西一边说:“李德裕我是不能再用了”
马元贽没有言语,皇帝接着说:“你要想办法多去为难李德裕,就给外面的人这样一种印象,就是我很讨厌李德裕,恨不得他早点死”马元贽说:“李德裕于国有功,何必如此相逼?”皇帝叹口气说:“我也不愿意这样,这不是没办法嘛”马元贽说:“好这件事就交给我了,我一定让李德裕不得好死”皇帝笑着说:“这就对了,我之所以为难李德裕,目的就是要去除白敏中的疑心,让他好好为朝廷做事”马元贽叹口气说:“放心老奴一定能把差事办好”
没过多久,一个小太监肩负着特殊使命从皇宫出来直奔海南这一天皇帝上朝的时候突然对白敏中说:“白爱卿,李德裕在琼崖生活的怎么样?”白敏中一听赶紧说:“回皇上的话,李大人在琼崖一切安好”原以为皇帝突然过问这件事,一定是自己安排亲信在琼崖为难李德裕的事情被人告发了,于是额头上不停的冒汗,皇帝说:“混账,我将他流放到琼崖并不是让他过舒心日子,你居然告诉我他在琼崖一切安好,真是太过分了”
白敏中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他想说不低皇帝是故意在试探自己,于是说:“陛下,李德裕虽然做了一些违法的事,可他毕竟是大唐的功臣,如果我们让他活的太痛苦,外面一定会说咱们卸磨杀驴”皇帝不听这话还好,一听这话果然大怒,他几乎要从御座上跳起来,两只眼睛里充斥着红色,说:“大胆,功臣又怎么样?功臣就可以草菅人命、为所欲为了吗?你是身为宰相,竟然这样袒护一个人,你告诉我,是不是你和他之间有什么私交从而不能公正断案”白敏中一看此情此景,不由的心中大喜,赶紧磕头说:“陛下放心,臣今后再也不敢包庇李德裕了”皇帝这个时候脸上才露出笑容,说:“这就对了嘛,你不是让我严明法度吗?那就从李德裕开始”白敏中拱手说:“是”皇帝说:“爱卿最近身体怎么样?”皇帝说:“臣身体还好”
皇帝笑着摆了摆手说:“你比我强啊几个通宵下来,我已经吃不消了”白敏中说:“陛下万不可以如此,国家大事虽然重大,圣人往往能举重若轻,臣愿意陛下共勉”皇帝说:“今天都不要回去了,朕管饭”朝臣三呼万岁,马元贽偷偷的瞄了一眼皇帝,心想当初还真没看出来那厮是这块料李德裕的名声很大,一到琼崖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大小官员都对他十分尊敬,自从白敏中的亲信一到,针对李德裕的所有优待都不复存在他在衙门里总是被穿小鞋,好一似龙入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衙门的大小官吏都给他脸色看,尽管如此当地一些心怀正义感的人仍旧在暗中给他赠送药品,李德裕初到的时候一度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可在经过这么一折腾,加之上了些年纪,竟再次病倒现如今只能维持性命,勉强不至于死
皇宫派出的太监一到,李德裕本以为自己从此可以逃出升天,那太监先来到李德裕的宅子,看了李德裕的现况,然后径直找到当地长官,也就是白敏中的亲信,劈头盖脸一通训斥,说:“你怎么可以这样纵容李德裕?他身为朝廷命官,食朝廷俸禄,怎么可以躺在**上不干活呢?必须立刻让他开始正常办差,不但要让他正常办差,还得给他规定每天办差的数量,做不完要罚,做的不好也要罚”
长官不敢怠慢立刻派差役将李德裕拿来,太监当着众人的面说:“列位,皇上给你们俸禄养着你们是让你们办差,不是让你们来吃闲饭的,有些人仗着自己有一点微薄的功劳就目无国法、藐视皇威,这样的人是最值得被唾弃的,希望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学他也希望有些人能改过自,不要一错再错”然后回朝复命去也,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李德裕得罪的是皇帝,再也没有人敢给他提供帮助了,很快李德裕的药品就用光了,当地官员不但克扣他的俸禄,还强迫他敢比一般人还要多的工作与此同时,李德裕在家乡的亲属也遭到乡亲们的嫌弃,他们家的地也被有权势的人家给霸占了
一家老小衣食无着,当年风光一时的宰相的家人竟落得如此天地一方面白敏中从此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替皇帝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他又有兔死狐悲之感,有朝一日自己要是像李德裕那样没有了利用价值,皇帝又会怎样对待自己呢?想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寒战到了腊月,李德裕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差役不由分说的冲进李德裕的内宅,看见李德裕在病**上奄奄一息,他们却一把将他从**上拽下来,大声说:“李德裕,你不要再装了,告诉你,你就是死,也得死的衙门里”这个时候李德裕突然站了起来,两只通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差役们,突然仰天大笑,说:“我李某一生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想不到竟落得这步田地,你们听着,不出四代,大唐必亡,不出四大,大唐必亡”
一位差役听他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立刻拔出佩刀,举刀要砍的时候,李德裕突然一口鲜血喷在他的脸上,他一下就睁不开眼睛了,李德裕又说:“不出四代,大唐必亡”说完倒地、气绝身亡剩下的差役纷纷拔出佩刀,那差役擦干了眼中的血水,说:“我杀了你们这群反贼”李德裕的一位贴身的男仆不慌不忙挡在主人的尸体前面,冷冷的说:“我家老爷是堂堂的前朝宰相,如果死在你们的手里,你们就不怕皇上问罪吗?”差役们听了哈哈大笑,说:“到这个地步还想骗我?你家老爷是皇上恨不得除之后快的人,现如今他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我们杀了他,皇上一定会嘉奖我们的”
一听这话男仆不禁大笑起来,笑的几乎要哭出来了,说:“我们家里要是唐朝立过大功的人,这一点人尽皆知,门生故吏遍及天下,皇上都要有所忌惮,你们就一点都不怕吗?”差役们笑着说:“有皇上撑腰,我们还怕什么”男仆说:“我们这么多人奈何不了皇帝,还杀不了你们?”一听这话,差役们都有点害怕了,男仆接着说:“你们不知道吗?我们老爷曾是带兵的边帅,他不知道有多少杀人如麻的手下,你们真的要种就杀了我,然后向皇上邀功去,我倒要看看,皇上会不会杀掉你们来安抚我们家老爷生前的旧部”差役们说:“皇上不会那样做”男仆说:“相对于边疆的稳定,你们觉得你们的命值几个钱?”
一听这话差役们渐渐没了气势,男仆说:“诸位差官,你们打算怎么汇报今天发生的事?”哪位差役说:“我正要向你请教”男仆说:“你们来的时候,我们家老爷已经驾崩了,你们说对不对呀”差役们立刻答应着退了出去,到衙门见了长官,长官大怒,差役们七嘴八舌说不清楚,最后哪位差役站出来说:“回禀老爷,李大人亡故了”一听这话长官也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招呼师爷说:“拟折子”师爷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说:“老爷请说”长官开始在屋子里踱步,缓缓的说:“臣琼州刺史叩报陛下,罪臣李德裕因年老体衰,终于亡故,其后事如何办理,请皇上示下”奏折八百里加急递到京城,到了皇宫,马元贽一看就愣住了,立刻将奏折拿给皇帝看,皇帝一看,他随手将奏疏一丢,说:“马公公,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处置?”
马元贽说:“皇上想怎么处置呢?老奴听皇上的”皇帝白了他一眼说:“我现在想听你的意见”马元贽说:“皇上,李德裕虽然是有过失,可他毕竟曾有大功于社稷,他的罪过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如就让他像一般的百姓一样允许他的家人将他的灵柩迎回故里安葬”皇帝说:“就这么办?”皇帝的上谕分两拨发出,一拨发到李德裕的家乡,一拨发到琼崖李德裕的家人在接到上谕之后即刻起程赶往琼崖,琼崖的百姓听说李德裕亡故,纷纷前来吊唁,李德裕的另就离开琼崖的时候,沿途百姓总是能看到大量的百姓自动披麻戴孝哭着护送他的灵柩离开这一路上,知道这个噩耗的人越来越多,沿途聚集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最后官府出面干预,几次驱散,之后百姓们再次聚集起来,眼看就要酿成事变,地方官不得已只得放任百姓去护送灵柩,灵柩到达家乡的时候,当地百姓十室九空,纷纷前来吊唁,一些士绅也开始前来凑热闹,到最后参加的官员越来越多,到最后当地官员几乎全员出席,许多外地的官员也赶来吊唁
事情越闹越大,终于震动了朝廷,白敏中说:“臣认为这件事一定有人在幕后主使,请陛下派人彻查此事,惩办元凶”皇帝说:“这样让各地官员加强武备,如果没有什么进一步的事情发生就不要干预,否则格杀勿论”没想到事情很快就平息下来,悼念完了李德裕,大家又回到现实各地都没事了,只有远离中原的琼崖百姓不顾官府的反对,坚持给李德裕修了祠堂,还立碑记述他一生的事迹其实朝廷的眼线遍布全国,这些事都在告诉皇帝,与李德裕有矛盾的白敏中已经不再适合做宰相了,用水来取代他呢?
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首席智囊令狐绹,他把这个意思透露给了马元贽,于是很快就有大量白敏中暗中整李德裕的事情被告到皇帝那里,大家一看朝廷的风向要变,纷纷上书弹劾白敏中,白敏中自然知道这是皇帝在背后捣鬼,既然皇帝不信任他了,还不如自己主动辞职,争取晚年幸福他一连地上两次辞呈,皇帝都不许,第三次皇帝终于允许白敏中获得留宿京城的特殊待遇,在被免的宰相中间,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镇守北疆的幽州刺史张仲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兴奋起来,他上奏疏给皇帝,最近回鹘在边境上频繁活动,不停的餐食我国领土,掳来我国百姓臣向率军主动出击,歼灭他们的主力部队,打掉他们的嚣张气焰皇帝把令狐绹叫来,说:“有把握获胜吗?”令狐绹笑着说:“李老当年在朝中的时候早就策划过主动出兵打击回鹘的事宜,无奈先帝驾崩、他有被贬,所以一直没有实行这个计划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计划万无一失”皇帝笑着说:“军旅之事不可马虎”令狐绹说:“我得到可靠消息,回鹘今年收成很好,这样他们进犯唐朝的可能就不会很大,咱们正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于是朝廷发了上谕,允许张仲武主动出击的计划,张仲武带着一只轻骑兵直扑回鹘王庭,一场厮杀下来,唐军大胜消息传到长安,皇帝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个时候马元贽兴高采烈的跑到皇帝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