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书终于完结了。
有读者说,结局有点草率,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写出来的情节跟我事先想得总有点出入,说实话,原计划还有三四章才会完结的,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嗯,就到这儿吧,这是我最满意的状态了。
然后,特别感谢读者梦语小宝,一直在跟我互动,其实这对我的鼓励很大,中间有一段时间到了疲倦期,开新书的热情劲过了,人物情节各方面都卡在了那儿,写书的动力不足,是大家让我继续走了下来。
很多写手都是从读者发展到作者的,我也不例外,再回头看自己写过的,人物,情节,性格塑造,一大堆问题在里面,但有时候也会惊叹,哎呀,我怎么写出了这句话呢?这个句子还是挺不错的啦,哈。我自身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会一点一点进步的。
这本书后期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些流于平淡,这一块其实是我的弱项,在慢慢改进中。总之还是有些小伤感,谢谢大家的一路陪伴,谢谢你们的鼓励。
***********************************
下面说说新书,新书酝酿的是一本架空古言,这本书写到五万字的时候新书大纲在脑海里成形了,差点没把这本书坑了。我码字一向慢,这本书先攒稿子。新书是一个臣子暗恋女帝并匡扶女帝一统天下的故事,暂定名《探花郎》。
1.女帝夜访
昭和四年,这是大燕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
招魂幡从长安古道一路延伸,穿过护城河,穿过永清街,穿过未央宫门,一直延伸到宫殿最北端的洛城门。整个大燕都笼罩在一片阴郁惨淡之中,北面军队失利的消息刚传回没多久,更大的噩耗接踵而至——护国大将军卫啖,战亡。伴随着这个噩耗,大燕军队兵败失利的局面,终成定局。
这一场和匈奴长达三年的对战,终于把大燕拖入了深渊。长安城中家家户户挂着白灯笼,夜里哭泣声不绝于耳。前线牺牲的将士不计其数,伤者,残者,无从计起。老无所依,幼子失怙,长安街上随处可见乞讨的老人幼儿。大燕被迫无奈,向匈奴求和。
未央宫中,灯火彻夜通明。
女帝昭弗坐于案几前,一袭白袍,标明了未亡人的身份。昭和元年,她与卫啖的大婚声动四海,又一月,匈奴南犯,卫啖出征。女帝犹记得当时,卫啖意气风发道:“必以千里城池为聘,不负吾妻。”而今,他的尸骨,刚刚葬于皇陵东北方。
“陛下,子时已过,还望陛下保重身体。”负责照料女帝起居的嬷嬷再一次开口道。
昭弗看着案几上一摞的奏折,皱了皱眉,“下去吧。”
卫啖已亡,她纵心有戚戚也不能在朝臣面前表现出来,况且,大燕新败,士气低落,北方十万士兵,还等着委派主帅。朝中众臣,不思如何应对败北之困,反而相互诘责,追问战败之过。
过?谁之过?最后还不是她这位女帝的过!
犹记得父皇封她为皇女时,朝堂众臣的反应,惊愕,无措,慌乱,到最后都轻轻松松化成了一句,“陛下三思。”她是大燕史上第一位女帝,而众臣反对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无例可循”。
确实无例可循,不立幼子而立嫡女,先帝的心思让人猜不透。
昭弗没心思再思量这些,忽然对着空荡荡的宫殿轻呼了一声,“无影。”
一道黑影快如闪电又悄无声息地跪在了女帝面前。
“朕要出宫。”
那唤无影的影卫没有一丝迟疑,迅速站了起来,从喉咙里传出某种古怪的响声,一会儿,另外四道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女帝周围。
夜里的长安街,没有了以往的寂静祥和,到处点亮的白灯笼,使夜色更凄惨悲凉。打更人隐隐约约似看到了一个黑袍美人,眨了眨眼,美人就不见了,他不禁打了个冷战,打起精神来,再次敲响梆子。
沈府的侧门,悄无声息地开了,御史中丞沈嘉树站在门内,对着来人俯首跪拜。
一切悄无声息,女帝摆了摆手,止了他的动作,二人进到里屋。
“北边的情况怎么样?”
“李将军不日将达雁门关,情况应有所好转,不过,据探子来报,匈奴的使者已于昨日出发。”
女帝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头,“沈卿以为,何人接待来使为佳?”
年轻的御史中丞低下头微一思量,低声道:“鸿胪寺卿方朔为人刚正有余,圆滑不足,恐不能担此大任,臣举荐一人,望陛下恩准。”
“何人?”
沈嘉树犹豫了一下,女帝回头瞟了他一眼,“但说无妨。”
“昌平十五年间的探花郎,魏无忌(暂定名)。”
听到这个名字,女帝微愕,这才想起来魏无忌正是大燕开恩科首年的探花郎,和沈嘉树同期,也是当年的武状元。当年顺帝于昌平年间首开科举,她担任主考官,天下寒士尽欢颜,赴长安赶考的人几乎踏平了长安古道上的草木。
沈嘉树高中状元,她对他青眼有加。探花郎魏无忌也不可小觑。原以为他会和沈嘉树一样扶摇直上,谁知道三年已过,竟不知探花郎今日的踪迹。
“他现任何职?”
沈嘉树略一踌躇,低声道:“不曾任职。”
女帝疑惑,望着沈嘉树待他解释。
“昭和元年,沈嘉树辞官归隐……”
昭和元年?那正是她初登帝位的时候。女帝目色渐紧,沈嘉树不由为自己捏了把汗。这是个敏感的时间,女帝初登帝位的那一年,朝中一批大臣暗暗不服,私下里高呼“牝鸡司晨”,还教唆了一些太学生伏阙上书,请立新帝。女帝颇费了些手段,才把这批人镇压了下去。
“魏无忌此人人如其名,潇洒不羁,无所顾忌,但才华横溢,绝非虚言,他当年辞官,对外称恩师过世,要为恩师守陵三年。”沈嘉树知道,就算自己在女帝面前为魏无忌美言了几句,这些昔日旧事,过不了几天也会被呈到女帝的案几上,索性一一道来。
“恩师过世?”
“是,据臣耳闻,魏无忌自幼失怙,由恩师抚养长大。”
女帝神色渐缓,这才道:“明日自有人举荐他,你只需作壁上观,丞相那里,还需你多多走动。”
沈嘉树从善如流。再起身,女帝已和来人一同离去。
沈嘉树摸了摸额头上的汗,这才起身喊下人来服侍就寝。
有读者说,结局有点草率,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写出来的情节跟我事先想得总有点出入,说实话,原计划还有三四章才会完结的,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嗯,就到这儿吧,这是我最满意的状态了。
然后,特别感谢读者梦语小宝,一直在跟我互动,其实这对我的鼓励很大,中间有一段时间到了疲倦期,开新书的热情劲过了,人物情节各方面都卡在了那儿,写书的动力不足,是大家让我继续走了下来。
很多写手都是从读者发展到作者的,我也不例外,再回头看自己写过的,人物,情节,性格塑造,一大堆问题在里面,但有时候也会惊叹,哎呀,我怎么写出了这句话呢?这个句子还是挺不错的啦,哈。我自身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我会一点一点进步的。
这本书后期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些流于平淡,这一块其实是我的弱项,在慢慢改进中。总之还是有些小伤感,谢谢大家的一路陪伴,谢谢你们的鼓励。
***********************************
下面说说新书,新书酝酿的是一本架空古言,这本书写到五万字的时候新书大纲在脑海里成形了,差点没把这本书坑了。我码字一向慢,这本书先攒稿子。新书是一个臣子暗恋女帝并匡扶女帝一统天下的故事,暂定名《探花郎》。
1.女帝夜访
昭和四年,这是大燕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
招魂幡从长安古道一路延伸,穿过护城河,穿过永清街,穿过未央宫门,一直延伸到宫殿最北端的洛城门。整个大燕都笼罩在一片阴郁惨淡之中,北面军队失利的消息刚传回没多久,更大的噩耗接踵而至——护国大将军卫啖,战亡。伴随着这个噩耗,大燕军队兵败失利的局面,终成定局。
这一场和匈奴长达三年的对战,终于把大燕拖入了深渊。长安城中家家户户挂着白灯笼,夜里哭泣声不绝于耳。前线牺牲的将士不计其数,伤者,残者,无从计起。老无所依,幼子失怙,长安街上随处可见乞讨的老人幼儿。大燕被迫无奈,向匈奴求和。
未央宫中,灯火彻夜通明。
女帝昭弗坐于案几前,一袭白袍,标明了未亡人的身份。昭和元年,她与卫啖的大婚声动四海,又一月,匈奴南犯,卫啖出征。女帝犹记得当时,卫啖意气风发道:“必以千里城池为聘,不负吾妻。”而今,他的尸骨,刚刚葬于皇陵东北方。
“陛下,子时已过,还望陛下保重身体。”负责照料女帝起居的嬷嬷再一次开口道。
昭弗看着案几上一摞的奏折,皱了皱眉,“下去吧。”
卫啖已亡,她纵心有戚戚也不能在朝臣面前表现出来,况且,大燕新败,士气低落,北方十万士兵,还等着委派主帅。朝中众臣,不思如何应对败北之困,反而相互诘责,追问战败之过。
过?谁之过?最后还不是她这位女帝的过!
犹记得父皇封她为皇女时,朝堂众臣的反应,惊愕,无措,慌乱,到最后都轻轻松松化成了一句,“陛下三思。”她是大燕史上第一位女帝,而众臣反对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无例可循”。
确实无例可循,不立幼子而立嫡女,先帝的心思让人猜不透。
昭弗没心思再思量这些,忽然对着空荡荡的宫殿轻呼了一声,“无影。”
一道黑影快如闪电又悄无声息地跪在了女帝面前。
“朕要出宫。”
那唤无影的影卫没有一丝迟疑,迅速站了起来,从喉咙里传出某种古怪的响声,一会儿,另外四道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女帝周围。
夜里的长安街,没有了以往的寂静祥和,到处点亮的白灯笼,使夜色更凄惨悲凉。打更人隐隐约约似看到了一个黑袍美人,眨了眨眼,美人就不见了,他不禁打了个冷战,打起精神来,再次敲响梆子。
沈府的侧门,悄无声息地开了,御史中丞沈嘉树站在门内,对着来人俯首跪拜。
一切悄无声息,女帝摆了摆手,止了他的动作,二人进到里屋。
“北边的情况怎么样?”
“李将军不日将达雁门关,情况应有所好转,不过,据探子来报,匈奴的使者已于昨日出发。”
女帝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头,“沈卿以为,何人接待来使为佳?”
年轻的御史中丞低下头微一思量,低声道:“鸿胪寺卿方朔为人刚正有余,圆滑不足,恐不能担此大任,臣举荐一人,望陛下恩准。”
“何人?”
沈嘉树犹豫了一下,女帝回头瞟了他一眼,“但说无妨。”
“昌平十五年间的探花郎,魏无忌(暂定名)。”
听到这个名字,女帝微愕,这才想起来魏无忌正是大燕开恩科首年的探花郎,和沈嘉树同期,也是当年的武状元。当年顺帝于昌平年间首开科举,她担任主考官,天下寒士尽欢颜,赴长安赶考的人几乎踏平了长安古道上的草木。
沈嘉树高中状元,她对他青眼有加。探花郎魏无忌也不可小觑。原以为他会和沈嘉树一样扶摇直上,谁知道三年已过,竟不知探花郎今日的踪迹。
“他现任何职?”
沈嘉树略一踌躇,低声道:“不曾任职。”
女帝疑惑,望着沈嘉树待他解释。
“昭和元年,沈嘉树辞官归隐……”
昭和元年?那正是她初登帝位的时候。女帝目色渐紧,沈嘉树不由为自己捏了把汗。这是个敏感的时间,女帝初登帝位的那一年,朝中一批大臣暗暗不服,私下里高呼“牝鸡司晨”,还教唆了一些太学生伏阙上书,请立新帝。女帝颇费了些手段,才把这批人镇压了下去。
“魏无忌此人人如其名,潇洒不羁,无所顾忌,但才华横溢,绝非虚言,他当年辞官,对外称恩师过世,要为恩师守陵三年。”沈嘉树知道,就算自己在女帝面前为魏无忌美言了几句,这些昔日旧事,过不了几天也会被呈到女帝的案几上,索性一一道来。
“恩师过世?”
“是,据臣耳闻,魏无忌自幼失怙,由恩师抚养长大。”
女帝神色渐缓,这才道:“明日自有人举荐他,你只需作壁上观,丞相那里,还需你多多走动。”
沈嘉树从善如流。再起身,女帝已和来人一同离去。
沈嘉树摸了摸额头上的汗,这才起身喊下人来服侍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