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来到了小区街对面的一家冷饮店。子西去柜台点了三杯草莓味冷饮后,在义男旁边坐了下来。
“绑匪的运气还真好呢。”子西说道。
“不是一般的好,不仅没被监控录下来,还在闯入伏先生家时意外地看到了伏先生留的字条,知道了伏先生的回家日期。如果没有那张字条,伏先生再晚一个星期回来,绑匪的计划说不定就会因为我们长时间解不开谜题而泡汤。”义男说。
“那我们干嘛不直接等着?”文书说道。
“我们是站在被害人家属一方的,既然有希望尽早结束这起绑架案,我们就不应该冒险让被害人在危险境地多呆一天。再说,夜长梦多,被害人不一定能撑那么久。现在我们按着绑匪设定的时间表行进,对双方来说都是件好事,他们有目的,我们也不会被长时间等待的学生家长逼进死胡同。”
服务员将三个乘着粉色冷饮的高脚玻璃杯端了上来。
“这次怎么办?找伏先生的邻居吗?”文书接着问。
“那个太耗时了,而且绑匪两次都是在晚间入侵被害人的房屋,所以即使有人看到绑匪的身影也很难看清楚。既然现在材料齐了,我们不如先回住处,试着解一解谜语。我们现在需要绑匪说话。”
义男刚一说完,就端起那杯冷饮往嘴里倒,一口就把冷饮喝个底朝天。
“怪物!”子西和文书异口同声的说道。
下午2点,三人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三封挑战书都已收到,下面就是谜底解开的时刻。”义男坐在子西和文书的中间说道。
看着兴奋的义男,文书和子西都板着脸。
“我一直有个问题,那个棋盘和毛绒熊到底是什么意思?”子西一回家后就换成了居家服,现在正握着茶杯,盘腿坐在沙发上。
“那盘棋要是按正常的象棋规则,根本不可能下成那样。也就是说这盘棋是想传达某种意信息。我曾经说那个密室房间是想传递出挑战的意思,那么棋盘上两边的将帅直接对峙倒是可以理解主将之间的直接博弈,而后面大本营里的士则应该指的是谋士。我们这边确实是有谋士的,而且还有两个。”义男看了看文书和子西笑了笑,“接着就是那几只熊。”
义男将手叉了起来,向前倾着身子说道,“房间里有两只熊,我们一直都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事,因为一开始就这样。我们默认了这种模式,认为那几只熊和同时出现的小桌子一样都是辅助道具没有实际意义。但当三只熊和两人失踪的信息碰撞在一起时,我想起了手用布偶象征受害者的段子。”
“你是想说每一只熊都代表一个失踪的人?”子西显然意识到了义男想说什么,声调有些紧张起来。
“对,但问题是目前出现了七只熊,但却只有六名已知的失踪者。第七名失踪者是谁?”
“会不会是单独有人被绑架,绑匪还没把这个人的信息告诉我们?”文书问。
“不可能。第七只熊已经摆了出来,说明第七人被绑的信息已经传达到位。而且挑战书也已经到了3/3,应该不会再有提示信息出现。”
“我们有机会找出第七名失踪者吗?”子西问。
义男和文书都沉默了。
“我有个想法,绑匪预料到了很多情况。那么,我们无法推断出第七名失踪者是谁会不会也是他们意料中的事?”子西说道。
“你是说,绑匪故意让我们不知道第七名失踪者是谁?”义男说。
“对,很有可能是这样。虽然不知道绑匪的用意是什么。但既然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我们知道,那我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白搭的。说不定这还是个圈套,故意让我们走进查明第七名失踪者的死胡同里。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子西将一个沙发靠背垫抱在了胸前。
“绑匪为什么要遮住熊的一部分呢?”
“会不会是犯罪预告之类的东西,比如不听话的的话就让被绑人身上少熊被遮住的那部分。”义男说道。
“老哥真血腥。”子西嫌恶的说着。
“犯罪者可不是那种,我说不血腥就不血腥的人。谁能猜的出丧心病狂人在想什么呢?”
“等等…”文书双手突然抱头前倾嘀咕起来,“等等…那些熊…那些熊….”
“怎么了?”子西问道。
“那些熊,如果将遮住的部分全部凑一起的话,是不是没有重叠?”
“重叠?”子西疑惑的重复道。
“他们是没有重叠的,因为是镜像对称。也就是说七个被遮住的部分,分别是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鼻、右鼻还有口。”
“你是想说被遮住的部分恰好抵消掉一头熊?”子西说。
“不,是恰好凑出一只没有脸的熊。”
“没有脸的熊?这有什么意义?”
“有意义,绝对有意义。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南海的帝王名叫儵,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帝王名叫浑沌。儵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境内相遇,浑沌待他们很好。儵和忽商量回报浑沌对他们的好处,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饮食、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尝试着给他凿出来。’于是每天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乍看这个故事,好像是说两个人好心干了坏事。浑沌不需要七窍却被人硬凿上七窍,结果因为有了不需要的东西浑沌死掉了。后来转念一想,我认为庄子在这个寓言里是想说,人正是有七窍才会沉迷于各种诱惑中,大道才会在人心中崩毁。于是,庄子是想号召人们关注内心精神的涵养,顺应自然万物的规律,而不要因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而迷失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似于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阐述。但后来我偶然的一次翻阅,我突然有了种很奇特的想法。在庄子的那个故事中,儵和忽按照人有七窍的标准给浑沌日凿一窍。而浑沌是在第七日,也就是有了完整七窍时死去的。能不能认为浑沌的死因是‘为人’而死呢?浑沌本身是没有具象化的,正是因为儵和忽让他变成了人,浑沌才死掉的。如果把浑沌看成是大道本源的象征,那么这个寓言的真正寓意会不会说,人把自己制定的规则当做是自然万物的规则。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偏执的改变自然,结果只会是忤逆自然自取灭亡呢?”
义男看着文书,变的兴奋起来。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了《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里中小丑的一句台词‘intoducealittleanachy,upsettheestablishedode,ahingbeeschaos,i’maofchaos,andyouknowthethingaboutchaos?it’sfai.’(制造点小小骚动,打乱原有的秩序,然后一切就变得混乱了,而我就是混乱的代表,你知道混乱的好处不?它能带来公平)。想想看,这里的混乱不是和浑沌很像吗?没有的人的规则,一切都是顺应自然,一切都是平等的。”
“这是绑匪制造这起事件的思想内核?”子西问。
“看起来是。”义男说。
“我也同意。”文书说。
“现在看起来就只剩下便签谜题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子西说。
文书说:“我先解释下最后一张便签那八个字吧。‘秦失吊聃’应该是出自《庄子》中‘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一句。这句话意思是‘老子死了,秦失前往吊唁,仅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其实在故事中秦失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众人痛哭,他觉得众人这样一起吊唁老子,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称赞而称赞的话,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哭而哭泣的人。他认为这样是在逃避天意、违背实情。死亡对于老子来说就像燃尽的蜡烛,蜡烛总会有烧完的一天,但蜡烛上的火焰并不会熄灭,因为火焰会在其他新的蜡烛上燃烧。所以老子消逝掉的仅仅是蜡烛般燃烧尽的**,真正的老子可能又被自然孕育到新的生命里。老子只是应运而生而后顺势而死,没有什么可悲伤的。而‘四海归一’这句话,并非来自《庄子》而是孟子在论述君王之道时的话‘四海归一,则天下安定’。”
“不是出自《庄子》?”义男问。
“应该不是。”
“奇怪啊。”
“在看到这一句时我就感到奇怪。”
“这一句说不定是个突破口。之前,子西曾说过这些四字一组的词句是代表这些失踪学生在学校里的事,但这对一无所知的我们来说完全无意义。刚才我们讨论的那几只熊,既有表层意义的数量,又有深层意义的内核。这些便签会不会也遵循这种规律呢?”
“先等等,老哥。我觉得我们好像走的太深,却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子西抱紧靠背垫接着说,“我想问,绑架案中绑匪绑完人质后,应不应该跟被害人家属联系要赎金呢?”
“应该啊。”义男说。
“但现在三家被害人家属都没有收到类似的电话或信息是为什么?”
“因为绑匪想让我们主动找他们。”
“假如你想见一个人,而你又想让他主动找你,你该怎么办?”
“告诉对方自己的地址或电话…唉?”义男突然叫起来,“‘四海归一’里不是有两个数字吗?会不会是电话号码?”
义男飞快的从房间里拿出纸和笔,接着将便签上四字一组的词句全部写在了纸上。
列子御风狙公赋茅
大椿一秋鹏徙南冥
秦失吊聃四海归一
接着义男又将这些词句对应的原文写在了下面。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鹏之徙于南
“绑匪的运气还真好呢。”子西说道。
“不是一般的好,不仅没被监控录下来,还在闯入伏先生家时意外地看到了伏先生留的字条,知道了伏先生的回家日期。如果没有那张字条,伏先生再晚一个星期回来,绑匪的计划说不定就会因为我们长时间解不开谜题而泡汤。”义男说。
“那我们干嘛不直接等着?”文书说道。
“我们是站在被害人家属一方的,既然有希望尽早结束这起绑架案,我们就不应该冒险让被害人在危险境地多呆一天。再说,夜长梦多,被害人不一定能撑那么久。现在我们按着绑匪设定的时间表行进,对双方来说都是件好事,他们有目的,我们也不会被长时间等待的学生家长逼进死胡同。”
服务员将三个乘着粉色冷饮的高脚玻璃杯端了上来。
“这次怎么办?找伏先生的邻居吗?”文书接着问。
“那个太耗时了,而且绑匪两次都是在晚间入侵被害人的房屋,所以即使有人看到绑匪的身影也很难看清楚。既然现在材料齐了,我们不如先回住处,试着解一解谜语。我们现在需要绑匪说话。”
义男刚一说完,就端起那杯冷饮往嘴里倒,一口就把冷饮喝个底朝天。
“怪物!”子西和文书异口同声的说道。
下午2点,三人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三封挑战书都已收到,下面就是谜底解开的时刻。”义男坐在子西和文书的中间说道。
看着兴奋的义男,文书和子西都板着脸。
“我一直有个问题,那个棋盘和毛绒熊到底是什么意思?”子西一回家后就换成了居家服,现在正握着茶杯,盘腿坐在沙发上。
“那盘棋要是按正常的象棋规则,根本不可能下成那样。也就是说这盘棋是想传达某种意信息。我曾经说那个密室房间是想传递出挑战的意思,那么棋盘上两边的将帅直接对峙倒是可以理解主将之间的直接博弈,而后面大本营里的士则应该指的是谋士。我们这边确实是有谋士的,而且还有两个。”义男看了看文书和子西笑了笑,“接着就是那几只熊。”
义男将手叉了起来,向前倾着身子说道,“房间里有两只熊,我们一直都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事,因为一开始就这样。我们默认了这种模式,认为那几只熊和同时出现的小桌子一样都是辅助道具没有实际意义。但当三只熊和两人失踪的信息碰撞在一起时,我想起了手用布偶象征受害者的段子。”
“你是想说每一只熊都代表一个失踪的人?”子西显然意识到了义男想说什么,声调有些紧张起来。
“对,但问题是目前出现了七只熊,但却只有六名已知的失踪者。第七名失踪者是谁?”
“会不会是单独有人被绑架,绑匪还没把这个人的信息告诉我们?”文书问。
“不可能。第七只熊已经摆了出来,说明第七人被绑的信息已经传达到位。而且挑战书也已经到了3/3,应该不会再有提示信息出现。”
“我们有机会找出第七名失踪者吗?”子西问。
义男和文书都沉默了。
“我有个想法,绑匪预料到了很多情况。那么,我们无法推断出第七名失踪者是谁会不会也是他们意料中的事?”子西说道。
“你是说,绑匪故意让我们不知道第七名失踪者是谁?”义男说。
“对,很有可能是这样。虽然不知道绑匪的用意是什么。但既然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我们知道,那我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白搭的。说不定这还是个圈套,故意让我们走进查明第七名失踪者的死胡同里。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子西将一个沙发靠背垫抱在了胸前。
“绑匪为什么要遮住熊的一部分呢?”
“会不会是犯罪预告之类的东西,比如不听话的的话就让被绑人身上少熊被遮住的那部分。”义男说道。
“老哥真血腥。”子西嫌恶的说着。
“犯罪者可不是那种,我说不血腥就不血腥的人。谁能猜的出丧心病狂人在想什么呢?”
“等等…”文书双手突然抱头前倾嘀咕起来,“等等…那些熊…那些熊….”
“怎么了?”子西问道。
“那些熊,如果将遮住的部分全部凑一起的话,是不是没有重叠?”
“重叠?”子西疑惑的重复道。
“他们是没有重叠的,因为是镜像对称。也就是说七个被遮住的部分,分别是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鼻、右鼻还有口。”
“你是想说被遮住的部分恰好抵消掉一头熊?”子西说。
“不,是恰好凑出一只没有脸的熊。”
“没有脸的熊?这有什么意义?”
“有意义,绝对有意义。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南海的帝王名叫儵,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帝王名叫浑沌。儵和忽时常在浑沌的境内相遇,浑沌待他们很好。儵和忽商量回报浑沌对他们的好处,说:‘人们都有七窍,用来看、听、饮食、呼吸,唯独他没有,我们尝试着给他凿出来。’于是每天凿出一窍,凿到第七天浑沌就死了。乍看这个故事,好像是说两个人好心干了坏事。浑沌不需要七窍却被人硬凿上七窍,结果因为有了不需要的东西浑沌死掉了。后来转念一想,我认为庄子在这个寓言里是想说,人正是有七窍才会沉迷于各种诱惑中,大道才会在人心中崩毁。于是,庄子是想号召人们关注内心精神的涵养,顺应自然万物的规律,而不要因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而迷失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似于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阐述。但后来我偶然的一次翻阅,我突然有了种很奇特的想法。在庄子的那个故事中,儵和忽按照人有七窍的标准给浑沌日凿一窍。而浑沌是在第七日,也就是有了完整七窍时死去的。能不能认为浑沌的死因是‘为人’而死呢?浑沌本身是没有具象化的,正是因为儵和忽让他变成了人,浑沌才死掉的。如果把浑沌看成是大道本源的象征,那么这个寓言的真正寓意会不会说,人把自己制定的规则当做是自然万物的规则。人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偏执的改变自然,结果只会是忤逆自然自取灭亡呢?”
义男看着文书,变的兴奋起来。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了《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里中小丑的一句台词‘intoducealittleanachy,upsettheestablishedode,ahingbeeschaos,i’maofchaos,andyouknowthethingaboutchaos?it’sfai.’(制造点小小骚动,打乱原有的秩序,然后一切就变得混乱了,而我就是混乱的代表,你知道混乱的好处不?它能带来公平)。想想看,这里的混乱不是和浑沌很像吗?没有的人的规则,一切都是顺应自然,一切都是平等的。”
“这是绑匪制造这起事件的思想内核?”子西问。
“看起来是。”义男说。
“我也同意。”文书说。
“现在看起来就只剩下便签谜题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子西说。
文书说:“我先解释下最后一张便签那八个字吧。‘秦失吊聃’应该是出自《庄子》中‘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一句。这句话意思是‘老子死了,秦失前往吊唁,仅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其实在故事中秦失这样做,是因为他看到众人痛哭,他觉得众人这样一起吊唁老子,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称赞而称赞的话,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哭而哭泣的人。他认为这样是在逃避天意、违背实情。死亡对于老子来说就像燃尽的蜡烛,蜡烛总会有烧完的一天,但蜡烛上的火焰并不会熄灭,因为火焰会在其他新的蜡烛上燃烧。所以老子消逝掉的仅仅是蜡烛般燃烧尽的**,真正的老子可能又被自然孕育到新的生命里。老子只是应运而生而后顺势而死,没有什么可悲伤的。而‘四海归一’这句话,并非来自《庄子》而是孟子在论述君王之道时的话‘四海归一,则天下安定’。”
“不是出自《庄子》?”义男问。
“应该不是。”
“奇怪啊。”
“在看到这一句时我就感到奇怪。”
“这一句说不定是个突破口。之前,子西曾说过这些四字一组的词句是代表这些失踪学生在学校里的事,但这对一无所知的我们来说完全无意义。刚才我们讨论的那几只熊,既有表层意义的数量,又有深层意义的内核。这些便签会不会也遵循这种规律呢?”
“先等等,老哥。我觉得我们好像走的太深,却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子西抱紧靠背垫接着说,“我想问,绑架案中绑匪绑完人质后,应不应该跟被害人家属联系要赎金呢?”
“应该啊。”义男说。
“但现在三家被害人家属都没有收到类似的电话或信息是为什么?”
“因为绑匪想让我们主动找他们。”
“假如你想见一个人,而你又想让他主动找你,你该怎么办?”
“告诉对方自己的地址或电话…唉?”义男突然叫起来,“‘四海归一’里不是有两个数字吗?会不会是电话号码?”
义男飞快的从房间里拿出纸和笔,接着将便签上四字一组的词句全部写在了纸上。
列子御风狙公赋茅
大椿一秋鹏徙南冥
秦失吊聃四海归一
接着义男又将这些词句对应的原文写在了下面。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鹏之徙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