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1日晚上,罗斯福的回答才到东京,罗斯福婉拒了东条一再邀请会晤的请求。
东条仍然不想放弃同罗斯福会晤的念头。他在伊藤文吉家破例地接待了格鲁大使和杜曼参赞。东条首先作出保证,天皇和雍仁亲王两人都希望和平解决问题。
格鲁问:“那么,赫尔的四原则呢?”
东条说:“这四项原则,总的说来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实际运用这些原则时,还会产生各种各样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必须会见罗斯福。”
东条又把脸转向了杜曼参赞:“日本的情况你清楚(杜曼出生于大贩,在日本生活了23年,父母是传教士),我给你说几句话,请不要翻译给格鲁先生。你知道后,才能用你自己的信念,使他相信我的诚意。你也清楚,我们不能把天皇也卷进这场争议中去。不过,一旦我与总统达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协议,我便马上把情况上奏陛下。天皇将立刻下令,让陆军停止敌对行动。”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日本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杜曼压住了要把这番话翻译给格鲁的愿望,答应一定保守秘密。
“我与总统会谈时,陆军和海军将各有一名大将站在我后边。不瞒你说,军方有一小撮人反对谈判,但由于得到海、陆军两位总长的全力支持,一定能制服一切反对派,”
而在美国国务院里,人们认为日本的东条首相是侵略者,虽然东条表示支持“赫尔四原则”,但这是他的由衷之言吗?
赫尔的忧虑使罗斯福初期对会晤的热情凉了半截。
8月12日,他从海德公园给国务卿发了一份备忘录:“我完全同意你用铅笔写成的照会——列举日本人最初要求会晤时比较开明的态度,指出他们现在狭隘得多了的立场,认真询问他们是否能回到原来的态度,重新讨论原则协议,并再次强调我希望会晤。”
8月13日,赫尔召见野村大使,拒绝了日本方面举行日美两国首脑会谈的要求,并要求日本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确认赫尔四原则;
2.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全面撤军;
3.放弃日华间的特殊密切关系;
4.放弃三国同盟条约的实质性部分。
赫尔的这一答复,使东条想利用外交谈判达到目的的企图彻底破产。在东京,刚翻译完这份美国的照会,就召开了政府和大本营的联席会议,只有首、外、陆、海四相和两位总长出席,再加上宣读和翻译电报的寺崎。
东条英机建议应对这个“极端严重的事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不要企图当天找到答案”。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无情地打断了人们的迷惑:“没有时间讨论了,我们要迅速行动。”
会议一致达成决议:
1.日美会谈没有达成协议的希望,因此不得不开战;
2.在从中国撤军问题上不得后退半步;
3.让外务省继续以9月15日为期和华盛顿谈判。
掌握这些情况后,长孙花衣迅速将相关的情报资料交给薇拉,薇拉将其整理后分别发电给莫斯科和延安。
正准备好好研究营救佐尔格的方案,雍仁亲王又通知长孙花衣代表他去海军部观摩山本五**将组织的图上演习,随着南进战略的推进,整个东京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海军部的图上作业中心,山本五**将率领50多名联合舰队军官进行了珍珠港特别作战图上演习。
山本五**将首先说明了珍珠港作战原由:1.日本在1939年国内物资就供不应求,在全国范围内就实行配给制,在占领区如中国就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资源的短缺*迫要尽快占领东南亚。而美国则是绊脚石。
2.在日本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就包括了东南亚,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而要想取得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美国的菲律宾。
3.在日本北进苏联还是南下的问题上,在诺门坎事件及苏德战场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南下。
4.美国实行了战略物资的禁运,与美国开战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要先发制人。
5.珍珠港作战一方面一次击垮美太平洋舰队,另一方面使得美国暂时没有力量顾及东南亚。就在空袭珍珠港的同时,在菲律宾登陆,全面进攻东南亚。
长孙花衣从中了解到,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山本五十六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策划了珍珠港作战演习。
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
在长孙花衣看来,奇袭珍珠港就是一场赌博,听到一起前来观摩的其它军官对山本五十六的议论中得知,山本五**将本身就是一名赌徒。
1884年4月4日山本出生在日本新泻县长冈的一个破落武士家庭,出生时父亲五十六岁,故此得名五十六。
1901年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
1904年刚毕业即以少尉候补生的资格参加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在海战中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海战的胜利使他对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十分崇拜,立志要像东乡那样建功立业。
1914年至1916年在日本海军大学深造。
1919年至192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英语,选修燃油专业。回国后在海军大学任教官。
东条仍然不想放弃同罗斯福会晤的念头。他在伊藤文吉家破例地接待了格鲁大使和杜曼参赞。东条首先作出保证,天皇和雍仁亲王两人都希望和平解决问题。
格鲁问:“那么,赫尔的四原则呢?”
东条说:“这四项原则,总的说来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实际运用这些原则时,还会产生各种各样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必须会见罗斯福。”
东条又把脸转向了杜曼参赞:“日本的情况你清楚(杜曼出生于大贩,在日本生活了23年,父母是传教士),我给你说几句话,请不要翻译给格鲁先生。你知道后,才能用你自己的信念,使他相信我的诚意。你也清楚,我们不能把天皇也卷进这场争议中去。不过,一旦我与总统达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协议,我便马上把情况上奏陛下。天皇将立刻下令,让陆军停止敌对行动。”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日本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杜曼压住了要把这番话翻译给格鲁的愿望,答应一定保守秘密。
“我与总统会谈时,陆军和海军将各有一名大将站在我后边。不瞒你说,军方有一小撮人反对谈判,但由于得到海、陆军两位总长的全力支持,一定能制服一切反对派,”
而在美国国务院里,人们认为日本的东条首相是侵略者,虽然东条表示支持“赫尔四原则”,但这是他的由衷之言吗?
赫尔的忧虑使罗斯福初期对会晤的热情凉了半截。
8月12日,他从海德公园给国务卿发了一份备忘录:“我完全同意你用铅笔写成的照会——列举日本人最初要求会晤时比较开明的态度,指出他们现在狭隘得多了的立场,认真询问他们是否能回到原来的态度,重新讨论原则协议,并再次强调我希望会晤。”
8月13日,赫尔召见野村大使,拒绝了日本方面举行日美两国首脑会谈的要求,并要求日本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确认赫尔四原则;
2.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全面撤军;
3.放弃日华间的特殊密切关系;
4.放弃三国同盟条约的实质性部分。
赫尔的这一答复,使东条想利用外交谈判达到目的的企图彻底破产。在东京,刚翻译完这份美国的照会,就召开了政府和大本营的联席会议,只有首、外、陆、海四相和两位总长出席,再加上宣读和翻译电报的寺崎。
东条英机建议应对这个“极端严重的事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不要企图当天找到答案”。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无情地打断了人们的迷惑:“没有时间讨论了,我们要迅速行动。”
会议一致达成决议:
1.日美会谈没有达成协议的希望,因此不得不开战;
2.在从中国撤军问题上不得后退半步;
3.让外务省继续以9月15日为期和华盛顿谈判。
掌握这些情况后,长孙花衣迅速将相关的情报资料交给薇拉,薇拉将其整理后分别发电给莫斯科和延安。
正准备好好研究营救佐尔格的方案,雍仁亲王又通知长孙花衣代表他去海军部观摩山本五**将组织的图上演习,随着南进战略的推进,整个东京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海军部的图上作业中心,山本五**将率领50多名联合舰队军官进行了珍珠港特别作战图上演习。
山本五**将首先说明了珍珠港作战原由:1.日本在1939年国内物资就供不应求,在全国范围内就实行配给制,在占领区如中国就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资源的短缺*迫要尽快占领东南亚。而美国则是绊脚石。
2.在日本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就包括了东南亚,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而要想取得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美国的菲律宾。
3.在日本北进苏联还是南下的问题上,在诺门坎事件及苏德战场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南下。
4.美国实行了战略物资的禁运,与美国开战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要先发制人。
5.珍珠港作战一方面一次击垮美太平洋舰队,另一方面使得美国暂时没有力量顾及东南亚。就在空袭珍珠港的同时,在菲律宾登陆,全面进攻东南亚。
长孙花衣从中了解到,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山本五十六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策划了珍珠港作战演习。
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
在长孙花衣看来,奇袭珍珠港就是一场赌博,听到一起前来观摩的其它军官对山本五十六的议论中得知,山本五**将本身就是一名赌徒。
1884年4月4日山本出生在日本新泻县长冈的一个破落武士家庭,出生时父亲五十六岁,故此得名五十六。
1901年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
1904年刚毕业即以少尉候补生的资格参加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在海战中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海战的胜利使他对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十分崇拜,立志要像东乡那样建功立业。
1914年至1916年在日本海军大学深造。
1919年至192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英语,选修燃油专业。回国后在海军大学任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