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第二十章征伐17
遣送使团和日本使臣在海上遇风暴失踪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杨氏刚刚才从别业进宫来看吴诩,听到这噩耗,她当即就昏厥了过去。
别人也就算了,她家大郎可是跟着使团一起去的呀!
话说,她刚刚才相中了一个十分不错的小娘子,这……这可如何是好?!
杨氏的急痛让吴诩也十分难过,说到底,武敏之会跟着出海,也是她首肯的,这下可好了,倭国的底细没探到,倒赔了个大侄子去!
吴诩懊恼得抓心挠肺的,而她家太子殿下乍听噩耗,眼睛都红了,要不是顾忌他阿爹阿娘还在仔细询问那报信的使者,他八成要扑过去揪着那使者的衣领cos咆哮君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月份海上居然会有风暴?”吴诩翻来覆去就只有这么一句话。
虽说遣送使团到金城已经是三月了,可海上的风向还没转,理论上应该是一帆风顺到倭国的,怎么会出现风暴呢?!
李小九陛下也虎着脸,瞪着那来报信的使者道:“你们大都督派船去寻过了没有,有什么消息?”
那使者好歹也是个副将级别的军官,这会儿也有些汗流浃背了,要不是早在战场上练了一身好胆,这年轻人只怕早被殿上这几位大佬的神色给吓趴下了。
“启禀圣人,这东海上原有海潮南北环流,每年春季,从极南面会冲来一股暖气,海上时有暴雨来袭……”那小将道:“大都督曾劝阻过李相公,只是……”
以李三郎的脾气,估计是听不进薛仁贵的劝阻的,再说使团中还有一个急着回倭国的河内鲸在,一行人根本不相信这个季节会出现风暴,所以一意孤行就出海了。
结果,就出事了。
薛仁贵得到使团出事的消息,当即亲自带船出海去寻人,结果除了找到一只沉船外,什么也没发现。
这下薛仁贵的冷汗也下来了,这遣送使团里的人可都不是等闲之辈,正使是帝国最得皇后娘子宠幸的小李相公,副使是最近因为向李小九陛下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理论而青云直上的许侍郎,还有最要命的是,这次带领护卫保护使团的可是皇后娘子的侄儿啊!
薛仁贵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亲自带人日以继夜地在海上找了三天,结果连块破船板都没找到。
这可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了!
最后没法子了,薛仁贵只好让手下副将快马加鞭赶到长安报信,顺便送上了一本厚厚的请罪则子。
那副将也算是能言善辩之人,见了李小九陛下后,就为他家大都督极力辩解了一番,详细叙述了薛大都督为了寻人,与众将士不眠不休在海上漂泊……
说得连李小九陛下也不好再怪罪薛仁贵什么。
“薛仁贵就只找到一艘破船?那……”吴诩听完那小将的话,十分不解,她其实想问薛仁贵难道没捞到一具两具尸体什么的?
可看她儿子脸色这么差,吴诩只好先把这话咽回肚子里去。
倒是那个小将果然机灵,听吴诩的话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答道:“启禀娘子,大都督带人在海上巡视数日,只见了无数破碎船板,至于尸体……也捞到了几具,看衣着都是倭国人,而且……”说到这里,那小将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神色,继续道:“我们大都督仔细查看了一下那些尸体……几乎全是被一剑封喉杀死的,而不是淹死的……”
此话一出,殿上众人的神色各异。
太子殿下听说那些尸体都是倭人,就已经松了一口气,再听说那些人都是死于剑伤的,他的脸色也变得十分古怪了……
“这么说,除了倭人的尸体外,并没有发现遣送使团任何人的呃……踪影?”吴诩又问道。
“是的,大都督沿着海岸线转了一圈,也不见有船只的踪迹,刘大都督也派了船在西海岸寻找,也没有任何发现……”那小将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来之前所知的信息全部交代了。
吴诩听说薛仁贵和刘仁轨二人都环岛一周了,还是没发现其余船只,不由心中一动。
李小九似乎也想到了某种可能,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没有发现沉船和尸体,那么遣送使团很有可能已经往东去了……
果然,两天之后,百济郡又派来了一名加急信使,送来了遣送使团的最新消息。
李三郎等人果然已经顺利到达倭国了。
不过很不幸的是,倭国的左大臣河内鲸在风暴中意外落海丧生,所有其亲卫为了救他也掉入大海失去了踪迹。
因此,到达倭国的船队就损失了两只大船,一只就是载有倭国使臣及其亲卫的大船,一只则是装有大量大唐土特产的大船。最后,完好到达倭国九州港的就只有装着大唐遣送使团的四艘大船和载着倭国使臣的那些仆从的一艘小型船。
中大兄皇太子早在两个月前就收到了河内鲸将要回国的书信,又听说他家左大臣在长安搜罗了一大船的‘特产’回来,原本是欣喜万分的。
不想他亲自到九州港去迎接回国的船队时,他满腔的欢喜就成了泡影。
他的左大臣没了,迎来的却是一个长着一双桃花眼的小白脸。
中大兄皇太子能够在倭国屹立不倒多年,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只与这位大唐来的小李相公打了两个回合的太极,就知道这个年青人不简单了。
中大兄皇太子只能摆出谦和的态度将大唐众人迎回近江王都,原本想着既然河内鲸好不容易搜刮的一大船东西没有了,大唐使团总能带点好东西来吧?
根据前几次的遣唐使传回来的消息表示,当年大唐跟吐蕃结亲,大唐皇帝可是送了数百车书籍字画、种子工具,甚至工匠艺人到吐蕃去,这大唐第一次派遣送使到倭国,好歹也该送点书籍字画给他们吧?
也许是中大兄皇太子看小李相公的目光太过炙热了,许侍郎和武侍卫长都忍不住对这倭国太子怒目而视。
小李相公却浑然不觉,还笑得一脸春风,对中大兄皇太子道:“在下久闻太子之名,今日相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中大兄皇太子哪见过像李三郎这样精致的人物,被他这一笑险些失了魂魄,半晌才讷讷道:“李君如天人一般,孤有幸得见,才是三生有幸呢!”
说罢,他又垂下眼,不敢再去看李三郎俊美的容颜,叹道:“大唐天使到来,孤只觉喜从天降,只可叹河内君不幸殒命……”
李三郎闻言,立刻收敛了笑容,陪着中大兄皇太子叹气道:“可不是嘛,我也没想到来一趟倭国是如此凶险,河内先生还真是为国忘私,当初带着这么多少年来我大唐,实在是颇为不易啊……”
说到这里,李三郎还假惺惺地感慨了一下:“当日狂风暴雨大作,我们的武将军还特地回航去救援河内先生的船只,不想河内先生却不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挽救那一艘满载大唐土仪的大船,结果……唉!”
此言一出,中大兄皇太子越发郁闷了。
而许圉师和武敏之二人都是深知当日内情的,前者虽是李三郎的直接属下,却真没见他家上司这么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情景,不由露出一脸古怪神色。而武敏之是面瘫惯了,又深知李三郎的古怪性子,倒是一如继往的冷着脸做高人状。
李三郎见中大兄皇太子郁闷得几欲吐血,还不能说什么,不由又添了一把火。
“河内先生为了一船杂物牺牲了性命,在下实在为其不值,其实那些东西在我们大唐不过是小意思……”李三郎笑嘻嘻地道:“说来,这次在下奉大唐皇帝之名护送贵国大臣回国,也是带了些薄礼来,希望太子不要嫌弃!”
中大兄皇太子听到这句话,眼睛都亮了,连声道:“天朝之物,孤一向视为无价之宝,怎么会有嫌弃之说呢,呵呵……”
“那就好~~~~~~”李三郎也呵呵一笑,使了个眼色给随侍的卫士,后者立刻呈上一个两尺见方的大锦盒来。
“这是我朝皇后娘子特地选出来的一枚夜明珠,嘱咐在下献给太子为见面礼……”李三郎说着,就打开了那个锦盒。
室内的所有烛光在夜明珠的熠熠光芒下立刻黯淡了许多。
好半晌,众人才在适应了那夜明珠的光芒,看清楚了锦盒里的珠子。
倭国是一个岛国,理论上该是见过各种珍珠的,所以一开始李三郎说到大唐皇后送给他一颗夜明珠的时候,他脸上很明显地出现一抹失望之色。
但真正看到盒子里的这可夜明珠的时候,中大兄皇太子的脸上也露出吃惊的神色。
天朝的东西果然不同凡响!
尽管这颗大珍珠已经将成他的囊中之物,中大兄皇太子的心里依然十分不是滋味。
珍珠虽好,却比不上大唐的技艺学术啊……
李三郎笑眯眯地欣赏了一会儿中大兄皇太子的强颜欢笑,又道:“这只是皇后娘子的一点小小心意,也是为了感谢贵国当初献给大唐的那几块宝石……”
“对了,太子也许还不知道,那几块宝石已经被我们圣人切成了几十块,给皇后娘子镶嵌凤冠了,皇后娘子十分喜欢呢~~~~~~”
“因此,皇后娘子在微臣出使之前,特地向圣人上书,将原本送给贵国的那些不值钱的字画、书籍、农具和种子全换成了金银珠宝,希望太子喜欢^__^”
中大兄皇太子:“……”他很想吐血有木有!
作者有话要说:为啥这么抽捏?
服务器是不是又被摸了=。=
遣送使团和日本使臣在海上遇风暴失踪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杨氏刚刚才从别业进宫来看吴诩,听到这噩耗,她当即就昏厥了过去。
别人也就算了,她家大郎可是跟着使团一起去的呀!
话说,她刚刚才相中了一个十分不错的小娘子,这……这可如何是好?!
杨氏的急痛让吴诩也十分难过,说到底,武敏之会跟着出海,也是她首肯的,这下可好了,倭国的底细没探到,倒赔了个大侄子去!
吴诩懊恼得抓心挠肺的,而她家太子殿下乍听噩耗,眼睛都红了,要不是顾忌他阿爹阿娘还在仔细询问那报信的使者,他八成要扑过去揪着那使者的衣领cos咆哮君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月份海上居然会有风暴?”吴诩翻来覆去就只有这么一句话。
虽说遣送使团到金城已经是三月了,可海上的风向还没转,理论上应该是一帆风顺到倭国的,怎么会出现风暴呢?!
李小九陛下也虎着脸,瞪着那来报信的使者道:“你们大都督派船去寻过了没有,有什么消息?”
那使者好歹也是个副将级别的军官,这会儿也有些汗流浃背了,要不是早在战场上练了一身好胆,这年轻人只怕早被殿上这几位大佬的神色给吓趴下了。
“启禀圣人,这东海上原有海潮南北环流,每年春季,从极南面会冲来一股暖气,海上时有暴雨来袭……”那小将道:“大都督曾劝阻过李相公,只是……”
以李三郎的脾气,估计是听不进薛仁贵的劝阻的,再说使团中还有一个急着回倭国的河内鲸在,一行人根本不相信这个季节会出现风暴,所以一意孤行就出海了。
结果,就出事了。
薛仁贵得到使团出事的消息,当即亲自带船出海去寻人,结果除了找到一只沉船外,什么也没发现。
这下薛仁贵的冷汗也下来了,这遣送使团里的人可都不是等闲之辈,正使是帝国最得皇后娘子宠幸的小李相公,副使是最近因为向李小九陛下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理论而青云直上的许侍郎,还有最要命的是,这次带领护卫保护使团的可是皇后娘子的侄儿啊!
薛仁贵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亲自带人日以继夜地在海上找了三天,结果连块破船板都没找到。
这可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了!
最后没法子了,薛仁贵只好让手下副将快马加鞭赶到长安报信,顺便送上了一本厚厚的请罪则子。
那副将也算是能言善辩之人,见了李小九陛下后,就为他家大都督极力辩解了一番,详细叙述了薛大都督为了寻人,与众将士不眠不休在海上漂泊……
说得连李小九陛下也不好再怪罪薛仁贵什么。
“薛仁贵就只找到一艘破船?那……”吴诩听完那小将的话,十分不解,她其实想问薛仁贵难道没捞到一具两具尸体什么的?
可看她儿子脸色这么差,吴诩只好先把这话咽回肚子里去。
倒是那个小将果然机灵,听吴诩的话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答道:“启禀娘子,大都督带人在海上巡视数日,只见了无数破碎船板,至于尸体……也捞到了几具,看衣着都是倭国人,而且……”说到这里,那小将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神色,继续道:“我们大都督仔细查看了一下那些尸体……几乎全是被一剑封喉杀死的,而不是淹死的……”
此话一出,殿上众人的神色各异。
太子殿下听说那些尸体都是倭人,就已经松了一口气,再听说那些人都是死于剑伤的,他的脸色也变得十分古怪了……
“这么说,除了倭人的尸体外,并没有发现遣送使团任何人的呃……踪影?”吴诩又问道。
“是的,大都督沿着海岸线转了一圈,也不见有船只的踪迹,刘大都督也派了船在西海岸寻找,也没有任何发现……”那小将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来之前所知的信息全部交代了。
吴诩听说薛仁贵和刘仁轨二人都环岛一周了,还是没发现其余船只,不由心中一动。
李小九似乎也想到了某种可能,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没有发现沉船和尸体,那么遣送使团很有可能已经往东去了……
果然,两天之后,百济郡又派来了一名加急信使,送来了遣送使团的最新消息。
李三郎等人果然已经顺利到达倭国了。
不过很不幸的是,倭国的左大臣河内鲸在风暴中意外落海丧生,所有其亲卫为了救他也掉入大海失去了踪迹。
因此,到达倭国的船队就损失了两只大船,一只就是载有倭国使臣及其亲卫的大船,一只则是装有大量大唐土特产的大船。最后,完好到达倭国九州港的就只有装着大唐遣送使团的四艘大船和载着倭国使臣的那些仆从的一艘小型船。
中大兄皇太子早在两个月前就收到了河内鲸将要回国的书信,又听说他家左大臣在长安搜罗了一大船的‘特产’回来,原本是欣喜万分的。
不想他亲自到九州港去迎接回国的船队时,他满腔的欢喜就成了泡影。
他的左大臣没了,迎来的却是一个长着一双桃花眼的小白脸。
中大兄皇太子能够在倭国屹立不倒多年,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只与这位大唐来的小李相公打了两个回合的太极,就知道这个年青人不简单了。
中大兄皇太子只能摆出谦和的态度将大唐众人迎回近江王都,原本想着既然河内鲸好不容易搜刮的一大船东西没有了,大唐使团总能带点好东西来吧?
根据前几次的遣唐使传回来的消息表示,当年大唐跟吐蕃结亲,大唐皇帝可是送了数百车书籍字画、种子工具,甚至工匠艺人到吐蕃去,这大唐第一次派遣送使到倭国,好歹也该送点书籍字画给他们吧?
也许是中大兄皇太子看小李相公的目光太过炙热了,许侍郎和武侍卫长都忍不住对这倭国太子怒目而视。
小李相公却浑然不觉,还笑得一脸春风,对中大兄皇太子道:“在下久闻太子之名,今日相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中大兄皇太子哪见过像李三郎这样精致的人物,被他这一笑险些失了魂魄,半晌才讷讷道:“李君如天人一般,孤有幸得见,才是三生有幸呢!”
说罢,他又垂下眼,不敢再去看李三郎俊美的容颜,叹道:“大唐天使到来,孤只觉喜从天降,只可叹河内君不幸殒命……”
李三郎闻言,立刻收敛了笑容,陪着中大兄皇太子叹气道:“可不是嘛,我也没想到来一趟倭国是如此凶险,河内先生还真是为国忘私,当初带着这么多少年来我大唐,实在是颇为不易啊……”
说到这里,李三郎还假惺惺地感慨了一下:“当日狂风暴雨大作,我们的武将军还特地回航去救援河内先生的船只,不想河内先生却不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挽救那一艘满载大唐土仪的大船,结果……唉!”
此言一出,中大兄皇太子越发郁闷了。
而许圉师和武敏之二人都是深知当日内情的,前者虽是李三郎的直接属下,却真没见他家上司这么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情景,不由露出一脸古怪神色。而武敏之是面瘫惯了,又深知李三郎的古怪性子,倒是一如继往的冷着脸做高人状。
李三郎见中大兄皇太子郁闷得几欲吐血,还不能说什么,不由又添了一把火。
“河内先生为了一船杂物牺牲了性命,在下实在为其不值,其实那些东西在我们大唐不过是小意思……”李三郎笑嘻嘻地道:“说来,这次在下奉大唐皇帝之名护送贵国大臣回国,也是带了些薄礼来,希望太子不要嫌弃!”
中大兄皇太子听到这句话,眼睛都亮了,连声道:“天朝之物,孤一向视为无价之宝,怎么会有嫌弃之说呢,呵呵……”
“那就好~~~~~~”李三郎也呵呵一笑,使了个眼色给随侍的卫士,后者立刻呈上一个两尺见方的大锦盒来。
“这是我朝皇后娘子特地选出来的一枚夜明珠,嘱咐在下献给太子为见面礼……”李三郎说着,就打开了那个锦盒。
室内的所有烛光在夜明珠的熠熠光芒下立刻黯淡了许多。
好半晌,众人才在适应了那夜明珠的光芒,看清楚了锦盒里的珠子。
倭国是一个岛国,理论上该是见过各种珍珠的,所以一开始李三郎说到大唐皇后送给他一颗夜明珠的时候,他脸上很明显地出现一抹失望之色。
但真正看到盒子里的这可夜明珠的时候,中大兄皇太子的脸上也露出吃惊的神色。
天朝的东西果然不同凡响!
尽管这颗大珍珠已经将成他的囊中之物,中大兄皇太子的心里依然十分不是滋味。
珍珠虽好,却比不上大唐的技艺学术啊……
李三郎笑眯眯地欣赏了一会儿中大兄皇太子的强颜欢笑,又道:“这只是皇后娘子的一点小小心意,也是为了感谢贵国当初献给大唐的那几块宝石……”
“对了,太子也许还不知道,那几块宝石已经被我们圣人切成了几十块,给皇后娘子镶嵌凤冠了,皇后娘子十分喜欢呢~~~~~~”
“因此,皇后娘子在微臣出使之前,特地向圣人上书,将原本送给贵国的那些不值钱的字画、书籍、农具和种子全换成了金银珠宝,希望太子喜欢^__^”
中大兄皇太子:“……”他很想吐血有木有!
作者有话要说:为啥这么抽捏?
服务器是不是又被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