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记:嘉祥寺辩才赚萧翼大明宫杜冰会则天
会稽(今杭州)山阴县西南有三十里有个大湖,名曰兰渚,也就是鉴湖,湖光山色,尽曲水之胜境。湖中有亭,号曰兰亭。吴郡太守谢勋被封为兰亭候,就是取此亭以为封号。后来太守王羲之将亭子移到了水中央,并在亭中建了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乃是王羲之手书。
公元三五二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句流及亲朋共四十一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一种祭祀的活动)之礼、饮酒赋诗。王羲之等人列坐于曲水岸边,让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众人尽情欢愉。南国的春风,本就催人欲醉,王羲之惬意萌生,诗性大起,率先吟诗一首,逐渐无一人落下。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奋笔疾书,为之作序,是为<兰亭集序>,诗如下。
<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诗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共有二十许个,王羲之将其变转悉异,绝无两个同一笔体。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也是非常满意,待回到府中,又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感叹道:“这是神灵相助而成的笔,哪是我自己的本来水平?“因此,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并决定将此书留付子孙传掌。
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王羲之称病弃官,带着儿子王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并在那里建,植桑果,教子弟,赋诗,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乐。且与许询、支遁诸多名士,遍游剡地山水。又与道士许迈共修灵丹妙药,不远千里以采药石,足迹踏遍浙东浙中诸郡,登名山,泛沧海,兴致勃勃,曾自我慨叹:“我最终还是死于安乐。”可见胸襟之豪迈。谢安闻讯,对羲之道:“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就数日不舒服。”羲之回道:“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因其意志坚定,也不再勉强其为官。自王羲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
会稽(今杭州)山阴县西南有三十里有个大湖,名曰兰渚,也就是鉴湖,湖光山色,尽曲水之胜境。湖中有亭,号曰兰亭。吴郡太守谢勋被封为兰亭候,就是取此亭以为封号。后来太守王羲之将亭子移到了水中央,并在亭中建了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乃是王羲之手书。
公元三五二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句流及亲朋共四十一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一种祭祀的活动)之礼、饮酒赋诗。王羲之等人列坐于曲水岸边,让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众人尽情欢愉。南国的春风,本就催人欲醉,王羲之惬意萌生,诗性大起,率先吟诗一首,逐渐无一人落下。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奋笔疾书,为之作序,是为<兰亭集序>,诗如下。
<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诗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共有二十许个,王羲之将其变转悉异,绝无两个同一笔体。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也是非常满意,待回到府中,又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感叹道:“这是神灵相助而成的笔,哪是我自己的本来水平?“因此,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并决定将此书留付子孙传掌。
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王羲之称病弃官,带着儿子王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并在那里建,植桑果,教子弟,赋诗,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乐。且与许询、支遁诸多名士,遍游剡地山水。又与道士许迈共修灵丹妙药,不远千里以采药石,足迹踏遍浙东浙中诸郡,登名山,泛沧海,兴致勃勃,曾自我慨叹:“我最终还是死于安乐。”可见胸襟之豪迈。谢安闻讯,对羲之道:“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就数日不舒服。”羲之回道:“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因其意志坚定,也不再勉强其为官。自王羲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