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供精彩。
298、马其顿方阵
亚历山大对一切未知的事情都很好奇,还喜欢谈论行军打仗,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只是舞枪弄棒瞎胡闹,而是认真的探讨各种战略问题,这很对梅丹佐的脾气。阿蒙在亚里士多德府中深居简出,与其他人接触的不多,想见一面并不容易,可是梅丹佐却经常与亚历山大在一起谈论天南海北的事情。
从腓力二世了解的情报来看,梅丹佐也是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可能是另一位神灵,国王也特意嘱咐过亚历山大,要向敬重老师一样敬重梅丹佐。亚历山大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梅丹佐这人除了爱抖威风,平日里嘻嘻哈哈并没什么架子,亚历山大又刻意结交,两人相处的不错。
亚历山大今年只有十八岁,梅丹佐在他身上看见了少年大卫的影子。大卫-所罗门是梅丹佐的门徒,梅丹佐非常喜欢少年时的那个都克镇矿工,但如今的撒冷城主却让他有些失望。大卫-所罗门的志向是建立撒冷人的国度,出于对门徒的爱护,梅丹佐还是希望大卫能得尝所愿。
大卫拆毁了阿蒙神殿,将撒冷城的主神殿更改为阿罗诃神殿,神灵虽不计较,但却护送着伊索离开了撒冷城。大卫-所罗门已拥有本源力量的七级成就,但他如今最大的誓愿是建立撒冷国,这一生本源力量的成就恐怕到此为止了,因为他所追求的已是另一种成就。
当梅丹佐见到亚历山大的时候,又想起了少年时的大卫-所罗门,他十分喜欢这个孩子,可能也是出于某种说不清的补偿心理。或许他心中觉得自己没有把大卫带入伊甸园,也没能帮助他实现建国的愿望,总有些难言的遗憾吧。
亚历山大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与大卫-所罗门类似,而且更加宏大。他要征服庞大的难以想像的波兹帝国、为全体希顿人复仇。少年轻狂,是最有想像力的时候,这在他人看来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可亚历山大却很认真的告诉梅丹佐自己有这个愿望。
梅丹佐既没有嘲笑也没有打击他,反而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小子,有志气!只不过路是一步一步走的,现在连希顿半岛尚未统一,先不必多谈如何征服波兹帝国。愿望且不论最终能否实现,空谈与实行的真正区别就在于——说将来要如何的时候,你现在在做什么?”
亚历山大倒也不是空谈,他一直在学习军阵以及兵法,并且让手下的卫士们列阵操演,这很像小孩子的游戏,但他却玩的很认真。认识梅丹佐之后,他就缠着梅丹佐求他讲授天枢大陆各地的风土人情、人口分布、历次战争以及军事指挥等方面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也去过天枢大陆、经历过战争,自然也会对亚历山大讲授这些课程,但这位贤者提到军事问题时,谈的大多是国家战略。而梅丹佐是冲锋陷阵的亲卫队长出身,经常讲述从大军团列阵、各兵种配合、后勤系统调度直至冲锋对决、战阵轮换、短兵相接等一系列战略指挥与战术安排的细节问题。
亚里士多德教授学生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而梅丹佐也成了亚历山大的另一位老师,亚历山大从梅丹佐这里学到的也许是如何去征服世界。梅丹佐并非刻意如此传授,但亚历山大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汲取所需的知识。
有一天梅丹佐试探着问亚历山大:“你知道我的来历与故事,假如将来有一天,当你真的征服了波兹帝国,大卫-所罗门有了建立撒冷国的机会,你会支持与允许吗?”
这话听上去像是开玩笑,但亚历山大知道梅丹佐这种人是不会随便问的,于是正色答道:“撒冷人想建立自己的国度,必须摆脱波兹帝国的统治,这与我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击败波兹的愿望若能实现,也是帮助他们。”
梅丹佐点了点头:“很好,希望你不要忘了今天所说的话。我再问你,大卫-所罗门拆毁了阿蒙的神殿,这让我很失望,如果有一天你处于同样的位置,会那么做吗?”
亚历山大很认真的答道:“我向神灵立誓,绝不会!如果我有一天能到达埃居,会亲自向阿蒙神殿献祭,并重修伊西丝神殿!”
这孩子居然还会锦上添花,自作主张说出重修伊西丝神殿的想法,心里很清楚怎样投阿蒙所好。阿蒙是出身伊西丝神殿的武士,在伊西丝神殿守护圣女玛利亚的举荐下成了军团长。在天枢大陆各神系古老的神灵中,阿蒙最敬仰的就是伊西丝女神。重修伊西丝神殿无损于阿蒙神的光辉,反而寄托了深沉的纪念含义。
没想到这位十八岁的孩子竟有这种心眼,确实聪慧过人!
亚历山大如此回答时,梅丹佐的灵魂中隐约听见了一声咳嗽,却分不清是天上的宙斯还是人间的阿蒙所发出。梅丹佐又拍了拍亚历山大的肩膀:“走,别成天坐在这里闲聊了,带我去马其顿的军营逛逛。”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阿蒙与亚里士多德正在书房中说话,梅丹佐带着亚历山大走了进来。亚历山大兴冲冲的说道:“阿蒙先生,亚里士多德老师,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们看!”
他命士卫搬进来一个沙盘模型,沙盘的地形是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上面站着列阵的士兵人偶,乍一看倒像是一片光秃秃的小树林。阿蒙皱眉问道:“这是什么队形?”
亚历山大答道:“步兵战阵。”
阿蒙:“这些士兵站的非常密集,他们手里拿的是长枪吗?按身高比例算,竟然有二十尺!我还没见过这种紧密的战阵,还有这么不好操纵的武器,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亚历山大:“是梅丹佐老师帮我想的主意,它解决了马其顿王***事上的最大难题!”
梅丹佐笑着摆手道:“我只是给了一些启发,这孩子自己组织人演练,琢磨出来的军阵。其实希顿半岛上已经有军队这么列阵了,但没有系统的演练过。”
亚里士多德站起身来,朝着阿蒙和梅丹佐摆了摆手道:“你们先别说话,让殿下自己说。”然后又问亚历山大道:“马其顿王国在军事上有什么难题?你这种军阵又怎样克服了那些难题?”
亚历山大站在沙盘前,开始逐一讲解——
马其顿是希顿半岛北部实力最强大的邦国,其力量已不亚于南部的雅伦与基巴达。但在梅丹佐这种见多识广的战将眼中,马其顿乃至整个希顿半岛不过是弹丸之地,远无法与曾经的埃居、巴伦、哈梯、亚述等国相比,更别提庞大的波兹帝国了。
希顿半岛临海多山,马其顿王国有一片难得的开阔平原,但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仍然是山地。在这里作战很难摆开天枢大陆列国战场上常见的战车阵,由于城邦规模都相对较小,重装骑兵数量也非常少,往往只有富裕的贵族公民才能配得起骑士的铠甲与武器,打仗时通常都是少量骑兵带着大批步兵互相冲杀。
这里很难打造与操演战车阵、骑兵也不多,除此之外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武士数量有限,难以组建像天枢大陆各国传统中的正规军团。
阿蒙在各国所见过的正规军团,除了强大到变态的乌鲁克军团,基本上标准建制都是五千名战士配五十名神官,而正式的兵军战士至少也是唤醒血脉力量的一级武士。因为大军团作战最怕溃阵,普通人没有强悍的血脉力量很难拿得起沉重的武器,就算拿得动,也很难配合战阵推进发起连续的冲锋砍杀。
对于人口基数很庞大的国家,组织几个正规军团并不难,至于战斗力就要看训练水平以及后勤保障如何了。但是这一点在希顿半岛却很难做到,希顿半岛各城邦之间的冲突战争,除了城邦公民自带武器出征之外,还有很多四处流浪打仗的雇佣兵,其中大部分人就是普通的农夫,虽然身强力壮却并非武士。
所以希顿各城邦之间战争场面有点乱糟糟的,只有基巴达那样变态到完全以军事手段组建的城邦,才能组建起强大的正规军阵。基巴达城邦的正式公民中,凡是成年男子一律都是武士,如果没有唤醒血脉的力量,则在二十岁以前就被残酷的训练淘汰了。
基巴达武士可以组织起战斗力很强的战阵,但其它城邦却很难效仿。基巴达武士的盾牌非常的沉重,需要用皮带绑在左臂上才能端平,佩的梭枪既可近战也可投掷。其它邦国中普通的战士根本达不到这种要求,因此在与基巴达武士的正面对抗中总是处于下风。
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随着马其顿扩张势力范围、人口增长,有更多的人可以尝试修炼武技,幸运者将唤醒血脉的力量成为武士,再按天枢大陆传统的方式组建军团操演训练,那也不知道要等到多久之后了,而且困难重重。
亚历山大则在梅丹佐的启发下创造了一种新型布兵战阵,强调是阵形和配合。改变的首先是主战武器,不再是传统的投掷梭枪也不是战斧刀盾,而是一杆长达二十尺的长枪。
梅丹佐也是一位武技大师,他告诉亚历山大,对于普通战士而言,学会使用刀剑战斧所花的时间很长,但经过简单的训练,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掌握最基础的长枪刺杀技法。而且打造其它的武器成本相对昂贵,大规模装备极耗财力,木杆长枪相对而言是最便宜的。
而亚历山大则把这种思路发挥到极致,设计出的长枪立起来足有三人多高。这么长的枪杆是很难操纵的,要想在乱军之中舞动自如,除非是力大惊人的武士。但亚历山大并不要求战士有这个能耐,而是用密集队形列阵向前刺杀,战斗中使用的技法相对简单的多,更重要的是整理配合的力量,紧密的队形在推进时不能乱。
梅丹佐帮亚历山大制作了一支长枪,大约二十尺长,列队时枪尖指天,枪托拄在地上,手持的位置恰好也是战斗时把握的位置。这样的长枪要尽量做的不至于过于沉重,但要有很好的韧性,枪托上也要配重,使重心就在手握的位置之间,以便在平刺时更容易保持平衡。
行军时可以把长枪靠在肩上朝天斜指,接近敌人时,第一排战士将长枪放平,第二排与第三排战士将长枪朝前方斜指,后面的队列保持等距跟上。这样紧密的长枪战阵,从正面看过去就像一只无处下口刺猬。就算是强有力的武士面对这个阵势,也发挥不出个人战斗力的优势。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去组建军阵,同时解决了三个最头痛的问题:一是兵源,除了武士之外,身强力壮的普通人也可以编入战阵队列,极大的扩充正规军团的规模。二是财政,它的装备相对其它武器而言并不昂贵,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打造。三是兵种的有效利用,希顿半岛难以打造成规模的战车兵,这种战阵充分利用了步兵的优势。
梅丹佐为何要把枪杆造那么长?它从士兵身前刺出的距离,恰好超过了一辆战车的长度。
亚历山大略显得意的介绍完之后,亚里士多德皱眉问道:“嗯,你这么组建战阵,确实解决了马其顿王国最大的难题。但是这样的战阵,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
亚历山大答道:“我已经让卫队操演过了,这么长的枪杆,紧密的队列在交战中无法转身只能前进,而且推进的阵线绝不能乱。这需要重点训练,必须使号令与步伐统一,前方的战士如果倒下,后面的战士必须立刻补上,如果违反号令必须严厉惩罚。”
阿蒙似笑非笑道:“这是平时训练的问题,列阵是大军团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训练。交战时这种队列只能前进很难转身,在行军时也一样。脱离战斗状态变成行军状态,指挥官至少要下三个命令才能让战阵转一个方向,能用多快的速度完成,全看你的操演水平。”
亚历山大点头道:“是的,我让卫士们排成十六列方阵,完成的非常好。但如果让普通战士组成大规模的战阵,就要下大气力去训练了。”
阿蒙指着沙盘问道:“在接战状态下,这种战阵的正面很强大,侧翼却非常薄弱,这不是靠训练能弥补的,如果敌人从侧翼或后方包抄,你打算怎么办?”
亚历山大答道:“正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武士,骑兵数量也有限,我才想到让身强力壮的普通人结成战阵。这样的话,解放出来的武士们就可以在侧翼和后方组成辅助战阵,两翼也可以用骑兵保护。”
阿蒙又指了指沙盘:“这么密集的长枪战阵,还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遭遇弓箭手齐射的话,连躲都没法躲;二是如果战阵交错,对方士气很旺、拼着伤亡也不退,手持长枪是无法近战的,刀盾兵逼到身前怎么办?”
亚历山大露出了踌躇之色,挠着后脑勺思索道:“弓箭的射程有限,用两翼的骑兵发起冲击,掩护战阵推进是一个办法。等将来马其顿王国的国力增强,也可以为这些长枪兵配备短盾和短剑。”
阿蒙笑了笑又说道:“你因为武士数量有限,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军团而想到的这种战法,它很有推广价值,很可能会引起军事历史的一次大变革。不过我还是建议,这个枪阵的前三排与最后一排,仍然使用正规武士。”
亚历山大眨着眼睛想了半天,有些失望的说道:“我本以为我的想法很完美,可是让您这么一问,才发现这个战阵的弱点非常多,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强大。”
梅丹佐开口安慰道:“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军阵,能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发挥最大战斗力,就已经是一种完美。同样的战术谁都可以效仿,但平时就看训练与军纪,战时就看指挥与后勤。你这种战阵,削弱了个人战斗力之间的差别,解决了最紧要兵源问题,也是一种创举。
以马其顿王国现有的情况,它是最合适的。亚里士多德先生不是说过吗,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但你要清楚它的缺点所在,知道如何去回避,这就是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孩子,带着这个沙盘去见你的父亲吧,把刚才说的话也如实的都转告给他,他会知道该怎么办的。”
亚里士多德也摆了摆手道:“殿下,今天的课不用再上了。你带着这个沙盘和卫士们去王宫吧,国王陛下一定会感到惊喜的。”
亚历山大走了,梅丹佐感叹道:“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的确有天才啊!可惜这位小王子天生血脉偏弱,无法唤醒本源的力量,要想健康长寿,还必须小心注意身体。”
**
298、马其顿方阵
亚历山大对一切未知的事情都很好奇,还喜欢谈论行军打仗,却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只是舞枪弄棒瞎胡闹,而是认真的探讨各种战略问题,这很对梅丹佐的脾气。阿蒙在亚里士多德府中深居简出,与其他人接触的不多,想见一面并不容易,可是梅丹佐却经常与亚历山大在一起谈论天南海北的事情。
从腓力二世了解的情报来看,梅丹佐也是了不得的人物,甚至可能是另一位神灵,国王也特意嘱咐过亚历山大,要向敬重老师一样敬重梅丹佐。亚历山大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梅丹佐这人除了爱抖威风,平日里嘻嘻哈哈并没什么架子,亚历山大又刻意结交,两人相处的不错。
亚历山大今年只有十八岁,梅丹佐在他身上看见了少年大卫的影子。大卫-所罗门是梅丹佐的门徒,梅丹佐非常喜欢少年时的那个都克镇矿工,但如今的撒冷城主却让他有些失望。大卫-所罗门的志向是建立撒冷人的国度,出于对门徒的爱护,梅丹佐还是希望大卫能得尝所愿。
大卫拆毁了阿蒙神殿,将撒冷城的主神殿更改为阿罗诃神殿,神灵虽不计较,但却护送着伊索离开了撒冷城。大卫-所罗门已拥有本源力量的七级成就,但他如今最大的誓愿是建立撒冷国,这一生本源力量的成就恐怕到此为止了,因为他所追求的已是另一种成就。
当梅丹佐见到亚历山大的时候,又想起了少年时的大卫-所罗门,他十分喜欢这个孩子,可能也是出于某种说不清的补偿心理。或许他心中觉得自己没有把大卫带入伊甸园,也没能帮助他实现建国的愿望,总有些难言的遗憾吧。
亚历山大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与大卫-所罗门类似,而且更加宏大。他要征服庞大的难以想像的波兹帝国、为全体希顿人复仇。少年轻狂,是最有想像力的时候,这在他人看来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可亚历山大却很认真的告诉梅丹佐自己有这个愿望。
梅丹佐既没有嘲笑也没有打击他,反而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小子,有志气!只不过路是一步一步走的,现在连希顿半岛尚未统一,先不必多谈如何征服波兹帝国。愿望且不论最终能否实现,空谈与实行的真正区别就在于——说将来要如何的时候,你现在在做什么?”
亚历山大倒也不是空谈,他一直在学习军阵以及兵法,并且让手下的卫士们列阵操演,这很像小孩子的游戏,但他却玩的很认真。认识梅丹佐之后,他就缠着梅丹佐求他讲授天枢大陆各地的风土人情、人口分布、历次战争以及军事指挥等方面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也去过天枢大陆、经历过战争,自然也会对亚历山大讲授这些课程,但这位贤者提到军事问题时,谈的大多是国家战略。而梅丹佐是冲锋陷阵的亲卫队长出身,经常讲述从大军团列阵、各兵种配合、后勤系统调度直至冲锋对决、战阵轮换、短兵相接等一系列战略指挥与战术安排的细节问题。
亚里士多德教授学生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而梅丹佐也成了亚历山大的另一位老师,亚历山大从梅丹佐这里学到的也许是如何去征服世界。梅丹佐并非刻意如此传授,但亚历山大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汲取所需的知识。
有一天梅丹佐试探着问亚历山大:“你知道我的来历与故事,假如将来有一天,当你真的征服了波兹帝国,大卫-所罗门有了建立撒冷国的机会,你会支持与允许吗?”
这话听上去像是开玩笑,但亚历山大知道梅丹佐这种人是不会随便问的,于是正色答道:“撒冷人想建立自己的国度,必须摆脱波兹帝国的统治,这与我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击败波兹的愿望若能实现,也是帮助他们。”
梅丹佐点了点头:“很好,希望你不要忘了今天所说的话。我再问你,大卫-所罗门拆毁了阿蒙的神殿,这让我很失望,如果有一天你处于同样的位置,会那么做吗?”
亚历山大很认真的答道:“我向神灵立誓,绝不会!如果我有一天能到达埃居,会亲自向阿蒙神殿献祭,并重修伊西丝神殿!”
这孩子居然还会锦上添花,自作主张说出重修伊西丝神殿的想法,心里很清楚怎样投阿蒙所好。阿蒙是出身伊西丝神殿的武士,在伊西丝神殿守护圣女玛利亚的举荐下成了军团长。在天枢大陆各神系古老的神灵中,阿蒙最敬仰的就是伊西丝女神。重修伊西丝神殿无损于阿蒙神的光辉,反而寄托了深沉的纪念含义。
没想到这位十八岁的孩子竟有这种心眼,确实聪慧过人!
亚历山大如此回答时,梅丹佐的灵魂中隐约听见了一声咳嗽,却分不清是天上的宙斯还是人间的阿蒙所发出。梅丹佐又拍了拍亚历山大的肩膀:“走,别成天坐在这里闲聊了,带我去马其顿的军营逛逛。”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阿蒙与亚里士多德正在书房中说话,梅丹佐带着亚历山大走了进来。亚历山大兴冲冲的说道:“阿蒙先生,亚里士多德老师,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们看!”
他命士卫搬进来一个沙盘模型,沙盘的地形是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上面站着列阵的士兵人偶,乍一看倒像是一片光秃秃的小树林。阿蒙皱眉问道:“这是什么队形?”
亚历山大答道:“步兵战阵。”
阿蒙:“这些士兵站的非常密集,他们手里拿的是长枪吗?按身高比例算,竟然有二十尺!我还没见过这种紧密的战阵,还有这么不好操纵的武器,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亚历山大:“是梅丹佐老师帮我想的主意,它解决了马其顿王***事上的最大难题!”
梅丹佐笑着摆手道:“我只是给了一些启发,这孩子自己组织人演练,琢磨出来的军阵。其实希顿半岛上已经有军队这么列阵了,但没有系统的演练过。”
亚里士多德站起身来,朝着阿蒙和梅丹佐摆了摆手道:“你们先别说话,让殿下自己说。”然后又问亚历山大道:“马其顿王国在军事上有什么难题?你这种军阵又怎样克服了那些难题?”
亚历山大站在沙盘前,开始逐一讲解——
马其顿是希顿半岛北部实力最强大的邦国,其力量已不亚于南部的雅伦与基巴达。但在梅丹佐这种见多识广的战将眼中,马其顿乃至整个希顿半岛不过是弹丸之地,远无法与曾经的埃居、巴伦、哈梯、亚述等国相比,更别提庞大的波兹帝国了。
希顿半岛临海多山,马其顿王国有一片难得的开阔平原,但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仍然是山地。在这里作战很难摆开天枢大陆列国战场上常见的战车阵,由于城邦规模都相对较小,重装骑兵数量也非常少,往往只有富裕的贵族公民才能配得起骑士的铠甲与武器,打仗时通常都是少量骑兵带着大批步兵互相冲杀。
这里很难打造与操演战车阵、骑兵也不多,除此之外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武士数量有限,难以组建像天枢大陆各国传统中的正规军团。
阿蒙在各国所见过的正规军团,除了强大到变态的乌鲁克军团,基本上标准建制都是五千名战士配五十名神官,而正式的兵军战士至少也是唤醒血脉力量的一级武士。因为大军团作战最怕溃阵,普通人没有强悍的血脉力量很难拿得起沉重的武器,就算拿得动,也很难配合战阵推进发起连续的冲锋砍杀。
对于人口基数很庞大的国家,组织几个正规军团并不难,至于战斗力就要看训练水平以及后勤保障如何了。但是这一点在希顿半岛却很难做到,希顿半岛各城邦之间的冲突战争,除了城邦公民自带武器出征之外,还有很多四处流浪打仗的雇佣兵,其中大部分人就是普通的农夫,虽然身强力壮却并非武士。
所以希顿各城邦之间战争场面有点乱糟糟的,只有基巴达那样变态到完全以军事手段组建的城邦,才能组建起强大的正规军阵。基巴达城邦的正式公民中,凡是成年男子一律都是武士,如果没有唤醒血脉的力量,则在二十岁以前就被残酷的训练淘汰了。
基巴达武士可以组织起战斗力很强的战阵,但其它城邦却很难效仿。基巴达武士的盾牌非常的沉重,需要用皮带绑在左臂上才能端平,佩的梭枪既可近战也可投掷。其它邦国中普通的战士根本达不到这种要求,因此在与基巴达武士的正面对抗中总是处于下风。
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随着马其顿扩张势力范围、人口增长,有更多的人可以尝试修炼武技,幸运者将唤醒血脉的力量成为武士,再按天枢大陆传统的方式组建军团操演训练,那也不知道要等到多久之后了,而且困难重重。
亚历山大则在梅丹佐的启发下创造了一种新型布兵战阵,强调是阵形和配合。改变的首先是主战武器,不再是传统的投掷梭枪也不是战斧刀盾,而是一杆长达二十尺的长枪。
梅丹佐也是一位武技大师,他告诉亚历山大,对于普通战士而言,学会使用刀剑战斧所花的时间很长,但经过简单的训练,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掌握最基础的长枪刺杀技法。而且打造其它的武器成本相对昂贵,大规模装备极耗财力,木杆长枪相对而言是最便宜的。
而亚历山大则把这种思路发挥到极致,设计出的长枪立起来足有三人多高。这么长的枪杆是很难操纵的,要想在乱军之中舞动自如,除非是力大惊人的武士。但亚历山大并不要求战士有这个能耐,而是用密集队形列阵向前刺杀,战斗中使用的技法相对简单的多,更重要的是整理配合的力量,紧密的队形在推进时不能乱。
梅丹佐帮亚历山大制作了一支长枪,大约二十尺长,列队时枪尖指天,枪托拄在地上,手持的位置恰好也是战斗时把握的位置。这样的长枪要尽量做的不至于过于沉重,但要有很好的韧性,枪托上也要配重,使重心就在手握的位置之间,以便在平刺时更容易保持平衡。
行军时可以把长枪靠在肩上朝天斜指,接近敌人时,第一排战士将长枪放平,第二排与第三排战士将长枪朝前方斜指,后面的队列保持等距跟上。这样紧密的长枪战阵,从正面看过去就像一只无处下口刺猬。就算是强有力的武士面对这个阵势,也发挥不出个人战斗力的优势。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去组建军阵,同时解决了三个最头痛的问题:一是兵源,除了武士之外,身强力壮的普通人也可以编入战阵队列,极大的扩充正规军团的规模。二是财政,它的装备相对其它武器而言并不昂贵,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打造。三是兵种的有效利用,希顿半岛难以打造成规模的战车兵,这种战阵充分利用了步兵的优势。
梅丹佐为何要把枪杆造那么长?它从士兵身前刺出的距离,恰好超过了一辆战车的长度。
亚历山大略显得意的介绍完之后,亚里士多德皱眉问道:“嗯,你这么组建战阵,确实解决了马其顿王国最大的难题。但是这样的战阵,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
亚历山大答道:“我已经让卫队操演过了,这么长的枪杆,紧密的队列在交战中无法转身只能前进,而且推进的阵线绝不能乱。这需要重点训练,必须使号令与步伐统一,前方的战士如果倒下,后面的战士必须立刻补上,如果违反号令必须严厉惩罚。”
阿蒙似笑非笑道:“这是平时训练的问题,列阵是大军团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训练。交战时这种队列只能前进很难转身,在行军时也一样。脱离战斗状态变成行军状态,指挥官至少要下三个命令才能让战阵转一个方向,能用多快的速度完成,全看你的操演水平。”
亚历山大点头道:“是的,我让卫士们排成十六列方阵,完成的非常好。但如果让普通战士组成大规模的战阵,就要下大气力去训练了。”
阿蒙指着沙盘问道:“在接战状态下,这种战阵的正面很强大,侧翼却非常薄弱,这不是靠训练能弥补的,如果敌人从侧翼或后方包抄,你打算怎么办?”
亚历山大答道:“正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武士,骑兵数量也有限,我才想到让身强力壮的普通人结成战阵。这样的话,解放出来的武士们就可以在侧翼和后方组成辅助战阵,两翼也可以用骑兵保护。”
阿蒙又指了指沙盘:“这么密集的长枪战阵,还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遭遇弓箭手齐射的话,连躲都没法躲;二是如果战阵交错,对方士气很旺、拼着伤亡也不退,手持长枪是无法近战的,刀盾兵逼到身前怎么办?”
亚历山大露出了踌躇之色,挠着后脑勺思索道:“弓箭的射程有限,用两翼的骑兵发起冲击,掩护战阵推进是一个办法。等将来马其顿王国的国力增强,也可以为这些长枪兵配备短盾和短剑。”
阿蒙笑了笑又说道:“你因为武士数量有限,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军团而想到的这种战法,它很有推广价值,很可能会引起军事历史的一次大变革。不过我还是建议,这个枪阵的前三排与最后一排,仍然使用正规武士。”
亚历山大眨着眼睛想了半天,有些失望的说道:“我本以为我的想法很完美,可是让您这么一问,才发现这个战阵的弱点非常多,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强大。”
梅丹佐开口安慰道:“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军阵,能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发挥最大战斗力,就已经是一种完美。同样的战术谁都可以效仿,但平时就看训练与军纪,战时就看指挥与后勤。你这种战阵,削弱了个人战斗力之间的差别,解决了最紧要兵源问题,也是一种创举。
以马其顿王国现有的情况,它是最合适的。亚里士多德先生不是说过吗,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但你要清楚它的缺点所在,知道如何去回避,这就是天才与庸才的区别。孩子,带着这个沙盘去见你的父亲吧,把刚才说的话也如实的都转告给他,他会知道该怎么办的。”
亚里士多德也摆了摆手道:“殿下,今天的课不用再上了。你带着这个沙盘和卫士们去王宫吧,国王陛下一定会感到惊喜的。”
亚历山大走了,梅丹佐感叹道:“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的确有天才啊!可惜这位小王子天生血脉偏弱,无法唤醒本源的力量,要想健康长寿,还必须小心注意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