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甴于中国开始全面走向海洋,并加强了与欧州各国的交流,东西方的来往也逐渐频繁,因此中外通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起来,同时天主教在中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样一来,东西方的通婚,包括一些信仰了天主教的中国人通婚,都面临着一个婚礼方式的问题。
    而这一次安徳烈的婚礼,也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为解决东西方通婚的婚礼形式,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也遭到一些中国保守人士的反对,甚致是讥刺,但却受到了民间的广泛欢迎,由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样的婚礼形式,也开始在民间流传起来。
    当然虽然这样,但安德烈的婚礼还是举行的相当热闹,毕竟安徳烈的不仅是现役的高级军官,同时也是当朝国舅,皇亲国戚,而且这件婚事又是由皇帝真自指定下来的,虽然商毅和亚莉桑德拉因为身份,不能亲自出场参加婚礼,但也送来了贵重的贺礼,并派来了皇宫里的重要待从人员代表,而女方也是东南地区商界重要的家族,在商业领域中,也有很广泛的关系网络,商人在新帝国的政治权力大大提高,再加上拥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因此地位也在急速的上升。
    另外安德烈又是外国人的身份,因此这也是中西方之间,除了商毅和亚莉桑徳拉的婚姻之外,最重要的一次婚姻,因此这场婚礼几乎包括了官方、商方、以及西方商人等三方面的所有重要人物,就算是想不高调都不行。
    而在婚后的第二天,虽然庆贺还没有结束,但冈萨雷斯候爵夫妻带着新婚的安德烈夫妻,进宫参见商毅和亚莉桑德拉,表示对皇帝的感谢之情。
    看到弟弟终于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亚莉桑德拉也十分感动,对新婚的弟媳也十分亲切,当然又以姐姐的身份,要安德烈爱惜妻子,尊重岳父岳母;弟媳照顾好丈夫,打理好家庭,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同时又増送给他们许多礼物,随后亚莉桑德拉又领着母亲和弟媳到坤宁宫去参见皇后和其他后妃,其他人当然也不会吝啬,都送了不少礼物和祝愿。
    然后又返回到咸福宫,众人一起吃过午饭,安徳烈一家人才告别回家,当然是满载而归,虽然皇宫里赠送给安徳烈夫妻的礼物在实际价值上未必是很高,还有很大一部份是日用物品,但意义重大,因为都是皇帝、皇后、各皇妃们赠赐的,而且都是宫廷御制,身价也自然不同,摆出来也很有面子。
    安徳烈的婚礼举行完之后,冈萨雷斯候爵夫妻也开始正式准备回程,其实在新年之前,得到了商毅的确定之后,候爵夫妻就已经着手准备回家的事情。
    现在候爵夫妻在中国住了两年的时间,由于有当朝国丈和西班牙使臣的双重身份,因此朝野各方面的人士对他们都非常客气,候爵夫妻在中国的生活期间,也收到了大量的礼物,除了中国传统的出口品瓷品、丝绸、茶叶,以及其他的贵重物品之外,也包括很大一部份书画题字作品,其中不泛这个时代的书画大家的作品,因为也有不少人心里还怀着一点小私心,就是让自己的书画题字作品流转到国外去,也在国外显露一下自己的名声。
    而欧州人也一向都有收藏画作艺术品的习惯,冈萨雷斯候爵也对中国的书画题字非常感兴趣,由其是对中国的书法,虽然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但看起来龙飞凤舞,潇洒漂逸,充满了轻盈灵动的艺术感,绝对都是难得的艺术作品,因此也是来者不拒绝,并且还专程购买了不少书画品,另外候爵夫妻这段时间也在中国游览了不少的地方,每到一处,也都购买了不少当地特色的工艺品留作记念,刺绣、泥塑、木雕、彩绘等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仅仅是这些记念品,就装满了十五个大箱子。
    同时冈萨雷斯家族还在西班牙有相当的政治地位,因此这次回国,还需要准备大量的礼物,赠送给其他人,这样的人情事故,在世界各国都是适用的,而且冈萨雷斯家族在西班牙也是一个大族,成员众多,两人的同胞兄弟姐妹还有三个,另外向什么二大爷,三舅子,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亲戚,足有二三十号人,因此亚莉桑德拉和安徳烈虽然不回去,但也要为这些人准备了不少的礼物,结果仅仅是礼物,又装了十二个大箱子。
    另外来中国一趟也不容易,总要倒腾一些东西,赚一些过手钱,欧州人的经商头脑都非常发达,而且不分阶层,冈萨雷斯候爵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又釆购了十五箱商品,当然都是中高档的商品,结果全部整理之后,一共装了四十二个大箱子,就是在中国,算价值也超过了一百万,如果直的运回到欧州,其价值将超过五十万两白银,当然其中的大部份都是作为冈萨雷斯家族的收藏品,而永远保留了下来。
    而在另一边,中国驻英国大使团也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中国的第二次旅欧航行,也将要启程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零九章 国策(一)
    中国的第二次旅欧航行,在规模上要比第一次航行大得多,这一次一共出动各种船只达到十五艘,其中包括三艘主力战舰,五艘辅助战舰,分别为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三艘两千辅助战舰,二艘一千料辅助战舰,其余的七艘均为千吨级的商船,运载的都是中国的商品。
    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国去一趟欧州可并不容易,时间长不说,而且充满了危险,因此也不能放过每一次出航去欧州的机会,都要尽力开展对欧州的贸易活动,那么这次随行,自然也要带去大量的商品。
    虽然说这一次船队中有近一半的船只,基本不俱备在海上的远程战斗力,但在这个时代,航行去欧州最大的危险还是大自然,而不是海盗,因为从马六甲海峡出口之后,从印度一直到非州的西北岸,都是社会发展极端落后的地区,这一带的居民,海盗根本不可能够对中国的船队够成什么危胁,而南海地区基本成为中国的地盘,而非州北部则是欧州的势力范围,因此也没有必要带过多的战船,留出空间来好装商品,就连战舰和辅助战舰也都多少装载了一些商品。
    商毅为中国制定的国策全面走向海洋,但并不是了什么炫耀国威,追求万国来朝一类的面子工程,除了加强东西方的来往交流之外,就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海外贸易,说穿了就是赚钱,因此每去一趟欧州,都是一次主动对欧州进行贸易的机会,当然要尽可能的多携带商品,而在沿途建立据点的目地,也是为了曾加补济点,减少船只需要携带的食品和水。
    另外随同中国船队出发的,还有八艘欧州船只,分别是英国三艘、西班牙二艘、葡萄牙二艘、法国一艘,其中只有一艘英国船是公务船,其余的也全部都是商船,同样也带了大量的中国商品。
    原来各国来得知中国将派出船队去欧洲之后,也都纷纷和外交部联纟,希望能够和中国的船只一起组成联合船队,一起启航出发,这样一来在航行途中互相之间也能有一个照应,无论是遇到海盗、还是遇到暴风海浪,也都可以多几分保障,对于这样的要求,中国方面当然也不会拒绝,因此最后组成了一支二十三艘船只,以中国船只为主的多国船队。
    这支船队在中华帝国洪宪四年(1653年),征月二十二日,在南京金川门外码头出发,在出发的当天,也来了不少的送行人员,由其是中国驻英大使馆人员的家属,也基本都赶来送行,虽然这一次赴英国的成员中,也有一部份是家属,但这只是一小部份,绝大部份的家属都不可能随行,而且这时中国驻英使馆的任期是五年,再加上前去的时间,这一去一回差不多要七八年的时间,其间将远隔重洋,就连书信也难以来通,说是天各一方也不为过,因此在出发的时候,家属自然也都要赶来送行。
    冈萨雷斯候爵夫妻和中国驻英大使馆人员一起乘座的是一艘辅助战船,这也中国船只中唯一一艘没有运载商品的战船,因为所有人员的行李就把船舱都占满了,这次去英国一去就是七八年,谁都会带不少行李,仅冈萨雷斯候爵夫妻的行李就是四十二个大箱子。
    不过在出发之前,冈萨雷斯候爵夫妻和中国驻英大使馆人员都己经进宫向商毅辞行,因此这次出航的时候,商毅和亚莉桑徳拉都没有出面送行,只有外交部的部长李格非和安德烈两人到码头相送。
    众人在码头上互道珍遗,洒泪告别,出发的人员纷纷登船,各艘船只都扬帆启锚,顺着长江顺流而下,逐渐远去了,船队驶见了长江口之后,转向南行,直奔欧州而去,在十个月之后,到达欧州,中英两国也正式建成了互驻大使的处交关系。
    而冈萨雷斯候爵回到欧州之后,也辞去了官职,从此淡出了西班牙政坛,而且把家族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经商贸易,以及收藏艺术品上,并且使用本族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大力的发展东方的贸易来往,也使冈萨雷斯家族的财力急聚增加,后来成为西班牙,仍致整个欧州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并且躲过了好几次欧州的危机,冈萨雷斯家族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
    同时虽然在以后,冈萨雷斯候爵再也没有到过中国,但冈萨雷斯家族的子孙成员却多次派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来往,而且在子孙当中,也有好几名在中国定居,因此冈萨雷斯家族也逐渐在中国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东西交融的大家族,在三百多年之后,冈萨雷斯家族每年都会进行一次东西方聚会,记念家族的发展历史,而且中国和西班牙两国政府,后来也都绶于冈萨雷斯家族中西民间交流大使的称号。
    不过这此事情都是在多年以后发生的,商毅现在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和亚莉桑徳拉的跨国婚姻,竟会对后世造成了这个大的影响力,但新年也过完了,冈萨雷斯候爵夫妻也离开了中国,回到欧州,国内还有一大摊子事情,要逐个逐个处理。
    就在第二天,内阁正式向国会发起了吕宋建省的提案。
    收到了内阁的提案之后,国会当然也立刻开展了讨论,在参众两院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当然有一部份议员对在吕宋建省的提议嗤之以鼻,他们秉存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吕宋本来就不是中国的领土,现在中国强行移民,在吕宋设立总督府,将吕宋占领,己经很过份了,现在还要在吕宋建省,将吕宋完全纳入到中国的领土,显然是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因此反对在吕宋建省,并主张将吕宋还给当地土著,以显中国宽容大度之风。
    这些议员的建议,表面上是反对在吕宋建首,但在骨子里,其实是不赞同商毅建立的鼓励发展工商业,全面走向海洋、加强海外贸易的国策,当然在这个时侯,任何一个议员都不敢对商毅建立的国策提出质疑,因为商人己经取得相当的政治地位,而工商业也成立中国的基础产业。
    但这种观点立刻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因为就在新年以前,在商毅回国的时候,吕宋总督张庚秋也组织了一个游说团,跟随商毅一起回到中国,进行公关,在议员当中宣传吕宋建省的主张,因此在舆论上也都作好足够的铺垫。
    在帝国的第一届议会并不是全国各省都产生的议员,而是绝大部份都来自于东南沿海的省份,大多数议员的背后,都有工商阶层的背景,有些本身就是商人,而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人,和海外贸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由于中国近几年来,中国也提出保护海外商人利益、保护中国的海外贸易,也对中国商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因此在对外的态度上,也比以前强硬得多。
    而且商人都是重视利益,对于他们来说,中国在南洋的势力越大越好,这样商人在海外也就越安全,毕竟许老资历商人对十几年前自已在海外经商的种种艰苦、受气、刁难的经历都还记忆犹新,他们当然都知道,在吕宋建省,显然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及保障中国商人在海外的利益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也形成了一股赞同吕宋建省的舆论力量,而这股力量,要远远大于反对的声音。
    而这种舆论力量,自然也影响到了许多的议员的情绪,因此在众议员的讨论完毕之后,国会也立刻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在参众两院都是以多数赞同票数,通过了在吕宋建省的提案,而提案通过之后,南京的工商届也是一片欢腾,庆贺吕宋建省成功。
    当然国会的表决结果,也让许多人大失所望,因此批评国会决议,甚致批评内阁提出这次提案的声音也有不少,不过国会投票决定之后,也就成为政府的法令,这个时候再怎么反对也是没有用的,而且反对的声音也并非主流,因此内阁也根本没有理睬这些声音,而是立刻着手,在吕宋建立行政系统。
    首先确定,吕宋省的地区包括吕宋岛及附属岛屿、棉兰老岛、苏禄群岛和巴拉望岛等地,并将吕宋划分成五个府,十三个县,首府设在马尼拉,省长仍然由张庚秋出任,而吕宋省的第一批地方官员都在吕宋岛本地定居的华人中挑选,甴张庚秋向内阁提交名单,当然也要求张庚秋马上赶到南京来,领取官印、并且向内阁说明在吕宋建立行政系统的计划。
    当然外事并不止只有吕宋建省,同时对还有外蒙额尔喀部的归复安置问题,对于额尔喀部的处理问题,其实在新年以前,商毅就己经做出了决议,还是釆取清廷建立的盟旗制度。
    因此内阁经过了讨论之后,也作出了提案,将额尔喀部分为土谢图汗部盟、车臣汗部盟、扎萨克图汗盟、赛因诺颜部盟,各盟都奉中国为主,并划定自己的放牧范围,不得无故越界,在每盟之下,再设若干旗,当然在俱体的旗数设制,各旗人员、各旗颌地,还是要和各盟进行协商,不过每盟以内,至少要分出十个旗中,盟旗建之后,各盟旗都各居其地,不得争端。
    对于额尔喀部的归复安置问题,国会的争议并不大,因此很快就在参众两院都得到了通过,也没有多少的反对的声音,但无论怎样,在国会通过之后,外蒙和吕宋也都正式并入到中国的领土中,这样一来,中国在海上和陆上的领土,也都大大的扩张了一步。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一零章 国策(下)
    就在这两条对外扩张的提案通过之后,内阁又向国会提出修明史的提案,也很快就得到了国会的通过。
    中国是一个相当重视修史的国家,历朝历代都会有实录一类的官方史记,再加上大量民间的资料,这也造就了中国古代史料的极大丰富,而在新朝建立之后,由政府组织为旧朝修史这是中国古代的惯例,一来是安抚旧朝人心,显示新朝的宽容气度,二来也是总结旧朝的得失,做为新朝的借鉴,因此修史的提案,能够在国会顺利通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尽管后世的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官方所修国史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在修史记录这一点上,中国远远超过了西方,因为欧州一直都陷入分裂和战乱中,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化都被教会所把持着,因此在近代以前,欧州一直都没有系统的修史工作。
    不过修史是一件庞大而纟统的工程,少说也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另一时空里,清廷所篆修的《明史》就是从顺治二年(1645年)就开始立项收集资料,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正式开始进行篆修,到雍正元年(1723年)完成初稿为止,后来又经过了三次修改,一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正式完稿,前后一共花费了九十四年的时间。
    当然提出修《明史》提案的官员,也并非是完全出于新朝修旧朝史的惯例,而是因为修史不反花费的时间长,而往往都要汇集大批的知名学者参与,包括一些旧朝的遗老遗少,都会秉持着保存旧朝真实史迹的目的,参与其中来,在另一时空里,清廷修《明史》其间,虽然黄宗羲、顾炎武等知名学者仍然坚持不肯与清廷合作,但并没有反对自己的弟子,晚辈参与明史的编纂,在修纂《明史》的前期最主要的编纂者万斯用,就是黄宗羲的学生。
    现在中国的政府中,也有一部份官员对商毅过于重视工商业,过于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奇淫技巧之术,而轻视传统道徳,轻视圣贤大道颇有一些微辞,因此想借修綦《明史》,来委转的提醒皇帝,把注意力转移到传统道德、圣贤大道上来,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官员对商毅的统治不满,而是出于观念和认识的不同,认为商毅治国政策只重视经世致用这些小道,而忽视了道德、义理这样的大道,因此希望商毅能够有所改正。
    对于这些暗藏的意思,商毅多少也能查觉到一些,因为在自己的帝国进入到第四个年头之后,行政机构也都日趋完善,帝国的统治也逐渐稳定了下来,而在这个时候,观念的冲突,也开始尖锐了起来。
    中国古代,己经形成了一个独立完善而又具有顽强生命力,以儒家学说为主,综合其他名学说的思想文化纟统,而中国的历朝历代,也都是以这个思想文化系统为统治基础,因此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壁垒,是一般来说,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是很难突破成功,后世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从先秦到满清的两千余年里,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化,也不无道理。
    但新帝国的建立,有许多条件,都是前朝所不具备的,也为新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从大的历史环境来说,在此之前东西方己经有了一定的交流,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荫牙也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这个时候中国的思想发展,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及致,只差一层纸就可以捅破,产生质变,当然在另一时空里,甴于清廷入关偏离了历史发展的正确轨道!!不仅没有捅破这一层纸,相反还在外面又加上重重阻挡,以致于中国又在近代的大门外徘徊了三百余年,但商毅的到来,却正式捅破了这一层纸,为中国的思想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而且中华帝国的建立,最主要是依靠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中华军能够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就是依靠着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武器,再加上商毅又加以引导和宣传,因此重视技术,重视自然科技,在新帝国里还是有很大的基础;另外新旧帝国的交替阶段,旧保守势力受到相当的打击,而新的保守势力利益阶层还没有产生,也为新帝国的思想发展,社会变革减少了许多阻力,比如在过去,反对变革的保守势力最大的理由就是:祖制为大,不可改变,而这个理甴在新帝国里,是站不住脚的。
    但这并不表示,保守势力就会心甘情愿的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新旧思想的碰撞,新旧观念的冲突,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长期存在,也很有可能就是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思想和观念的改变,不同于改朝换代,不是能够在短期内完成,更不会某个人的意识为转移,国家和个人只能起一个引导,促进作用,潜移默化,逐步改变,而不能依靠权力去强行推动改变,这一点在商毅所知的历史中,有太多的深刻教训了。
    因此商毅对修《明史》的提案,并没有异议,相反还十分赞同,立刻下令,成立明史馆,并任命王夫之、李岩、黄宗羲、顾炎武四人为总裁,任命史可法、吴甡、方以智为副总裁,开始督办修纂《明史》的事务。
    当然成立明史馆,也这是表示修纂《明史》开始立项,离真正的开始修史,还差得远,像四位总裁都身居要职,根本就没空参与修纂工作,仅仅只是挂个名而己,实际付责的,是三位副总裁,现在这三个人都参议院的议员,也只能起到一个领头作用,毕竟这么大的事情,靠这三个人是做不了的,因此现在做的,都是一些准备性的工作,选定参与纂修《明史》的纂修、收掌、誊录官等人员,并且开始收集明朝的各种实录、邸抄和档案,以及民间私人所著写的史料书籍等等。
    修纂《明史》的班子的搭起来了,事情当然是慢慢来做,商毅随后又做出一个决定,下令成立国子监,做为帝国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这个机构古来就有,在隋朝以后,成为中央设立的官学机构,到了宋、元、明三朝,也成为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官学的最高学府。
    当然在新帝国里有教育部为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有大学做为培养高级人材的学院,因此国子监的功能,主要还是针对皇室、宗室以及高级官员子弟的教育机构,这一点和以前的国子监也没有什么不同,但区别就在于,新帝国的国子监也收纳幼年子弟,就是从小学开始培养,一直到中学、大学,也不限男女,当然在十岁以后,就要分班授课,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室的子女全部都在国子监就读,不再单独请师傅。
    国子监开设的课程,除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之外,也包括在各公办学校中开设的各种自然科学的课程,当然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同,另外男女分班之后,也各自开设一些课程,如男子会开设军事、骑射之类,而女子会开设歌舞、刺绣等,教师除了聘请一些知名学者,朝中的官员也会去授一些课,另外就是从其他学校中聘请一些优秀的自然科学的教师,而女子的教师,则从一些著名的才女中挑选,当然在目前教师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商毅的后嫔中,也会暂时出任教学。
    因此新的国子监也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兴趣,这个时代的官员对子女的教育也都是非常重视,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当然是都愿意把子女送去就读,而且虽然中国古代讲究女子无材便是德,但其实绝大多数的官员对女儿的教育也很重视,都是希望将女儿培养成品徳优良的闺绣,如果女儿也有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当然也不错。
    由其是商毅规定,皇室的子女以后全部都在国子监就读,也让不少官员动起了小心眼,让自已的子女去和皇子皇女一起就读,在受教育之余,说不定还另有意外的收获,男孩和男孩就是总角之交,男孩和女孩就是青梅竹马,如果儿子和未来的皇帝套上交情,或者是女儿被未来的皇帝看上,那可就不得了了。
    而这些课程的设置,也再一次表明了,商毅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尽管也有一些反对意见,但大多数的官员都支持,不过国子监现在只是一个学校教育机构,而非管理机构,说白了就是一个贵族学校,因此不用国会批准。
    随后商毅又正式下诏,今年各地的科举省试,以及经济特科的考试,仍然照常进行,这一下也将反对在科举中加入自然科学内容的声音,全部都堵住了。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一一章 南洋战役结束(一)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每天商毅都在处理国政,小心翼翼的推行着自己的变革政策,而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南方也有消息传到了南京,中华军攻陷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彻底灭亡,南洋诸国纷纷归附中国,南洋战事也全部结束。
    在商毅离开文莱之后,中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进行了谈判,中国方面坚持要求,荷兰方面必须无条件投降,彻底让出巴达维亚,而以荷兰巴达维亚总督马特索科尔为首的荷兰谈判代表团,尽管己经做好了巨大的让步准备,但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还是远远超出了荷兰谈判团的底线,因此荷兰谈判团只能返回巴达维亚,招开董事会开会讨论决定。
    但回到巴达维亚之后,马特索科尔也立刻招集了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所有的董事,开会讨论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但这一下董事们顿时炸了锅,因为保留巴达维亚,是荷兰方面谈判的最后底线,而中国连这一点底线都不留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确实让各董事们无法接受。
    其实各位董事并不是真的不能接受这个条件,因为如果不接受中国的条件,那么就只能再开战,以武力来解决,但现在巴达维亚方面那有和中华军开战的本钱呢,开战是必败无疑的,而一但再战败,中华军攻占巴达维亚,那么所有的董事当然也都逃不掉,而至少接受中国的条件,还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安全。
    但问题是将巴达维亚这样拱手让给中国,这个责任谁来付责,但因为这么大的事情,荷兰议会是肯定不会罢休的,到时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虽然在谈判之前,弄出一个董事会来集体付责的决议,但这只是秉着法不责众的想法,其实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办法,而一但巴达维亚都没了,弄不好议会真的会把董事会全体成员都拉去审判,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然每个人心里者想答应中国的条件,但谁都不敢表态答应。
    既然不能答应,又不能开打,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就是撤离巴达维亚,但就在荷兰谈判代表团返回巴达维亚的时候,中华军的李华梅舰队也出动,在苏门达腊岛东南部的丹戎加兰地区停泊,丹戎加兰距离巴达维亚只有一道巽地海峡,截断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从马六甲海峡或者是从明打威海峡逃跑的路线。
    这下连逃都逃不掉了,因此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菫事会再度招开会议的时候,各董事们都是大眼瞪小眼,谁都没有话说了,结果一连开了几天的会,也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来。
    但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这样拖来拖去,拿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但中华军可不会等着他们这么慢慢的商量拖延,仍然如期向巴达维亚出兵。
    成钢率领着三支分舰队,从文莱出发,在爪哇岛的井里汶附近地区登陆,与李华梅舰队一起,对巴达维亚形成了夹击之势。
    这一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菫事会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整顿军队,准备和中华军交战,毕竟巴达维亚方面不可能就这么束手就擒,同时也派人到马打兰苏丹国去,请求马打兰出兵援助。
    但成钢当然是不会等着马打兰苏丹国的援军赶来,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因此立刻下令中华军,分海陆两线,向巴达维亚发动进攻,而巴达维亚方面,也组织兵力,分海陆两线迎战。
    这时在巴达维亚的荷兰军队还有各种战舰四十七艘、绝大部份的战舰都参加过加里曼丹岛之战,战舰所受的损伤到是都已经基本修复,但每艘战舰的弹药数量都不足,最好的也只有七成,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战舰弹药数量不足五成,而陆军方面,有荷兰军四千余人,土著士兵三千余人,但土著士兵没有装配火枪,这也是远征军的最大瓶劲地方,就是补充难以维济,虽然巴达维亚也有兵工厂,但规模有限,难以维持大军的供应,而且制做的火药也不可能全给海军,陆军也要留一部份。
    荷兰军队这样的兵力,当然没有和中华军正面作战能力,因此战术也是以防守为主,在陆地据城而守,而在海面上,舰队配合岸边的炮台,与中华军相抗衡。
    不过虽然说现在荷兰军的兵力不足,但毕竟在巴达维亚经营了多年,甴其是在巴达维亚修筑了一道坚固厚实的城墙,而且这道城墙并不是传统冷兵器时代的城墙,而是釆用棱形结构,并带有炮台、射击孔的近代防御工事,而且在城墙外还建有四个小型要塞,而且现在城里还保存着不少的武器弹药,因此巴达维亚的防线还是十分坚固的,虽然中华军在兵力上占优,但由于是跨洋远征,全军都缺少重型火炮,在正常情况下,中华军想要攻克巴达维亚,还是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伤亡。
    但现在并不是在正常情况下,因为经过了加里曼丹岛之战以后,荷兰士兵都知道,现在战场的大势已去,自己根本无法战胜中华军,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当然不会有人去打。
    如果是在欧州,为荷兰的自由独立而战斗,荷兰士兵到也能够并发出高昂的斗志,就算是明知不敌,也会抵抗到底,但现在是远离荷兰万里之遥的巴达维亚,没有一个士兵认为,保卫巴达维亚是在保卫自己的利益,相反每一个士兵心里都在想着的是,巴达维亚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为了保卫巴达维亚而拼命,因此全军的士气都非常低落。
    这种情绪当然也影响到了荷兰土兵的战斗意志,在战斗打响之后,面对着中华军以猛烈的火枪射击压制时,虽然中华军的火枪射程比荷兰火枪要远,但荷兰城上的火炮却是都可以打击到中华军的排枪射击当中的,但荷兰军的抵抗却十分乏力,结果在城头上也完全被中华军的火力给压制住了,被中华军打得不少荷兰士兵连头都不敢抬。
    而在压制住了荷兰城墙的火力之后,中华军也马上派出爆破队,对城墙展开了爆破,但不得不说,荷兰将巴达维亚的城墙修筑得确实十分坚固,中华军一共发动了三次爆破,虽然在城墙上炸出了两个大坑,但竟都无法将城墙给炸开。
    中华军的陆军指挥官,第七军的军长田楚也看得直叹气,这城墙也建得太牢了吧,怎么这样炸都炸不开呢,不过虽然中华军的爆破不成功,但一直牢牢的压制住了墙头的荷兰军火力,在一开始的时候,荷兰军也还会发动一些反击,用火炮攻击中华军的阵列,并且用火枪打击中华军的爆破组,也对中华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但中华军进行的三次爆破,虽然没有炸开巴达维亚的城墙,但也给荷兰的守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毕竟每一次爆炸,在城墙上都会产生巨大的震动,而且三次爆破也不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在城墙上,在城墙内侧的一面,都出现了不少的裂纹,显然城墙的承受力也达到了极限,因此有不少荷兰士兵都不敢在城墙上停留,纷纷逃离城墙,由其是在炸出大坑的城墙段,基本都没有任何士兵留守了。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也对巴达维亚的城墙发动了第四次爆破,这一次爆破比前三次都要顺利得多,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荷兰守军的任何阻击,十分通畅的就到达了城墙边,爆破手在爆破地点放置好了火药,拉出了引线,在点燃之后,立刻撤离。
    由于前三次其实己经对城墙造成了相当的损伤,因此随着一声爆炸的巨响,这一次爆破终于取得了成功,巴达维亚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十余米宽的大缺口,碎石土块只堆起了一丈多高,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缓坡,随后中华军的突击队也立刻向缺口发动了冲锋,一举突破了缺口,杀入巴达维亚的城中。
    在有城墙可守的时候,荷兰守军还能够坚持得住,但在城墙被炸开之后,荷兰守军也顿时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对中华军的突进,荷兰守军根本没有做任何阻挡,任由中华军突破了城墙缺口,向巴达维亚城里扩展,而且在这个时候,荷兰士兵自由、散漫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有些士兵向巴达维亚城中心地区逃走,也有一些士兵干脆向中华军投降。
    当然也有少数荷兰士兵还是在坚持抵抗,同时也驱使着一些土著士兵与中华军作战,但在这个时候,中华军的气势如虹,人人勇猛,而且无论在兵力、还是武器,以及打巷战的经验上,都要远远超过守军,荷兰士兵到是能够和中华军打几个回合,但无奈人数太少,改变不了大局,而土著士兵更是只能打酱油,起不到任何作用。
    中华军首先用手榴弹向守军猛炸了一阵,然后又举枪射击,打得守军伤亡无数,随后冲上去使用刺刀,与守军展开白刃战,只杀得守军纷纷倒地身亡,结果只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将守军最后抵抗给击溃了,随后中华军也兵分数路,向巴达维亚城的中心扩展。
    而就在中华军的陆军炸开巴达维亚的城墙,攻入城中之后,双方的海军也在巴达维亚的海面上,展开了激战。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四一二章 南洋战役结束(二)
    就在陆军向巴达维亚城发动进攻的时候,成钢也指挥着海军三支分舰队,共计七十三艘各种战舰,从海面上向巴达维亚发动进攻,而荷兰方面也动了全部战舰迎战。
    相对于陆军来说,荷兰的海军还是有着相当的战斗力,因为荷兰是以海军素称的国家,而且现在也还拥有四十七艘战舰,其中包括有两艘千吨以上的战舰,尽管在数量上比中华军的舰队有一定的距离,但荷兰舰队有岸炮的支持,因此也能抵消一部份中华军的数量优势。
    另外虽然远征舰队的司令官特朗普将军己经成为中华军的俘虏,但荷兰海军的战术一向都是以自甴作战为主,司令官只是起一个精神支柱的作用,对战斗的指挥控制力量其实有限,因此荷兰海军也并非是不能与中华军一战,当然中华军舰队中并没有包括李华梅舰队。
    但战斗开始之后,中华军立刻就立刻占据了战斗的上风,虽然因为顾忌荷兰军的岸基炮火,中华军的舰队无法全面展开,因此舰队数量多的优势也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因伦成钢也下令,让南洋舰队第二、三分舰队组成二支纵队,迎战荷兰舰队,而南洋舰队中实力最强的第一分舰队暂时按兵不动,做为预备队。
    这样一来,虽然双方参战的战舰数量基本相差无几了,但中华军的战舰在火炮、吨位上还是占有相当的优势,而且经过了加里曼丹岛海战之后,中华军海军的官兵们不仅积累了大规模海战的经验,同时对纵队战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都大大提高了一层,因此在战斗中执行战术时也更为坚决果然,始终坚持保持着纵队队形,以整体力量对抗荷兰战舰的自由作战。
    尽管荷兰战舰在灵活、机动方面要胜过中华军的战舰,但纵队战术不仅能充份发挥战舰左右两舷火炮的威力,同时也可以让中华军的战舰在火炮、吨位上的优势得到完全的体现,因此无论荷兰战舰如何在自已的前后左右来回拆冲,中华军的战舰都不为所动,保持着纵队的队形,以左右两舷的火炮向荷兰战舰发动轰击,这一样也令荷兰战舰的优势尽丧,毕竟拼起火力来,荷兰战舰远不是中华军战舰的对手。
    就这样在这一战中,中华军的整体战术也充份压倒了荷兰的自由战术,中华军的两支纵队就像两条巨龙一样,在荷兰战舰的围追堵截之中,来往纵横,如入无船之境一样,打得荷兰战舰非伤即沉,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之后,荷兰舰队已经被中华军击沉了九艘,另有十余艘战舰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中华军方面,仅仅只被击沉了两艘驱逐舰。

章节目录

龙啸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木林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林森并收藏龙啸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