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游戏人生(上)
还有一种玩法,叫钻地道,现在每每想起,都非常后怕。我们村有许多地道,都不深,约有四五米,但却很长,且又宽阔又高大,足够三四个小孩直起身子并排行走。地道如珠网一般,遍及村子四周及主要街道,但口子一般开在毫不引人注目的背地旮旯。村里人,谁也说不准这种地道是什么时候挖的,为什么而挖。有时,逃课的我们怕让大人发现,就合伙躲进了地道。有的地道,出口是一个两三米深的竖井,下到井底,就可以钻进去;有的则没有竖进,出口建在沟壁上,得先下到深深的沟底,再从沟底搭人梯,才能爬上去钻入。
无论哪种地道,都是我们乐此不疲、百钻不厌的好去处。钻地道之前,先从街上的垃圾堆里捡上几条废胶鞋底,在洞口点燃,用作照明的火把,否则洞里实在太黑,根本无法行走。借着胶底燃烧发出的光亮,我们能在地道里行走好长时间。所有的地道都很长,不知要通向哪里,常常是还没走到尽头,手里的胶底就燃尽了,这样就不得不赶快折回。地道里什么也没有,但因年深日久、土质松散所致的塌方却随处可见,再就是一些死动物的残骸,如死老鼠、死蛇,等等。不过,我们这些小孩子从来都不懂得害怕,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若是到了周末,这钻地道就成了一种光明正大的游戏,更加好玩儿得不得了,因为周末人多,比平时更热闹。那时候的孩子们分外多,家家户户都有两三个,只要有一两个在巷口嗷嗷一叫,眨眼功夫就能一呼百应,聚起一大群。人多确比人少红火、热闹,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弊端,就是没法一次全钻进去,得分成好几拨,一拨一拨地轮流。这拨刚下去,下一拨就赶快守在了洞口,生怕让别人插队,抢先进去。洞里的人体验不出时间的长短,但守在洞口的却一个个急得团团乱转,急不可待地盼着里边的快点出来,好让他们赶快进去。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不明白那些地道究竟有什么魔力,把我们吸引成这个样子!
后来,我们还自挖地道来钻,但自挖的地道一般又浅又短,钻不了多久就到头了,远没有老地道那么幽深、曲折,充满刺激。自挖的地道之所以又短又浅,并不是因为我们没耐心,挖不深挖不远,而是挖不了多久就让大人发现了。大人们绝对不让我们玩这种游戏,生怕地道塌了,把我们埋进去,一旦发现我们挖地道,就会想方设法给弄塌,让我们没法再钻。
对孩子们来说,玩是极易上瘾的,一上瘾,就什么也顾不得了,甚至还会不惜开动脑筋,别出心裁地搞一些恶作剧。冬天里,取暖用的铁炉也成了我们创新玩法的试验品。每年都是这样的,冬天一到,教室中心就会放置一尊坛一样的大铁炉。大铁炉与一节一节连在一起、盘来盘去的铁烟筒相接,通向室外。不想上课时,我们就乘着课间休息,偷偷拨开一节烟筒,塞入半块砖块,然后再接好安上去。被砖块堵死的烟筒由于排烟不畅,很快就把烟雾喷得满教室都是,而淘气的我们又故意关门闭窗,让室里的烟雾憋得又满又浓。
上课铃响过后,来上课的老师一推门,就被扑面而来的滚滚浓烟呛得退了出去。此时,躲在浓烟中、伏在课桌上的我们,便极尽夸张地齐声咳嗽。见此,老师还以为是烟筒里面的煤灰积满了,立在门口,吩咐我们赶快打开门窗,通风放烟,同时招呼值日生拆下烟筒,抬出去倒一倒。众人非常高兴,在快乐中一忙活就是大半天,等教室里的烟雾散得不多时,多半节课也早过去了,我们的雕虫小技也就实现了。这样的恶行,不仅在小学阶段常干,升入初中后也不时做上几次,现在每每想来,都后悔不迭,这可是损人不利己的害群之马之所为啊。
刚上初中那年,正是影片《少林寺》风靡之时,紧随其后的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热播。在那个文化相对单调、平乏的年代,这两部功夫片如旋风一般,一ye之间就在成千上万个校园掀起了一股几近疯狂的习武热。在风起云涌的习武大潮中,自然少不了我这个不爱学习、不务正业,专往歪门邪道上瞎蹭的混混。当然,也不光我一个人如此,志趣相投的知音遍地皆是。我们不仅回忆着片子上人物的招式习武练武,还经常跑到县城的书摊上,买回一大堆与之相关的书籍,照着书上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一招一式地模仿、学习。手忙脚乱地折腾时,嘴里也不忘像影视剧中的武士那样“哈——哈”个不停。
同学之间为切磋武功,经常逃课跑到校园的僻静处,一练就是半天。我的初中是在邻村的一所中学上的,这所学校的初中只有三个班,初一、初二、初三各一个,生源主要来自学校四周方圆十里之内的几个村庄,每班大约有三四十个学生,男女生各占一半。学校的办学规模虽小,但校园却大得出奇,足有三十多亩地。校园里除了两排砖木结构的教室和一块儿占地不大的土操场之外,其余地方,不是遍植杨树的小树林,就是种满了各类庄稼的田地。
这广阔得如田野一般美丽宁静的校园,为我们这些不爱学习的贪玩分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娱乐场所,也成为我们一心向往的逃课圣地。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只要一出教室,就能轻而易举地没入这块世外桃源般的天地,让老师再难找着。自然,这块逃课的风水宝地就成为我们学武习武、切磋功夫的武术世界。在这方天赐乐土中,我们不仅练武,还习文。所谓习文,主要有两个项目,一个是、故事之类的杂志,另一个是唱流行歌曲。看闲书是继看小人书之后非常流行的校园时尚,也是我这个不误正业之徒的一个难得的享受和消遣项目。除了不想看课本之外,我对一切能使我耳目一新的课外书籍都表现出了浓厚得异乎寻常的兴趣。
我的看书速度极快,足够一目十行的水平,一本300页的个昼夜就能生吞,并能对书上的主要情节进行精准复述。无书可看的时候,就很自然地切换到另一个项目——唱歌上。我很喜欢唱歌,很小就喜欢,且天赋极好,学得又快,唱得又好,广播上的每周一歌,播到星期三的时候,我不仅能准确无误地记住歌词,还能一个音符不差地完整唱下。那个年代的歌,精品很多,不仅旋律优美,就连歌词也极有意味,如《万里长城永不倒》、《万水千山总是情》、《我的中国心》、《牧羊曲》、《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有地方》、《校园的早晨》、《阿里山的姑娘》、《北国之春》、《十五的月亮》、《妈妈的吻》、《党啊,亲爱的妈妈》,等等。
这些歌,每一首都让我百唱不厌,百听不厌,家里的收音机纯粹成了我的音乐盒子,弟弟不喜欢这个,也从不跟我争,妹妹年龄太小,还不懂得跟我争。那些好歌,一旦闯入我的视线,就成了我的尤物,听完一次,忍不住还想再听一次,但这是一种很难满足的奢望,手里没有收录机,要想再听多听,就只能寄希望于电台的《听众点播》节目。
这是一档最受听众喜欢的节目,各个台都有,本省的、外省的,远的、近的。为听到某首自己心爱的歌,我常常从一个台切换到另一个台,直至父母连下几道睡觉休息的命令,才心有不甘地关掉收音机。父母怕我睡迟了,影响第二天上课——他们并不知道我从不用心上课。
但钻进被窝后,由于心里老是挂念着自己喜欢的节目和即将播出的好歌,就总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常常是父母早已响起了鼾声,我却仍心亮得不能自已,亮得如果听不到自己心怡已久的歌曲就绝对再也难眠。
还有一种玩法,叫钻地道,现在每每想起,都非常后怕。我们村有许多地道,都不深,约有四五米,但却很长,且又宽阔又高大,足够三四个小孩直起身子并排行走。地道如珠网一般,遍及村子四周及主要街道,但口子一般开在毫不引人注目的背地旮旯。村里人,谁也说不准这种地道是什么时候挖的,为什么而挖。有时,逃课的我们怕让大人发现,就合伙躲进了地道。有的地道,出口是一个两三米深的竖井,下到井底,就可以钻进去;有的则没有竖进,出口建在沟壁上,得先下到深深的沟底,再从沟底搭人梯,才能爬上去钻入。
无论哪种地道,都是我们乐此不疲、百钻不厌的好去处。钻地道之前,先从街上的垃圾堆里捡上几条废胶鞋底,在洞口点燃,用作照明的火把,否则洞里实在太黑,根本无法行走。借着胶底燃烧发出的光亮,我们能在地道里行走好长时间。所有的地道都很长,不知要通向哪里,常常是还没走到尽头,手里的胶底就燃尽了,这样就不得不赶快折回。地道里什么也没有,但因年深日久、土质松散所致的塌方却随处可见,再就是一些死动物的残骸,如死老鼠、死蛇,等等。不过,我们这些小孩子从来都不懂得害怕,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若是到了周末,这钻地道就成了一种光明正大的游戏,更加好玩儿得不得了,因为周末人多,比平时更热闹。那时候的孩子们分外多,家家户户都有两三个,只要有一两个在巷口嗷嗷一叫,眨眼功夫就能一呼百应,聚起一大群。人多确比人少红火、热闹,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弊端,就是没法一次全钻进去,得分成好几拨,一拨一拨地轮流。这拨刚下去,下一拨就赶快守在了洞口,生怕让别人插队,抢先进去。洞里的人体验不出时间的长短,但守在洞口的却一个个急得团团乱转,急不可待地盼着里边的快点出来,好让他们赶快进去。现在回想起来,我真不明白那些地道究竟有什么魔力,把我们吸引成这个样子!
后来,我们还自挖地道来钻,但自挖的地道一般又浅又短,钻不了多久就到头了,远没有老地道那么幽深、曲折,充满刺激。自挖的地道之所以又短又浅,并不是因为我们没耐心,挖不深挖不远,而是挖不了多久就让大人发现了。大人们绝对不让我们玩这种游戏,生怕地道塌了,把我们埋进去,一旦发现我们挖地道,就会想方设法给弄塌,让我们没法再钻。
对孩子们来说,玩是极易上瘾的,一上瘾,就什么也顾不得了,甚至还会不惜开动脑筋,别出心裁地搞一些恶作剧。冬天里,取暖用的铁炉也成了我们创新玩法的试验品。每年都是这样的,冬天一到,教室中心就会放置一尊坛一样的大铁炉。大铁炉与一节一节连在一起、盘来盘去的铁烟筒相接,通向室外。不想上课时,我们就乘着课间休息,偷偷拨开一节烟筒,塞入半块砖块,然后再接好安上去。被砖块堵死的烟筒由于排烟不畅,很快就把烟雾喷得满教室都是,而淘气的我们又故意关门闭窗,让室里的烟雾憋得又满又浓。
上课铃响过后,来上课的老师一推门,就被扑面而来的滚滚浓烟呛得退了出去。此时,躲在浓烟中、伏在课桌上的我们,便极尽夸张地齐声咳嗽。见此,老师还以为是烟筒里面的煤灰积满了,立在门口,吩咐我们赶快打开门窗,通风放烟,同时招呼值日生拆下烟筒,抬出去倒一倒。众人非常高兴,在快乐中一忙活就是大半天,等教室里的烟雾散得不多时,多半节课也早过去了,我们的雕虫小技也就实现了。这样的恶行,不仅在小学阶段常干,升入初中后也不时做上几次,现在每每想来,都后悔不迭,这可是损人不利己的害群之马之所为啊。
刚上初中那年,正是影片《少林寺》风靡之时,紧随其后的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热播。在那个文化相对单调、平乏的年代,这两部功夫片如旋风一般,一ye之间就在成千上万个校园掀起了一股几近疯狂的习武热。在风起云涌的习武大潮中,自然少不了我这个不爱学习、不务正业,专往歪门邪道上瞎蹭的混混。当然,也不光我一个人如此,志趣相投的知音遍地皆是。我们不仅回忆着片子上人物的招式习武练武,还经常跑到县城的书摊上,买回一大堆与之相关的书籍,照着书上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一招一式地模仿、学习。手忙脚乱地折腾时,嘴里也不忘像影视剧中的武士那样“哈——哈”个不停。
同学之间为切磋武功,经常逃课跑到校园的僻静处,一练就是半天。我的初中是在邻村的一所中学上的,这所学校的初中只有三个班,初一、初二、初三各一个,生源主要来自学校四周方圆十里之内的几个村庄,每班大约有三四十个学生,男女生各占一半。学校的办学规模虽小,但校园却大得出奇,足有三十多亩地。校园里除了两排砖木结构的教室和一块儿占地不大的土操场之外,其余地方,不是遍植杨树的小树林,就是种满了各类庄稼的田地。
这广阔得如田野一般美丽宁静的校园,为我们这些不爱学习的贪玩分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娱乐场所,也成为我们一心向往的逃课圣地。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只要一出教室,就能轻而易举地没入这块世外桃源般的天地,让老师再难找着。自然,这块逃课的风水宝地就成为我们学武习武、切磋功夫的武术世界。在这方天赐乐土中,我们不仅练武,还习文。所谓习文,主要有两个项目,一个是、故事之类的杂志,另一个是唱流行歌曲。看闲书是继看小人书之后非常流行的校园时尚,也是我这个不误正业之徒的一个难得的享受和消遣项目。除了不想看课本之外,我对一切能使我耳目一新的课外书籍都表现出了浓厚得异乎寻常的兴趣。
我的看书速度极快,足够一目十行的水平,一本300页的个昼夜就能生吞,并能对书上的主要情节进行精准复述。无书可看的时候,就很自然地切换到另一个项目——唱歌上。我很喜欢唱歌,很小就喜欢,且天赋极好,学得又快,唱得又好,广播上的每周一歌,播到星期三的时候,我不仅能准确无误地记住歌词,还能一个音符不差地完整唱下。那个年代的歌,精品很多,不仅旋律优美,就连歌词也极有意味,如《万里长城永不倒》、《万水千山总是情》、《我的中国心》、《牧羊曲》、《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有地方》、《校园的早晨》、《阿里山的姑娘》、《北国之春》、《十五的月亮》、《妈妈的吻》、《党啊,亲爱的妈妈》,等等。
这些歌,每一首都让我百唱不厌,百听不厌,家里的收音机纯粹成了我的音乐盒子,弟弟不喜欢这个,也从不跟我争,妹妹年龄太小,还不懂得跟我争。那些好歌,一旦闯入我的视线,就成了我的尤物,听完一次,忍不住还想再听一次,但这是一种很难满足的奢望,手里没有收录机,要想再听多听,就只能寄希望于电台的《听众点播》节目。
这是一档最受听众喜欢的节目,各个台都有,本省的、外省的,远的、近的。为听到某首自己心爱的歌,我常常从一个台切换到另一个台,直至父母连下几道睡觉休息的命令,才心有不甘地关掉收音机。父母怕我睡迟了,影响第二天上课——他们并不知道我从不用心上课。
但钻进被窝后,由于心里老是挂念着自己喜欢的节目和即将播出的好歌,就总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常常是父母早已响起了鼾声,我却仍心亮得不能自已,亮得如果听不到自己心怡已久的歌曲就绝对再也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