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于这个人长什么样子,到底是什么人,朱允炆说他醒过来之后,便一丁点儿也想不起来,唯一知道的是,这个人传授了自己一样东西,便是一整部完整的“天衍宝鉴”。
听到天衍宝鉴这四个字,我的先祖刘伯温都是震惊无比,因为他现在所掌握的东西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于天衍宝鉴的残卷,所以他清楚的明白,如果习得了整部的天衍宝鉴,所掌握的力量几乎可以逆天行事,如果先皇朱元璋所说的那些是真的话,恐怕还真需要这整部的天衍宝鉴,才能阻止那个灾难了。
于是,我先祖便问朱允炆说他要打算怎么做,没想到朱允炆的答案却是,想要放弃皇位!
先祖刘伯温一听到朱允炆的打算,立刻出言制止,朱允炆乃是一代明君,还是一位仁君,拥有这样一位皇帝,着实是天下之幸事。
不过朱允炆的决议却很决绝,他说自己现在最大的任务,应该是保住江山社稷,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天下百姓苍生陷入灾难之中,而并不是自己屁股底下的这把龙椅,他是习得天衍宝鉴之人,放弃皇位,才能放手去做这件事情。
两个人就这件事情争执了一天一宿,最后先祖刘伯温无奈,还是同意了朱允炆的决定,但是皇位归属,却又成了一个难题。
朱允炆便说,自己的叔叔朱棣,现在本就有了起兵谋反争夺皇位之心,虽然他的作法有谋反之嫌,但是其却也真的可谓是身怀雄才大略之人,而且手腕强硬,如果由他继承皇位的话,必能使得国家更加的昌盛。
不过,朱允炆虽然已经有意将皇位让给朱棣,但是为了不让朱棣觉得得来容易,所以还是希望朱棣可以靠着自己的实力与努力争得皇位,这样才会更加的珍惜这得之不易的一国之君之位。
所以,朱允炆便和我的先祖刘伯温定下了一个计划,先祖刘伯温假意去投靠朱棣,帮助朱棣起兵谋反,争夺皇位,而自己也要在这段时间里,好好的领悟一下自己习得的这至关重要的天衍宝鉴,方能成事。
于是,在朱允炆和我先祖刘伯温亲手导演下,朱棣在北平起兵,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宣告打响了。
朱允炆历经将近四年的时间,终于领悟透彻了这一整部的天衍宝鉴,而靖难之役也是按照计划打了这么长时间,当朱棣的军队冲进南京皇城的时候,朱允炆一把大火烧了皇宫,自己从此人间蒸发了。
之后,没有人再见过朱允炆,各种各样的关于朱允炆归属的传说层出不穷,不过只有我先祖刘伯温知道,朱允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更是为了天下苍生,抛弃了一己私利,放弃了至高无上的皇位,孤独的踏上了一条阻止世间灾难的道路。
而我先祖刘伯温能做的就是,为了不辜负如此心系天下苍生的一代明君,便暗中留在了朱棣的身边,引导着朱棣做出一些正确的选择,成为一代好皇帝,才至于到后来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盛世。
在朱棣成为永乐皇帝的第五年,在我先祖的家中,改头换面,一身布衣的朱允炆出现了。
看到当初的明主,风烛残年的先祖刘伯温顿时老泪纵横,不过看到朱允炆虽然削瘦了很多,却更显神采奕奕的一张面孔,先祖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很多,也成长很多,也算是一种欣慰了。
两人述说了一番想念之情之后,朱允炆便提起了他在这五年来所了解到的一些事情。
确实,正如当初朱元璋所说,那个足以颠覆天下的隐患真的存在的,但是事情却远没有朱元璋所说的那么简单。
要知道,朱元璋前半生一直与大元朝为敌,在加上他偏激自负的性格,以至于对代这件事情上,便有了一种先如为主的思维方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带着对蒙古族人的偏见角度去看,便无法用客观的角度去思考推敲。
所以祖父朱元璋得到一些并不是很完整的消息的时候,便觉得这事情的本身,便是铁木真一手策划的。
可是试问天下之人,甚至包括天下的冤魂,有哪个是心甘情愿上杆子化成邪秽妖魔的?
入土为安,轮回转生,才是生命尽头最完美的归属,怎么可能会自己摆自己一道,不想让自己死后安生的?
再者说,历史上哪一个开国之君和他手下的军队,不是一路腥风血雨创出的天下,一将成名万骨枯,更何况是建立一个国家?
既然如此,哪一个开国之君不是满身杀戮之业障之人?哪一个死后的魂魄不是戾气滔天,足可化身为魔的?
阴间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们有掌控阴阳两界平衡的责任,对于这种死后足以构成阳间灾难的冤魂,一定会特别注意的,即使这样还出了这么可怕的疏漏,这事情本身一定颇为蹊跷了。
所以这五年的时间里,朱允炆通过各种手段,靠着天衍宝鉴上所学到的大能,对于他所质疑的问题,也展开了一番辛苦的调查,还真让他查到了一些眉目。
朱允炆说他发现了一个十分庞大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从很遥远的时代开始便已经存在,其力量,几乎可以渗透进了社会中的每一个阶层,毫不夸张的说,他拥有着可以控制整个世间发展趋势的能力,并且这个组织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匪夷所思的研究。
而让朱允炆觉得这件事情和这个组织有直接关系的是,似乎这个组织和阴间的一些人物有所勾结,恐怕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才使得铁木真和他手下二十万精英铁骑的冤魂脱离了阴间管辖这种不可能之事变为了可能。
所以朱允炆便又对这个组织展开了调查,结果还真的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便是当年铁木真起兵破金遭遇困境之时,曾经有三个游方道人毛遂自荐,为蒙古大军出谋划策,而这三个游方道人,便是来自于那个组织!
听到天衍宝鉴这四个字,我的先祖刘伯温都是震惊无比,因为他现在所掌握的东西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于天衍宝鉴的残卷,所以他清楚的明白,如果习得了整部的天衍宝鉴,所掌握的力量几乎可以逆天行事,如果先皇朱元璋所说的那些是真的话,恐怕还真需要这整部的天衍宝鉴,才能阻止那个灾难了。
于是,我先祖便问朱允炆说他要打算怎么做,没想到朱允炆的答案却是,想要放弃皇位!
先祖刘伯温一听到朱允炆的打算,立刻出言制止,朱允炆乃是一代明君,还是一位仁君,拥有这样一位皇帝,着实是天下之幸事。
不过朱允炆的决议却很决绝,他说自己现在最大的任务,应该是保住江山社稷,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天下百姓苍生陷入灾难之中,而并不是自己屁股底下的这把龙椅,他是习得天衍宝鉴之人,放弃皇位,才能放手去做这件事情。
两个人就这件事情争执了一天一宿,最后先祖刘伯温无奈,还是同意了朱允炆的决定,但是皇位归属,却又成了一个难题。
朱允炆便说,自己的叔叔朱棣,现在本就有了起兵谋反争夺皇位之心,虽然他的作法有谋反之嫌,但是其却也真的可谓是身怀雄才大略之人,而且手腕强硬,如果由他继承皇位的话,必能使得国家更加的昌盛。
不过,朱允炆虽然已经有意将皇位让给朱棣,但是为了不让朱棣觉得得来容易,所以还是希望朱棣可以靠着自己的实力与努力争得皇位,这样才会更加的珍惜这得之不易的一国之君之位。
所以,朱允炆便和我的先祖刘伯温定下了一个计划,先祖刘伯温假意去投靠朱棣,帮助朱棣起兵谋反,争夺皇位,而自己也要在这段时间里,好好的领悟一下自己习得的这至关重要的天衍宝鉴,方能成事。
于是,在朱允炆和我先祖刘伯温亲手导演下,朱棣在北平起兵,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宣告打响了。
朱允炆历经将近四年的时间,终于领悟透彻了这一整部的天衍宝鉴,而靖难之役也是按照计划打了这么长时间,当朱棣的军队冲进南京皇城的时候,朱允炆一把大火烧了皇宫,自己从此人间蒸发了。
之后,没有人再见过朱允炆,各种各样的关于朱允炆归属的传说层出不穷,不过只有我先祖刘伯温知道,朱允炆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更是为了天下苍生,抛弃了一己私利,放弃了至高无上的皇位,孤独的踏上了一条阻止世间灾难的道路。
而我先祖刘伯温能做的就是,为了不辜负如此心系天下苍生的一代明君,便暗中留在了朱棣的身边,引导着朱棣做出一些正确的选择,成为一代好皇帝,才至于到后来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盛世。
在朱棣成为永乐皇帝的第五年,在我先祖的家中,改头换面,一身布衣的朱允炆出现了。
看到当初的明主,风烛残年的先祖刘伯温顿时老泪纵横,不过看到朱允炆虽然削瘦了很多,却更显神采奕奕的一张面孔,先祖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这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很多,也成长很多,也算是一种欣慰了。
两人述说了一番想念之情之后,朱允炆便提起了他在这五年来所了解到的一些事情。
确实,正如当初朱元璋所说,那个足以颠覆天下的隐患真的存在的,但是事情却远没有朱元璋所说的那么简单。
要知道,朱元璋前半生一直与大元朝为敌,在加上他偏激自负的性格,以至于对代这件事情上,便有了一种先如为主的思维方式,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带着对蒙古族人的偏见角度去看,便无法用客观的角度去思考推敲。
所以祖父朱元璋得到一些并不是很完整的消息的时候,便觉得这事情的本身,便是铁木真一手策划的。
可是试问天下之人,甚至包括天下的冤魂,有哪个是心甘情愿上杆子化成邪秽妖魔的?
入土为安,轮回转生,才是生命尽头最完美的归属,怎么可能会自己摆自己一道,不想让自己死后安生的?
再者说,历史上哪一个开国之君和他手下的军队,不是一路腥风血雨创出的天下,一将成名万骨枯,更何况是建立一个国家?
既然如此,哪一个开国之君不是满身杀戮之业障之人?哪一个死后的魂魄不是戾气滔天,足可化身为魔的?
阴间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们有掌控阴阳两界平衡的责任,对于这种死后足以构成阳间灾难的冤魂,一定会特别注意的,即使这样还出了这么可怕的疏漏,这事情本身一定颇为蹊跷了。
所以这五年的时间里,朱允炆通过各种手段,靠着天衍宝鉴上所学到的大能,对于他所质疑的问题,也展开了一番辛苦的调查,还真让他查到了一些眉目。
朱允炆说他发现了一个十分庞大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从很遥远的时代开始便已经存在,其力量,几乎可以渗透进了社会中的每一个阶层,毫不夸张的说,他拥有着可以控制整个世间发展趋势的能力,并且这个组织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匪夷所思的研究。
而让朱允炆觉得这件事情和这个组织有直接关系的是,似乎这个组织和阴间的一些人物有所勾结,恐怕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才使得铁木真和他手下二十万精英铁骑的冤魂脱离了阴间管辖这种不可能之事变为了可能。
所以朱允炆便又对这个组织展开了调查,结果还真的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便是当年铁木真起兵破金遭遇困境之时,曾经有三个游方道人毛遂自荐,为蒙古大军出谋划策,而这三个游方道人,便是来自于那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