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筹粮
安王没能及时去探访林源济,不是他不重视这件事,而是他脱不开身。
大婚在即,王府中事务很多,又被皇后临时召进宫,商议婚仪之事,因知道未来的安王妃习过武,瞧着也不像是极温顺的,怕她成亲后善妒成性,皇后便再赐下几名精挑细选的美人填充王府后院,加上日后要陆续娶进门的二名侧妃,安王府后院可谓香花齐聚,环肥燕瘦春光无限,皇后谆谆教导,嘱咐安王要雨露均沾,这样形成了习惯,日后不论是正妃还是侍妾,便没人敢要求专宠了。
等第二天午后安王想起来,打算派人去探访林源济,却得到通报,康王带着林源济亲笔书写的关于赈灾的手稿来访,兄弟俩谈了半天,最后康王帮着安王筹划出一个全新的赈灾计划,这件事很快传出去,朝臣们得知,便站在议政殿外议论纷纷,称赞康王勤勉仁德,完成自己份内政务之外还要关心灾情,如此不辞辛苦,是因为心系黎民百姓之故,不负其贤王之称!
皇帝听说后龙颜大悦,当着百官的面把康王嘉勉一番,赏赐了不少金银布帛,还有人参虫草等名贵补品药材,说是给他补补身子,不要真给累坏了。
皇后和安王得知,自然是又气又恼,皇后恨康王假仁假义利用了安王,安王则回王府把手下们一通责罚,恨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认定自己身边出了奸细,不然的话,冯正青当日所禀报之事,怎么会这样快就让康王知道,还赶在自己前面接触了林源济?
那些明里暗里的乌糟事,林雅青不用了解很多,只需要知道她和祖父拟定的方案已通过就行了。
安王实在被赈灾之事弄得头大,又值大婚当前,分身乏术精力有限,康王插进一脚说项,林源济保证自始至终跟进赈灾事宜,左右事情都要解决,有个结果总比不了了之要好,何况皇上盯着,安王也希望借助林源济的经验和能力圆满完成赈灾任务。
大婚前两天,安王终于抽空来到林宅与林源济面谈,下属们劝他不必亲自前往,只派个马车将人接来王府就是了,但有康王礼贤下士在前,林源济又不是无名之辈,安王怎么也不好那样做,他还有另外一个小心思,便亲自来了。
和康王一样,安王的礼物很丰厚,还额外送了三十匹绫罗绸缎,一堆宫制胭脂水粉,两盒圆润华丽的南珠,三盒精美首饰,指明是给林雅青的。
林廷安让朱氏去教林雅青推辞掉,林雅青却很爽快地收下了,大大方方走到前庭去谢恩。
从前的林雅青心仪安王,得皇后口头允婚之后,两人私下里曾见过两次面,安王时常派人进林府送礼物、问寒问暖,原尊心里的安王无疑是个情深意重的完美郎君,现在的林雅青却再清楚不过:都是假的!那次宫中变故是皇后所为,安王却没有阻止,可见林雅青在他心目中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小角色已经没有用处了,他还能来打赏这么多好东西,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林雅青觉得,她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不能让安王觉得自己对他的心一如从前。
两下里相见,安王毫不掩饰眼中的惊艳和欢喜,口中唤着:“青儿!”几步走到林雅青面前,伸手就要拉她。
林雅青退后两步避开,朝着安王深深一福,微笑道:“家中生了变故,父兄们有伤在身,行动不便,祖父外出多由民女陪伴,此次祖父有幸为殿下效力,民女也相随左右,身为女子,其中辛苦,想必殿下了解并体恤,给了民女这许多赏赐,却之不恭,民女权当这是辛苦多日的报酬!民女叩谢王恩!多谢安王殿下!”
安王怔了一下,尴尬道:“这个……青儿不必客气!这些本来早就要给你的,我寻过你们多次,未能寻着,还去过福来客栈,那客栈掌柜的只说你们已离开,不肯说明就在此处,不然……也是我的疏忽,让你受委屈了!”
林雅青摇头:“民女与家人在一起,不委屈!”
又笑道:“安王殿下大婚在即,听说安王妃贤惠美貌,二位侧妃也都是名门淑媛、百里挑一的人才,可喜可贺!民女这厢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安王看着林雅青如春花绽放的娇美笑容,不沾带一丝一毫的怨艾,那一双妩媚温柔、溺死人不偿命的潋滟水眸,已经不再有从前的信任和爱戴,而眼底那点淡漠和疏离,让他心里没来由地抽搐了一下,酸涩之意泛上胸腔。
不顾林家长辈在侧,安王柔声道:“青儿,有些表面上的事不必太在意,我与你之间……我们寻个地方,好好谈谈吧?”
林雅青转了转眼珠子,指着坐在一旁装木头人的林源济和林廷安、林廷佑,笑道:“安王殿下要说正事么?这个民女可不懂!民女的祖父懂,请与民女祖父说吧!民女已谢过恩,就不妨碍大人说话,这便告退!”
说完,低首垂眸后退几步,待退至门边,翩然转身而去,头都不再回一下。
安王呆站着目送她消失在门口,林源济唤了他两声才回过神。
林源济明白,安王此次来也只是走个过场,事情没什么好谈的,大致纲要都已写在纸上,不过是重复再提一遍罢了。
安王稍坐一会便离开了林宅,余下的具体事项只管交给下属去和林源济商谈。
按林源济的要求,安王先拔给五千两银子,并准备好船只、车马和人力,等候林源济需要用时召之即到。
另外,林源济负责找一些适合秋天种植的粮食蔬菜种子,又因需要大量培育明年春天播种的粮食种子,安王动用权势,将林家被封查的城外两处大田庄保了出来,还另外划出几处田庄合计四五千亩田地、几座小山林,都暂时归林源济使用。
林家人不明所以,伤病未完全痊愈的林廷安和林廷佑更是小小激动了一把,以为父亲有办法让林家重新恢复体面了,林源济却将私下里各种猜测议论的家人聚拢来,面色严肃地训戒了一通,大伙儿一颗心又沉淀下去,再没人敢乱说乱想。
林源济也不拖沓,一边做筹粮准备工作,一边便开始筹划秋种事宜。
林雅青和两位堂哥跟着祖父坐马车去城外巡看那些田庄,祖孙几个都禁不住感慨:到底还是权势好用啊,原本以为这辈子都再不能踏进自家田庄了,谁料想还有这样一个机会!
田庄已充公,看守庄园耕种田地的却还是原先那些庄户,庄头也没换人,看见老主人来了,还以为官府归还林家财产了呢,一群人赶上来磕头,林源济也不多解释,只让他们起身,将庄头们聚拢来,详细地做了些安排。
安王大婚、大办喜筵之日,林谨知、林慎知和林雅青陪同林源济来到双马镇大渡头,柳柱子已做了林谨知的长随,很快去找来柳老五,再由柳老五联系其他船户,发给他们一些银钱,由着他们按自己的路线四处去寻买粮食,不拘多少,买得粮就行,买够一定斤数有赏,越多赏得越重。
在双马镇租得一栋空宅子,让林谨知、林慎知负责留人在那里收粮,林源济只带着女扮男装的林雅青坐了柳老五的船一路南下,直到天黑才寻了个码头靠岸,林源济走出船舱,不等柳老五禀告便笑着说道:“这是永州渝镇渡头,我年轻时来过!”
柳老五钦佩道:“老大人好记性、好眼力!”
林源济叹息道:“这镇上还有两位故友呢,一晃过去许多年,不知他们可还记得我这老朽!”
柳老五虽是干粗活的,却也很会拍马屁:“老大人可一点不老,就是瘦了点而已!等养好身子,长些肉,看着就是个壮年汉子!”
林源济哈哈大笑,拍着柳老五的肩道:“这么夜了,不好去打扰人家,咱们寻个干净客栈住下,等明日一早我买些礼物带小六儿去访友,顺便询问米粮之事;你就先回去,支应家里事务,过几天我捎信回去,再来接我们!”
柳老五本想留下陪伴祖孙俩,帮着跑腿什么的也好,但他对于林源济实在是太过尊敬,林源济的话不敢不从,因而只能点头答应,第二天一早便摇船回去双马镇。
支走柳老五,祖孙俩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访友依旧要访,并托友人帮着问粮筹粮,两位故旧家族里也有许多田地,看到林源济拿出来的优良粮食种子,不禁动了心,也是信任林源济,便把家里屯积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其他乡绅地主得了号召,自然相随,倒是让祖孙俩筹到不少粮食,这些粮食数量在林雅青手上又翻了几番,就俏信回双马镇。
林谨知遵从祖父的意思,没有动用安王的人马,该派多少船只人力,只让柳老五做安排。
粮食陆续运回双马镇,交给安王的人查收,林源济和林雅青又走了几个地方,再筹得些粮食,看看离中秋节只差三几天,便回了家。
五六天时间,筹得十万斤大麦,五万斤粟米,五万斤大米,三万斤高梁,六千斤大豆,按照荒年米价计算,连同运费人工费,花银千两!
这些米粮节省着用,仅够城外灾民流民吃一个多月,却是没法惠及南边灾地的民众,林源济递信禀告安王,打算过完八月十五,安排好庄园里的育苗培种事务,便买船南下,往湖广一带去寻粮,顺路察看灾地情况,筹划明年灾区生产耕种事项,也请安王派些人手下灾区,相互配合行事。
赈灾扶农最是辛苦,没经验根本就无从入手,何况安王一开始就将赈灾之事弄得一蹋糊涂,别的人也不敢沾边,如今得了林源济这老脚鱼下去奔波,帮他收拾烂摊子,他还有什么说的?要权要人都给,要银子,只要数目合适,都给!
因而很快回应:林老大人胸襟宽阔,一心为民,令人钦佩,安王府自当全力支持!
大婚在即,王府中事务很多,又被皇后临时召进宫,商议婚仪之事,因知道未来的安王妃习过武,瞧着也不像是极温顺的,怕她成亲后善妒成性,皇后便再赐下几名精挑细选的美人填充王府后院,加上日后要陆续娶进门的二名侧妃,安王府后院可谓香花齐聚,环肥燕瘦春光无限,皇后谆谆教导,嘱咐安王要雨露均沾,这样形成了习惯,日后不论是正妃还是侍妾,便没人敢要求专宠了。
等第二天午后安王想起来,打算派人去探访林源济,却得到通报,康王带着林源济亲笔书写的关于赈灾的手稿来访,兄弟俩谈了半天,最后康王帮着安王筹划出一个全新的赈灾计划,这件事很快传出去,朝臣们得知,便站在议政殿外议论纷纷,称赞康王勤勉仁德,完成自己份内政务之外还要关心灾情,如此不辞辛苦,是因为心系黎民百姓之故,不负其贤王之称!
皇帝听说后龙颜大悦,当着百官的面把康王嘉勉一番,赏赐了不少金银布帛,还有人参虫草等名贵补品药材,说是给他补补身子,不要真给累坏了。
皇后和安王得知,自然是又气又恼,皇后恨康王假仁假义利用了安王,安王则回王府把手下们一通责罚,恨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认定自己身边出了奸细,不然的话,冯正青当日所禀报之事,怎么会这样快就让康王知道,还赶在自己前面接触了林源济?
那些明里暗里的乌糟事,林雅青不用了解很多,只需要知道她和祖父拟定的方案已通过就行了。
安王实在被赈灾之事弄得头大,又值大婚当前,分身乏术精力有限,康王插进一脚说项,林源济保证自始至终跟进赈灾事宜,左右事情都要解决,有个结果总比不了了之要好,何况皇上盯着,安王也希望借助林源济的经验和能力圆满完成赈灾任务。
大婚前两天,安王终于抽空来到林宅与林源济面谈,下属们劝他不必亲自前往,只派个马车将人接来王府就是了,但有康王礼贤下士在前,林源济又不是无名之辈,安王怎么也不好那样做,他还有另外一个小心思,便亲自来了。
和康王一样,安王的礼物很丰厚,还额外送了三十匹绫罗绸缎,一堆宫制胭脂水粉,两盒圆润华丽的南珠,三盒精美首饰,指明是给林雅青的。
林廷安让朱氏去教林雅青推辞掉,林雅青却很爽快地收下了,大大方方走到前庭去谢恩。
从前的林雅青心仪安王,得皇后口头允婚之后,两人私下里曾见过两次面,安王时常派人进林府送礼物、问寒问暖,原尊心里的安王无疑是个情深意重的完美郎君,现在的林雅青却再清楚不过:都是假的!那次宫中变故是皇后所为,安王却没有阻止,可见林雅青在他心目中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小角色已经没有用处了,他还能来打赏这么多好东西,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林雅青觉得,她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不能让安王觉得自己对他的心一如从前。
两下里相见,安王毫不掩饰眼中的惊艳和欢喜,口中唤着:“青儿!”几步走到林雅青面前,伸手就要拉她。
林雅青退后两步避开,朝着安王深深一福,微笑道:“家中生了变故,父兄们有伤在身,行动不便,祖父外出多由民女陪伴,此次祖父有幸为殿下效力,民女也相随左右,身为女子,其中辛苦,想必殿下了解并体恤,给了民女这许多赏赐,却之不恭,民女权当这是辛苦多日的报酬!民女叩谢王恩!多谢安王殿下!”
安王怔了一下,尴尬道:“这个……青儿不必客气!这些本来早就要给你的,我寻过你们多次,未能寻着,还去过福来客栈,那客栈掌柜的只说你们已离开,不肯说明就在此处,不然……也是我的疏忽,让你受委屈了!”
林雅青摇头:“民女与家人在一起,不委屈!”
又笑道:“安王殿下大婚在即,听说安王妃贤惠美貌,二位侧妃也都是名门淑媛、百里挑一的人才,可喜可贺!民女这厢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安王看着林雅青如春花绽放的娇美笑容,不沾带一丝一毫的怨艾,那一双妩媚温柔、溺死人不偿命的潋滟水眸,已经不再有从前的信任和爱戴,而眼底那点淡漠和疏离,让他心里没来由地抽搐了一下,酸涩之意泛上胸腔。
不顾林家长辈在侧,安王柔声道:“青儿,有些表面上的事不必太在意,我与你之间……我们寻个地方,好好谈谈吧?”
林雅青转了转眼珠子,指着坐在一旁装木头人的林源济和林廷安、林廷佑,笑道:“安王殿下要说正事么?这个民女可不懂!民女的祖父懂,请与民女祖父说吧!民女已谢过恩,就不妨碍大人说话,这便告退!”
说完,低首垂眸后退几步,待退至门边,翩然转身而去,头都不再回一下。
安王呆站着目送她消失在门口,林源济唤了他两声才回过神。
林源济明白,安王此次来也只是走个过场,事情没什么好谈的,大致纲要都已写在纸上,不过是重复再提一遍罢了。
安王稍坐一会便离开了林宅,余下的具体事项只管交给下属去和林源济商谈。
按林源济的要求,安王先拔给五千两银子,并准备好船只、车马和人力,等候林源济需要用时召之即到。
另外,林源济负责找一些适合秋天种植的粮食蔬菜种子,又因需要大量培育明年春天播种的粮食种子,安王动用权势,将林家被封查的城外两处大田庄保了出来,还另外划出几处田庄合计四五千亩田地、几座小山林,都暂时归林源济使用。
林家人不明所以,伤病未完全痊愈的林廷安和林廷佑更是小小激动了一把,以为父亲有办法让林家重新恢复体面了,林源济却将私下里各种猜测议论的家人聚拢来,面色严肃地训戒了一通,大伙儿一颗心又沉淀下去,再没人敢乱说乱想。
林源济也不拖沓,一边做筹粮准备工作,一边便开始筹划秋种事宜。
林雅青和两位堂哥跟着祖父坐马车去城外巡看那些田庄,祖孙几个都禁不住感慨:到底还是权势好用啊,原本以为这辈子都再不能踏进自家田庄了,谁料想还有这样一个机会!
田庄已充公,看守庄园耕种田地的却还是原先那些庄户,庄头也没换人,看见老主人来了,还以为官府归还林家财产了呢,一群人赶上来磕头,林源济也不多解释,只让他们起身,将庄头们聚拢来,详细地做了些安排。
安王大婚、大办喜筵之日,林谨知、林慎知和林雅青陪同林源济来到双马镇大渡头,柳柱子已做了林谨知的长随,很快去找来柳老五,再由柳老五联系其他船户,发给他们一些银钱,由着他们按自己的路线四处去寻买粮食,不拘多少,买得粮就行,买够一定斤数有赏,越多赏得越重。
在双马镇租得一栋空宅子,让林谨知、林慎知负责留人在那里收粮,林源济只带着女扮男装的林雅青坐了柳老五的船一路南下,直到天黑才寻了个码头靠岸,林源济走出船舱,不等柳老五禀告便笑着说道:“这是永州渝镇渡头,我年轻时来过!”
柳老五钦佩道:“老大人好记性、好眼力!”
林源济叹息道:“这镇上还有两位故友呢,一晃过去许多年,不知他们可还记得我这老朽!”
柳老五虽是干粗活的,却也很会拍马屁:“老大人可一点不老,就是瘦了点而已!等养好身子,长些肉,看着就是个壮年汉子!”
林源济哈哈大笑,拍着柳老五的肩道:“这么夜了,不好去打扰人家,咱们寻个干净客栈住下,等明日一早我买些礼物带小六儿去访友,顺便询问米粮之事;你就先回去,支应家里事务,过几天我捎信回去,再来接我们!”
柳老五本想留下陪伴祖孙俩,帮着跑腿什么的也好,但他对于林源济实在是太过尊敬,林源济的话不敢不从,因而只能点头答应,第二天一早便摇船回去双马镇。
支走柳老五,祖孙俩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访友依旧要访,并托友人帮着问粮筹粮,两位故旧家族里也有许多田地,看到林源济拿出来的优良粮食种子,不禁动了心,也是信任林源济,便把家里屯积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其他乡绅地主得了号召,自然相随,倒是让祖孙俩筹到不少粮食,这些粮食数量在林雅青手上又翻了几番,就俏信回双马镇。
林谨知遵从祖父的意思,没有动用安王的人马,该派多少船只人力,只让柳老五做安排。
粮食陆续运回双马镇,交给安王的人查收,林源济和林雅青又走了几个地方,再筹得些粮食,看看离中秋节只差三几天,便回了家。
五六天时间,筹得十万斤大麦,五万斤粟米,五万斤大米,三万斤高梁,六千斤大豆,按照荒年米价计算,连同运费人工费,花银千两!
这些米粮节省着用,仅够城外灾民流民吃一个多月,却是没法惠及南边灾地的民众,林源济递信禀告安王,打算过完八月十五,安排好庄园里的育苗培种事务,便买船南下,往湖广一带去寻粮,顺路察看灾地情况,筹划明年灾区生产耕种事项,也请安王派些人手下灾区,相互配合行事。
赈灾扶农最是辛苦,没经验根本就无从入手,何况安王一开始就将赈灾之事弄得一蹋糊涂,别的人也不敢沾边,如今得了林源济这老脚鱼下去奔波,帮他收拾烂摊子,他还有什么说的?要权要人都给,要银子,只要数目合适,都给!
因而很快回应:林老大人胸襟宽阔,一心为民,令人钦佩,安王府自当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