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楚客这边恨铁不成钢地骂醒李泰的时候,承庆殿里也有人无情地向李世民戳穿了现实。

    当李泰杀子求储的事情在大唐权贵的圈子里传开的时候,有的人选择沉默,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有的人却不愿意了。

    比如褚遂良,他出身名门望族,如今官居谏议大夫,劝谏君王是他的职责。尤其是贞观年间,劝谏之风大起的情况下,谏臣们更是尽职尽责,大有为国为民不惜死谏的态度。

    魏征便是一个表率,大唐上下谁不说一声佩服?

    如今魏征死了,但劝谏之风并未因此受到影响,尤其是皇帝陛下说出魏征一去,朕失一镜的话之后。

    很多谏臣们都拧着一股劲,希望成为皇帝陛下的一面新镜子。

    毫无疑问,褚遂良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房玄龄、萧禹等重臣逐渐年老的情况下,他在朝中的地位越发高了,大有未来大唐重臣新星的趋势。

    褚遂良本人有没有功利的想法不知道,但至少他有一颗忠心,有敢谏之心。

    听说了魏王李泰杀子求储的做法,褚遂良有些坐不住了,其他人都没有明说的情况下,他在承庆殿里提起了此事。

    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

    为什么褚遂良会知道这件事?由于百官们几乎一致的沉默,李二陛下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已经传遍权贵之间。

    泄密了!

    李世民的第一反应是如此,当时承庆殿里只有自己父子二人,这番谈话更是堪称机密,为何外人会知道?

    自己没有说出去,那么只可能是李泰了,他把这番话对外人说出去是什么意图?

    李二陛下的脸上顿时有些变了。泄露禁中之语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大忌,因此龙颜大怒,人头落地的事情不少。

    当年于志宁擅自告知太子李承乾皇帝对其评价。本是为了劝谏督促,谁知李世民得知之后勃然大怒。质问于志宁为什么泄露宫廷密语?

    后来看在于志宁为人忠厚,勤勤恳恳教导皇子的份上,且罪过本身不是很大,这才没有问罪。

    但是立储这么大的事情,承庆殿里帝王父子的谈话如今却闹得满城皆知,这就很犯忌讳了。

    尤其是当事人自己将内情泄露出去,这用心就很值得考量了。李世民认定了是李泰自己所为,所以心中难免想得更多。

    当然了。事实上李泰很冤枉,这事是谢逸干的。

    然而不管是李二陛下还是旁人,都不会想到,谢逸是凭借晋阳公主转述的几句不相干的话语,加上未卜先知的能耐,推导出这样与事实完全相符的结论。

    因为超乎正常,所以李泰注定背锅,且被李世民深深猜忌。

    褚遂良问道:“陛下,臣冒昧请问,是否确有此事?”

    李世民迟疑了。李泰那番话显然有些太冷血,他并不认同,但出于爱子之心。他本来的打算是当完全没有发生。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维护下四子的形象,加之或许他对李泰尚抱有希望,只是觉得他暂时鬼迷心窍,误入歧途。

    没想到这样素来聪慧的儿子不仅冷血,而且还很愚蠢,竟然将这天字第一号机密亲子散播出去。

    这下好了,权贵们都知道了。

    当褚遂良质问的时候,还能否认吗?当初为了维护李承乾不死,李世民欠了权贵大臣们好多。所以如今他很难理直气壮地否认,更何况是如今这般一切已经晚了的情况下。

    李世民沉默了。默认了。

    褚遂良朗声道:“陛下,臣以为魏王殿下的话大大的不妥。且虚伪至极。虎毒尚且不食子,魏王殿下此举有失仁爱。”

    何止是有失仁爱,简直就是冷血残暴,褚遂良说话已经客气了很大。

    见皇帝陛下沉默不语,褚遂良继续道:“今天为了皇位可以杀儿子,那么将来为了皇位同样可以对兄弟手足动手,甚至对陛下您……

    臣不敢妄议魏王殿下的品行,只是依理推断,当年始皇帝死后,秦二世登基残杀兄弟手足,致使秦宗室几尽消亡,秦二世而亡。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还请陛下仔细,千万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出现在我大唐。”

    褚遂良的说话的很直接,甚至有点过分,却也很诚恳,他是真的有点担心皇帝陛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决定来。

    自打几年前长孙皇后亡故之后,李二陛下似乎已经没有当年那般英明睿智,有时候甚至有些糊涂。

    尤其是涉及到子女问题的时候,对诸位皇子公主几乎是没有约束地宠爱,甚至是过度的溺爱。

    以前的废太子李承乾便是如此,结果到最后却上演了一幕东宫叛乱,险些让大唐陷入危机之中。

    这些都是钱前车之鉴,看在眼里让大臣们甚为担心,毕竟隋朝才灭亡了不过二十多年。如今朝中官员大都是在前隋做过官,目睹过当年的惨状,自然不希望悲剧重演。毕竟他们大都出身世家大族,天下总是纷乱不利于世家大族的利益。

    所以有些问题是不许要劝谏的,在李泰这件事上尤其是如此,因为这段时间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已经超过了当初的废太子李承乾。

    偏生李泰又搞出了这些幺蛾子,致使形象一落千丈,或者说本性暴露无遗,让大臣们深表担忧。

    皇室手足相残他们可以不在乎,但是一个连儿子都杀得皇帝已经具有暴君潜质,杀起大臣来还会手软吗?

    没有大臣们会喜欢残暴的皇帝,与其到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或者奋起反抗,倒不如现在就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这样平平安安,天下稳定,大家相安无事,富贵荣华,自然都乐见其成。

    所以当此之时,百官和世家勋贵们实际上已经达成了思想共识,那就是不能让魏王李泰登基。

    他过去几十年积攒的所有的威望和名声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已经被勋贵朝臣们所拒绝。

    而褚遂良德行为无意间扮演了代理人的角色,将百官和勋贵们的态度清楚地传达给了皇帝陛下!

章节目录

唐朝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尹三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尹三问并收藏唐朝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