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凤虚凰 作者:星海拾贝
分卷阅读541
关键:“殿前督检点赵匡胤赵大人追随太、祖、世宗多年,出生入死,战无不胜,乃国之栋梁。今方天下,局势动荡,北有契丹、北汉虎视眈眈,南有西蜀、后唐、吴越,南汉诸国并立,周国身处夹缝,须仁义智勇之明主方可保定基业,大展宏图。今上年幼,奸人揽权,丧乱已在眼前。此危急存亡关头非赵大人不能力挽狂澜,昔年刘关张桃园结义,关羽张飞辅佐刘备开创一方霸业,二位也是赵大人的义兄弟,何不效仿先贤拥立大哥举事,来日搏个封王拜相,荫子封妻,才是利国利民,光宗耀祖。”
王审琦和石守信这帮青年将领结为“义社十兄弟”,非常崇拜爱戴“大哥”赵匡胤,这番撺掇入木三分,直说到两个人心里去。石守信不敢擅自表态,抓耳挠腮地盯着王审琦。王审琦怕有诈,冷笑试探:“先生是梁王的同门师弟,又多蒙先皇太后恩宠,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来怕是不妥吧。”
王继恩不多话,扯开衣襟坦胸露腹,肚皮上盘踞着几道蜈蚣状的伤痕,看得旁人倒吸凉气。
“这些伤全拜我那商师兄所赐,我与他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今日来与二位谋事,既为公理也因私恨。大人们若要见疑,那在下这番苦心也无用武之地,话不投机,就此别过。”
他整顿衣衫起身离去,走到门口被王审琦叫住。
“下官只是随口说说,先生切莫当真。”
他挽住王继恩胳膊回到座上,石守信接到他的暗示,急命人重备酒席,热情款待,酒过数巡后驱退仆从,谨慎询问:“若先生方才的话果出肺腑,我等岂有不用心卖命的?事关重大,还请阁下先透个风,教我们如何行事。”
王继恩莞尔,让他们倾身靠拢,一套篡逆夺位的阴谋就这样在他舌尖上诞生了。
十来天后,开封大街小巷都在流传一首童谣:“帝出身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自然穆穆乾坤大,敢将火镜照心悬。”城中凡三尺以上童子不无会唱,商荣赵霁也听到了,又有人解析:“开口张弓是个‘弘’字,指代已故太尉赵弘殷,意思是他的子孙将得到天下。”
赵弘殷正是赵匡胤的父亲。
这预言不久分化出五花八门的版本,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日出处,点检做天子”,为此满大街的人都在疯传宋州节度使赵匡胤要造反,沸沸扬扬的传闻惊动宫闱,符太后急忙授意小皇帝召群臣公议此事,要求尽快处置赵匡胤。
商荣对流言的产生持狐疑,也提防赵匡胤和他的党羽有异心,赵霁敬重义兄为人,坚信他不会叛变,又说:“大哥的母亲妻小都在开封,他为人至孝,断不会不顾家人安危。这绝对是小人造谣中伤,意在离间君臣关系。”
防人之心不可无,商荣建议皇帝下诏召赵匡胤支身返京,假如他没反心,自会遵旨还朝,到时再设法解除他的兵权,便可平息非议,稳定人心。
这一措施十分得当,但架不住小人煽动破坏,王继恩的黑手早已伸向陈桥驿军营,散布各种消息,一会儿说小皇帝忌惮赵匡胤功高震主,想除掉他;一会儿说梁王与辽国勾结,今后要引狼入室,让虏主到开封做皇帝;一会儿又说京城内盛传赵匡胤要造反,皇帝已起疑心,打算卸磨杀驴……
流言蜚语搅得人心惶惶,赵匡胤如釜中游鱼,寝食难安,鸟尽弓藏的先例数之不尽,前人栽树后人伐木,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代新君即位,总要清理几个尾大不掉的重臣集权扬威,京城里的谣言兴许就是针对他的暗算。
他觉得:“乳臭未干的小皇帝未必有这个心智,多半是摄政王搞得鬼,可是我与赵霁有结义之情,他难道会眼睁睁看着他师父陷害我?假如不是摄政王的圈套,这些把我架在炭火上的人又是谁?”
疑神疑鬼地背了好些天芒刺,几匹来自宫中的飞骑带来点燃引线的火花。
“陛下有旨,命殿前都检点,宋州节度使赵匡胤即日还京,其余将士仍原地驻扎,不得有误。”
赵匡胤接旨时手心积满冰凉的汗水,似乎能看到不远的京城,一架雪亮的铡刀已为他开启。
第211章 王朝更迭之兵变
消息迅速传遍军营, 引发若干有形无形的骚动,人们如同暴雨来袭前的禽兽虫鱼, 无一例外沉浸在危机当中。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掌书记赵普已密谋多日,圣旨一到, 二人急忙奔入帅帐,赵匡义不言不语,上前抱住哥哥的腿放声大哭。赵匡胤明白原由,也忍不住低头垂泪,赵普见机进言:“朝中有诈,大人此一去就是羊入虎口,万万不可上当。”
赵匡胤苦道:“我知道京里有人要害我, 可皇命难违, 抗旨不尊也是杀头的罪过啊。”
赵匡义哭怨:“大哥,你为郭家出生入死,足以功标青史,却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这冤屈便是黄天也看不过去。堂堂男儿, 与其负屈而死,不如拼死一搏,咱们干脆趁着兵强马壮杀回京城,夺了皇位,不成功便成仁!”
赵匡胤唬得急忙捂住他的嘴:“贤弟不可胡言!为人臣子岂可生叛逆之心?!”
赵匡义咬牙道:“君王无道,天下伐之,大哥是响当当的英雄汉, 满朝文武谁不钦敬。古人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郭家原先也是后汉的臣子,靠造反夺得江山,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
这番话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心声,自朱温灭唐以来,天下割据,僭窃相踵,忠君思想已大大衰弱,皇位建立在强权之上,武力雄厚者皆可居之。赵匡胤身处吉凶叵测的窘境,心里能不活动?
赵普捕捉到他的异色,适时献策:“大人,三公子说得极是,昔年唐太宗也是受太子建成逼迫,无奈起事,夺得皇位后终成一代明君,大人神武过人,仁德广布,朝中武将无不以您马首是瞻,您若带头举事,不愁他们不群起响应。”
“义社十兄弟”控制了当今周国半数以上的军队,另外一些藩镇将领也多与赵匡胤交好,他在军中确实有一呼百应的能力,这大概正是惹来皇室忌惮的原因。
赵匡胤天生的红脸胀成茄色,皱眉思索片刻,猛地摇头,对赵匡义说:“不成不成!老夫人还在京城,我若举事,她岂有生路?我们不能为自个儿的性命前程担上不孝的罪名。”
赵普忙上前扯住他的袖子低语:“大人放心,前日王审琦、石守信两位将军秘密传书与我,只要大人下定决心,他二人自有办法保定尊府家小。”
这赵普早年便是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心腹,为人诡诈,擅权变,多智谋,深得赵匡胤信赖,也被他的义兄弟们推崇为军师。王继恩对朝廷官员了若指掌,明白要煽动赵匡胤叛乱,赵普是必不可少的一粒棋,教唆王审琦和石守信在京中
分卷阅读541
分卷阅读541
关键:“殿前督检点赵匡胤赵大人追随太、祖、世宗多年,出生入死,战无不胜,乃国之栋梁。今方天下,局势动荡,北有契丹、北汉虎视眈眈,南有西蜀、后唐、吴越,南汉诸国并立,周国身处夹缝,须仁义智勇之明主方可保定基业,大展宏图。今上年幼,奸人揽权,丧乱已在眼前。此危急存亡关头非赵大人不能力挽狂澜,昔年刘关张桃园结义,关羽张飞辅佐刘备开创一方霸业,二位也是赵大人的义兄弟,何不效仿先贤拥立大哥举事,来日搏个封王拜相,荫子封妻,才是利国利民,光宗耀祖。”
王审琦和石守信这帮青年将领结为“义社十兄弟”,非常崇拜爱戴“大哥”赵匡胤,这番撺掇入木三分,直说到两个人心里去。石守信不敢擅自表态,抓耳挠腮地盯着王审琦。王审琦怕有诈,冷笑试探:“先生是梁王的同门师弟,又多蒙先皇太后恩宠,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来怕是不妥吧。”
王继恩不多话,扯开衣襟坦胸露腹,肚皮上盘踞着几道蜈蚣状的伤痕,看得旁人倒吸凉气。
“这些伤全拜我那商师兄所赐,我与他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今日来与二位谋事,既为公理也因私恨。大人们若要见疑,那在下这番苦心也无用武之地,话不投机,就此别过。”
他整顿衣衫起身离去,走到门口被王审琦叫住。
“下官只是随口说说,先生切莫当真。”
他挽住王继恩胳膊回到座上,石守信接到他的暗示,急命人重备酒席,热情款待,酒过数巡后驱退仆从,谨慎询问:“若先生方才的话果出肺腑,我等岂有不用心卖命的?事关重大,还请阁下先透个风,教我们如何行事。”
王继恩莞尔,让他们倾身靠拢,一套篡逆夺位的阴谋就这样在他舌尖上诞生了。
十来天后,开封大街小巷都在流传一首童谣:“帝出身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自然穆穆乾坤大,敢将火镜照心悬。”城中凡三尺以上童子不无会唱,商荣赵霁也听到了,又有人解析:“开口张弓是个‘弘’字,指代已故太尉赵弘殷,意思是他的子孙将得到天下。”
赵弘殷正是赵匡胤的父亲。
这预言不久分化出五花八门的版本,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日出处,点检做天子”,为此满大街的人都在疯传宋州节度使赵匡胤要造反,沸沸扬扬的传闻惊动宫闱,符太后急忙授意小皇帝召群臣公议此事,要求尽快处置赵匡胤。
商荣对流言的产生持狐疑,也提防赵匡胤和他的党羽有异心,赵霁敬重义兄为人,坚信他不会叛变,又说:“大哥的母亲妻小都在开封,他为人至孝,断不会不顾家人安危。这绝对是小人造谣中伤,意在离间君臣关系。”
防人之心不可无,商荣建议皇帝下诏召赵匡胤支身返京,假如他没反心,自会遵旨还朝,到时再设法解除他的兵权,便可平息非议,稳定人心。
这一措施十分得当,但架不住小人煽动破坏,王继恩的黑手早已伸向陈桥驿军营,散布各种消息,一会儿说小皇帝忌惮赵匡胤功高震主,想除掉他;一会儿说梁王与辽国勾结,今后要引狼入室,让虏主到开封做皇帝;一会儿又说京城内盛传赵匡胤要造反,皇帝已起疑心,打算卸磨杀驴……
流言蜚语搅得人心惶惶,赵匡胤如釜中游鱼,寝食难安,鸟尽弓藏的先例数之不尽,前人栽树后人伐木,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代新君即位,总要清理几个尾大不掉的重臣集权扬威,京城里的谣言兴许就是针对他的暗算。
他觉得:“乳臭未干的小皇帝未必有这个心智,多半是摄政王搞得鬼,可是我与赵霁有结义之情,他难道会眼睁睁看着他师父陷害我?假如不是摄政王的圈套,这些把我架在炭火上的人又是谁?”
疑神疑鬼地背了好些天芒刺,几匹来自宫中的飞骑带来点燃引线的火花。
“陛下有旨,命殿前都检点,宋州节度使赵匡胤即日还京,其余将士仍原地驻扎,不得有误。”
赵匡胤接旨时手心积满冰凉的汗水,似乎能看到不远的京城,一架雪亮的铡刀已为他开启。
第211章 王朝更迭之兵变
消息迅速传遍军营, 引发若干有形无形的骚动,人们如同暴雨来袭前的禽兽虫鱼, 无一例外沉浸在危机当中。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掌书记赵普已密谋多日,圣旨一到, 二人急忙奔入帅帐,赵匡义不言不语,上前抱住哥哥的腿放声大哭。赵匡胤明白原由,也忍不住低头垂泪,赵普见机进言:“朝中有诈,大人此一去就是羊入虎口,万万不可上当。”
赵匡胤苦道:“我知道京里有人要害我, 可皇命难违, 抗旨不尊也是杀头的罪过啊。”
赵匡义哭怨:“大哥,你为郭家出生入死,足以功标青史,却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这冤屈便是黄天也看不过去。堂堂男儿, 与其负屈而死,不如拼死一搏,咱们干脆趁着兵强马壮杀回京城,夺了皇位,不成功便成仁!”
赵匡胤唬得急忙捂住他的嘴:“贤弟不可胡言!为人臣子岂可生叛逆之心?!”
赵匡义咬牙道:“君王无道,天下伐之,大哥是响当当的英雄汉, 满朝文武谁不钦敬。古人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郭家原先也是后汉的臣子,靠造反夺得江山,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
这番话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心声,自朱温灭唐以来,天下割据,僭窃相踵,忠君思想已大大衰弱,皇位建立在强权之上,武力雄厚者皆可居之。赵匡胤身处吉凶叵测的窘境,心里能不活动?
赵普捕捉到他的异色,适时献策:“大人,三公子说得极是,昔年唐太宗也是受太子建成逼迫,无奈起事,夺得皇位后终成一代明君,大人神武过人,仁德广布,朝中武将无不以您马首是瞻,您若带头举事,不愁他们不群起响应。”
“义社十兄弟”控制了当今周国半数以上的军队,另外一些藩镇将领也多与赵匡胤交好,他在军中确实有一呼百应的能力,这大概正是惹来皇室忌惮的原因。
赵匡胤天生的红脸胀成茄色,皱眉思索片刻,猛地摇头,对赵匡义说:“不成不成!老夫人还在京城,我若举事,她岂有生路?我们不能为自个儿的性命前程担上不孝的罪名。”
赵普忙上前扯住他的袖子低语:“大人放心,前日王审琦、石守信两位将军秘密传书与我,只要大人下定决心,他二人自有办法保定尊府家小。”
这赵普早年便是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心腹,为人诡诈,擅权变,多智谋,深得赵匡胤信赖,也被他的义兄弟们推崇为军师。王继恩对朝廷官员了若指掌,明白要煽动赵匡胤叛乱,赵普是必不可少的一粒棋,教唆王审琦和石守信在京中
分卷阅读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