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作者:伐开心要吃糖
分卷阅读518
不否认这一点,“大概是得意忘形了。自从成亲以后事事都顺心,上头娘不怎么管他们,下边没有小妾闹心,身边还没有嫂子小姑子来对比着,平时和怀瑾恩恩爱爱的,太顺遂了。”呦呦总结陈词。
陶陶沉吟了一会儿,点头,“的确,听下人说,怀瑾媳妇最近连给娘早晚请安来都懈怠了。”
谭丽娘人随和可亲,从来不给媳妇们立规矩。可是即便如此,苏晨成亲这么多年,除了怀着两个孩子月份最大的时候,没有一天耽误过。虽然不用伺候用饭午睡,但是每日早晚过来正院同谭丽娘说说话解解闷,也很让人高兴。
反观怀瑾媳妇,不如苏晨良多。到底是底蕴浅薄,跟老牌的京城世家没法比。
花易岩找人看了黄历,将启程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十二这日。在此之前,呦呦在三月初六的日子开了春宴,谭丽娘带着宋氏去赴宴,呦呦和陶陶冷眼旁观了一阵,发现宋氏比之前收敛多了,手脚都麻利了很多,姐妹二人这才点头,觉得放心多了。
之后的日子里,呦呦和陶陶满京城地搜罗好东西送到花家去,让谭丽娘整理好装箱,等到日子的时候送到船上去。
呦呦和陶陶鉴于宋氏在春宴上的良好表现,搜罗到了好东西以后也送一份给她。
四月十二日,花易岩带着谭丽娘先坐马车到通州,然后再上船南下。花易岩陪着谭丽娘一路走一路玩,在六月二十那日到达广州。
一个月后,花易岩从广州回来,带回了大皇子写给皇上的奏折,以及怀宇苏晨写给萧沐仁的书信。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六天,今年就结束了,回头翻翻日历,日更了八个月,240天啦,我是不是很棒?
☆、第二四一章
第二四一章
花易岩从广州回来的时候带了大皇子的奏折和信件给皇上, 奏折很简短, 主要讲述大皇子在广州练水军的过程和目前水军的成就,都是官话和套话, 皇上大概看了一眼就交给太监收起来归档了。
等到没人的时候,皇上才拆开大皇子的信件看起来。相比较十分简短的奏折,这封信就厚实多了。皇上拆开一看, 起码有十多页。
信中大皇子简短地将他在广州的生活起居讲述了一遍, 重点讲述了关于训练水军的步骤和方法,将水军现在的状况、最近几次的历练演习、未来的发展规划等都一一地写下来给皇上看,甚至还说了些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 以及他在其中的调节和拉拢打压。
皇上捏着信纸,看得很满意,含笑点头,果然出去历练一番才有长进, 这军事布局、官场龌龊都能看懂了,不错。
皇上抚着胡须接着往后看,看到最后一页先是诧异了一会儿, 然后呵呵地笑出声来,心想不愧是朕的儿子, 这要回京的借口说的都冠冕堂皇的,瞧瞧前头这十多页的铺垫, 他早就应该想到这个结果的。
皇上在心底算了算,大皇子离京也有两年多快三年了,是得让人回来了。
花易岩除了带回了大皇子的奏折和信件回来, 还带了怀宇和苏晨写给萧沐仁的信件,信里面的关于海军的内容里,有很大部分和大皇子写的类似,甚至比大皇子写的更详细,毕竟苏晨才是真正的主帅。
萧沐仁拿着信仔细看着,苏晨说广东的水军素质上要比天津的好很多,毕竟是南方人,从小在水里河里泡着,听说不少人从会走开始就会游泳,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苏晨还说,大皇子到了广州后安下心来做了几件实事,历练的不错,眼光格局比原来好太多。而怀宇则说的更加直白,大皇子有了军事上的历练,对于官场又有了几分感悟,怕是很快要回京城了,让花易岩和萧沐仁早作准备。
几个男人们拿着从广州来的信低声商议着,陶陶和呦呦则拿着谭丽娘的信件看着,谭丽娘的信上主要是报平安,然后埋怨怀宇和苏晨对孩子们不管不问,搞得贝贝都像个疯丫头了。但是字里行间中还是能看出来,谭丽娘对这种儿孙绕膝的生活的喜爱。
信里头还附了一张谭禾写的信件和画的画,除了能从裙子和长头发以及头花上看出来是个女孩子之外,完全看不出那是他的妹妹贝贝。
姐妹俩捧着那张画正嘻嘻地笑着看着,冷不丁听到花易岩开口问话,“陶陶、呦呦,你们也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啊?”姐妹俩一起茫然地抬头,“什么看法?”
花易岩这才想起来,呦呦他们还没看到怀宇和苏晨写来的信呢,就示意怀瑾把信送过去。怀瑾拿着信给他的姐姐送过去,将正在准备茶水点心的宋氏拉住,让她坐下来也听一听,“这些事不急着做,你听听姐姐们怎么说。”
于是陶陶和呦呦带着宋氏一起看信,呦呦看的快,一目十行地看完后交给陶陶和宋氏,自己端起茶杯来喝茶,沉吟了片刻后,又重新拿过宋氏也已经看完的信纸,仔仔细细地重新看了一遍。
陶陶没有说话,看着呦呦,她自认为在这些事上理解的不如呦呦透彻,因此不敢轻易说话。而坐在她身边的宋氏更是轻易不敢开口,她虽然也看书,可是真正参与进来却是头一次。
而且,宋氏心里其实还挺吃惊的,她一直觉得她在娘家时已经很宽松了,别的闺阁小姐平日只能读一读“女四书”“女论语”,她的父亲却同意她看一看邸报、读一些史书。
可是令她没有想到,花家竟然更开放,居然同意女子也参与进来,而且看公爹的样子,似乎十分重视两位姐姐的意见。难怪刚刚自己忙前忙后的时候,怀瑾会皱起眉头。
宋氏坐在一旁,突然想起刚定亲时怀瑾带着她去拜访二姐姐时的情形。那位嫁给了二品将军的呦呦姐姐告诉她:像花家、萧家这样的人家,娶妻不止娶德、容,更是娶头脑,所谓“贤妻”不止在内宅。
宋氏正思索间,呦呦第二遍信已经看完了,将信纸重新叠好装进信封里放到手边的小几上,转头看向陶陶,“姐,你觉得呢?”
陶陶知道呦呦这是谦让自己,心底舒服,但是让她说还真说不出来什么大道理,只能再回想一遍怀宇信里的话,斟酌着开口道:“我对这上头的事不明白,但是我知道有句古话叫‘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说到这儿陶陶转头看一眼宋氏,“是这么说的吧?”
宋氏没想到陶陶会一上来就问她,“啊”了一声点头,“是这两个词儿。”
陶陶得了答应转回头继续说话去了,“算上苏家、宋家,咱们五家六个姓的人其实都已经拴在了同一条绳子上,躲不开了,现在的想法就是,尽量拧成一股绳往一块儿使劲儿吧。”
花易岩、孟许等人点头,的确是这样,虽然说各家都有各自的生活
分卷阅读518
分卷阅读518
不否认这一点,“大概是得意忘形了。自从成亲以后事事都顺心,上头娘不怎么管他们,下边没有小妾闹心,身边还没有嫂子小姑子来对比着,平时和怀瑾恩恩爱爱的,太顺遂了。”呦呦总结陈词。
陶陶沉吟了一会儿,点头,“的确,听下人说,怀瑾媳妇最近连给娘早晚请安来都懈怠了。”
谭丽娘人随和可亲,从来不给媳妇们立规矩。可是即便如此,苏晨成亲这么多年,除了怀着两个孩子月份最大的时候,没有一天耽误过。虽然不用伺候用饭午睡,但是每日早晚过来正院同谭丽娘说说话解解闷,也很让人高兴。
反观怀瑾媳妇,不如苏晨良多。到底是底蕴浅薄,跟老牌的京城世家没法比。
花易岩找人看了黄历,将启程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十二这日。在此之前,呦呦在三月初六的日子开了春宴,谭丽娘带着宋氏去赴宴,呦呦和陶陶冷眼旁观了一阵,发现宋氏比之前收敛多了,手脚都麻利了很多,姐妹二人这才点头,觉得放心多了。
之后的日子里,呦呦和陶陶满京城地搜罗好东西送到花家去,让谭丽娘整理好装箱,等到日子的时候送到船上去。
呦呦和陶陶鉴于宋氏在春宴上的良好表现,搜罗到了好东西以后也送一份给她。
四月十二日,花易岩带着谭丽娘先坐马车到通州,然后再上船南下。花易岩陪着谭丽娘一路走一路玩,在六月二十那日到达广州。
一个月后,花易岩从广州回来,带回了大皇子写给皇上的奏折,以及怀宇苏晨写给萧沐仁的书信。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六天,今年就结束了,回头翻翻日历,日更了八个月,240天啦,我是不是很棒?
☆、第二四一章
第二四一章
花易岩从广州回来的时候带了大皇子的奏折和信件给皇上, 奏折很简短, 主要讲述大皇子在广州练水军的过程和目前水军的成就,都是官话和套话, 皇上大概看了一眼就交给太监收起来归档了。
等到没人的时候,皇上才拆开大皇子的信件看起来。相比较十分简短的奏折,这封信就厚实多了。皇上拆开一看, 起码有十多页。
信中大皇子简短地将他在广州的生活起居讲述了一遍, 重点讲述了关于训练水军的步骤和方法,将水军现在的状况、最近几次的历练演习、未来的发展规划等都一一地写下来给皇上看,甚至还说了些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 以及他在其中的调节和拉拢打压。
皇上捏着信纸,看得很满意,含笑点头,果然出去历练一番才有长进, 这军事布局、官场龌龊都能看懂了,不错。
皇上抚着胡须接着往后看,看到最后一页先是诧异了一会儿, 然后呵呵地笑出声来,心想不愧是朕的儿子, 这要回京的借口说的都冠冕堂皇的,瞧瞧前头这十多页的铺垫, 他早就应该想到这个结果的。
皇上在心底算了算,大皇子离京也有两年多快三年了,是得让人回来了。
花易岩除了带回了大皇子的奏折和信件回来, 还带了怀宇和苏晨写给萧沐仁的信件,信里面的关于海军的内容里,有很大部分和大皇子写的类似,甚至比大皇子写的更详细,毕竟苏晨才是真正的主帅。
萧沐仁拿着信仔细看着,苏晨说广东的水军素质上要比天津的好很多,毕竟是南方人,从小在水里河里泡着,听说不少人从会走开始就会游泳,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苏晨还说,大皇子到了广州后安下心来做了几件实事,历练的不错,眼光格局比原来好太多。而怀宇则说的更加直白,大皇子有了军事上的历练,对于官场又有了几分感悟,怕是很快要回京城了,让花易岩和萧沐仁早作准备。
几个男人们拿着从广州来的信低声商议着,陶陶和呦呦则拿着谭丽娘的信件看着,谭丽娘的信上主要是报平安,然后埋怨怀宇和苏晨对孩子们不管不问,搞得贝贝都像个疯丫头了。但是字里行间中还是能看出来,谭丽娘对这种儿孙绕膝的生活的喜爱。
信里头还附了一张谭禾写的信件和画的画,除了能从裙子和长头发以及头花上看出来是个女孩子之外,完全看不出那是他的妹妹贝贝。
姐妹俩捧着那张画正嘻嘻地笑着看着,冷不丁听到花易岩开口问话,“陶陶、呦呦,你们也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啊?”姐妹俩一起茫然地抬头,“什么看法?”
花易岩这才想起来,呦呦他们还没看到怀宇和苏晨写来的信呢,就示意怀瑾把信送过去。怀瑾拿着信给他的姐姐送过去,将正在准备茶水点心的宋氏拉住,让她坐下来也听一听,“这些事不急着做,你听听姐姐们怎么说。”
于是陶陶和呦呦带着宋氏一起看信,呦呦看的快,一目十行地看完后交给陶陶和宋氏,自己端起茶杯来喝茶,沉吟了片刻后,又重新拿过宋氏也已经看完的信纸,仔仔细细地重新看了一遍。
陶陶没有说话,看着呦呦,她自认为在这些事上理解的不如呦呦透彻,因此不敢轻易说话。而坐在她身边的宋氏更是轻易不敢开口,她虽然也看书,可是真正参与进来却是头一次。
而且,宋氏心里其实还挺吃惊的,她一直觉得她在娘家时已经很宽松了,别的闺阁小姐平日只能读一读“女四书”“女论语”,她的父亲却同意她看一看邸报、读一些史书。
可是令她没有想到,花家竟然更开放,居然同意女子也参与进来,而且看公爹的样子,似乎十分重视两位姐姐的意见。难怪刚刚自己忙前忙后的时候,怀瑾会皱起眉头。
宋氏坐在一旁,突然想起刚定亲时怀瑾带着她去拜访二姐姐时的情形。那位嫁给了二品将军的呦呦姐姐告诉她:像花家、萧家这样的人家,娶妻不止娶德、容,更是娶头脑,所谓“贤妻”不止在内宅。
宋氏正思索间,呦呦第二遍信已经看完了,将信纸重新叠好装进信封里放到手边的小几上,转头看向陶陶,“姐,你觉得呢?”
陶陶知道呦呦这是谦让自己,心底舒服,但是让她说还真说不出来什么大道理,只能再回想一遍怀宇信里的话,斟酌着开口道:“我对这上头的事不明白,但是我知道有句古话叫‘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说到这儿陶陶转头看一眼宋氏,“是这么说的吧?”
宋氏没想到陶陶会一上来就问她,“啊”了一声点头,“是这两个词儿。”
陶陶得了答应转回头继续说话去了,“算上苏家、宋家,咱们五家六个姓的人其实都已经拴在了同一条绳子上,躲不开了,现在的想法就是,尽量拧成一股绳往一块儿使劲儿吧。”
花易岩、孟许等人点头,的确是这样,虽然说各家都有各自的生活
分卷阅读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