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弘农郡恢复了平静,括户一事有条不紊地进行,圣人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纵然醒了过来,他也经常喊着梁王、齐王还有怀献太子的乳名,以及穆皇后的闺名。唯有很少的时候,他才能认出给他侍奉汤药的人是他的长子秦恪,每当这时候,他就会一遍遍地说着愧疚,也不知是说给长子听的,还是说给早已不在的次子听的。

    他一生强硬,打落牙齿也要活血吞,纵然心中痛得厉害,也不会流露半丝软弱。伴随着岁月流逝,年龄增长,纵偶有一丝疲惫,也没让秦恪看到过。如今亲眼见到父亲苍老,终于明白圣人为什么提前交代后事的秦恪悲从中来,也不管圣人喊的是谁,一遍遍地应着“我在”,却无力挽回那只曾经温暖有力,如今覆满皱纹的手滑落,再怎么捂紧,也没办法让这只手恢复一丝半点的温度嫡女悍妃:杠上邪魅王爷。

    秦恪嚎啕大哭,匡敏踉跄几步,好容易稳住,急急命人宣御医。

    御医们匆匆赶来,一见这等情况,心中叫苦,却不能退缩,装模作样地诊断了一阵子后,悲痛地宣布,皇帝驾崩了。

    秦恪一听,更是悲从中来,好在沈曼和秦琬来得快,一边劝慰秦恪,一边传令,后宫自不消说,重臣们也要通知,侍卫们更是不能落下。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侍卫维持秩序,以免生出什么乱子。

    沉闷缓慢的钟声响彻整个长安,城门被彻底封锁,百姓尚有些茫然,达官显贵之家已经忙碌起来,连夜赶制素服。

    就在这深秋的尽头,统治了出来,那么就对不起了。

    秦恪悲伤非常,秦琬对圣人的逝去同样异常悲痛,这其中又掺杂着许多的惶恐不安没有圣人的指导,偌大帝国肩负在她的身上,她该何去何从再说了,正因为有圣人的铁腕压制,威信作保,她插手朝政,才能没遇到太多的阻力。如今圣人离世,她该怎样坚持本心,更多地为百姓谋福,而不是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殚精竭虑,偏离原本的道路

    父女俩对圣人的孝心,不仅体现在了葬仪上,也体现在了对圣人庙号、谥号的精益求精上。

    皇室成员一般都被供奉在太庙中,享受皇家香火。皇帝死后,虽有家庙祭祀,但皇室一代代传承下去,若是每个皇帝都建一座家庙,祭祀上未免麻烦许多。故许多皇帝的家庙,几代之后就会被毁去,并入太庙之中,称之为“祧”。唯有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君王,才会被追上庙号,后世子孙永世祭祀。

    论文,圣人在位期间,推行科举,唯才是举。前朝世家纷纷投效,本朝世家、勋贵子弟得重用,寒门子弟也多有得臻高位的,一扫前朝“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豪门”的情状,给庶族提供了一条出路。朝堂诸多人才,不说个个都有宰辅之资,却各司其职,多有才德出众之辈,考评功绩,光是能进名臣录的就有数十位。

    论武,圣人率大军平定江南,一统天下,不过二十许。他当政之时,外有柔然之祸,内有废太子之乱。除却这两场近乎倾国的祸事之外,还有江南之乱,以及其余几王的叛乱,皆被圣人一一平定。不仅如此,在他执政期间,平吐谷浑,定百济,并交趾,开疆拓土,功勋不世。

    这样的功绩,遍数历代君王,也难寻几个能与之媲美的,自然要定庙号,永世祭祀。

    凭心而论,朝臣对秦恪的心思还是拿捏得很准的,加上圣人处事公允,臣子们也多有感念。因此,宗正寺、礼部等拟定的方案,字眼一个比一个好听,排名第一得就是“世宗”,意为“不祧之宗”,即不用并入祧庙的祖先。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文臣,因为没有性命威胁的缘故,那都是有脊梁的,一个个腰杆子挺得笔直魔君在上:爱妃不承欢最新章节。能给圣人这个庙号,可见圣人做得多好,但秦恪有意见。

    秦恪不仅是个大孝子,还是个文人,喜欢咬文嚼字不说,对“礼”也特别看重。他一看到“世宗”打头,脸色立刻就不好看了,把折子一甩,怒道:“他们这是什么意思世宗莫不是在讥讽先帝”

    “世宗”一号,非但有“不祧之宗”的意思,还有“世系转移”之意。简而言之,便是统绪由此开始。说得简单点,那就是,这张龙椅,本来不该由你来坐的,再往深里想,那就是用一些本不该用的手段来夺得帝位了。譬如汉世宗,世人往往更熟悉他的谥号,汉武帝。景帝本来都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结果呢,刘荣被废,刘彻当了太子。馆陶公主和王夫人的约定,毫无疑问,被人诟病了千年。

    按理说,圣人得位之正,是毫无疑问的。废太子倒行逆施,把江山交给他,也就没有如今的大夏了。但无论如何,嫡次子终究不是嫡长子,圣人底气足,心里的刺一会儿就抚平了,秦恪却看得很重。故他一摔折子,张华就立刻使了个眼色,命人去喊秦琬来救火。

    张华是内侍省的少监,地位仅在匡敏之下,秦琬第一次回京,便是张华领的他们。在沈曼的有意经营和张华的刻意靠拢之下,双方合作得还不错。理所当然地,匡敏退下了,张华便了,您要追先帝为仁宗,朝臣们定是不会答应的。孝宗恐怕也不成,中宗、高宗固然不错,却也及不上世宗啊”

    秦恪纠结了一下,觉得秦琬说得也对。

    先帝为了穆皇后,曾经忤逆过太宗;也曾处死、流放了亲生儿子。仁宗、孝宗这两个庙号,基本上是不要想了。至于中宗,大夏还没多少代呢,怎么就中兴之君了高宗、英宗又更差一些,算来算去,还是就世宗好

    不对,不是世宗,应该是世祖

    大孝子秦恪被女儿说服,思忖片刻,又问:“那谥号呢世祖武皇帝”一想到圣人,首先想到得就是他平定江南的功绩。

    “还是文皇帝吧”秦琬早就打好了腹稿,“文治武功,文治在前,先帝将科举制度彻底定了下来,在位三十余年,开科取士千余人,官至六部尚书的就有十余个,各地郡守不计其数,天下举子都念着先帝的恩德。再说了,太宗是武皇帝,汉世宗也是武皇帝,咱们追先帝为武皇帝,未免不美。”

    秦琬此言深得秦恪之心,故他不住点头:“还是裹儿想得周到,就这样吧”本打算拿朱笔裁定,发现因为圣人过世,暂时换了蓝笔。想了想,还是没批,而是取了下一本奏折,才一打开,脸色又是铁青:“这帮小人欺人太甚”

章节目录

女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微云疏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云疏影并收藏女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