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冬天来了,法国松了一口气,这个季节的地中海地区,明显不适合作战。温暖多雨的冬天,对于行军打仗来说,实在是要命的事情。至于面对大西洋方向的海域,冬天来了就更让人放心了,动不动就是大雾天气,风高浪急的,这个季节很少会有人从海面上攻打过来。
驻扎在西班牙的大明军队,现在对法国来说是最现实的威胁。好在有比利牛斯山脉这道天险,法**队抢占了主要的山口,对可能即将来犯之敌,必将给以迎头痛击。
当然了,这是法国内部的说法,实际上法**方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就算有比利牛斯山脉为天险又如何?没有强大的海军,没有坚固的海防,就法国这个地形,人家随便从哪里登陆,法军也只能被动迎战。至于说到气候,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俄罗斯人和拿破仑表示不能认同。)
孔代在西班牙的惨败,给法军的打击太大了。绝对优势的兵力之下,明军不过是一次反击,整个联军就崩溃了。其中值得总结的经验很多,可以肯定的是,大明陆军装备和战术都全面超越了这个时代。尤其是其军队的素质,更不是这个时代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可以比拟的。
这种悲观情绪,很自然的传进了路易十四的耳朵里。这个专治的君主为此非常苦恼,几次找来皮埃尔,寻求和谈的可能性。皮埃尔告诉路易十四,别的国家或许可以有何谈的可能,法兰西帝国很难了。这就是背叛的代价,当初皮埃尔再三劝说,路易十四都没有进去。执意要跟大明叫板,甚至一度认为,法军的战斗力已经赶上了大明。现在看来,就是笑话。
法军名将蒂雷纳被招进宫内。询问关于这场战争的走向。面对皇帝的质询,蒂雷纳只能苦涩的表示,尽量争取与大明和谈吧。哪怕多争取一天的时间也是好的,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在敌人登陆的时候。发起最猛烈的一击。但是现在这个战术很难实施,因为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登陆。考虑到法军的实际情况,稳妥的办法就是集中一个重兵集团,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等待明军的登陆。然后进行一次本土上的决战。处处布放等于没有防备。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明军太过强大了,兵力少了不起任何作用。
就眼下的战局来分析,蒂雷纳主张主力云集法国中部,比利牛斯山脉方向反而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因为地形的缘故,明军也不可能派出大军来攻打那个方向,因为后勤补给肯定要出问题的,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了,现在的明军作战有很明显的特点,对后勤非常依赖。这一点。看看明军在西班牙登陆之后就能明白,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做战争准备。蒂雷纳还指出,这种站前周密准备,不动则已,一动则雷霆一击的战术,充分体现了明军的作战思想。同时还指出,经过情报人员的观察发现,明军的军队纪律和士兵素质,远远高于当今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他们或许身体不如欧洲士兵强壮,但是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则是顶尖的。
毫无疑问。这是长期坚持训练的结果,或者这么说,明军的更专业。
蒂雷纳说这个话是有根据的,现在的法国采用的装备。都是大明采购和法国山寨的枪炮。甚至连步兵操典,都是从大明山寨来的。当然了,这个步兵操典来来路,就不能明说了。总而言之,法军能在欧洲横行,主要靠的就是大明先进的装备。以及战术上的山寨。线性队列,排队枪毙战术,集中使用大炮等等,都是明军玩剩下的东西,法军学过来了。
这些学习,都是在友好期间,通过各种关系做到的。那个时候,大明对法国的约束不那么严格,即便是线膛的米尼步枪,法国都买了回来。如果不是膛线因为钢材的质量不行,很难达到要求,法军甚至都要大规模的装备米尼步枪。(钢材达不到要求,膛线打几十下就废)
路易十四采纳了蒂雷纳的建议,纠集一个多达三十万兵力的重兵集团,同时在沿海各地容易登陆的地区,设立哨所,准备人手,及时传递信息。问题是,他把这些事情交给了安茹公爵去做。战术上因为法国的地形缘故,坚壁清野很难做到。因为真的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登陆,只能耐心的等待。
就在法军无奈的等待之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大明帝国非洲军团开启了一次登陆作战,目标是重要城市伊斯坦布尔。
因为地形的缘故,这一次作战明军丝毫没有站前掩饰的意思。舰队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海域,海面上有条舢板都撞沉了去。三天之后,海面上出现了遮天蔽日的船队,一共三个步兵师,在海军战舰的掩护下,进行登陆作战。
为什么不选择走陆地呢?道理很简单,后勤补给的问题没法解决。不是大明生产不出来,而是你走陆地怎么运啊?不可能放着地中海不用,去走陆地运输。这就是明清两朝,放着海运不用走漕运一样。说到漕运,提一句 ,不是不知道海运好,而是漕运牵扯太大。利益关系太过复杂,这里不多说了。
明军的登陆地点选在了恰纳卡莱,这里面对地中海,本身就有港口。登陆的过程极为顺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舰炮的轰击之下,抵抗仅仅吃持续了一天就崩溃了。登陆之后的明军,沿着海峡推进,彻底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巡洋舰队穿过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盘踞在此的敌军船只和舰队,遭遇灭顶之灾,不投降就击沉。但是在这片海域内,海军意外的没有俘获一艘大一点的船只,尽管土耳其人的装备落后,战舰也就是垃圾,但是他们的却一直在战斗。一周之后,登陆明军在班德尔马击溃了三万土军,扫清了向前的障碍。
嘴里叼着一支卷烟,张广德眯着眼睛,站在战舰的甲板上,指着海岸上的那座城市道:“看见没有,那就是伊斯坦布尔,欧洲人更愿意叫君士坦丁堡。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的军事重镇,历史上这个城市发生过多次激战。十字军东征期间,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都浸透了鲜血。”
陈平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看着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难怪父亲给非洲军团的指令很明确,占领这里,并且是长期占领。这一片海域,在大明出版的地理上很明确的指出,黄金水道!
现在,这里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占领这里之后,两个国家之间就算结下死仇。这一点,陈平不介意,张广德也不介意,大明似乎也没人介意这个所谓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现在的大明思维就是,好的地方就该抢过来。很奇葩的逻辑,但是人人都觉得应该这样。
战舰猛烈的颤抖,在甲板上捂着耳朵都难以承受巨响的轰鸣。明军对于作战的目的好不掩饰,土耳其军队的防御也非常的明确。就是坚守这个城市,让敌人的血流干。
“说非洲军团下达了命令,城破之后的三天内,宪兵不会出现。”陈平很平静的一句话,张广德却非常沉重的点点头:“是啊,很残酷!但这也是没道理可讲的事情,为了守住这个城市,土军至少集结了三十万人。我军骑兵和步兵加起来,也就是十五万人。这么多兵力,后勤补给只能尽量就地解决了。”
炮火将登陆的海滩打成了一片火海,沿岸所有军事目标,都遭到了炮火的洗礼。为了这次战斗,明军投入了新式巡洋舰十六艘,老式风帆战舰五十艘,运输船只上艘。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最近在地中海地区各港口抢来的。
“不知道法国人知道我们在巴尔干登陆,会作何感想?”张广德多少有点郁闷,本来他更希望能先打法国的,但是经过仔细的站前谋划,还是决定先打伊斯坦布尔。占领这里之后,迫使奥斯曼土耳其投降,明年再收拾法国不迟。
总而言之,这一场战争,至少要持续两年。到时候整个欧洲都将在大明的刺刀面前卑躬屈膝,大明将迎来一个最辉煌的时期。
登陆的小船靠岸了,炮火停止了,突击的士兵背着装备,奋力的往岸上奔跑。轰轰轰,零星的炮火响了,这是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还在在战斗。可惜的是,这些军队的武器太落后了,残存的大炮很快被递进射击的风帆舰队用大炮敲掉。
登陆之后的部队,立刻向四周拓展,建立一个稳固的占线。海面上的运输船上,丢下来一块又一块的预制件,一条简单的栈桥在工兵熟练的忙碌中成形。这么多军队,单单是消耗的弹药,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没有码头肯定不行。
“看来我们只要在船上呆三天的,等到城破之时,我们进皇宫痛饮。”
冬天来了,法国松了一口气,这个季节的地中海地区,明显不适合作战。温暖多雨的冬天,对于行军打仗来说,实在是要命的事情。至于面对大西洋方向的海域,冬天来了就更让人放心了,动不动就是大雾天气,风高浪急的,这个季节很少会有人从海面上攻打过来。
驻扎在西班牙的大明军队,现在对法国来说是最现实的威胁。好在有比利牛斯山脉这道天险,法**队抢占了主要的山口,对可能即将来犯之敌,必将给以迎头痛击。
当然了,这是法国内部的说法,实际上法**方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就算有比利牛斯山脉为天险又如何?没有强大的海军,没有坚固的海防,就法国这个地形,人家随便从哪里登陆,法军也只能被动迎战。至于说到气候,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俄罗斯人和拿破仑表示不能认同。)
孔代在西班牙的惨败,给法军的打击太大了。绝对优势的兵力之下,明军不过是一次反击,整个联军就崩溃了。其中值得总结的经验很多,可以肯定的是,大明陆军装备和战术都全面超越了这个时代。尤其是其军队的素质,更不是这个时代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可以比拟的。
这种悲观情绪,很自然的传进了路易十四的耳朵里。这个专治的君主为此非常苦恼,几次找来皮埃尔,寻求和谈的可能性。皮埃尔告诉路易十四,别的国家或许可以有何谈的可能,法兰西帝国很难了。这就是背叛的代价,当初皮埃尔再三劝说,路易十四都没有进去。执意要跟大明叫板,甚至一度认为,法军的战斗力已经赶上了大明。现在看来,就是笑话。
法军名将蒂雷纳被招进宫内。询问关于这场战争的走向。面对皇帝的质询,蒂雷纳只能苦涩的表示,尽量争取与大明和谈吧。哪怕多争取一天的时间也是好的,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在敌人登陆的时候。发起最猛烈的一击。但是现在这个战术很难实施,因为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登陆。考虑到法军的实际情况,稳妥的办法就是集中一个重兵集团,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等待明军的登陆。然后进行一次本土上的决战。处处布放等于没有防备。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明军太过强大了,兵力少了不起任何作用。
就眼下的战局来分析,蒂雷纳主张主力云集法国中部,比利牛斯山脉方向反而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因为地形的缘故,明军也不可能派出大军来攻打那个方向,因为后勤补给肯定要出问题的,毕竟不是冷兵器时代了,现在的明军作战有很明显的特点,对后勤非常依赖。这一点。看看明军在西班牙登陆之后就能明白,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做战争准备。蒂雷纳还指出,这种站前周密准备,不动则已,一动则雷霆一击的战术,充分体现了明军的作战思想。同时还指出,经过情报人员的观察发现,明军的军队纪律和士兵素质,远远高于当今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他们或许身体不如欧洲士兵强壮,但是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则是顶尖的。
毫无疑问。这是长期坚持训练的结果,或者这么说,明军的更专业。
蒂雷纳说这个话是有根据的,现在的法国采用的装备。都是大明采购和法国山寨的枪炮。甚至连步兵操典,都是从大明山寨来的。当然了,这个步兵操典来来路,就不能明说了。总而言之,法军能在欧洲横行,主要靠的就是大明先进的装备。以及战术上的山寨。线性队列,排队枪毙战术,集中使用大炮等等,都是明军玩剩下的东西,法军学过来了。
这些学习,都是在友好期间,通过各种关系做到的。那个时候,大明对法国的约束不那么严格,即便是线膛的米尼步枪,法国都买了回来。如果不是膛线因为钢材的质量不行,很难达到要求,法军甚至都要大规模的装备米尼步枪。(钢材达不到要求,膛线打几十下就废)
路易十四采纳了蒂雷纳的建议,纠集一个多达三十万兵力的重兵集团,同时在沿海各地容易登陆的地区,设立哨所,准备人手,及时传递信息。问题是,他把这些事情交给了安茹公爵去做。战术上因为法国的地形缘故,坚壁清野很难做到。因为真的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登陆,只能耐心的等待。
就在法军无奈的等待之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大明帝国非洲军团开启了一次登陆作战,目标是重要城市伊斯坦布尔。
因为地形的缘故,这一次作战明军丝毫没有站前掩饰的意思。舰队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海域,海面上有条舢板都撞沉了去。三天之后,海面上出现了遮天蔽日的船队,一共三个步兵师,在海军战舰的掩护下,进行登陆作战。
为什么不选择走陆地呢?道理很简单,后勤补给的问题没法解决。不是大明生产不出来,而是你走陆地怎么运啊?不可能放着地中海不用,去走陆地运输。这就是明清两朝,放着海运不用走漕运一样。说到漕运,提一句 ,不是不知道海运好,而是漕运牵扯太大。利益关系太过复杂,这里不多说了。
明军的登陆地点选在了恰纳卡莱,这里面对地中海,本身就有港口。登陆的过程极为顺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舰炮的轰击之下,抵抗仅仅吃持续了一天就崩溃了。登陆之后的明军,沿着海峡推进,彻底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巡洋舰队穿过海峡,进入马尔马拉海,盘踞在此的敌军船只和舰队,遭遇灭顶之灾,不投降就击沉。但是在这片海域内,海军意外的没有俘获一艘大一点的船只,尽管土耳其人的装备落后,战舰也就是垃圾,但是他们的却一直在战斗。一周之后,登陆明军在班德尔马击溃了三万土军,扫清了向前的障碍。
嘴里叼着一支卷烟,张广德眯着眼睛,站在战舰的甲板上,指着海岸上的那座城市道:“看见没有,那就是伊斯坦布尔,欧洲人更愿意叫君士坦丁堡。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的军事重镇,历史上这个城市发生过多次激战。十字军东征期间,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都浸透了鲜血。”
陈平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看着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难怪父亲给非洲军团的指令很明确,占领这里,并且是长期占领。这一片海域,在大明出版的地理上很明确的指出,黄金水道!
现在,这里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占领这里之后,两个国家之间就算结下死仇。这一点,陈平不介意,张广德也不介意,大明似乎也没人介意这个所谓的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现在的大明思维就是,好的地方就该抢过来。很奇葩的逻辑,但是人人都觉得应该这样。
战舰猛烈的颤抖,在甲板上捂着耳朵都难以承受巨响的轰鸣。明军对于作战的目的好不掩饰,土耳其军队的防御也非常的明确。就是坚守这个城市,让敌人的血流干。
“说非洲军团下达了命令,城破之后的三天内,宪兵不会出现。”陈平很平静的一句话,张广德却非常沉重的点点头:“是啊,很残酷!但这也是没道理可讲的事情,为了守住这个城市,土军至少集结了三十万人。我军骑兵和步兵加起来,也就是十五万人。这么多兵力,后勤补给只能尽量就地解决了。”
炮火将登陆的海滩打成了一片火海,沿岸所有军事目标,都遭到了炮火的洗礼。为了这次战斗,明军投入了新式巡洋舰十六艘,老式风帆战舰五十艘,运输船只上艘。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最近在地中海地区各港口抢来的。
“不知道法国人知道我们在巴尔干登陆,会作何感想?”张广德多少有点郁闷,本来他更希望能先打法国的,但是经过仔细的站前谋划,还是决定先打伊斯坦布尔。占领这里之后,迫使奥斯曼土耳其投降,明年再收拾法国不迟。
总而言之,这一场战争,至少要持续两年。到时候整个欧洲都将在大明的刺刀面前卑躬屈膝,大明将迎来一个最辉煌的时期。
登陆的小船靠岸了,炮火停止了,突击的士兵背着装备,奋力的往岸上奔跑。轰轰轰,零星的炮火响了,这是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还在在战斗。可惜的是,这些军队的武器太落后了,残存的大炮很快被递进射击的风帆舰队用大炮敲掉。
登陆之后的部队,立刻向四周拓展,建立一个稳固的占线。海面上的运输船上,丢下来一块又一块的预制件,一条简单的栈桥在工兵熟练的忙碌中成形。这么多军队,单单是消耗的弹药,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没有码头肯定不行。
“看来我们只要在船上呆三天的,等到城破之时,我们进皇宫痛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