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吴将军的前车之鉴后,那些本来盘算着送美人,送金银的将军夫人们,全都消停了。碰上莫主帅这样宠妻无度,又专情的男人,只有嫉妒的份。
而且若真再送去,若恼了主帅夫人,到时候谁知道主帅夫人会到主帅耳朵边上说什么。这女人的枕头风有多厉害,别人不清楚,那些夫人们心里可一清二楚。
等刘月再赴宴时,就没人再无聊的要送丫鬟给刘月了,当然这些夫人对刘月那是真的羡慕和嫉妒。
嫁人能嫁这样的,少活几年也值了。当然也有一些夫人鼓起勇气问刘月,到底如何才能训服男人,让男人不去偷腥,不去纳妾呢?
刘月对于这些夫人问题,真是哭笑不得,什么事儿。不过刘月知道这些夫人也真是病急乱投医了,而且刘月也真想同这些夫人解释清楚,不是自己有法子防着男人不纳妾。
自己若真有这法子,一定尽心尽力的教给大家,让大家都不必受妾室的闲气,不必独守空房,可是这些真不是自己能办到的。
现在刘月总算明白了,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他的眼里根本容不下其它的女人时。不管任何的原因,都不会令他去纳妾,更不会另他让你受半分委屈。
南宫明虽然爱自己,为自己生,为自己死,可是在纳妾上面,他却不能做到自己要的。而且在后宫里面,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自己受的委屈少吗?
看似独宠,看似风光,其实那份宠爱只是相对其它可怜的妃嫔而言,对于自己来说,那份宠侬卑微的可笑。南宫明就像山珍海味,确实美味,让人回味无穷,可是呢?
山珍海味如果天天吃。也会腻,也会觉得寡淡无味了。相反莫离就像清粥小菜,虽然清淡,可是却最对自己的味口。而且吃再多也不会腻味。
不过刘月没敷衍这些夫人,只说这不纳妾不是自己有本势,而是莫主帅一心为民,不愿意纳妾,不愿意花心思到女人身上。
刘月的话虽然大家不大相信。可是事实就是如此,送到府里的美人,确实是莫主帅自个送回吴将军府的呀!
刘月的这翻说法,无意中却将莫离推上的最高点。一个不贪财,不好色,不贪欢的大元帅,一心为百姓,这是多难得呀!
老百姓们自然都希望皇帝能爱民如子,能体恤民意,能以百姓为重。不要贪图享乐。不要一味的只知道吃喝玩乐。如果做皇帝的不好色,不贪图玩乐,这自然是老百姓的福音了。
所以一时之间,老百姓对莫主帅的推崇,直接更上一层了。而那些想纳妾的男子,也让自家夫人顶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人家主帅都不纳妾,一心为国为民。寻常百姓就更该知足常乐,任什么去贪图美人,不顾正室的脸面呢?
吴大人满面愁容。怎么会这般呢?自己夫人的字迹自己绝对认得,不会有问题的。看来太皇太后果然对夫人施压了,夫人迫于压力才写了这封信。
吴大人想明白了,又接着往下看。信里的意思很明确。主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想法子说服莫主帅同意议合,不要攻打山海关。
想想这根本不可能,且不说现在收服了五城,离山海关就差那么一步了,就说莫家军的士气,怎么可能同意议和呢?
太皇太后分明是痴人说梦话。真当自己是全能的,能把死人说活,能把活人说死吗?
这国家大事也得有个谱吧,如果两军实力差不多,倒可以谈谈议和之事。问题是现在的情况于莫家军有利,相反于臭名昭著的太皇太后不利。
京城的乱都不必自己再重复,或者再想一遍了。这等情况,民心早就散了,失了民心如何让百姓支持太皇太后。
看来太皇太后自己也很清楚眼下的形势,所以才会急于求和,而且还逼到夫人头上了。
吴大人虽然不担心夫人受苦,可是也担心太皇太后狗急跳墙,到时候如果伤害到夫人或者两个孙女的性命。自己百年之后又如何面对夫人呢?
吴大人心思百转回,拿着信又重新看了一遍,结果地意外有了发现。原来如此,原来夫人果真不愿意。吴大人终于笑出声来,笑的很满足。
夫人真的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而京城的形势眼下也是乱透了,如果能想法子让夫人离京,保证她们的安全,那该有多好呀!吴大人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再见一见莫离。如果能求莫离帮忙,把老妻和孙女们带离京城,想必自己也无后顾之忧了。
吴大人现在越来越认同老妻的意见,支持莫离是没错的,哪怕背负罪名,也不能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助纣为孽,到时候才是无颜面对祖宗呀!
而且现在夫人的意思是让自己支持莫离,而不仅权只是拖,反而是明面上支持莫离。
吴大人决定好好考虑一翻,忠君爱国的思想没错,可是如果要帮助太皇太后这样不仁不义,不守妇道,冷血无情,心狠手辣的妇人。吴大人倒宁愿将来背上骂名,吴大人想来想去,终于心中明了了。
莫离看完吴大人手中的信,又按吴大人的方法,重新反过来看了一遍。
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同时更加担忧京城百姓的安危,照吴夫的说法,太皇太后现在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只管招兵买马,
连百姓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各地的官员又只顾着贪银子,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莫离虽然有眼线在京城,也多多少少把京城的情况知道一切,可是却依然愿意相信,这些也许只是最严重的一部分,现在按吴夫人的说法,全国的情况皆是如此。
看来自己必需要加快进程了,不能眼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战乱虽然会让百姓受苦,可是由那个毒妇这样统治,就算没有战乱,结果也没好到哪里去。
吴大人突然朝莫离拱手:“莫主帅,我想求你帮我救夫人孙女离京,她们在京城早晚会有事。眼下太皇太后只是逼她们写一封信,也许下次就是拿她们的性命做要挟了。
我一直以为忠君爱国,不让战事发生就是对百姓好。可是眼下看来,若没有明君,不发生战事,天下太平。可是呢?有这么个君主,老百姓的生活倒不如发生战乱,至少还有一个盼头。”
而且若真再送去,若恼了主帅夫人,到时候谁知道主帅夫人会到主帅耳朵边上说什么。这女人的枕头风有多厉害,别人不清楚,那些夫人们心里可一清二楚。
等刘月再赴宴时,就没人再无聊的要送丫鬟给刘月了,当然这些夫人对刘月那是真的羡慕和嫉妒。
嫁人能嫁这样的,少活几年也值了。当然也有一些夫人鼓起勇气问刘月,到底如何才能训服男人,让男人不去偷腥,不去纳妾呢?
刘月对于这些夫人问题,真是哭笑不得,什么事儿。不过刘月知道这些夫人也真是病急乱投医了,而且刘月也真想同这些夫人解释清楚,不是自己有法子防着男人不纳妾。
自己若真有这法子,一定尽心尽力的教给大家,让大家都不必受妾室的闲气,不必独守空房,可是这些真不是自己能办到的。
现在刘月总算明白了,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他的眼里根本容不下其它的女人时。不管任何的原因,都不会令他去纳妾,更不会另他让你受半分委屈。
南宫明虽然爱自己,为自己生,为自己死,可是在纳妾上面,他却不能做到自己要的。而且在后宫里面,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自己受的委屈少吗?
看似独宠,看似风光,其实那份宠爱只是相对其它可怜的妃嫔而言,对于自己来说,那份宠侬卑微的可笑。南宫明就像山珍海味,确实美味,让人回味无穷,可是呢?
山珍海味如果天天吃。也会腻,也会觉得寡淡无味了。相反莫离就像清粥小菜,虽然清淡,可是却最对自己的味口。而且吃再多也不会腻味。
不过刘月没敷衍这些夫人,只说这不纳妾不是自己有本势,而是莫主帅一心为民,不愿意纳妾,不愿意花心思到女人身上。
刘月的话虽然大家不大相信。可是事实就是如此,送到府里的美人,确实是莫主帅自个送回吴将军府的呀!
刘月的这翻说法,无意中却将莫离推上的最高点。一个不贪财,不好色,不贪欢的大元帅,一心为百姓,这是多难得呀!
老百姓们自然都希望皇帝能爱民如子,能体恤民意,能以百姓为重。不要贪图享乐。不要一味的只知道吃喝玩乐。如果做皇帝的不好色,不贪图玩乐,这自然是老百姓的福音了。
所以一时之间,老百姓对莫主帅的推崇,直接更上一层了。而那些想纳妾的男子,也让自家夫人顶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人家主帅都不纳妾,一心为国为民。寻常百姓就更该知足常乐,任什么去贪图美人,不顾正室的脸面呢?
吴大人满面愁容。怎么会这般呢?自己夫人的字迹自己绝对认得,不会有问题的。看来太皇太后果然对夫人施压了,夫人迫于压力才写了这封信。
吴大人想明白了,又接着往下看。信里的意思很明确。主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想法子说服莫主帅同意议合,不要攻打山海关。
想想这根本不可能,且不说现在收服了五城,离山海关就差那么一步了,就说莫家军的士气,怎么可能同意议和呢?
太皇太后分明是痴人说梦话。真当自己是全能的,能把死人说活,能把活人说死吗?
这国家大事也得有个谱吧,如果两军实力差不多,倒可以谈谈议和之事。问题是现在的情况于莫家军有利,相反于臭名昭著的太皇太后不利。
京城的乱都不必自己再重复,或者再想一遍了。这等情况,民心早就散了,失了民心如何让百姓支持太皇太后。
看来太皇太后自己也很清楚眼下的形势,所以才会急于求和,而且还逼到夫人头上了。
吴大人虽然不担心夫人受苦,可是也担心太皇太后狗急跳墙,到时候如果伤害到夫人或者两个孙女的性命。自己百年之后又如何面对夫人呢?
吴大人心思百转回,拿着信又重新看了一遍,结果地意外有了发现。原来如此,原来夫人果真不愿意。吴大人终于笑出声来,笑的很满足。
夫人真的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而京城的形势眼下也是乱透了,如果能想法子让夫人离京,保证她们的安全,那该有多好呀!吴大人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再见一见莫离。如果能求莫离帮忙,把老妻和孙女们带离京城,想必自己也无后顾之忧了。
吴大人现在越来越认同老妻的意见,支持莫离是没错的,哪怕背负罪名,也不能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助纣为孽,到时候才是无颜面对祖宗呀!
而且现在夫人的意思是让自己支持莫离,而不仅权只是拖,反而是明面上支持莫离。
吴大人决定好好考虑一翻,忠君爱国的思想没错,可是如果要帮助太皇太后这样不仁不义,不守妇道,冷血无情,心狠手辣的妇人。吴大人倒宁愿将来背上骂名,吴大人想来想去,终于心中明了了。
莫离看完吴大人手中的信,又按吴大人的方法,重新反过来看了一遍。
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同时更加担忧京城百姓的安危,照吴夫的说法,太皇太后现在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只管招兵买马,
连百姓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各地的官员又只顾着贪银子,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莫离虽然有眼线在京城,也多多少少把京城的情况知道一切,可是却依然愿意相信,这些也许只是最严重的一部分,现在按吴夫人的说法,全国的情况皆是如此。
看来自己必需要加快进程了,不能眼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战乱虽然会让百姓受苦,可是由那个毒妇这样统治,就算没有战乱,结果也没好到哪里去。
吴大人突然朝莫离拱手:“莫主帅,我想求你帮我救夫人孙女离京,她们在京城早晚会有事。眼下太皇太后只是逼她们写一封信,也许下次就是拿她们的性命做要挟了。
我一直以为忠君爱国,不让战事发生就是对百姓好。可是眼下看来,若没有明君,不发生战事,天下太平。可是呢?有这么个君主,老百姓的生活倒不如发生战乱,至少还有一个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