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小皇帝的野百心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wenti丶boy的打赏!感谢书友、弥赛亚。、我为龙、宋宇008的月票!
10月份的北京,已经进入了秋季,从西伯利亚高原吹来的寒风,使得整个城市开始进入了冬季。大街上的店铺,一家家都紧闭着,显得很萧条。战争爆发之后,北京城内的悲观气氛越来越浓厚了,稍有家财的人,都逃往乡下去了。一些有门路的人,更是带着家财逃往中华帝国去了,打算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回来。很明显,他们根本就是不看好满清。特别是随着战争初期,清军不断的失败,更是加重了这些人的心理。整个满清,似乎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了。
当然,满清的统治者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还没有死心,还想要进行最后的挣扎。况且,他们也并非没有机会的。清军虽然已经损失了二十余万了,但是,他们还有七十多近八十万军队,依旧比中华帝国陆军的兵力要多得多。现在即将开始的中原大战,更是清军孤注一掷的最后办法。只要赢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满清就能够翻盘了。当然,如果输掉的话,那他们也会输的一干二净。
满清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一干军机大臣们,听从了参谋长英国顾问艾伯特中将的建议,已经将清军的全部主力都集结到了中原地区了,准备同中华帝国陆军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这场大战,直接关系到满清的生死存亡。虽然,这其中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满清并非是没有胜算的。他们的兵力。差不多是中华帝国陆军的两倍,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还有着中华帝国没有的二十万骑兵。这些,都是他们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至少。英国顾问艾伯特中将认为,清军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而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一干军机大臣们,也都信以为真,开始积极的准备这场大规模的决战。
满清现在的皇帝,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而已。他继位的时候,才12岁。所以,首席军机大臣文庆才提议设立摄政王。由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出任摄政王辅政。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了。在这三年之中,咸丰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是由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来决定的。在咸丰帝的眼中,那两个人分明就是多尔衮和鳌拜。只不过,他可不是康熙帝,没有那个能力。但是,这并不妨碍咸丰帝立志向康熙帝那样,铲除奸党,复兴大清朝。
咸丰帝居住的地方是乾清宫。当初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以及康熙两弟,都是以这里为寝宫的。从这就可以看出咸丰帝的志向。现在咸丰帝已经十五岁了,根据当初军机大臣们商议的结果。在他成年的时候,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就会还政给他。也就是说,还有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够亲政了。但是,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咸丰帝想要真正的掌握国家的大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肯定不会这么心甘情愿就把权力交出来的。首席军机大臣文庆还好说。只要保证他的权力和利益的话,未必不能够拉拢。但是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就不一样了。当初被中华帝国击败之后。道光帝将他圈禁了。好不容易有付出的机会,还掌握了满清实际的权力。他怎么可能放弃呢。如果咸丰帝真的要争夺政权的话,搞不好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还会铤而走险,直接把咸丰帝给干掉。虽然他们是叔侄,但自古以来皇室之中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就骨肉相残的事还少了吗?别说是叔侄了,就连父子之间也经常反目成仇的。这几年来,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可是一直想要成为满清真正的皇帝的。由此可知,咸丰帝的日子并不好过。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满清同中华帝国的战争正在进行,如果满清输掉这场战争的话,整个国家都将不复存在了,咸丰帝更加没有亲政的可能了。到时候,他将成为一个亡国之君。
军机大臣穆彰阿和军机大臣潘世恩两人,在五个军机大臣之中,是被排挤的两人。虽然他们两个位列军机大臣之中,属于位高权重的两人。但是,他们现在管理的部门,都是一些不重要的部门而已。这让他们两人非常的不满,对于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更是心生怨恨。想当初,在道光帝还在的时候,穆彰阿可是首席军机大臣,潘世恩也是道光帝重用的大臣。道光帝驾崩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他们两个人,也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人了。
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教导咸丰帝的课业。这是他们两人主动要求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在受到排挤之后,想要另谋出路。试图和咸丰帝搞好关系,等到咸丰帝将来亲政之后,他们两人能够借此走上更高的位置。对此,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都非常的清楚。不过,他们并不在意。现在满清的主要权力都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中,并且最重要的军权也被他们牢牢的把持着。因此,他们根本就不害怕翻出什么风浪来。即便是咸丰帝成年之后,他们也可以想办法继续掌控满清的权力。现在这个时代,军权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掌握军队的话,咸丰帝只能做他们的傀儡。
“穆师傅,潘师傅,现在的局势怎么样了?我大清真的被那些逆匪大的一败涂地吗?”咸丰帝天真的问道。现在他已经十五岁了,即将成年了。这三年来,对于他而言,完全就是煎熬。明年就要成年了,对他将是最为重要的一年。
“陛下,现在逆匪确实占据了优势。不过,我大清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摄政王殿下正在谋求同逆匪在中原进行决战,我大清还有上百万的大军,我们依旧比逆匪的军队多。”军机大臣穆彰阿说道。
“可是,穆师傅,我怎么听说连大清的龙兴之地都丢了?”咸丰帝问道。虽然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有意避免让咸丰帝得知外界的信息,但是,咸丰帝也并非是一点都不知道的。毕竟,他还是满清名义上的皇帝。还是有不少人想要雪中送炭,等到咸丰帝亲政的时候他们好借此飞黄腾达的。
“陛下,暂时放弃东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逆匪势大,我们只能暂时放弃东北,集中全力同逆匪争夺关内。只要关内获得了胜利之后,再夺回东北就易如反掌了!”穆彰阿说道。
“哼!穆师傅,现在你还要帮他们说话吗?”咸丰帝有些不悦的说道。
“陛下,奴才不敢,奴才只是就事论事而已。陛下就算是想要亲政,但是也得保住大清才行。如果大清都没有了,亲政又有什么意思呢?”穆彰阿说道。毕竟,如果满清都被灭亡了,咸丰帝就将成为亡国之君,亲不亲政,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穆师傅,潘师傅。你们说,我们和逆匪还有没有和解的可能?”咸丰帝突然问道。
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咸丰帝会有这样的想法。
咸丰帝仿佛没有看到他们两人的表情一样,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和逆匪议和,哪怕再割让几个省份给逆匪,也是值得的。从现在的战局来看,对大清非常的不利。一旦失败的话,大清将灭亡。再打下去的话,大清将被逼到绝路。”
“可是陛下,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下去,而是逆匪给不给我们机会啊!逆匪这一场来势汹汹,为的就是要灭亡大清啊!”军机大臣潘世恩说道。
“逆匪现在占据优势,但是,我们并非是没有和他们和解的可能的。比如,我们将长江一线的省份割让给他们。或者,直接退出中原。”咸丰帝说道。
“陛下,这样怎么能行呢?没有了中原,我大清还怎么延续下去啊!”穆彰阿大惊失色。
“哼!如果战败的话,那些逆匪会放过我们这些满人吗?如果能够以中原的土地来换取上百万满人的生命,有什么不好的呢?世祖皇帝说过,如果汉人容不下我们,我们就退回关外去。那是我们唯一的生路了。我们可以和逆匪谈判,如果他们愿意放我们回到关外去,我们就把关内都还给他们。这样的话,也总比满人被逆匪杀光要好!”咸丰帝说道。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中华帝国要支持他在东北建立满人的国家,一个他能够做主的国家。即便是那样,也比他现在当一个傀儡要好得多了。
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咸丰帝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未完待续)
10月份的北京,已经进入了秋季,从西伯利亚高原吹来的寒风,使得整个城市开始进入了冬季。大街上的店铺,一家家都紧闭着,显得很萧条。战争爆发之后,北京城内的悲观气氛越来越浓厚了,稍有家财的人,都逃往乡下去了。一些有门路的人,更是带着家财逃往中华帝国去了,打算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回来。很明显,他们根本就是不看好满清。特别是随着战争初期,清军不断的失败,更是加重了这些人的心理。整个满清,似乎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了。
当然,满清的统治者们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还没有死心,还想要进行最后的挣扎。况且,他们也并非没有机会的。清军虽然已经损失了二十余万了,但是,他们还有七十多近八十万军队,依旧比中华帝国陆军的兵力要多得多。现在即将开始的中原大战,更是清军孤注一掷的最后办法。只要赢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满清就能够翻盘了。当然,如果输掉的话,那他们也会输的一干二净。
满清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一干军机大臣们,听从了参谋长英国顾问艾伯特中将的建议,已经将清军的全部主力都集结到了中原地区了,准备同中华帝国陆军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这场大战,直接关系到满清的生死存亡。虽然,这其中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满清并非是没有胜算的。他们的兵力。差不多是中华帝国陆军的两倍,更为关键的是,他们还有着中华帝国没有的二十万骑兵。这些,都是他们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至少。英国顾问艾伯特中将认为,清军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而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一干军机大臣们,也都信以为真,开始积极的准备这场大规模的决战。
满清现在的皇帝,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统治者而已。他继位的时候,才12岁。所以,首席军机大臣文庆才提议设立摄政王。由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出任摄政王辅政。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了。在这三年之中,咸丰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是由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来决定的。在咸丰帝的眼中,那两个人分明就是多尔衮和鳌拜。只不过,他可不是康熙帝,没有那个能力。但是,这并不妨碍咸丰帝立志向康熙帝那样,铲除奸党,复兴大清朝。
咸丰帝居住的地方是乾清宫。当初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以及康熙两弟,都是以这里为寝宫的。从这就可以看出咸丰帝的志向。现在咸丰帝已经十五岁了,根据当初军机大臣们商议的结果。在他成年的时候,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就会还政给他。也就是说,还有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够亲政了。但是,一年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咸丰帝想要真正的掌握国家的大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肯定不会这么心甘情愿就把权力交出来的。首席军机大臣文庆还好说。只要保证他的权力和利益的话,未必不能够拉拢。但是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就不一样了。当初被中华帝国击败之后。道光帝将他圈禁了。好不容易有付出的机会,还掌握了满清实际的权力。他怎么可能放弃呢。如果咸丰帝真的要争夺政权的话,搞不好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还会铤而走险,直接把咸丰帝给干掉。虽然他们是叔侄,但自古以来皇室之中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就骨肉相残的事还少了吗?别说是叔侄了,就连父子之间也经常反目成仇的。这几年来,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可是一直想要成为满清真正的皇帝的。由此可知,咸丰帝的日子并不好过。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满清同中华帝国的战争正在进行,如果满清输掉这场战争的话,整个国家都将不复存在了,咸丰帝更加没有亲政的可能了。到时候,他将成为一个亡国之君。
军机大臣穆彰阿和军机大臣潘世恩两人,在五个军机大臣之中,是被排挤的两人。虽然他们两个位列军机大臣之中,属于位高权重的两人。但是,他们现在管理的部门,都是一些不重要的部门而已。这让他们两人非常的不满,对于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更是心生怨恨。想当初,在道光帝还在的时候,穆彰阿可是首席军机大臣,潘世恩也是道光帝重用的大臣。道光帝驾崩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他们两个人,也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人了。
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教导咸丰帝的课业。这是他们两人主动要求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在受到排挤之后,想要另谋出路。试图和咸丰帝搞好关系,等到咸丰帝将来亲政之后,他们两人能够借此走上更高的位置。对此,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和首席军机大臣文庆都非常的清楚。不过,他们并不在意。现在满清的主要权力都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中,并且最重要的军权也被他们牢牢的把持着。因此,他们根本就不害怕翻出什么风浪来。即便是咸丰帝成年之后,他们也可以想办法继续掌控满清的权力。现在这个时代,军权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掌握军队的话,咸丰帝只能做他们的傀儡。
“穆师傅,潘师傅,现在的局势怎么样了?我大清真的被那些逆匪大的一败涂地吗?”咸丰帝天真的问道。现在他已经十五岁了,即将成年了。这三年来,对于他而言,完全就是煎熬。明年就要成年了,对他将是最为重要的一年。
“陛下,现在逆匪确实占据了优势。不过,我大清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摄政王殿下正在谋求同逆匪在中原进行决战,我大清还有上百万的大军,我们依旧比逆匪的军队多。”军机大臣穆彰阿说道。
“可是,穆师傅,我怎么听说连大清的龙兴之地都丢了?”咸丰帝问道。虽然摄政王爱新觉罗.绵愉有意避免让咸丰帝得知外界的信息,但是,咸丰帝也并非是一点都不知道的。毕竟,他还是满清名义上的皇帝。还是有不少人想要雪中送炭,等到咸丰帝亲政的时候他们好借此飞黄腾达的。
“陛下,暂时放弃东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逆匪势大,我们只能暂时放弃东北,集中全力同逆匪争夺关内。只要关内获得了胜利之后,再夺回东北就易如反掌了!”穆彰阿说道。
“哼!穆师傅,现在你还要帮他们说话吗?”咸丰帝有些不悦的说道。
“陛下,奴才不敢,奴才只是就事论事而已。陛下就算是想要亲政,但是也得保住大清才行。如果大清都没有了,亲政又有什么意思呢?”穆彰阿说道。毕竟,如果满清都被灭亡了,咸丰帝就将成为亡国之君,亲不亲政,也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穆师傅,潘师傅。你们说,我们和逆匪还有没有和解的可能?”咸丰帝突然问道。
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什么咸丰帝会有这样的想法。
咸丰帝仿佛没有看到他们两人的表情一样,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和逆匪议和,哪怕再割让几个省份给逆匪,也是值得的。从现在的战局来看,对大清非常的不利。一旦失败的话,大清将灭亡。再打下去的话,大清将被逼到绝路。”
“可是陛下,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下去,而是逆匪给不给我们机会啊!逆匪这一场来势汹汹,为的就是要灭亡大清啊!”军机大臣潘世恩说道。
“逆匪现在占据优势,但是,我们并非是没有和他们和解的可能的。比如,我们将长江一线的省份割让给他们。或者,直接退出中原。”咸丰帝说道。
“陛下,这样怎么能行呢?没有了中原,我大清还怎么延续下去啊!”穆彰阿大惊失色。
“哼!如果战败的话,那些逆匪会放过我们这些满人吗?如果能够以中原的土地来换取上百万满人的生命,有什么不好的呢?世祖皇帝说过,如果汉人容不下我们,我们就退回关外去。那是我们唯一的生路了。我们可以和逆匪谈判,如果他们愿意放我们回到关外去,我们就把关内都还给他们。这样的话,也总比满人被逆匪杀光要好!”咸丰帝说道。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中华帝国要支持他在东北建立满人的国家,一个他能够做主的国家。即便是那样,也比他现在当一个傀儡要好得多了。
穆彰阿和潘世恩两人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咸丰帝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