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如蒙大赦,急忙退下。
    康熙拿起太皇太后的一只手,有些凉,便用双手握住,轻轻揉搓,希望能将它捂暖。
    周围的人安静看着,谁也不敢出声打扰。
    许是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床上人的眼皮动了动,缓缓睁开。
    皇皇帝,回、回来了?
    太皇太后病得极重,说话也颇为艰难,短短几个字就说得她气喘吁吁、断断续续。
    康熙小心扶起她,又在她的身下垫好大迎枕,让她靠得更舒服一些。
    是,皇祖母,孙儿回来了。
    太皇太后唇角翘起,路上、没、没遇到
    康熙赶在她前头回道:一路平安,什么事都没遇到。
    好、好
    太皇太后还想问些话,但康熙担心她的身体,就朝她摇头,皇祖母不急,等您养好身子,孙儿再慢慢跟您说。
    恰好此时,太医端着药进来。
    康熙伸手接过药碗,用药勺搅拌放凉,再喂到太皇太后面前。
    太皇太后摇摇头,碗、送过来。
    康熙微愣,苏麻喇姑及时上前解释,皇上,太皇太后的意思是,让您直接拿药碗喂药。
    康熙连忙照做。
    太皇太后喝药时很专心,一滴不剩的全部喝完,面上也没多的情绪,就放佛她的舌头失灵一般,完全尝不出药的苦涩。
    她之所以这么努力的吃药,是因为她现在还不想死,她还有话没有交代完,所以她要把这药喝得干干净净。
    喂完药,康熙拿了一盏梨膏过来,皇祖母,甜甜舌头。
    太皇太后本想说不用的,她吃不出味来,但看着康熙期盼的眼神,还是吃下了。
    想来皇帝也喂不了几次了,她不想给彼此留下遗憾。
    吃完药,太皇太后继续靠在枕头上,听康熙说话,没说几句,药效发作,她没了意识,再度陷入昏睡。
    康熙出了内室,让人将奏折送过来,他要在这里处理政务。
    安排完,他看向皇太后,皇额娘回去歇息吧,这里有朕守着。
    太后四十多岁的人,又守了好几天,身子确实熬不住,嘱咐几句就回去休息。
    他看向皇贵妃,你也回去吧休息,宫里还有许多事情要你料理。
    皇贵妃思考片刻,也应了一声是。
    屋内便只剩蓁蓁和康熙了。
    康熙坐在椅子上,把蓁蓁抱在怀里,将自己的脑袋埋在她的胸前。
    那里是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还能听到她的心跳。
    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还有人一直陪着他,能感受到一丝力量和温暖。
    过了一会儿,梁九功将奏折送来,一同过来的还有胤礽。
    康熙捏捏蓁蓁的手,这些天你也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陪陪孩子们。
    蓁蓁确实很想念小十和三格格,遂点头离去。
    康熙将胤礽留下,询问他这些日子的身体和课业情况,解答近日的疑问。
    父子俩有着说不完的话,很快就过了一个时辰。
    康熙让胤礽回毓庆宫休息,胤礽不肯,反而劝康熙回去休息,自己要代替他守太皇太后。最后父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一起在外面守着。
    天亮后,听闻康熙已经回宫,妃嫔们带着一众皇子皇女到慈宁宫请安。
    许久不见众人,康熙心中也生出几分思念,将孩子们唤到跟前,一个个的关切询问,问完话又让妃嫔们把孩子们带回去,以免人多嘈杂,惊扰了太皇太后休养。
    他进内室探望一番,太皇太后还未起来,他皱了皱眉,同蓁蓁道:你在这边守着,朕去上朝。若有什么急事,让人来通知朕。
    蓁蓁点头应下,臣妾晓得,皇上去吧。
    许久不上朝,堆积了不少事务,这大朝会开得比平时久了一些,快午时才结束。
    下朝后,康熙来不及用午膳,只喝了一盏茶水,就匆匆赶往慈宁宫。
    太皇太后依旧睡着。
    他问蓁蓁,皇祖母可曾醒过?
    醒过一次,喝完药又睡了。
    可曾用过膳?
    蓁蓁摇头。
    康熙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只用药,不进膳,怕是对身体无益。
    他又看向蓁蓁,你呢,用过膳没?
    蓁蓁仍是摇头,她见康熙张嘴,猜到他要说什么,立马道:臣妾想等皇上一块吃。
    她想皇上肯定也没用膳。
    在船上时,皇上就没怎么用膳,下船后更是忙得脚不沾地,连水都没喝几盏,纵使是个铁人,也经不住这样的煎熬。
    皇上若不用膳,臣妾也不用。皇上饿多久,臣妾也饿多久,一直陪着您。
    康熙瞪了她一眼,胡闹。
    但拿她没法子,叫人传了膳。
    到底心里揣着事,康熙吃得心不在焉,随意吃了几口,就搁下筷子。
    下午朕要出宫一趟,去天坛给皇祖母祈福。宫里你多留心些。
    蓁蓁:好,臣妾知晓了,皇上路上小心。
    未时,康熙带上太子、皇长子,以及王公大臣,步行前往天坛。
    对着漫天神佛,每一位,康熙都虔诚的叩拜,期待其中有一位能听到他的祈求,给他的皇祖母赐福,早日恢复健康。哪怕需要他的福寿来交换,他也愿意。
    **
    从天坛回来,康熙再度赶往慈宁宫,里头传来说话的声音。
    他忙走进去,看见太皇太后靠在迎枕上,面上带着笑意,蓁蓁端着碗,细心的喂她粳米粥。
    他克制住喜意,怕自己的声音惊吓到对方,皇祖母?
    太皇太后的精神头好了很多,皇帝回来了?苏麻,快给皇帝上一盏凉茶解解渴。
    康熙心里浮起一丝雀跃,他的祈福有效果了。
    朕来吧。
    康熙从蓁蓁手里接过汤碗。
    太皇太后用完粥,身上有了力气,让人扶着下床,想要去外面晒晒太阳。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太阳收起了炙热,只留下一轮红晕。
    蓝天、彩霞,红墙琉璃瓦,翠绿的树、娇艳的花,叫声婉转的鸟儿、蹁跹自在的蝶人间可真美啊。
    可这样的美丽,她看不了多久了。
    玄烨啊,咱们祖孙许久都没一起用过膳了,晚上一块儿吃吧。叫上琪琪格,叫上你的孩子们。
    还有你二哥六弟,咱们一块吃,好好办个家宴。
    她想她是等不到中秋家宴了。
    好,孙儿这就安排。
    康熙唤来梁九功,让他去给众人传话,吩咐御膳房的厨子好好准备。
    他欢喜的筹备着一切,却没看到梁九功眼底的担忧:太皇太后这倒不像是好转,反倒有几分回光返照的意思。
    但梁九功不敢说,乖乖去办康熙交代的事儿。
    晚上,乾清宫的家宴办得极为热闹,宴会上皇子王孙们轮番上前说笑逗趣,逗得太皇太后哈哈大笑。
    太皇太后看着底下的儿孙们,十分欣慰,同时,疲惫也如潮水般涌来。
    她看向康熙,玄烨,皇祖母有些累了,你扶我回去吧。
    是。
    康熙扶着她回到慈宁宫,亲自为她洗脚,通头,再将她扶上床,盖上薄被。
    太皇太后拉着康熙的手,笑道:我这辈子,或许没能当个好额娘,耽误了儿子。但我当了一个好祖母,养出了一个好孙子。孙儿,你是祖母的骄傲,是祖母这辈子的福气。
    康熙被她夸得有些脸红,轻声道:遇到祖母,也是孙儿的福气。
    太皇太后脸上缓缓露出笑意,温和又慈祥,回去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儿个再给祖母说说江宁的事儿。
    好,皇祖母也好好休息。
    康熙转身离去,走到一半,他忽然鬼使神差的回过身。
    床上,太皇太后还没闭眼,见他又望过来,冲他挥手。
    回去吧。
    康熙这才放心离去。
    他回到乾清宫,他打开一本奏折,想继续看看,但这些天一直绷着神经,这陡然间的放松,让他心生困倦,趴在书案上睡着了。
    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回到了二十五年前,皇考病笃,在龙床上艰难的交待后事,年幼的他懵懵懂懂的听着。
    而他的皇祖母,一手牵着他,一手握着皇考枯瘦的手,眼眶红红的,却强撑着没有落泪。
    他听见皇祖母哽咽着向皇考承诺,福临,你放心的去吧,哀家答应你,会好好看顾玄烨,好好守着这祖宗基业。
    皇考点点头,看看他又看看皇祖母,眸中带着几分愧疚,又有几分解脱,最终只说了一句,额娘、玄烨,对不住了,我先走一步
    很快,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声,挂上了白布。
    他抱着皇考的牌位,送出了城,纸钱在空中飞舞,遮挡了他的视线,等视线再度清明时,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慈宁宫。
    这一次,躺在床上的人成了皇祖母,而坐在床榻前的人成了皇考。
    他听到皇祖母说,福临啊,你回来看我们了?哀家没有辜负你的嘱托,玄烨他长得很好,他比你、比你阿玛、比你祖父还要出色。
    皇考的声音很温和,儿子知道。这些年,辛苦额娘了。
    两人似乎觉察出他的到来,朝他招了招手。
    玄烨,过来。
    康熙抬脚往前走,但前方好似有一道看不见的结界,阻拦着他,让他无法靠近。
    皇阿玛?他只能出声回应。
    前头的人似听见他的声音。
    皇考冲他勾唇浅笑,声音里藏着一丝欣慰,玄烨,好孩子,阿玛以你为傲。
    阿玛
    康熙一直期盼着能得到皇考的认可,但得到之后呢,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皇考收回了目光,拉起太皇太后的手,皇额娘,时辰到了,我们走吧。
    走?去哪?
    康熙看着两人离开的方向,心头生出一阵恐慌,立刻上去追,却怎么也追不上。
    忽然,一只手搭上他的肩,一个尖细又有些熟悉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皇上、皇上,快醒醒啊!
    未能追上皇考和皇祖母,康熙有些气恼,醒来后他捏了捏眉心,压着怒气问道:何事?
    梁九功跪下,悲痛的回道:回皇上,太皇太后驾崩了。
    驾崩了?
    原来,走了是这个意思吗?
    康熙颓然的靠在椅子上,他没祖母了。
    从前那个为他遮风避雨的长辈,彻底消失了。他真成没人疼的孩子了。
    外头一道闪电劈下,照亮了康熙苍白的脸。
    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雷声和雨声。
    办完太皇太后的丧事,康熙大病了一场,蓁蓁精心照料着,前朝则是由太子监国,几位亲王和议政大臣共同辅佐。
    第104章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康熙这些年甚少生病,一向是身强体壮、精力旺盛,但这回下江南行程密集,十分劳累,再加上太皇太后去世,心神悲痛,守孝其间水米进得极少,重重打击下,身子就垮了。
    太医下了重药,才让康熙脱险,之后就是漫长的修养期,连木兰秋狝都无法去,原本是要取消的,但太子主动请缨,要代皇父主持。
    自从康熙病了,胤礽就快速的成长起来,下巴的青茬亦是越发浓密,言行举止间也越发有康熙的神韵。
    康熙颔首,将秋狝的事情全权交予他负责。
    疗养了三个多月,康熙的精气神才大致恢复,重新处理政事。
    十二月,靖海侯施琅回京述职。
    台湾是去年收复的,施琅当时就建议取消海禁,重开海上贸易,但康熙心存顾虑,没敢把步子迈得太大,只是取消了海禁,允许从前内迁的百姓回原籍居住,也可以出海打渔。
    当然,他看过郑氏贸易的账册,一府的贸易总额竟比得上江南一省,实在令人惊讶,难以放弃海上贸易。
    他让福建总督和施琅合作,将福建产的茶叶和台湾府的水果,运往日本进行贸易,打算小试牛刀,得到的反馈极好。
    这是清朝第一艘海上货船,正经的官方渠道而非走私,施琅很重视,亲自押送到日本长崎。日本近些年也实行海禁,对外只开放了长崎这一个港口。此港虽小,繁华富庶程度却不输苏杭等大城市。
    施琅是个能打胜仗的将军,靠的不单单是武艺和熟悉水性,他本身就是个聪慧谨慎的人。他乔装成货船上的商人,同港口负责人打探消息,譬如港□□易的货物种类、金额、税款、频率,随后一一记录下来。
    康熙和施琅长谈了一宿,第二日又召集户部和兵部尚书,还有南书房的几位大学士,共同商议,直到傍晚才有了决断。
    从明年开始,沿海四省彻底废除《迁海令》,并在在广东、福建、浙江、江南设立海关,分别是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
    海关作为对外开放的口岸,既要负责本国的沿海交易和对外贸易、接待番邦属臣,还涉及到缉私和海防要务,干系重大,需要一部翔实可靠的律法作为支撑,故康熙命人起草制定《展海令》,同时下令四省总督进京议事。
    此事定下后,康熙觉得积攒在胸前的那团郁气也消散开了,他看了一眼外头,天色将晚,便看向几位臣子。
    时辰不早了,朕也不留你们用膳,省得误了回府的时辰,叫府中家眷担心。
    朕前些日子得了几盒龙泉印泥,用着甚好。几位爱卿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便忍痛割爱,将此好物与卿共享。梁九功!
    梁九功立即将漆盘送到几位臣子面前,任其挑选。
    大学士明珠学识渊博,涉猎甚广,听到龙泉印泥,惊诧得不行。
    这就是传闻中冬不凝固,夏不渗油的极品印泥?
    他两眼泛光,微臣听闻此泥至少三年方能制成一盒,水浸不烂、火烧留痕,堪称神仙技艺。
    康熙含笑点头。
    众人原本觉得康熙的赏赐简陋,但听了明珠这一番解释,方才知晓是自己不识货,再看向那印泥的眼神多了几分惊艳。
    诸位爱卿,自取吧。
    众人这才取了一盒,揣进袖袋,欢喜的离开。
    待他们走后,康熙也出了乾清宫,到永寿宫,里头十分安静。
    他问鸣翠,皇后去哪了?
    娘娘带着阿哥和格格去护城河玩冰了。
    康熙一下就记起来了,前些日子蓁蓁说要带孩子们去学冰。
    朕去找她。
    到了护城河边上,他一下就看到她们母子仨个。
    他就静静的看着孩子们跌倒、爬起,蓁蓁在前头耐心的鼓励。
    孩子们慢慢学会了,抬起头看到他,兴奋的喊了一声皇阿玛。
    康熙见自己藏不下去了,遂朝他们挥手。
    小十彷佛小炮仗一般冲过来,幸好康熙的下盘足够稳,才接住了这胖小子。
    三格格则是由蓁蓁牵着手,悠悠的滑过来。
    她的性子也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变得活泼起来,见到康熙,便甜甜的唤道:皇阿玛,您怎么来了?
    康熙揉了揉小姑娘的细软的头发,目光扫过两个孩子,最后落在蓁蓁身上。
    阿玛来接宝贝回家。
    他顺手将手里的暖炉地给蓁蓁,暖暖身子。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屋只为原作者作者:顾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顾荣并收藏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