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顽帝 作者:作者:辛宸
大明顽帝辛宸(49)
反正都是要当兵作战,跟谁不是跟?跟着太子殿下吃的好穿的好,从不拖欠饷银,也不会有人抢军功,那玩意殿下压根不需要。听说连军属的生养死葬都全包不说,子女还能免费上学读书,若是将来能考出个秀才举人的,便可脱离军户,转入民户。
这可是原来求都求不来的恩典。
其实从弘治朝开始那几年,边军和鞑靼人作战时的屡战屡败,已经可以看出,不光是军备糜烂,军官贪吃空饷导致军力不足,更严重的问题是军户的世袭制使战斗力日渐下降,士兵缺乏作战动机和目标,没有上升途径和希望,使得边军长期处于一种麻痹无力的状态。
杨一清出任三边总制后,在推行屯田制的同时,也在流民和流囚中招募士兵,尝试施行募兵制,同时也对原来边军中的军户推行了由兵转民的退役制。
退役的老兵,不但可以分到田地,还可以领取退休金。若是有心还可以兼职给新兵做教头,能再领一份补贴,加上各种福利,小日子别提多滋润。
三边九镇的军户有了这个待遇,其他州府也开始慢慢参照改制,在这十年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军户退役,而募兵施行月俸+绩效制,也让边军的战斗力大幅度提高,实际的军费开支反而减少了两成,这让一直苦哈哈成天向户部求爷爷告奶奶地要钱要粮的兵部总算松了口气。
且不管将士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是满怀希望还是充满担忧,宣府的百姓都在兴奋地奔走相告,城外那绵延数里看不到尽头的明军大营,正是当朝太子殿下带来的亲兵,他们将坐镇宣府,直面第一线的鞑靼敌军来袭。
人多嘴杂,更何况在宣府这等三边重镇,自然也少不了鞑靼人的细作。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达延汗那里。
大明的太子殿下率兵亲征?嘁!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居然也敢说亲征的大话!
达延汗轻蔑地笑道:这些明人,莫不是忘了土木堡之战?这个小太子,若是被我捉来,定然要他们割下半壁江山来赎!
他身边的三子巴尔斯点头说道:听说大明皇帝现在就这一个儿子,若能将他生擒活捉,那大明皇帝一死,就后继无人了!
达延汗骄傲地说道:我有十一个儿子,三十七个孙子,六万蒙古勇士,只要活捉了明人的太子,让他们打开城门,就能杀回大都,重现我们黄金家族的荣耀!
大汉万岁!黄金家族万岁!
他身后的勇士们跟着高高举起手中刀,声嘶力竭地大喊着,群情激奋之下,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生擒大明太子,马踏中原的场景。
毕竟,这两年来,他们南下的次数越来越多,可收获却越来越少,有时候出击一次抢到的东西,还比不上一个小部落去互市换来的物资。
虽然那些部落也有付出牛羊马和皮货,可他们每次出战,稍有不慎,折损的就是自己和战马的性命。
能安安稳稳兵不血刃地换来东西,谁愿意拿命去拼。
好在大明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出昏招,这不居然把个十八岁的娃娃太子派来领兵,简直就是送上门的鲜肉,不吃白不吃。
明军若是一直躲在城池中,用火炮远程攻击,他们还真是没办法,箭矢的射程远不如火炮,他们还没靠近就会被带着千里镜的探子发现,然后那些明军跟不要钱似的火炮洗地,总能让他们的先锋骑兵损失惨重。
可若是到了草原上,那些笨重的火炮和迟缓的明军步兵,就绝对不是他们骑兵的对手。
只要那位小太子敢出来,他们就一定能让他有来无回。
鞑靼人的士气大振,达延汗趁机将这个消息传送到各部落,虽然他如今统一了东蒙的主力部落,可是还有十几个部落零星分散在漠北漠西,如今既然决定要干一票大的,自然要召集更多的人马,一举获胜之余,也可以趁机收服其他部落的人心。
蒙古各部族的人听说大明的太子亲征,的确都动了心。
这几年来,北方的气候一年比一年冷,草场变小,放牧的周期变短,日子就愈发难过。
而大明那边,不光是种出了高产的土豆番薯和玉米,还开辟了大片的棉田,那洁白如云朵的棉花,做出来的棉衣又轻又暖,但凡从互市上买过的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只是互市上的商人一个比一个黑心,听说在大明那边连普通种地的农夫都有这种棉衣穿,可到了互市上,这一件棉衣就得七八张皮子才能换回来。
就算是富裕点的牧民,一家六七口的,还要换盐换茶叶换粮食,七七八八算下来,能额外换回两三件棉衣就不错了。
以前换不到还可以抢,可现在九边重镇都换上了火炮防守,互市的位置都在射程之内,打着抢一票就跑的主意的人,基本上就没能跑得掉的。
经过了一番血与火的教训之后,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在互市交易,就算吃点亏,也好过买不到,否则这一冬天过去,家里老的小的总有熬不过去的。人没了的话,那留着什么都没用了。
好在大明的太子来了,他们终于有了打翻身仗的希望!
朱厚照接到锦堂卫密谍们传来的消息,得知蒙古各部族都已经动起来,开始南下,就忍不住笑了。
这些鞑子,还真是把我当成肥羊了啊!
当年的土木堡之战,让这些蒙古人尝到了甜头,当时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战绩,然而一帆风顺地打到了京城又让他们碰了个硬钉子。
大明的朝臣和太后居然宁可换皇帝都不肯让步,好不容易抢到手里的人质居然成了废棋。
好在这次大明的太子只有一个,皇帝对太子的宠爱和信任那是天下皆知,连远在漠北的蒙古人都听说过,大明皇帝为了让太子高兴,居然都在皇宫里养起了虎豹之类的猛兽,还建了一座豹房。
这样的无法替代的太子,才是上好的肉票人选。
想到自己成了别人眼中肉票的朱厚照,笑得格外无邪。
传令下去,让外面的人继续散布我来的消息,记住,要让所有人知道,我这次来宣府,光是美酒美食美人,就带了几百辆马车
杨慎无语地看着他,这位殿下,还真是不嫌自己的名声烂啊。
这些年来,他做的好事大多挂的别人的名字,功绩都给别人领了,可骂名都是他自己担着。
比如清丈田亩之事,就得罪了大批的勋贵和朝臣。
结果那几年朝中大臣简直疯狂弹劾太子,甚至有人建议弘治帝选秀或者从女官中选妃,言下之意不如再生一个。
好在弘治帝一如既往地坚持站在小太子这边,并没有理会那些朝臣。甚至这一次连张皇后都跟着力挺太子,主动让张家让出了不少田地,虽说太子私底下给了他们好几个赚钱的铺子和工坊做补偿,但无论如何,能做出这个表率,就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
对于那些坚持不肯退让的豪商勋贵,太子也没有用强,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让他们别后悔就行。
起初大家还有些害怕,担心太子会直接用权势压人,就如同当初他们以势逼人,强占民田一样,若是太子出动锦衣卫或者西厂,他们就算没事也得被翻出事来。
结果左等右等,还真的什么事都没有。
就连弘治帝当时都很好奇,原以为太子会让锦衣卫去寻这些人的把柄,先下狱再拷问,总能扒下层皮来,到那时想不交田的人也得老老实实拿田契来换命。
连杨慎当时都是这么想的。
毕竟,真的算起来的话,朝堂上下,干干净净一文钱都没收过的人,几乎没有。包括杨廷和李东阳这样的清流名士,也收过下属的年节礼物,冰敬碳敬,以及各种名目的补贴,还有上门求教及卖字画的润笔费等等。
若没有身份地位在那摆着,任你的字画再好,谁会花上千两银子去买一幅当世之人的字画。
至于下面那些官员的各种操作,就更加五花八门,按照当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贪污五两银子以上的剥皮实草的话,锦衣卫就可以改行当剥皮匠了。
可朱厚照并没有动用这个大杀器。
在他看来,老祖宗定下的俸禄标准着实有点低,尤其是这两百年下来,物价都翻了两三倍,薪水还没涨,如果非卡着两袖清风这条线,到几十年后又得出现两袖清风饿死家人的海青天。
何必呢。
反正他正在尝试推行养廉银,只要能完成绩效的官员,除了原本的俸禄(底薪)之外,还有各种绩效奖金和养廉银,足够维持他们在京城的体面生活,而不至于为了面子去收一些不必要的黑钱。
以前是户部没钱,连俸禄都得靠各种控制才能保证按时发放,有时候实在填不过来坑干脆用大明宝钞顶上。
那时候的大明宝钞,去钱庄兑换时,打个八折都不大有人肯收。
现在则完全不同了。
从弘治十二年朱厚照让唐寅端了制造假铜钱的老窝后,又去江南转了一圈,拿着钦差的尚方宝剑,干掉了一批官商勾结的盐商和贪官,抄家抄得手软,之后就跟江南的钱庄联合,按照小太子定下的章程,开办了新的银行。
这种以国库为担保,少数私有钱庄入股的银行,在商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施行后,起初大家不习惯,对于一比一兑换宝钞甚至还有些抵抗。
可后来很快发现,大额的宝钞,在长途运输和交易中,简直不要太香。
随着大明的水泥路越来越多,官道的安全有了保障,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南来北往交易的人多了,这银子眼看着就不够用了,再加上带着大笔的银子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用宝钞就可以省了很多麻烦。
以前最担心的是宝钞无法兑现,如今既然有官家担保兑现,商户们开始使用,宝钞的价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就连民间的商贩,攒的铜钱多了,以前会兑成银子存在家里,可现在也会换成宝钞,因为宝钞只要持有,每年还能获取七八厘(年息78%)的利息。
要知道,在大家还停留在存钱在钱庄得给钱庄手续费的年代,银行的宝钞可以兑出利息这种好事,简直就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
于是当初八折抛售了宝钞的人,后来都后悔了。
死扛着不肯交出田地的大地主们,第一年看着太子殿下没动静,有点安心。
第二年看着太子殿下依然没理他们,大家开始有点慌。
第三年大家开始哭着喊着求太子殿下收地了!
作者有话说:
距离完结还有一段时间,我会认真写完这个故事的。
推一下预收文《不肖帝》和《大宋第一酒楼》,点击作者专栏进入可选,都是轻松爽文,会吸取这本书的教训,给大家呈现更轻松的故事。
第五十六章
杨家虽然因为守孝回了老家,但杨廷和的至交好友甚多,对朝中的政事了解也很及时,更不用说每期的邸报小太子都会让人送给杨慎一份,他们人虽然不在京城,可该知道的事一点都没落下。
从得知朝廷要求重新丈量田亩,收回多占的田地后,杨廷和就果断让族人先行自查,查清楚没有侵占之事后,就开始考虑留多少农田合适。
这事儿,他还特地找来杨慎商量。
你与太子殿下相处的时间长,可有想过,他下一步会如何做?
杨慎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素来天马行空,我也想不出他要如何应对。只是以殿下的决断,他想做的事,无论如何,一定会达到目标。
想了想,他很含蓄地说道:比如早朝之事。
这个杨廷和最清楚不过,他还有几个同僚跑去午门跪阶,义愤填膺地抗议太子殿下妄改祖制,可一年半载以后,如今的早午朝都改了,大家可以多睡两个时辰,不用去早朝站着当背景板,慢慢的习惯下来,再没人提起祖制的事儿了。
他当然知道里面还有李东阳的手段,可太子能用李阁老之计,听得进谏言,而不是一意孤行,就已超出了他的年少心性,远胜常人。
既然连儿子都说了,太子想做的事,肯定会做到皇帝会帮他,内阁会帮他,那些反对的人呵呵,杨廷和对于那些勋贵世家的嘴脸再清楚不过,当机立断决定
跟太子殿下的政策走,绝不阳奉阴违,更不能搞对抗。
于是政令下来后,杨家的账簿干干净净,没有多占一亩地,还主动捐赠了一百亩良田给县学,用于资助贫困的学子读书科举。
再等到甘州的土豆番薯玉米大获丰收,产量一亩顶寻常麦粟两三倍之多,棉花从江南到江北,一直推广到了北疆一代,产量不断上涨
接着太子殿下又让人改良了江南黄道婆留下的纺织技术,新型织机的效率比原来高出一倍
更不用说一天天蔓延开来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听说连堪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都已经被打通,马上就要修通成都到汉中的官道了。
而云贵一代的土司,都开始派出自家子弟上京读书,普通的百姓也可以参加州县的免费社学,这些变化起初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一点一滴的,很快就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杨廷和便让那些原本已不种田,单靠收租的族人,开始经营店铺,正好跟着官道的铺设,走通了茶马之道,又跟云贵的山民搭上了线,从他们那收了高山茶,重新炒制后再卖往西域和北疆。
单这一项的收入,就比他们以往经营田庄的利润高出十倍以上。
第二年,不光是北疆的粮食丰收,就连云贵的梯田和三季稻也顺利丰收,更不用说湖广之地种上了占城稻的地区,一年两熟,真的实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
粮仓爆满,天下无饥,结果是粮价下跌了足足三成。
这还是在朱厚照紧急安排户部依然照惯例征收粮税,不得按市价压低粮价的结果。
所谓谷贱伤农,若是粮价跌得狠了,原本的丰收最后依然无法帮助农民获得温饱,这时候就不能指望完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维持市场的价格。
尤其是这一次的丰收,真正大丰收的是普通的自耕农,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勋贵们,反而平均产量比往年没多出多少。
给自己干活的自耕农和给主家干活的佃户庄农,那积极性和效率是完全没法相提并论的。
原本大多数粮商都是出自地主豪商门下,他们掌控着粮食的产出和销售,自然也掌握着粮价的涨跌。
大丰收的时候他们本想压价收粮,囤起来待日后再抬价出售。可没想到官方居然还平价收粮,就逼得他们没法靠低价收粮来赚取差价。
而原本他们收了粮大多也是卖给官方,甚至可以凭借运送军粮之功,换取盐引,这一招从北宋时就开始施行,到如今也是南方盐商进货的大头。
可如今天下丰收,光是夏秋两季收税收到的粮食就足够军粮之用,更不用说官方还收购了那么多自耕农的平价粮,既然无需再用盐引来换取粮食,那么昔日粮商们囤下的粮食可不就是砸在了手里。
于是,第一年他们抵制太子殿下清丈田亩,收回土地,太子殿下便给予自耕农开荒免税,新开田地三年后便归自有,可去衙门办理田产契书。
相对于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北疆各地还有大片的荒地,开荒的政策更加优惠,不但三年免税五年减税,还享有落户和子女免费读书等优惠政策,初期的种子和农具都可以从官府领取或租用,可以说你哪怕一无所有,只要想开荒种地,那是要什么给什么,保证你能在种出粮食之前饿不死。
于是一时间全国都兴起了开荒种田之风,仅仅两年时间,在户部等级的田亩数就暴涨了一倍有余。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清算出来的隐户隐田,对于真正罪大恶极满手血腥的豪强,朱厚照也从不手软,更何况收拾了安化王,去除封号收回封地之后,消息一传开,各地藩王有不少都或多或少地主动退还了多占的土地。
恋耽美
大明顽帝辛宸(49)
大明顽帝辛宸(49)
反正都是要当兵作战,跟谁不是跟?跟着太子殿下吃的好穿的好,从不拖欠饷银,也不会有人抢军功,那玩意殿下压根不需要。听说连军属的生养死葬都全包不说,子女还能免费上学读书,若是将来能考出个秀才举人的,便可脱离军户,转入民户。
这可是原来求都求不来的恩典。
其实从弘治朝开始那几年,边军和鞑靼人作战时的屡战屡败,已经可以看出,不光是军备糜烂,军官贪吃空饷导致军力不足,更严重的问题是军户的世袭制使战斗力日渐下降,士兵缺乏作战动机和目标,没有上升途径和希望,使得边军长期处于一种麻痹无力的状态。
杨一清出任三边总制后,在推行屯田制的同时,也在流民和流囚中招募士兵,尝试施行募兵制,同时也对原来边军中的军户推行了由兵转民的退役制。
退役的老兵,不但可以分到田地,还可以领取退休金。若是有心还可以兼职给新兵做教头,能再领一份补贴,加上各种福利,小日子别提多滋润。
三边九镇的军户有了这个待遇,其他州府也开始慢慢参照改制,在这十年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军户退役,而募兵施行月俸+绩效制,也让边军的战斗力大幅度提高,实际的军费开支反而减少了两成,这让一直苦哈哈成天向户部求爷爷告奶奶地要钱要粮的兵部总算松了口气。
且不管将士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是满怀希望还是充满担忧,宣府的百姓都在兴奋地奔走相告,城外那绵延数里看不到尽头的明军大营,正是当朝太子殿下带来的亲兵,他们将坐镇宣府,直面第一线的鞑靼敌军来袭。
人多嘴杂,更何况在宣府这等三边重镇,自然也少不了鞑靼人的细作。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达延汗那里。
大明的太子殿下率兵亲征?嘁!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居然也敢说亲征的大话!
达延汗轻蔑地笑道:这些明人,莫不是忘了土木堡之战?这个小太子,若是被我捉来,定然要他们割下半壁江山来赎!
他身边的三子巴尔斯点头说道:听说大明皇帝现在就这一个儿子,若能将他生擒活捉,那大明皇帝一死,就后继无人了!
达延汗骄傲地说道:我有十一个儿子,三十七个孙子,六万蒙古勇士,只要活捉了明人的太子,让他们打开城门,就能杀回大都,重现我们黄金家族的荣耀!
大汉万岁!黄金家族万岁!
他身后的勇士们跟着高高举起手中刀,声嘶力竭地大喊着,群情激奋之下,似乎已经看到了他们生擒大明太子,马踏中原的场景。
毕竟,这两年来,他们南下的次数越来越多,可收获却越来越少,有时候出击一次抢到的东西,还比不上一个小部落去互市换来的物资。
虽然那些部落也有付出牛羊马和皮货,可他们每次出战,稍有不慎,折损的就是自己和战马的性命。
能安安稳稳兵不血刃地换来东西,谁愿意拿命去拼。
好在大明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出昏招,这不居然把个十八岁的娃娃太子派来领兵,简直就是送上门的鲜肉,不吃白不吃。
明军若是一直躲在城池中,用火炮远程攻击,他们还真是没办法,箭矢的射程远不如火炮,他们还没靠近就会被带着千里镜的探子发现,然后那些明军跟不要钱似的火炮洗地,总能让他们的先锋骑兵损失惨重。
可若是到了草原上,那些笨重的火炮和迟缓的明军步兵,就绝对不是他们骑兵的对手。
只要那位小太子敢出来,他们就一定能让他有来无回。
鞑靼人的士气大振,达延汗趁机将这个消息传送到各部落,虽然他如今统一了东蒙的主力部落,可是还有十几个部落零星分散在漠北漠西,如今既然决定要干一票大的,自然要召集更多的人马,一举获胜之余,也可以趁机收服其他部落的人心。
蒙古各部族的人听说大明的太子亲征,的确都动了心。
这几年来,北方的气候一年比一年冷,草场变小,放牧的周期变短,日子就愈发难过。
而大明那边,不光是种出了高产的土豆番薯和玉米,还开辟了大片的棉田,那洁白如云朵的棉花,做出来的棉衣又轻又暖,但凡从互市上买过的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只是互市上的商人一个比一个黑心,听说在大明那边连普通种地的农夫都有这种棉衣穿,可到了互市上,这一件棉衣就得七八张皮子才能换回来。
就算是富裕点的牧民,一家六七口的,还要换盐换茶叶换粮食,七七八八算下来,能额外换回两三件棉衣就不错了。
以前换不到还可以抢,可现在九边重镇都换上了火炮防守,互市的位置都在射程之内,打着抢一票就跑的主意的人,基本上就没能跑得掉的。
经过了一番血与火的教训之后,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在互市交易,就算吃点亏,也好过买不到,否则这一冬天过去,家里老的小的总有熬不过去的。人没了的话,那留着什么都没用了。
好在大明的太子来了,他们终于有了打翻身仗的希望!
朱厚照接到锦堂卫密谍们传来的消息,得知蒙古各部族都已经动起来,开始南下,就忍不住笑了。
这些鞑子,还真是把我当成肥羊了啊!
当年的土木堡之战,让这些蒙古人尝到了甜头,当时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战绩,然而一帆风顺地打到了京城又让他们碰了个硬钉子。
大明的朝臣和太后居然宁可换皇帝都不肯让步,好不容易抢到手里的人质居然成了废棋。
好在这次大明的太子只有一个,皇帝对太子的宠爱和信任那是天下皆知,连远在漠北的蒙古人都听说过,大明皇帝为了让太子高兴,居然都在皇宫里养起了虎豹之类的猛兽,还建了一座豹房。
这样的无法替代的太子,才是上好的肉票人选。
想到自己成了别人眼中肉票的朱厚照,笑得格外无邪。
传令下去,让外面的人继续散布我来的消息,记住,要让所有人知道,我这次来宣府,光是美酒美食美人,就带了几百辆马车
杨慎无语地看着他,这位殿下,还真是不嫌自己的名声烂啊。
这些年来,他做的好事大多挂的别人的名字,功绩都给别人领了,可骂名都是他自己担着。
比如清丈田亩之事,就得罪了大批的勋贵和朝臣。
结果那几年朝中大臣简直疯狂弹劾太子,甚至有人建议弘治帝选秀或者从女官中选妃,言下之意不如再生一个。
好在弘治帝一如既往地坚持站在小太子这边,并没有理会那些朝臣。甚至这一次连张皇后都跟着力挺太子,主动让张家让出了不少田地,虽说太子私底下给了他们好几个赚钱的铺子和工坊做补偿,但无论如何,能做出这个表率,就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
对于那些坚持不肯退让的豪商勋贵,太子也没有用强,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让他们别后悔就行。
起初大家还有些害怕,担心太子会直接用权势压人,就如同当初他们以势逼人,强占民田一样,若是太子出动锦衣卫或者西厂,他们就算没事也得被翻出事来。
结果左等右等,还真的什么事都没有。
就连弘治帝当时都很好奇,原以为太子会让锦衣卫去寻这些人的把柄,先下狱再拷问,总能扒下层皮来,到那时想不交田的人也得老老实实拿田契来换命。
连杨慎当时都是这么想的。
毕竟,真的算起来的话,朝堂上下,干干净净一文钱都没收过的人,几乎没有。包括杨廷和李东阳这样的清流名士,也收过下属的年节礼物,冰敬碳敬,以及各种名目的补贴,还有上门求教及卖字画的润笔费等等。
若没有身份地位在那摆着,任你的字画再好,谁会花上千两银子去买一幅当世之人的字画。
至于下面那些官员的各种操作,就更加五花八门,按照当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贪污五两银子以上的剥皮实草的话,锦衣卫就可以改行当剥皮匠了。
可朱厚照并没有动用这个大杀器。
在他看来,老祖宗定下的俸禄标准着实有点低,尤其是这两百年下来,物价都翻了两三倍,薪水还没涨,如果非卡着两袖清风这条线,到几十年后又得出现两袖清风饿死家人的海青天。
何必呢。
反正他正在尝试推行养廉银,只要能完成绩效的官员,除了原本的俸禄(底薪)之外,还有各种绩效奖金和养廉银,足够维持他们在京城的体面生活,而不至于为了面子去收一些不必要的黑钱。
以前是户部没钱,连俸禄都得靠各种控制才能保证按时发放,有时候实在填不过来坑干脆用大明宝钞顶上。
那时候的大明宝钞,去钱庄兑换时,打个八折都不大有人肯收。
现在则完全不同了。
从弘治十二年朱厚照让唐寅端了制造假铜钱的老窝后,又去江南转了一圈,拿着钦差的尚方宝剑,干掉了一批官商勾结的盐商和贪官,抄家抄得手软,之后就跟江南的钱庄联合,按照小太子定下的章程,开办了新的银行。
这种以国库为担保,少数私有钱庄入股的银行,在商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施行后,起初大家不习惯,对于一比一兑换宝钞甚至还有些抵抗。
可后来很快发现,大额的宝钞,在长途运输和交易中,简直不要太香。
随着大明的水泥路越来越多,官道的安全有了保障,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南来北往交易的人多了,这银子眼看着就不够用了,再加上带着大笔的银子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用宝钞就可以省了很多麻烦。
以前最担心的是宝钞无法兑现,如今既然有官家担保兑现,商户们开始使用,宝钞的价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就连民间的商贩,攒的铜钱多了,以前会兑成银子存在家里,可现在也会换成宝钞,因为宝钞只要持有,每年还能获取七八厘(年息78%)的利息。
要知道,在大家还停留在存钱在钱庄得给钱庄手续费的年代,银行的宝钞可以兑出利息这种好事,简直就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
于是当初八折抛售了宝钞的人,后来都后悔了。
死扛着不肯交出田地的大地主们,第一年看着太子殿下没动静,有点安心。
第二年看着太子殿下依然没理他们,大家开始有点慌。
第三年大家开始哭着喊着求太子殿下收地了!
作者有话说:
距离完结还有一段时间,我会认真写完这个故事的。
推一下预收文《不肖帝》和《大宋第一酒楼》,点击作者专栏进入可选,都是轻松爽文,会吸取这本书的教训,给大家呈现更轻松的故事。
第五十六章
杨家虽然因为守孝回了老家,但杨廷和的至交好友甚多,对朝中的政事了解也很及时,更不用说每期的邸报小太子都会让人送给杨慎一份,他们人虽然不在京城,可该知道的事一点都没落下。
从得知朝廷要求重新丈量田亩,收回多占的田地后,杨廷和就果断让族人先行自查,查清楚没有侵占之事后,就开始考虑留多少农田合适。
这事儿,他还特地找来杨慎商量。
你与太子殿下相处的时间长,可有想过,他下一步会如何做?
杨慎想了半天,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素来天马行空,我也想不出他要如何应对。只是以殿下的决断,他想做的事,无论如何,一定会达到目标。
想了想,他很含蓄地说道:比如早朝之事。
这个杨廷和最清楚不过,他还有几个同僚跑去午门跪阶,义愤填膺地抗议太子殿下妄改祖制,可一年半载以后,如今的早午朝都改了,大家可以多睡两个时辰,不用去早朝站着当背景板,慢慢的习惯下来,再没人提起祖制的事儿了。
他当然知道里面还有李东阳的手段,可太子能用李阁老之计,听得进谏言,而不是一意孤行,就已超出了他的年少心性,远胜常人。
既然连儿子都说了,太子想做的事,肯定会做到皇帝会帮他,内阁会帮他,那些反对的人呵呵,杨廷和对于那些勋贵世家的嘴脸再清楚不过,当机立断决定
跟太子殿下的政策走,绝不阳奉阴违,更不能搞对抗。
于是政令下来后,杨家的账簿干干净净,没有多占一亩地,还主动捐赠了一百亩良田给县学,用于资助贫困的学子读书科举。
再等到甘州的土豆番薯玉米大获丰收,产量一亩顶寻常麦粟两三倍之多,棉花从江南到江北,一直推广到了北疆一代,产量不断上涨
接着太子殿下又让人改良了江南黄道婆留下的纺织技术,新型织机的效率比原来高出一倍
更不用说一天天蔓延开来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听说连堪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都已经被打通,马上就要修通成都到汉中的官道了。
而云贵一代的土司,都开始派出自家子弟上京读书,普通的百姓也可以参加州县的免费社学,这些变化起初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一点一滴的,很快就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杨廷和便让那些原本已不种田,单靠收租的族人,开始经营店铺,正好跟着官道的铺设,走通了茶马之道,又跟云贵的山民搭上了线,从他们那收了高山茶,重新炒制后再卖往西域和北疆。
单这一项的收入,就比他们以往经营田庄的利润高出十倍以上。
第二年,不光是北疆的粮食丰收,就连云贵的梯田和三季稻也顺利丰收,更不用说湖广之地种上了占城稻的地区,一年两熟,真的实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
粮仓爆满,天下无饥,结果是粮价下跌了足足三成。
这还是在朱厚照紧急安排户部依然照惯例征收粮税,不得按市价压低粮价的结果。
所谓谷贱伤农,若是粮价跌得狠了,原本的丰收最后依然无法帮助农民获得温饱,这时候就不能指望完全靠商人的良心来维持市场的价格。
尤其是这一次的丰收,真正大丰收的是普通的自耕农,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勋贵们,反而平均产量比往年没多出多少。
给自己干活的自耕农和给主家干活的佃户庄农,那积极性和效率是完全没法相提并论的。
原本大多数粮商都是出自地主豪商门下,他们掌控着粮食的产出和销售,自然也掌握着粮价的涨跌。
大丰收的时候他们本想压价收粮,囤起来待日后再抬价出售。可没想到官方居然还平价收粮,就逼得他们没法靠低价收粮来赚取差价。
而原本他们收了粮大多也是卖给官方,甚至可以凭借运送军粮之功,换取盐引,这一招从北宋时就开始施行,到如今也是南方盐商进货的大头。
可如今天下丰收,光是夏秋两季收税收到的粮食就足够军粮之用,更不用说官方还收购了那么多自耕农的平价粮,既然无需再用盐引来换取粮食,那么昔日粮商们囤下的粮食可不就是砸在了手里。
于是,第一年他们抵制太子殿下清丈田亩,收回土地,太子殿下便给予自耕农开荒免税,新开田地三年后便归自有,可去衙门办理田产契书。
相对于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北疆各地还有大片的荒地,开荒的政策更加优惠,不但三年免税五年减税,还享有落户和子女免费读书等优惠政策,初期的种子和农具都可以从官府领取或租用,可以说你哪怕一无所有,只要想开荒种地,那是要什么给什么,保证你能在种出粮食之前饿不死。
于是一时间全国都兴起了开荒种田之风,仅仅两年时间,在户部等级的田亩数就暴涨了一倍有余。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清算出来的隐户隐田,对于真正罪大恶极满手血腥的豪强,朱厚照也从不手软,更何况收拾了安化王,去除封号收回封地之后,消息一传开,各地藩王有不少都或多或少地主动退还了多占的土地。
恋耽美
大明顽帝辛宸(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