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号温僖(清穿) (62)
贵妃号温僖(清穿) 作者:作者:紫色背光键盘
贵妃号温僖(清穿) (62)
五六七三个阿哥,一个学识平平,一个身体羸弱,一个天生足跛,故而康熙对他们也是平平。
八阿哥出身一般,但为人讨喜,九阿哥本身也较为出众,小十呢,则完全是赖于背后有个钮祜禄氏。
虽说现在没有娶了蒙古福晋就无缘大位的说法,但现如今蒙古嫔妃在宫中的处境远不如顺治年间,足以说明蒙古对大清的影响在慢慢减弱。
蒙古福晋,郡王之女,看上去是显贵,但对于身在京城的小十来说,没有一丁点助力可言。
比起近些日子来常被康熙带在身边的胤禛,小十估计也明白,自己在汗阿玛眼里是个没什么用处的,只好顺手拿来联姻罢了。
元栖本来还有些担心小十心里不是滋味儿,但四月康熙给儿子们分爵时,小十居然还捞到了一个郡王,倒是意外之喜。
毕竟大阿哥和胤禛也只是封了个郡王,小十之前的兄长都只是多罗贝勒。
给儿子们娶了福晋,内务府一下子便忙碌起来了,三个郡王府邸,五个贝勒府邸,光是按着规制选地建府就够内务府忙的了。
而后康熙还不消停,继去年北巡过一次之后,今年也要去塞外巡幸一次。这次北巡,除了大阿哥之外,他把小十和小十之前的阿哥们都带了出去。
八月回京之时,太子不知做了什么惹得康熙大怒,下旨处置了太子身边样貌清秀的几个亲信。
明面上看着,似乎是康熙觉得太子私下和这些人往来不务正业。但清朝禁止官员去青楼,反而让上下盛行起了狎伶之风。简而言之,便是在家中养几个生得好看的男子取乐。
太子身边伺候的都是样貌极为不错的小太监,这事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康熙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回骤然发作,必然是有些别的原因。
不过元栖也没心思打听这些,芜华有孕已经九个月,随时都有可能生产。
大阿哥去年有了心心念念的嫡子,却是出生在太子侧福晋之子后边的,故而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待遇。
这一次芜华有孕,关注的人虽然没有大福晋生产时那么多,但元栖也不得不小心。
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嫡长子的意义终究是不一样的,毕竟这里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第一百零三章
芜华的孩子生在胤禛回来的第一日。
康熙大手一挥,给这个孩子赐名弘晖,和太子的长子,大阿哥的长子一样,释义相差无几,没显出什么特别之意。
从塞外回来,皇子们成婚,分府,进入各部历练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太子的脸色也一日比一日难看。
这个时候,连同大阿哥在内的阿哥们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团结,无他,谁让太子这个储君往日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而大家骨子里流着一样的血脉,怎么偏偏就他高贵?
儿子们统一起来不服太子,康熙自然是知情的。
放在往常,他没准还要担忧太子应付不来,但如今嘛,一来,他还是想压一压太子的气焰,看看太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反应,二来,他要借着这个机会,把太子身边那些奸佞小人,心术不正之人通通揪出来。
是的,即便察觉到了自己和太子日益紧张起来的关系,康熙仍有些固执的认为,一定是太子身边有人撺掇,而并非太子本人的错。
到了这个份儿上,康熙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愿承认是他教导太子的方式出了问题,还是不愿承认太子他本身就有不轨的心思,亦或是废除太子的后果连他也难以承受?
随着阿哥们一个个分府居住,后宫中反倒趋于平静了。
康熙素来不喜宫中消息外传,后妃们纵然想帮宫外的儿子一把,年轻些的还想吹吹枕头风,但自打第一个开口的惠妃被敲打了之后,后头就没人敢效仿了。
说来大阿哥也是有些倒霉,他和太子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看到康熙和太子有了隔阂,要趁虚而入,结果正巧赶上了弟弟们批量成婚分府。
虽说皇帝现在还健壮,朝臣们不敢明着站队,但只要是想让自己的家族世代繁盛的,都悄悄在心底做了选择。
要说原先是大阿哥和太子两个人抢地盘,现在就是一下子又来了一群人抢。太子是储君,朝臣们认定了就是认定了,谁敢两头下注,但原先想搭上大阿哥这条船的就不一定了。
八阿哥出身不显,但岳家可是安亲王府,足以见得康熙对他还算喜爱,且他待人温和,长袖善舞,和脾气不怎么样的大阿哥比起来,和八阿哥相处简直是如沐春风。
伸手不打笑脸人,就算一时看不起势单力薄的八阿哥,也不妨碍大家偶尔交流一下。
九阿哥的额娘宜妃,早年最得圣眷,同时期的几个妃位里头,也只有她的娘家得了康熙格外照拂。而九阿哥本人亦是聪敏无比。
十阿哥虽说人不出众,但他背靠皇贵妃和钮祜禄氏,还是勉强算是热门储位人选的四阿哥也就是雍郡王的胞弟。
雍郡王对待朝臣并不热络,使得一些想巴结他的人没机会,不过既然十阿哥和四阿哥是兄弟,关系和睦,那么与十阿哥交好,也是间接与四阿哥交好了。
朝臣们的算盘打得啪啪响,阿哥们几乎要被络绎不绝的礼物冲昏了头脑,身为始作俑者的康熙现在倒是还没什么被冒犯的感觉,或者说仅有一点点而已。
他现在还骄傲于自己教出来的儿子们是多么有出息,多么能干,对于大臣们,也许他现在只觉得算他们有眼光,真亲自教出来的儿子,个个都是大清的巴图鲁!
至于儿子们会不会生了异心,现在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他自认为自己现在还正当壮年。
因为就在去年,庶妃陈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阿哥,赐名胤礼,排序第十七。
三十八年春,是康熙的第三次南巡。
这一次,康熙不仅带了阿哥们,还有太后以及后宫的一众妃嫔。
御驾抵达之时,接驾之地建造得富丽堂皇,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四处张灯结彩,尚未生芽的树枝上,挂着绫罗绸缎簇成的花朵。
其富贵奢侈,让见惯了世面的一众皇子们也微有些吃惊。
虽然太子一贯作风奢靡,但皇子们主要学习的还是康熙的生活作风,尽量简朴,能不花银子就不花银子,倒不是皇子们手里没银子,而是在宫里时,吃穿用度都是内务府负责,分府之后,这些都得自己出银子了。
郡王一年俸银五千两,禄米亦是五千,贝勒的就减半,听起来很多,但要支撑起一整个府邸的吃喝用度,人情往来,那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故而,额娘或是外家给力的,手头会稍微宽裕些,若是不给力,其实也有一种法子,就是厚着脸皮向内务府借钱,虽然丢人了些,但康熙也不会真看着儿子饿死。
接驾的盛大场面,元栖只来得及匆匆看了一眼,就上了马车,和一众嫔妃们被送到了曹家的府邸之中。
虽说是曹家府邸,但既然作为御驾居住之所,修葺自然是愈华美愈好,和一座正儿八经的行宫也差不了许多了。
但沿途以来,元栖或多或少也接触到了外头的消息,黄河自古都是水患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康熙多次南巡,为的也正是水患。可今日所见,似乎是一副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景呢。
若是能将修筑行宫所耗费的银两用于赈灾,或是修筑河堤,百姓们的日子兴许能好过一些。
但没人会这么想,兴许是因为百姓们现在还勉强可以吃得饱饭,京城的官员们似乎都明白,只要百姓还能吃得饱,就不至于走投无路做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百姓还有口饭吃,就是他们政绩上最高的标准。
此次出门,芜华因为弘晖年纪尚小,不能长途跋涉,又不放心他一人留在京中,故而让胤禛带上了盈安。
第二日盈安来给她请安,能说的无非是那些话题,说着说着,盈安小心翼翼看了她一眼,道:爷昨日酒醉回屋,心情似乎不大好。言语之间,似乎有些不满此处的奢靡。
元栖倒是不意外,京中朝臣们彼此攻讦,胤禛又是这样敏感的身份,既不能光明正大的插手重要事务,又不愿日日忙于那些琐碎,也就只能偶尔闲逛,四处体察民情,久而久之,也就只能对这些感兴趣了。
了解了底层的百姓们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胤禛自然也会觉得,现下这些无谓的奢靡着实太过浪费了。
就拿那日枝头挂着的绸缎花朵,用别的物美价廉的东西代替不了么?
不是,只是因为越是珍贵之物做成不起眼的东西,才越能表现出他们挥金如土般的豪放气派,越能表示,自己的治下之地乃是一等一的繁华。
这是在表示自己的政绩出众呢!
对于康熙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地繁华至此,也是在告诉天下人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好,不管心中如何作想,总是要欣然笑纳的。
第三日,太后身边的人匆匆忙忙找上门来了。
康熙幸了官员送上来的女子,还是个容貌极为出众的扬州瘦马。虽然康熙并未吩咐,要将此女带回京中,但孝庄太后在世之时,可是最为厌恶这些的啊!
元栖自然知道太后什么意思,她和孝庄太后一贯亲密,自然不希望康熙沉溺女色,但又担心康熙不给自己面子,故而让她去劝。
不好拂了太后的面子,元栖更不想去招惹正在兴头上的康熙,干脆装起了病。
问就是长途跋涉,水土不服。
反正到了曹府,她也不能随处乱逛,更不能私自外出,活动范围这么大点,到处还都是康熙乳母孙夫人安排的貌美宫女。
启程那一日,御驾中无声无息多出了一位贵人孙氏,封号兰,颇有些不伦不类的。
这位兰贵人之前是派去伺候太后的,再往前,她是孙夫人的远方侄女。
元栖知道,太后这是对她前些日子的避之不及感到不满,故而自己先下手了。
回京之后,胤禛终于没那么忙了,来永寿宫请安之时,还私底下和元栖说了不少憋在心底的话。
他还记得幼时汗阿玛对自己的教导之言,上行下效,宫中有什么样的风气,就会引来民间争相效仿,劳民伤财。故而越是居上位者,越不能放任自己的喜好。
然而此次南巡,除了治理水患以外,汗阿玛也有不少的时候用于享乐。甚至欣然接受了官员们送上来的貌美女子,宠幸过后却将人扔在江南,不管不顾。
这难道是仁君之举吗?
他似乎渐渐意识到了,汗阿玛并不如他从前所想的那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身上却也有普通人所不能避免的缺点。
而贪图享乐的太子则更是不如了,从前他觉得汗阿玛出征之时,太子留在京中监国理政,做的这般出色,人人赞美,应当是一位极好的储君。
可一路巡视下来,太子每每将目光放在前来接驾的大臣身上,对于水患看起来似乎也颇有见解,但都是兄弟,谁还不知道谁,太子的见解,也不过是手底下的幕僚臣子们所献上的计策。
太子本人更关心的,依旧是想在众兄弟之中做最出色之人,至于底层的庶民生活如何,他却毫不关心。
这样的储君,真的能治理好这偌大的河山吗?
所谓储君文武双全,监国理政的一把好手,也不过是别人吹嘘出来的溢美之词罢了!
文武双全又如何,会理政又如何?朝廷有的是官员,有的是将士,有的是治理之才,又何须皇帝亲自赋诗作文,上阵拼命又或者治理一县一城?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啊我明明发了的,半夜心血来潮打开软件一看,为什么没发
第一百零四章
回了京,宫里倒还有不少事情。
最要紧的是几个阿哥的婚事,不过在眼跟前的,还是去年选秀时给康熙留着的两个秀女,镶黄旗的瓜尔佳氏和正蓝旗的索绰罗氏,俱是样貌人品都好的,十五六岁的年纪,这时候入宫,倒是可惜。
入宫第二日来请安的时候,妃位上的人倒还好,嫔位上的都是熬了多年的老人了,眼见着瓜尔佳氏一入宫便得了和嫔称号,面上多少有些不自然。
和嫔和索绰罗常在年纪小,面上的掩饰功夫也不到位,被满屋子的人盯着,又是比自己年长这么多的,一举一动都颇有些僵硬。
元栖看在眼里,笑着叮嘱几句,便放了索绰罗常在回去,和嫔身为主位,一会儿自得是跟着她们去给太后行礼请安的。
虽然四阿哥已经分府,出宫居住,但四福晋入宫仍旧勤快得很,还时常带着弘晖一块儿来,元栖知道,这是因为四阿哥这两年来除了福晋,旁人都未有生育的缘故,四福晋不愿元栖心急四阿哥的子嗣,再往府里添人,故而总带着被养得极好的弘晖来分散注意。
佟妃宫里的刘庶妃刚刚生了个小公主,她自己没有子嗣,自然是要养在她身边的,所以对上心得紧,她见了肉嘟嘟的小弘晖,立马将他抱在怀里,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小弘晖这些年在宫里也经常被抱来抱去,一开始还经常哭,现在是一点不怕生了,紧紧握住佟妃的一个手指,奶声奶气地说:弘晖给佟娘娘请安。
佟妃面上的笑容愈发真切了,她一面逗弄着小弘晖,一面道:瞧咱们弘晖这般活泼可人的模样,还是皇贵妃娘娘会养孩子,四阿哥,十阿哥,还有宁楚格,如今都是极好的孩子,小弘晖将来说不准也和叔叔们一般,是咱们大清的巴图鲁。
她说着便看向四福晋,话里带了几分艳羡之意,老四家的也是好福气,能有这样一位婆母,恐是你好几世才修来的福气呢!
四福晋还有些莫名,前些时候这位佟妃待她可从没这么亲近过,她悄悄瞥一眼上头的元栖,见她面上无有不豫之色,才微微福身,谦顺道:都是额娘疼儿媳,儿媳自嫁给爷,也觉得日子和从前在家里是一样的。
给太后请过安后,佟妃以想更好的照顾小公主为由,来永寿宫向元栖请教一二。
其实宫里的孩子,不管生母出身如何,身边都有好些嬷嬷和伺候的宫人,太医院更是随时待命,压根儿不需要生母操心多少,更不必说佟妃这个养母了。
果然,佟妃醉翁之意不在酒,没说两句,她便提起了自己家里头有个性子跳脱的弟弟。
叔父他年事已高,这个时候也是有心无力,我这个堂弟又素来不服管教的,成日里带着些不三不四的人,不过好在他人长得还算壮实,能唬人。四阿哥前两日回府路上被冲撞了,我想着,若我这个弟弟能给四阿哥做个看家护院的,那也是他天大的福气了。佟妃脸颊微红,面上还有些纠结之色,似乎这番话很有些难以启齿。
元栖心中微动,胤禛回府的时候被冲撞了?可知道是什么人?
佟妃呵呵一笑,艰难道:正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手下那些人。
佟妃心中憋闷,隆科多原先得了皇上赏识,做了个一等侍卫,在家里作威作福惯了的,谁知道前些时候手下犯事儿,被皇上给免了职,这下就更没人能管得了他了,带着一堆人在内城里横冲直撞,这下可好,偏偏就撞着了四阿哥。
阿玛还偏要来信,叫她在皇贵妃跟前替隆科多说两句话,这若是寻常做额娘的,知道自家孩子被人欺负了,欺负人的那个还大摇大摆找上门来要差事,不得立时把人给打出去?
然而元栖却并没如她想象中那般变了脸色,她沉吟片刻,只是道:四阿哥出宫建府后,我就不好再过问他身边的人了,这事儿一时半会儿我也不能应下,向来你也不着急,不如等我先问问他的意思吧。
佟妃自是松了口气,在她看来,这套说辞没准只是叔父为了表诚意的,叔父对隆科多这个儿子还算关照,怎么可能真叫他去给王府看门。
对于佟家的情况,元栖大致也还算了解,佟国纲对嫡长子叶克书是不遗余力的关爱栽培,毕竟是将来要撑起家业的,其余诸子中,也就是一个隆科多最为出挑。
恋耽美
贵妃号温僖(清穿) (62)
贵妃号温僖(清穿) (62)
五六七三个阿哥,一个学识平平,一个身体羸弱,一个天生足跛,故而康熙对他们也是平平。
八阿哥出身一般,但为人讨喜,九阿哥本身也较为出众,小十呢,则完全是赖于背后有个钮祜禄氏。
虽说现在没有娶了蒙古福晋就无缘大位的说法,但现如今蒙古嫔妃在宫中的处境远不如顺治年间,足以说明蒙古对大清的影响在慢慢减弱。
蒙古福晋,郡王之女,看上去是显贵,但对于身在京城的小十来说,没有一丁点助力可言。
比起近些日子来常被康熙带在身边的胤禛,小十估计也明白,自己在汗阿玛眼里是个没什么用处的,只好顺手拿来联姻罢了。
元栖本来还有些担心小十心里不是滋味儿,但四月康熙给儿子们分爵时,小十居然还捞到了一个郡王,倒是意外之喜。
毕竟大阿哥和胤禛也只是封了个郡王,小十之前的兄长都只是多罗贝勒。
给儿子们娶了福晋,内务府一下子便忙碌起来了,三个郡王府邸,五个贝勒府邸,光是按着规制选地建府就够内务府忙的了。
而后康熙还不消停,继去年北巡过一次之后,今年也要去塞外巡幸一次。这次北巡,除了大阿哥之外,他把小十和小十之前的阿哥们都带了出去。
八月回京之时,太子不知做了什么惹得康熙大怒,下旨处置了太子身边样貌清秀的几个亲信。
明面上看着,似乎是康熙觉得太子私下和这些人往来不务正业。但清朝禁止官员去青楼,反而让上下盛行起了狎伶之风。简而言之,便是在家中养几个生得好看的男子取乐。
太子身边伺候的都是样貌极为不错的小太监,这事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康熙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回骤然发作,必然是有些别的原因。
不过元栖也没心思打听这些,芜华有孕已经九个月,随时都有可能生产。
大阿哥去年有了心心念念的嫡子,却是出生在太子侧福晋之子后边的,故而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待遇。
这一次芜华有孕,关注的人虽然没有大福晋生产时那么多,但元栖也不得不小心。
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嫡长子的意义终究是不一样的,毕竟这里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第一百零三章
芜华的孩子生在胤禛回来的第一日。
康熙大手一挥,给这个孩子赐名弘晖,和太子的长子,大阿哥的长子一样,释义相差无几,没显出什么特别之意。
从塞外回来,皇子们成婚,分府,进入各部历练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太子的脸色也一日比一日难看。
这个时候,连同大阿哥在内的阿哥们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团结,无他,谁让太子这个储君往日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而大家骨子里流着一样的血脉,怎么偏偏就他高贵?
儿子们统一起来不服太子,康熙自然是知情的。
放在往常,他没准还要担忧太子应付不来,但如今嘛,一来,他还是想压一压太子的气焰,看看太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反应,二来,他要借着这个机会,把太子身边那些奸佞小人,心术不正之人通通揪出来。
是的,即便察觉到了自己和太子日益紧张起来的关系,康熙仍有些固执的认为,一定是太子身边有人撺掇,而并非太子本人的错。
到了这个份儿上,康熙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愿承认是他教导太子的方式出了问题,还是不愿承认太子他本身就有不轨的心思,亦或是废除太子的后果连他也难以承受?
随着阿哥们一个个分府居住,后宫中反倒趋于平静了。
康熙素来不喜宫中消息外传,后妃们纵然想帮宫外的儿子一把,年轻些的还想吹吹枕头风,但自打第一个开口的惠妃被敲打了之后,后头就没人敢效仿了。
说来大阿哥也是有些倒霉,他和太子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看到康熙和太子有了隔阂,要趁虚而入,结果正巧赶上了弟弟们批量成婚分府。
虽说皇帝现在还健壮,朝臣们不敢明着站队,但只要是想让自己的家族世代繁盛的,都悄悄在心底做了选择。
要说原先是大阿哥和太子两个人抢地盘,现在就是一下子又来了一群人抢。太子是储君,朝臣们认定了就是认定了,谁敢两头下注,但原先想搭上大阿哥这条船的就不一定了。
八阿哥出身不显,但岳家可是安亲王府,足以见得康熙对他还算喜爱,且他待人温和,长袖善舞,和脾气不怎么样的大阿哥比起来,和八阿哥相处简直是如沐春风。
伸手不打笑脸人,就算一时看不起势单力薄的八阿哥,也不妨碍大家偶尔交流一下。
九阿哥的额娘宜妃,早年最得圣眷,同时期的几个妃位里头,也只有她的娘家得了康熙格外照拂。而九阿哥本人亦是聪敏无比。
十阿哥虽说人不出众,但他背靠皇贵妃和钮祜禄氏,还是勉强算是热门储位人选的四阿哥也就是雍郡王的胞弟。
雍郡王对待朝臣并不热络,使得一些想巴结他的人没机会,不过既然十阿哥和四阿哥是兄弟,关系和睦,那么与十阿哥交好,也是间接与四阿哥交好了。
朝臣们的算盘打得啪啪响,阿哥们几乎要被络绎不绝的礼物冲昏了头脑,身为始作俑者的康熙现在倒是还没什么被冒犯的感觉,或者说仅有一点点而已。
他现在还骄傲于自己教出来的儿子们是多么有出息,多么能干,对于大臣们,也许他现在只觉得算他们有眼光,真亲自教出来的儿子,个个都是大清的巴图鲁!
至于儿子们会不会生了异心,现在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他自认为自己现在还正当壮年。
因为就在去年,庶妃陈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阿哥,赐名胤礼,排序第十七。
三十八年春,是康熙的第三次南巡。
这一次,康熙不仅带了阿哥们,还有太后以及后宫的一众妃嫔。
御驾抵达之时,接驾之地建造得富丽堂皇,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四处张灯结彩,尚未生芽的树枝上,挂着绫罗绸缎簇成的花朵。
其富贵奢侈,让见惯了世面的一众皇子们也微有些吃惊。
虽然太子一贯作风奢靡,但皇子们主要学习的还是康熙的生活作风,尽量简朴,能不花银子就不花银子,倒不是皇子们手里没银子,而是在宫里时,吃穿用度都是内务府负责,分府之后,这些都得自己出银子了。
郡王一年俸银五千两,禄米亦是五千,贝勒的就减半,听起来很多,但要支撑起一整个府邸的吃喝用度,人情往来,那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故而,额娘或是外家给力的,手头会稍微宽裕些,若是不给力,其实也有一种法子,就是厚着脸皮向内务府借钱,虽然丢人了些,但康熙也不会真看着儿子饿死。
接驾的盛大场面,元栖只来得及匆匆看了一眼,就上了马车,和一众嫔妃们被送到了曹家的府邸之中。
虽说是曹家府邸,但既然作为御驾居住之所,修葺自然是愈华美愈好,和一座正儿八经的行宫也差不了许多了。
但沿途以来,元栖或多或少也接触到了外头的消息,黄河自古都是水患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康熙多次南巡,为的也正是水患。可今日所见,似乎是一副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景呢。
若是能将修筑行宫所耗费的银两用于赈灾,或是修筑河堤,百姓们的日子兴许能好过一些。
但没人会这么想,兴许是因为百姓们现在还勉强可以吃得饱饭,京城的官员们似乎都明白,只要百姓还能吃得饱,就不至于走投无路做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百姓还有口饭吃,就是他们政绩上最高的标准。
此次出门,芜华因为弘晖年纪尚小,不能长途跋涉,又不放心他一人留在京中,故而让胤禛带上了盈安。
第二日盈安来给她请安,能说的无非是那些话题,说着说着,盈安小心翼翼看了她一眼,道:爷昨日酒醉回屋,心情似乎不大好。言语之间,似乎有些不满此处的奢靡。
元栖倒是不意外,京中朝臣们彼此攻讦,胤禛又是这样敏感的身份,既不能光明正大的插手重要事务,又不愿日日忙于那些琐碎,也就只能偶尔闲逛,四处体察民情,久而久之,也就只能对这些感兴趣了。
了解了底层的百姓们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胤禛自然也会觉得,现下这些无谓的奢靡着实太过浪费了。
就拿那日枝头挂着的绸缎花朵,用别的物美价廉的东西代替不了么?
不是,只是因为越是珍贵之物做成不起眼的东西,才越能表现出他们挥金如土般的豪放气派,越能表示,自己的治下之地乃是一等一的繁华。
这是在表示自己的政绩出众呢!
对于康熙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地繁华至此,也是在告诉天下人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好,不管心中如何作想,总是要欣然笑纳的。
第三日,太后身边的人匆匆忙忙找上门来了。
康熙幸了官员送上来的女子,还是个容貌极为出众的扬州瘦马。虽然康熙并未吩咐,要将此女带回京中,但孝庄太后在世之时,可是最为厌恶这些的啊!
元栖自然知道太后什么意思,她和孝庄太后一贯亲密,自然不希望康熙沉溺女色,但又担心康熙不给自己面子,故而让她去劝。
不好拂了太后的面子,元栖更不想去招惹正在兴头上的康熙,干脆装起了病。
问就是长途跋涉,水土不服。
反正到了曹府,她也不能随处乱逛,更不能私自外出,活动范围这么大点,到处还都是康熙乳母孙夫人安排的貌美宫女。
启程那一日,御驾中无声无息多出了一位贵人孙氏,封号兰,颇有些不伦不类的。
这位兰贵人之前是派去伺候太后的,再往前,她是孙夫人的远方侄女。
元栖知道,太后这是对她前些日子的避之不及感到不满,故而自己先下手了。
回京之后,胤禛终于没那么忙了,来永寿宫请安之时,还私底下和元栖说了不少憋在心底的话。
他还记得幼时汗阿玛对自己的教导之言,上行下效,宫中有什么样的风气,就会引来民间争相效仿,劳民伤财。故而越是居上位者,越不能放任自己的喜好。
然而此次南巡,除了治理水患以外,汗阿玛也有不少的时候用于享乐。甚至欣然接受了官员们送上来的貌美女子,宠幸过后却将人扔在江南,不管不顾。
这难道是仁君之举吗?
他似乎渐渐意识到了,汗阿玛并不如他从前所想的那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身上却也有普通人所不能避免的缺点。
而贪图享乐的太子则更是不如了,从前他觉得汗阿玛出征之时,太子留在京中监国理政,做的这般出色,人人赞美,应当是一位极好的储君。
可一路巡视下来,太子每每将目光放在前来接驾的大臣身上,对于水患看起来似乎也颇有见解,但都是兄弟,谁还不知道谁,太子的见解,也不过是手底下的幕僚臣子们所献上的计策。
太子本人更关心的,依旧是想在众兄弟之中做最出色之人,至于底层的庶民生活如何,他却毫不关心。
这样的储君,真的能治理好这偌大的河山吗?
所谓储君文武双全,监国理政的一把好手,也不过是别人吹嘘出来的溢美之词罢了!
文武双全又如何,会理政又如何?朝廷有的是官员,有的是将士,有的是治理之才,又何须皇帝亲自赋诗作文,上阵拼命又或者治理一县一城?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啊我明明发了的,半夜心血来潮打开软件一看,为什么没发
第一百零四章
回了京,宫里倒还有不少事情。
最要紧的是几个阿哥的婚事,不过在眼跟前的,还是去年选秀时给康熙留着的两个秀女,镶黄旗的瓜尔佳氏和正蓝旗的索绰罗氏,俱是样貌人品都好的,十五六岁的年纪,这时候入宫,倒是可惜。
入宫第二日来请安的时候,妃位上的人倒还好,嫔位上的都是熬了多年的老人了,眼见着瓜尔佳氏一入宫便得了和嫔称号,面上多少有些不自然。
和嫔和索绰罗常在年纪小,面上的掩饰功夫也不到位,被满屋子的人盯着,又是比自己年长这么多的,一举一动都颇有些僵硬。
元栖看在眼里,笑着叮嘱几句,便放了索绰罗常在回去,和嫔身为主位,一会儿自得是跟着她们去给太后行礼请安的。
虽然四阿哥已经分府,出宫居住,但四福晋入宫仍旧勤快得很,还时常带着弘晖一块儿来,元栖知道,这是因为四阿哥这两年来除了福晋,旁人都未有生育的缘故,四福晋不愿元栖心急四阿哥的子嗣,再往府里添人,故而总带着被养得极好的弘晖来分散注意。
佟妃宫里的刘庶妃刚刚生了个小公主,她自己没有子嗣,自然是要养在她身边的,所以对上心得紧,她见了肉嘟嘟的小弘晖,立马将他抱在怀里,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小弘晖这些年在宫里也经常被抱来抱去,一开始还经常哭,现在是一点不怕生了,紧紧握住佟妃的一个手指,奶声奶气地说:弘晖给佟娘娘请安。
佟妃面上的笑容愈发真切了,她一面逗弄着小弘晖,一面道:瞧咱们弘晖这般活泼可人的模样,还是皇贵妃娘娘会养孩子,四阿哥,十阿哥,还有宁楚格,如今都是极好的孩子,小弘晖将来说不准也和叔叔们一般,是咱们大清的巴图鲁。
她说着便看向四福晋,话里带了几分艳羡之意,老四家的也是好福气,能有这样一位婆母,恐是你好几世才修来的福气呢!
四福晋还有些莫名,前些时候这位佟妃待她可从没这么亲近过,她悄悄瞥一眼上头的元栖,见她面上无有不豫之色,才微微福身,谦顺道:都是额娘疼儿媳,儿媳自嫁给爷,也觉得日子和从前在家里是一样的。
给太后请过安后,佟妃以想更好的照顾小公主为由,来永寿宫向元栖请教一二。
其实宫里的孩子,不管生母出身如何,身边都有好些嬷嬷和伺候的宫人,太医院更是随时待命,压根儿不需要生母操心多少,更不必说佟妃这个养母了。
果然,佟妃醉翁之意不在酒,没说两句,她便提起了自己家里头有个性子跳脱的弟弟。
叔父他年事已高,这个时候也是有心无力,我这个堂弟又素来不服管教的,成日里带着些不三不四的人,不过好在他人长得还算壮实,能唬人。四阿哥前两日回府路上被冲撞了,我想着,若我这个弟弟能给四阿哥做个看家护院的,那也是他天大的福气了。佟妃脸颊微红,面上还有些纠结之色,似乎这番话很有些难以启齿。
元栖心中微动,胤禛回府的时候被冲撞了?可知道是什么人?
佟妃呵呵一笑,艰难道:正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手下那些人。
佟妃心中憋闷,隆科多原先得了皇上赏识,做了个一等侍卫,在家里作威作福惯了的,谁知道前些时候手下犯事儿,被皇上给免了职,这下就更没人能管得了他了,带着一堆人在内城里横冲直撞,这下可好,偏偏就撞着了四阿哥。
阿玛还偏要来信,叫她在皇贵妃跟前替隆科多说两句话,这若是寻常做额娘的,知道自家孩子被人欺负了,欺负人的那个还大摇大摆找上门来要差事,不得立时把人给打出去?
然而元栖却并没如她想象中那般变了脸色,她沉吟片刻,只是道:四阿哥出宫建府后,我就不好再过问他身边的人了,这事儿一时半会儿我也不能应下,向来你也不着急,不如等我先问问他的意思吧。
佟妃自是松了口气,在她看来,这套说辞没准只是叔父为了表诚意的,叔父对隆科多这个儿子还算关照,怎么可能真叫他去给王府看门。
对于佟家的情况,元栖大致也还算了解,佟国纲对嫡长子叶克书是不遗余力的关爱栽培,毕竟是将来要撑起家业的,其余诸子中,也就是一个隆科多最为出挑。
恋耽美
贵妃号温僖(清穿) (62)